信息技术在模具设计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2-11 03:26:15

信息技术在模具设计教学的应用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需不断对高职模具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模具设计;教学;混合教学

1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计算机、微电子、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掀起了全球的信息化热潮。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从方方面面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还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

2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内涵

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的传播上具有效率高、速度快、交互性强的特点。《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模具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本课程教学结合,实行信息化教学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克服教师本身的局限性,提高教学质量,并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1]。综合以上观点,本文对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定义为:一种与传统教学相对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教师可以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获取和制作多媒体资源,如音频、视频、动画、课件、微课等;对教学资源进行宏观设计。在该模式下,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涉及到的现代信息技术

3.1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多媒体课件在模具设计课堂教学中使用广泛。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工具有许多,传统的像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1)PPT建议使用OfficePowerPoint2010及以上版本。模具教学中,教师除应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原则之外,重点应学会图表美化和动画制作等。通过图表美化,可以将更好的模具结构图、工程图展现给同学们;模具动作原理及过程通过动画演示,非常直观的展现了复杂的机械结构,帮助学生学习掌握[2]。2)Authorware软件开发效率高,操作简单。在模具设计课的教学中,有许多难以理解的模具结构、模具的工作原理,难以用比较直观的语言描述、讲解,若使用教学课件动态显示,能化解文字表述的苍白、降低理解难度。3)Flash作为动画素材制作软件,可以制作出声色俱佳,互动性高的动画效果,为本课程提供素材。3.2微课制作及视频后期处理软件。基于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理念,微课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教师可以选取一两个知识点,制作一个10分钟左右的一个教学视频,该视频将教学课件、多媒体素材和教学反思、学生反馈相融合,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主题鲜明、结构紧凑,以供学生自主学习之用。CamtasiaStudio9目前是微课制作最好用的软件,通过录制屏幕来捕获PowerPoint幻灯片、模具动画演示和网页等。还可以导入相机视频、音乐和照片等来实现真正意义上对屏幕录像的定制。利用视频编辑器来编辑屏幕录像和相机视频。使用现有的主题、动画背景、图形和标注等来完善屏幕录像。利用可点击的链接、目录和搜索功能等来生成交互式视频。然后选择各种输出格式来轻松简便地分享视频。3.3网络教学平台。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理念,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课前任务、上传资料和测试题;学生查阅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实现先学后教。课前测试可以使教师了解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后,师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交流互动,学生上传作业,教师及时进行答疑解惑。超星学习通、兰墨云班课为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3]。

4模具设计课程的教育现代化

4.1教学设计信息化。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我们在课程教学中从课前教学资源推送、课中课堂活动安排、课后复习、答疑,到建立过程性考核机制,不断探索,以求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2教学活动信息化。模具设计课程选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模式。线上活动,主要依托校园网站提供的精品课程和教师在云班课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自主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学习完成后,借助配套测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教师通过课前测试,对于学生没有掌握的疑难问题,采用线下课堂面对面授课的方式解决,真正实现“以学定教”。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把课前自学和课上学习紧密连接到一起,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学习者。4.3教学评价信息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具体来说,教师依据学生在线资源查看、微课学习度、讨论组表现等量化在线学习成绩,从而获得第一次形成性评价[4]。在面对面的课堂上,教师通过学生出勤率、课堂参与度、阶段测试、课堂提问等常规渠道获得第二次形成性评价,两次评价相加形成学生的终结性评价。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刘月梅.“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17(30):80-82.

[3]金永昌,刘美英.基于MOOC平台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初步应用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7(10):90-93.

[4]邢伟.手机移动终端下高职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以蓝墨云班课为例[J].职教通讯,2017(3):70-73.

作者:张改卿 单位:河南轻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