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民族音乐教学研究

时间:2022-04-28 08:28:29

传统文化民族音乐教学研究

【提要】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人类的文明和历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形成了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丰富艺术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针对目前民族音乐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遵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战略下民族音乐教学原则,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路径: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课程结构;更新教育理念,贯彻文化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文化思想;营造优良环境,发挥校园民族音乐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开拓创新思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音乐课堂;彰显文化自信,发挥多元文化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借助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表达方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音乐;价值内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为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承载着人类的文明和历史。中国民族音乐是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或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是一种能够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形成了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丰富艺术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民族音乐教学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民族音乐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致使民族音乐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缺失,民族音乐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方面,受欧美外来音乐的影响,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对民族音乐产生抗拒心理;二是教师方面,部分民族音乐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高,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观缺失,缺乏对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引入;三是教材方面,文化性缺失,不能有效利用地方音乐艺术资源,不具有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战略下民族音乐教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本文研究,指出相应的教学路径,为民族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服务。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人数千年思想和行为的演变史,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是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代表,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主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道德规范,使中华民族具有无与伦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独立自主和百折不挠的改革创新传统,以锐意进取和孜孜不倦的大无畏精神,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三是爱好和平与促进世界交流的文化发展观,坚持“和为贵”的道德准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四是自强不息和永无止境的人生理想追求,坚韧不拔地对崇高精神境界的态度,这也是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五是中国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创造了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这是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文化睿智精神的体现。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优秀的民族音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战略下的民族音乐教学,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民族音乐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具体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体现民族音乐的经典性。中国民族音乐经历了由原始乐舞到宫廷乐舞的进化,先秦诸子百家文化,奠定了各自的理论端点。儒家文化引起音乐思想的变化,从南北对立到多民族国家统一,民族音乐这种艺术形式,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上承前代,下接后世,产生了很多经典作品。第二,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民族音乐为人们的业余生活提供了丰盛的听觉盛宴,这以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为前提。民族音乐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准确深刻地体验民族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就必须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战略下的民族音乐教学是有效途径。第三,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蕴含着民族的坚强意志和生活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让学生在民族音乐的学习和欣赏中体会民族音乐之美、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与发展变化,促进民族情感交流,激发爱国主义情怀。第四,推动民族音乐教学的本土化发展。民族音乐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文化多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本土文化缺失。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既要融入到世界音乐文化之中,又不失中国传统文化之特色,这就要求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本土文化,以民族特色为基础。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战略下民族音乐教学原则

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教学又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根据民族音乐教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战略下民族音乐教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文化引领原则。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教化心灵的传统文化将发挥重要作用。民族音乐教育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挖掘民族音乐教学中的文化成份,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第二,音乐本位原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战略下的民族音乐教学,根本任务仍然是音乐教育,即将音乐教育置于民族音乐教学的核心地位,提供给学生感受、表现和创造民族音乐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民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去,让鲜活的民族音乐形象走进学生心里,让优美的民族音乐感染和熏陶学生,让教学回归到音乐本体上来。第三,协同发展原则。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民族音乐教学相互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和人文素质,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二者协同发展,有利于挖掘民间遗留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有利于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和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与责任感,符合“艺术兴学”的办学理念。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战略下民族音乐教学路径音乐的生命力需要强大的文化根基为支撑,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国的民族音乐教育,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特色,让学生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针对目前民族音乐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战略下民族音乐教学路径如下。第一,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课程结构。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目标,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素质教育始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约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新的突破口。课程结构是各种课程以及具体科目的组织搭配形式,目前高校音乐类相关专业比较重视音乐知识学习,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被重视,这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相违背。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建立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增加学生利用传统文化对音乐的感悟能力。第二,更新教育理念,贯彻文化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文化思想。教育理念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对教育实践具有反思、规范和指导作用。传统的民族音乐教育理念已不适应时代需求,要将文化与音乐结合起来。文化中的音乐,从文化的角度去探究音乐;音乐中的文化,在音乐中阐释和理解文化。民族音乐蕴含着独特的艺术特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各民族音乐文化平等的原则,不允许轻视或歧视某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民族音乐文化,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第三,营造优良环境,发挥校园民族音乐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每个人成长都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深刻地表明了环境的重要性。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像一只无形的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名学生。营造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将学生置身于民族音乐文化的氛围中,具体途径包括:启动宣传媒体,拓宽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渠道;丰富阅读空间,扩展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视野;调动师生积极性,开展与课程相关的民族音乐文化活动。第四,开拓创新思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音乐课堂。创新思维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开拓创新思维、培养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养成。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运用有效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需求;留给学生充足的编创时间,设置疑问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的讲授中融入传统文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引入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以音乐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和音乐素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第五,加强师资培养,不断提升民族音乐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推动着教育过程发展和教育目标实现,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才能适应时代教育发展。民族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教师的业务水平密切相关,高校要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民族音乐教师素养。首先,培养民族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创造性地钻研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其次,教师要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行者,实现从符号知晓到文化理解的再提升;最后,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立足课堂,因材施教,挖掘开发音乐课程资源,保持与时俱进的业务能力。第六,优化教材建设,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融为一体。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依据,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承民族文明的重要载体,高质量教材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水准,教材建设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民族音乐教材建设要树立精品意识、突出民族特色,精心挑选那些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使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融为一体,内容安排上遵循“由浅至深、由易而难”的原则,突出实用性和学术价值,全面服务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音乐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第七,彰显文化自信,发挥多元文化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来源,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植根于中华文明传承的土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向心力。多元文化并存构成了文化发展的现实语境,民族音乐发展离不开多元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以文化自信凝聚力量的同时,树立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理念。西方音乐理论在世界音乐界占有主导地位,民族音乐教学必须吸收西方先进的音乐技术作为有效补充,与西方先进的音乐文化相融合,避免出现全盘西化和狭隘的国粹主义倾向。第八,借助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表达方式。信息技术成为支持终身学生和合作学习的有效手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信息技术创新了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为学生获取传统文化、传输传统文化、处理传统文化和应用传统文化提供了新途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战略下的民族音乐教学,更要适应时代需求,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生融入五彩斑斓的民族音乐文化世界,让传统文化变得生动有趣,刺激学生多种感器,在享受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段小丽、刘海涛2016《论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戏剧之家》第6期。

金花2016《培养民族音乐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读与写》第11期。

何美荣2001《试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湖南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王芳2018《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传承研究》,《北方音乐》第18期。

郭联俊2018《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传承路径探寻》,《陕西教育》第1期。

魏艳梅2018《传承音乐之源弘扬民族文化》,《艺术评鉴》第7期。

陈伟2018《高师声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艺术评鉴》第21期。

吴岚2018《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探究》,《科学大众》第11期。

马彪2018《高校音乐教学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问题探究》,《北方音乐》第18期。

作者:姜莹名 单位:渤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