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中国画》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02-26 11:07:39

美术学专业《中国画》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为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教育部提出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即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这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画》课程是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那么在这个大背景下对本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作者通过对河套学院美术学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课程结构设置、课程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关键词:转型;《中国画》课程;改革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独立而完整的艺术体系。《中国画》课程,是现当今我国高等院校美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传承和发扬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的重要途径,但是,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高等院校的美术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严重“西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画的教学效果,为适应教育部“转型”政策的要求,对《中国画》课程进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笔者认为当下对《中国画》教学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前分专业方向,增加中国画方向课程内容

由于大多数美术学专业学生入校都是先开设基础课程,即以素描、色彩、速写为主,直到二年级结束时才分专业方向,我们都知道,素描、色彩、速写课程都属于西画范畴,到了三年级分了专业方向,由于时间太短,学生对《中国画》课程的学习根本无法深入,每一门课程都只能匆匆体验一下,尤其在“转型”时期,教学模式实行“3+1”模式,即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三年,第四年离开学校进行实践学习。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院美术学专业从2017级开始,把分专业时间从原来的第五学期提前到了第三学期,将中国画方向的专业课由原来的四门增加到六门,这给中国画方向的学生提供了更充分的学习时间,因此教学效果也比以前有明显提高。

二、调整课程学时分配、增加理论学时比例

宋代的“画学”是世界上最早的正规高等美术教育机构,无论在招生和教学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授,通过文化与技法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使中国画艺术得到了长久的发展,成就了数量众多的优秀国画大师。文化决定人的思维和创造力,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对待文化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其思想,尤其影响其对作品内涵与格调的把握。尽管现在在美术招生时对文化课的要求比以前有所提高,但学生在高考时掌握的文化知识更多属于基础文化知识,而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是相对欠缺,中国画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学习中国画的学生一定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让其成为学习中国画的文化支撑。由于受总学时数的限制,无法大量增加课程门数,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压缩课程的实践学时,增加理论学时。也就是说,《中国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从以往的“技法传授”型转变为“理论讲解与技法传授相结合”型。我们在中国画方向的课程体系里一方面通过增加理论学时数,从而增加画论、古典文学、旧诗词等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如东晋顾恺之的《论画》、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等理论书籍。通过这两个渠道,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中国画论往往融理、法、品、悟为一体,对学习中国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重视书法教学、发挥书法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基础作用

中国艺术观讲究“诗书入画”“书画同源”,这一观点充分表达了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的密切关系,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影响。首先,中国画与书法所用工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离不开毛笔、墨汁、宣纸。其次,中国写意画与书法在用笔方面具有“同理性”。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上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这首诗反映出赵孟頫非常认同中国书法和国画在用笔上是相通的。其后,王世贞在《艺苑卮言论画》中提出:“画竹,干如篆,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道出了在画竹过程中不同部分所使用的不同笔法,劲挺硬朗的枝干,用篆书、隶书笔法;轻灵柔嫩的竹叶,用真书、草书笔法,这就把书法用笔的方法应用到了国画用笔之中。社会发展,科技发达,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书写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少,对文字的运用已经从传统的书写逐渐过渡到键盘输入,导致年轻一代越来越不注重汉字的书写,提笔忘字已经成了常见的社会现象,把汉字写对、写美观对大多数人来讲,似乎变得越来越难。这一现象,也直接影响到美术院校学生对书法的态度,书法水平的局限直接影响到中国画学习效果,学生在画国画时笔墨柔弱,缺乏精神,还有好多学生完成一幅不错的国画作品,由于书法薄弱不敢落款,有的找教师写题款,有的索性没有落款。针对这一现状,河套学院美术学专业在中国画方向课程体系里增加了一学期(32学时)书法课程,相信随着学生书法水平的提高一定会促进中国画的学习效果。

四、挖掘地方文化元素,突出中国画教学的地域特色

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不同的地域又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中国画通过独具特点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全国各民族的文化成果,高校《中国画》课程的教学应积极吸收地方文化精华,将地方文化作为汲取创作营养的源泉,这将更有利于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人才。转型院校的艺术教育担负着为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培养艺术人才的责任,转型的实质是要求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需要对地域的经济文化特色进行深入调研,同时找准美术学专业与社会行业合作的契合点,将中国画教学与地域文化融合,不仅能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一个新的渠道,也能够扩大对地域文化的宣传力度,同时还有利于打造专业优势和课程特色。此外,中国画专业学生在创作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也是高校艺术教育推进文化生态建设所应担负的责任。总之,找到地域文化和中国画教学的链接点,让中国画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文化需求相协调,是探索适合转型院校中国画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以上原因,河套学院中国画教学在毕业创作阶段,指导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研究并应用巴彦淖尔地区的两大文化元素———阴山岩刻和向日葵,将这两个标志性元素作为创作主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公凯.限制与拓展[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张法.中国美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何力.中国画教学改革的趋势与展望[J].美术大观,2008,(6).

[4]郝飞.美术教师教育课程与美术教师素质的相关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5]刘磊霞.从择业流向看师范专科学校升本转型后的美术学课程设置[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6]高霞.新疆高校中国画专业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1.

[7]徐晓洁.现代工笔画制作性技法探析[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1.

作者:李亚明 单位:河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