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法学教学模式思考

时间:2022-11-18 08:52:54

财经类高校法学教学模式思考

[摘要]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理念和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教学结构及程序。财经法学的教学理念是先进的,但依据此理念而产生的教学模式的现实效果却不理想。通过对目前财经类高校法学教学模式的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关键词]财经法学;教学理念;教育模式;教学目标

一、矛盾:供给与需求之间

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834万,比2018年增加14万,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日益严峻,法学专业以较低的就业率连续三届成为就业红牌专业[1]。据笔者了解,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思路一般如下:首选是国家公务员,这是学生理想的就业途径;其次是考研究生,但是除了一些有恒心肯吃苦能够坚持到底的学生如愿以偿继续深造外,更多学生只能无奈接受落选的现实;最后的途径就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从事律师、法务行业。这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考试对于那些“轻松一学期、紧张一通宵”的学生其结果可想而知。但是现实中却有另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国的金融、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急需大量高层次的法律人才。一方面是财经法学专业的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缺乏适格的人才,这种矛盾局面横亘在我们面前,作为一名致力于财经法学的教育者不得不陷入反思。

二、困窘:现实与理想之间

财经法学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其教学理念主要在于拓展法学的触角与视野,交叉互补经济学与法学,兼容法学理论与财经实务。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出既精通法学理论和法学基础知识,又熟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还有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背景的应用型经济法律人才。毋庸置疑,财经法学的教学理念是先进的,有其独立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基础。教学模式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在某种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所采取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程序。我国财经法学的教学模式是秉承其教学理念而确立的。成功的教学模式应当可以造就令人满意的就业率。铁一般的事实已经证明,经过数年的探索,目前我国财经法学教学模式的现实结果难如人意、令人堪忧。

三、障碍:授方与受方之间

学校教育通常有两方主体构成:教师方与学生方,即授方与受方。师生关系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教学模式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运用的最直接的体现。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教育传统以及教师与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顺理成章地形成了以授方为中心的模式。在以授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他们的思维很容易处于“一泓死水”的状态。在笔者的授课过程中,“哑巴法学”的尴尬境地比比皆是。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不愿说,即使想说,也不太会用法言法语进行表达[2]。科学是在相互碰撞中发展的,是在对权威的怀疑性思考中发展的,特别是对于应用性较强的财经法学,师生互动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学生和老师都应当是学习的主动者。只有师生良好的课堂互动,通过对法律制度及其司法实践的争辩与讨论,才能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法理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浅表层次,不死记硬背法律条文,拥有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财经类高校法学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修正财经法学教育的教学目标。财经类高校法学专业的教学目标有一个基本的共识:要培养出既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又熟悉市场经济法律专业知识,了解管理学、经济学知识,具有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笔者曾专门到毕业生招聘会进行实地调研,有些企业表示,想找到与本公司业务、文化直接对口的法学毕业生很难,很多学生毕业时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差甚远。伯尔曼曾言,大学不仅应当能够使法学作为实践科学运用于现实,而且应当成为现实的人才库源。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的法学人才库源中低端法律人才与高端法律人才的比例严重失衡。并非社会不需要法学人才,而是因为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社会的要求。笔者认为,财经类法学院校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以满足“需要者的需求”为目标的培养目标。(二)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学校特色又要实现跨。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法学基本功和实践技能的强弱。定位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财经法学教学模式的核心,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塑造合格财经法律人才,课程的合理设置就是开山之斧。教育部于2018年1月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该标准创造性地改变了固守20年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体系,通过“10+X”分类设置模式改变了原先必修课程过多,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状况。笔者认为,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上,每所大学都应当明白自己的定位,明白本校法学教育什么是最重要的,避免同质化以及所授课程与现实需求之间的不匹配。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例,山西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部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时也是我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的试点,因此,我们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上,除了教育部明确规定的10门法学专业必修课外,在“X”的范围中就应当将环境资源法纳入核心课程体系,把握时代脉搏,契合山西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确定自身办学特色。鉴于教学资源优势,财经类高校法学专业将很多经济类、管理类课程纳入选修课程体系。虽然一切知识都是有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必须在太过有限的时间里全部掌握,事实也证明,在这样紧密的课程设置中,学生更多的是敷衍了事。因此,我们应当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在选修课程设置上,开设对财经法学有真正辅佐用途的课程。试想,一位既看得懂财务会计报表又可以到银行去做信贷员、到税务局去做税务稽查员的法学学生,其就业竞争力是何等强大。同时,笔者还认为,选修课程的设置不单单是学校的权利,我们还应当听取学生的意见。(三)将实践性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庞杂的法律条文,大块头的专业书籍,要在一个学期有限的课时里全部传授给学生,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应当在授课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法律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对一个案例进行抽丝剥茧,即传授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如何验证我们的教学成果,实践性教学是最好的选择。笔者所强调的实践性教学不是传统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因为学生要准备司法考试、研究生入学等考试,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参与法学实践,往往是不经过实践就直接找到一家单位在成绩评定表上签字、盖章,即使有些学生真正付诸行动,但囿于各种原因往往又是作为“实践旁观者”去听、去看,很少主动参与。笔者认为,实践性教学除了“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外,在学期内,应当将授课课堂转移到实习基地,让学生亲自参与法律文书的写作、案件的受理等具体工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与用人单位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在用人单位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切实提升学生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双赢。(四)国际视野的拓展。中国在推动全球共同治理的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合作共赢战略的推动和“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展开,财经法学教育必须应对新的全球化人才的需求:既熟悉国外法律和经济状况又精通英语的人才。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多年,查阅历史不难发现,我国企业在WTO上关于贸易争端的案件屡屡发生败诉的情况。历来法商不分家,中国商人在参与国际竞争时会遇到哪些法律问题,该获得怎样的法律保护,都是我们在培养学生时需要关注的地方。因此,笔者认为,在信息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财经法学教育既要立足本土发展,又要面向世界定位,我们的法科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提供优良的涉外法律服务。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熟练的实践技能是财经类高校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担当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之处。我们要坚决把“立德树人”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去,使学生德法兼修,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财经法学人才。

作者:师湘瑜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