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防治网络建设基础与发展

时间:2022-01-11 09:44:04

三级防治网络建设基础与发展

摘要:上海在解放前是我国性病最高发的流行区域,梅毒发病率占全国首位。解放后,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性病的防治工作,动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传染病防疫系统和性病专业防洽机构策划组建了上海市性病三级防治网络,积极开展疫情普查、专业培训、规范诊治、宣传教育等综合治理措施。使上海的性病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成效显著,受到国家卫生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决定由上海成立性病防治部级培训中心,为全国25个省市培养了数百名性病防治专业临床医生和实验室骨干,为我国的性病防治工作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关鍵词:性病;专业防治;三级网络;规范诊治;培训宣教;疫情控制

1解放前,上海市的性病疫情概况

解放前,上海是我国性病高发流行地区。当时,上海的人口数约为500万左右。据卫生部门估计,性病的患病率约占人口的10%。1950年刚解放不久,上海8个大医院皮肤花柳科检查了近20万人的统计数据显示,一般市民的梅毒患病率为6.3%,孕妇中高达15%。解放前几年,在上海市警察局登记注册的妓院有518家。有营业执照的妓女有3505人,暗娼几乎遍及全市各个角落。解放初期,曾对有执照的妓女进行检查,患有梅毒的占58.7%,患有淋病的占28%,患有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占0.8%。

2解放前,上海市性病专业防治机构状况

早在1945年,上海就成立了“性病防治所”。当时只是在合肥路360号原嵩山区防疫站中设了几间房间。只有13名工作人员,而且其中还有几位是兼职医师。当时,医师主要有2个任务:①对有营业执照的妓女每个月做一次检查,以华康氏试验和淋球菌涂片为主。若未发现现症性病,盖章后允许继续营业。如有性病者暂停营业给予治疗随访;②为上海市民和外地有需要的人员开设性病门诊。

3解放后,上海市政府对性病防止工作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性病防治工作。①大力取缔娼妓制度,封闭妓院,建立上海妇女教养所。将有营业执照的妓女和部分暗娼加以收容。一方面为她们治疗性病、一方面组织她们学习和劳动,改造她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②大力加强性病防治机构建设:将上海性病防治所更名为“上海巿性病中心防治所”(简称“防治所”),工作人员从13名增加到43名。设立了门诊部、性病实验室、护理组、防治科、办公室等部门。并邀请了当时上海皮肤花柳科的著名教授杨国亮、朱仲刚、秦启贤、施守义等为顾问,帮助指导和培训性病防治专业知识,为积极开展全巿性病防治工作打下了基础。

4研究改良性病实验检测方法,为大力开展普查普治创造条件

多年以来,梅毒的实验诊断方法是用华康氏试验。这一方法必须要从静脉抽血,操作较为繁琐,要24h后才能出报告。因此,开展大规模检测有很大难度。1956年,上海市性病中心防治所化验室在学习苏联经验基础上,成功研制出波氏快速试验法,只要一滴鲜血,20min就能出报告。与华康氏对照,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符合率都在92%以上。在1956年到1958年,防治所用波氏试验进行了200万例左右的普查工作,发现阳性者再进行华康氏复查,明确诊断后规则治疗,为上海市60年代在全国率先基本消灭性病起到很大的作用。1959年,国家卫生部要求防治所在全国宁都性病防治大会上作介绍。防治所也由此获得卫生部重大科技奖,并在1959年10月《中华皮肤科杂志》国庆十周年专册中以杂志第一篇文章、第一作者发表。该方法在全国被逐步推广应用。

5对先天梅毒的防治措施

1954年6月上海巿卫生局沪卫计统〔1954〕发154号文要求各医院妇产科和各区县妇幼保健机构对妊娠早期孕妇普遍抽血作华康氏试验,发现阳性者在产前及时进行足量的驱梅治疗。对新生儿一律进行脐血华康氏试验,在登记卡上注明结果,对华康氏试验阳性的产妇和婴儿定期进行随访观察。从1954年到1964年孕妇产前梅毒检查共1539060人。孕妇梅毒的患病率从1954年的4.39%下降到1964年的0.32%。市性病防治中心在1955年到1958年曾对经过足量驱梅治疗(当时以青霉素油剂600万单位为主要治疗方案)的梅毒孕妇的1000名新生儿进行随访观察,每3个月一次连续2年,均没有发现有新生儿梅毒。

6严格执行性病疫情报告制度

1954年6月上海市卫生局沪统综〔1954〕字第6006号文件开始要求对梅毒进行传报。1958年市卫生局〔1958〕沪卫办第165号文件要求对梅毒、急性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均要正式列入传染病报告范畴。性病疫情报告制度的积极严格执行对上海市在20世纪60年代在全国首先基本消灭性病起到很大作用。

7对性病患者的检测治疗采取减免费制度

1956年11月沪卫医防字第869号文件、1957年7月沪卫财字第586号文件、1958年1月沪卫医防字第717号文件都规定了上海市各医院性病门诊实行免费治疗制度。其中还提及梅毒孕妇产前未完成疗程者产后可继续免费洽疗。梅毒血清反应阳性孕妇的丈夫验血亦可免费等。1959年4月沪卫办字第122号文件对性病防治中对性病患者的治疗费用作出补充规定,即:能付则付、要减则减、需免则免的政策。当时上海巿政府对性病防治采取的这些政策措施对我国基本消灭性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8上海策划组建三级性病防治网络

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等社会因索,我国的性病疫情经历了一个世界范围都极其少见的稳定时期。上海市一直到1979年才从新疆来沪人员中再次发现急性淋病。1983年才从上海巿民中再次发现二期梅毒。由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上性观念的改变、人口流动频繁等多方面因素,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的性病疫情又进入了一个高发时期。针对性病疫情的迅速蔓延,作为上海市专业防治机构的“上海市皮肤病性病防治中心”(简称“防治中心”)义不容辞地应该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采取各项防治措施,尽量控制性病疫情的发展。1986年3月,防治中心和当时的闸北区卫生局和闸北区中心医院合作,进行了性病三级防治网络的试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探讨,总结出一套适于在上海这个有2000万人口、分为22个区县的大城市中如何开展性病防治工作的初步经验。由此,向上海市各级领导报后在全市逐步推广。1)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约见各级领导,汇报性病疫情的严峻形势,争取重视和支持。先后拜访过:分管文教卫生的谢丽娟副巿长和左焕琛副巿长、市教育卫生办公室的黄荣魁主任、市卫生局的王道民局长和袁惠章副局长。各区县卫生局分管局长、市卫生防疫站和各区县防疫站分管站长、各区县中心医院分管院长和防保科长等。在各级领导的帮助支持下顺利开展工作。2)明确组建上海市性别防治三级网络。上海巿皮肤病性病防治中心为三级主管单位,全面负责全市性病防治工作。各区县中心医院皮肤性病科与防保科为二级分管单位,负责本区县性病防治工作。各区县所属的地段(街道社区)医院防保组为一级管理单位,负责本区域性病防治工作。三级防治网络之间有定期和不定期的会议沟通制度和相互监督协调制度,共同努力做好全上海市的性病防治工作。3)向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申请落实性病防治专项经费。市性病防治经费向上海市卫生局和市教育卫生办公室申报落实。各区县中心医院向各区县卫生局申报落实。各地段医院向各区县卫生局防保科申报落实。另外,对各种社会团体开展性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等活动经费向上海市民政局和教育局申请。4)组织性病防治领域专家开展性病防治业务培训。①明确我国性病的概念,主要是指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中淋病、梅毒、艾滋病三个法定性病和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5个监测性病,不包括其他性传播疾病;②性病的临床基础知识;③性病的主要实验方法:初筛试验、确诊试验等;④性病治疗的基本方案和注意事项;⑤性病防治措施:推广安全套、重视性伴追踪等。5)对三级防治机构各有基本要求和管理职责(以实验室要求为例)。①地段医院:重点单位开展梅毒血清学初筛试验(上海市皮肤病性病防治中心于1989年与中国医科院皮肤病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RPR国产化试剂,1990年在全国推广,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淋病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法。阳性者转本区县二级网中心医院处理;②各区县中心医院:开展梅毒初筛试验、淋病分泌物涂片和培养、衣原体试剂盒检测等;③市皮肤病性病防治中心:梅毒可查RPR、FTA-ABS、TPPA、19SIGM、兔子睾丸梅毒螺旋体接钟、培养传代。淋球菌分离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PPNG鉴定分析等。6)积极开展对广大群众的性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①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名医坐堂节目中,开展专题讲座等;②上海电视台讲座“我们为你服务,我们为你保密”;③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性病防治动态报道、科普知识介绍等;④通过各种活动,不断提高全体市民对性病防治的意识。1995—1997年,经过努力争取,使上海市皮肤病性病防治中心成为卫生部-欧盟性病艾滋病部级培训中心,3年中为全国培训了200多名皮肤性病高年临床和实验室骨干,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全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中坚力量。总而言之,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三级性病防治网络的建立和发展,对现今的性病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当然,现在各级政府和领导对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性病防治专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理念,比起当时的条件更具有优势和动力!

作者:乐嘉豫 单位: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