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类毕业生就业与战略

时间:2022-12-20 11:13:02

经贸类毕业生就业与战略

本文作者:黄旭明工作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我院经贸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就业区域分布比较集中。学生大多希望在南宁、柳州、桂林等一线城市就业,去二线城市的同学较少,离开广西去外省发展的不多,而由于区内一线城市对口的企业、单位的岗位竞争较大,尤其是学生在面对专业知识更强的本科毕业生时显得力不从心,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这一情况会计专业较为突出,该专业学生比较多,而且专业性比较强,企业不容易吸收多个岗位。(2)就业过程中等待和观望者居多,甚至会出现有业不就,对就业岗位挑剔,等待高薪岗位的现象。这一情况在市场营销类毕业生中比较普遍。企业大量需要销售类人才,各大招聘会中市场营销类学生常常是企业首选的招聘对象,这一现状给此类学生很高的优越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他们攀比的心态,容易造成眼高手低,在一家企业往往呆不到两个月就选择跳槽去更高薪酬的公司。(3)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还有待提高。在调查中发现,市场营销和会计类的对口率比较高,而电子商务类的毕业生对口率偏低。销售类的工作要求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因此营销的同学毕业后大多能找到对口的工作,而且能学以致用。虽然处于实习期,基本工资不高,但可以依靠销售提成来提高收入。而会计专业性很强,而且企业对会计的门槛要求较高,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其实并不能完全处理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很多同学只能从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微型企业做起,例如做收银、记账、出纳等专业要求不高的工作,虽然待遇一般,但可以积累工作经验,而且专业对口,只要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同学们还是会继续做下去。而电子商务专业的工作选择面相对较少,学生开始往往会被企业安排去呼叫中心或是从事一些网站维护的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同学们会发现网站维护又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因此部分电子商务的男生在后期去从事营销工作,等到积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工作经验后,他们才会回到在网上开店创业的老本行。(4)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团队配合精神。这得益于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企业的顶岗锻炼,积累了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在真正成为企业员工时,能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工作需要,了解企业文化,融入企业团队,因此企业都给予较好的评价。但企业给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评价中,电子商务和会计的同学明显低于市场营销的同学,这与这两个专业同学们在校期间积累的工作经验有一定联系,应适度增加这两类专业同学接触社会、参加实践锻炼的机会。(5)同学对企业的满意度较高。在调查中发现,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对工作的满意度是相当高的,只有个别同学不满意工作。收入在三个专业中最高的,70%的同学月薪可以拿到1100元以上,甚至1500元以上,工资相对较低的是会计专业,有30%的同学是在1100元以下。出去工作后,绝大部分同学都觉得自己的综合能力不足,难以应付变化万千的社会,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1)引导同学走出就业误区。调查中发现,刚开始找工作时同学们都喜欢扎堆在一个城市,而且是一线城市,大多同学认为一线城市机会多、待遇高、名气好。但真正就业时发现大城市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待遇跟不上消费水平。这一现象反映了同学们就业时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发展空间。因此学校在给学生做就业指导时,应帮助同学们分析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更多地鼓励同学前往机会更多的二线甚至三线城市发展,或是赴外省发展,学习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理念,完善自己并积累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再回广西,解决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现状,使同学们懂得“只有蹲得低,才能跳得高”。这样在就业时才有更多的选择,分散就业压力,让学生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2)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编排、教学任务开展应更多地与行业发展保持关联。学校的老师应多往企业调研,参加企业的挂职锻炼,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接触更多的实战案例,把企业在日常运转中最常见的一些问题,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传授给学生,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而懂得应该完善哪些不足,找准学习的方向。(3)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高职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缩短上岗适应时间,学校应拓展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校中厂、厂中校”的模式。在校内教学中引进企业资源,把企业的相关业务放在校内,放在同学们的日常实训中。与企业加大合作力度,安排同学们到企业一线的工作岗位上,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让同学们真正体验到在企业“学中做、做中学”的快乐。(4)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育。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一开始抓起,很多学生从高中升入高职后不知道今后的目标在哪里,不知道今后自己适合做哪些行业的工作,这时就业指导老师就应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并分析适合同学们的行业发展趋势,如果等到大三才进行就业指导,那么就浪费两年的宝贵时间。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还应该融入团队理念、诚信精神、感恩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树立“自立、自强”的就业信心。帮助学生了解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将个人的发展和区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5)加强创业引导。在调查中发现同学们想自己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挺多,但真正实施的却很少,很多同学不了解创业的相关政策,知道有大学生创业的基金或小额贷款,却不懂得如何申请。此时,同学们更希望得到学校就业指导老师的帮助,因此学校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应加大创业教育宣传力度,宣传国家和当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告知同学们如何获取创业的启动资金,小额贷款的申办流程等创业前期的准备工作,增强同学们的创业信心。必要时甚至可以就同学们提出的创业设想给出一些指导建议,帮助同学们实习创业梦想。

高职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根据毕业生就业的状况和反馈的信息逐步完善学校的教学计划,准确、及时、有效地和社会接轨,与行业发展保持一致。新的就业形势也对就业指导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应组织就业指导人员参加相关的就业指导师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信息掌握能力和专业技能。学校应建立完善的专业教育、就业指导、就业推荐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区域经济的理想和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