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普法宣传要点分析

时间:2022-07-05 03:27:49

社区普法宣传要点分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剧增,我国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社区。伴随着社区功能的逐步完善,社区逐渐成为了许多人的共同家园,它是由城乡分离到城乡融合的必由途径,是在城市改造和农村变革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个居民生活空间,它包括一条街道,一个居民委员会管辖的范围,开发商开发的小区等等。社区归根结底是居民生活空间,它是由具有一定数量与质量的人口组成的社会组织和地域,是人们活动的场所,以居住聚集为主要形态。它包括社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联系、情感关怀和精神寄托,是城市最基层、最具体、最具实际意义的基层空间。它的类型包括传统街坊社区、城市开发商的小区、混合式综合小区、城市变迁中自主形成的移民区、贫民窟、“三不管”社区等。不论哪种社区,都包含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工、下岗职业、老龄人、妇女儿童。因此具有多样性、开放性、网络性、复杂性和社会性等诸多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受到社会不正风气的影响,许多社区邻里之间非常冷淡,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隔阂,缺乏友好互助,缺乏基本信任,社会关系复杂。这也是城市病在社区的一种表现。不但如此,社区出现了许多严峻的社会问题,违法现象屡禁不止。

二、社区的违法特点

社区的违法现象屡禁不止,具体包括乱搭乱建、聚众、寻衅滋事、、吸毒贩毒、外来人口进小区开展专家免费义诊、名医洗脑、免费赠品、免费旅游、宣传投资理财项目、婚姻骗钱、杀人、强奸、偷盗、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贩卖黄色光碟、传销、拐卖妇女儿童等等。在一些商业社区,由于存在商业利益,违法行为更是普遍存在。比如,把出租房子作为非法加工厂,把出租房子作为窝藏犯罪分子的地点;有些社区还广泛开设歌舞厅、影剧院、茶楼、酒吧等等,这些人流密集的地方往往都是、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发区域。这些现象违反我国现行法律,给社区管理和居民生活造成某种危害。根据走访调查,先对社区违法行为的特点进行分析,以便于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一般来说,社区违法的特点包括:第一,财产犯罪是社区违法的首要目标。专家免费义诊、名医洗脑、免费赠品、免费旅游、宣传投资理财项目、婚姻骗钱、偷盗、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贩卖黄色光碟、传销、拐卖妇女儿童这些丑恶现象的根本目的就是图财。有些人缺乏劳动技能,有些人渴望不劳而获,有些人眼红别人的幸福生活……于是希望通过坑蒙拐骗等非法手段,来侵占社区他人的钱财。第二,带有暴力性的违法现象普遍存在。社区违法行为中,家暴、入室偷盗和抢劫、强奸等等,都带有严重的暴力倾向。这种暴力方式,给社区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隐患,给社区人们的心理和肉体上造成严重的伤害。在许多社区,一听说入室偷盗,都感到非常不安。第三,外来人口是违法现象的主要人群。不管违法手段和违法方式如何变化,在许多混合社区,社区外来人口违法的比例很高,其中包括农民工。在我国城市化的进展中,农民工和其他弱势群体,始终处于城市进展的底层,很难享受到城市居民应有的权益。他们的文化水平低,生存技能有限,在融入城市社区的同时,难免会发生一些违法的现象,比如偷盗,强奸,抢劫等违法行为。第四,社区违法的行为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由于社区邻里之间缺乏有限沟通,人们对周围的违法行为采取放之任之的态度,导致社区违法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最典型的就是传销。在天津和合肥等一些城市社区,普遍存在传销行为。他们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第五,共同犯罪是社区违法的重要性质,包括出现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商业氛围浓郁的社区。在深圳关外的一些社区,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违法犯罪行为比比皆是,包括黑诊所、黑发廊、地下钱庄、网站和诈骗网站等等。这种违法行为具有黑社会的团伙性质,使得社区居民大多敢怒不敢言。2019•6(上)第六,社区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尤其是贫民窟和商业性社区,刑事案件大幅增长。从违法活动的严重性来说,社区违法行为上升至刑事案件的,多半表现为财产性犯罪、暴力性犯罪和性犯罪。而且,由于缺乏管教,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行为大幅度上升。

三、依法治国背景下社区存在违法行为的原因

在分析了社区违法的行为特点后,下面总结社区存在违法行为的原因。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宏观因素。我国经济从供给制改革以来,经济下行很厉害,出现了贫富不均,失业下岗,民工返乡,许多城市发展严重滞后等诸多现象。伴随而来的,是社会风气的持续恶化,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和冷漠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是微观因素。包括社区制度性缺陷,缺乏有力组织来管理社区;社区管理人员的方式过于死板,往往激发社区矛盾;社区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发挥,基础设施不配套,服务功能差,便民服务不够,小区安全管理落后,防范能力比较弱;社区警力配置、协调、机构设置等缺乏规范标准。不管是宏观因素还是微观因素,人们对金钱的追逐和道德信仰的丧失,是社区违法行为的最根本因素。

四、依法治国背景下社区普法宣传的具体措施

加强社区管理,我们要建立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就是社区人员和非社区人员的行为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允许范围内。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们在管理社区事务,要体现社区人们的意志,制止一些违法行为,包括危害社区公共安全的违法,破坏社区稳定团结的违法,侵犯人身权利的违法,侵犯财产的违法,等等。可以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开展普法、学法、懂法、用法教育,加强社区建设,构建和谐、文明的现代化社区,建立社区违法预防和控制体系,关注社区弱势群体,投放资料,加强宣传工作,加强社区管理人员的教育,提高其专业能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第一,开展普法、学法、懂法、用法教育。“在全民中普及法律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工作,社区的普法工作尤为艰巨。社区里居住着一些复杂的居民群体,有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老人;有整天为生计奔波的下岗职工;还有周旋在8小时内外的公务员、上班族;更有一批自己当老板、早出晚归的生意人。总之男女老幼、形形色色的人群点缀着社区这个人生的大舞台。为了营造社区鸟语花香、一片太平的氛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社区居民中开展顺应时事、符合潮流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这部分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三个阶层:农民工、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群体。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淡薄,一方面在自身权益遭到侵犯的同时,会采取暴力行为给予报复,导致违法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羡慕社区其他富足人群的生活,常常采取非法手段,典型的行为就是偷盗。青少年在社区学习、生活时,往往受到其他闲散青少年、流动青少年和问题家庭青少年等群体影响,发生违法行为。对上述两种人群,要开展普法、学法、懂法、用法教育,既要维护他们合法权益,又要预防他们违法犯罪。社区对中老年人的教育,主要是预防他们被诈骗。采取的措施包括不要轻易地相信陌生人推销“药品”“保健品”等;不要相信“天上能掉馅饼”,遇到陌生人搭讪一定要提高警惕;遇到诈骗时应立即报警;不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防止受其蒙蔽;有病要去医院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不要去黑诊所。总之,我们要长期开展普法、学法、懂法、用法教育,进一步增强社区群众财产安全防范常识,切实提高社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形成懂法、守法、用法的浓浓氛围,这才是加强社区管理的最根本的基石。“现在基层群众的诉求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尖锐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渴望也随之大大增强,如果缺乏法律专业知识、技能和实务经验,普法宣传工作者既不可能很好地回答群众提出的法律疑问,给他们一个准确的法律说法,更不可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真正化解他们的难题或诉求。”第二,加强社区建设,构建和谐、文明的现代化社区。社区建设包括两方面,硬件和软件。首先谈谈硬件建设。我们应该加强社区警力和保安队伍,打击违法行为,减少犯罪发生率,保障社区居民安居乐业。同时以大数据和信息化为武器,依托发达的互联网,在社区出入口、停车场、交通要道等地方安装监控设备,形成网络监控全覆盖。保证社区人员的活动都纳于有效的监管范围内,极力减少违法犯罪行为。再谈谈加强软件建设。软件建设包括建设党组织,调整街道、居委会、社区组织机构,加强党建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登记工作。最重要一点就是,邀请社区居民代表,成立或筹办社区管理委员会,发挥社区居民的主动性。这是因为社区的稳定、和谐关系到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让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的管理,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创建文明社区,加强文化建设。第三,建立社区违法预防和控制体系。针对社区居民,我们要建立社区违法预防和控制体系。可以邀请心理学专业人才,经常来社区举办心理辅导,开展社区违法矫正活动;可以以法制宣传月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聘请司法工作者、法律服务志愿者来社区开展现场法律咨询活动,免费为居民解答有关法律问题,并根据需要提供法律服务;可以聘请专业人才单位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法律免费资讯站点,积极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解决法律疑惑和困难;要定期和公安机关举办互动活动,比如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社区内的违法行为,清查和登记社区有犯罪前科的社区居民,从源头上采取措施,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但是由于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影响,每一位公民均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权利侵害,这与仅仅充实自我素质是远远不够的,更应当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第四,关注社区弱势群体。对社区弱势群体,包括农民工、有犯罪前科的社区居民等,我们要组织人员,经常上门串访,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遇到有困难的,我们尽量给予帮助。“利用法制课堂、法律咨询、现身说法等方式,对社区老年人、下岗职工、残疾人群体,开展以依法维权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这些群体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要激发居民学法、守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要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控制体系,并以文件的方式固定下来;要积极走访,把各类违法犯罪现象控制在最小程度,把各种矛盾纠纷控制在最小范围,为社区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把建立预防和控制体系作为加强基层法制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统一组织,分级实施,明确责任分工,层层负责落实。此外,要弘扬敬重老人的传统美德。针对部分社区人员打骂老人、不赡养老人等行为,我们要加大宣传敬重老人、赡养老人、树立家庭美德、弘扬社会正气的教育力度,在社区形成赡养老人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虐待老人是违法行为的舆论氛围。对外来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我们要分发宣传资料,经常性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做好计划生育、妇女体检等工作,督促他们规范自己的行为,切实对家庭、子女和社会负责,不要去违法犯法。第五,投放普法资料,加强宣传工作。“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不断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培育居民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推进社区依法管理,提升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对建设和谐社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推进依法治区,我们要组织力量向社区居民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及法律服务联系卡,让法治春风吹遍社区的每个角落。包括投放《食品药品安全法》《社会保险法》《老年人安全防范手册》《七五普法读本》《禁毒法》《反间谍法》《法律援助指南》《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妇女、儿童保健手册》等方面的法律书籍,并以发放宣传手册、悬挂宣传标语、设置咨询台、彩色展板展示等多种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形式进行了宣传,吸引了社区居民主动前来观看和咨询。在咨询和宣传中,我们向他们普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难点”等违法问题。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的法制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同时,要组织力量,利用互联网开始宣传工作,包括微信公众号、微信、微视频、社区自媒体、抖音、快手等媒体,组织社区人员参加了普法培训学习,尤其是青少年和民工,加深了他们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他们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的能力,让他们明白,在遇到困难和纠纷时,一定用法律来解决,这将在无形中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第六,加强社区管理人员的教育,提高其专业能力。社区管理人员,直接面对社区居民服务,涉及到居民群众的利益和感情。我们要经常培训社区管理人员,督促他们学习政策法规、生活常识、修身养性、健康保健、时事政治、百姓关心等知识和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新要求;要开展社区便民服务措施,弘扬社会正能量,比如为老年人提供福利,为孩子和妇女提供福利,还提供电话预约,为行动不便、残疾等原因不能到社区办事的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服务,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社区便民服务的新措施,目的就是让社区居民方便、满意;在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社区可以开展社会救助,帮助社区孤儿和贫困孩子,开展学雷锋、做好事以及其他公益活动,弘扬社会的正能量。围绕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如邻里、家庭及社区其他方面的关系,社区要组织力量化解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融洽邻居之间的关系,形成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新型社区文化氛围;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开展“服务明星”评选活动,让社区管理人员一起比学习,比奉献,比效率,比业绩。要让他们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有条件的社区,可以通过社区居民随机测评、工作人员互评、领导点评三种方式,评选产生社区服务明星,让社区居民看到,社区管理层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作出了很多努力和改变,这无形中化解社区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的隔阂,努力提高为社区居民办事的效率。

五、结语

依法治国背景下,社区普法宣传要靠你、靠我、靠大家,我们要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围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要求,探索具有社区特点、适合社区居民需要的形式,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增强社区公民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特别要加强对社区闲散人员和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开展普法、学法、懂法、用法教育,加强社区建设,构建和谐、文明的现代化社区,建立社区违法预防和控制体系,关注社区弱势群体,投放普法资料,加强宣传工作,加强社区管理人员的教育,提高其专业能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法律素质,为创造文明、现代、和睦的社区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苏丽雯.构筑社区普法新平台,营造依法治理新理念[J].人民调解,2005(2):13-15.

[2]张梁.普法宣传入社区更要入民心[N].人民公安报,2013-12-05(3).

[3]曹沐霖.把法律带回家——参加社区普法活动有感[J].法制与社会,2016(9):190.

[4]天津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加强普法依法治理,促进社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J].中国司法,2006(6):72.

[5]于呐洋.“法律进社区”促进和谐社区建设[N].法制日报,2012-07-02.

作者:周泽林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