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资钢铁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时间:2022-03-26 09:20:42

中外合资钢铁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钢铁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融资贵、融资难一直是行业内外的共识,主要表现在:银行授信到期续转难、审批周期长,部分银行压缩企业授信规模,限制甚至停止企业使用授信。而企业在实际使用授信时,贷款期限越来越短,贷款规模受到较大压缩,短期偿债压力大幅上升。同时,银行调整对企业的授信结构,以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授信替代贷款授信等,大幅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因此企业正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目前拓宽筹融资渠道,解决钢铁企业的资金来源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中外合资钢铁企业遇到的融资问题,谈谈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一、目前钢铁行业融资面临的问题

(一)钢铁行业融资整体环境不容乐观

1.整个行业授信规模受限,融资政策偏紧

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定性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并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施有针对性的信贷指导政策,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银行随即收紧对相关行业融资和授信,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钢铁行业中正在进行或已完成转型升级的企业、产品和技术领先的企业、节能环保基础较好的企业、能够生产替代进口材料的企业,均被列入慎贷或限贷范围,导致行业中的优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的融资需求也受到严重影响。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15年11月末,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共有银行贷款13358.82亿元,应付账款净额4591.54亿元,应收账款净额1353.16亿元,钢铁企业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整体融资形势不容乐观。

2.信贷资金利用率低,实际借贷成本高

近两年来,银行对钢铁企业贷款的利率普遍采取了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再上浮5%~20%的做法,加重了企业财务负担。银行要求贷款企业在申请贷款的同时,承诺存款不能低于20%,部分地区甚至超过30%。还有部分银行调整企业的授信结构,以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授信替代贷款授信,并要求企业实际使用授信时,在银行存入40%左右的保证金,部分银行甚至提出50%以上保证金的要求,大幅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于钢铁这样的资金密集型行业,降息理论上或多或少能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和财务成本,但在实际执行中,降息政策只适用于执行新标后的续贷、新贷款项,对原已生效和正在执行的贷款项目没有下降的机会。对于目前已经拥有高额贷款规模的企业而言,实际资金成本不会有大的改善。另外,国家实施史上最严格的新环保法已经一年时间,下一步钢铁行业去产能也将严格环保执法,钢铁企业既要进一步加强节能环保的技术改造,又要承担高昂的环保设备正常运行的成本费用,财务成本压力剧增,甚至于因降息减少的财务费用还不足以抵补环保增加的开支。

(二)中外合资钢铁企业筹融资渠道过于单一

目前,国内钢铁企业的融资途径主要有企业内部管理融资、银行借款、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外商资金和民间融资等多种形式。但大多数企业过于注重从外部筹措资金,而忽视了内部融资,融资结构不尽合理。虽然一些钢铁企业已经开始施行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尝试股票、债券、融资租赁、贸易融资等融资手段,但是由于筹融资改革进程落后和筹融资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等原因,发行企业债券、股票,利用上下游贸易融资等限制性条件多,操作程序繁琐、环节复杂,也间接影响了钢铁企业筹资多元化的进程;银行贷款依然是目前大多数钢铁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而国内银行贷款又占绝对比重。以笔者所在中外合资钢铁企业为例,作为一家新建企业,由于投产期不足一年,财务指标不理想,企业内部管理融资短期内效果不明显,公司目前融资全部依靠国内银行借款。据了解,目前境外市场主流货币的贷款利率一般不超过2%,而境内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为5.1%,数倍于境外市场主流货币的贷款利率。因此在与外资银行合作方面,公司正在努力尝试通过金融咨询公司打开通道,但工作难度较大,尚无明显效果;另2015年初国家发改委下发文件,鼓励各省、市发改委大力推行地方债、企业债发行工作,尽管公司属于政策允许的发债企业,但因政策缺乏详细操作指导,且公司财务指标不达标也只能暂时搁浅;利用上下游进行贸易融资涉及客户、供应商的合作,各方利益均需周全考虑,推进工作较为艰难;融资租赁方式则由于成本过高(接近10%),超出公司承受能力。而且由于是中外合资企业,外方在担保问题上不愿承担风险,而境内银行则必须要有股东担保,且由于操作上的问题更愿意接受中方股东担保,因此在担保问题上的分歧给银行贷款带来很大障碍。面对近20个亿的融资需求,在多元化融资方式上推进异常艰难,短期融资压力巨大。

(三)钢铁行业筹融资面临的风险

钢铁行业筹融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政策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

国家政策和外部市场环境对企业融资都有很大影响,例如产业政策、利率、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通货膨胀等,而利率和汇率水平的高低对企业融资成本有直接影响。当国家经济处在货币紧缩的环境下时,企业随时面临贷款难、利息高、成本上升、无法还本付息的风险,企业的融资成本升高,内部财务风险增加,容易遭受损失。当然,国际货币市场汇率的变化也会为企业带来外币的收付风险,尤其是以出口贸易为主的企业。持续的通货膨胀会让企业所需资金不断增加,资金的供应出现不足,货币性资金不断贬值,物资价格上升,资金成本也不断提高。这些因素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冲击,如果融资失误,企业财务风险便会直线上升。

2.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风险

债权融资方式的优点是融资过程简易、融资速度快、融资成本低,企业还能享受财务杠杆作用等多种因素带来的好处,但这种融资方式也有致命的缺陷。通过债权融资的企业会承受较大的债务性资金风险,因为企业一旦取得债务性资金,就必须按期还付本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说压力不小。如果企业无法按时还清本息,那债务危机就会变成企业内部的财务危机,企业所欠的债务越多,财务危机就越大,越难以控制,处理不当,企业便有破产的危险。而股权融资风险,则是当投资者获得了企业的一些股份之后,企业原本股东的股权就会被分割、减弱,有的小股东甚至会失去控股权;同时,一旦企业股东在公司战略、经营管理方式上与投资人发生较大分歧,企业进一步的经营决策变得困难而摇摆不定。

3.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陷阱

外资银行融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各种融资方式给企业增加更多的融资机会,也让融资渠道变得更广泛,但机遇始终与挑战并存,一些错误的融资信息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例如,在目前融资市场中,一些以投资为名的诈骗手段纷纷出现,它们先用优越的条件吸引企业,然后要求企业做商业计划书或请律师做尽职调查,先收取一部分费用,再接着就是考察费、调研费、接待费,最后谈到融资时,就要求企业去指定的融资机构,交评估费,最后直接找个借口说不投资,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大笔费用都需要企业来买单,这无疑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融资风险和财务负担。

二、中外合资钢铁企业融资的新思路

目前,钢材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很大,市场需求不旺,在金融机构严控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很难享受到降息带来的融资松绑待遇,钢铁行业特别是新兴的中小钢铁企业的融资环境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观。

(一)政府应为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政府部门要深入搞好信贷政策以及税收政策的顶层设计,优化企业的融资环境,降低融资门槛,进一步降低贷款利息,使企业能够休养生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体来看,一是期望政府部门进一步认真研究配套政策措施,在钢铁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节能环保技改等方面实施更加优惠的专项低息贷款政策。二是希望银行等金融机构落实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取消“一刀切”收紧对相关行业信贷政策的做法,对行业中正在进行或已完成转型升级的企业、产品和技术领先的企业、节能环保基础较好的企业和能够生产替代进口材料的企业在信贷政策上给予支持。三是希望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企业的授信续转和使用,优化企业的授信结构、以贷款授信替代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授信,采取切实措施扭转贷款期限短期化趋势。降低或取消开具银行承兑汇票融资的保证金比例、取消开票手续费,帮助企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四是通过降息等措施,降低境内企业的融资成本,缩小与境外市场主流货币的贷款利率差,切实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促进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二)利用中外合资钢铁企业的优势,拓宽筹融资渠道

在笔者看来,钢铁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优化融资结构:一是充分利用国外投资方资源,或通过第三方,引进国外银行,拓宽外资银行融资途径。当前在增外资金成本远低于增内融资成本的大背景下,应加强与国外投资方或第三方的联系,尽可能地利用差或其他方式,开展与外资银行的合作,改善现有融资结构,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二是加强股权融资。例如定向增发、发行红利认股权证等。钢铁行业中的国有股比例很高。据调查发现,截至2007年末,在未流通股中宝钢集团的国有股比例为67.9%、鞍钢的国有股比例为67.28%、武钢的国有股比例为60%。因此,钢铁企业进行股权融资的空间还很大。股权融资的增加意味着自有资金比例的上升,从而使债权融资的空间加大。同时,它还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三是积极开拓其他融资渠道。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达,融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如何灵活多样地利用这些融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钢铁企业除了把融资目光集中在银行贷款和证券市场上,还应当考虑利用其他工具和渠道进行融资。比如民间资金,企业内部融资等。要充分发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作用,严格集团内部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筹融资应进行综合风险掌控

企业要发展,必定会承受各种风险,只要合理规避风险,便能抓住机遇,为自己创造发展空间。企业通常是利用融资方式来扩大发展规模,但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融资管理,规范资本运营,防范和化解融资风险,实现全面快速发展。

1.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预警系统

钢铁企业应及时确定风险预防目标,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企业必须对市场融资环境和自身的融资能力进行分析判断,保证融资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促进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健康发展。企业应结合风险预警目标和风险管理队伍水平,合理选择风险评估方式,对风险程度、结果等进行分析,便于及时做出融资对策。

2.合理确定资金需求量,控制资金投放时间

企业的融资数量和资金投放使用时间都是根据企业实际的资金需求量及其使用时间决定的。无论企业通过何种融资方式、融资途径,都必须首先确定融资量。资金量对企业选择一个合理的融资方式有重大意义,确定一个融资限度有利于企业控制融资,降低风险。如果融资量不够,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就会造成不良影响;而融资过剩,又会增加企业的融资资本,降低企业资金的有效使用率。因此,在融资前,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融资量计划,根据现有资金的使用情况,确定融资额。

3.选择企业适宜的融资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给整个中国创造了新的发展环境,尤其是资金市场的完善,让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广泛,融资方式越来越多。但不管通过哪种方式进行融资,企业都会付出一定的资金成本。在融资过程中,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融资政策、方针和法律规范综合考察各种融资方式,寻找一种最适合企业的融资方式,真正减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4.健全融资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通过融资促进自身发展,提高竞争力,扩大生产规模,但在此过程中需增强风险意识,全面考虑可能会引发风险危机的各种因素,完善企业内部的融资机制,加强融资监督,将融资风险防范工作落实到生产发展的各环节中。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勇往直前。企业还应建立融资风险评估制度和重大风险报告制度,在未得到董事会批准的情况下,企业一律不得对外融资,对于违反融资规范的行为,企业有权利追究其责任。

5.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担保是降低企业融资难度的一项重要手段,但由于我国企业融资的担保体系还不够完善,基本处在初级阶段,还需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并有节奏、有效率地完善担保体系,最终有效解决企业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以及为企业开辟更多的融资渠道。综上所述,优化筹融资管理工作是我国钢铁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通过多方面努力才能实现。创造良好的筹融资环境、拓宽筹融资渠道,以及加强筹融资风险的管控,都将有助于钢铁企业提高筹融资的管理水平。钢铁企业实现筹融资的科学管理,不仅可以提高钢铁企业的发展进度,降低经营风险,而且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湘源 单位: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