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困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时间:2022-11-28 09:59:46

企业发展困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对黑龙江省“原字号”企业的内涵进行分析,深度剖析“原字号”企业发展“瓶颈”问题,探讨在现行经济运行背景下,“原字号”企业通过自身不断变革创新和政府政策的因势利导,进一步发挥企业发展活力。提出深度开发“原字号”企业,应因地制宜,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企业逐步摆脱困境,再创辉煌。

关键词:“原字号”企业;发展“瓶颈”;深度开发;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引言

2016年5月,在黑龙江地区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改造和深度开发“原字号”企业,进一步为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指明了方向。同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原字号”企业发展措施,提出了深度开发这个发展方略。黑龙江省的传统“原字号”企业,是指主要依靠以石油、煤炭等重点矿产和粮食等资源为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的企业,其中以资源类企业为主。资源型企业,是指在其产品成本构成中以自然资源为主体,或其生产要素构成中自然资源占核心地位,并通过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来实现生产。资源型产业突出的特征,就是自然资源对产业的贡献大,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强。黑龙江省“原字号”企业是以本地的自然资源为依托,进行原材料的加工,最后制作成品。其最终的发展境况,是以牺牲大量自然资源为代价,而赚取低利润的过程。在经济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原字号”企业经济增长平缓,利润规模和综合实力稳步增长。尽管在过去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原字号”企业有过辉煌的成绩,为黑龙江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整个国家乃至全球都在倡导绿色循环经济、引领企业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的背景下,很多“原字号”企业已无法紧跟时代的步伐。这些企业如果不能加快转变生产运作方式,将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这也是“原字号”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黑龙江“原字号”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相比于我国南方的科技发展水平,处于北方的黑龙江省资源型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由此导致自然资源浪费严重,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的状况。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状况存在恶性循环的可能。资源浪费越是严重,企业的发展越是受到限制,而当地的自然环境会每况愈下,环境恶化反过来又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如此,便丧失了资源的地域优势,企业无法提升科技水平,也无法改变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的局面。(二)自然资源日渐枯竭。1.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煤炭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和矿物资源的挖掘,均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例如,“三废”排放会对植被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由此,将引发水土流失、粮食减产等问题,最终导致农、林、牧、渔整体农业基础的利用效率低下。与此同时,矿物资源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矿物资源为一次性非可再生资源,2.多数企业仍采取效率低下的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在经济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应采用集约化、高附加值的经营模式。然而,事实情况并非如此。多数黑龙江省“原字号”企业仍采取效率低下的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再加上科技水平落后,使得矿产区域内的浪费现象较为普遍。例如,双鸭山、鹤岗等矿产区域污染现象严重,形成了许多露天煤矿,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而这些矿物资源也将会面临枯竭的困境。(三)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缺乏。黑龙江省“原字号”企业多数为资源型企业,这类企业获取利益的方式,通常是依靠对矿物资源的挖掘及基础加工。这种经营模式多为低效率、粗放式的。如果企业想要获取高额利润,就要向集约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站在产品价值链的上游。这都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科技设备、科技人才作为支撑,而很多“原字号”企业恰恰缺少这些科技人才。究其原因,黑龙江省“原字号”企业多数位于乡郊荒野,其生存环境和工作状况相对恶劣,对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原字号”企业高素质人才匮乏,从而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原字号”企业基本从事矿物资源的挖掘及基础加工,这种生产运作模式,对一线操作员工有大量需求,而忽视了对企业高科技设备、高科技人才的需要。由此导致在企业发展中,更多存在着高科技人员缺乏,而造成的整体员工素质偏低状况。在当今知识爆炸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这种简单依靠密集劳动力堆积起来的企业价值,已远远落后于高科技人才驾驭下的高科技设备所能带来的企业产值。(四)产业链不完善。“原字号”企业对自然资源有较高程度的依赖,这将导致整体的产品低附加值流入企业,高附加值流出企业外部。同时,各类“原字号”企业发展程度不平衡。有的企业仍能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有进一步发展壮大、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向高附加发展的机会。而有的企业却面临自然资源枯竭、企业发展受到限制、只能徘徊于低端产业链,甚至破产清算的困境。黑龙江省“原字号”企业产业链不完善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未构建完善的产业升级体系。1.在技术层面上。如果企业在自主研发创新科技方面确实有困难,那么,可以直接引进外省市乃至国外的先进科技,但这需要企业有充足的资金流作为支撑。同时,也要注重一切以实际出发,建设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技术框架。2.在资金层面上。延长产业链、企业优化升级,都需要企业大量的科研资金投入,其中,不仅包括技术改造、人员培训等方面,也包含设备工艺、生产流程重组和变更等过程。由此可见,打造完善的产业链,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是难以完成的。而许多“原字号”企业并未着眼于长期发展和长期利益,对打造完善产业链的投入甚低,更多的是将资金投入其他领域,这就导致了企业的短视行为。3.在落实国家政策方面。许多“原字号”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国家政策脱轨,未合理地接轨国家政策。如果企业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国家政策,应对国家的发展战略,不仅可以获得地方政府资金的支持,还可以享受某些税收的优惠政策,甚至还可以获得完善产业链的资金和人力支持。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很多黑龙江省“原字号”企业对国家政策理解甚微,甚至闭门造车。从延长产业链、完善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黑龙江省“原字号”企业需要付出的努力还有很多。(五)改革创新战略滞后。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对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改革创新中一项重要举措,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大幅度提升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但黑龙江“原字号”企业在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成果却不显著。不仅如此,许多“原字号”企业正面临无法完成高科技产业创新的“瓶颈”。究其原因,是企业未提前制定科技发展创新的规划,未在人力资源储备和科学技术发展上深谋远虑。

三、深度开发“原字号”企业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总体思路。位于产业价值链的上游的黑龙江“原字号”企业,若要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就必须迅速转变生产方式,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企业推进发展的核心。同时,着眼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至关重要的。深度开发“原字号”企业及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精准深度开采利用石油、煤炭等重点矿产资源,对粮食产业进行精加工、深加工,增强“原字号”企业的品牌意识,树立企业行业标准标杆,打造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将企业的资源优势整合利用,并升级改造技术优势,最终加快转变成为企业发展,乃至整个黑龙江地区的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二)推动化工企业石油精深加工。1.企业层面推动大庆石化千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落实100万吨乙烯装置的产能达标,按时督导300万吨原油配置。积极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以合理价位购买乙烯、丙烯和苯等化工原料用于“原字号”企业的精加工、深加工。2.政府层面政府应因势利导,引入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等多投资模式,引导本地化工企业和民间资本建设化学工程项目,推进新合成材料、化学新技术、精细化学工业的协调发展。同时,密切关注俄罗斯天然气深加工项目,引导大庆油田与俄罗斯有关方面的战略合作,做好大庆炼化扩能项目和俄油芳烃炼化一体化项目争取工作。(三)打造清洁绿色煤电企业集群。1.转变煤电发展结构,着眼清洁能源的建设对现有发电机组进行修理改造升级,实现节能减排。采用高新燃煤技术,合理优化煤电发电机组布局。对鹤岗、双鸭山、鸡西等煤炭资源重点城市,计划建设大型清洁电能发电站。2.加快建设特高压电力输送通道为有效解决黑龙江省的电能过剩问题,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建设特高压电力输送通道,密切联系周边省市,加强输送电力合作,尽快将黑龙江省的电力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四)推动煤炭精加工、深加工。双鸭山市应充分发挥煤炭资源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制定有利于企业与地区双向融合发展的招商引资政策。积极联系投资者,推动50万吨煤制烯烃的化工项目。同时,应注重煤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如工程塑料产业、煤制油产业。鹤岗市应注重采取股权合作的方式,探索煤炭的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紧握中煤集团的资金链条,将与中海油集团的战略合作协议提到议事日程,促进本市煤炭资源建设项目尽快落地。鸡西市、七台河市应盘活化工企业内部的煤炭存量,延伸煤炭及其副产品的产业链向下游企业发展。(五)促进绿色食品加工业蓬勃发展。1.树立绿色食品旗舰企业典型通过合作加盟、特许经营等多种营业模式,并参考其他省市绿色食品企业的成功范例,探索打造黑龙江本省的绿色优质食品企业。重点扶植“北大荒”“五常大米”等已形成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企业,使其进一步发展壮大,面向全国乃至海外市场。2.建立完善的绿色食品质量安全体系通过多种营销渠道,包括线上销售与线下交易,同时进一步加快绿色食品交易中心的建立。引进外省的先进绿色食品产业管理经验,加快黑龙江省本地绿色食品市场的开拓。(六)推进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加快矿业权生成,采用探采加一体化招标模式。推动石墨产业延伸发展,促进黑龙江省石墨产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深挖石墨产业的高附加值。以大兴安岭钼矿为开发重点,深度开发钼产品及相关副产品。加快齐齐哈尔铜冶炼产业的项目建设,争取将铜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推动低碳经济模式的普及,向企业宣传低碳生产、低碳生活的理念,应用低碳技术,推广绿色循环经济。自然资源本身作为多数“原字号”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原料,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多数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最终有消耗殆尽的一天。因此,深挖替代资源、开发新能源便成为“原字号”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任务。企业应探寻非资源产业,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例如,企业可加大对新材料研发的投入,而非资源的简单加工利用;研究新型医药产品,将产品视野聚焦到新领域。最终目的仍是延长产业价值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延长“原字号”企业的生命周期。(七)政府应提供的保障举措。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宣传“科技兴企”的积极创新理念,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同时,更要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孵化基地,让“原字号”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受益人。2.优化投资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投资环境。鼓励采取PPP模式吸收民间资本参与企业投资,引导“原字号”企业改造优化升级。降低“原字号”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把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用工成本等措施落到实处。

四、结论

黑龙江省“原字号”企业既可以发挥本土的地区优势,继续深化开发原有产业链,又可以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制定创新战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和政策,坚定不移走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开发新产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完善“人才兴企,科技兴企”的发展战略,通过自然资源与生产要素的双向结合,激发“原字号”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依靠政府扶持,积极配合国家“走出去”战略,为崛起的中国打造一张全新的企业名片。

参考文献:

[1]付英.论矿产资源、资产、资本一体化管理新机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4):4-8.

[2]吕鹏,张志杰.我国资源型企业困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3(5):33-37.

[3]施必翔.内蒙古资源型企业发展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4):3-4.

[4]关于深度开发“原字号”的若干意见[N].黑龙江日报,2017-09-24.

[5]侯广辉.资源型企业的快速扩张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J].经济纵横,2007(14):63-65.

[6]姚爽,才健.东北地区“老”“原”“新”产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8(5):53-55.

[7]敖宏.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贡献度评价研究———以中国铝业公司为例[D].长沙: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作者:才健 单位: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