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论文3篇

时间:2022-05-09 08:51:24

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论文3篇

第一篇

[摘要]随着自然环境恶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林业发展过程中加强林业资源保护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林业保护制度、完善林业经济结构、强化林业科技发展四方面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进行分析,旨在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林业的迅猛发展也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及社会文明发展的充分体现。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林业的重要地位逐渐突显出来,因而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具体来看,通过采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林业保护制度、完善林业经济结构、强化林业科技发展等措施来开展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有利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1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就当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生态资源保护方面,社会大众的积极意识还有待完善与提升,而且经济开发等一系列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社会公众充分重视起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林业发展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积极影响,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应不断加大林业资源发展、生态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以此来真正实现能源节约发展,促进林业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升,确保各项保护工作的有序落实。另外,林业资源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基础产业,也能够有机整合生态、社会与经济三方面。而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能够为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应对产业结构作出合理调整,对各区域资源优势进行科学整合利用,对相关资源作出合理配置,有计划地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推动林业资源旅游优势不断拓展,也以此来全面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1]。

2优化林业保护制度

不论是各项林业保护工作的有序落实,还是林业生产工作者积极性的调动等,都离不开科学、完善林业政策与制度的有力支持,在此背景下,也有助于进一步吸引更多社会各阶层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林业资源保护事业中,推动林业的高速发展,也为森林资源保护提供更大的贡献。另外,法律也是除了政策之外,最直接有效的保障与监督机制。而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法律机制建设、优化的有力支持。现阶段,我国关于林业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但是在制度完整性、严密性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同时,在立法思路与原则及实施方式等制度内容上也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部分。所以,必须要注重林业立法思路、原则及执法有效性等,从创新、完善角度入手,给予适当补充,以此来将林业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特点充分体现出来[2]。

3完善林业经济结构

结合实际情况,对林业经济结构作出恰当调整与优化,是推动林业产业创新发展,真正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第一产业层面来讲,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以及其他原料林、竹林等新兴经济林的建设力度,以此来全面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从第二产业层面来讲,应注重各种新型产品的开发,不断推动低层次原料逐渐转变成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的步伐;从第三产业层面考虑,应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创新发展。此外,还应注重“以二促一带三”策略的运用,对生产力布局作出合理调整,及时淘汰落后产业,在优化相关传统产业的同时,还应注重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培育,加强产业重组,以此来妥善解决林业产业在结构上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同时,还要结合具体需求对林业产业结构作出适当调整,注重精深加工、优势产品的大力发展,在积极拓展木材林产品新用途的同时,还应重视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其附加值的不断增加,以此来确保林产品结构、产品竞争力方面存在的不足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另外,对于企业布局、资产结构的调整也要给予一定重视,积极落实大公司、大集团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以此来拓展出更广阔的新市场,也以此来促进企业专业化程度,以及产品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并进一步增强林业产品市场竞争力[3]。

4强化林业科技发展

加强科技研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策略,主要是因为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到经济,还包括对资源、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因此,要想在有效保护资源、环境发展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科技的引进,以此来突破传统那种以环境资源作为经济发展代价的模式,真正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为此,应不断加大在林业科技研究方面的投入力度,尤其是林业科学基础方面,应给予足够重视,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研发水平,增强林业科技创新力,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研发出更好的林木良种,而且能够针对一系列重大森林病虫害、森林资源和生态监测以及资源保护利用等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措施,以此来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5结语

林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对现有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才能够真正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不论是林业资源保护管理,还是可持续发展,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都需要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经过漫长、复杂的探索,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以此为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落实提供保障。

作者:楚小燕 单位:甘肃省小陇山林业调查规划院

参考文献

[1]张晓燕,李新让,赵小宁.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30):49.

[2]周红琴.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现代园艺,2014(14):216-217.

[3]王春.谈林业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31):16.

第二篇

摘要:基于生态文明角度下,分析林业管理现存的问题,并且针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加快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林业可持续化发展,则需要加强对林业生态系统的保护,改变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开展,需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化发展的支撑,对此加强林业管理,有着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管理;可持续化发展;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人们能够遵守自然规律,进行生产活动,实现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基于生态文明下,重点推进林业可持续化发展,已然成为林业发展的核心。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有着必要性,具有现实价值,能够实现林业资源合理利用,确保生态系统平衡的实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与发展。

1生态林业的内涵概述

生态林业指的是借助本区域自然资源优势,遵循生态经济学,利用生态规律,来促进林业的发展。生态林业体系主要包括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等。生态林业可以实现充分的协调,为人类生存以及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状态,其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具备平衡动态结构的功能,以及促使内外实现交流的功能。生态林业的特点具体体现为多成分与多目标、多功能。林业资源较为丰富,包括林木资源、水土资源等,生态林业管理除了保护林业资源外,还需要维持生态平衡,促进林业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生态林业能够改善大气环境,治理荒漠化问题等。

2林业管理与可持续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基于总体角度而言,我国林业管理以及可持续化发展依旧存在着问题。森林资源总量处于减少的发展趋势,森林覆盖率相对较低,并且森林质量较低,尤其是林分水平,与世界水平相比,较为落后。林木龄组结构以及树种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进而难以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林木资源的需求。

2.2林业科技水平较低

就目前林业管理与可持续化发展情况来看,林业科技与专业水平相对较低,虽然我国不断地加大对林业科技的投入,但是总体需求不断变化与提升,使得林业管理依旧面临着技术问题以及技术人员匮乏问题等。林业科技总体投入不足,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贡献率小。就林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缺乏精细化以及科学化管理手段以及技术,难以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3林业资源配置不合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林木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基于发展的需求,使得林木开采量不断地增加,但是林木生长更新较慢,加之林场建设相对滞后,最终造成林业资源失去平衡,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补偿机制不合理,林木使用人应该基于林业资源开发的形势以及开采量等,为林业环境建设,付诸贡献,但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社会大众,对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度不够,大众的参与积极性较差。

2.4林业保护监督力度不足

我国林业管理部门职责定位存在不合理以及不科学问题,现阶段林业管理体制相对落后,对于林木资源乱砍乱伐以及违法开采毁林等行为管理力度不够。林业管理以及可持续化发展,需要社会各界以及各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全面的落实林业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以促使林业可持续发展,对此还需要做好沟通与配合[1]。

3基于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与可持续化发展实现路径

3.1加强林业资源监管

基于生态建设角度,林业可持续化发展与林业管理重心,要重点放在林业资源保护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使得林业资源需求不断地提升,部分追求经济利益的人员,对于环境保护不够重视,依旧滥砍乱伐,因此林业管理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林业资源监督与管理,完善林业资源管理机制。对于林业资源伐区,需要明确责任人,使得林区内的资源保护工作具有专人负责。相关部门则需要做好资源监管工作,借助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及RS技术、GIS技术等,做好伐区情况监督与检查工作,作为长期工作予以落实。完成林木砍伐后,林业单位需要爱做好自检工作,相关管理部门则需要做好检查验收工作,再开展树苗种植,形成体层次采伐系统。

3.2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基于生态文明角度下,为了提高林业管理与可持续化发展,做好林业信息化服务网络系统建设,有着现实的意义。通过健全林业信息采集到管理的完善制度,做好林业可持续发展相关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以全面的提高林产品的质量。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工作,实现林业管理网络化以及信息化,辅助林业管理部门落实各项工作,以获得社会大众的支持。譬如:利用林业信息系统,林业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网站门户和林户之间实现良性互动,比如林业信息网以及科技信息网等,及时信息林情信息,做好实用科技信息传播工作,比如选种与用药等,做好生态治理病虫害科技信息的传播工作,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及时并且有效的技术信息服务[2]。林业管理部门信息化系统建设结构图,如图1所示。

3.3加强技术推广

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林业管理与可持续化发展做好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总体来说,我国林业新技术涉猎的范围比较广泛,比如遗传工程应用于林业品种的培育以及改进工作中,再比如微生物净化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实践应用,用来制造肥料与制剂等,这些技术若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广应用,则能够极大程度上促进林可持续发展。对于林业生产期间的管理工作,则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使用电子类产品,对林业生产全过程中进行监控,做好森林防灾工作。林业生产新技术应用较多而且应用效果较好的是生物基因技术,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除此之外林业管理中,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来改变林业生产形式,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3]。

3.4做好生态保护与经济结合发展

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生态保护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在林业管理工作中,要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做好森林保护建设,实现科学建设与保护。对于保护区的发展建设,要时钟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重点围绕此原则,做好林业管理工作,在确保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需要确保林业人员的经济效益。建设林业保护区,能够提升林木蓄积量以及森林资源质量。现阶段森林质量的提升,是林业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需要充分的发挥人员的能动性作用,做好林业种植与管理技术的研究工作,加大天然林建设力度,丰富林木品种,改变林分现状,结合生态系统实际,探索发展复合型多功能农林业,以促使林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便是做好生态保护工作,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对此需要在林业管理工作中全面的落实。

3.5加大资本投入力度

就我国林业管理以及持续化发展的资金投入情况来看,总体投入总额较大,但是生态林业建设的资金需求以及资金缺口较大,政府每年投入的资金不断增加,但林业发展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因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对此需要建立并且完善生态林业建设服务市场,积极的转变公益林建设的模式,提升森林生态质量,做好林业自身的资金积累工作。林业管理部门,要积极的运用国家税收政策,做好可持续发展融资工作,制定林业管理措施,做好市场管理工作。加快林业侧供给改革的落实,积极的寻找林业经济增长点,基于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与林业产业项目等,做好林业产业调整工作。提升林业经济效益,积极的转变林业生态建设模式。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靠利润来实现的,因此现在已经无法采取过去那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多的要靠林业的内涵增长方式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公益林主要是达到生态调节的目标,而这个目标是不可能产生具体经济利益。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宏观意义上的目标,然后逐层确立生态林业建设指标,并且落实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促使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4]。

4结束语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林业管理与可持续化发展要不断地完善管理体制,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与生态技术等,遵循生态发展规律,做好林业管理工作,优化林业产业,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作者:曹植玉 单位:瓮安县朱家山国有林场

参考文献

[1]秦涛,张骅.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防护林科技,2013(06):44~46.

[2]覃超和.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3):167~168.

[3]陈虹羽,周桂萍.生态文明背景下关于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01):74.

[4]王小梅.试论生态文明视阈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1):200~201.

[5]冯洁.生态文明视角下如何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之对策探讨[J].时代金融,2016(15):339+345.

第三篇

摘要:我国是林业大国,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但不少地方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以大肆牺牲林业资源为代价,造成了林业资源的大量浪费与不可持续发展。从当前林业发展现状来看,其规划管理还有待改善,特别应该重视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针对现代林业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林业规划;可持续发展

1引言

林业资源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为人们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条件。我国的林业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率却很少;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但从国民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层面来看,林业规划管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2现代林业规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林权结构单一

林权是法律所确定的对林业资源的所有权以及利用权的统称。受社会主义公有制影响,我国的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或集体,林权仅有这一种结构模式,非常单一。再加上我国林业基础设施薄弱,受到单一结构模式影响,我国对林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缺乏合理的资金投入,也没有较为完善的相关法令进行明确,相应管理部门都苦于没有充足的资金发挥林业管理效能,对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制约。

2.2林业采育失衡

我国地大物博,如果按照林业资源总量来算,还是世界领先。近些年来,我国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其林业种植面积较原来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受到人口数量庞大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资源人均占有率远远落后于世界一般水准,一些区域甚至暴露出林业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除了人口因素制约外,人们对林业资源的过度开采与乱砍滥伐直接导致了林业采育失衡的情况发生。树木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树木的生长是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与蔬菜、水果等农作物资源不同,树木的生长具有很长的周期性,而且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目前我国新增的林业资源数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采伐需求。而且相当一部分地区在对森林资源进行采伐后,没有及时进行封山育林,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如水土流失大量发生等等,又反过来严重影响了林业资源的再生。与此同时,对采伐的木材利用率不高,仅有不足70%的材料作为原木运出,其他剩余的木材被丢弃处理,而且受制作工艺与成本利润的影响,加工后出材率偏低,仅为60~80%。

2.3生态补偿机制缺乏

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经济调控,对林业资源的利用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把对林业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建立在有偿的基础上。人们对林业资源的利用应该坚持可持续的原则,在利用的时候要注意用之有度。而通过政策、法律规定和经济等各种手段,调控林业资源利用中产生的生态成本,让利用者付出相应的代价,用经济方式对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弥补。如果森林资源的利用者,在对林木进行砍伐后并没有对当地环境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将会导致破坏更加严重。但由于多方面制约,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还未完善建立,致使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后难以得到有效维护,甚至缺乏对其补偿的明文规定。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应当尽快建立并完善该机制,确保生态环境建设能满足林木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周期可循环往复,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4监管体制不完善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不断的提升。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并关注林业对于生态环境的意义和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相关林业部门的职能定位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并不协调。监管体制的不完善造成了职能定位不规范,导致缺位、错位等情况时有发生,有的部门管理界面太过于太过宽泛,顾得上这边,顾不上那边,有的部门则是知道不好的现象需要管理,无奈属于空白地带,不在其管辖范围内。尤其是部分地方有法不依,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大肆破坏。尽管一些相关部门针对此类情况组织监管人员进行了严格执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作用。但由于监管体制不够健全,监管力度比较欠缺,导致了这种监管力度还较薄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致使破坏林业发展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有市场,对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3提高林业规划管理的相关措施

3.1构建完善监管体系

没有完善的林业监管体系,很难推动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强化监管力度,构建完善监管体系是提高林业规划管理的前提。林业的监管工作主要包括法制、权力、资源、采伐、经营等多方向的监督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监管人员的职权范围,特别是对林业资源的监管,应该实行限额采伐制度,对采伐过程、运输、经营加工等加以限制,杜绝乱砍滥伐和过度浪费现象发生。同时还应该建立积极的管护体系,明确林业管护者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设立一些辅助措施来提高林业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比如与林区的直接管理人签订相关管护协议,划定管理区域,量化责任分工。定期考核相应指标,及时调换考核不合格或有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对考核优秀的管护者给予适当奖励,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实现林业监管的高素质。

3.2强化宣传教育

为推动林业更好可持续发展,应该通过组织讲座、进行宣传等方式来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及林区周围农牧民进行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宣传,明确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大力加强他们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提升他们思想上的重视与关注。各级林业组织机构应该成立专门的宣传教育机构,将强化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督促、落实到位,逐步提升人员的保护意识,为林业未来的管理打好优秀的基础。

3.3提高管护能力与培育力度

林业资源的管护和培育是提高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必要途径。从我国目前林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林业资源的管护涵盖了林业资源的管理以及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林业的防火措施、自然植被保护区的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在林业规划管理中:①需要重视的是木材的运输工作。只有提高运输人员的基本素质,强化运输、保管、统计等程序上的培训,避免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浪费现象。②加强在林业培育方面的监测预警、检疫、防治等工作,定期排除季节性灾害的隐患,严格检疫植被运输过程,禁止外来生物入侵林业的保护区域等,将林业资源培育过程中的损失降到最低。

4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4.1优化产业结构

林业产业结构决定了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①持续加大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木资源的培育,例如速生林、丰产林、竹林和一些新经济林等;②借助科技创新力量,大力开发林业新产品,推动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精加工转型;③立足原始林业资源,加强森林旅游业、花卉种养业的发展。通过林业生产力布局的调整,逐步淘汰简单粗暴伤害大的落后产业,改造低效能的传统产业,培育能耗低可持续的新兴产业。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带来的制约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4.2发展生态林业

经济利益最大化只能在生态环境可循环利用的情况实现,因此当下林业规划管理应当注重发展生态林业建设。所谓的生态林业,指的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森林等三大效益的综合体现。脱离必须的经济增长,单纯地追求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是难以长久的,所以必须协调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当前这一时期,生态林业主要可以通过林农结合与规模造林实现。比如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就属于林农结合。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技术也相对成熟。通过以林业为主,林农结合共同发展的经营模式,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效效益协同发展的林业发展新模式。推进规模造林能够在很多程度上改变当前林业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通过大力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产业,在提高生态效应,增加景观效果的同时,又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4.3依法推动发展

依据法律法规中关于森林管护、植树造林、森林经营等方面的规定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在法律法规的支持下,进一步健全林业经营管理制度,明确林地、林木流转和评估、私有林经营权益保护、森林采伐监督、林权变更登记公示等制度,规范市场行为,营造公正、公平、公开的林业生产经营环境。同时针对日益提升的森林旅游比重,强化森林旅游服务市场管理制度,约束经营者的经济行为,避免破坏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恶性问题发生。与此同时,要紧跟时展,明确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的现代林业发展思路,实现现代林业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林业规划管理问题不可忽视,而且有日趋不可持续之势,这同时也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凸显。自然灾害频发、滥杀野生动物、生态资源破坏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做好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积极建立起可持续发展机制,进一步提高林业生产力,创新运用现代信息科技等手段,推动林业规划管理质效提升,加速实现林业管理现代化发展。

作者:潘胜忠 单位: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林业局

参考文献

[1]张广海.浅谈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农林科技,2014,12(05):26~27.

[2]钟娟.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南方农机,2015,12(06):47~48.

[3]涂俊,胡志华,张建平.现代林业规划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我国林业经济,2015,12(1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