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领域下垃圾减量化

时间:2022-12-17 03:29:00

消费领域下垃圾减量化

生活垃圾已成为我国城市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对环境的危害日益凸现,亟待社会大众高度关注。西方国家在工业化时代,为了更好的推动经济发展,鼓励大众尽可能多地消费,通过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积累资本实现社会再生产。当代中国,消费成为社会的一种主流心态,盲目、过度消费,这既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匮乏、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水平较低,也未顾及环境的呼声、资源的压力以及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垃圾减量化行为现状分析

我国“垃圾围城”现象愈演愈烈,城市越大,人口越多,垃圾产生的速度与数量相应呈现正比增长。对于普通城市家庭而言,生活垃圾减量化包含消费购买与分类回收两个环节,本章节主要这两方面入手探讨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

(一)生活用品的购买行为

短短的几十年间,我们就已经成为了电脑的使用者、私家车的驾驶者、一次性用品的消费者,消费深深的烙印在每个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中。

1、必需品消费浪费严重。杜森伯里对凯恩斯的理论修正后提出“附合原理”。所谓“附合原理”就是一个人的消费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还会受到周围其他人的影响,其消费支出具有附合他人消费的特征。(朱国宏,2003:194)大部分的家庭,在购买日常食品、生活用品等物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宁多勿少。居民的消费程度都是跟随“圈子”的节奏,很大一部分居民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消费已经过度,而这些过度消费又已对环境产生压力。

2、非必需品消费攀比奢侈。消费,被标上各种身份、地位符号。加之媒体的大肆渲染、知名人物的示范效应、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偏轨,种种因素下,非必需品消费日益奢侈。

通过物质这个简单明确的符号,向其他社会成员显示个人的社会阶层,辨析我们是否是同一阶层范围内。于是,同一阶层之间的消费大战、不同阶层之间的消费追逐等等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水流中齐头并进。消费不仅是表现社会认同和社会区分的方式之一,同时又是沟通社会关系的纽带,是一种社会交往和沟通的方式,从本质上而言,消费是社会交往,社会沟通、社会互动和社会竞争。

(二)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

1979年,一位名叫露易丝?费西尔?茹格的美国妇女出版了一本《彬彬有礼逛北京》,介绍了她在北京生活的三年半的见闻,特别是中国的废物回收和综合利用系统。她写道:“我常常看见,在街角处听着收购废品的三轮车,旁边站着一位头戴白帽、身着蓝色工作服长衣和围裙的妇女。人们拿来各种废品卖给她,如:玻璃、瓶塞、铁皮罐头盒、破衣破布、羽毛、头发、骨头、纸张……我指懂得破布是做报纸、纸张和墩布的原料,发辫可以做成出口的假发,却不知道柑橘皮可以制药,骨头可以制成牙刷、扣子和烟嘴。在中国人的眼中,没有一件东西是不能再利用的,这体现在每个家庭、每个人身上。”这是七、八十年代中国普通居民家庭生活的描述,那么,20年后的今天,我国居民的生活又是怎样一副模样呢?

1、老年一代分类回收行为的锐减。20世纪60年代中期,鲍尔丁发表“即将到来的太空船地球经济学”一文,也即是我们所说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如果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环境,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就会像宇宙飞船超载那样易于崩溃和毁灭。看似简单的垃圾回收,对于个体而言仅仅只是一个举手之劳,但是对于我们一个国家而言就是一件艰巨的任务。我国老一辈居民原先的行为习惯符合循环经济模式,虽然家庭的分类行为稍显粗糙,但是也强于目前这样的退化现象。

2、年轻一代分类回收行为的盲区。年轻一代家庭,对于新事物与信息的接受量大大超过他们的父辈群体,因此,我国对于环境的呼声他们是最先体会与认同的群体,对于垃圾分类,他们更是知晓其中的必要。但是,在行动中,他们却往往不如他们的父辈,很少有家庭会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行为。

二、消费价值观的变迁与垃圾减量化

探讨如何成功的做到垃圾减量化,问题的焦点集中到了居民的价值观领域,居民的环境价值观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柴科夫斯基等人主张介入消费论强调消费者在面向产品本身、广告、购买决策方面的介入(消费者的参与),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有关。

(一)传统的居民消费价值观

农业文明时代,家庭的消费基本都集中在吃、穿、住、行;计划经济时代,家庭消费是计划内统一预先设定,有钱也很难购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美德一直在提倡,父辈们也常常在日常生活中用行动教育着下一代,最直接的表现即是“丢了可惜”的朴素节约的节俭观。“丢了可惜”,表达了对一件还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丢弃的可惜之情。

(二)当前的居民消费价值观

当有人将自己拥有的东西判断为“没有价值,不需要”时,“所有物”变成“垃圾”。在“需要还是不需要”的判断中,除了具有是否有“使用价值”这个常识性的经济性含义外,还与“丢了可惜”这样的文化理念有关。“扔了可惜”这种文化不仅是不要把东西扔掉的文化,而且还是一个要人们衡量物件的价值并思考还能不能利用的文化。人们开始把大量消费当成“生活富裕”来看待,文化发生改变。

1、消费主义的冲击。自1978年以来,中国发生了一场消费革命。标志着中国开始告别以商品稀缺为主要特征的生产社会进入以商品过剩为主的消费社会。消费不单纯受生物因素的驱动,也不纯粹由经济决定,而是更带有社会、象征和心理的意味,并且成为一种构建个体地位、身份乃至社会结构的手段。

2、消费的符号性。按照鲍德里亚的理解,符号消费绝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吃饱穿暖而已,它其实是消费者的一种“自我实现”,或是为了体现“自我价值”的消费,也包括“炫耀”因素在内。王宁对于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切入,隐形消费与显性消费。对于他讨论的这种现象的覆盖率我们先不去分析,只单单关注他提及的这类现象。就像孙立平说的那样,社会各个群体或者阶层相互之间的边界已经开始越来越清晰。

3、消费是生活幸福度的体现。居民的价值观已经深深被消费刻上了痕迹,存在着一种普遍以物质消费为核心的幸福价值观——消费的越多,生活也就越幸福。在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下,人们完全为了消费而消费,消费已经开始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幸福的指向标。

三、环境友好型消费观的倡导

2005年3月12日举行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出“要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政府会议上,环境问题一步步受到关注,资源、环境与发展成为热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环境友好型消费观是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思想价值观的指引下,侧重消费领域,倡议优化消费结构,均衡物质与精神消费。其次在消费数量上,做到源头减少,适度消费;最后在消费质量上,选择绿色无害环境产品。三个方面层层递进,观念转变为主,数量减少为辅,质量选择为保障。

环境友好型消费观的优势:(1)有利于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保证可持续发展;(2)有利于缓和各方面的矛盾,促进社会稳定;(3)有利于社会科学价值观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