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学中的能动性与受动性体现论文

时间:2022-07-19 11:37:00

马克思文学中的能动性与受动性体现论文

[摘要]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作品作为重要的文学活动,创作主体是人,则其必然具有能动性和受动性,即文学作品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

[关键词]文学作品;能动性;受动性;文学反映论

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产生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和艺术交往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根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坚持辨证唯物主义是我们解读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则。

马克思主义从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出发,把文学活动看作是人的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认识和反映。列宁首次用“反映”一词说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提出:“作为观念意识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就涉及到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即文学是意识的物化形式。唯物辨证主义的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能动的反映。文学作品作为意识形态之一必然受到客观实际的制约,同时又是一种能动的反映客观实际,即我们常说的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下面我就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根基(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简略谈一下文学作品的受到性与能动性。那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受动性与能动性呢?一般而言创作主体有相应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体现为受动性和能动性。受动性就是作家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要受到其所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他的创作不能超过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但是在创作过程中,作家同样具有能动性,即创作主体既要受到时代、社会的限制,又有其个人的主动性,体现了创作主体能动性的一面。这种能动性表现在,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作家还是可以根据其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趣味、生活经验,来选择他所要表现和能够表现的生活、主题、题材和体裁,还可以选择他

所熟悉的艺术技巧和方法进行文学创作。了解什么是文学作品的能动性与主动性就让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文学作品的受动性。

上面已经说到文学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之一。“反映”的范畴揭示出文学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文论认为文学是意识形态之一。“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清楚地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列宁也曾说明文学是对生活的反映,他在著名的论文《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中说:“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会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和艺术家应当反映生活(革命的生活)的观点被鲜明的提出来。而文学反映论的观点在那里得到了更直接和鲜明的表达。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的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他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这段话更是深刻的揭示出艺术源于生活,文学作为艺术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文学作品源于生活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可以说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必然是以生活本身为蓝本.

在文学起源上看,马克思主义认为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起源于人类的劳动过程。而劳动正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看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的劳动生活的内容。如《击壤歌》中写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它写出了早期农耕生活中人们自给自足、随遇而安的历史情况。我们再看《吴越春秋》记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突。”简简单单八个字但生动地写出了制作武器去狩猎的过程。早就有人说过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我们被《飘》吸引当然不独独因为它创造的艺术形象所吸引,当然也由于在美国南北战争这个大背景下它所反映的人们社会生活风貌。在《飘》中我们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所有战争一样,美国南北战争带来的同样是毁灭。南部联盟军在抵抗数月后,伤亡惨重,思嘉的几位亲人朋友都死在战场上,在兵源紧缺的情况下,南部联盟不得不动用少年参战。战后亚特兰大这座城市成了一片废墟。这就是战争。可以说通读该作品就是在看南北战争下当时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

有些“纯文学论者”认为文学创作的源泉来源于作家主观的精神世界,它是超脱于社会生活之外的。我们看那个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命,解绥归田,写出“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等田园诗和著名的《桃花源记》。“纯文学”论者认为这位“超脱出世”的诗人的作品之所以经典就是不识“人间烟火”。事实上陶渊明并未离开生活而写作,他的那些田园诗之所以具有生命力,正是它表现出晋末的黑暗,及对浑浊官场的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否定,表现出对新的美好生活的追求。《桃花渊记》里所描写的乌托邦的理想社会,也深深扎根于当时的社会生活的土壤,它典型的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里小生产者争取美好生活的理想与愿望。所以,那种纯然与社会生活无关的创造是没有的。即使一些标榜“为文学而文学”的创造也仍然要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理想倾向,归根到底仍然是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正如别林斯基所说:“把(文学)艺术设想成活在自己特殊的小天地里,和生活别的方面毫无共通之点的纯粹的排它的东西,这种想法是是抽象而空幻的。这样的(文学)艺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存在的。”

上面说到文学作品取材于生活,那当然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它所特在的历史生活的制约。我们知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词、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文体的演变发展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早期的文学形态是诗歌,而诗歌是源于劳动时的号子和呼喊。到后来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也是由于市民经济的发展。

说文学作品的源于生活,具有受动性,但并不意味着文学需要照搬生活。它同样具有能动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高于生活。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论把文学看作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认识。

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与经济基础间接地发生作用。伊格尔顿指出,“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某种关于世界的意识形态观念”。文学既是观察世界、反映世界的方式,同时也是维系、批判生产现实世界的积极方式。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表明文学具有政治性和和意识形态性,它反映、构建和生产了主流及其边缘社会意识形态与价值观。

谈到列夫托尔斯泰的时候,列宁说到:“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我国农民起义的弱点和缺陷的一面镜子,是宗法式农村的软弱和‘善于经营的农夫’迟钝胆小的反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列宁不仅强调文艺反映生活,同时也肯定文艺的反映不是刻板的,文艺也反作用于生活。也在充分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后,同时也强调这种反映是一种历史的反映,因此他说:“文艺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思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阿多诺也提出:“(文学)艺术是对现实的否定的认识”。这说明文学的“反映”论具有批判和拯救现实的功能,以否定的方式构建和生产现实意识形态。

我们知道文学活动由四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这四要素在文学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文学反映现实的过程是构建文本世界的过程,它既是社会意识形态、观念的交互作用与实践过程,也是构建、生产诸意识形态的过程。在文学活动中,读者通过所构建的文本世界理解、挖掘和生产发展相应的意义世界和意识形态。

应该说凡是一部越是成功的文学作品它的,魅力就不单单在于它呈现了生活,更重要的在于它的能动性即高于生活的一面。这种能动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文学作品能动的反映社会生活。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是人,对同一生活素材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面对秋天的枫叶,在怀着悠然闲适心情的杜牧眼里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这里秋天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鲜艳;王实甫笔下则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机记长庭送别》),在这里枫叶像是被泪水染过一样,让人伤感醉心;在满怀忧国情思的戚继光那里又是这样的呈现:“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在这里秋天的枫叶又显出豪迈悲壮的色彩。可以说文学作品是作家审美再现的一个过程,而“审美活动的具体内容永远随着人生而不断变迁,不断升华和不断丰富的。”

如果看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又了解钱钟书生平的则会发现书中的方鸿渐与钱钟书是有很多相似处的。在半殖民半封建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留学生方鸿渐在上海、香港的生存境况。有人说《围城》是带着自传性质的,这点当然不假,因为文学是来源生活的。而方鸿渐是否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钱钟书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钱钟书是位成就斐然的学者,中、英文学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并获得牛津大学学士学位。反过来说如果《围城》真的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自传估计也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了。正是作者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将生活浓缩,矛盾集中才使其影响深远。“不管是事业也好,婚姻也罢,大抵都如此”,作者所以的选材和情节安排都是为表现这一主题的。城里城外进进出出,寻找最好的,而所有的寻找都是徒劳的。

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它能反作用于生活。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给我们或启迪或陶冶。像李伯远的谴责小说《官场现行记》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官僚,就深刻揭露了他们为升官而迎逢钻营,蒙混倾轧,可以说为近代中国腐朽丑陋的官场勾勒了一幅历史画卷。使人们认识到更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的黑暗腐朽。说到批判是少不了鲁迅的,他把目光集中在社会最底层,描写那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与鲁迅的创作目的是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像鲁迅在《药》中最后写到的那一圈小白花一样那是寄予了作者的希望的。那也确实有鼓舞到当时的人们,使人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从而继续为理想社会而不懈努力。而改变欧洲发展方向的文艺复兴运动正是源于处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人们渴求自由。对自由的渴求是极为迫切的,而这渴求缺少一个窗口。正是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打开了这扇窗。古希腊罗马自由的文学创作与中世纪的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文学这时成为人们反抗和斗争的思想武器。梭罗的《瓦尔登湖》不是给许多心灵浮躁的人带来心灵的慰藉?培根在《论读书》里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深深根植社会生活,又远远高于社会生活。一方面文学作品的能动性以受动性为基础,受动性对能动性是一种制约,人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种特定的能动性,都是以某种受动性的制约为依据的;另一方面,能动性又成为受动性的主导,人通过自觉的生产劳动来发展、完善自己,提高对受动性的认识和对受动性的控制能力。通过能动性来更好的体现创作主体的创作意图。

参考文献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7】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8】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9】:《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朱立元《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作起小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