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基本内涵及对学习过程启示

时间:2022-11-08 11:38:16

认知心理学基本内涵及对学习过程启示

摘要:元认知对信息的加工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它强调学习者对“自我”的认识,特别是对自我认知能力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对元认知的认识对自我进行觉察和监督。认知加工也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发生的,即在认识自我固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把新知识纳入到一定的认识结构之中,从而更快和更有效率地记住所学知识,甚至把外在信息内化为个体内心世界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测试和专门培训,让学生在认识自我及周围环境的基础上,综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及认知加工能力。同时,把学习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增强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愿望。

关键词:元认知;认知加工;认知动机;学习策略

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当代认知心理学,已经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最有影响的就是关于学生学习的认知观,它既强调元认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也强调学习是对信息的加工、筛选等主动选择过程,同时也注意到认知动机对学生学习的重大作用。了解和把握其内部机理,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

一、元认知:决定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我们学习什么东西,往往都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学习,而不是在一块白板上输进新的知识。因此,现有的认知和知识经验会对新知识和新经验进行加工处理,不然是很难学到新东西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认知图式会对他的记忆产生影响,也即一个人的知识背景、固有观念会影响他对一个故事的理解和回忆。这种固有的认知模式我们称之为元认知。元认知带有先在性,即对新经验、新知识等具有既定性,并对新的认知产生影响。元认知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也就是“对思考的思考”,它包含自我对话、自我觉察、自我监督和控制等等。一般认为,元认知对信息的加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元认知是信息加工模型的最高控制执行机制”。因此,唯有对元认知的运作机制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够有效调节自我对新情景的适应和接受能力。比如,可以通过对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图式等的了解和把握,对新事物做出评价;也可以通过已有的认知体系,调整学习思路、选择学习策略、优化学习方式等,甚至还可以运用已知的认知处理特定的学习、记忆等,从而提高学习或工作的效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对元认知的认识提高学习效率。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学习周期都是比较长的,并且每个人都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需要学习者个体审视和反思以往的学习经验,并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确立自身的学习信念,形成对自身学习能力的正确看法,从而达到增强积极“自我认同”的目的,避免消极和固定的自我认同,进而改变以后的学习策略。

当学习者个体不能对自我及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正确认知时,便无法对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正确评估,从而也就不能对自己学习上的时间投入、精力分配等进行合理管理,这样就会出现学习效率低下、时间分配不正确等状况。比方说,当一个学生认为对某个课程掌握得比较好,他就会在这个课程上面花费得时间较少,而对学习困难的课程就会花费较长的时间,对某些无论如何都不能掌握的课程就会停止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时间分配和策略调整,达到提高整个学习课程效率的目的。从理论上讲,这种通过元认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分配的方式,是可以改善学习效率的。因此,元认知突出强调学习者对“自我”的认知,特别是对自我认知能力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对“自我”的看法,这样便能够了解一些学生的学习方法、态度以及学习成绩好坏的原因。既然元认知对学生的学习和提高学习效率及成绩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就要考虑把元认知因素纳入到教学和教育之中,以确保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够带来积极的影响,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障碍。不同类别的学校还应该增加元认知培训方面的课程,从而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学习的自主性,减少盲目性。

二、认知加工:影响学生对信息的接受

已有研究表明,认知加工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这在认知心理学中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刚刚学习到的新知识如果要和以往的知识关联起来,就要经过长时间的选择和加工过程,从而对自身的知觉起到刺激的作用,这样才能够记住所学的知识。这一过程便是认知加工的过程。举例来说,一个人对未来的设想,“不是对过去事件的简单重复,而是灵活地提取和再整合过去信息,形成连贯的新的未来事件”。认知心理学史家黧黑认为,人对信息的加工包括接受、选择、存储、编码、提取等环节,这其中就包含着对认知的加工过程。可以说,如果不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就很难进入记忆,学习也就无法进行。在工作中,也存在大量的学习和记忆活动,在此过程中,信息受到的加工,会对以后的发展起决定和影响作用。工作中的记忆是十分短暂的,记忆的内容也十分有限,所以需要不断地重复所接触的信息,以便能够记住所接触的东西。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虽然承认认知的先天因素,但更强调后天因素对认知结构发展的影响,同时认为后天对接受信息的加工不只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在一定的认知结构中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因此,在工作记忆中把个别的、零碎的资料组合成一定的模块进行记忆,有助于与以往的知识结构进行对接,并较快记住所接触的东西。

由于人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因此人的认识不同于计算机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计算机不需要扮演社会角色,而人的认知过程是在固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生的,人的认知结构、人格、心理、情感等都会对新认知产生影响。学习过程也是对新认知的创造性吸收过程,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把两个看起来毫无相关的东西联系起来,并进而对新知识进行加工改造,从而构成一个新的能够记住的形象。对新知识的创造性吸收,也就是把新知识纳入到一定的认识结构中,把外在信息内化为个体内心世界的一部分,从而增长和丰富个人的见识。认知加工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发生的。对自我的认知包括兴趣、价值观和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客观的测量获得。由于测量工具的局限性,所以测量结果与“自我”不可能完全等同,但能够有助于改善自我认知,对自我认识的信息量也会增加。提升自我认知的主要目的在于自觉对新认知进行加工,以便较快地记住所学内容。虽然人的学习和记忆无时无刻不在受固有知识结构的影响,但自觉地把新知识纳入固有知识体系,与被动和不自觉地接受以往认知框架的影响,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三、认知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由不同的阶段和事件构成的,在整个过程中有效的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期望的最主要因素。比如,有些学生为了达到某种期望的目标,学习的动力就会非常强烈,并因此得以提高学习成绩和效率。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就会接受与学习有关的刺激,而忽略或忽视与学习无关的刺激。当学生有选择地关注刺激对象时,就很容易记住那些对象,这是一种选择性记忆的表现。学生在主动选择记忆对象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接受的信息纳入到以往的认知模式之中,从而能够讯速地记住所学知识。因此,认知动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认知主体的行为受到内外因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内部动机是他们行为的决定因素,这些内部动机表现为对所要达到目标的期待,还表现为个人的兴趣感、能力感、控制感等,人们会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利于能力发展的目的进行学习。

20世纪80年代,尼克尔斯将成就目标纳入认知动机的研究,认为当人们有了一定的目标任务时,他们的成就感取决于自身是否有进步和学习的掌握程度,当学习成绩超过他人时,就能够体验到成功,并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尼克尔斯的研究表明了强烈的动机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能动作用。认知个体总是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环境信息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选择,认知动机理论说明了自觉自愿学习对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但自觉自愿学习需要一定的内部或外部力量推动方能够形成,是外在动机内化和内在动机外化的过程,体现了个体主动性和社会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个体在自我实现和自我成长过程中,会把外在价值转化为个体的自我价值,并形成内在动机,这是个体开展学习活动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比方说,社会个体为了获得社会认可,会把财富、荣誉、地位等看作非常重要的东西,并激起学习一项技能或者了解社会和他人的内在动机,从而开启个人学习和成长的路程。

从中我们发现,人的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内化动机和外在动机,其中的内化动机是把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的中间环节,即由外在因素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内在认同,它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动力。外在动机内化的过程,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社会的价值观念转化为个体价值的过程中,个人由他律走向自律的状态。外在动机内化的程度越高,个人的自律性就越高,以至于个人的学习行为从外在的约束变成了自我的决定。研究表明,学生如果经常受到教师的重视和激励,就会为得到老师的关心而努力学习,因为获得老师的关心意味着更高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当个体处于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环境里时,会出现更多的内在动机行为。”[3]而那些在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学生,会因为自尊心受到打击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说明,在学生学习的起初阶段和过程中,引导他们把外在动机内化,对提高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的元认知及认知加工能力

虽然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元认知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但目前对元认知的实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仅仅集中在元认知对听、说、读、写等的某一方面的研究,对学生关于元认知的培训较少,也缺乏相应的元认知策略管理,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较差。事实上,增强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是开启自主学习的必经之路。学生通过对自我的认知和对周围环境的预判,然后做出需要注意的学习对象,忽略那些干扰因素,认识和创造学习的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从而对自我学习的时间、强度等外在因素进行管控,并通过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检验和检查学习的效果。只有通过如此系列的自我监控和自我管理,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和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生能否进行主动学习。研究表明,学习者只有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时,自主学习才成为可能。如果学生学会了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自我的特征、需求和外在情景做出反思、决定和进行独立学习,学习效果一定要比被动地接受教师讲习的内容要好得多。学习者理解自己所学内容的多少,与学习的目标是密切相关的,也与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对自我的管理密切相关,而这些都是自主学习的首要条件,也是元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自主的学习者首先要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选取学习的内容以及采取一定的学习方式,朝着既定的目标进行学习。这与元认知所要求的管理学习目标、学习行为、学习环境和评估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因此,可以发现,增强元认知能力是增强学习责任的手段,使学习者能够主动分析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发现自己学习的优势和劣势,从而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这是一种批判性和反思性的学习方式。事实上,增强了自我的元认知能力,也就意味着对自己固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进行了把握,从而也就增强了认知加工的能力,也即是有意识地通过把新知识和固有知识进行对比、糅合和转换等,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把握新知。

故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是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的首要条件。那么,如何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呢?首先,可以做一些测试问卷,让学生通过测试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清楚自己对学习的态度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等情况。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元认知的知识,认识到元认知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关系等,随后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其次,让学生有计划地安排学习,让他们明白:(1)为什么要学习,(2)以前的知识对现在的学习有什么帮助,(3)学习要努力的方向和重点,(4)学习一门学科要花费多少时间。让他们记住这些问题,并制定中长期的学习目标。再次,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并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表现及效果进行评估,与学习目标相比较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完善下一阶段的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黄天元.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及教学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4):110.

[2]徐晓晓,喻婧,雷旭.想象未来的认知加工成分及其脑网络[J].心理科学进展,2015(3):396.

[3]暴占光,张向葵.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研究概述[J].东北师大学报,2005(6):143.

[4]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闫玺印 单位:山西大学 哲学社会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