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6:39:22

认知范文篇1

下面我把我党性认知报告汇报如下:

一、学习情况及体会

自月初开始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按照“中心”统一安排。开展了写笔记、看电视纪实片、听讲座、网上讨论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前两个阶段,共写了二万三千字的笔记,三篇心得体会,一篇演讲稿,并进行了积极投入的演讲。感觉自己与党的关系更加贴近了进一步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是靠全国人民尤其是每一名党员以实际行动来捍卫的党政机关是全市工作的排头兵”火车头”带动社会发展的发动机”燎原火”机关党员作为全市党员队伍的表率,思想观念、素质能力和要求上应更高更严,因为人民群众更多的从机关党员身上来认识党和政府的形象,通过机关党员的先进性来认识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时,对照党员的先进性标准,对照先进同志,也找到不足,找到差距。

二、个人存在问题和不足

1放松了自我学习。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中,有应付思想、临时观念。学习不刻苦,不扎实,不深入,往往忙于事务应酬,不愿拿起书本学习,即使有了时间也坐不下来,深不进去。第二阶段的学习中,中心”要求每个党员写至少两万字笔记,仅限于抄抄领导者的讲话,充实一下字数,没有打心里重视,没有从思想根源上挖不足。内部检查时没有过关,又拿回继续抄,直到超出了两万字。

2思想观念陈旧。要么冷嘲热讽,而不去积极地观察了解,去伪存真。中心”成立初期,存有临时观念,认为“中心”市里为了打牌子,扬名声而设,监时性机构,象一阵风,刮过去就散伙。而事实证明,中心”成立确实是明白之举,确确实实方便了百姓,增强了政府的透明度,引入了外资,中心不愧为行政服务的载体,发展环境的平台,文明形象的窗口。

3服务意识不强。不关心群众疾苦。一位移民要求办理废旧金属回收特行证,由于这一块把关严,不允许个人经营,且将要取消审批。尽管移民已来过四趟了但我总以种种借口将其支走。移民第五趟来请求为其办理,出于无奈,电话向领导请示,出乎意料的领导虑及移民情况特殊,为使其安居乐业竟很痛快地答应了这样做,究其原因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强,为此,深感内疚。

4对坏人坏事不揭发、不斗争。不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团和气。一些牵涉到个人表态的问题上,对有些同志的不良作风不加批评指正,光说好不言坏,怕得罪人,当老好人。

三、下一步的整改措施

1提高素质。学习党的政策、理论、经济、法规、科技,强化学习。围绕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学习业务知识,求精求细。政府人员大多缺乏经济头脑,今后的工作学习中,通过看电视、报纸、刊物时多向经济领域倾斜。

认知范文篇2

关键词:认知|情境性|生成|具身化|动力学。

随着认知的计算隐喻的局限和困境的加深,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认知科学中具身化(embodiment)的观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强调:“在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机器人学、教育、认知人类学、语言学以及行为和思想的动力系统进路(approach)中,人们已经日益频繁地谈到具身化和情境性(situatedness)。”[1]例如,在认知发展领域有西伦(E.Thelen)的工作;在语言学领域有莱考夫(G.Lakoff)和约翰逊(M.Johnson)的工作;在机器人学领域有鲍拉德(Ballard)、黑霍(Hayhoe)、普克(Pook)、和劳(Rao)的工作;在神经科学和动力学领域有西伦、盖拉德(T.vanGelder)、希尔(Chiel)、比尔(Beer)、埃德尔曼(G.M.Edelman);在哲学领域有克拉克(A.Clark)、瓦雷拉(F.J.Varel)、汤普森(E.Thompson)和罗施(Rosch)的工作;等等。

1具身认知

1.1关于“embodied”和“embodiment”的译法和用法

目前关于“embodiment”和“embodied”,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译法。但从“embodiedmind”和“embodiedcognition”所强调的一般观点来看,“embodied”是指:心智和认知是与具体的身体密切相关[2],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和本质的关联。从发生和起源的观点看,心智和认知必然以一个在环境中的具体的身体结构和身体活动为基础,因此,最初的心智和认知是基于身体和涉及身体的,心智始终是具(体)身(体)的心智,而最初的认知则始终与具(体)身(体)结构和活动图式内在关联。因此,我们把“embodied”译为“具身的”,“embodiment”译为“具身化”。但随着embodiedcognitivesciences研究的深入,“embodied”的内涵已经被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了,它和情境性的概念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关于“embodied”的搭配用法,我们以茨马克(T.Ziemke)的列举为例:

具身化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被广泛地用在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文献中,诸如这样的术语:embodiedmind,embodiedintelligence(e.g.Brooks,1991),embodiedaction,embodiedcognition,embodiedAI,andembodiedcognitivescience).而且,明显存在具身

化的不同类型和概念,如situatedembodiment,mechanisticembodiment,phenomenalembodiment,naturalembodimen,naturalisticembodiment,socialembodiment,另加本文中的historical,physical,organismoid,andorganismicembodiment.[3]

1.2相关的概念

在当前的认知科学中,人们对具身认知(embodiedcognition)观念的描述使用了几个与“具身的”含义相似的但着眼点不同的概念,如:“情境性”(situatedness/embeddedness)、“生成”(enaction)。

情境性

情境性和具身化观念密切相关,它们都是在反对传统的认知主义的基础上,最初从不同的侧面提出的。认知的情境性研究拒绝认知主义的如下的几个基本观点,认知主义认为认知是:(1)个体的,即认知由孤立的个体进行;(2)理性的,即认知的首要范例是概念思维;(3)抽象的,即身体和环境在认知中是次要的;(4)分离的,即思维与知觉和身体活动在逻辑上是分离;(5)普遍的,即认知科学是寻找一般智力活动的普遍原则,它适用于所有个体和所有环境。

与之相反,情境性的研究认为,认知是:(1)社会的,即认知发生于人类构造的共同体中;(2)具身的,即身体的物理方面在实际和理论两个方面都是重要的;(3)具体的,即认知的实现和环境的物理约束是极为重要的;(4)定域的(located),即情境依赖是人类活动的一般特征;(5)参与的,即认知是与周围环境的持续的相互作用。[4]

生成

“生成的”(enactive)是瓦雷拉等人在《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这部经典著作中引入的一个概念。在认知科学中,它是一个和“embodied”同等重要的概念,在一些学者中它们甚至被等价地使用。“enactivecognition”表达了一种不同于经验论(极端的客观主义)也不同于唯理论(极端的主观主义)的认知方向。瓦雷拉等人选择这个术语来“强调这个日益增长的确信:认知不是一个预先给予的心智对预先给予的世界的表征,认知毋宁是在‘在世存在’(beingintheworld)施行的多样性作用的历史的基础上的世界和心智的生成”。根据“enactive”的含义,瓦雷拉等人认为,知识有赖于与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语言和我们的社会历史——简言之,我们的具身化——不可分离的在世界中的存在(beinginaworld),知识不是存储在心智中,而是在世界的交往活动中发展的,认知者处身于(situatedin)世界中,认知者和其实践的世界彼此蕴含在相互生成的过程中。[5]

1.3具身认知的含义

这里,我们给出三个对“具身的”看法:

(1)瓦雷拉等人

通过“具身的”这个术语,我们想要强调两点:首先,认知依赖于经验的种类,这些经验出自于具有各种感觉肌动(sensorimotor)能力的身体,其次,这些个体的感觉肌动能力本身根植于(embeddedin)一个更广泛的生物的、心理的和文化的情境中。[6]

(2)西伦

认知是具身的,就是说认知源于身体和世界的相互作用。从这个观点看,认知依赖于经验的种类,这些经验出自于具有特殊的知觉和肌动(motor)能力的身体,而这些能力不可分离地相连在一起,并且共同形成了一个记忆、情绪、语言和生命的其它方面在其中编织在一起的机体(matrix)。具身认知的当代观念反对盛行的认知主义的立场,这个立场视心智为一个操作符号的装置,因此这个立场专注于形式规则和过程,通过它们符号恰当地表征了世界。[7]

(3)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批判理性主义的理性观时提出:

理性并非如传统大多数认为的那样是非具身的(disedmodied),而是源自我们的大脑、身体和身体经验的本性。声称我们需要一个身体来进行推理,这并非平淡无奇和显而易见,毋宁说,理性的结构本身正是来自于我们具身化的细节,这个主张是惊人的。使得我们得以知觉和四处活动的同样的神经和认知机制也创造着我们的概念系统和理性模式。因此,要理解理性,我们必须理解我们的视觉系统、运动系统以及一般的神经绑定(binding)机制的细节。总之,理性无论如何不是这个宇宙或非具身心智的先验特征。相反,它完全是由人身体的特性、我们大脑神经结构的非凡细节以及我们在世界中的日常活动的细节(specifics)所塑造的。[8]

1.4具身认知范式

汤普森认为[9],生成的认知科学(enactivecognitivesciences)或具身的认知科学(embodiedcognitivesciences)涉及三个论题:

(1)具身化:人的心智不是局限在头脑(head)中,它具身于(embodiedin)整个有机体中,而有机体根植于环境中;

(2)具身认知的涌现(Emergence)的动力学机制:具身认知是由涌现的和自组织的过程构成的,该过程通过藕合(coupling)或交互的因果性(reciprocalcausality)使大脑(神经系统)、身体和环境相互连接在一起。

(3)自我-他者的共同决定(Self-OtherCo-Determination):在社会生物中,具身认知是从自我-他者的主体间的动态的共同决定中涌现出来的。

这三个论题表明具身认知观与表征的和计算的认知主义(cognitivism)的认知观的对立。现在,具身认知不仅是一种起于哲学的观念,而且已成为明确的认知研究进路、纲领和范式。瓦雷拉(F.J.Varela)等人区分了认知科学研究演进的三个圆环(如图[10]):认知主义、涌现(联结主义)和生成论(enactivism)(或具身范式)。与之相似,莱考夫和约翰逊区分了认知科学发展中的两个范式:“第一代认知科学”(first-generationcognitivesciences)和“第二代认知科学”(second-generationcognitivesciences),或者是“非具身认知科学”(disembodiedcognitivesciences)和“具身认知科学”(embodiedcognitivesciences)。[11]

如果我们把“具身的”、“生成的”、“情境的”这些概念所强调的不同侧面结合起来,我们给出具身认知的一个更全面的表达:认知是根植于自然中的有机体适应自然环境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它经历一个连续的复杂进化发展过程,它最初是在具有神经系统(脑)的身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中生成的,并发展为高级的、基于语义符号的认知能力;就情境的方面而言,认知是一个系统的事件,而不是个体的独立的事件,因为认知不是排除了身体、世界和活动(action)而专属于个体的心智(大脑)并由它独立完成的事件。

2具身认知的两个维度:连续的进化和暧昧的身体

2.1连续的进化

认知主义将认知抽象为一个独立于身体活动和环境的内在的表征和计算。但真实的是,认知不是一个纯粹内在发生的、独立进行的事件;也许认知主义的这种抽象的和二元论的看法只有从认知的高级水平,即笛卡尔的“我思”——科学、数学和逻辑思维——上看才是“显然的”。但是如果我们接受进化的连续性,那么认知就不可能一开始就处于高级水平,但传统的认识论以及认知主义只顾到高级水平的认知,换言之,即只顾到认知的某些完成形态。因此,皮亚杰认为,对认知的研究必须追溯认知的发生和起源,“发生认识论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从最低级形式的认识开始,并追踪这种认识向以后各个水平的发展情况,一直追踪到科学思维并包括科学思维。”[12]从这样的角度看,认知必然有一个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的历史。我们的结论是:在人类和狗之间,在猫和阿米巴虫之间,在成人和幼儿之间,必然存在一个渐进的差别和连续性。认知是一个连续的复杂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无历史的逻辑能力。[13]因此,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理性是进化的,因为抽象的理性是建立于,并使用出现在“低等”动物中的知觉和运动推理形式。这个结果是理性的达尔文主义,一个合理性的达尔文主义:理性,即便是其最抽象的形式中,是使用而不是超越我们的动物本性。理性是进化的这个发现完全改变了我们与其他动物的关系而且也改变了我们关于人是唯一理性的概念。因此理性并不是一个将人从动物中分离出来的本质。毋宁说,它将我们置于一个与动物的连续统(continuum)中。[14]

当我们接受这样一个进化的认知观点,我们就不得不重新审视同样具有广延特性的身体的认知作用。因为,认知的初级形式的演化大都表现于身体活动的能力,而且只有通过一个有广延的身体我们才和自然真正联系在一起的,认识论的二元论分界才会在演化的连续性中渐渐变得模糊。

2.2暧昧的身体

认知最初能以具身的方式实现,是因为身体已经不再是一般的物理学的物体,它是生物学的有机体,是与环境进行接触和相互作用并能完成种种动作图式的活的身体(livedbody),是社会文化中的身体-主体(body-subject)。[15]在认知上,身体是具有相对同一性(identity)和独立特性的一个系统的整体。

我们的身体是我们和世界接触的媒介,因为我们的身体也有物理的特性,所以我们才能“在世存在”,我们才能与其它的自然之物同处一个世界和共同拥有一个世界,所以我们必须遵循同样机械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的要求。我们不可能飞翔,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像鸟的身体那种适应空气动力学的身体结构。

在我们的身体经验中,梅洛-庞蒂(Merlau-Ponty)看到了身体经验的暧昧性或两义性(ambiguity)。我们被经验到的身体不是笛卡尔二元论意义上与“我思”对立的单纯广延的物体,它既非纯粹无意识的活动,但也不完全是先验意义上的无广延的纯粹意识。我们的身体具有非二元论的双重的特性,我们身体的这种特异性在于它既是能感觉的(sensible)也是敏感的(sensitive),同一个手既能触摸也能被触。身体既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它对刺激做出反应,但也赋予刺激一种意义。例如,当我们打击到一个面团和一个人的身体时,面团和身体同样的物理上的凹陷反应,但身体还有避开打击带来疼痛的躲避反射。因此,身体已经是意向性的身体,但不是纯粹“我思”的意向性,而是在世界中生存的意向性:

反射不是客观刺激的结果,而是转向客观刺激,给予客观刺激一种意义,客观刺激不是逐个地和作为物理因素获得意义的,而是把它当作情境时获得的。反射使客观刺激作为情境存在,并与之处于一种“认知的”关系中,即把客观刺激当作它一定要面对的东西。由于反射向着情境意义开放,由于知觉一开始没有确定一个认识对象,由于知觉是我们的整个存在的意向,所以反射和知觉是一种前客观看法的样式,即我们称之为在世存在的东西。[16]

因此,身体及其活动图式既满足于物体活动的要求,它也满足生存意向的认知要求:例如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讨论了身体空间的扩展性(盲人的手杖)、作为性别的身体、作为表达和言语的身体等。在生存的意向上,我们身体系统的结构和活动图式最初已经是藕合于世界的认知系统了。“我们的知觉范畴和形式,在个体经验之前已经确定了,它们适应于外部世界,其理由完全相同于在马出生前马的蹄子已经适应于大草原(steppe)的地面和鱼在孵化前鱼的鳍已经适应于水。”[17]

3心智和认知是如何具身的呢?

我们应该不只是确信心智和认知是具身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知到它们是如何具身的。为此,我们仅提示性地考察两个方面:(1)身体活动向高级认知的发展和在其中的作用,这里我们涉及皮亚杰/维果斯基的动作内化理论和莱考夫/约翰逊的概念隐喻思想;(2)认知的具身研究的动力学方法,这里我们涉及当今认知研究的动力系统理论。

3.1动作内化(internalization)

尽管人们在直观感性上认为,身体动作或活动(action)与心理和认知发展之间具有直接密切的联系。但是直到皮亚杰和维果斯基提出认知的动作内化理论后,动作和认知发展的多学科的系统研究才蓬勃发展起来。

皮亚杰认为,身体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认知结构的起源是动作的一般性协调,而动作是身体与环境在相互作用的活动中的最初的接触面和接触方式,是主客体的桥梁;主体为认识客体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如吃苹果。在这类作用中,心理和认知结构以一个连续的同化(assimilation)-顺应(accommodation)和结构-建构的动力过程不断改变和重建;一些初级的动作以及其它许多更复杂的动作逐渐在心理水平上进行着,它们成为内化的思维活动,即形式运算。

维果斯基(LevSemenovichVygotsky)最早提出了外部动作“内化”为智力活动的理论。他认为符号的运用使得心理活动得到了根本的改进。没有语言的心理活动是“直接的、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了语言后才能转变为“间接的、任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操作外界事物的外部形式的活动,即从感知运动向语言思维的过渡。维果斯基强调“活动”的作用,并运用外部活动和内活动相互转化的唯物辩证法,揭示儿童思维发展的动力。[18]

3.2隐喻投射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肉身中的哲学:具身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中开宗明义地提到认知科学的三个主要发现:心智原本是具身的;思维大都是无意识的;抽象概念大部分是隐喻的。[19]这三点指明了身体在认知和心智中的基础性和运作方式,而第三点特别表明高级阶段的抽象概念和思维发生于身体经验的一种途径,即通过隐喻投射而形成概念隐喻。

长时间人们持有的看法认为:只有人的头脑(head)才可以形成概念,理性思维同知觉和行为是无关的,与人的感觉肌动系统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概念一定是抽象的,是非具身的(disembodied)。但以莱考夫等人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推翻了这种看法。

在认知语言学看来,隐喻具有普遍性,隐喻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的、基本的方式之一。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概念意义的获得和概念体系的结构不是凭空产生的,从发生的过程看,它们源于人们最初的身体经验的隐喻投射。身体经验被用于抽象概念是司空见惯的,如AffectionIsWarmth,ImportantIsBig,HappyIsUp,IntimacyIsCloseness…[20]。隐喻投射之所以可能,首先是因为人类的身体经验本身是直接的、有意义的结构。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抽象概念之前的身体经验至少存在两种结构:

(1)基本层次结构(basic-levelstructure)

“家具-椅子-摇椅”、“交通工具-汽车-赛车”,这显示了人类范畴的一个基本层次结构,即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category)-基本水平范畴(basic-levelcategory)-下属范畴(subordinatecategory)。在这三个层级中,我们的知觉系统最容易区分出基本水平范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布伦特·伯林(BrentBerlin)、埃莉诺·罗施(EleanorRosch)、卡罗林·默维斯(CarolynMervis)和他们的合作者发现,这种中间水平的范畴在认知上是“基本的”——也就是说,与“上位”范畴,如家具和交通工具,和下属范畴,如摇椅和赛车,相比,它们有一种认知优先性。[21]。伯林和罗施发现,基本水平范畴的认知优先性有赖于我们的身体经验,基本水平和非基本水平范畴的区分是基于身体的,也就是说,基于格式塔知觉、肌动计划和心理意象(mentalimage)。

(2)意象图式结构(image-schematicstructure)

意象图式结构是指那些在我们的日常身体活动经验中反复出现、相对简单的结构和空间方位关系,前者如容器图式(Container)、路径图式(Path)、力-动力图式(force-dynamic)等,后者如部分-整体(Part-Whole)、中心-边缘(Center-Periphery)、近-远(Near-Far)等。

意象图式是通过身体来理解的。像前和后这样的概念出自身体,依赖于身体,并且如果我们没有我们所有的这种身体,它们就不会存在。这对于基本的力-动力图式(推、拉、推进、支撑和平衡)也是同样的。我们理解这些是通过使用我们的身体部分以及我们移动它们(特别是我们的胳膊、手和腿)的能力。我们的身体是呼吸空气、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的容器。我们一直以容器(屋子、床、建筑)定向我们的身体。我们也把抽象的容器投射到空间的区域上,如同当我们理解一大群蜜蜂存在于一个花园里。同样,每次我们看见某物移动,或移动我们自己时,我们就以源-路径-目标图式来理解那个运动并进行相应的推理。[22]

3.3认知具身化研究的动力学方法

我们说认知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而是一个系统事件,不是一个简单的系统事件,而是包含了脑神经系统在内的复杂的系统事件。也就是说,认知是认知者(agent)(身体和大脑)与环境(自然和社会文化)的内在的、不可分离的相互作用的生成过程(如图[23])。例如冯·盖尔德(TimvanGelder)说,“认知系统不仅仅被封装在大脑中,确切地说,神经系统、身体和环境都持续地改变着,并且同时地彼此影响,所以真正的认知系统是包含这三者的单一的统一的系统。”[24]更通俗地说,认知是情境化的过程。但这些说法不过是一些过于“粗糙的”的定性描述。我们如何能够更实际地了解具身认知的实现机制呢?目前的认知的动力系统理论(dynamicsystemstheory,DST)的进路正在发展这种实现的可能性。

相对于认知的计算假设(ComputationalHypothesis,CH),盖尔德1995年给出了一个认知的动力学假设(DynamicalHypothesis,DH):“自然认知系统是某些种类的动力系统,而且从动力学眼光来理解是对认知系统最好的理解。”[25]应该说,当前认知的动力系统进路的观念并不是全新的。例如,早在20世纪50年代,阿史比(W.RossAshby)就预见性地提出:所有的认知或许都能由动力系统模型来解释。[26]但是限于当时缺乏适当的数学工具和实现这种模型的计算方法,以至于在Ashby的建议之后很少有后继的研究。

应该看到,认知的动力系统研究本身不是一个范式,而是实现“激进具身认知论题”(TheRadicalEmbodiedCognitionThesis)的数学方法和工具,其观念基础仍然是具身化、情境性和生成等概念。

动力学假说是以数学的动力系统理论为基础描述认知。动力系统理论(DST)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本质上是几何学的概念来描述系统演变的行为。其概念术语一般有:状态空间(statespace)或相空间(phasespace)、参数(parameter)、路径(path)或轨迹(trajectory)、拓扑学(topology)、吸引子(attractor)、稳定性(stability)、藕合(coupling)、分岔(bifurcation)、确定性混沌(deterministicchaos)和初始状态敏感性(sensitivitytoinitialconditions)等。利用这些概念,动力学家试图理解认知系统的过程和行为。他们用微分方程组来表达处在状态空间的认知主体的认知轨迹,特别是通过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的内部压力下的认知主体的思想轨迹来详尽考察认知。认知主体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微分方程的支配。系统中的变量是不断演变的,系统服从于非线性微分方程,一般来讲是复杂的,是确定的。

目前动力学家已经提出了一些动力系统模型的实例[27]。这里,我们只简述一下汤普森(E.Thompson)和瓦雷拉的神经动力学的“互返的因果关系”(reciprocalcausation)概念[28],因为这个概念是关系整体论(relationalholism)的动力系统中的作用的一个一般形式,即部分-整体的互返关系。这个概念的意思是说,在动力系统中,局部和全局之间存在一个双向的因果关系:既有局部到全局的上行的因果关系(upwardcausation),也有一个全局到局部的下行的因果关系(downwardcausation)。应该说,这和解释学循环的结构是同型的。

近年来动力系统理论也被用到动作发展的机制上。多年以来,动作的发展曾被认为是随神经系统的不断成熟,逐渐实现对肌肉日益准确控制的过程和结果。著名神经科学伯恩斯坦(N.Bernstein)对此予以质疑,指出单有神经系统并不能解释复杂动作模式的形成。他认为,在动作的发展中,不仅仅是神经系统如何实现对肌肉的控制,同时也涉及肌肉活动、重心引力、活动平面的支撑等因素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的协调,后者不是由神经系统预先设定的,而是机体借助活动经验掌握的。[29]西伦将动力系统观引入儿童发展研究[30],她对婴儿行走和踢腿动作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精确(fine)动作模式的形成和转变是神经系统指令与身体姿势、肌肉重量、肢体长度、动作活动的环境条件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动作依赖于动作系统中的所有要素。在发展机制的问题上,动力学理论强调动作是复杂的自组织系统,特定动作协调和控制性的提高来源于机体对特定生物力学问题的解决。例如,学习行走必须解决重心稳定问题,学习够取物体必须保持手臂的稳定性。这就是说,不是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导致动作的发展,而是动作活动提出的生物力学问题要求神经系统借助于不断的练习和反馈,实现对肌肉的有效控制。动作活动提出的生物力学问题不同,那么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必定不同。[31]

4结语

这些研究表明,认知并不单是在脑神经系统中的表征的操作;确切地说,认知最初是在活的身体的界面上进行的,只是到了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特别是到了符号语义的阶段,认知的内在表征方面才高度发展并成为认知活动的重要领域。在这个阶段,有赖于符号语义特性,认知不再局限于实时的(real-time)的环境,人脑的高度发展的神经系统为离线(off-line)认知准备了一个内在的、想像力的空间,认知者不再非要处于实时的环境中和实际的对象交往,于是在某种程度上,认知成了处理心理表征的过程。这也正是认知主义所聚焦的阶段,但认知主义过于孤立地看待这个阶段而无视它的发展和起源。

具身认知作为一个范式必然有其最初的观念上的变革,它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先驱,目前逼近它的研究方法更是涉及众多领域。一个对认知更为全景的轮廓正在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Clark,A.Anembodiedcognitivescience?(1999).TrendsinCognitiveSciencesVolume:3,Issue:9,September1,345-351.

[2]莱考夫在和布鲁克曼(JohnBrockman)的谈话("PhilosophyInTheFlesh":ATalkWithGeorgeLakoff)中再直白不过地认为:我们是神经存在,我们的大脑从我们身体其余部份接受它们的输入。我们的身体像什么以及它们如何在世界中发挥作用塑造了我们用以思考的恰当的概念。我们根本无法思考任何东西——除了我们的具身大脑(embodiedbrains)允许的那些东西。

[3]Ziemke,T.(2001).DisentanglingNotionsofEmbodiment[J].WorkshoponDevelopmentalEmbodiedCognition,Edinburgh,UK,July2001.

[4]TheMITencyclopediaofthecognitivesciences[M]/editedbyRobertA.WilsonandFrankC.Keil.(1999).London:MITPress.244.

[5]Varela,F.J.,Thompson,E.,&Rosch,E.(1991).Theembodiedmind:Cognitivescienceandhumanexperience[M].Cambridge,MA:TheMITPress.9.

[6]Varela,F.J.,Thompson,E.,&Rosch,E.(1991).Theembodiedmind:Cognitivescienceandhumanexperience[M].Cambridge,MA:TheMITPress.172–173.

[7]Thelen,E.,Schoner,G.,Scheier,C.,andSmith,L.B.(2001).TheDynamicsofEmbodiment:AFieldTheoryofInfantPerservativeReaching.[J]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s24:1-86.

[8]Lakoff,G.,&Johnson,M.(1999).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NewYork:BasicBooks.4.

[9]Thompson,E.(2001).Empathyandconsciousness[J].JournalofConsciousnessStudies,8,No.5-7;pp.1-32.

[10]Varela,F.J.,Thompson,E.,&Rosch,E.(1991).Theembodiedmind:Cognitivescienceandhumanexperience.Cambridge,MA:TheMITPress.7.

[11]G.Lakoff,M.Johnson.(1999).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BasicBooks,NewYork.

[1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16.

[13]Riegler,A.(2002).Whenisacognitivesystemembodied?[J]CognitiveSystemsResearchVolume:3,Issue:3.339-348.

[14]Lakoff,G.,&Johnson,M.(1999).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NewYork:BasicBooks.4.

[15]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06-166.

[16]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13.

[17]Lorenz,K.(1982).Kant’sdoctrineoftheaprioriinthelightofcontemporarybiology[C].InH.C.Plotkin(Ed.),Learning,developmentandculture.121–143.

[1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于教育出版社,2001.17.

[19]Lakoff,G.,&Johnson,M.(1999).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NewYork:BasicBooks.3.

[20]Lakoff,G.,&Johnson,M.(1999).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NewYork:BasicBooks.50.

[21]Lakoff,G.,&Johnson,M.(1999).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NewYork:BasicBooks.27.

[22]Lakoff,G.,&Johnson,M.(1999).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NewYork:BasicBooks.36.

[23]Beer,R.D.(2000).Dynamicalapproachestocognitivescience[J],TrendsinCognitiveSciencesVolume:4,Issue:3.,91-99.

[24]VanGelder,T.(1995)Whatmightcognitionbeifnotcomputation?[J],JournalofPhilosophy,91,345-381.

[25]VanGelder,T.&PortR.(1995)It''''sabouttime:Anoverviewofthedynamicalapproachtocognition[C],Mindasmotion:Explorationsinthedynamicsofcognition.Cambridge,MA,MITPress.4.

[26]Ashby,R.(1952)DesignforaBrain[M].Chapman-Hall,London.

[27]Eliasmith,C.(1996).Thethirdcontender:Acriticalexaminationofthedynamicisttheoryofcognition[J].PhilosophicalPsychology.Vol.9No.4.441-463.

[28]ThompsonE.&VarelaF.J.(2001).Radicalembodiment:neuraldynamicsandconsciousness[J].TRENDSinCognitiveSciencesVol.5No.10.418-425.

[29]董奇陶沙主编.动作与心理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

[30]Thelen,E.,andL.B.Smith.(1993).ADynamicsSystemsApproachtotheDevelopmentofCognitionandAction[M].Cambridge,MA:MITPress.

[31]董奇陶沙主编.动作与心理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

EmbodimentofCognition

认知范文篇3

为此,本年暑假,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业认知练习。

7月26号,在练习教师的率领下,我们起首观赏了学校工程楼里面的通讯中间,作为全院通讯效劳的cpu,承当着全院一切的固定电话通话的义务。走进机房,面临着一个个大的柜子箱,听着解说员的分析,我们晓得这些交流机是对全院的电话进行通话切换等义务。这些花绿的导线衔接着,假如一旦呈现问题,直接影响着全院的通话。还,在另外一间房间里面。寄存着电源贮存器,据治理人员引见,一旦学校里面的电源中缀,就可以采用这些贮存的电源持续进行供电。看似乎这些很不起眼,但之余学校教育正常进行起着不可替代的效果。

第二天上午,我们在学校里的多媒体楼观看了专业录像,引见该专业范畴的最新发展以及将来开展偏向。我们所观看的是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师引见的关于核算机方面最新开展动态。从核算机开展简史不断到internet技术,特殊是西方核算机开展的技术,让我们更深条理来来调查我们该专业偏向的深度、我们本身技术的差距。整个影片看下来,让我们收获颇丰。

7月29日上午,我们走出校门来到结合大学城邻近的河北网迅电脑培训基地。当天上午,我们起首观赏了该基地里的一切根本硬件设备,并详细听取了教师们的引见。讲课完以后,我们开端本人入手组装局域网,从布线开端,装置接头,不断到最终把端线接到交流机上面,我们几个人相互配合,教师在旁边指点,不断到我们所装置的局域网正常宣示装置成功。其间我们所阅历的茫然欠好用言语来表达,然则经由我们人人的起劲,我们成功了。这令我感受颇多,究竟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开端本人入手操作。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光纤通讯技术任务实行台,教师给我们作关于光纤通讯的优缺陷,固然,光纤通讯作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开展潜力的技术之一,其传输速度和传输效率是一个公认的长处。但当我们把它放置于手上,一不小心就碎了,所以其易碎性是不容无视的,特殊在野外工地上,弄断光纤是很正常的。为此,教师运用仪器给我们演示了光纤焊接技术,每一步都得极端小心,纰漏不得,以免昂贵的仪器被损坏。当两根断裂的光纤在我们手中酿成了一根时,我们人人都无比骄傲。接触过电子通讯偏向的人都晓得,将来几年,光纤通讯的开展必将成为一种趋向。所以,对光纤技术的调查,务必对我们以后的任务有着极大的效果。

认知范文篇4

【关键词】强化健康教育;心肌梗死;安全认知;疾病认知

心肌梗死是临床高发病,是致死率极高的一类疾病,且急性期后患者仍面临较长时间的康复,此阶段患者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因此安全相关的各方面改善需求均较高。而患者自身安全认知的提升是保证其安全的重要前提,同时患者自身对于疾病的认知是治疗态度与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1]。本研究就强化健康教育对心肌梗死患者安全认知及疾病认知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4月~12月期间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独享,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组)30例和观察组(强化健康教育组)30例。对照组中包括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37~76岁,平均年龄为(61.33±8.38)岁,病程为6.0~17.0d,平均为(11.2±3.8)d,文化程度:小学与初中15例,高中与中专10例,大专与以上5例。观察组中包括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为37~77岁,平均年龄为(62.4±10.15)岁,病程为5.0~16.0d,平均为(10.8±3.5)d,文化程度:小学与初中16例,高中与中专9例,大专与以上5例。两组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包括进行心肌梗死疾病发生发展、注意事项等知识的告知,指导安全知识、自护知识等,同时注意进行疑问的解答。观察组则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强化健康教育的频率,深化健康教育的内容,丰富健康教育的形式,如不仅仅局限于进行一次健康教育,而是反复多次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健康教育的内容由浅入深,并针对每位患者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内容的制定,同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教育,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注意与患者沟通,了解其认知情况,对不足支持加以改进。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安全认知及疾病认知。1.3评价标准。安全认知及疾病认知均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问卷内容均为安全及心肌梗死等方面的知识,评分均设定在0~100分,其中<70分、70~90分及91~100分分别表示安全认知及疾病认知较低、一般及较高。1.4统计学检验。数据检验软件为SPSS22.0,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处理,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的安全认知比较。干预前对照组安全认知较低、一般及较高分别为5例、7例及18例,分别占16.67%、23.33%及60.00%;观察组安全认知较低、一般及较高分别为6例、7例及17例,分别占20.00%、23.33%及56.67%。干预后对照组安全认知较低、一般及较高分别为2例、6例及22例,分别占6.67%、20.00%及73.33%;观察组安全认知较低、一般及较高分别为0例、1例及29例,分别占0.00%、3.33%及96.67%。干预前两组安全认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09,P=0.757),干预后观察组的安全认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8,P=0.011)。2.2两组干预前后的疾病认知比较。干预前对照组疾病认知较低、一般及较高分别为8例、9例及13例,分别占26.67%、30.00%及43.33%;观察组疾病认知较低、一般及较高分别为9例、9例及12例,分别占30.00%、30.00%及40.00%。干预后对照组疾病认知较低、一般及较高分别为6例、6例及18例,分别占20.00%、20.00%及60.00%;观察组疾病认知较低、一般及较高分别为1例、2例及27例,分别3.33%、6.67%及90.00%。干预前两组安全认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08,P=0.758),干预后观察组的安全认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2,P=0.007)。

3讨论

心肌梗死的临床危害极大,而本类患者的安全要求较高,与之机体状态、行为能力较差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而患者自身对于安全的认知有助于相关干预措施的实施,同时也可提升患者的安全度,另外,疾病认知是疾病治疗态度,尤其是依从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且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认知的需求也较高,因此对患者进行疾病认知的提升意义较高。健康教育作为有效提升疾病认知的方式,其对患者安全认知的研究仍相对不足,且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效果差异明显,因此对此方面的探究仍十分必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强化健康教育对心肌梗死患者安全认知及疾病认知的提升效果显著好于常规健康教育,表现为干预后的上述方面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常规健康教育,分析原因,与强化健康教育更为细致及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有关,同时其多形式的教育模式可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而高频率的教育则可强化患者的知识记忆,因此有助于患者的安全与疾病认知提升,也肯定了其在本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2-3]。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强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心肌梗死患者的安全认知及疾病认知,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刘琳,丁蔚,徐美芳.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9,35(5):455-459.

[2]燕丽.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认知及行为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0):22-25.

认知范文篇5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言语行为;语力

一、相关理论概述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Austin最先提出的,经过美国语言学家Searle的补充和发展,成为语用学中重要的一部分。Austin认为言语行为包括三种行为,即言内行为(说话行为),指一切有意义的声音话语;言外行为(施事行为),表达说话者目的倾向,像道歉、暗示、感激、质疑等;言后行为(取效行为),话语在听者身上实现的效果,像高兴、悲伤、信任等。言语行为是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下的一种交际活动,必然包括交际的说话者和听话者。在Tamly的力量—动态模型中,原力实体是听话者,说话者是对抗实体,说话者往往会使用一种力来阻止听话者在话语之前的内在力量倾向,进而改变听话者的立场态度。

二、言语行为的语力

—动态模型言语行为的语力模型是基于Tamly的力量模型,主要研究力量实体说话者和听话者。听话者往往内在有自己的状态倾向,在受到讲话者对抗力实体的影响后,作出的力量改变。而影响语力的因素还有说话者的目的和社会文化因素(如心理暗示、人生价值观、对话者的社会地位、感情等)。当这些因素力量大于听话者的意图力量时,听话者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言语行为发生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下,对话双方具有各自的社会地位,遵循自己的社会规约。如教师对学生的话语具有规范性,售货员对顾客的话语应该遵守礼貌原则等。在语力动态模型中,听话者首先要了解说话者的目的,在社会文化因素力量的干涉下,再做出态度上的改变。与Tamly的力量模型不同之处是,这种改变不是简单的由静止到运动的变化,而是根据语境的差异而表现出多样化,要求我们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出多样性。如一名成绩非常差的学生在听到教师说“你只要努力学习就会赶上来”后,心情可能会好转并认真学习;一对男女在牧师的宣誓下结为夫妻,等等。因此,我们将会用语力动态模型来分析不同的言语行为。

三、语力—动态模型的言语行为分析

1.直接言语行为直接言语行为的分类是以话语的目的、心理的状态、话语和外界的关系以及内容为标准。但其弱点是社会的文化因素涉及较少。因此,这里所谈到的类别虽然基于经典言语行为理论,但将社会文化因素考虑在内,来改进其内容。接下来我们将分析这些直接言语行为。⑴断言行为男同学A:“你就是那么的‘倾国倾城’,而我却‘多愁多病’。”女同学B突然脸红了起来,说道:少拿学来的话欺骗我了,小心我去告诉你妈妈。在这个语境中,男同学的话语属于断言行为。他的目的是表达对女同学的喜爱之情,来增近心理距离;而社会文化因素是男孩子往往在表达爱情上会比女孩子更大胆。这两种因素所形成的语力传达到了女同学身上。而作为女生,往往会把感情放在心里,这种态度就是力量趋势。但男同学引用典故中的人物关系所表达的话语让女同学感到他说话太夸张,受到了欺骗,因此,对抗力克服了原力,产生了最后女同学的状态变化,即取效行为。⑵指令行为同学A在自习课上正在说话,这时班长走了进来对他说道:“还说话呢,老师叫你去他办公室。”同学A听了之后,不觉地打了个冷战,急忙走了出去。在这个情景中,班长的话语属于指令行为。他的意图是让同学A去老师办公室,社会因素是:班长代表老师在传达指令,教师的权威性是不能违抗,而且由于同学A在说话,往往在这个环境下会产生一种压力,担心被责罚。这两种力构成的语力通过话语改变了同学A原本的力量趋势,从轻松的心情变成了紧张的心情,即取效行为。⑶承诺行为她拉着妈妈的手到奶奶面前跪了下来:“我是铁了心不嫁给他,你们要再逼我的话,我就去当尼姑,或者直接抹脖子!”气的奶奶浑身颤栗,“我可就剩下这么一个孙女儿了,你们还要来算计!”在这个情景中,孙女所说的话属于承诺行为,承诺自己拒绝嫁人。说话者的意图是借助奶奶的帮助让其他人断了逼她嫁人的要求,社会因素是:奶奶一般在家中权势较高,对孙女的隔辈亲更深,孙女相信奶奶一定不舍得她当尼姑或者离开她。这里所形成的语力也是通过话语传递到奶奶那里的。奶奶原本力量趋势是心情悠然舒畅的,因为受到家里所有人的照顾和尊重,养尊处优,但孙女的话语力量打破了原本的力量趋势,最终改变了奶奶的内心状态,即取效行为。⑷表情行为他急忙拦住了自己的女朋友说道:“亲爱的,饶了我这一会吧,我要真是有心欺负你,那我明儿个就掉进这池子里,变成个大王八驮着你。”女朋友听完噗的笑了出来。在这个情景中,主人公的话语是个表情行为,是对女朋友的道歉。他的意图是让生气的女朋友原谅自己的行为并开心起来,社会因素主要是情感方面:他很疼爱自己的女朋友,而且对她的性格十分了解,他坚信两人的感情和睦,认为自己能让她高兴起来,因此选择了一种调侃的形式。这里所形成的语力使女朋友原本的力量趋势(生气)发生了变化,对抗力实体超过了原力实体,使得两人恢复了关系。⑸宣告行为A昏睡几日后,昏沉地看到大家都围着他,轻声说道:“我怕真的是要去见阎王爷了,照顾好我的孩子。”大家听到后,心如刀割般。在这个情景中,说话者的话语属于宣告行为,宣告自己要脱离人间。显然大家对说话者的情况都非常地担心,但仍相信他一定会安全无事,这是大家本来的力量趋势。然而,说话者的话语却使大家薄弱的心理防线崩溃,对抗力超过了原力,使得的大家悲痛欲绝。2.间接言语行为语力—动态模型同样可以分析言语行为理论中的间接言语行为。例如:“我并不比桑菲尔德果园那棵遭雷击的老栗子树好多少,”没有过多久他说。“那些残枝,有什么权利吩咐一棵爆出新芽的忍冬花以自己的鲜艳来掩盖它的腐朽呢?”“你不是残枝,先生———不是遭雷击的树。你碧绿而茁壮。不管你求不求,花草会在你根子周围长出来,因为它们乐于躲在你慷慨的树荫下。长大了它们会偎依着你,缠绕着你,因为你的力量给了它们可靠的支撑。”《简爱》在这段对话中,我们能看出简爱对残疾的罗切斯特所表达出的真爱。但罗切斯特却将自己比作残枝,将简爱比作爆出新芽的忍冬,来委婉地拒绝了简爱。而简爱则借用他的比喻,坚持自己对他的感情,说服接受这份爱。这是表达劝慰的间接言语行为。简爱的意图是让罗切斯特恢复自信心并与她在一起,社会因素是他们之间相互信赖坚持的爱情,属于感情因素。由于罗切斯特内心对简爱一直是充分信赖的,因此,当简爱把他比作可以支撑的碧绿茁壮的大树时,形成的语力克服了罗切斯特原本矛盾内心的力量趋势,使他最后心情愉悦并接受了简爱。因此,简爱实施了劝慰目的的间接言语行为,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

四、结语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借用Tamly的力量—动态模型,结合语用原则,研究言语行为中的语力—动态模型。分析表明,取效行为状态的变化是言语行为的重要特征,通过语力和取效行为,阐明说话者通过话语产生的行为目的和结果,弥补了经典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因此,言语行为的语力—动态模型能有效地解决言语行为理论中所出现的问题,并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SEARLE,JR.ANDVANDERVEKEN,D.FoundationsofIllocutionaryLogic[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5.

[2]ALSOSEETAYLOR,K.TruthandMeaning.AnIntroductiontothePhilosophyofLanguage[M].Oxford,BlackwellPublishersLtd,1998.

[3]顾日国.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诠释与批判[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10):30-39.

[4]顾日国.John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评判与借鉴[J].国外语言学,1994(3):10-16.

[5]徐盛桓.认知语用学研究论纲[J].外语教学,2007(3):1-6.

认知范文篇6

关键词:绘画语言油画写生认知

油画(CANVAS),直译于日本“油绘”,意为西洋油彩绘画。在我国,已经是“西画百年,百年西化”了。但是当今世界,真正的油画却变成了架上绘画,而纷杂的现代主义又加速了传统架上绘画的边缘化。油画创作中普遍地被“广告化”“卡通化”“装饰化”“工艺性”等效果充斥。

正如很多西方前卫艺术家,用宣纸、毛笔,画着同样水墨淋漓的“国画”,难道那些就是我们的国粹吗?现如今,艺术全球化带来的是媒介与技术的共享。同时,新艺术划分变得更加迫在眉睫。太多的现代艺术在盗用传统绘画的媒介,原本用媒介区分画种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艺术的特质是共存,没有取代,只有发展和延续。划分,只是为了使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能够更好地延续和发展,给不同的艺术家及群体以归属。新的划分标准、新的艺术名称的出现,看来也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它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

认知传统不是逆向回归,而是借助历史的维度认知自己。绘画是视觉的艺术。油画,真如“油彩之作画”那么简单吗?要完成油画,且真正掌握这门语言,首先就得弄清这门绘画的基础。造型能力、色彩能力、创作能力,对于油画来说缺一不可。但是,如果从什么是油画的语言上把话题展开,把问题延伸到从概念上认识油画,通常人们会以为,把油画颜料画在油画布上它就是油画了。其实,油画是必须建立在三门非常坚实的、科学的基础之上的,即透视、解剖和色彩。这三门科学,就如同鼎的三条腿,这鼎便是写生。画什么东西都必须写生,这才是油画的特点。离开了这三点,完全靠记忆行不行?中国画可以靠记忆,可油画光靠记忆是不完善的。依靠记忆固然可以画出一个大概模样,但你不能达到具体化、准确化和科学化的程度。实践已经证明,光靠记忆是画不到家的,是无法生动表现事物的。画房子、画风景受透视的制约,画人物受解剖的制约,如果脱离解剖无节制地夸张变形,画出来的东西必然就没看头。“写生作品是艺术家气质与才华最直接的艺术表达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其绘画语言的纯粹与表现方式的率直而生动。好的写生作品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爱不释手、百看不厌。许多艺术大师莫不是以写生作品奠定其成功的基石,又都是以写生作为艺术的‘起步’和‘入门’,因为艺术家深知‘写生’是通往艺术之路的捷径,许多绘画大师都是以毕生的艺术实践验证了这一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无一不是写生的结晶。就连现代主义的先锋毕加索、马蒂斯这二位大师,无论画什么,也从未放弃过写生,其中毕加索的代表作《变形的牛》,更是为世人演示了写生的魅力。

而就造型能力上说,国画也可以写生,但油画除了素描黑白以外,还有较之国画更为丰富的色彩关系在里面。色彩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客观世界的色彩变化,其复杂性是人类记忆所无法完全复制的。所以,作为西方绘画的油画,之所以可以突飞猛进地发展,原因就是有这三门学问做基础,才使它达到了艺术的新的高度。油画不仅有艺术性,同样也有科学性。画面中全部的东西必须经过一个选择,什么头发、衣服、背景、衬布,经过探索和选择,要选择最佳方案,这样我们才能够达到最佳的色调。中国油画,在脱离这些基本功的前提下,就很容易产生一些简单化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对油画存在问题简单化。真正的油画语言不能脱离素描的基本功,在素描基础没有完善之前,油画本土化,最终肯定是简单化、概念化,是空洞的。它里面必定多少夹杂了一些不纯的、不是油画语言的东西。它有可能在用“国画语言”画油画,也有可能是在用“版画语言”画油画,制造出一些版画上、装饰画上的词汇。我们的油画,在过去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就缺少对这三个方面的重视,而透视、解剖和色彩这三个方面又恰恰是我们的“软肋”。正如中国美院付为安先生所说的:“我们的艺术家现在知识面很宽,但没有一个文化思想来统领,没有统领的知识就是无用的、零碎的。现在就是因为没有那个统领的东西,很零碎,看看这个也对,看看那个也对,分辨不清。”笔者认为,这“统领”就应该是我们的写生,还有与之相结合的透视学、解剖学和色彩学。其实,我们更应该好好学学“董其昌的‘熟外熟’,精通、精熟,然后放松、放开,真趣自出。”中国油画就是过早地抛开了精通、精熟,只想放松、放开,那真趣怎能出得来?

西画传入中国,并不仅是一个油画的传入,而是西方人文科学的传入。也可以说是通过写生,产生了这三门科学——透视学、解剖学和色彩学,也就是说西方绘画起源于写生,他们为美术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是油画的灵魂。有人会说,那是只有科学没有艺术的作品。我们也不能武断反驳,难道有了科学性就必然没有艺术性吗?例如,西方一些绘画有了科学性的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这些艺术作品看后就必然没有艺术性吗?好的油画作品,它不仅仅是一件追求科学性或艺术性的“图示”,而且还应该是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互相包容、渗透的艺术作品。在画面中,科学性与艺术性是对立统一的,根据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目的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其科学性、艺术性各自所占的比例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个不争的定律,但凡优秀、传世之佳作,必然在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比例上,找到了一个与作品本身最佳的切入点。

油画是科学,这一点不容置疑。从希腊、雅典的人体黄金分割,到文艺复兴的透视解剖,乃至牛顿发现光影奥秘,并随之兴起的印象派、后印象派等,无一不是在追求科学。但这些伟大的艺术巨匠却没有一个人放弃过艺术性。追求科学,正是为了更好地完善画面,更好地体现艺术性。千年西画史,历代大师所苦苦追求的科学,不仅没有取代、削弱艺术,反而大大地提高了艺术性,催生出了立体派、表现主义等一系列“高”艺术性的作品。可是,当代却有很多的人在走极端:要么只讲科学性,画面变得如工程设计的图形;要么就只谈艺术性,艺术得“无边无际”。

油画现在面对的问题、难题很多。写生作为油画的基本准则,既不姓“科”也不姓“艺”,孰多孰少,只凭作品需要,绘画者需要,最终目的就是要画出好作品。其实,我们的这种只“对立”而不“统一”,是有历史、文化等多种原因的。其原由是我们对西方美术理解的片面性以及不连贯性造成的,其中不可避免地就会有断章取义,误解和歪曲。同时,面对艺术作品,认知的单一标准,使科学性与艺术性各自为政,互不兼容,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单独取之都不能成为标准。而且,更不应该以此作为“门派”划分的依据。

我们应该回到写生中来,回到油画的原生态中来。以“眼见”为标准,合理运用科学性与艺术性,为画面服务,为作品服务。

注释:

①周大正.周大正油画风景教学写生集[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②陈丹青.陈丹青音乐笔记[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周大正.敦煌壁画与中国画色彩[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陈丹青.多余的素材[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3]陈丹青.退步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丰子恺.丰子恺西洋美术史[J].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认知范文篇7

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其重大意义在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动员全党更好地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而团结奋斗。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当前的世界形势和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若想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若想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若想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就必须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认为首先应该注意把握好三个方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概括的讲就是深入实际、提升境界,全面发展。

学以致用,一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紧紧结合工作实际和业务职责。优化工作。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不能坐而论道,也不能盲目作为。从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出发,从科学发展理论中寻找破解,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的思维创新举措,用创新的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深入思考,调查研究,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循序渐近,逐步拓展。

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社会和谐靠画笔是画不来的民生改善靠口号是喊不来的经济发展靠嘴巴是讲不来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实践与创新的过程。所以不要在实践中掩盖矛盾,逃避问题,只有正视矛盾,发现问题,面对挑战,树立信心,不畏缩,不后退,才能去寻找破解,才能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来认识它才能用科学发展的思想去解决它才能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检验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效果与实绩。同时,这个过程中我又可以发现新的不足,面对新问题与困难,进而深入的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去思考它破解它这个过程本身,正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

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力量来自于信念,二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先进来自于信仰。只有有了理论上的深刻认知,才能拥有工作中的时刻清醒;只有有了理论上的深刻把握,才能拥有行动上的及时自觉;只有有了理论上的深刻武装,才能拥有实践中的坚定果敢。想这也正是党始终不放松用先进理论武装全党武装人民的道理。理论修养是最好的防腐剂,理论武装是最先进的武装。信念的滑坡是衰败的开始,信仰的失落是灭亡的端睨。

提笔能写,张口能讲。遇事能办”前提是深刻认知,基础是融会贯通,其途径是工作实践。建设服务型机关、学习型机关、创新型机关、廉洁型机关,需要科学发展观深入每个公务员的心,而不仅是背概念,记条条,那样的结果只能是与解放思想相背的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理论素质是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学习开启智慧,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理论成就事业。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要解决好各种新矛盾新问题,跟上时代步伐,实现新的发展,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提升思想境界,进而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领导水平。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是理论武装的基本任务,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认知范文篇8

一、片断设计的基本原则

发自内心的思想认识,源于学习活动和生活实践中的情感体验,是情感体验下的思想内化的结果,是产生社会规范化行为的原动力。因此,片断设计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若干个独立的或相联系的情景、情境中,提炼问题指向,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思考的自主性和活动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并产生相应的真情实感,形成解决生活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欲望和冲动,促进形成个性化的思想情感。基于这一目标,片断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寓实践性于趣味性

情景、情境的设计,要体现儿童的兴趣特点和情感需要,激发学生热情地在活动和过程中体验。如教学《爱爸爸妈妈》一课,可预先组织一次“小鬼当家”活动,让学生当一天家,从早晨买菜起,安排好家里一天的生活,洗碗筷,收拾房间。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特别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在理菜时最好需要帮忙;有的说,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这时可以切入:“是啊,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和你们一样,最需要这些,请你把自己最需要的送给你的爸爸妈妈。”这种萌发于生活的情感是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

趣味性的活动形式如编儿歌、趣说公益广告用语、编童谣、师生共同表演、做游戏、画卡通画、讲童话故事和科幻故事等等,都有利于儿童在快乐的参与中获取和巩固德育知识。

2、寓明理于活动

活动中获得的感悟、体验更能够促进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印证和自我约束。如教学《团结力量大》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过听小蚂蚁的故事感悟道理,通过参与游戏活动《五指操》、欣赏表演《拔萝卜》、制作日常生活中的水果拼盘,体验“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又如指导学生搜集社会生活中的诸如交通问题、社区的卫生问题,学习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向有关部门反映等等,能够更好地将现代公民意识落实为具体的文明言行。

3、寓导行于体验

导行注重的是正确行为的示范,对正确的行为动作进行分解,让学生分析在不同情况下选择最正确、最合适的行为方式。如三年级《家里来了客人》一课,为了让学生了解、实践待人接物的一些常规礼仪,可以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让学生回家去做一做、比一比,看谁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到课堂,根据反馈情况予以及时评价。

二、片断设计的基本依据

片断设计,就是把特定的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或相联系的教学片断,设计成直观的具体的情景、情境,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体验、提炼和感受其中蕴含的学习主题及其内涵,实现正确思想认识的科学内化,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思想信念,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社会活动,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片段设计之所以是打开小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窗口,在于直觉体验在儿童自我意识的萌发和形成中起着直接作用,知情合一和知行统一是一个渐进的、不断融合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儿童的学习活动和过程不可能是系统的、理性的,而是具有零碎的、感性的、直观的、具体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活动、生活实践中所展示的情感世界和道德行为,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真实思想和生活状态,即他们所说、所做、所思、所惑,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基本实践来源。

儿童的心理品质、思想品质、个性品质的成长发展规律和生活特点,客观上要求把系统的教学目标和抽象的思想理念,分解、转化在特定的具体的片断的活动和过程中,引导儿童直观地具体地点滴地从中体验和感悟所蕴含的哲理、道理及其道德价值,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和生活实践中,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知识的融会贯通、思想的内化升华,形成自己的具有个性特色的人生体验。

三、片断设计的基本方法

片断设计的形式包括讨论、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资料搜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实践性活动、现场训练等等,但是,无论什么形式的独立或综合性设计,都要体现问题情景→体验矛盾→感悟明理→实践延伸→行为养成这一逻辑过程,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构建认知冲突,激化认知矛盾,通过体验活动,发现和认识新的认知矛盾,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新的思想境界。

1、问题指向,引导体验

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难点,把基本的知识点转换为情景、情境中的信息刺激点,由浅入深地融合于具体的形象的示范场景或实地的现场训练中,使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可以直接直观地提炼出学习主题,并通过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感悟出主题的内涵及其行为要求。

2、引发质疑,学习辨别

对信息刺激点的布局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感受能力,设置信息的相关点、干扰点或错误点,引发学生质疑问难。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表现,把握学生对片断的内涵的感悟程度。对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所产生的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多角度、多方位地感知知识和行为矫正,让学生从教师反馈出的信息中知道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3、发动参与,收获感动

片断式的生活场景或活动,既要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设计信息刺激的兴奋点,又要依据学生的生活,设置激发学生积极投入的兴趣点,尤其要让学生在激情中激活体验,从而产生乐意接受行为规范的动机,再“趁热打铁”进行行为训练。如一年级《国旗国旗我爱你》一课,可以升起模拟的小国旗(也可用投影片),播放国歌录音,激起学生崇敬之情,并通过每周升旗仪式的反馈矫正,深化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4、激发情感,深化领悟

片断的设计,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的行为,表现出自觉的或自发的真情流露,可以通过做游戏、实物演示、智力竞赛、猜谜语等趣味性活动或直观景物导入,把学生带入具体形象的情景之中,在特定的情绪感染下进入课文意境。如请一位学生表演探望生病的同学或亲友,该怎么说,怎么做。全班同学对他的表演行为进行评议。然后,同桌两人一个当病人一个当探病者进行训练。

5、创新形式,促进养成

认知范文篇9

关键词:认知|情境性|生成|具身化|动力学。

随着认知的计算隐喻的局限和困境的加深,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认知科学中具身化(embodiment)的观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强调:“在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机器人学、教育、认知人类学、语言学以及行为和思想的动力系统进路(approach)中,人们已经日益频繁地谈到具身化和情境性(situatedness)。”[1]例如,在认知发展领域有西伦(E.Thelen)的工作;在语言学领域有莱考夫(G.Lakoff)和约翰逊(M.Johnson)的工作;在机器人学领域有鲍拉德(Ballard)、黑霍(Hayhoe)、普克(Pook)、和劳(Rao)的工作;在神经科学和动力学领域有西伦、盖拉德(T.vanGelder)、希尔(Chiel)、比尔(Beer)、埃德尔曼(G.M.Edelman);在哲学领域有克拉克(A.Clark)、瓦雷拉(F.J.Varel)、汤普森(E.Thompson)和罗施(Rosch)的工作;等等。

1具身认知

1.1关于“embodied”和“embodiment”的译法和用法

目前关于“embodiment”和“embodied”,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译法。但从“embodiedmind”和“embodiedcognition”所强调的一般观点来看,“embodied”是指:心智和认知是与具体的身体密切相关[2],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和本质的关联。从发生和起源的观点看,心智和认知必然以一个在环境中的具体的身体结构和身体活动为基础,因此,最初的心智和认知是基于身体和涉及身体的,心智始终是具(体)身(体)的心智,而最初的认知则始终与具(体)身(体)结构和活动图式内在关联。因此,我们把“embodied”译为“具身的”,“embodiment”译为“具身化”。但随着embodiedcognitivesciences研究的深入,“embodied”的内涵已经被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了,它和情境性的概念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关于“embodied”的搭配用法,我们以茨马克(T.Ziemke)的列举为例:

具身化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被广泛地用在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文献中,诸如这样的术语:embodiedmind,embodiedintelligence(e.g.Brooks,1991),embodiedaction,embodiedcognition,embodiedAI,andembodiedcognitivescience).而且,明显存在具身

化的不同类型和概念,如situatedembodiment,mechanisticembodiment,phenomenalembodiment,naturalembodimen,naturalisticembodiment,socialembodiment,另加本文中的historical,physical,organismoid,andorganismicembodiment.[3]

1.2相关的概念

在当前的认知科学中,人们对具身认知(embodiedcognition)观念的描述使用了几个与“具身的”含义相似的但着眼点不同的概念,如:“情境性”(situatedness/embeddedness)、“生成”(enaction)。

情境性

情境性和具身化观念密切相关,它们都是在反对传统的认知主义的基础上,最初从不同的侧面提出的。认知的情境性研究拒绝认知主义的如下的几个基本观点,认知主义认为认知是:(1)个体的,即认知由孤立的个体进行;(2)理性的,即认知的首要范例是概念思维;(3)抽象的,即身体和环境在认知中是次要的;(4)分离的,即思维与知觉和身体活动在逻辑上是分离;(5)普遍的,即认知科学是寻找一般智力活动的普遍原则,它适用于所有个体和所有环境。

与之相反,情境性的研究认为,认知是:(1)社会的,即认知发生于人类构造的共同体中;(2)具身的,即身体的物理方面在实际和理论两个方面都是重要的;(3)具体的,即认知的实现和环境的物理约束是极为重要的;(4)定域的(located),即情境依赖是人类活动的一般特征;(5)参与的,即认知是与周围环境的持续的相互作用。[4]

生成

“生成的”(enactive)是瓦雷拉等人在《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这部经典著作中引入的一个概念。在认知科学中,它是一个和“embodied”同等重要的概念,在一些学者中它们甚至被等价地使用。“enactivecognition”表达了一种不同于经验论(极端的客观主义)也不同于唯理论(极端的主观主义)的认知方向。瓦雷拉等人选择这个术语来“强调这个日益增长的确信:认知不是一个预先给予的心智对预先给予的世界的表征,认知毋宁是在‘在世存在’(beingintheworld)施行的多样性作用的历史的基础上的世界和心智的生成”。根据“enactive”的含义,瓦雷拉等人认为,知识有赖于与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语言和我们的社会历史——简言之,我们的具身化——不可分离的在世界中的存在(beinginaworld),知识不是存储在心智中,而是在世界的交往活动中发展的,认知者处身于(situatedin)世界中,认知者和其实践的世界彼此蕴含在相互生成的过程中。[5]

1.3具身认知的含义

这里,我们给出三个对“具身的”看法:

(1)瓦雷拉等人

通过“具身的”这个术语,我们想要强调两点:首先,认知依赖于经验的种类,这些经验出自于具有各种感觉肌动(sensorimotor)能力的身体,其次,这些个体的感觉肌动能力本身根植于(embeddedin)一个更广泛的生物的、心理的和文化的情境中。[6]

(2)西伦

认知是具身的,就是说认知源于身体和世界的相互作用。从这个观点看,认知依赖于经验的种类,这些经验出自于具有特殊的知觉和肌动(motor)能力的身体,而这些能力不可分离地相连在一起,并且共同形成了一个记忆、情绪、语言和生命的其它方面在其中编织在一起的机体(matrix)。具身认知的当代观念反对盛行的认知主义的立场,这个立场视心智为一个操作符号的装置,因此这个立场专注于形式规则和过程,通过它们符号恰当地表征了世界。[7]

(3)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批判理性主义的理性观时提出:

理性并非如传统大多数认为的那样是非具身的(disedmodied),而是源自我们的大脑、身体和身体经验的本性。声称我们需要一个身体来进行推理,这并非平淡无奇和显而易见,毋宁说,理性的结构本身正是来自于我们具身化的细节,这个主张是惊人的。使得我们得以知觉和四处活动的同样的神经和认知机制也创造着我们的概念系统和理性模式。因此,要理解理性,我们必须理解我们的视觉系统、运动系统以及一般的神经绑定(binding)机制的细节。总之,理性无论如何不是这个宇宙或非具身心智的先验特征。相反,它完全是由人身体的特性、我们大脑神经结构的非凡细节以及我们在世界中的日常活动的细节(specifics)所塑造的。[8]

1.4具身认知范式

汤普森认为[9],生成的认知科学(enactivecognitivesciences)或具身的认知科学(embodiedcognitivesciences)涉及三个论题:

(1)具身化:人的心智不是局限在头脑(head)中,它具身于(embodiedin)整个有机体中,而有机体根植于环境中;

(2)具身认知的涌现(Emergence)的动力学机制:具身认知是由涌现的和自组织的过程构成的,该过程通过藕合(coupling)或交互的因果性(reciprocalcausality)使大脑(神经系统)、身体和环境相互连接在一起。

(3)自我-他者的共同决定(Self-OtherCo-Determination):在社会生物中,具身认知是从自我-他者的主体间的动态的共同决定中涌现出来的。

这三个论题表明具身认知观与表征的和计算的认知主义(cognitivism)的认知观的对立。现在,具身认知不仅是一种起于哲学的观念,而且已成为明确的认知研究进路、纲领和范式。瓦雷拉(F.J.Varela)等人区分了认知科学研究演进的三个圆环(如图[10]):认知主义、涌现(联结主义)和生成论(enactivism)(或具身范式)。与之相似,莱考夫和约翰逊区分了认知科学发展中的两个范式:“第一代认知科学”(first-generationcognitivesciences)和“第二代认知科学”(second-generationcognitivesciences),或者是“非具身认知科学”(disembodiedcognitivesciences)和“具身认知科学”(embodiedcognitivesciences)。[11]

如果我们把“具身的”、“生成的”、“情境的”这些概念所强调的不同侧面结合起来,我们给出具身认知的一个更全面的表达:认知是根植于自然中的有机体适应自然环境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它经历一个连续的复杂进化发展过程,它最初是在具有神经系统(脑)的身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中生成的,并发展为高级的、基于语义符号的认知能力;就情境的方面而言,认知是一个系统的事件,而不是个体的独立的事件,因为认知不是排除了身体、世界和活动(action)而专属于个体的心智(大脑)并由它独立完成的事件。

2具身认知的两个维度:连续的进化和暧昧的身体

2.1连续的进化

认知主义将认知抽象为一个独立于身体活动和环境的内在的表征和计算。但真实的是,认知不是一个纯粹内在发生的、独立进行的事件;也许认知主义的这种抽象的和二元论的看法只有从认知的高级水平,即笛卡尔的“我思”——科学、数学和逻辑思维——上看才是“显然的”。但是如果我们接受进化的连续性,那么认知就不可能一开始就处于高级水平,但传统的认识论以及认知主义只顾到高级水平的认知,换言之,即只顾到认知的某些完成形态。因此,皮亚杰认为,对认知的研究必须追溯认知的发生和起源,“发生认识论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从最低级形式的认识开始,并追踪这种认识向以后各个水平的发展情况,一直追踪到科学思维并包括科学思维。”[12]从这样的角度看,认知必然有一个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的历史。我们的结论是:在人类和狗之间,在猫和阿米巴虫之间,在成人和幼儿之间,必然存在一个渐进的差别和连续性。认知是一个连续的复杂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无历史的逻辑能力。[13]因此,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理性是进化的,因为抽象的理性是建立于,并使用出现在“低等”动物中的知觉和运动推理形式。这个结果是理性的达尔文主义,一个合理性的达尔文主义:理性,即便是其最抽象的形式中,是使用而不是超越我们的动物本性。理性是进化的这个发现完全改变了我们与其他动物的关系而且也改变了我们关于人是唯一理性的概念。因此理性并不是一个将人从动物中分离出来的本质。毋宁说,它将我们置于一个与动物的连续统(continuum)中。[14]

当我们接受这样一个进化的认知观点,我们就不得不重新审视同样具有广延特性的身体的认知作用。因为,认知的初级形式的演化大都表现于身体活动的能力,而且只有通过一个有广延的身体我们才和自然真正联系在一起的,认识论的二元论分界才会在演化的连续性中渐渐变得模糊。

2.2暧昧的身体

认知最初能以具身的方式实现,是因为身体已经不再是一般的物理学的物体,它是生物学的有机体,是与环境进行接触和相互作用并能完成种种动作图式的活的身体(livedbody),是社会文化中的身体-主体(body-subject)。[15]在认知上,身体是具有相对同一性(identity)和独立特性的一个系统的整体。

我们的身体是我们和世界接触的媒介,因为我们的身体也有物理的特性,所以我们才能“在世存在”,我们才能与其它的自然之物同处一个世界和共同拥有一个世界,所以我们必须遵循同样机械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的要求。我们不可能飞翔,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像鸟的身体那种适应空气动力学的身体结构。

在我们的身体经验中,梅洛-庞蒂(Merlau-Ponty)看到了身体经验的暧昧性或两义性(ambiguity)。我们被经验到的身体不是笛卡尔二元论意义上与“我思”对立的单纯广延的物体,它既非纯粹无意识的活动,但也不完全是先验意义上的无广延的纯粹意识。我们的身体具有非二元论的双重的特性,我们身体的这种特异性在于它既是能感觉的(sensible)也是敏感的(sensitive),同一个手既能触摸也能被触。身体既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它对刺激做出反应,但也赋予刺激一种意义。例如,当我们打击到一个面团和一个人的身体时,面团和身体同样的物理上的凹陷反应,但身体还有避开打击带来疼痛的躲避反射。因此,身体已经是意向性的身体,但不是纯粹“我思”的意向性,而是在世界中生存的意向性:

反射不是客观刺激的结果,而是转向客观刺激,给予客观刺激一种意义,客观刺激不是逐个地和作为物理因素获得意义的,而是把它当作情境时获得的。反射使客观刺激作为情境存在,并与之处于一种“认知的”关系中,即把客观刺激当作它一定要面对的东西。由于反射向着情境意义开放,由于知觉一开始没有确定一个认识对象,由于知觉是我们的整个存在的意向,所以反射和知觉是一种前客观看法的样式,即我们称之为在世存在的东西。[16]

因此,身体及其活动图式既满足于物体活动的要求,它也满足生存意向的认知要求:例如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讨论了身体空间的扩展性(盲人的手杖)、作为性别的身体、作为表达和言语的身体等。在生存的意向上,我们身体系统的结构和活动图式最初已经是藕合于世界的认知系统了。“我们的知觉范畴和形式,在个体经验之前已经确定了,它们适应于外部世界,其理由完全相同于在马出生前马的蹄子已经适应于大草原(steppe)的地面和鱼在孵化前鱼的鳍已经适应于水。”[17]

3心智和认知是如何具身的呢?

我们应该不只是确信心智和认知是具身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知到它们是如何具身的。为此,我们仅提示性地考察两个方面:(1)身体活动向高级认知的发展和在其中的作用,这里我们涉及皮亚杰/维果斯基的动作内化理论和莱考夫/约翰逊的概念隐喻思想;(2)认知的具身研究的动力学方法,这里我们涉及当今认知研究的动力系统理论。

3.1动作内化(internalization)

尽管人们在直观感性上认为,身体动作或活动(action)与心理和认知发展之间具有直接密切的联系。但是直到皮亚杰和维果斯基提出认知的动作内化理论后,动作和认知发展的多学科的系统研究才蓬勃发展起来。

皮亚杰认为,身体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认知结构的起源是动作的一般性协调,而动作是身体与环境在相互作用的活动中的最初的接触面和接触方式,是主客体的桥梁;主体为认识客体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如吃苹果。在这类作用中,心理和认知结构以一个连续的同化(assimilation)-顺应(accommodation)和结构-建构的动力过程不断改变和重建;一些初级的动作以及其它许多更复杂的动作逐渐在心理水平上进行着,它们成为内化的思维活动,即形式运算。

维果斯基(LevSemenovichVygotsky)最早提出了外部动作“内化”为智力活动的理论。他认为符号的运用使得心理活动得到了根本的改进。没有语言的心理活动是“直接的、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了语言后才能转变为“间接的、任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操作外界事物的外部形式的活动,即从感知运动向语言思维的过渡。维果斯基强调“活动”的作用,并运用外部活动和内活动相互转化的唯物辩证法,揭示儿童思维发展的动力。[18]

3.2隐喻投射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肉身中的哲学:具身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中开宗明义地提到认知科学的三个主要发现:心智原本是具身的;思维大都是无意识的;抽象概念大部分是隐喻的。[19]这三点指明了身体在认知和心智中的基础性和运作方式,而第三点特别表明高级阶段的抽象概念和思维发生于身体经验的一种途径,即通过隐喻投射而形成概念隐喻。

长时间人们持有的看法认为:只有人的头脑(head)才可以形成概念,理性思维同知觉和行为是无关的,与人的感觉肌动系统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概念一定是抽象的,是非具身的(disembodied)。但以莱考夫等人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推翻了这种看法。

在认知语言学看来,隐喻具有普遍性,隐喻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的、基本的方式之一。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概念意义的获得和概念体系的结构不是凭空产生的,从发生的过程看,它们源于人们最初的身体经验的隐喻投射。身体经验被用于抽象概念是司空见惯的,如AffectionIsWarmth,ImportantIsBig,HappyIsUp,IntimacyIsCloseness…[20]。隐喻投射之所以可能,首先是因为人类的身体经验本身是直接的、有意义的结构。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抽象概念之前的身体经验至少存在两种结构:

(1)基本层次结构(basic-levelstructure)

“家具-椅子-摇椅”、“交通工具-汽车-赛车”,这显示了人类范畴的一个基本层次结构,即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category)-基本水平范畴(basic-levelcategory)-下属范畴(subordinatecategory)。在这三个层级中,我们的知觉系统最容易区分出基本水平范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布伦特·伯林(BrentBerlin)、埃莉诺·罗施(EleanorRosch)、卡罗林·默维斯(CarolynMervis)和他们的合作者发现,这种中间水平的范畴在认知上是“基本的”——也就是说,与“上位”范畴,如家具和交通工具,和下属范畴,如摇椅和赛车,相比,它们有一种认知优先性。[21]。伯林和罗施发现,基本水平范畴的认知优先性有赖于我们的身体经验,基本水平和非基本水平范畴的区分是基于身体的,也就是说,基于格式塔知觉、肌动计划和心理意象(mentalimage)。

(2)意象图式结构(image-schematicstructure)

意象图式结构是指那些在我们的日常身体活动经验中反复出现、相对简单的结构和空间方位关系,前者如容器图式(Container)、路径图式(Path)、力-动力图式(force-dynamic)等,后者如部分-整体(Part-Whole)、中心-边缘(Center-Periphery)、近-远(Near-Far)等。

意象图式是通过身体来理解的。像前和后这样的概念出自身体,依赖于身体,并且如果我们没有我们所有的这种身体,它们就不会存在。这对于基本的力-动力图式(推、拉、推进、支撑和平衡)也是同样的。我们理解这些是通过使用我们的身体部分以及我们移动它们(特别是我们的胳膊、手和腿)的能力。我们的身体是呼吸空气、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的容器。我们一直以容器(屋子、床、建筑)定向我们的身体。我们也把抽象的容器投射到空间的区域上,如同当我们理解一大群蜜蜂存在于一个花园里。同样,每次我们看见某物移动,或移动我们自己时,我们就以源-路径-目标图式来理解那个运动并进行相应的推理。[22]

3.3认知具身化研究的动力学方法

我们说认知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而是一个系统事件,不是一个简单的系统事件,而是包含了脑神经系统在内的复杂的系统事件。也就是说,认知是认知者(agent)(身体和大脑)与环境(自然和社会文化)的内在的、不可分离的相互作用的生成过程(如图[23])。例如冯·盖尔德(TimvanGelder)说,“认知系统不仅仅被封装在大脑中,确切地说,神经系统、身体和环境都持续地改变着,并且同时地彼此影响,所以真正的认知系统是包含这三者的单一的统一的系统。”[24]更通俗地说,认知是情境化的过程。但这些说法不过是一些过于“粗糙的”的定性描述。我们如何能够更实际地了解具身认知的实现机制呢?目前的认知的动力系统理论(dynamicsystemstheory,DST)的进路正在发展这种实现的可能性。

相对于认知的计算假设(ComputationalHypothesis,CH),盖尔德1995年给出了一个认知的动力学假设(DynamicalHypothesis,DH):“自然认知系统是某些种类的动力系统,而且从动力学眼光来理解是对认知系统最好的理解。”[25]应该说,当前认知的动力系统进路的观念并不是全新的。例如,早在20世纪50年代,阿史比(W.RossAshby)就预见性地提出:所有的认知或许都能由动力系统模型来解释。[26]但是限于当时缺乏适当的数学工具和实现这种模型的计算方法,以至于在Ashby的建议之后很少有后继的研究。

应该看到,认知的动力系统研究本身不是一个范式,而是实现“激进具身认知论题”(TheRadicalEmbodiedCognitionThesis)的数学方法和工具,其观念基础仍然是具身化、情境性和生成等概念。

动力学假说是以数学的动力系统理论为基础描述认知。动力系统理论(DST)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本质上是几何学的概念来描述系统演变的行为。其概念术语一般有:状态空间(statespace)或相空间(phasespace)、参数(parameter)、路径(path)或轨迹(trajectory)、拓扑学(topology)、吸引子(attractor)、稳定性(stability)、藕合(coupling)、分岔(bifurcation)、确定性混沌(deterministicchaos)和初始状态敏感性(sensitivitytoinitialconditions)等。利用这些概念,动力学家试图理解认知系统的过程和行为。他们用微分方程组来表达处在状态空间的认知主体的认知轨迹,特别是通过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的内部压力下的认知主体的思想轨迹来详尽考察认知。认知主体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微分方程的支配。系统中的变量是不断演变的,系统服从于非线性微分方程,一般来讲是复杂的,是确定的。

目前动力学家已经提出了一些动力系统模型的实例[27]。这里,我们只简述一下汤普森(E.Thompson)和瓦雷拉的神经动力学的“互返的因果关系”(reciprocalcausation)概念[28],因为这个概念是关系整体论(relationalholism)的动力系统中的作用的一个一般形式,即部分-整体的互返关系。这个概念的意思是说,在动力系统中,局部和全局之间存在一个双向的因果关系:既有局部到全局的上行的因果关系(upwardcausation),也有一个全局到局部的下行的因果关系(downwardcausation)。应该说,这和解释学循环的结构是同型的。

近年来动力系统理论也被用到动作发展的机制上。多年以来,动作的发展曾被认为是随神经系统的不断成熟,逐渐实现对肌肉日益准确控制的过程和结果。著名神经科学伯恩斯坦(N.Bernstein)对此予以质疑,指出单有神经系统并不能解释复杂动作模式的形成。他认为,在动作的发展中,不仅仅是神经系统如何实现对肌肉的控制,同时也涉及肌肉活动、重心引力、活动平面的支撑等因素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的协调,后者不是由神经系统预先设定的,而是机体借助活动经验掌握的。[29]西伦将动力系统观引入儿童发展研究[30],她对婴儿行走和踢腿动作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精确(fine)动作模式的形成和转变是神经系统指令与身体姿势、肌肉重量、肢体长度、动作活动的环境条件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动作依赖于动作系统中的所有要素。在发展机制的问题上,动力学理论强调动作是复杂的自组织系统,特定动作协调和控制性的提高来源于机体对特定生物力学问题的解决。例如,学习行走必须解决重心稳定问题,学习够取物体必须保持手臂的稳定性。这就是说,不是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导致动作的发展,而是动作活动提出的生物力学问题要求神经系统借助于不断的练习和反馈,实现对肌肉的有效控制。动作活动提出的生物力学问题不同,那么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必定不同。[31]

4结语

这些研究表明,认知并不单是在脑神经系统中的表征的操作;确切地说,认知最初是在活的身体的界面上进行的,只是到了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特别是到了符号语义的阶段,认知的内在表征方面才高度发展并成为认知活动的重要领域。在这个阶段,有赖于符号语义特性,认知不再局限于实时的(real-time)的环境,人脑的高度发展的神经系统为离线(off-line)认知准备了一个内在的、想像力的空间,认知者不再非要处于实时的环境中和实际的对象交往,于是在某种程度上,认知成了处理心理表征的过程。这也正是认知主义所聚焦的阶段,但认知主义过于孤立地看待这个阶段而无视它的发展和起源。

具身认知作为一个范式必然有其最初的观念上的变革,它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先驱,目前逼近它的研究方法更是涉及众多领域。一个对认知更为全景的轮廓正在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Clark,A.Anembodiedcognitivescience?(1999).TrendsinCognitiveSciencesVolume:3,Issue:9,September1,345-351.

[2]莱考夫在和布鲁克曼(JohnBrockman)的谈话("PhilosophyInTheFlesh":ATalkWithGeorgeLakoff)中再直白不过地认为:我们是神经存在,我们的大脑从我们身体其余部份接受它们的输入。我们的身体像什么以及它们如何在世界中发挥作用塑造了我们用以思考的恰当的概念。我们根本无法思考任何东西——除了我们的具身大脑(embodiedbrains)允许的那些东西。

[3]Ziemke,T.(2001).DisentanglingNotionsofEmbodiment[J].WorkshoponDevelopmentalEmbodiedCognition,Edinburgh,UK,July2001.

[4]TheMITencyclopediaofthecognitivesciences[M]/editedbyRobertA.WilsonandFrankC.Keil.(1999).London:MITPress.244.

[5]Varela,F.J.,Thompson,E.,&Rosch,E.(1991).Theembodiedmind:Cognitivescienceandhumanexperience[M].Cambridge,MA:TheMITPress.9.

[6]Varela,F.J.,Thompson,E.,&Rosch,E.(1991).Theembodiedmind:Cognitivescienceandhumanexperience[M].Cambridge,MA:TheMITPress.172–173.

[7]Thelen,E.,Schoner,G.,Scheier,C.,andSmith,L.B.(2001).TheDynamicsofEmbodiment:AFieldTheoryofInfantPerservativeReaching.[J]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s24:1-86.

[8]Lakoff,G.,&Johnson,M.(1999).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NewYork:BasicBooks.4.

[9]Thompson,E.(2001).Empathyandconsciousness[J].JournalofConsciousnessStudies,8,No.5-7;pp.1-32.

[10]Varela,F.J.,Thompson,E.,&Rosch,E.(1991).Theembodiedmind:Cognitivescienceandhumanexperience.Cambridge,MA:TheMITPress.7.

[11]G.Lakoff,M.Johnson.(1999).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BasicBooks,NewYork.

[1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16.

[13]Riegler,A.(2002).Whenisacognitivesystemembodied?[J]CognitiveSystemsResearchVolume:3,Issue:3.339-348.

[14]Lakoff,G.,&Johnson,M.(1999).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NewYork:BasicBooks.4.

[15]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06-166.

[16]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13.

[17]Lorenz,K.(1982).Kant’sdoctrineoftheaprioriinthelightofcontemporarybiology[C].InH.C.Plotkin(Ed.),Learning,developmentandculture.121–143.

[1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于教育出版社,2001.17.

[19]Lakoff,G.,&Johnson,M.(1999).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NewYork:BasicBooks.3.

[20]Lakoff,G.,&Johnson,M.(1999).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NewYork:BasicBooks.50.

[21]Lakoff,G.,&Johnson,M.(1999).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NewYork:BasicBooks.27.

[22]Lakoff,G.,&Johnson,M.(1999).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NewYork:BasicBooks.36.

[23]Beer,R.D.(2000).Dynamicalapproachestocognitivescience[J],TrendsinCognitiveSciencesVolume:4,Issue:3.,91-99.

[24]VanGelder,T.(1995)Whatmightcognitionbeifnotcomputation?[J],JournalofPhilosophy,91,345-381.

[25]VanGelder,T.&PortR.(1995)It''''sabouttime:Anoverviewofthedynamicalapproachtocognition[C],Mindasmotion:Explorationsinthedynamicsofcognition.Cambridge,MA,MITPress.4.

[26]Ashby,R.(1952)DesignforaBrain[M].Chapman-Hall,London.

[27]Eliasmith,C.(1996).Thethirdcontender:Acriticalexaminationofthedynamicisttheoryofcognition[J].PhilosophicalPsychology.Vol.9No.4.441-463.

[28]ThompsonE.&VarelaF.J.(2001).Radicalembodiment:neuraldynamicsandconsciousness[J].TRENDSinCognitiveSciencesVol.5No.10.418-425.

[29]董奇陶沙主编.动作与心理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

[30]Thelen,E.,andL.B.Smith.(1993).ADynamicsSystemsApproachtotheDevelopmentofCognitionandAction[M].Cambridge,MA:MITPress.

[31]董奇陶沙主编.动作与心理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

EmbodimentofCognition

认知范文篇10

关键词:认知模式;命题形式;隐喻和转喻;心理空间理论;概念整合理论

认知模式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在各领域中,如哲学、医学、经济学、法律学、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因此,对其定义也不一,但总的来说认知模式是一种涉及心理的信息加工模式或处理模式。本文从语言学视角探讨认知模式的定义、本质和组成,希望能科学地认识认知模式。

一认知模式的语言学定义及组成

1定义

Lakoff(1987:126)指出认知模式是对世界的一种总的表征,它提供一种规约化的、过于简单的方式理解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Lakoff认为,人的认知模型是以命题和各种意象的方式贮存在大脑中,认知模型在人与世界的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贮存信息,而且还对输入的信息进行重组。理想化认知模型的价值在于它对我们生活的经历和行为方式高度概括,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简约的、理想化的认知框架。也就是说,它能为我们的言语活动和行为提供一个参照,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我们要怎样行事。交际双方只有拥有相同或相似的ICM,交际才能顺利进行。

2组成

认知模式的观点主要来源于一下四个方面:

框架语义学(Fillmore),认知语法(Langacker’scognitivegrammar),隐喻和转喻理论(LakoffandJohnson),心理空间理论(Fauconnier)。

(1)命题形式(Fillmore’sframesemantics)

它表明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结构属于命题模式,如一个描述关于“火”的知识的命题模式包括“火是危险的”这一命题。这些知识包括特定对象的成分、属性及其之间关系的认知,数个认知域中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人类一部分知识是以命题形式存在的,这也是以前的语言学研究最多的。(赵艳芳,2001)

(2)意象图式模式(Langacker’scognitivegrammar)

意象图式最初是在概念隐喻理论中提出来的(LakoffandJohnson,1980)。Johnson(1987)定义其为一种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活动中的不断再现的、我们的经验以连贯和结构的动态结构。它是在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的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Johnson(1987)提到了20多种意象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连接图式、中心-边缘图式、起点-路径-目标图式、上-下图式、前-后图式、线性图式、力图式等。

既然意象图式是从概念隐喻理论中提出来的,Brugman(1988)的研究表明OVER的意义可用意象图式及意象图式图式来解释,且这些意象图式间是基于相似关系的,即基于隐喻,所以意象图式和隐喻两认知模式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3)隐喻和转喻(LakoffandJohnson)

隐喻和转喻都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两者都以经验为理据,并用于某些语用目的。把隐喻和转喻作为“模式”强调了它作为稳定的“认知装备”(cognitiveequipment)的一部分,即隐喻和转喻应是我们人类范畴系统的稳定成分。认为转喻和隐喻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它们根植于人们的基本经验之中,构成我们日常的思考和行动方式(Lakoff&Johnson,1980:37)。

(a)隐喻模式

隐喻是一个认知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一个认知域被部分地映现(mapped)于另一认知域上,后者由前者而得到部分地理解。前者叫来源域(sourcedomain),后者叫目标域(targetdomain)。也就是说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conceptualdomain或称认知域,cognitivedomain;Ungerer&Schimid称之为“认知模型”)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

Argumentiswar(论争是战争)

1)敌对双方的初始位置:Theydrewuptheirbattlelines.

2)进攻:Sheattackedeveryweakpointinmyargument.

3)防御:Theydefendedtheirpositionferociously.

4)撤退:Hewithdrewhisoffensiveremarks.

5)反攻:Ihitbackathiscriticism.

6)胜/负/停战:OK,youwinHehadtosuccumbtotheforceofherarguments.Let’scallitabruce.

由此可知人们通常把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映射到不太熟悉的概念域上,这样有助于对后者的理解。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其认知力基于相似或相关而创造相似,创造途径是从来源域向目的域的单向映射。

(b)转喻模式

传统的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都认为转喻是基于邻近性的。Ullmann(1962)认为转喻基于三种邻近性:空间邻近性、时间邻近性和因果邻近性。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邻近性的认知观。Gibbs(1994:319)指出人们能推断出有关整个情形的一些东西的能力依赖于相关的转喻模式。Gibbs还提出了转喻表达式加工理解的两个重要原则:意义构建(sensecreation)和意义选择(senseselection)。这两个原则都是与邻近性相关的。Radden&Kovecses(1999:21)把转喻定义如下: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概念实体或载体(vehicle)在同一ICM内,向另一概念实体或目标(target)提供心理可及。也就是说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李勇忠,2005)。如:

Onewaitresssaystoanother,“Thehamsandwichjustspilledbeeralloverherself.”

(Lakoff,1980)

例(2)中,名词hamsandwich代表的是吃hamsandwich的人,用转喻的定义就可解释为:三明治的意义提供了对吃三明治的人的心理可及。

Kovecses(2002)根据同一认知域或理想化认知模型中转体与目标的关系,将转喻分为两大类:一是整体ICM与其部分之间的转喻关系ICM有:实物模型、构造模型、等级模型、复杂事件模型、范畴-属性模型等;二是一个ICM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关系是以整个ICM为背景:行为模型、感知模型、使役模型、产品模型、控制模型、邻属模型、容器模型、地点模型、修饰模型等。

(4)心理空间理论(Fauconnier)

心理空间理论是Fauconnier(1985)在其著作《心理空间》中提出的,该理论系统地考察人类认知结构和人类语言结构在认知结构中的体现。心理空间理论是意义建构的理论,它研究自然语言意义的构建过程的一种新模式,包含句子意义是如何被分割成心理空间。心理空间是心理空间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指人们进行交谈和思考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集合(conceptualpocket),它不是语言形式本身或语义结构本身的一部分,而是语言结构中相关信息的“临时性容器”,是语言使用者(话语双方)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分派和处理信息的虚拟概念框架。这些虚拟概念框架就是研究言者或听者在语言交际中所构建的域,即心理空间。当我们思维和谈话时,在语法、语境和文化的压力下,随着话语的展开,我们创造出一个心理空间网络。由于每个空间都来自于一个母空间(parentspace),而每个空间又有许多子空间,所以空间网络将是个二维点阵(twodimensionallattice)。在这个空间网络中,我们可以从子空间到母空间,也可以从母空间到子空间。心理空间的各种连接或映现可使我们使用词语作为触发词(trigger)去指称其它心理空间中的另一目标实体,这些连接或映现包括语用功能(pragmaticfunction),转喻、隐喻和类比等。语用功能可把两个心理空间连接起来,例如作者名字可与该作者所著的书对应起来。由此可见,心理空间理论(虚拟概念框架)与理想化认知模式紧密相连,因为理想化认知模式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简约的、理想化的认知框架。

(5)概念整合理论(Fauconnier&Turner)

随着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Fauconnier和Turner(1994,1999)发现了反映许多语言现象中的一条重要的心理空间的认知操作:概念整合(conceptualblending)。概念整合理论提供了一个意义构建的总的模式,在这一模式里,有类比、隐喻、转喻及语义、语用因素在运作。Fauconnier和Turner(1999)还指出合成空间理论描述了心理空间网络里认知模式的动态运作(魏在江,2007)。因此可用以下两个例子证明概念整合理论也是一种认知模式:

Everybodyhastheirhornspulledin.

解释:在牛群活动的输入空间里,牛无法收回其牛角。在金融的输入空间中,投资者没有牛角,但它们能收回其投资。在整合空间中,投资者成为具有可缩回牛角的牛。这一突生结构是无法直接通过来源域和目标域的隐喻映现获得的。从上例可看出,概念整合是隐喻这一认知模式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概念整合是一种间接的认知模式(张辉,2003;王文斌,2004)。

MaybeRomeoisinlovewithJulit.

Maybe,RomeoandJuliet''''snamesarereallyDichandJane.

(Fauconnier,1994)

词语Maybe是一个触发语,它建立了一个与基本空间相关的可能性的心理空间。第一句话中的Romeo和Juliet转喻的是第二句话中的Dich和Jane。

(6)其他模式:俗模式和科学模式

无任何专业技术知识的普通人们对他们生活的各个重要方面有潜在或明显的理论。人类认知学家称其为俗理论或俗模式。据所知,这些俗理论或俗模式已逐步发展成为范畴化的典型理论。尤为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什么是俗模式以及专业知识所建立的领域如范畴化、指称、意义等。

三模式间的联系与不同

综上所述,认知模式是建立在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的对事物的一种认识。ICM是代表说话人的概念知识(包括他们的语义知识)的语言结构(魏在江,2007)。且各模式间紧密联系,如意象图式模式与隐喻模式、隐喻模式与转喻模式。当然,各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命题模式表明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意象图式模式是在对事物之间抽象和具体的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隐喻模式基于相似或相关而创造相似关系的基础上认识事物,转喻模式是基于邻近性的关系,心理空间理论及概念整合理论是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的综合运用或进一步运用。此外,认知模式与文化模式息息相关,因为我们认识事物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且认知模式随着文化模式的变化而变化,正如DCruse(1991:389)指出:“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范畴典型显然受到熟悉度和经验的影响;在南极长大的人对于鸟的典型的认识在亚麻逊河流域或者在撒哈拉沙漠长大的人就不一样。”

四结语

人们在认识世界、建立范畴概念的过程中,使用了很多认知模式。每一种认知模式都是一个结构性整体,一种完型结构。简单的范畴可能只涉及一种认知模式,但复杂的范畴可能涉及多个认知模式,如感情范畴。但对认知模式的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1)认知模式的研究潜力巨大。认知模式是一个心理学中的术语,但如同文章开头所述,它在众多领域中广泛应用。

(2)认知模式在各门学科的研究中很不平衡。它已深入到了医学、经济学、法律学、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多个学科,但对其的研究只是皮毛。

(3)认知模式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如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作用在认知语言学这门学科内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认知模式与文化模式紧密相关,但在进行跨文化的交际(包括翻译)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5)认知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和体现还未成系统,只是粗略的在听力、阅读理解等中有所提及,但未深入。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1994:MentalSpaces:AspectsofMeaningConstructioninNatural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tityPress

[2]Fauconnier,G.&M,Turner.1996:BlendingasaCentralProcessinGrammar,ConceptualStucture,DiscourseandLanguage.StanfordandCanlifornia:CSLIPublications

[3]Fauconnier,G.1999:MappinginLanguageandThought[M]NewYorkand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tityPress

[4]Langacker,R.2000:Fou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M]Vol,1.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

[5]Langacker,R.2000:Fou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M]Vol,2.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

[6]Lakoff,G.&M.Johnson,1980: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7]Lakoff,G.1987: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M]ChicagoandLondon: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8]Lakoff,G.&M.Turner:1989:MoreThanCoolReason[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9]Ugerer&Schimid,2004:AnIn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10]李福印意象图式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11]李志岭以概念为基础的转喻VS以语言形式为基础的转喻[J]山东外语教学,2006(4)

[12]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和思考[J]外语研究,2004(1)

[13]魏在江概念整合、语用推理与转喻认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14]文旭,叶狂转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6)

[1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