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21:37:18

认证

认证范文篇1

一、认真制定创名牌产品工作计划。根据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公布的《中国名牌产品****重点培育指导目录》和我局《20—20年度争创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福建名牌产品的三年滚动计划》,结合我市企业现状,争取将“龙轴”生产的“LS”牌关节轴承等3项产品列入《20****年中国名牌目录》、“科诺”电能表、“红梅REDPLUM”金属家具等83项产品列入《20****年争创福建名牌申报计划》。

责任人:

二、加强名牌培育和争创工作,确定创建名牌产品培育重点。根据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按照梯队扶持原则建立健全创建名牌培育资源库,实施动态管理。同时把我市食品、机械、汽车、电子、石英钟、家具和化工等行业作为20****年创建品牌工作重点,着力引导企业从自身条件出发,制定具体的争创品牌方案,力争我市20****年新增中国名牌产品1-2项,新增福建名牌产品35项以上,全市福建名牌产品累计超过120项,实现全市所有县(市、区)都有工业名牌产品。

责任人:

三、深入开展“质量兴县”活动。进一步深化“质量兴县”工作,着力抓好行业质量振兴和“质量兴县”、“质量兴企”、“质量月”、“3.15质量咨询”活动。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面开展“质量兴县(市、区)活动,按照《全国“质量兴市”绩效评价标准》严格组织检查验收,促进我市产品质量管理总体水平的提高。

责任人:

四、整合社会资源,增强名牌保护能力。我们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张旗鼓地宣传名牌产品和争创名牌工作。我们争取在《闽南日报》等报刊组织专版对我市20****年获福建名牌产品的企业进行宣传,在政府网站“****质监网”开设“名牌之窗”,定期宣传我市的名牌产品,不断提高本地名牌产品的知名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本地名牌、消费本地名牌的良好社会氛围。

责任人:

五、进一步抓好“名牌提升工程”建设。根据《****市名牌提升工程实施的意见》的阶段性目标,认真做好行业质量状况分析和研究,为市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服务企业,使我市的名牌产品在质和量上都实现新的飞跃,尽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集团,为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提供一支源源不断的主力军。

责任人:

六、按照省局下达的****年计量认证监督评审和复评审实验室的任务,今年我市需监督评审的县级实验室共有13个,我们将认真组织专家组,严格按照新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开展监督评审工作,认真履行评审职责,严把评审质量关,保证评审工作的科学、公正。

责任人:

七、加大《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宣传和贯彻力度。引导已获名牌企业强化质量管理,持续保持产品质量稳定;引导已获名牌企业加快技术和管理创新,持续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宣传和发动,力争1家规模企业使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管理模式。

认证范文篇2

为了更好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全国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和关于水利认证认可工作部长专题办公会议的精神,我部决定开展水利计量认证评审准则宣贯和培训活动,争取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完成1500人的宣贯培训任务。今天,在拉萨举行的培训班,是系列培训班的第一个班。宣贯培训班的举行,必将有力地推动水利计量认证工作登上新的台阶,是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项工作。

下面,我就水利计量认证宣贯和培训的有关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不断提高对水利计量认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计量认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要求,对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质检机构开展的考核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的活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现代科学管理手段。计量认证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实验室管理体系认证,是经国务院批准的行政许可事项,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顿和规范质检市场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计量认证的目的是通过对质检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组织机构、质量管理体系、人员、设备管理、环境条件、检测报告、公正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和有效的控制,建立健全质检机构的质量保证体系,规范对产品的检测、检查和试验行为,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公正、准确可靠。计量认证提高了质检机构的实验室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并形成了一个品牌,广为社会各界所接受,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水利计量认证,作为水利认证认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切实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产品和服务质量,对于解决防洪减灾、水资源短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水资源保护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工程类质检机构通过计量认证工作,规范了科研、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和教学工作,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解决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隐患,保证和提高水利工程效益,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水环境类质检机构通过开展计量认证,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江河湖库改造和水环境保护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对保证我国人畜饮用水安全、工农业用水的合理开发、合理控制排污标准起到了检查监督作用。

在各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水利行业计量认证工作者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水利计量认证工作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水利系统共有86家质检机构通过了部级计量认证,检测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稳步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在20****年的国家认监委组织的计量认证专项监督检查中,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被评为全国26个行业评审组中开展工作最好的三个评审组之一。2003年底,一批在水利计量认证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得到了全国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会议的表彰。水利计量认证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成熟做法,为水利行业全面推进生产许可、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等认证认可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储备并积累了重要的人才和技术。

水利计量认证评审组、各质检机构及其上级主管单位、广大水利计量认证工作者都要提高对水利计量认证重要性的认识,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任务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规章制度,提高人员素质,提升装备水平,深化基础研究,强化宣贯培训,持续推动水利质检机构建设和实验室工作健康、有序和协调发展。

二、切实办好计量认证宣传贯彻和培训工作

宣贯培训是水利计量认证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20****年水利计量认证工作的重点之一。宣贯培训活动要根据《关于开展计量认证评审准则宣贯和培训工作的通知》(办国科函[20****]342号)文件的要求,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师资、统一教材、统一考核、统一证书”的原则开展,部国科司要加强组织领导,水科院要认真组织实施,发挥有关各方的积极性,确保宣贯培训的质量。

部国科司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为宣贯培训活动准备了丰富的学习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和《水利质量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SL309-20****),对计量认证评审提出了全面的要求;《水利计量认证程序规定》(水国科[2003]60号)、《水利计量认证评审员管理细则》(水国科[2003]60号)和《水利计量认证现场评审细则》(水国科[20****]20号)文件,是我部对计量认证提出的规范性要求。《水利质检机构计量认证准备指南》、《水利质检机构计量认证评审指南》、《水利计量认证文件资料选编》、《水利系统实验室计量认证理论考试题库》以及《水利认证认可概论》是唯一指定的宣贯辅导教材,将帮助学员掌握质检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计量认证准备和规范化管理、《申请书》、《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等的编写、现场评审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等知识。

参加本次宣贯培训的既有来自西藏各地水环境实验室、勘测设计和建设管理战线的同志,也有来自全国各地质检机构的领导和技术骨干,希望大家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系统深入地学习、理解和掌握评审准则的精神和内容,学习计量认证的有关技术要求,学习具体问题的处理知识,从理论上提高对质量管理体系和实验室检测技能的把握和理解。请大家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的同时,结合各自的实际工作,把在组织和管理体系、仪器设备和环境、人员、检测报告和计量认证标志、公正性地位和行为、日常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及时提出来,经过认真的讨论和交流,切实提高计量认证和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检验行为,确保质检报告的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全国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技术监督的分管领导、质检机构实验室的领导干部和技术责任人,都应当亲自参加水利计量认证的宣贯培训活动,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真正解决质检机构法律地位不明确、实验室资源配置有待优化、工作人员检测能力有待继续提高和参与检测市场竞争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切实提高质检技术水平和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确保质检机构水利计量认证评审工作顺利完成,为质检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水利的改革与发展打好强有力的技术基础。

三、扎实推进西藏水利计量认证工作

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西藏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其中的水量资源和水能资源均居国内首位,特殊的地理条件又决定了西藏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西藏和平解放50年来,特别是西藏自治区成立40年来,西藏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全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族人民生活生产条件的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

西藏水环境监测中心以及昌都等3个分中心自1996年获得部级计量认证资质以来,不断完善了组织机构、仪器设备、检测工作、人员、环境和工作制度等方面的工作,确保了向政府和向社会提供水文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依法为政府规划决策和社会质量检测提供了高质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水利计量认证工作,对于加快西藏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西藏水利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西藏水利计量认证工作还存在起步较晚、人才缺乏、基础比较薄弱、工作相对滞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借此机会,我对西藏水利计量认证工作提六点要求。一是要把握当前加快发展计量认证的有利机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水利计量认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要建立更为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改进《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建立健全内审员制度,强化管理评审工作,形成长效有序的工作机制。三是加强宣贯和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有关计量认证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检测水平;从实际工作出发,有条件时,适当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增强队伍能力建设。四是增加必要的投入,不断提升有关设施、环境和仪器设备的水平。五是建立奖惩机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计量认证落到实验室工作组织和管理的实处。六是要转变观念,积极开拓市场,向社会提供有效服务,扩大水利影响,不断提高质检机构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水利部党组一贯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援藏工作的整体部署,高度重视西藏水利建设和水利援藏工作,这次培训班也是落实我部援藏工作会议确定的加强水利人才培训和行业能力建设的一项举措;今后,水利部还将在各方面继续支持西藏水利工作。我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西藏水利计量认证工作能进一步规范检验行为,提高质检技术水平,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为西藏水利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认证范文篇3

1、当庭认证与当庭宣判。

审判方式改革的要求之一就是提高当庭宣判率,以提高审判工作的效率。当庭宣判的前提就是要当庭对诉讼争议的事实作出认定,并说明理由。而要做到当庭对诉讼争议的事实作出认定,关键就在于当庭对证据的认证。作为法官,其所追求的不是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客观事实,而是诉讼法意义上的法律事实,证据所证明的事实。对证据的认定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对诉讼争议事实的认定。所以说,要做好当庭宣判工作,首先要解决好当庭认证问题。

2、当庭认证与当庭调解。

法官主持下的调解,其前提必须是在案件事实基本清楚的情况下进行;庭审程序中,把调解安排在庭审小结之后,也是对这种要求的一个策应。庭审小结的综述,尽管不是对案件事实的最后的判决,但由于法官这时对证据的证明力作出了判断,并依据诉讼法及其相关理论阐述了相应的采信与否的理由,实际上也是对诉讼争议的事实作出了认定。因此,解决好当庭认证就是解决了当庭对诉讼争议事实的认定,也就是解决了法官主持下的调解的前提。

3、当庭认证与审判工作效率。

由于当庭认证是当庭调解和当庭宣判的前提,所以做好当庭认证工作成为提高审判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之一。当庭认证问题解决得不好,提高审判工作效率就会失去实现的前提条件。

二、民事诉讼当庭认证应遵循证据法则基本要求

1、证据法则的引用。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证据法,但相关的法则已散见于民事诉讼法和有关的司法解释中,审判实践中也已经形成一些成熟的惯例可供遵循。

首先我们要对有关成文的证据法则规范加深理解,并将其联成有机体系。在审判工作中,我们应当优先考虑适用这些规范,并加以论理性的运用,而不必舍正求偏,舍近求远。其次,还要考虑运用审判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些对证据认识的成熟的和普遍的观点。当然,对这些观点的运用必须结合成文的证据法则的原则或意旨,还要考虑其科学性的一面。再次,应当运用在司法界和学术界没有争议或争议不大的对证据认识的学理性解释。这些解释的内容十分丰富,有些是对成文的证据法则所作的更深层次的阐释,有些则是引伸开来的解释或见地,我们都可以适当地加以运用。

2、学理证据分类对认证的指导作用。

其作用主要在于对证据证明力的判断,从而在有反证和证据与证据之间存有矛盾的情况下,作为法官对证据采信与否的根据。比如,一般地说,直接证据的证明力大于间接证据,原始证据的证明力大于传来证据等。但这不是绝对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是错综复杂的,由此而形成的证据也会错综复杂,加上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和证据规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暇疵,因此,也会存在着若干证明力较低的证据形成锁链体系之后,其证明力会大于单个的或少数的证明力较高的证据,从而形成另一种结果的事实认定。对此,应当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并加以具体的结合工作实践的运用,而不能流于形式或偏面追求证据法则和证据理论的局部或某一侧面。

3、举证责任对认证的影响。

举证责任通常是从证据合理应持有者方面进行分配的。因此,对于当事人的主张,原则上应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同时还要考虑到特殊情况下的“举证责任倒置”这个问题。“举证责任倒置”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更不能凭着义气情绪而乱用。审判实践中,会有这种情况,即应当由主张一方举证的,却举证不能,或其证据不能应付对方的基本质疑时,有些法官则要求对方对自己的质疑观点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甚至不考虑主张方的证据是否能足以证明其主张的事实的情况,而是要对方举出推翻主张方主张的证据,否则就认为主张方主张成立的情况。这是典型的滥用和错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因此,分清举证据对认证工作意义非常。

三、民事诉讼当庭认证的技巧。

1、认证须持综合、全面的观点。

就一个证据在形式上的客观真实性来说,作出相应的认证比较容易,即使证据其受到另一方当事人的质疑和否认,也可运用有关技术手段加之确定。但对于一个证据所证明的内容及其证明力来说,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须得结合其它证据加以分析认定。比如,证人证言,由于该种证据形式所证明的内容极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其证明的内容(事实)是否能够得到采信,在大多数情况下,还须得到其他证据的印证。

认定证据其实就是在认定事实,认定事实其实就是在选择适用的法律,选择适用的法律其实就是在决定裁判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认证具有终局性,因此,法官在认证时,特别是在对证据所证明的内容由于该证据本身的性质而是否成立作出认定时,应当谨慎,须持综合、全面的观点进行。割裂地或孤立地运用认证法则相关理论分析证据并作出相应的事实认定,很容易发生错误。

2、当庭认证的时机把握。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合议庭对双方无争议的证据及其所证明的事实,可由审判长同合议庭其他成员交换意见后归纳予以确认;对有争议的证据或虽对证据无争议却对证据能够证明的事实有争议的,就不能采用这种方式,应待合议庭评议后再行作出。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对争议观点的评判应是合议庭多数意志的体现,如果不在合议庭评议后作出,而由审判长当庭即时作出,其所反映的只是审判长一个人的意志,不含有合议庭其他人员的意志。对于这种具有判决意义的认证,因其直接影响到判决的主文,应当反映合议庭多数人员意志,故应当在合议庭评议后再作出认证,否则将有悖普通程序由合议庭集体判断的原旨。

简易程序中的审判人员在当庭认证前,如果认为证据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少量时间进行考虑的,也可以宣布休庭一定时间(民事诉讼法上并没有反对这么做),对刚才庭审中双方当事人的证据和对证据的说明进行整理,在综合、全面评判的基础上,再行认证。

3、认证应结合充分的说理。

说理就是运用证据法则规范及其解释、司法实践中形成的理论体系、成熟的学理观点对证据的客观性、证明力、证明的内容加以说明。说理不仅要做到说是,还要说明为什么说是;不仅要做到说不,还要说明为什么说不。说理应避免套话、空话,做到说理充分,使当事人能够深入了解法庭对证据采信与否的明白至了的道理。

充分说理、说好理,就要求法官具有相当的证据法则理论素养,而不是机械地照搬照套其他判决的说理内容。每个案件的情况不尽相同,证据以及证据与证据之间的组合(印证)情况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审判人员结合具体案件的证据情况,适当地适用证据法则及相关理论,对认证的结果加以说明。

4、认证和说理应注意照应。

认证需要说理,说理应针对认证。根据不同的证据类型和具体情况作相应说理时,要注意所阐述的理由是该证据所需的适格的理由,不能发生“张冠李戴”现象,即看起来似乎是说理了,但却不是针对所认定的证据的。同时,说理应当用语简炼,逻辑严谨,不能自相矛盾。对类型相同、情况相似的证据所作的认定,其理由应当保持一致,即适用同等对待的观点进行评判。这也是说理对认证的照应。为使说理能更好地照应认证,审判人员应对证据法则及相关理论了然于胸,深领其意,这样才不会发生证据情况相同,认证结果却不同的情况。对一时不能说明认证理由的,最好不要当庭强行认证,待庭后查阅有关知识后再行认证,并在法律文书中加之阐明,以免发生看似说理却实为不讲理的结果。因此,当庭认证不仅要根据证据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处理,也不可因强调当庭认证而勉强为之。

5、对认证后果的照应。

对证据的认定经当庭作出后,原则上不宜更改,但不排除随后发现错误或因其他情况需要更改,因此要作出留有余地的照应,即在不当庭宣判的情况下,向当事人说明当庭对证据所作的认定为初步认定,最终认定以法律文书中的认定为准。

当庭认证主要为了当庭宣判,但在目前审判实践中,对法律文书的审批情况仍然存在,审判长、庭长对法律文书的审批又不局限于对文理的审查把关,而是拓展到了对案件的实体处理进行审查,很多时侯会提出不同于主审人的意见并要求主审人照办。这种情况可以理解,因为毕竟存在着“审判长负责制”和“庭长负责制”之类的责任制,他们因从自身的责任考虑,不得不对案件的实体予以审查。这就要求审判人员(一般为适用简易程序的审判人员)在当庭认证时不能把话说死,应留有变通的余地。

四、民事诉讼当庭认证的问题及对策。

1、对当庭认证的要求应因人而异。

由于现阶段的审判人员的来源很广泛,在审判业务素质(特别是对法的理性认识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当庭认证,不能“一刀切”地要求。最好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审判人员具体的业务素质,作不同的要求。较好的办法应当是鼓励审判人员去做,而不是强行要求他们去做。当庭认证是脑力劳动,不是体力劳动,采取硬性规定的办法,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甚至由于流于形式、不得其解的搬弄,得出事与愿违的结果。

2、实事求是地适用程序。

根据目前法院审判人员整体的素质状况,过份强调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对当庭认证和当庭宣判没有好处。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当庭认证、当庭宣判对提高审判效率的作用,在确定案件审理程序时,应根据阅卷情况先初步判断难易程度,再交由相应的审判人员和审判组织承办。审理中发现案情复杂了,难度增加了,应及时组成合议庭审理。

3、切实落实审判权到位。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将审判权落实到每个审判组织(特别是独任审判庭),将存在着审判人员之间由于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上存在很大差异的难题;如果不放权,改由个人审批,又有违有关法律关于审判组织权限的规定。但既然目前已提出当庭认证和当庭宣判的要求,则应当赋予具体审判组织以切实可行的裁判权限,力避个人审批制度,以免审判人员在当庭作出认证时的后顾心理。

4、加强专门证据法则(法律、法典)的制定。

作为以成文法为主的中华法系国家,法官的“自由心证”是受到限制的。因此,作为法官认证依据的证据法则(法律、法典)就当及早被制定和完善,以便统一认证理念和认证标准,更好地维护司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五、尾述。

认证范文篇4

1一般护理要点如下:

1.1心理护理:主要是针对青春期少女。月经是青春期少女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性成熟过程的标志之一。月经期间常可出现精神紧张、心情烦躁等情绪变化,有些月经初潮早的女孩心理负担较重,由于精神因素的作用极易发生痛经。因此,有必要帮助青春期少女了解月经发生的机制,在月经来潮前消除紧张情绪,减少心理负担,做适宜的活动,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经期少腹疼痛感。

1.2生活护理:病室要保持安静、整洁,定时消毒,光线充足、明亮,温湿度适宜;痛经重者,经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禁用凉水洗漱,切不可坐卧凉湿之地。

1.3饮食护理:应忌食生、冷、瓜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肥胖者多痰为湿热之体,应少吃肥甘厚味,多吃蔬菜、水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之食品。

1.4针灸止痛:实证可针刺足三里、关元、气海、三阴交,虚证可加艾灸或热敷。

1.5经期卫生:每日用温水清洗一次,禁止盆浴,应注意衣着温暖,禁房事。

根据病人症状进行辨证分型护理

2气滞血瘀型

2.1病因病机:素体多抑郁,经期或经前后伤于情志,肝气郁结,气滞则亦淤滞,血行不畅而发痛经。

2.2症状:每于经期前一、二天小腹胀痛,伴有乳房作胀,经量少,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月经过后疼痛消失。舌紫暗或有淤点,脉弦或脉滑。

2.3症候分析:肝司血海,又主疏泄,肝气条达,则血海通调。因情志抑郁,冲任气血郁滞,故经前一、二日少腹胀痛、拒按,或经量少行而不畅,经血郁滞故色暗有块。血块排出,淤滞减轻,气血暂通,故疼痛缓解。舌紫暗有淤点、脉弦,为淤滞之征。

2.4治法:理气化淤止痛。

2.5方药:膈下逐淤汤。

2.6护理措施

情志护理:找出发病原因,解除病人精神负担和恐惧心理,保持心情愉快。

服药护理:疏肝理气,化淤止痛之汤剂。宜温服。

针刺:三阴交、关元、气海。

3寒凝胞中

3.1阳虚内寒

3.1.1症状:月经期及经后少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经量少,经色暗淡,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脉沉,苔白润。

3.1.2症候分析:肾阳虚弱,寒从内生,冲任及胞宫失于温煦,虚寒滞血,故经期或经后少腹冷痛,经少色暗淡。寒得热化,故得温则舒。非湿寒所凝故小便清长。脉沉、苔白润为虚寒之象。

3.1.3治法:温经暖宫止痛。

3.1.4方药:温经汤。

3.1.5护理措施

服药护理:宜空腹热服。

饮食护理:忌食辛、辣、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药食:黄芪鸡蛋或艾姜鸡蛋。

针灸:可针刺中极、次髎、地机以通调冲任。也可加艾条灸关元。

3.2寒湿凝滞

3.2.1症状:经前数日或经期少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暗黑有块,或畏寒身痛,苔白腻,脉沉紧。

3.2.2证候分析:血为寒凝,故经色不凝有块。得热则凝滞稍减,故疼痛缓减,苔白腻、脉沉紧,均为寒湿内闭,气血淤滞之征。

3.2.3治法: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3.2.4方药:少腹逐淤汤。

3.2.5护理措施

服药护理:宜热服。

饮食护理:忌食生、冷、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药食:可服紫苏红糖汤或生姜红糖水。

针灸:取中极、次髎、地机穴,以通调冲任,可加艾灸关元穴。

生活护理:注意腰腹部保暖,可用热水袋外敷腰腹部。

4湿热下注

4.1症状:月经前少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腰痛,经来疼痛加重,经色暗红、质稠有血块,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或濡数。

4.2证候分析:经色暗红而有块,淤热扰血所致。湿热留连于冲任,所以月经失调,湿热留于下焦故带下异常,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均属湿热之象。

4.3治法:清热除湿,化淤止痛。

4.4方药:清热调血汤。

4.5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忌食辛、辣、燥湿之品,肥胖多痰为湿热之体,应少吃肥甘厚味,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药食:薏仁、扁豆、冬瓜、莲叶煮水代茶饮。

针刺:关元、中极、三阴交,或耳针:子宫、交感、神门,留针15-20分钟。

5气血虚弱

5.1症状:月经过后一、二天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按,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纳呆便溏。舌质淡,脉细弱。

5.2症候分析:气血阳气不足,故月经量少而色淡质薄,面色萎黄无华。气血虚弱,脾阳不振,故神疲,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为气血双虚之象。

5.3治法:益气补血止痛。

5.4方药:圣愈汤加香附、甘草。

5.5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多食易消化有营养的食品,如肉、蛋类,但不宜过量,应少食多餐。

药食:羊肉粥可补益气血。

针刺:命门、肾俞、关元、足三里、大赫。

生活护理:室内温暖、严重者应卧床休息,腹部热敷,也可按摩痛处。

6肝肾虚损型

6.1症状:月经后一、二日少腹绵绵作痛,腰部酸胀,月经色暗淡,量少,质稀薄,或有潮热,耳鸣,脉细弱,苔薄白或薄黄。

6.2症候分析:肝肾不足冲任俱虚,经血本已不足,行经后血海更为空虚,胞脉失养,故经后少腹绵绵作痛,经量少而色暗淡,质稀薄,肾虚故腰酸耳鸣。阴虚生内热,可见潮热,苔薄黄、脉细弱为精血虚亏之象。

6.3治法:益肾养肝止痛。

6.4方药:调肝汤加减。

6.5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加强营养,多吃肉类,如羊肉和狗肉炖服以补肝肾。

针刺:中极、次髎、地机。

认证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产品质量监管全局,以提高认证有效性为目标,配合我市“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全面实施,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标本兼治,着力治本,以阶段性成果带动长效机制的建立,促进强制性产品认证市场的全面规范,促进我市漏电断路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有效性监督工作,使我市漏电断路器产品和生产企业达到以下目标:

(一)产品质量保持稳定,不发生区域性质量问题;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一致性要求得到普遍落实,关键零部件一致性符合标准率达到95%以上;

(三)监督抽查合格率比上年度有所提高;

(四)无证生产、假冒伪劣行为得到有效遏止。

三、监督管理内容

漏电断路器行业强制性产品认证有效性监督管理,以强制性认证产品一致性执法检查为重点,着重抓好以下内容的一致性检查: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中所列的规格与现场产品标识的一致性;

(二)电子组件板与产品描述的一致性;

(三)零序互感器与产品描述的一致性。

四、主要措施

(一)规范强制性认证市场,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一是加强对认证机构和认证咨询机构的监管,严厉查处认证机构、认证咨询机构的违法行为;二是加强与认证机构的信息沟通,充分发挥CQC**联络办公室的信息平台作用,使违法违规的企业及时得到处理;三是健全举报制度,加大社会监督和媒体曝光力度,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有效遏制非法认证行为的氛围,促使我市的强制性认证市场进一步规范。

(二)加强一致性检查工作,确保认证有效性。一是将3C有效性监管日常化,将3C一致性检查工作纳入到日常的执法检查、定期巡查中;二是进一步将监督抽查和认证有效性检查相结合,加强对试点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三是将3C一致性检查与监督抽查后处理相结合,将一致性检查作为后处理整改到位的确认指标。

(三)分类监管,增强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将强制性认证有效性监管与“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相结合,对A、B、C、D类企业的认证有效性检查,实行分类监管。

五、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这次监督监督检查从2007年1月中旬开始,到9月初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7年1-2月份)

依托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精心策划,加大质量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召开行业协会动员大会、不合格企业负责人学习会和质量分析会、召开不合格企业技术人员座谈会分析漏电断路器的质量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如何采取对策和制订自纠措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二)企业自查、行业自律阶段(**年3月)

各漏电断路器生产企业要按照本通知实施方案的监督检查内容,制订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一致性的自查工作。企业在质量安全承诺书中承诺严格按认证要求组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

行业协会要逐步完善自治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推行行业诚信评价制度、开展行业诚信职业教育。强化标准自律。组织行业研究出台协会自律标准,并通过协会自律机制,将标准分解落实到产业链的各生产环节。规范我局的授权试点工作,使不合格企业的整改验收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协会在维护企业权益、规范自律、实心惩戒和协调合作方面的独特作用,制订行业规范、协调产品价格、引导有序竞争。

(三)重点抽查阶段(4月初至8月底)

1、分类指导,动态监管。根据《**市漏电断路器生产企业分类监管实施细则(试行)》,结合低压电器行业产品质量基础信息数据,对231家已取得3C认证证书的企业进行A、B、C、D分类,实施分类监管。A类企业以监督抽查为主,B类企业的抽查频次为一年一次,C类企业的抽查频次为一年三次,D类企业,列入重点打击对象,建议撤消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或按规定实施强制性退出。

(1)、在检查中发现3C一致性不符合的企业,转换为低一级类别管理企业。

(2)、企业整改落实到位,经复检为合格的企业(同时符合其他晋升条件)向上一级转换。

(3)、企业未采取整改措施或经确认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或出现违反《产品质量法》等违法行为,或在检查过程出现“3C”一致性不符合,或在产品复检后,仍不合格的B类企业转换为C类企业。

(4)、证书经暂停使用后,整改落实到位的,经有关认证部门考核通过,恢复其证书的,或是经整改,其“3C”一致性符合要求,产品复检为合格的C类企业转换为B类企业。

(5)、巡查中发现下列行为的C类企业转换为D类企业:①有严重违法行为的,②责令整改后,3C一致性仍不符合要求的;③整改后产品经复检仍不合格的;④证书处于暂停状态,继续生产和销售不合格产品的;⑤同一企业的同一种产品于两年内在各级监督抽查中累计发生三次以上(含三次)不合格的。

2、强制退出,优胜劣汰。各科室、中队要将掌握的相关信息及时汇总并将企业分类情况、分类转化情况和强制性退出情况向市政府、各乡镇政府、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公布。

一是在省级监督抽查中不合格,且企业整改不力的,建议暂停其强制性认证证书;

二是对有以下严重质量违法行为的,建议撤销其强制性认证证书。

(1)同一企业在两年内相继发生三次以上(含三次)的假冒伪劣行为,被立案查处的;

(2)同一企业在两年内在各级监督抽查中累计发生三次以上(含三次)不合格的,且明显属于以劣质低价产品倾销市场、严重扰乱行业公平竞争秩序行为的;

(3)在省级以上监督抽查中发生不合格,并经整改后复查仍不合格的;或同一企业的同一种产品于两年内在各级监督抽查中累计发生三次以上(含三次)不合格的;

(4)因质量违法行为被部级媒体曝光并引起高度关注和连续报道,对我市质量监督工作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并且企业整改不力的;

(5)其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或严重社会危害的质量违法行为。

认证范文篇6

第一,当庭认证难以具体操作。由于认证是审判活动中的一项具体内容,因此它应由独任庭审判员或合议庭成员合议后作出,合议的过程应由书记员记录在案。实践中,认证的过程独任庭审判员无须与谁商议,但合议庭在法庭上往往是简单交换意见或作出某种暗示后就作出认定其证明力的决定。在庭审中审判人员交头接耳进行商议,不仅使庭审活动显得不严肃,而且书记员也无法准确地记录合议过程,更重要的是当庭认证违反了秘密合议规则,让有的当事人听到会产生对审判人员的抵触情绪,影响了法官和法院的公正形象。此外,报请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若审判委员会与合议庭认证有不同看法,将会带来许多矛盾难以解决。

第二,当庭认证不利于庭审顺利进行。在法庭调查过程中,如果审判法官对证据的证明力当场确定,势必影响当事人在法庭辩论中的积极性,不利于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间接地剥夺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甚至会出现当事人当场与审判人员就证据效力问题发生争辩,认为审判人员有偏见,甚至故意置法官一种尴尬局面,而影响庭审的质量及所产生的社会效果。

第三,当庭认证导致庭审效率不高。目前尽管不少法院都明确提出应当从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三性”来认证,但究竟是从形式上解决证据的可采性,还是从实质上解决证据的证明力(可信性)问题?或者是二者均包含?实际上很难说清楚,笔者认为,无论是指形式上的可采性,还是指实质上的证明力,都意味着当事人提供的全部证据材料都将进入法庭调查,都应在庭审过程中确认,从而导致庭审效率不高。

第四,当庭认证缺乏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三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第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这些法律规定并没有要求证据必须当庭确认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经过庭审质证的证据,能够当即认定的,应当当即认定;当即不能认定的,可以休庭合议后再予以认定;合议之后认为需要继续举证或者进行鉴定、勘验等工作的,可以在下次开庭质证后认定。……”而也没有要求证据必须当庭认证。因此,有关证据的确认,应视其情况具体分析。对当事人认可或者不予反驳的证据,可以当庭确认其证明力;对有的证据要通过分析整个案情、反复论证思考,才能确定其证明力,而在庭审过程中又无法做到,则不宜当庭认证。

第五,当庭认证很不科学。从调查目的和调查过程来看,法庭调查显然并不只是为了确认证据在形式上的可采性,还必须确认其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力(可信性)。如果在全部证据没有调查核实完以前,或者虽调查完了但没有进行认真审查、思考、分析就当庭作出认定证据实质上的证明力,是很不科学的,而且操作上有难以克服的障碍。首先,当庭认证本身违反了证据的关联性,因为证据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构成一个证明体系,不能孤立地一证一质一认;其次,当庭认证有违秘密合议规则;再次,当庭认证还有违现行的庭审程序,法庭辩论程序因此可能形同虚设。

在审判方式改革的进程中,由于这些认证问题的存在,导致出现“当庭认证”比较混乱和庭审改革陷入困境的局面。要正确处理好认证问题,笔者认为,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对认证的目的、任务和程序均缺乏明确规定,因此,除立法界和司法界进一步完善规范证据审查判断规则外,法官还必须正确区分证据的可采性和可信性,并对其进行科学地审查和认定。

一、完善证据审查判断规则。曾经一段时期,我国理论界和司法界对自由心证原则普遍持批评态度,认为单靠法官“内心确认”来处理案件,是以主观唯心主义为基础的。如今,对自由心证的观念有所转变。在一般情况下证据调查是指在法庭上进行的,而证据采纳主要是指法官如何来实施心证。从法理上而论,当言词辩论结束时,在诉讼上就表现为一切证据的总汇集,等待着法官去评判,这时即要求法官“其心如秤,以双方当事人之证据分置于左右之秤盘并从而权衡何者具有较大之重量”,所以现行审判制服佩挂的胸徽也是以天平作为法院司法公正的标志。从哲学的角度讲,由于人的思维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虽然从本质上可以认识一切,但认识能力总是受一定条件的限制,又是有限的,加之诉讼的效率要求,法官并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发现全部案件的真实情况。因此,笔者认为,自由心证虽是资产阶级国家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它的专利,前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也采用了自由心证原则吗?当然自由心证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立法界和司法界只有结合我国的实情吸收其合理的成份,才能建立起我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证据审查判断规则。

要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证据审查判断规则,就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处理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关系问题。首先,要求法官断案,只能依照法律事实,依靠证据。其次,若法官对案件事实尚不能完全确定时,还应考虑适用“最大概率”或“最大限度”原则,既然法律赋予法官在法律适用上享有自由裁量权,那么法官在事实认定上当然也可以根据内心确信的极度去评判推断事实。

认证范文篇7

关键词:畜禽规模场;现代生态养殖场;认证;常见问题;对策

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畜牧业要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走生态养殖的道路。广西自2016年起在各地市广泛开展的畜禽规模场现代生态养殖认证工作,让养殖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养殖效益,让养殖环境变成了无臭无蝇的舒适环境。作为参与畜禽规模场现代生态养殖认证的畜牧工作者,在认证的过程中经常发现畜禽规模场存在一些常见问题,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应对措施,供大家参考。

1畜禽规模场现代生态养殖认证常见问题

1.1选址与布局有很多畜禽规模场存在化制(尸)池旁边没有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标识牌;净道与污道存在交叉;生活区与生产区没有进行彻底隔离;生产区与粪污处理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之间距离太近。

1.2设施与设备新建畜禽养殖场都配备齐全设施和设备,但大部分旧的养殖场设施和设备不够齐全,缺乏通风、温控、自动供料等设备,缺乏自动饮水节水改造、雨污分流、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设施。

1.3投入品使用畜禽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没有添加使用益生菌或只在部分养殖阶段添加使用益生菌。饲料没有离墙离地码放;兽药室药柜还有过期兽药和假冒伪劣兽药;兽药没有专门的兽药室和药柜,没有离墙离地码放。

1.4疫病防控部分畜禽规模养殖场没有制定免疫计划,没有做到免疫制度上墙。养殖栏舍内使用影响益生菌安全的化学消毒药。畜禽需要治疗时,没有严格隔离治疗,没有严格遵守兽药的休药期。

1.5粪污处理及利用畜禽粪污没有添加使用专用的微生物发酵处理,依然存在刺鼻臭味;部分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水没有做到全部收集处理,有少量污水流到地表面;部分畜禽规模养殖场积粪房或粪尿贮存池的面积(容积)量太小,粪污贮存设施没能做到防雨防渗防溢。

1.6环境卫生质量畜禽规模场环境卫生差,杂物乱堆乱放;栏舍内使用益生菌除臭剂的量和次数不够,闻到刺鼻臭味。

1.7档案管理畜禽养殖场都或多或少存在生产档案记录不完善,填写不规范的问题,如缺乏引种记录、出栏记录、益生菌采购入库、益生菌领用记录、微生态制剂喷雾消毒记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记录、粪污处理记录等。大部分畜禽规模场缺乏使用微生态制剂喷雾消毒、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粪污处理相关图片等佐证材料。

2针对存在问题的对策

2.1选址与布局针对存在问题,畜禽规模场要立即整改,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标识牌;运输饲料和运输畜禽粪尿通道分开,实现净道与污道分开;生活区与生产区进行隔离,生产区与粪污处理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之间间距不少于30m[1],并有防疫隔离绿化带或墙。

2.2设施与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畜禽养殖场尽可能配备通风、温控、自动供料等设备,投资改造或新建自动饮水节水工程、雨污分流、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粪污处理等设施;在设施设备这些硬件设施上尽可能获得高分值。

2.3投入品使用饲喂益生菌或环保除臭饲料是畜禽现代生态养殖的核心和关键,畜禽规模养殖场在养殖各个阶段都要添加使用益生菌或饲喂环保除臭饲料,这一项是一票否决项,决定了养殖场是否可以参评。饲料按照要求码放,离墙10~20cm以上,饲料下方垫上木方条和模板架空离地10~20cm以上。兽药室严禁出现过期兽药和假冒伪劣兽药;兽药要有专门的兽药室,分类码放在药柜里。

2.4疫病防控畜禽规模养殖场制定免疫计划并做到制度上墙。养殖栏舍内不使用影响益生菌安全的化学消毒药[2],规范的填写消毒记录,避免出现栏舍内使用化学消毒药。畜禽需要治疗时,严格隔离治疗,严格执行兽药的休药期,并规范填写诊疗记录和生产变动记录。

2.5粪污处理及利用畜禽粪污使用专用的微生物发酵处理,确保闻不到臭味;养殖场污水全部收集到粪尿贮存池或粪尿贮存罐添加益生菌进行发酵处理,确保无臭味;养殖场按照养殖规模进行配套相应量的积粪房、舍外发酵床、粪尿贮存池、粪尿,粪污贮存罐、沼气池、氧化塘、粪污消纳土地等粪污处理设施和设备[3],积粪房和发酵床要求做到防雨防漏防渗,平时规范填写养殖场用水量、粪污产生量、粪污处理方法等记录,并与种植户或第三方签订粪污利用协量、粪污处理方法等记录,并与种植户或第三方签订粪污利用协

2.6环境卫生质量畜禽规模场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干净,栏舍内定期使用益生菌消毒除臭,确保闻不到刺鼻臭味。

2.7档案管理畜禽规模场补充完善生产档案记录,每本记录都要规范填写,不留空,以备查询和追溯,同时要打印使用微生态制剂喷雾消毒、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粪污处理相关图片等佐证材料。

3结语

3.1畜禽规模场现代生态养殖技术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好技术,不仅降低畜禽肉料比,降低畜禽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缩短畜禽出栏时间,同时还做到养殖节约用水、节约药费开支,减少畜禽粪污产生量,减少养殖臭味产生,实现养殖增产增收,今后应大力推广该技术,不仅是规模畜禽养殖场,还是养殖专业户和散养户,力争让更多的养殖户采用该技术实现增产增收。

3.2畜禽规模场现代生态养殖技术有很多值得推广的畜禽粪污水零排放生产模式,今后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优先规划设计零排放生产工艺的畜舍。如猪场推广“微生物+高架网床+自动供料系统+木糠垫料发酵床”、“微生物+低架网床+自动供料系统+尿泡粪+异位发酵床”和“微生物+自动供料系统+漏缝地板+自动刮粪+异位发酵床”模式,牛场、羊场推广“微生物+饲草料+垫料发酵床”和“微生物+垫料发酵床”模式,鸡场、鸭场推广“微生物+垫料发酵床”模式,提高养殖效率,提高畜禽粪污有机肥销售价格。

参考文献

[1]董日辉.标准化规模猪场选址与布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今日畜牧兽医,2015(09):32-35.

[2]蔡成国,李召军.益生菌活性液的作用及在畜禽饲养上的应用[J].养殖技术顾问,2010(05):57.

认证范文篇8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3、《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办法》;

4、《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

5、《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

办理职责:

1、依法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工作;

2、受理自愿申请计量认证的其他检测机构的计量认证工作。

办事程序:

申请--->资料审查--->受理--->现场评审--->审批发证

办理程序:

1、计量认证申请的提出

(1)首次计量认证和单位认证(增项认证)申请,由申请单位自主确定;

(2)计量认证到期复查申请,须在证书有效期满前六个月提出,有增项认证申请,也可在复查申请中一并提出。

2、申报材料

(1)质检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申请书一份;

(2)现行有效版本的质量手册一套和程序文件目录;

(3)质检机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

(4)典型检验报告1—2份;

(5)质检机构批准设置的文件(仅限审查认可(验收)的质检机构);

(6)能力验证活动记录(若有)。

3、申请资料审查、受理

受理部门收到“计量认证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所提交的资料(重点是“质量管理手册”)进行案头审查,并在30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单位是否决定受理。

4、现场评审

资料审查合格,由受理部门委托行业计量认证评审组或组成计量认证评审组对申请认证单位进行现场评审,评审组由3-5名评审员组成,现场正式评审一般不超过3天。

评审员必须由取得有效期内国家局或省局颁发《评审员证》的人员和专家组成。现场评审结束,由评审组长负责完成评审报告和其他材料。

计量认证评审组自接受现场评审任务之日起,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评审工作并将评审报告上报受理部门。

5、审核发证

受理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审报告和评审组上报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经受理部门领导批准后做出是否通过、整改或不通过等决定,对通过的,颁发《计量认证合格证》。

收费标准及依据:

1.考核费:1200元/次;

2.证书费:10元/证;

认证范文篇9

App检测人员能力认证概述

为做好App检测人才培养工作,本文探讨对App检测人员能力认证展开一系列科学、合理、规范的设计,以填补国内在App检测人员能力认证方面的空白,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资质认证事业打下充分的理论基础。App检测人员能力认证是对App的安全性开展全方位测试,以发现App所有可能被攻击者利用的安全隐患,并指导App运营者进行修复的人员的技术能力的专业认证,是对App检测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考察和认证。通过App检测人员能力认证的持证人员主要从事App检测相关工作,具有App检测准备、App检测执行、App检测综合分析评估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App检测人员能力认证设计内容

1.课程框架

通过App检测人员能力认证的持证人员主要从事APP检测相关工作,具有App检测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因此,在整个App检测人员能力认证的课程体系结构中,共包括安全App检测基础、App检测技术和App检测实践这三个分类,如表所示。

2.评价方式

认证范文篇10

关键词:食品安全认证问题策略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食品长期短缺历史的结束,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由数量安全向质量安全转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球贸易和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安全认证食品是我国今后食品生产大力发展的方向,对安全认证食品的管理也是今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点。

一、食品安全认证概述

安全认证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特定的环境中,按照特定方式生产、加工,达到一定安全卫生标准,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相应产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产品。

安全认证食品的显著特征有:一是产地环境无污染。要求产地环境和周边环境中不能存在污染源,确保产地环境中大气、水和土壤的洁净;二是生产过程达到无公害化。生产过程中应用无公害的生产技术,控制、减少乃至完全不使用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学物质,有效防止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三是产品质量确保安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无污染;四是通过专门机构的认证。安全认证食品是通过专门机构认证,并获得相应产品使用标志的产品。无公害食品是安全认证食品的初级层次,绿色食品是安全认证食品的中级层次,有机食品是安全认证食品的高级层次[1-2]。

国内安全认证食品发展经历了无公害食品发展阶段、绿色食品发展阶段。其中绿色食品发展阶段经历了从农垦系统启动基础建设,向全社会推进、加速发展,向社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全面推进3个阶段。

二、我国食品安全认证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央一级的安全认证食品管理工作由3个部门分别负责,其中,无公害食品的管理工作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绿色食品的管理由隶属于农业部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有机食品的管理工作主要由隶属于农业部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中心负责。我国安全认证食品的管理体制属于分块管理。

1、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人为地将安全认证食品中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管理割裂开,导致安全认证食品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安全认证食品管理权限分属不同部门,多头管理,权责不清,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管理职能错位、缺位、越位和交叉分散现象。同时,由于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不完全相同,且它们之间是平级单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不够,难以形成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

2、认证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认证体系发展的时间较短,在认证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认证技术和能力、认证的普及程度以及与国际接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是认证体系不完整。目前我国安全认证食品认证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严重缺乏,缺少对申请认证的农业企业和农户在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申报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二是认证的客观公正性不足。我国安全认证食品的认证机构与管理机构之间存在着联系,认证过程不能充分体现第三方认证的客观公正性[3];三是专业技术和人才不足,我国安全认证食品认证体系建立的时间不长,对认证人员的培训不足,人员认证能力较差,难以建立我国专业化的安全认证食品认证队伍;四是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国际合作能力不强。安全认证食品认证方式和认证标准与国际接轨程度差,认证的结果不能得到国际认可。

3、市场准入管理存在问题

我国食品市场准入管理制度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检验对象有限、检验项目单一;二是检测机构不健全、检测手段落后,对食品检测的专门机构很少,而且食品市场准入的检测手段简单;三是市场准入缺少有效的惩罚措施,问题食品的管理尚缺少必要的惩罚处理措施,问题食品的追根溯源比较困难。

4、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缺乏完善的标准,还没有形成全面科学的标准体系。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建设方面,对安全认证食品的各项质量指标难以全面、快速地检测。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方面,目前的安全认证食品认证体系是源头控制和末端控制,过程控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质量安全执法监督体系方面,对违反食品安全质量的行为没有彻底、坚决地惩处。质量安全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方面,安全认证食品生产的关键技术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三、完善食品安全认证的策略

我国安全认证食品管理,仅依靠政府来解决安全认证食品管理上的问题困难非常大。需要从多个方面完善食品安全认证。

1、优化管理体制

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我国应该实现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政府管理层面上的协调统一,实施安全认证食品管理机构设置的三位一体,能够明确管理者的职能和相应的责任,减少冲突,提高管理效率。

2、完善认证管理

建立统一、协调的认证认可体系,积极组建和完善认证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积极推进认证机构社会化改革,将认证机构改造成真正独立的第三方机构[4]。进一步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认证机构从事认证业务的审核与认可,对其进行全面考察和审核。加强认证的国际合作和互认,争取认证结果相互承认,提高我国安全认证食品认证的国际化水平。

3、完善市场准入管理

完善食品市场准入的法规、标准体系,建立统一权威的安全认证食品标准体系,加强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质量的控制。提高市场准入检测水平,建立健全食品检测专业机构,并引进高技术检测手段,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4、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健全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同时必须有严格的执法保障。科学制订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标准,减少标准执行时的交叉与重叠。加强贯标力度、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同时建立统一、协调和权威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

参考文献:

[1]陈锡文,邓楠.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李正明,吕林,李秋.食品安全的开发与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