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界面对社区图书馆的影响

时间:2022-11-26 08:44:28

空间界面对社区图书馆的影响

摘要:社区图书馆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交往中心,是社区居民进行阅读、交流及信息共享的重要空间。主要是通过对社区图书馆使用者的阅读行为与目的,交流行为的发生方式与状态的观察调研,并结合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学对社区图书馆中阅读与交流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使用者阅读交流行为的位置选择与动态分布和空间界面密切相关。空间边界在社区图书馆中不仅有引导使用者空间位置选择与促进交往行为的作用,而且对阅读与交流行为具有引导和双向促进的特点。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阅读行为;交流行为;空间界面

社区图书馆是在城市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人与社会之间的重要纽带,在社会发展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以及社区图书馆的交往、交流以及文化教育作用,对社区图书馆内空间的探索是有一定必要性的。由于社区图书馆中的阅读行为具有非目的性、伴随性和休闲阅读的特点,以及社区使用者间具有共同的生活与情感背景,从而在社区图书馆中容易形成了休闲且放松的阅读与交往氛围。本文通过对上海社区图书馆内读者行为的观察和调研,记录并分析读者在社区图书馆中空间位置选择与空间驻足偏好,探究在社区图书馆中的阅读行为与交流行为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社区图书馆中使用者对空间位置的选择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和指向性,根据对调研及观察情况,使用者会根据空间认知和功能需求对空间位置进行选择,使用者进行阅读与交流的交往空间主要形成在空间界面的周围及两侧。本文通过对社区图书馆中使用者主要阅读行为与交往行为,社区图书馆内部空间主要使用方式,分析空间功能与形态对使用者阅读与交流的影响,以及空间界面对使用者的阅读与交往存在着引导与双向促进的潜在影响。

一、阅读与交往行为共存成

为社区图书馆常态社区图书馆作为公共“客厅”,城市的“第三空间”是社区的公共交流空间及学习场所。社区图书馆的定位决定了其在社区中的地位,即为使用者提供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随着社区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与空间日趋开放多元——由传统“藏、借、阅”的场所,综合发展为承办文化交流、展览活动以及社会活动——开放复合型市民信息枢纽与文化中心。社区受众群体本身也具有广泛性:年龄层不同、教育程度不同,也使社区图书馆成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由于社区图书馆中使用群体有着共同生活环境与背景,群体间有着共用情感及生活联系,在这种情感相互维系氛围下,人们更能够建立轻松的人际关系,并在这种环境中开展阅读与交流行为。据调研情况,社区图书馆内阅读与交流方式多样,就阅读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专注阅读与休闲阅读两类。就(如图1、2)可以看出,两种阅读状态在社区图书馆中普遍存在,且每一时间段都有进行专注阅读和休闲阅读;两种阅读方式所占人数比例差距不大,休闲阅读数量略多于专注阅读。整体上来说,社区图书馆是以休闲阅读为主的复合文化交流平台,但对专注阅读上有着极大的兼容度,二者共同的作用形成了学习气氛浓厚且氛围轻松的现状。

二、社区图书馆中位置选择与动态分布

图书馆中阅读行为是普遍存在的,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环境中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平台,与公共图书馆的不同点在于,交流行为同样是社区图书馆中的重要部分。阅读与交流活动进行的位置选择上,社区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有着很大差别。由于社区图书馆空间中的行为目的性不强,读者行为中有着较大的自由度,空间中进行无论是阅读行为还是交流行为都呈现了一种放松的状态。在社区图书馆中读者行为的观察主要集中在“坐——立——行”三种阅读行为状态上,三种行为的目的性呈递减状态。由于阅读的目的性与专注度的衰减,交流的需求度和活跃度也在逐步提升,在目的性较弱的站立与行走状态下,人们会发生比较频繁的交流。相较于社区图书馆中的行为活动,在公共图书馆中人群行为目的较强,主要行为过程“查找——等待——获取(阅读)——离开”,在目的性持续保持较强且空间自由度有限的情况下,使用者在公共图书馆中的活动就不会呈现过于放松的状态。在两类图书馆中,空间界面都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以下主要通过使用者对空间位置选择和动态分布上来分析图书馆界面对行为与交流的影响。(一)空间中阅读的位置选择:对空间的选择行为实际上是对公共区域的占有行为,虽然这一行为没有改变公共阅览区域的现状和形态,但是对于空间使用状态上来说,会造成其他人的后续选择继续发生变化。在座位选择上存在的时间性差别,(如图3)7表示第一批人选择的座位,对于空闲的大批座位,空间边缘位置和独立单桌的边缘位置是首要的选择。(如图3)8可以看出在第一批读者选择了位置之后,第二批入场读者依然会遵循边缘及相对独立的法则,六人桌中无人选择的区域依然是“受到夹击”的中间两个位置。(如图3)9主要反映出,在没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读者只能“勉为其难”选择中间位置。这种情况下,由于读者的阅读需求,会在不满足内心条件的情况下作出让步和选择,但在使用者内心“不那么情愿”的心态驱使下,难以进行长时间且心态放松的阅读,所以在(如图3)10的记录下,最先离场的读者也是处在“夹击”位置的使用者。无论人们对阅览区域的座位进行怎样的选择,都不会形成固定的私有空间,但对位置的选择存在的时间上的差别,人们往往会避开他人正在使用的公共空间,所以此时的公共空间就变成了无法与他人共用的个人领域。同时,当人们占据了私密且有一定活动空间的区域后,(如图3)6、5、4依次反映出读者阅读状态逐渐放松,从端坐阅读到跷腿,再到将腿在通道中伸直,将自己周围环形区域完全占有。这一连贯阅读行为中读者呈现无意识的变化状态,对自己空间占用的行为完全没有察觉:读者本身选择了私密度相对较高的阅览区域——兼有实体墙界面和多个书架界面组成的藏书区,同时占据两界面边缘情况下的空间围合感使读者更加放松。使用者的私密性要求其在社区图书馆空间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支配自己的环境,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又可以保持与外部环境接触。所以在图书馆空间中使用者会优先选择空间边缘位置——提供边缘的依靠感同时提供良好的视角——进行就坐。可以通过对读者阅读位置的选择看出,在阅览环境的大空间中,优先选择级别普遍在空间的边缘位置,次级别才会向中心位置转移;在单桌的小环境中,使用者也会优先选择四角的边缘位置。虽然在公共图书馆中读者也存在位置选择问题,但公共图书馆中“藏、借”两功能大于“阅”功能。且由于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与开放性,面向群体范围更广,每日进出馆人数与每日借阅册数极大(以上海图书馆为例,平均每小时到馆人次1320人,平均每小时借阅书籍1866册),(如图4)3、4中,连通入口与查询借阅区的通道空间在繁忙时每分钟通过人数为48人,来往人群行色匆匆几乎没有停顿,该通道在正午及闭馆前能达到五分钟通过近200人。相较于社区图书馆中的停留阅读行为,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空间中以交通功能和提供图书馆正常运行(以藏、借、阅为主)为主要目的,在公共图书馆中位置和停驻选择受环境与人群流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如图4)5、6大型空间中,使用者在空间中只能被动选择已安置好的座位,且在空间中存在大量有目的行走且步速较快的走动情况下,站立阅读与行走阅读这两种在社区图书馆中较常见的行为也几乎不存在。(二)空间中的动态分布特点:使用者在空间中的动态分布,这一过程中同时包含了站立阅读、动态行走、汇集交流等主要行为。功能界面在图书馆空间中更多的是对空间整体性做出的分割,增加空间的层次性,更加能够促进空间的交往行为。同时,图书馆中功能界面功能更加模糊,在这种情况下模糊带来的多种可能性引导人们在这一公共的过渡界面中进行交流活动。通过对社区图书馆使用者行为动态观察,明显发现使用者的阅读和交流行为会围绕空间界面进行,以下对(如图5)具体分析。1.1和2区域的动态分布可以说明,空间中内容的关注点可以聚集人群,同时可以看出在空间关注点的布置情况上也会选择边缘位置,给中心动态活动区域留出空间。2.3区域:特定功能区(报刊),对功能的需求、阅读内容的吸引造成了人群的动态聚集。在图书馆边缘区域的空间,虽然不存在空间死角但三面围合的空间结构,基本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空间,更容易引发使用者的聚集;就阅读内容来说,该区域主要为当日报纸阅读,信息载体有着极大的话题性和实效性,有着大量的报纸拿取、放回、交换(刊物和言语)活动,所以该区域是整个图书馆中动态水平最高和交谈密度最高的区域。3.4区域:儿童阅读区中的下沉界面,在整个空间中该区域有着极高的利用度——下沉界面在不大的阅读区中提供了有围合度的空间,且该区域有着较高的自由度。在休闲阅读的过程中,儿童读者因阅读行为不想拘束、身体动作希望舒展等自由度需求会选择在4区域进行阅读和放松行为,在该区与观察过程中,儿童使用者在空间中的选择也集中在4区域下沉界面边缘:背靠界面边缘,伸腿或蜷腿坐姿进行阅读。在观察动态中发现,对于下沉界面的选择也集中在了朝向门的一侧——阅读过程中不仅关注眼前的书刊也更想知道空间中的一举一动。4.5和6界面:5界面和6界面表现的是一排界面的两侧。在特定功能区(杂志为主)的基础上,适宜的界面高度本身很适合拿取和站立阅读,同样是因为界面高度造成了空间两侧没有完全封闭,形成了双向渗透的界面。在两功能界面的交界处,因功能的关联性使读者在功能界面汇聚,同时进行功能使用的读者不可避免地在功能界面相遇。界面本身的结构带来的边界效应,引发人们在该界面周边聚集。并且由于界面视线的良好渗透,视线的交流也让不同的使用者都在阅览空间中有着良好的参与感,增加了人际交流与参与的机会。5.7、8、9界面:书架间被界面围合的空隙一直是有很多使用者愿意在此停留驻足挑选、片刻阅读或长时间站立阅读的区域。作为功能界面——书架,聚集了大量阅读交流行为,人们在同一空间界面中同时进行某种功能使用时,由于活动的相互影响,无论是进行什么行为,都会引起一系列其他交流。在藏书区空间中,除特定书籍寻找行为,在站立阅读位置的选择上同样有着空间便捷的影响:7和8可以明显反映出,如果将藏书区看作一个整体的方盒子空间,人们对于位置的选择会贴近盒子的两侧(7:盒子的内侧,8:盒子的外侧)。两侧空间除了书架本身的界面都有着另外的空间边界,7更加贴近图书馆边缘,但更加贴近相对私密的单人阅读位,这种“入侵”体验使得读者选择7位置进行站立阅读相对较少;相对的,8界面作为“盒子”的外侧,除藏书区本身边界外同样是通道的边界,使用者在该空间中同时能背靠稳定围合书架且在通道边缘能够与外界交流动态,在择书之后,站立的阅读更多的人会选择在8区域停留。对比社区图书馆中交流和行为的发生,在公共图书馆中,读者会发生沿界面——主要围绕功能界面——进行聚集活动。(如图4)1中,在进馆时人们会聚集在入口引导与咨询处停留,该区域提供了该图书馆主要功能分区和公共图书馆内实时动态,由于使用者有着获取咨询的需求,所以必定会在该区域停留。但由于公共图书馆覆盖范围广、容纳人数多,也就导致进馆读者差异性明显,本身不具备社区图书馆使用者之间熟识程度和情感氛围,即使在入口界面人群汇集,这一时期也并不会产生过多交流。同样在2、7中,公共图书馆的办证处和借阅取书处,两功能界面造成了大量的人群聚集。这种围绕功能界面的聚集并非来源于使用者本身的意愿,而是由于使用者需要进行取书或咨询而进行的被动聚集,并且由于公共图书馆容纳人数较多,不同读者在被动聚集的同时可能会产生强迫接触(使用者们不存在共同的居住环境和情感背景,非主动交流),更多的使用者会在聚集的同时不与其他使用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综上,社区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中都存在着围绕界面进行的交流与聚集情况,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社区图书馆在规模和覆盖范围上存在局限,所以在特定的环境下发展出更加适合使用者进行交往与活动的信息交换场所。

三、空间界面引导并促进社区图书馆中交往行为

社区图书馆中的活动与社区生活息息相关,是社区活动的重要场所。社区图书馆首先是使用者获取信息的来源,满足社区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次级别目的是提供使用者进行交流与沟通的场所。在这一过程中,使用者会根据自身对与空间的体验无意识地选择自己停留的位置,根据前文对社区图书馆使用者进行阅读与交流主要的位置选择和动态分析,界面对使用者存在着吸引且由于阅读与交流活动有着极大的伴随性,读者对界面围合产生的半公共半封闭空间有着极大需求。(一)空间界面引导空间选择:空间的边界本身就具有双重且相反的属性——能够划分空间,同时也能将空间连接在一起,为界面两侧的空间共享提供了条件,空间界面的双向渗透造成了两空间之间相互干扰和融合,在这一情况下人们会根据需求选择更好的环境和视野。在社区图书馆中,人们对于位置的选择可以说明,人们会优先选择围合空间中的边缘区域。在空间的边缘位置更有利于观察整个空间,并且避免了停留在中心位置造成的视线聚焦,给使用者在开放空间中带来极大的安全感。在社区图书馆空间中重要的界面类型——书架,也同样引导使用者对于空间位置的选择,在观察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读者会选择在书架间阅读。在图书馆中,除了阅读和交往活动,人们存在着一系列被动的接触,如视线的接触和听觉的接触。书架的通透属性在竖向分割空间的同时留下了交流的余地,书架两侧的视线交流本身可以看作是对使用者空间中行为的肯定,在观察环境(人)的同时也是在满足自己对环境了解的需求,为使用者们进一步交流提供了机会,从而促进了图书馆空间中更多活动的产生。在空间界面引导下发生的阅读与交流行为,推动了空间使用者对这个空间的认知,从而加深对空间的认识,进而将空间的认识转化为对社区图书馆的认同,促进在社区图书馆中进行阅读与交流活动。(二)空间界面促进阅读与交流的双向发展:空间界面形成了空间。半开放与半封闭的双重可能性,这种空间的可能性推动了在空间中阅读和交流的伴随发生。由于图书馆空间使用者在进行阅读和交流活动时,会选择靠近空间边缘的围合界面或者是沟通两空间的过渡界面。所以空间界面在实际环境中不仅起到分割、划定功能区域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对阅读行为和交流行为的双向促进功能。社区图书馆中的交流活动是在公共生活的场所下自然发生的,虽然很短暂但是时有发生。社区图书馆中的交流活动属于非目的性活动,在观察过程中,无论是交流的内容还是交流的背景,交流行为通常与阅读行为同时发生,但二者之间又毫无冲突,所以从交流活动的发生开始就存在着随意性和伴随性。这种无目的交流更能反映出两方面内容:社区图书馆本身阅读与交流氛围放松,和社区图书馆中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密切。空间界面此时起到的是中介作用,即便是相识的人也需要在空间中由于共同的契机汇集到同一界面之下,才能够促成社区中交往与交流活动的进一步进行,图书馆中的空间界面即在这种情况下提供双向促进的阅读与交流介质。在这样的空间中,丰富且多样的界面更加能够融合并包含更多的行为活动,进一步促进了空间内阅读行为与交流行为的发展。

在社区图书馆空间中,空间和界面形态推动了这个空间所具备发生什么类型的活动,适当的场所能够营造促进阅读、促进交流和促进娱乐活动的环境氛围,从而达到增进社区居民间交流的目的。在推动社区图书馆空间多功能发展的同时,重视空间界面的过渡、引导、双向促进作用,在空间中塑造多样的界面,更好地创造交往与交流空间。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2-37,78-84,109-110,117-123.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07-102,122-124.

[3]扬•盖尔.公共生活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26-35,84-91.

[4]郑颖.从领域性研究的视角论“公”“私”空间的边界[J].建筑学报.2011(2):91-94.

[5]魏毛毛.白胤.浅谈中国当代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设计[J].中外建筑.2018(2):121-124.

[6]郭剑.平面构成视角对现代室内空间界面设计解析[J].设计,2017,30(17):60-61.

[7]虞路遥,尚慧芳*.对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的思考[J].设计,2016,29(21):152-153.

[8]郭靖.“界面关系与限定方式”在建筑过渡空间中的作用与意义[J].江西建材.2017(4):78-79.

作者:彭喆 尚慧芳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