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在中职体校普修课中的释解

时间:2022-11-19 11:10:45

阳光体育在中职体校普修课中的释解

一、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方法相对滞后

中职体校在培养小学体育师资已具有一定的年限,在传统师范教学能力培养中相当不错。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与教育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当前“阳光体育”新理念下,体校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都出现了相对滞后的现象,这一滞后现象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学能力能较好地反映。

二、术科普修学科结构设置单一,知识面较窄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是提高中职体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基础。但长期以来体校体教普修术科课程设置内容陈旧、单一,忽视了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联系,缺乏对项目的趣味性、娱乐性的挖掘。课程内容相对滞后,教材更新速度缓慢,跟不上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但中职体校实践教学的空间还是很有限,缺乏为锻炼学生设计教法、开发课程资、创设教学情景等诸方面能力的实践环节,这样就很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无法接触中小学体育的真正需求。

四、普修课教师教练因素,学生主体性作用因素

经调查,贵州省省中职体校术科普修课教练50%左右是专业队退役运动员,30%左右毕业于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真正毕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20%左右。因此,术科普修教练运动训练背景厚,而体育教育背景浅。学科结构单一,知识面较窄。传统的教学训练在思维方式上、传授方式上、学生发展上都不同程度的扼杀了学生的主体精神,使部分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惰性。

五、术科普修课课程设置因素,成绩考核标准因素

由于一直以来的办学模式的单一和工作着力点偏移,全面实现小学体育师资人才培养目标困难较大。必须重新审视原有的课程设置问题。调查中发现,60%的教师认为目前体校普修课的课程设置不合理,35%认为不太合理,所培养的学生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体育师资人才需求。目前术科普修课考核基本上是以统一的标准进行量化评价或考核,考核内容及项目组合单一,形式相对固定,过于强调结果性评价。相对忽视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因此,这样难以体现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个体差异,无法通过现存的评价方式和指标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的进步与提高做出合理科学的评价。

六、结论与建议

只有进一步提高和培养体校普修课程教学有关体育健康运动的认识,营造良好的锻炼环境和学习氛围,促进普修课在中职体校的良好开展,才能在“阳光体育”新形势下,为实现培养相应合格的中小学体育师资的中职体校办学目标提供有力保障。调整合理的办学目标结构,转变过去重竞技轻教育的思想。合理设计术科普修课教学内容,革新教学训练手段与方法。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对普修课的认识和科学管理。倡导和谐的师生关系及良好的教学软环境。重视学生师范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

作者:殷治国单位: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