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中的师爱之情

时间:2022-02-09 06:09:00

德育教育中的师爱之情

21世纪既是激烈竞争的世纪,又是人类互爱互助的世纪,同时也是人文和科学交融为一体的情感教育的世纪。面对着高技术和高情感平衡的挑战,时代需要人文和科学、情感和理智的结合和交融,给未来文明以更加和谐的发展,这就需要重视亲情文化的建设和熏陶。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强调以情为本,以亲为道德之源。为此,我们在加强学校道德教育中,要给学生以更多的亲情体验和幸福感受,从中感悟人生之价值,享用人生之快乐,使人生更加健康完满。我们的德育应把道德情感的发展与培育作为整个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使我们的德育真正成为有情的德育。

一、有情德育模式初探

新世纪的德育应该是有情的德育,它立足于人的道德情感的培养,要给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精神生命,从而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举止。

我们认为,道德是人们为了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而形成的和谐身心的生活准则和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们友好相处的社会规范。它的基础是人类和个体生存发展的需要;它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安定和生活幸福;它的基本内容对己是调节身心和谐的准则,对自然和社会是爱护性的行为规范。它渗透在人的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和各个领域,它发生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与周围事物的接触中和个人对自身的态度上。在道德中,有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而其中的核心要素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我们理解为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引起的情感反应,它是主体内在蕴涵着的归属需要和向善要求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感、安全感和自豪感;反之,会产生不安感、羞愧感和内疚感,从而激励自己去进行新的道德追求。因此,道德情感是人的内心道德世界的情感反应和表现,它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极其重要的心理财富和目标要求。它扎根于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需求之中,如归属感、依恋感、自我认同感、自尊自爱感等,都与道德情感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有着丰富的道德韵味。

婴幼儿早期建立起来的双亲依恋感受、安全感受、归属感受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和合作性行为产生的最重要源泉。学校中的师生依恋、同伴依恋与家庭内的亲子依恋,具有异质同构的心理机制,它同样是建立彼此信任感、友谊亲切感和自我认同感、自尊自信感的基础。

有情的德育模式的建构,要以儿童、青少年道德思想论理教育上半月·综合0062山情感发展的轨迹为基础,来确立道德情感教育的目标要求和教育策略。

道德发展研究中,道德人格论认为儿童道德人格的发展主要是受社会和个体的情感需要所制约的。为了保证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和人格完美,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创造条件,以合适的方式去满足儿童的内部需要,应给予儿童与青少年以自由、自主、自律的发展。让他们在适应社会环境中,培养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中,培养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品质和对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方面,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他将人的个性发展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内,都有一个中心发展任务,重点要解决一对主要矛盾。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从出生到青少年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的品质是:

第一阶段:信任感对怀疑感(O一2岁);

第二阶段:自主感对羞怯或疑虑感(2一4岁);

第三阶段:主动感对内疚感(4一7岁);

第四阶段:勤奋感对自卑感(7一16岁);第五阶段:同一性获得对同一性混乱(青少年期)。

他强调儿童和青少年人格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同一感的形成,与先前各阶段中建立起来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勤奋感有直接关系。如果先前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完成得比较顺利,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也就比较容易。

我们根据前人的理论和自身进行跟踪研究的成果,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情感发展的运行轨迹作了初步的梳理,并提出关注的要点和相应的教育策略与建议(见下表)。

根据我们的研究,儿童情感发展应看成是个体生动活泼的、有血有肉的、不断积累成熟的过程,它是生物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化的综合发展过程。

儿童情感发展既充满着生动变化的序列,又有多姿多态的个体化过程。

由此,可以分阶段、分层次地将儿童与青少年的道德情感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确定为以下四个阶段:

婴幼儿时期(O一6岁),我们把情绪情感教育的重点放在依恋感、安全感、信任感和自主感的培养上。在抚育策略上强调以亲为先、以自为主、以动为育、以察为重、以导为要的原则,让婴幼儿能在自由自在中开心,在自说自话中开口,在自作主张中开窍,在自主活动中开胃。小学时期(6、7一11、12岁),我们把情绪情感教育的重点放在自我认同感和对他人的尊重感、关怀感上。

在重视爱祖国的基础情感培养中,要从爱父母、爱老师和爱同学着手,进行爱班级、爱学校和爱家乡的教育,让儿童从了解学校的变化和家乡的地理、风貌与历史演变中,感受学校和家乡的发展,从而激发起爱校爱家的情感和勤奋学习的热情。

初中时期(11、12一14、15岁),友爱感成为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源和兴奋点,重点进行“珍爱自我”和“珍惜友谊”的教育,把爱的教育和美的教育结合起来,让他们学会用美的规律来塑造美的心灵和美的形象。

初中阶段是个体情感发展重要的转折期,也是实现完满人生的关键期。“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时期正是情感奔放、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我们要把他们的热情和爱心引向成熟,使他们逐步成长为一名自尊、自爱、自信的强者和真正的爱国者。

高中时期(14、15一17、18岁),通过责任感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准确的自我形象和增强自我认同感,并在原有的自尊感、友谊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基础上,衍生出公民感、人际适应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道德情感更加丰富,道德人格更加完美。高中阶段处于青年初期,正是个体各方面发展的成熟时期,他们生理在成熟,心理在成熟,思想在成熟,情感在成熟,这是步人人生,为未来大有作为做准备的花季,需要学校教育为他们人生的追求、情感的融合、理想的攀登、科学的向往、事业的奋进和激励给予精神的滋养。

综合上述研究,我们认为有情的德育是以情本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亲情教育为基础,以培育道德情操为主要目标和核心内容的道德教育新模式;是以儿童健康的情感发展轨迹为主线,以培养积极心态和完美人格、高尚情操为教育目标,以分阶段、有重点进行情感系列化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新德育模式。

二、德育有情中师爱之情的传递

德育有情要求在德育中重视师生在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融,让学生真正感受成长的快乐,体验互爱的幸福。

第一,在德育中培养真情。

21世纪的现代化过程要求人们格外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谐、人际理解,在情感表达方式上要更加热情。因此,有人说新的世纪是微笑的世纪,未来的职业将是微笑的职业。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精神文明的哺育者,担负着用无私的爱心去培育下一代的真挚之情的历史使命。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称教师是培育对“真、善、美”渴求的人,“他是推动人类前进的伟大行列中的重要成员’,。

教师的职业,对教师的情感资质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爱心和真情,对儿童情感发展和整个美好心态的形成,从一定意义上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儿童正处于情绪感受性最敏感时期,是健康情感形成的最佳期,是社会性依恋情结的奠基期。他们对教师的态度表情、行为举止、动作手势、语言语调,均有特殊的敏感性和强烈的深刻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只是他的知识和技能,更深刻的影响是情趣、情致和情操。这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那样,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溉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信念和个性品质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21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有着众多教育实例生动又深刻地记载着师爱育真情的故事。有一位中年男子,30年前由于家庭贫困,常常挨饿来校上课,当老师发现这一情况后,每天特地多带一份饭菜送给这位学生。这学生每次接过饭盒时,他感受到这饭盒里装的不仅是饭与菜,而是老师对他的一片关爱之情,这份师情、师爱成了他学习的巨大动力。事隔30年之后,当学生来看望老师时,他拿着当年保留下来的饭盒,向老师表达深深的感J恩之情。在这30年的岁月里,每当他看到这个饭盒时,就想起老师每天给他送午餐时的情景。正是这一个饭盒,使他的一生充满温馨和幸福。

第二,德育的有情需要无私的爱。

教师的爱不是一种占有性、制约性和功利性的爱,而是一种独立性、开放性与存在性的无私的爱。这种爱是以尊重学生个性为前提的,在保存学生个体发展的完整性条件下的师生心灵的融合。这种融合是以被爱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它是教师真诚感情的自然表露。这种爱是教师对祖国之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科迷恋之爱、对学生未来发展憧憬之爱的集合,它具有纯粹、纯朴、纯真的特征。他们与学生既无血缘性联系,又无个人功利性联系,他们之间纯粹是一种民族希望、祖国前途、人民幸福、个体成长的意义性联系,使原来不相识的个体联合为一个群体,这是一种特别亲密、亲切、亲热的“人类希望共同体”。在这“希望共同体”中,有的是纯真的爱、温馨的情,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教师的爱是一种无怨无悔的给予和任劳任怨的付出,它唯一的心愿是用自己的生命之火去点燃人类的光明,愿用自己的银发去为祖国编织灿烂如锦的明天。

我国著名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用她的博大师爱、真挚师情,以慈母的关怀,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感动了一代代的学生,为祖国培育了蜚声国际乐坛的优秀人才的感人事迹,就是一个生动的写照。她的师爱师情表现为对学生成长过程的高度关切感、亲切关怀感和纯真的亲热感,又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对学生的关怀、同情和热情。这种真挚师情的教育功能,不仅可以使学生增强归属感、安全感、愉悦感、温暖感和幸福感,而且还可以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刻苦学习和促使其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自我人格的形成。因此,在教师无私之爱关怀下成长的学生,最大的感受是不仅学到了知识与本领,更重要的是懂得做人的道理和培养了人格的尊严。

第三,师德有情要重视师生情感交流中的暗示效应。

教师情绪情感作为师生交流的信息手段,它的外显特征主要为表情。一般表情由面部肌肉运动模式、声调变化和身体姿态变化所构成,师生情感交流,通常是藉助以上三种表情的整合来实现信息的传递以达到互相了解。我们在进行“师生互爱关系”的实验研究中,感到如何发挥师生情感交流中的暗示效应十分重要。它要求教师把握师生交往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动作和表情流露,包括不同时间、空间,其运用方式也因具体情境而异。如开学第一天,就要求教师运用自己微笑的表情、温柔的手势、亲近的动作、高雅的举止等多种方式给学生以强烈的亲切感,获得美好的首次印象,使学生们能从人学的第一天起,就感受到师爱之情。

我们在进行师爱之情的传递研究中,感到暗示作为间接手段更具有情绪的感染功能和特殊的愉悦功能。不少学生十分关注老师给予他们的亲昵称呼。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当老师叫他乳名、小名时,他们会感到特别幸福。这感受来自老师非同寻常的称呼,这给孩子以特别亲切的体验,他从中感受到的不是师道尊严,而是师如慈母、校如家园的亲切感情。

有人研究师生情感交往方式时,提倡语言肯定与表情和体态语的赞赏相结合。当学生回答出一个非常有难度的问题或学生答案出乎教师预料时,此时教师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同时说:“太棒了!”此时,学生会在心理上获得一种强烈的满足感。对于后进生的进步,老师的口头表扬和体态语言的肯定,会使他的自信倍增。师生相处中,还应提倡微笑的教育功能的发挥,教师鼓励性的关注,使学生感到温暖;教师真诚、会心、宽容和理解性的微笑,使学生感到温馨和善意。教师的微笑,对学生来说,是阳光、春风和甘露。

由此可见,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中,在使用语言、表情、动作、手势等各种方式时,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年龄、气质类型、个性特点和知识经验、情绪心态以及心理背景的差异。要以学生认同为前提,以感受和体验为基础,力求获得正向的情感反应。

三、教师情感资质和反思能力的培养

德育的有情要求教师提高自身情感资质水平和培养反思能力。师德的基本结构应以事业为基础,以敬业爱生为核心,以为人师表为行为准则。

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有教师比喻说:学生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他们不断地记录师生交往中的各种信息,存储在“电子计算机”中,进行选择性的信息加工、处理,然后进行反馈,进而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因此,教师要以真善美的心灵和形象去影响学生。

有研究表明,教师情感的资质是一种纯情结构,它以纯真的爱、温馨的情、热忱的亲去敬业爱生。教师的情感体验具有与众不同的深刻性,教师对自身职业价值的感受,除了一般意义上感到光荣和责任重大之外,还有自身个体成长和教育对象成长的一种特殊体验。因此,教师情感资质是一种生命价值、职业价值、教育功能价值的深度整合,是情感性认知的高层次、高水平的表现。这种深度整合使教师能更深刻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有能力去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去实现其理想的追求。

教师情感智慧,主要表现为教育爱的能力,是一种寻找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能力,是一种把人类文明中的真善美传递给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既是受纳爱,又是创造爱,它的基础在于教师强烈的自爱—爱自己的职业选择,爱自己的人生追求,爱自己的智慧才能,爱自己的情感品位、文明举止、高雅生活的选择以及生命历程和对社会的贡献。教师这种深度性自爱,它转化为一种事业的执着,对学科的迷恋,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

教师的情感智慧,表现为能体察别人的情绪、体察别人的心理状态的能力和自我反省智能的结合。它能以积极的态度去正视自己,能以设身处地的心态去善解人意;去倾听和接纳学生情绪的袒露和宣池又能在悦纳、理解中缓解学生的焦虑,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教师情感智能的形成和提高,是在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反思自我培养起来的。

教师的反思,是一种教育理想的追求和现实自我在心灵上的沟通,它是现实水平逐步向理想水平彼岸靠拢的过程,是教师的教育理想和完美人格逐步结合的体现。

教师的反思,既重视实践性的反思,又重视学习性的反思和批判性的反思。它以开放、责任和真诚的心态去反思自己教育中的成败,能自觉地进行“吾日三省吾身”。不少教师通过写反思日记来对自我的言行举止进行自评和监控。从自己的成长中,来升华自身的道德境界,使自己的品行更完善,使命更坚定,人格更完美,道德情操更高尚,道德形象更具魅力。总之,我们的教育信念是:

爱是生命的火花,真善美是人生的追求,自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要将自由、尊重、关爱与和谐给予每个孩子,让他们从小能在自由中哺育创造,在尊重中培养自信,在关爱中感受幸福,在和谐中健康成长。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蕴有极为细腻、敏感而又善良、爱美的琴弦,让我们像钢琴家熟悉每一个琴键那样去了解每一个孩子,去谱写人生的第一乐章。

我们是情感教育论者,智慧之真、道德之善、心灵之美需要从小培养。完美的人格,源于父母之爱、师生之情、伙伴之亲、祖国之恋;它始于婴儿的依恋、幼儿的自信、童年的幸福、少年的自尊、青年的使命。教育的生命是爱、是情、是亲。道德情感的孕育和生成,需要的是纯爱、厚爱和挚爱;需要的是真情、柔情和深情;需要的是亲近、亲热和亲切;需要的是关心、关注和关怀。

教师的眼睛是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太阳。教师的职志要以增进学生的福扯和提升其精神境界与人格品位为己任。教育者首先应是观察者、发现者、欣赏者、鼓励者、研究者和反思者。我们要用艺术家的眼光去发现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智慧之真、道德之善、心灵之美;去欣赏他们成长中的点滴进步和童心、童真、童趣之美;去鼓励他们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超越自我;去研究他们成长中的烦恼和成功时的喜悦;去反思我们教育影响中的失时、失量、失态、失误和失当。人的素质发展和人格提升,需要由归属安全感、自尊自信感和责任使命感等积极情感品质为基础和支撑。素质教育和人格培育不仅需要严格要求和意志磨砺,更需要的是含

“情”脉脉、心心相印和入情人理、人心入脑。让我们的德育成为有情的德育,让德育在有情中哺育真情、真诚和真爱。让德育生活在现实的土壤之中,在关爱的阳光下,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结出幸福的成长之果!

我们是终身教育论者。我们的事业是根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树苗成长,要把握季节和生长规律,既不可消极等待,也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需要的是从容和宽容,只有细心、耐心和精心培育,才能让他们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我们是多元智慧论者,每一个孩子都蕴有多元智慧和巨大的潜能。完美的人生需要完美的适性教育。教育的功能在于发现和发展,在于启迪和开拓。教育的真谛在于要给每一个孩子以完满的生命、快乐的生活和幸福的未来;要给他们以身心和谐和知情协调发展的完整教育,知、情、意、行,德、智、体、美,缺一不可。让我们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把握情感智慧发展的最佳时期,创造最佳的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孩子身心得到最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