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

时间:2022-07-28 03:35:14

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

摘要:信贷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受到宏观经济和微观个人的影响,在宏观经济中,中央银行所出台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积累有直接影响。本文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用于分析货币政策有效性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结果得出在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中,货币政策中介目标M2的上升会促进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GDP的上升也会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上升会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信用传导渠道中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同比增长率的上升会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

关键词:货币政策;商业银行风险;信贷风险

1货币政策有效性概念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意味着,在一定的经济和金融背景下,中央银行指定政策措施并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适当的中介目标,之后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提高资源运用效率。中央银行在利用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时,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一个与最终目标高度相关、可控、可衡量的中介指数,从而传递中央银行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解决经济中的问题。货币政策有效性也体现在传输渠道的有效性上。平稳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助于确保政策的控制效果。在通常情况下,从制定货币政策到政策传导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的时间间隔越短,就越有利于中央银行在政策方向和力度上的控制,其效果就越好。

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发展现状

自2000年起,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逐渐下降趋势。本文将我国16家大型商业银行年度不良贷款率取平均得到2000—2019年16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走势图,如图1所示。这16家大型商业银行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浙江商业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富滇银行、天津银行。2000年底,这16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均值为16.72667%,2000年至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现剧烈下降趋势,这与我国近年来重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密不可分。自2008年以来,这16家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值都在0.5%~2%之间浮动,在2011年达到最低值0.7653%。但是近年来,由于我国宏观经济环境不如从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因素不断积累,这就导致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上升。

3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

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将会显著的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并且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会随着宏观经济变化而变化。借款人是否违约或及时履行信用义务与该企业经营状况具有直接联系,由于实体经济的运行还受到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决定了于货币政策是否能及时有效地影响宏观经济。所以,货币政策有效性也间接影响到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大小。当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社会对经济普遍持乐观态度,市场上的投资需求较高,从而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增加。在利益的驱使下,银行将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信贷条件或者增加信贷的投资规模。因此,在经济扩张时期,银行信贷总额将会增加。而当国家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宏观经济下行时,高风险领域的风险迅速增长,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贷款率上升以及信贷风险增加。同时,宏观经济衰退还导致实体企业的经营能力下降,对社会投资的需求下降以及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下降。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将制定了严格的信贷政策,以减少银行信贷的供应,从而规避风险。

4实证分析

4.1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有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衡量上,学者们普遍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本文假设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以及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均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影响。具体指标如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本文采取上述16家大型商业银行2000—2019年的不良贷款率均值(nperform)作为衡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指标。货币政策有效性:在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中,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用M2的同比增长率来衡量、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用GDP来衡量;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为利率传导渠道与信用传导渠道,其中利率传导渠道用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的同比增长率(rate)来衡量、信用传导渠道用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同比增长率(loan)来衡量。

4.2实证检验

4.2.1平稳性检验为了避免伪回归的发生,本文首先进行VAR系统稳定性检验,结果显示全部特征值都落在单位圆内,由此可以证明VAR模型平稳。4.2.2格兰杰因果检验从表1可以看出,nperform与GDP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可见货币政策最终目标GDP的变动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规模的变化此消彼长,这意味着宏观经济情况变动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具有相互作用。此外,利率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货币政策中利率传导渠道的变动能够引起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变动。最后,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同比增长率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说明货币政策中信贷渠道的畅通与否也影响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4.2.3脉冲响应分析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GDP的增加,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降低,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这种冲击在第三期产生了最大的影响;利率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产生了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在长期内减弱并稳定下来。可以得出结论,利率上升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这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M2的增加将导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下降,这种冲击也将在第三时期达到最大。这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同比增长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冲击为负,长期趋于平稳。事实证明,通畅的信贷渠道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5结论与启示

首先,商业银行应把握宏观经济波动的大方向,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合理估计宏观经济形势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增强对经济波动的把握和判断能力,从而有效应对宏观经济波动。商业银行通过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合理安排信贷业务,将信贷资金分散化,并且及时调整信贷资金的投资方向,从而能够合理有效地防控信贷风险。其次,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对于商业银行规避信用风险也特别重要。商业银行之间应该交换信息并改善风险预警机制,这其中包括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最后,商业银行应该实现信息共享。商业银行内部相关部门要对每个信贷客户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从而建立一个庞大的信用客户信息数据库,对商业银行之间的客户信息进行合理交换,实现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12).

[2]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J].金融研究,2012(10):1-14

[3]周友良.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J].货币政策,2021(02).

[4]王博等,李力,郝大鹏.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违约风险与宏观经济波动[J].经济研究,2019(03).

[5]陈伟平,张娜.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J].金融与经济,2019(03).

[6]高洁超,袁唯觉.资本监管、货币政策与银行信贷波动-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的分析.金融与经济,2018(03):38-43.

作者:胡鑫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