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发行机制及制度保障

时间:2022-03-13 10:45:21

数字货币发行机制及制度保障

摘要:数字货币是现代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推动数字货币的发展,本文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从货币层次、发行数量、技术支撑、发行主体分析了数字货币的发行机制,最后提出了数字货币发行过程中的制度保障。具体是:加强法律保护、加大宏观管理力度、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技术能力、进一步完善区块链技术。

关键词:数字货币;作用;发行机制;制度保障

随着现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支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货币的出现对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区块链视角下对数字货币发行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也符合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思想。未来十年间,区块链技术引领的数字货币将对现代金融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数字货币的发行机制

1.货币层次。传统的货币层次划分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的,主要是中央银行为了加强对货币供给的控制。根据IMF的规定,M0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包括了居民手中的现金和企业间的备用金;M1即狭义货币,包括了M0和活期存款;M2即广义货币,包括了M1和定期存款、储备存款、外币存款、各类国库券和银行承兑汇票。中国根据1994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方法》,对货币层次也做出了规定,与IMF不同的是将M2做了进一步的细分,增加了M3,包括了M2和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中央银行通过利率等标杆来调节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从而在宏观上干预经济的发展。对于数字货币的界定,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不能将其简单地归纳为M0、M1或M2,在中央银行尚未做出官方权威的解释之前,我们先就数字货币与M0、M1、M2的差异来进行分析。第一,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以后,过去的现金就不再存在(或者只充当补充使用的角色),M2自然的也就不再包括流通现金,M0和M1的投放量依旧按照现有的模式进行[1]。商业银行使用数字货币从事借贷融资业务,所不同的是原来是以实物的形式体现,数字货币的出现就可以使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间的账户资金周转更加便利;第二,数字货币的出现,使商业银行不再受居民挤兑现金的影响,因为居民在购买商品及服务时,通过数字货币的划拨只是从一家银行转移至另一家银行的账户,现金依然存在于银行系统之中,中央银行对于资金的管控更加有利[2]。2.发行数量。传统的货币发行数量理论认为,M表示货币需求数量,其需要多少是根据社会价格总水平(P)、社会总产出(Y)和货币流通速度(V)来决定的。即M=P*Y/V,中央银行根据社会总需求以及政策需要来决定广义货币的发行量。在数字货币体系下,社会企业和居民已经不再需要持有现金,中央银行在制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也不再需要考虑社会的现金漏损率,公众对于持有货币的形式已经开始淡然,只是法定的一个数字而已,而且这个数字受到法律的保护[3]。当然,在数字货币体系下,其货币乘数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现行的货币乘数计算公式为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漏损率。中央银行实际投放的货币数量,可以根据货币乘数来计算。中国2014年末、2015年末的货币乘数分别是4.18和5.04,在保证M2每年增速的情况下,货币乘数不能轻易下降,必要时还需要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实现[4]。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资料整理而得。中国在2000年货币发行量M2的数值仅为13.249万亿元,当年的GDP产值为9.92万亿元,M2与GDP的比值为1.36。到了2016年M2的发行量达到了151.950万亿元,GDP产值为74.4万亿元,M2与GDP的比值为2.04,比率不断提高,详见图2。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资料整理而得。在数字货币体系下,由于现金漏损率为零,所以货币乘数k=1/(Rd+Re)。中央银行只需要考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可以设定货币乘数,进而对全社会的货币数量进行宏观调控[5]。与现行的货币乘数相比,中央银行设立同样的存款准备率会产生更大的货币乘数,因此,如果在全社会发行相同的货币数量,就需要适当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控制全社会的数字货币供给。这对于我国一直以来储蓄率过高具有一定的作用,加快资金流通,也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最终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的加剧。3.技术支撑。未来的央行数字货币将可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分散式账簿特点的本位币,并涉及包括移动支付、可信可控云计算、密码算法、安全芯片等在内的其他相关技术。在区块链技术下,可实现“点对点”的支付结算,不需要借助第三方中心化机构[6]。这将有助于我国建设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我国支付体系,提升支付结算效率,详见图3。利用区块链技术发行的数字货币,完全依赖现代密码学的价值传递,这就使得可编程性将成为数字货币的主要技术支撑,通过嵌入相应的编程脚本,用智能合约的方式去处理一些无法预见的交易模式,保证数字货币在正常的金融交易中能够快速运行。可编程脚本本质上是众多指令汇总的列表,实现价值交换时的针对性和筛选性,即交易对手的限制。数字货币是运行在区块链上、拥有独立的生命周期、通过智能合约编程的方式来实现的一段业务逻辑代码,利用此技术可以提高交易的效率,降低监管成本[7]。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任何金融交易行为都可通过智能编程的方式对其用途、方向和各种限制条件等做到硬控制,省去了以法律或者合同约束的成本。以通过数字货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为例,包括票据开立、流转、贴现、再贴现、回购等一系列业务类型,都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编程的方式来实现。这一切都只需要数据货币的合约代码来完成,银行在处理的时候无需再审核贸易合同,使得结算真正成为不基于贸易合同而独立存在,避免违约情况发生,并可根据业务需求变化灵活变更升级[8]。4.发行主体。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除了承担着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的职能,还肩负着全国反洗钱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负责涉嫌洗钱及恐怖活动的资金监测。在支付体系环节,维护支付、清算系统正常运行等法定职责,建设运行了第二代支付系统、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等重要业务系统,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公共清算平台。数字货币一旦推出其发行主体必须是中央银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货币体系也同样适用于数字货币,并且对于数字货币来讲,其货币的本质依旧没有改变,同样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与民间私自流通的数字货币相比,其发行流通模式完全不同,由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会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机制设计和法律法规,来确保发行体系的安全。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具有国家信用的支撑,其数量也是有限的,由央行担保并签名发行,只不过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需要遵循现有的货币体系,即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二元体系的发行、流通、交易和回笼机制。中央银行担任着数字货币发行、监管职能,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宏观管理下,从事数字货币借贷的中介行为,其业务依然主要包括了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在使用数字货币的过程中进行宏观调控。因此,数字货币技术将提升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控制力,使货币政策的运作和传导更有效,也能使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稳定与发展。

二、数字货币的制度保障

1.加强法律保护。只有通过完善的法律和相关规章制度才能有效地保护数字货币的合法地位,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由中央银行出台关于数字货币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和有效发行,对利用数字货币从事的诈骗行为给予坚决打击,处罚规则就可以参照制定的数字货币法,保证数字货币在发行过程中的合法地位。在中央银行内部也可以设立专门的数字货币管理机构,对合法参与数字货币交易的消费者给予支持和法律保护,切实保障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对使用数字货币从事非法活动的主体由专门的部门进行处罚,中央银行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2.加大宏观管理力度。为了增强对数字货币的金融调控力度,政府必须加强宏观管理。由中央银行负责发行数字货币,主体地位不能动摇,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民间发行数字货币的无秩序状态,更好地把控好数字货币的发行数量,由央行牵头制定数字货币发行的实施细则,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中国于2017年1月由人民银行推动的数字票据实验平台已测试成功,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已经开展试运行工作,这标志着我国的人民银行将会成为首个发行数字货币并开展真实应用的中央银行。3.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技术能力。数字货币的广泛应用对现代互联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使用区块链技术,只要掌握全部网络的51%,就可以控制全部节点,当前的技术处理和备份都需要更新换代。之所以最近几年数字货币交易所接二连三的发生被黑客攻击的事件,主要还在于网络的系统性安全还没有得到有效地保障。未来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来提升技术能力,通过现代密码技术,完善加密功能,利用系列组合,使得数字货币系统能够识别持币人,防止数字货币被盗用和重复使用的行为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参与数字货币当事人的正常权益。保障数字货币在流通领域的安全性。4.进一步完善区块链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发行数字货币,由于区块链构建的数字货币系统会与其他平台下系统对接产生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密码服务还需要和其他技术平台的系统产生数据交换。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区块链技术,特别是密码学技术,实现数字货币的网络节点中与存有实物货币账户绑定的方式,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货币在国际结算中的代收款业务,利用数据加密实现数据交换,完善身份验证和网络安全,加大数据库建设,保障数字货币运行区块链平台的稳健性,完善区块链技术,为数字货币发行后进入流通领域创造好的条件。

作者:王晓东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