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考核改革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11-01 09:40:25

分析化学课程考核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分析化学课程考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考核改革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同时对教学方法提出了适应性调整以辅助考核改革顺利进行,并通过实践研究对考核改革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分析化学;考核改革;改革措施

分析化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分析部分,是一门涉及基本理论、仪器构造、谱图解析特别多的课程。为了加快分析化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促进学科和专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保障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分析化学课程考核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考核改革措施,并对这些措施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1目前分析化学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分析化学课程(仪器分析)传统的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该课程传统考核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仪器分析课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和谱图数据较多,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学生通常临近考试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忆基本理论和谱图数据,对知识的应用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二、学生了解传统的考核方式,习惯了期末临时抱佛脚,考前冲刺,在平时的学习积累中积极性不高;三、仪器分析课程通常设置有相应的实验课程,但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动手操作实践脱节;四、期末考试成绩占比较大,各科期末考试需要记忆的内容集中较多,学生仅靠临考突击复习,复习不充分,为了考试及格,难免考试中出现作弊等陋习。对学生进行考核是为了鉴定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整个教学改革的链条里面,考核方式的改革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它起着引导改革方向、检测改革成果的作用。

2分析化学考核改革措施

按照分析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应该注重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应用型能力的培养,所以考核方式的侧重点应该着眼于科学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因此,为了发挥考试的诊断、调节和激励作用的有效机制,对分析化学的考核提出几点改革措施,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2.1考核方式由原来的闭卷考试改为半开卷考试

半开卷考试的具体要求是不允许学生私自携带教材等资料入考场,允许学生携带一张A4纸,学生自主抄写(不得复印)主要的基础理论、仪器构造、谱图解析等内容,以供考试时参考。此举旨在将学生从繁杂的机械记忆工作中解放出来,考点聚焦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准备A4纸上内容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对该课程的重点内容的拣选和锤炼过程,对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也是一种锻炼。禁止学生复印A4纸内容,是引导学生自主备考,由被动复习转变为主动复习。

2.2考试内容由记忆型为主转变为综合型为主

考试命题由原来的记忆型为主(占比60%)外加综合型题型(占比40%)转变为综合型为主(占比60%)外加应用型题型(占比40%),减少考察基本理论的客观题,增加对理论理解的主观题;减弱学生对公式和仪器结构等的记忆,侧重于仪器的使用和定性定量方法的灵活运用;减弱学生对谱图解析所需要的基本数据的记忆,加强学生解析谱图能力的培养;旨在缓解学生记忆压力,让学生平时的学习注意力主要集中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

3适应性调整教学方法以辅助考核改革

针对考核内容的改革,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主要内容包括:

3.1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突破“填鸭式”的单调教学模式

分析化学仅下册课本就785页,共二十六章的内容,课本厚,学时少,课堂内容饱满,学生上课吃力。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课堂呈现效果好,将原本一些抽象、遥远的知识内容形象、逼真的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调整教学节凑,不再是满堂灌的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上课时将每节课的重点强调,让学生从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状态变为有的放矢,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另外,考核改革不仅体现在老师的课堂教授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需要相应改变。以前学生上课认真记笔记,下课认真复习,考前重点记忆。现在不需要学生再记忆大量的基础性知识,而是希望学生理解知识,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凑,这无疑对学生的听课质量是一个更高的要求。所以,老师借助多媒体,让课堂主体从老师的“讲”逐渐转变为学生的“学”。

3.2采用任务驱动式辅助教学

学习一门课程,仅仅依靠课堂学习,远远达不到理解并灵活应用的效果。因此,除了重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重视课后适当时间的自主学习。比如布置课后论文、进行知识点讲解竞赛等活动,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课堂现场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给学生提供一个在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质疑、探索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估,比如认真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并给与恰当的反馈,有计划、有措施的辅导答疑等。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重视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衔接

与仪器分析课程相匹配的实验课程虽然是同时期进行,但是内容的衔接可能不是非常理想,理论课与实验课各自按其教学进度表进行,有时候理论课上完过一两周才上实验课,有时候该上实验课了理论课还没有学习,导致学生对理论和实验的学习“各自为政”,没有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为了达到实践检验理论的目的,建议实验课的学习与理论课无缝对接,每章理论课学习结束后立即安排实验课进行操作,让学生在新鲜的理论知识引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学习印象,促进理论学习。

3.4用案例式教学,将企业中生产案例引入课堂

结合企业行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在教师带队赴企业实习过程中,了解企业分析检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与实验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一方面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4多媒体技术和板书合理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课件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于一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形象描述和展示,有效地化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加课堂信息量,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以板书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知识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或降低难度,或进一步拓展延伸,为学生提供质疑、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因此,两种教学方式各有利弊,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并非越多越好,特别是物理化学课程,以板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作用更加明显,只有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出各自优势。例如,在介绍相平衡章节中关于相图的部分,用多媒体的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把知识表达出来,在讲精馏原理时,结合相图和Flash动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为教师节省大量的板书绘图的时间,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大增强。而关于热力学基本关系式、理想气体反应的等温方程式以及克劳修斯不等式等内容就适合采用板书的形式在黑板上一步一步演绎和推导,引导学生思考、理解。

5小组合作学习和seminar合理结合

目前很多高校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相对比较沉闷,教师负责教,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对高效率课堂教学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Seminar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也具有一定作用。例如,可以将物理化学涉及的内容分成若干专题,与电化学相关的氢燃料电池,胶体化学涉及的新型疏水材料和仿生材料,光化学相关的新型光催化剂等,各小组选择感兴趣的专题后分工合作,通过查阅文献,整理文献完成专题调研报告,并制作成PPT向老师和同学汇报。通过这种Seminar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主动去研究和探索新知识,与此同时,改变了以往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模式,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思路。

6结论

总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将物理化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生产实际及学科前沿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穿插科学家的生平轶事,通过贴切、简单易懂的实例讲解抽象概念和理论,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减轻学生听课的疲劳感,对提高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王周玉,蒋珍菊.关于提高物理化学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4):55-56.

[2]徐志花,严朝雄.提高物理化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尝试[J].科技传播,2009,9:97-99.

[3]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等.物理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殷开梁,刘文杰.物理化学课程中相图分析之教学心得[J].化工高等教育,2014,135(1):72-74

[5]余刚,谭权,潘远梅,等.一种新型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4,139(5):21-24

作者:张芳 孟现星 纪桢 黄婷 谢娟平 单位:安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