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的应用

时间:2022-01-05 11:33:41

项目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的应用

一、明确任务,合理分组

所谓项目教学法,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将一个相对完整、对立的项目单独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项目的独立完成与处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技能。由此可见,在护理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实施项目教学,首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学习态度以及操作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这些学习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将其合理、科学地分为若干个小组,指派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的职位,配合教师开展项目教学法,而教师则是通过小组长将项目任务分配给学生,通过小组长将教师与学生联系起来,以此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达到项目教学的目的。由于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分组时,教师应当秉持“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教学原则,唯有此,小组成员之间才能更好地协作、交流与讨论,才能使学生变得更好,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二、课前设计,提高教学

项目教学法非常注重学生的知识构建以及认知能力的提升,而这一能力的实现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设计最好能够由护理系的主任、基础教研室主任以及多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的教研小组根据具体的项目教学要求,通过多次查阅资料、文献,共同讨论与制订出多个能够适应护理专业教学的多个项目。收集多个与本次教学相关的案例,本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从提升学生护理专业技能出发,坚持“理论为导、适用为先”的教学原则,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以此来提高教师项目教学的水平,达到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目的。

三、项目实施,操作实践

项目实施是整个项目教学的中心与核心,也是检验项目教学效果最根本的指标。所以,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这一教学环节的实施,通过构建真实的模拟病房场景,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的责任感。例如,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医生、护士以及病人家属,为其提供一个真实的模拟救护环境,通过环境氛围的渲染以及人物的设定,来唤起学生的急迫感、责任感与紧张感,从而让其主动参与其中,并在逻辑清晰、条理有序的救治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其荣誉感与自豪感,让其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能够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伟大,体会到护士肩上的重任。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实践经验都有限,所以,在项目任务方案的设计与制订过程中,难免会有所缺漏或存在某些问题,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这些缺陷以及不足置之不理,会给学生错误的提示,认为自己制定合理、操作正确,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按照这种方法实行,而当他们真正步入社会以后,这种错误的操作则有可能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刻在学生的身旁给予指导与纠正,让其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问题与不足,以便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及时纠正,从而促进其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升,为社会培养优质的社会服务性人才。如,在制定输液计划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惯性,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将定位消毒这一步骤漏掉,如果教师放任学生不管,就会让学生以为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也没有这一步,长此以往,一旦学生养成习惯,就算教师在后续的学习中想要纠正学生的这种习惯,也很难纠正过来,不仅降低了项目教学的质量,还违背了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无论是对于整个行业,还是整个社会都没有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在建构理论的影响下而产生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合理的分组,课前的设计以及项目的实施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护理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增强课堂的感染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红虹.多媒体项目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3(18):100-101.

[2]朱珠.案例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7):637-638.

作者:刘媛媛 单位:江苏省泗阳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