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人员锐器伤调查与防范措施

时间:2022-03-31 11:36:07

骨科护理人员锐器伤调查与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了解骨科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状况,为合理制定防范措施,保护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2月我院骨科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常见原因和环节。结果共收回调查问卷69份,有效问卷率为94.20%,2年间共发生127人次锐器伤,平均每人发生1.95次,以护龄3年~5年者发生率较高。锐器伤主要发生于配制液体、加药、处理医疗废弃物、回套针帽或安瓿、操作完毕整理物品、拔针、清洗器械等环节中。结论骨科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概率较高,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熟练操作规范,增强防范措施,健全锐器伤报告制度,完善处置流程,保证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到位,配备必需物品,以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关键词:骨科;护理人员;锐器伤;原因;防范

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患者对护理工作提出更严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使临床护理工作越来越繁重复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骨科住院人数一直居高不下,骨科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频繁接触受到污染的医疗护理器械,极易发生锐器伤害。为了解骨科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的状况、分析易发环节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笔者对本科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借鉴有关文献[1],自行设计调查表格,对2013年3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并发生锐器伤的护理人员(包括实习护生)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我科共有护理人员(不包括实习护生)55名,全科平均每年收治住院患者2355例,其中有开放性伤口的患者约占总数的1/3以上,急诊创伤手术每年平均在119台以上。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9份,现场收回69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65份,有效率为94.20%。接受调查的65名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22名、初级26名、实习护生11名、护工3名。

2结果

2.1易发护龄在发生锐器伤的65名护理人员中,共发生127次损伤,平均每人发生1.95次。发生锐器伤的护龄构成比为≤1年占20.00%;1年~3年占29.23%;3年~5年占26.15%;5年~10年占16.92%;10年~20年占6.15%;>20年占1.54%,见表1。以护龄3年~5年者占比例较大,因为他们大多已单独从事一般性护理技术操作,但仍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尤其工作比较繁忙时,因不熟练或慌乱,或因刚做临床时的好奇谨慎心情已经淡漠,取而代之的成为漫不经心,粗枝大叶,造成失误或出错而发生锐器伤害。护龄≤1年的基本上是实习护生或护工,临床不允许他们单独做护理技术操作,所以发生锐器伤的概率相对较少,并集中发生于拔针,处理医疗废弃物,传递物品,清洗器械等项操作中。2.2易发环节调查显示,锐器伤害主要发生于配制液体、加药、处理医疗废弃物、回套针帽或安瓿、操作后整理物品、拔针、清洗消毒医疗废弃物等。

2.2应急处置和上报率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后普遍存在恐惧慌乱心理,不能积极正确地处置伤口和及时填写上传报告卡,甚至不明确暴露源,造成不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补救防范措施。以致延误治疗最佳时机,埋下自身医院感染隐患,或者过于紧张担心,终日忐忑不安,提心吊胆,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

3讨论

3.1骨科临床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经常直接接触到急诊患者的开放性伤口、血液、脓液、伤口引流物等,污染威胁较大。又因护理治疗工作需经常使用锐利器械和用品,加之工作急迫时不注意保护自己,造成锐器伤成为骨科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伤害。据文献报道,有20多种传染病可经血液传播[2],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进入快速增长期[3],还有败血症、疟疾、伤口感染等均可经血源传播。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的破损处直接暴露于含有微生物的环境,极易发生感染,严重危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3.2本次调查说明约有70%的锐器伤发生在护龄≤5年的护理人员,与国内外专项研究结果接近[4]。从表2得知锐器伤常发生在配制液体、加药、回套针帽和安瓿等5个环节,与骨科护理工作量大,人员相对不足,临床一线年轻护士较多,缺乏工作经验有一定关联。有些低年资护士违反操作规则,如回套、拔出的头皮针挂在输液架上或插入瓶塞中;将针头放于治疗盘内进行二次处理;手持锐器做其他工作;手掰安瓿不谨慎;清洗器械或收集医疗废弃物时不专心;使用后的针头不正确放入利器盒而误伤他人。加之低年资护士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实习护生对医院科室环境不够熟悉和适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存在差距,过于刻板等诸多因素,均促成他们成为锐器伤的高危人群。今后,应在护理教育、岗前培训和临床继续教育中加强职业防护和标准预防方面的教育。

3.3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调查期间发生的127人次锐器伤中,只有19人次上报,上报率仅为14.96%,说明护理人员对锐器伤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管理上有欠缺,或存在侥幸心理,误认为及时上报是小题大做,或存在顾虑,担心被感染后被他人歧视。因此应重视对锐器伤者的心理干预,临床管理者和各级感染质控组织成员应关注锐器伤后的处置情况,指导采取正确的有效措施,缓解伤者的恐惧心理。持续开展职业暴露相关培训教育和监测,掌握防护技能,完善锐器伤后的处置、登记和报告反馈程序,对工作中存在松懈情绪和不规范的防护行为及时发现和指正。

3.4认真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制止易发生锐器伤的不当行为和危险隐患,严禁针头回套,严禁锐器盒重复使用,严禁锐器二次集中处理。为不合作的患者做治疗时须有人协助,谨防意外。可在治疗车、治疗室、处置换药室等易发生锐器伤的工作地点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护士集中注意力,规避伤害。在治疗处置车上合理配置锐器盒,方便及时投入锐器,减少中间传递环节。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应戴手套或使用长柄持物钳,做好标准预防。根据临床实际需求配置足够的护理人员,也可借鉴实行各时段工作量弹性排班,保证护士治疗操作时间充足[5],减少因慌乱繁忙而引发的锐器伤。简化程序,推广从口头上报改为办公网电子报告。加强监控力度,使安全防护成为护理人员的自觉行为,是减少和杜绝锐器伤的关键所在。

作者:崔金金 成晓迪 单位:临汾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索瑶,范珊红,高晓东.陕西省11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505-2507.

[2]曹海清.医护人员锐器伤及防护情况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7(3):307-308.

[3]许慧琼,潘晓平.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7(1):29-31.

[4]顾月,陈辰,程科萍,等.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的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3,31(1):41-44.

[5]江丽萍,干铁儿,朱越献,等.医务人员针刺伤现况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6):1415-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