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生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9 17:34:43

骨科医生论文

骨科医生论文篇1

走上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自古以来,中医就是中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的中华文明的魅力。中国古老的中医经典名著《黄帝内经》有着丰富的思想和理论。如有关“肾主骨生髓,髓生血,髓通脑,脑为髓之海。”的理论,与临床的骨质疏松、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老年性痴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逐渐深化,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故针对病机而采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的治疗法则,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医博大精深的精髓,随着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必将促进中医药现代化,而中西结合是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中国中西医并存的产物,必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使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创新,与当代科学技术同步发展。

在中国骨质疏松症治疗领域,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李恩教授具有高深的造诣,他也是积极倡导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一位富有战略思想的中西医结合优秀专家。李恩教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由他的五位中西医结合博士、教授总结编写的《李恩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研究》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科学地、全面地总结及论述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领域的著作,该书在大量的理论论证、科学研究和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首次在学术界明确提出中西医结合完整的医学学科观点及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

生于1929年的李恩从小就见证了那个年代中国的贫穷,在旧社会,贫穷和疾病是一对形影不离的难兄弟,看着那些因为疾病却无钱医治的人们备受痛苦,李恩便立志学医,后来他考上了河北医学院。1957年毕业后,他留在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工作。虽然学的是西医,但他对中医有着特殊的兴趣,在不断的学习中,特别是通过58年的西医学习中医班,对于中西医结合的认识不断地深化。他认为,中医与西医能形成互补,结合起来将能更大的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一门新的医学学科。从此,为他一步步走上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打下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辛勤耕耘花开结硕果

1969年,李恩在当时的河北医学院创办肾病研究室,开始正式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的研究工作。他结合临床工作,进行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的研究,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髓生血,髓通脑,脑为髓之海”的理论,开展了有关骨质疏松、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等的临床研究。在他主持编写的《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与现代研究》一书中,提出并系统论述了“肾――骨――髓――血――脑”一体论假说,发展了中医肾本质内涵,为中医学其他藏象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范例。

中西医结合不是方法学,而是一门“学科”。李恩从学科的要素和本质切入,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科学定义: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门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汇贯通,创建医学理论新体系,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的整体医学,简称中西医结合。李恩提出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为“生物――自然――社会――心理――个体”,体现了中医学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形神统一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治疗观”。1981年,李恩参与创建了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1994年5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李恩的《中医肾本质现代研究》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并被大会授予“世界传统医学功勋奖”。

作为中西医结合专家,半个世纪来,李恩带领科研团队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指导,在充分运用西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引进中医学整体、宏观的辨证理论与实践,深入开展针对中医肾本质内涵与现代医学关系的研究。在肾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面,李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众多肾脏疾病患者解除了病痛。此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肿瘤等方面也具有较高的造诣,在理论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李恩研制的“抗骨松冲剂”(丹杞颗粒),已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由邯郸药厂正式投入生产。通过全国专家鉴定,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目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身体健康却下降了,在李恩教授所研究的领域,如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据李恩教授介绍,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表现为骨矿含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发生变化,骨的韧性降低,轻微外伤便可发生骨折。骨质疏松发病率高,在代谢疾病中发病率之首,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男性约为20%左右,60~70岁妇女有1/3患骨质疏松,而80岁以上可高达2/3的人患骨质疏松。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与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于2008年10月20日的《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中宣布我国骨质疏松发病人数为6944万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的为2 1亿人。二者加起来,有近2.8亿人处于骨质疏松的风险之中。

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所致的多种的病症,其严重后果就是骨折,而且是多部位、多次性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需长期卧床,带来了许多并发症,死亡率为15%~20%,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和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消耗大量医疗费用。我国每年用于此项医疗费用估计超过100亿人民币,而美国每年为此耗资100~150亿美元。

李恩教授根据骨质疏松分为的三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为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为Ⅱ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见于8~14岁青少年,与遗传有关)。近些年来,李恩教授进行补肾中药复方防治骨质疏松课题的研究,曾3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立项,历经20多年的基础

和临床研究,取得各项科研成果,其中“抗骨松”牌丹杞颗粒在于整体调节,为多环节、多靶点,相关集合作用,表现在:可以促进小肠钙的吸收,提高血钙水平;促进钙向骨内转移和骨胶原蛋白的合成,提高骨矿化和增强骨韧性;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减少尿钙排出,维持血钙浓度;延缓卵巢功能早衰,促进雌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平衡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对继发性骨质疏松有标本兼治作用。如肾病、糖尿病引起的骨质疏松,从肾论治、对原发病和骨质疏松均有辅治疗作用,李恩教授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不但使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矿含量、骨密度等指标的检测亦可得到改善,证实了补肾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体现了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近些年,李恩教授主要应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多项课题,他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肾――骨――髓――血――脑”一体论研究》,于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继往开来谱写新篇章

医学目前正从实验医学时代向整体医学过渡,而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实现这一过渡的“桥梁”,然而如何达到尊古而不拘泥,创新而不离宗?李恩教授认为任何学科的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继承发扬、互相渗透、引进借鉴和本身的自生殖性”,中西医结合医学正是这一规律的体现,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的建立是在中医和西医发展中的结合,前进中的结合,提高中的结合。

李恩教授指出,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目前处于从“论证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时期。学科体系建设有待完善,需要一批精通中医和西医、又具有人文、哲学、社会学底蕴的高素质的研究人才。1988年,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支持和鼓励下,李恩教授主持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西医结合学院一一河北中西医结合学院。探索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教育模式为:“两个基础”(中西医基础分开上),

“一个临床”(即中西医结合着讲,对照着讲),以及“先西后中”教学程序。学校为全国基层培养了中西医两法治病的医生两千余人。在平时的教学中,他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能力,全面提高的综合素质。

1997年,时任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的李恩,倡导设立了“生物化学春苗奖”,并拿出国家给予的政府特殊津贴作为奖励基金,还以由他主编的学术专著作为奖品。2002年,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化学课程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高校首批“精品课程”。多年来,李恩相继培养硕士26人、博士28人、博士后3人。他说:“培养不出超过老师的学生,不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生命的延续和事业的继承与发展都寄托在学生身上。青年是人类的未来,我将为了学生而活着”。

骨科医生论文篇2

关键词:中医 骨伤 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5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13-01

从古至今,骨伤始终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毕竟,生活中难免存在磕磕碰碰导致受伤。在西医上,骨伤常分入骨科,骨科主要是研究骨骼肌肉的解剖、病理和生理,主要是采用手术、药物和物理方法来保持和发展骨骼肌系统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而这与中医的骨伤学并不一致,中医骨伤科学是要研究防治筋骨、脏腑、皮肉、气血、经络等各种损伤性疾患的学科,又称“伤科”或“正骨科”。中医治疗骨伤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它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门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科学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城市生活越来越繁荣,骨折类疾病的发生率也是日趋严重,骨伤的治疗也是越来越急迫。中医护理是伴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不断完善技术操作和理论体系的规范,形成的中医特色浓郁的护理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现代医学现代护理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它充满活力,不可替代,并已逐渐被西方医学所理解重视并采纳研究,中医护理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得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1 中医骨科的核心思想

整体观是中医护理的指导思想。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脏腑为中心,以经络为联系的有机整体,功能完整、互相作用,结构不可分割。人与自然、社会不可分割,紧密相连,人体的生理顺应地势和天理而发生的相应的变化,人的疾病与气候、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的改变都有密切关系。中医护理主要是依据整体观从患者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进行诊断分析,并进行相关的护理研究,从而进行综合测评,并通过辩症施护、辨病施护和辩症施护,从而对患者提供系统的护理。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中的基本原则。“辩证”是指采用中医学的基本治疗理论,通过对所采集的病史体征症状加以分析推断和研究,从而确定疾病的证候属性和特点,辩证是决定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则是在辩证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是减轻或解决患者痛苦的手段和方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辩证施护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表征,而三因制宜的施护原则是中医护理个性的体现。三因制宜是指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是指四季气候变化导致人体生理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体异样,异常;气候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护理主要依据不同的气候特点而施以不同的护理和处理措施。因人制宜指每个患者的生理特点、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性别、年龄以及文化修养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要依据这些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在用药上,大人的用量是大于小孩的,对于阴虚之体,则应该给予通风向阳,并给予清补养津滋阴的药物和补品,帮助患者康复。因地制宜是指不同的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均可影响到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护理上应该给予关注,并施与相关的处理措施。如西北地高气寒,病多为风寒,避风寒、慎用寒凉之剂为护理重点,东南地区气候潮湿,病多温热、湿热,护理上以清凉与化湿、慎用温热助湿之剂为重点,北方气候干燥,多给予生津、温热剂,南方暑热夹湿,可食祛湿、利尿清淡之品等等。

2 中医临床护理在骨科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中医临床的护理技术简单方便、便于管理、适用范围广、疗效快、易接受、经济适用等特点,能够很好的创造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中医临床的护理技术包括按摩术、艾条艾柱、刮疹术、推拿法、屈曲伸舒法、拔堆术、熏洗、、耳穴压豆、贴药术、太极拳等方法。中医治疗骨伤有着丰富的内容、完善的理论体系、整套独特的诊疗技术和丰富的经验道理。中医在治疗骨伤上有着深刻的认知。现在主要是根据医生的手法已经X闲篇的检测结果来了解骨伤的具体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譬如旋转回旋、端挤提按、夹挤分骨、摇摆触碰、对扣捏合、按摩推拿等手法复位,以此取得良较好的疗效。放置分骨垫,小夹板固定,捆扎也是中医治疗骨折的重要手段。小夹板固定时,骨折部的上下关节都能活动,骨折远侧端关节面以下的肢体重力能被活动的关节所吸收,骨折部所受的移位倾向力就大大减少。而一般整复成功后,常用分骨垫来维持骨折的对位。采用小夹板固定,使用棉花作为分骨片,其具有骨折愈合快、治疗时间短、功能恢复好、病人痛苦小、医疗费用低等优点,同时考虑到了疗效与经济两方面的优点。活血化瘀,用具有消散作用、或能攻逐体内瘀血的药物治疗瘀血病证的方法。中医认为患者骨折后,由于骨断筋伤,脉络受损,恶血留内,气血凝滞,阻塞经络,常出现不同程度疼痛,脉络受伤筋骨折断,骨髓和周围软组织损伤,血管破裂出血,离经之血外泛肌肤,损伤后瘀血凝滞,络道阻塞不通而出现疼痛肿胀。因此,在骨折的治疗中,应当采用活血化瘀药进行治疗。

3 讨论中医护理的不足之处

中医护理骨伤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各种弊端也是不断暴露,所以我们应该去尝试去探索,去争取中西医结合,去解决和完善在治疗骨伤的方法。救命之法本不应该存在对错、不应该存在区别,不应该存在隔阂,只要是救命之发,就是可以接受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夏铂.中医骨伤科技术发展史论[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94

[2] 王和鸣.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骨科医生论文篇3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Traumatology & Orthopedics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药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0205

国内刊号:42-1340/R

邮发代号:38-18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骨科医生论文篇4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曾先后指示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西医学习中医是一件大事,不可等闲视之”,“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以贡献于全世界。”回顾中医与中西医结合研究治疗伤骨的实践历程,既有热又有冷,既有柳暗又有花明,给人以不少启迪和感悟,令人深思和回味。本文仅对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伤骨作一简要回顾,以供同道参考。

1 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伤骨的“热”

1.1 河南洛阳平乐郭氏正骨聚焦 平乐郭氏正骨是中医骨伤科的主要学术流派之一,也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与伤病斗争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它起源于清·嘉庆年间,据洛阳县志第12册及《龙咀山馆文集》等史料记载,郭氏世居九朝古都洛阳东二十里平乐园(现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祖人郭样泰获异授,专工接骨,医名天下,惠泽乡里,世代相传,不断发展,至今已七代,约200年历史。郭氏后人遍布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深圳等地,如郭春园、郭汉章、郭宪章和郭焕章等均在当地自成一家,培养了大批弟子。尤其是郭氏正骨五世名医郭景星(字灿若)和夫人高云峰潜心钻研祖传医术,并兼收各家之长,继承和发扬了郭氏正骨医术,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高云峰女士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当选为全国妇联执委、全国政协特邀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等,国家拨专款于1956年在洛阳东郊白马寺建立了洛阳专区正骨医院;于1958年开办了自古以来第一所正骨大学——河南洛阳正骨学院;1959年成立了河南省平乐正骨研究所。高云峰女士任院长、所长[1]。

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传人全国著名中医骨伤专家郭维淮一直致力于郭氏正骨和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在他任院长、所长期间,使医疗科研等均有较大的发展。

洛阳正骨医院还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为骨伤科医师继续教育基地和对外培训单位,不少国际友人也慕名来院参观学习、交流经验。莘莘平乐正骨学子,遍及全国,有许多成为当地的中医骨伤科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甚至成为全国的知名专家、教授。他们在当地培养出大批人才,平乐正骨已在全国生根、开花、结果,造福人民,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骨伤科学术流派,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平乐正骨学术思想是兼收明清以来少林派和药物派之长,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即:整体辨证、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动静互补。

1.2 黄克勤疗法受到俄罗斯的赞誉 俄罗斯第二中央军事内科总医院沃尔克夫·椰夫盖尼·椰科洛维奇载文“股骨头坏死的新疗法”高度赞许黄克勤疗法。

1.2.1 黄氏疗法对股骨头坏死病因学提出了骨结构破坏导致微循环受阻 黄氏疗法提出了股骨头坏死由某种致病因素使股骨头内超微结构破坏、折断、变性和间隙改变,致使股骨头内血管床遭到破坏,微循环系统受到挤压、坏死和血运断路。

股骨头内骨结构的破坏,改变了股骨头内骨结构的形态,骨结构形态的改变,使股骨头内微循环系统破坏,造成血流受阻缺血则是必然结果。

1.2.2 黄克勤股骨头坏死新疗法,提出了修复坏死的股骨头结构的理论 骨结构的修复、重建,将伴随血液微循环系统的恢复,这一理论的提出对股骨头坏死的基础理论深入研究,指导临床非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是很有意义的。

应用黄氏股骨头坏死新疗法,结束了股骨头坏死唯一开刀手术和对晚期股骨头坏死置换人工关节的历史。创造了非手术、无损伤、无痛苦的关节运动、内服中药和穴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新疗法。

通过股骨头坏死治疗仪、系列中药和髋关节模造,修复坏死股骨头的骨结构,改善重建坏死的股骨头的微循环,治疗坏死股骨头。

1.2.3 黄氏疗法研究的计算机图像诊断仪,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 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人眼视觉理论,颜色空间理论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一些研究对X线片进行处理,在X线片上,用视觉难以辨认的灰度变化及病变信息转化为视觉容易辨认的图像,提炼出视觉不易识别的信息。这对病理变化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的检验,病变区域的定量分析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做出科学的治疗方案。

1.2.4 黄氏疗法研究的股骨头坏死治疗仪,对股骨头坏死治疗 根据WOLFF定律理论设计制造的,是按人体骨轴线,按中国的经络穴位向体内释放电信号,产生骨应力,修复重建骨结构。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个非手术、无损伤、无痛苦、疗效很好的新方法。

1.2.5 黄氏疗法的中药研究 黄氏疗法研究的承载丸、红宝散、珍七散、生骨散等中药进行治疗坏死的股骨头和断裂带得到修复、重建,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在目前国内外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物对比中,黄氏疗法的中药很有疗效。

1.2.6 黄氏疗法解除三不准 黄氏疗法根据WOLFF定律理论解除三不准(不准行走,不准承重,不准活动),在应用黄氏疗法过程中进行动态式髋关节模造八法的训练,改善髋关节的承重,模造关节,再现髋关节功能。

黄氏股骨头坏死新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用中医中药获得成功,在莫斯科也得到证实。

1.3 尚天裕中西医结合治疗伤骨的扫描 尚天裕教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创始人之一,在半个多世纪医疗实践中,为我国骨伤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

尚天裕教授1917年出生在山西省万荣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在战乱中的年代里渡过了他的学生时代,1944年毕业于西北医学院留校任教。后随我国著名外科专家万福恩教授进入南京陆海空军总院做外科医师。1949年这所医院迁往台湾时,他辗转进入天津市人民医院,在我国著名骨科专家方先之教授指导下从事创伤骨科临床工作。1950年,天津市举办第一期在职西医学习中医班,医院派他参加。院长马突围一番发人深思的话:“中西医结合是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激流勇进。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但不是进展览馆,琳琅满目,伸手可得。要主动发掘,整理提高。”这些话启发了他,他不但注意学习本院老中医的经验,而且到全国各地求师访贤,登门求教。先后跑了八个省,请教了十多位中医正骨名家,这使他大开眼界。他决定从中医的一方一技学起,打破中医之间的门户之见和中西医之间界限,取百家之长,走创新之路。他和同事从中医各家采用的木板、竹帘、杉紧、纸壳等外固定用具中,选择了具有弹性、韧性和可塑性的柳木,设计出适用于肢体各个部位骨折的各种形式的夹板。在学习中医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正骨八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回绕、屈伸收展、端挤提按、摇摆触碰、成角折顶、夹挤分骨、对扣捏合及推拿按摩十大手法。并按照骨折部位、类型、受伤原因、移位方向、复位质量、稳定程度及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指导病人进行及时合理功能练习,这样一套以内因为主导,以手法整复为特点,以小夹板固定的功能锻炼为主要内容的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初步形成了。

他们先后攻下了前臂骨折、肱骨髁上骨折、髁间骨折、踝部骨折、脊柱和骨盆等骨折的治疗难关,使骨折愈合时间较单纯的西医疗法快了1/3,疗程缩短了1/2,骨折不愈合率有过去的5%~7%下降到0.4%。1963年,方先之教授在罗马召开的第20届国际外科学会上,首次代表中国报告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臂骨折”,受到国际骨科同道的极大赞赏。

在骨折治疗中,固定与运动同样重要,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应相辅相成,局部与整体需要兼顾,外力只有通过病人机体的内在固定力才能起到作用。在“动与静”、“筋与骨”、“内与外”、“人与物”这四对矛盾中,固定与运动是各对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后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以内因为主导的动静结合(固定与运动相结合),筋骨并重(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时并进),内外兼治(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兼顾),和医患配合(医疗措施与病人主观能动性密切结合)新的骨折治疗原则。打破了西医治疗骨折的传统观念,使骨折治疗在学术理论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970年在全国第一次中西医结合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说“对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我很感兴趣,这是辩证法,它说出了真理,固定与运动,局部与整体,内因与外因,两个积极性都要发挥”。

世纪老人罗有名将罗氏祖传秘方——“罗氏续断接骨圣金丹”献给国家,开发出国药准字国家中药保密品种“御骨合金复方续断接骨丸”,能加速肉芽组织修复,加速原始骨痂形成,疗效确切。著名中医骨科专家韦以宗教授提出的整脊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手法)已在临床推开,大大丰实了防治脊柱疾病新学科的内涵。还有上海瑞金医院李国衡的“魏氏伤骨疗法”、江苏无锡刘秉夫的“刘氏伤骨疗法”、广西中医学院骨伤研究所所长韦贵康的伤骨疗法等都名扬国内外,就诊病人门庭若市。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也对中国的传统中医伤骨疗法积极借鉴。

2 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伤骨的“冷”

2.1 冷风寒意 中医骨伤科受到严重的挑战。“20世纪60~80年代,80%的骨折不用手术而以中医接骨法治疗,而现在80%的骨折改用手术。中医接骨法仅在农村、乡镇医院或民营医院、个体诊所才见使用,连中医院的骨伤科都已很少用了。如何使古老优秀的中医骨伤技术不至于失传,对我们这一代人已成为面临的严峻挑战”[3]。

中医骨伤科是公认的我国以世界医学的重大贡献之一,前不久已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加以保护,形成了骨折的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练功和内外辨证用药的系列治疗方法。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在当时中西医结合热潮影响下,简、便、验、廉的中医骨伤疗法占据了我国骨科治疗的大半壁江山,不仅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很多外国同行也将其视为“中国神奇的技术”而争相学习。

但同时西医骨科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之中。随着麻醉、止血、无菌操作3大技术的突破,骨折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应运而生。到20世纪50年代,AO(手术复位内固定)学派设计出全套内固定用具及手术器械,几乎对全身骨折都可实行内固定。与中医骨伤功能复位、相对固定特点不同的是,他们更强调骨折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目前,这种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法已占我国骨折治疗80%以上。在我国每年以高昂外汇购买的医疗器械中,仅骨科器械就占据了30%的份额。然而,这一取代了中医骨伤的西医疗法并不完美,据2002年美国骨科医师协会出版的《现代骨科学》报道,此疗法导致的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率,胫骨为45%,股骨为16%,尺、桡、腕、舟骨各为5%;而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术的伤员中,有40%有功能障碍,骨折畸形愈合占20%;叶状接骨板加压螺钉固定法功能良好者仅为70%。由于内固定手术毕竟是一种加重创伤的疗法,其并发症至今仍达10%左右。

2.2 矛盾冲突-两难的选择与困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医院院长诚恳地说:“上头拨款严重不足,但医院要生存、要发展、要留住人才,经济账不能不算。中医骨伤定价太低,全靠它根本‘糊不了口’,医生对此也没有积极性,更别说医疗纠纷鉴定对中医规律的漠视、评职称等看重手术技术等实际问题了。”

在毫无人情味的经济杠杆面前,从医生到院长,面对的都是“为病人还是为医院”的两难冲突的选择和困惑!

2.3 价值价格-左右中医骨伤科的杠杆 干了一辈子中医骨伤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孙树椿教授痛心地说:“现代是全盘西化,中医骨伤定价太低是首要原因!”

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因眩晕在某权威骨科医院手术2次,花费6万余元眩晕未减,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刘秀琴教授处6次手法加中药不到1个月,不再晕了,仅花300余元;1例三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置换人工关节花去5万元,10年后还需要更新;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大中医科技成果全国推广项目“黄克勤非手术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技术”,无论何期、多严重的股骨头坏死,均不用手术、不吃西药,即能恢复功能,而费用一般仅为手术的1/3~1/2。

这些实例说明了中医的价廉物美和群众的欢迎程度,但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用这一技术支撑医院经济运转、并使其生存和发展的难度。那么,定价不合理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临床上:80%以上的骨折不再用中医接骨法,而采用西医手术,对骨结核、骨性关节炎、骨髓炎等骨病,基本是手术,部分病例配合中药、针灸;技术队伍上:老一代专家大部分退休,中青年专家大部分西化,年轻医生热衷于开刀做手术,已出现人才断代、技术失传的危机;教研上:21世纪初,国家取消了中医学院的骨伤专业和骨伤系,为数不多的针灸骨伤学院和骨伤研究所已转向,就连中医骨伤队伍自己所办的杂志,刊载的论文西医内容也占到80%。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负责人韦以宗教授介绍,在我国,骨伤病发率高达13.3%,其中占12.1%的人因创伤骨病而致残,我国每年仅骨折的医疗费即高达200亿元。中医骨伤技术凝聚了中医简、便、验、廉的所有优势,它对保护和恢复患者功能、减少伤残、早日康复,尤其是减轻个人及国家的经济负担,利莫大焉。

3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伤骨的前瞻

笔者认为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伤骨的“冷”只是暂时的,因为卫生体制的改革,卫生政策的出台,价值价格比率的确定都是在中国改革的大环境中,不断探索着的一个新分支问题,它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定会有一个柳暗花明的好环境。

另外,对于中医和西医要用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动态的、实践的观点去看,西医发展的快是西医借鉴了新技术的结合运用使然。这是中医应该向西医学习的一个方面。中医西医虽然理论体系上有别,但绝不对立,二者的共同使命是对具有相同生物学特征的人类给出合理的,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二者具有同一性,而非排斥性,故二者的相互借鉴、相互融通就具有历史的必然性。钱学森老前辈曾语重心长地说:“医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中医可能引起医学革命,而医学革命可能引起整个科学革命。”我们应深悟其真谛。我们说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中医、中西医结合大大提高疗效的客观现实,雄辩地说明了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在我国只有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三支队伍并驾齐驱,才能更好地为13亿人民健康服务。然中西医结合的这支队伍将具有取长补短的相对优势,是创新突破的生力军。笔者运用祖传秘方研制的中药速应接骨膏2号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申花队巴西籍球员“莫拉”,在左下肢胫腓骨粉碎性截断骨折14cm情况下,髓内钉固定术后拆线即包敷速应接骨膏2号两个疗程(14天)前后共29天,便达到了临床愈合标准,而杨瑞和教授交口赞许,病人莫拉动情的说“中医药真神奇……”为此先后10多家报纸纷纷转载宣传,这是1例很成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病人的案例。笔者坚信在以国家领导和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为主轴,以国家中医、中西结合政策为依据,以中医、中西医结合教育为基础,以中医、中西医师徒传承为捷径,以中医、中西医人才队伍为根本,以群众拥护为支柱,以科学管理为纽带,以病人为中心,以中医为重点,以中西医结合为核心,以科研创新为保证,以创立新经验、新学科走向世界贡献人类为目标,举国上下,莘莘学子,对中医、中西结合的认识不断深化,情感不断浓化,实践不断强化,矢志不移,奋发努力,阔步向前,其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生命力更强,道路更阔,创新硕果更丰。中医、中西结合是对付一切疑难杂症的尚方宝剑,是一个创新的永恒主题,其前程似锦!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伤骨在新理念、新技术不断进步的环境中,亦必定万紫千红春满园!

参考文献

1 郭维淮,郭艳幸.中国河南平乐正骨发展史及学术专长.世界中医骨伤优秀论文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4-9.

2 董福慧.尚天裕教授学术思想探讨.世界中医骨伤优秀论文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3.

骨科医生论文篇5

__同志于20__年7月大学毕业后,到__县人民医院从事骨科工作至今,该同志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诚党的卫生事业,认真学习、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自己学习、工作,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时刻牢记“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热爱本职工作,服从工作安排,团结协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时刻牵挂病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把为病人解除疾苦是他人生中一件光荣和快乐之事,工作中一丝不苟,认真为伤病员服好务,耐心地向患者解释,自觉遵守、学习卫生法律法规,依法行医,遵章守规,敢于纠正和批评不良的医疗服务行为,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廉洁的服务行为,深受患者的好评,积极参加卫生下乡、卫生宣传、义诊、咨询及高考、征兵体检等活动。为医院构建和谐医疗服务环境做出了成绩。

在业务上,他坚持学习专业理论,经常阅读、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学术活动,开阔了视野。虚心向上级医师学习,刻苦钻研骨科理论知识,积极参加临床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认真书写医疗文件,能独立对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做出正确诊断,并实施有效的治疗,对疑难病症的诊疗有一定了解和掌握。在科主任的带教下对危重病员实施抢救及完成椎间盘髓核切除,四肢长骨复杂骨折内、外固定,骨盆骨折内、外固定,下颈椎骨折、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及腰椎椎体爆裂骨折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单、全髋关节置换、肌腱、血管、神经断裂吻合等手术,基本掌握了临床技能操作。积极参加科内疑难病例讨论和死亡病例讨论。

__同志在医疗服务中,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取信于民,诚实守信,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认真执行卫生部“八不准”和__省卫生厅“五不准”纪律,自觉遵守管理规定,不开“大处方”“搭车药”,坚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他在医疗服务活动中,不收“红包”拒收“回扣”。由于他对病人态度好,工作细心、耐心、周到,有病人给他红包以表谢意,他都当面退还,曾收到病人赠送锦旗及感谢信,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

作为医院团总支组织委员,他还经常组织医院团员青年参加组织活动和文体活动,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使医院团员青年在工作之余,既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又增强了团员青年的凝聚力。

__同志团结同志,努力工作,不计名利,攻坚克难,助人为乐,医德医风好,职业道德好,具有奉献精神,为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骨科医生论文篇6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Bone Tumor and Bone Disease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1971

国内刊号:11-4033/R

邮发代号:82-75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骨科医生论文篇7

【关键词】 情境模拟; 骨科学; 教学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clinical interns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Method:A total of 85 clinical interns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43 cas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42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in the practice process,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ok the situation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to carry on the teach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Two groups theoretical operation assessment scoring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were analyzed before leave department.Result: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ory and skills of grades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ituation simulation; Orthopedics; Teaching method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5,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9.037

临床教学担负着培养医学生熟悉和掌握临床理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重任,临床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质量[1]。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许多单位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对医学生的临床能力要求越来越看重。当前骨科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大课完成理论学习后,辅于实习来完成。传统的临床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知识以理论为主,理论与实践的间隔时间过长,临床时间有限,重复性少,理论知识不能得到实践来强化,最终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操作上常常达不到要求[2]。如何提高骨科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对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3]。为此,本院骨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对临床案例进行模拟、再现和演绎,将学生置身于模拟的情境中,通过情境和意义的建构,来检验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应用情况,即在临床骨科教学中引进情境模拟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2012-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进入骨科临床实习的学生85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已系统经过骨科大课理论课的教学。入科后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43名和对照组42名,两组实习生年龄22~24岁,平均(23.57±0.81)岁;其中男44名,女41名。两组实习生性别、年龄、已学课程及基础课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骨科常见且重点掌握的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治作为教学内容;(2)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模式。选择临床新近接诊或近期治愈出院病例为典型案例,以固定的带教老师扮演患者,以典型病例的典型表现进行情境模拟患者的就诊过程。在此过程中,由实习生对“标准化患者”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分析讨论、得出诊断及治疗观点,另一带教老师在旁边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进行循导[4];此外,在旁边辅于必要的影像学结果展示和一些基础诊疗操作技能的演示,学生在看完操作技能演示后,在“标准化患者”上进行操作,然后带教老师带领查房真实病例,针对真实病例进行示教(运动系统理学检查、基础诊疗操作等),并选择一部分真实的病例于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由实习生行一些基础的诊疗操作,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评估。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小班授课+床边带教),首先针对要阐述的内容进行理论讲解,然后示教部分病例,带教老师带领查房,对真实病例行体格检查和诊疗操作的示教,选择一部分真实的患者,在带教老师的床边指导下行一些基础的诊疗操作,最后由带教老师总结评估。两组实习生均由相同的老师带教。

1.3 评价标准 两组学生于骨科实习出科时再次进行理论与技能操作考试,每项考试均由带教老师进行考核,每项考核均有明确的考核点及评分标准。考核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不记名的自行设计的问卷形式调查,问卷经过骨科临床教研组反复讨论修改通过,在正式调查前对100名实习生进行预调查,其信效度均满足问卷设计要求。调查内容主要是两组实习生对各自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反馈,一共有10个项目,每项有3个等级的评分,分别为赞成、不太确定、不赞成,其对应的分值分别为5分、4分和3分。调查问卷当场统一发放,当场收回,发出调查问卷共85份,回收85份,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计资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入出科时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比较 入科时两组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试验组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法的效果反馈比较 试验组对教学效果各条目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实践是整个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对自己隐私保护意识亦逐渐增强,很多患者不愿让学生进行诊疗操作,加之目前医患关系相对紧张,有些带教老师也很少给学生真正动手的机会,医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导致医学生临床基本实践技能普遍较差[5]。骨科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有自身独特的临床操作特点,需要较多的临床实践机会[6]。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骨科临床教学的要求,基于此背景下,本院骨科教研室将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引入骨科临床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并通过分析此种教学模式得到了一些心得与体会,为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经验。

3.1 情境模拟病例的来源 本院骨科在实施情境模拟教学法时,特别注意选择新近接诊治疗的典型病例。这些病例一般受伤机制明确,症状和体征典型,各项影像学资料齐全,治疗过程完整,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这些病例不仅仅是住院手术的典型“大”病例(关节内骨折脱位等),而且包含了门诊的“小”病例(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手法复位等)。典型门诊病例的收集主要有赖于本院骨科临床良好的急诊制度,当天急诊未收住病房的病例,若有诊疗干预的,隔天值班医师必须交班,且病历上需注明24 h内骨科主任复诊,这项制度不仅减少了临床差错,也无形当中积累了大量的门诊典型病例,成为了情境模拟病例的重要来源。

3.2 “标准化患者”技术的运用 “标准化患者”理论由Barrows于1968年首先提出。“标准化患者”就是那些经过训练以能复制的方式准确地表达实际问题的人。Stillman于1990年确认了“标准化患者”技术使用上的两个基本属性,即“标准化患者”用于评估和研究时,首先必须做到的是尽量逼真地扮演成真实的患者;其次要保证为每一个被评估者提供相同一致的情景。Stillman在实践中将该技术推广应用于许多医学院校的课程中[7]。在一些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学、护理学的情境模拟教学法中,很多“标准化患者”都是由经过特定培训的学生模拟患者来设置情景,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创设,由医学生扮演案例中角色,将临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情景呈现给医学生,当然这种由学生扮演的“标准化患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临床的真实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在进行情境模拟时,由于自身临床知识的缺乏,往往会遗漏相关信息,无法保证为每个被评估者提供相同一致的情景;情境模拟的环境设置气氛不够逼真,缺乏临床气氛;情境模拟中教师没有作出及时评价;而且由于骨科专业性强,病种相对独特的特点,这些医学生骨科门诊及病房的临床病例接触的少,短时间内培训不容易达到“尽量准确逼真地模拟典型病例中的真实患者”的要求,所以在教学中,“标准化患者”由固定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带教老师)来担任,这些主治医师常年在骨科门诊及病房工作,接触了大量的典型的临床病例,一方面能够尽量准确逼真地模拟典型病例中的真实患者,另一方面能保证为学生提供相同一致的场景,有利于教学效果的评估和研究[8-10]。

3.3 将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引入情境模拟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数字化技术,可以把情境模拟中不易展现的内容通过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形式形象地描绘出来,这样使得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使得知识点变得容易理解和记忆[11]。比如当模拟一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时,此时可利用多媒体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标准化患者”生动呈现“患者”的受伤过程,让学生了解骨折的受伤机制并“看清”骨折移位的方向,当学生在“标准化患者”身上行“手法复位”时,可同时应用上述手段予虚拟动画,展现出复位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3.4 将医学人文精神贯穿于情境模拟教学中 医学人文教育被认为是克服现代医学“对人的遗忘”的途径。医学人文素养是对医学人文关怀的知、情、意、行、信等多方面的统一[12]。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需要在医学临床教学实践中融入有关医学人文的内容[13]。在临床教学中,带教教师所表现的处事方式、言行举止、对待患者的方式和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因此,本院在情境模拟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努力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具有人文关怀理念的医学生。比如在骨科临床中,创伤骨折的患者占了较大比例,由于骨折或骨折后的肿胀,患肢经常出现疼痛不适的情况,除了医学上的制动、消肿、止痛外,人文关怀的作用就是充当一针安慰剂,通过给患者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患者能顺利度过疼痛期。带教老师更加频繁地出入患者的病房,带领学生查看患者,仔细轻柔地查看患肢并询问病情,从临床上评估并处理患者的疼痛,尊重患者的疼痛感受;带教老师通过向实习生介绍病情和专科知识,从心理上给患者一种医方正在积极治疗的暗示,并且可以使患者了解到疼痛在骨折中是个不可避免过程和疼痛的发生机制,这些最终将会化作心理暗示,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患者的心理在人文关怀的过程中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对治愈出院有了极大的信心,这种信心也是加速身体自主恢复的关键之一。在这个带教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带教老师对于真实病例的关怀和照顾,在情境模拟过程中,经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学生也会对“标准化患者”进行类似的关怀和照顾,然后在临床接触真实病例时,就会自觉地树立起人文关怀的理念并应用到患者身上。患者在接触到具有人文关怀理念的学生后也容易建立起对实习生的信任,更加愿意配合,也更加容易沟通,这些也在学生对各自教学效果反馈评分表中体现了出来,这些经过情境模拟教学训练的学生也和操作技能更加熟练有一定的关系。

3.5 注重带教老师在情境模拟教学中的作用 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带教老师承担着组织准备、课堂引导、总结提炼、评估反思的责任,扮演指导者、导演、催化剂、备用信息库的角色[14]。情境模拟教学案例的设置,要求带教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骨科临床实践基础,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挑选典型的适合情景模拟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要临床典型,而且也要符合教学目的;不仅仅吸引眼球,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问题的提出者,而且更重要的是成为让学生提出问题的引导者[15]。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设置必要的问题进行循导外,还要尽量鼓励学生将“问题”提出来,构建轻松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16];在情景模拟教学中,临床带教老师还要尽量开发手中拥有的临床资源,让这些资源为教学服务[17]。这些资源包括临床的医学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PACS)、电子病历系统、手术视频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得到典型病例的影像学资料、三维重建图像、典型病例的受伤机制、受伤过程及诊疗过程等;并可以以文本、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组合的形式呈现,使得这些资源对教师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带教老师在情景模拟教学与实践中,不仅要注重临床医学技能教学,还要担当起塑造医学生医学人文品格的责任,要认识到教师自己本身或优秀、或低劣的人格素质都会“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医学生的医学人文品格塑造过程[18]。

3.6 积极发现,重视反馈,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任何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提高都离不开对教学过程中有价值信息的及时发现、整理、总结与反馈,只有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才能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才能对新的教学方法作进一步的完善,以适应教学的要求[19]。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标准化患者”由固定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带教老师)来担任,这些主治医师虽然能够很逼真地模拟出典型的症状,但毕竟不是真正的受伤患者,一些客观的骨折脱位专有体征(如畸形、反常活动、骨擦感等)无法模拟出来,学生们普遍反映“标准化患者”的“典型体征”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门诊初次接诊患者时,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在做好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用照片或视频拍摄下患者就诊时典型的体征,然后在情境模拟的教学过程中展现给学生,因其真实性和生动性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必要的问题进行循导,而诊疗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有学生反映老师的问题有很好的循导作用,但是有时候自己的思路还跟不上,还停留在前一阶段的思路中,会打断自己的诊疗思维。针对这个现象,笔者精心设计了提问方式,把问题隐藏在“标准化患者”的口中,尽量由“标准化患者”以患者的口吻来进行提问,比如说:“医师,我这个石膏要固定多久?什么时候拆除?我回家要注意些什么?……”,由于这些问题设置自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除了重视学生的反馈外,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在课程的设置(如教学过程的时间、各个环节的结构性设计等)上还需要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改进,带教老师面临新的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学习和提高[20-21]。

综上所述,骨科临床教学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作为医师的乐趣和高度的责任感,结合标准化患者可以缓解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带来的教学压力,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及空间进行诊疗行为,通过这一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优化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新华,唐志晗,张天成,等.基于国家医学教育标准的临床教学质量强化对策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4):502-504.

[2]徐雅菲,李强,刘瑞,等.骨科临床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10):956-958.

[3]贺苗,方毅,王,等.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与哲学,2014,35(8):84-86.

[4]余雨,王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5,44(26):3735-3737.

[5]杨林,海涌,孙培荣.骨科临床教学中医患纠纷防范的教育[J].中国病案,2015,16(7):77-79.

[6]张超,李清元.情景模拟系统在骨科医生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探讨[J].当代医学,2015,21(5):163-164.

[7]张健,刘玲玲,刘力戈,等.标准化病人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2):147-149.

[8]赵金萍,戴晓晖,刘云章.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设想[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291-292.

[9]谢欣,刘艳瑞,郭斌.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法改善肿瘤科医生临床沟通技能的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1):62-63.

[10]程瑞莲,禹继敏,颜美霞,等.情景模拟综合教学法在NCU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5):118-122.

[11]许文涵,孙琪,吴亮君.模拟教学在医学生教育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5,45(1):279-281.

[12]赵菁,李中琳.论临床实践中的医学人文精神[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1):57-59.

[13]时统君.悖离与重建:走向意义关怀的医学人文教育[J].医学与哲学,2015, 36(2):16-19.

[14]刘丽.情景模拟法在高职护生急诊分诊教学中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6):81-83.

[15]邓守恒,曹风军,蔡晓军,等.在肿瘤内科学实习课中引入PBL教学法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4):420-422.

[16]李静,马永强,刘珊.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1):2583-2585.

[17]李锋涛,王栋,程剑,等.3D打印结合PACS系统在骨科PBL临床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3):288-290.

[18]方木水,肖凤,刘丹,等.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J].医学与哲学,2014,35(3):74-76.

[19]李春芳,刘丹,李雪兰.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法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10):1032-1035.

[20]颜洪,鲁开智,黄河清,等.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在医学本科生危重症核心胜任力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2):261-266.

骨科医生论文篇8

关键词:肝主筋;骨关节炎;膝关节;理论;方药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软骨完整性受到破坏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膝关节作为全身负重最大的关节,是骨关节炎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1]。常导致膝关节疼痛、肿胀、积液、功能受限等关节炎症,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2]。对于KOA的治疗,治疗目标主要是减少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西药主要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和软骨保护剂等为主。而大多数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发挥抗炎镇痛作用的同时,也具有消化道或心血管副作用。软骨保护剂主要有氨基葡萄糖、软骨素,但此类药物价格较昂贵,且对于症状的改善作用也不确定[3]。早期骨关节炎也多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方法以延缓病情的发展,而到中晚期,临床多采用截骨与关节置换术[4]。现代医学这种以镇痛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的治疗方案虽然对缓解骨关节炎的疼痛有较快的疗效,但对延缓骨关节炎的病程进展,以及防止出现严重骨关节尤其是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而导致的功能残疾并无特效的方法。对于骨关节炎尤其是在病程早期的治疗,运用中医方药综合治疗有明显延缓病情进展的优势。目前对于本病的中医治疗多从肾论治[5],而“肝主筋”作为与“肾主骨”并行的中医经典理论,也对骨关节炎的中医方药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思考与探讨基于“肝主筋”理论治疗骨关节炎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方药治疗效果,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不同证型,适时积极地运用于骨关节炎尤其是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这将对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有推进性的作用。

1 “肝主筋”理论的历史渊源及文献研究概况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肝主筋”理论的详细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生筋”,《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中医学认为肝藏血,司血海。筋体以柔和为贵,禀肝血充养为本。肝血充盈则筋气得养以连络百节、主司运动,使之活动强健有力,均说明了肝与筋的密切联系。《素问・五脏生成篇》谓:肝之合筋也, 其荣爪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则说明了肝与运动的密切关系。

从古至今对这一理论的阐述见诸经典,《张氏医通》谓:“膝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 虚则风寒湿气袭之。”提出膝为筋之府,可以看出肝与膝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秦景明于《幼科全针》谓之:“痹者,内因肝血不足,外被寒湿所中,盖肝主筋通一身之血脉也”。张锡纯对“肝虚可令人腿疼”亦有精辟阐述,即“所谓伤肝者,乃伤肝经之气血,非必郁肝经之气血也,气血伤,则虚弱随之。因肝主疏泄中藏相火,肝虚不能疏,相火即不能逍遥流行于周身,以致郁于经络之间,与气血凝滞而作热作痛”(《医学衷中参西录》)。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创立了以山茱萸为君药补肝经气血,并辅佐以化瘀通络之品的治肝虚身痛的曲直汤。这些都说明了“肝主筋”理论在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中的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学者就此提出了“肝肾- 经筋”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骨为支架以支持人体;筋则约束骨骼,构成关节,产生运动,筋骨靠气血和肝肾的精气得以充养。筋、骨、肝、肾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肝肾―经筋”理论的主要内容[6]。

2 “筋”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重要性

2.1筋的概述 中医学所谈的筋,包括现代医学所称的肌腱、韧带和筋膜等。全身的筋按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而划分为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黄帝内经》中认为筋与脉、肉、皮、骨一起,构成人的“五体”。《类经》认为经筋具有“联缀百骸”“维络周身”的作用。《易筋经・总论》云:“筋乃人身之经络,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筋喜柔不喜刚,在人体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筋”的字面意思,《说文》曰:“肉之力也。从肉从力从竹。竹,物之多筋者。这指肌肉的活动能力在于筋。筋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在骨与骨的连接处,由筋加以包裹约束而形成关节, 故《内经》云:“诸筋者,皆属于节”;“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人体的关节之所以能屈伸运动,主要依赖筋的收缩和弛张[7]。关于“筋”的中医学认识,正如《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毛发病源流》指出:“筋也者,所以束节络骨绊肉绷皮,为一身之关纽,利全体之运动者也。”筋是联络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筋的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以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和肝血濡养为前提。其次筋与脾、胃的关系也很密切[8]。

2.2筋与骨的关系 骨关节炎在中医学中多归属骨痹范畴,膝关节炎中医学定义为膝痹[9]。膝痹是以病变部位命名的疾病,属于五体痹中的筋(骨)痹之一。在人体中, 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通过筋作用于骨, 不同部位的筋通过骨将力进行有效整合, 最终作用于关节,从而产生协调统一的运动形式。因此筋与骨生理上密不可分,功能上相互协调[10]。詹红生[11]等认为,筋是指紧密连接于骨关节的一部分组织,和关节囊、滑膜、肌腱、韧带、肌筋膜、软骨和椎间盘等组织相关。陈朝晖[8]认为,筋相当于骨骼肌。郝军[12]等提出“筋为骨用”观点,筋、骨、肉维系膝关节的稳定。筋与骨在生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筋的生理功能具有连接和约束关节的作用,即“束骨”作用;还具有主持运动的功能,即“利关节”之功能。

2.3筋在OA发病中的作用 以膝骨关节炎为例,有研究表明在膝骨关节炎的发展过程中,有皮―肉―筋―骨的病机演变,骨痹是膝骨关节炎的最终表现,筋痹是膝骨关节炎发展中的必经阶段,骨痹是筋痹发展的延伸[12]。筋痹始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长刺节论》中记载:“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筋痹病证表现中筋挛的特点是筋蜷曲不能伸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是痹证的外因,而从经络学说来看,手足六经循行均过四肢,风寒湿邪最易侵袭四肢筋脉[13]。《素问・痹证》篇中提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而在《素问・长刺节论》论及:“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医宗必读・痹》“骨痹即寒痹、痛痹也”可见,痹者病机多为经脉痹阻,病因可为风寒湿等邪气,在骨则重痛,在筋则屈伸不利。结合膝关节炎病程中不同时期尤其是早期的临床表现,发现在膝痹病程中的有些阶段与筋痹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可以划分至筋痹的范畴。

在膝痹发展的不同阶段,除影像学检查可见骨质硬化增生改变外,体查可发现的压痛部位除关节间隙“骨缝”外,常见于滑囊、韧带、肌肉的止点等筋的部位,患者常伴有滑膜炎、半月板损伤等骨外病变。MR技术普及,可观察到膝痹患者诸多软组织与软骨的改变[14]。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骨关节炎累及软骨、软骨下骨、骨骼肌等可动关节的全部组织,其并非单纯的“骨”病。从解剖角度看,现代医学的“骨”基本与中医的“骨”相对应,而现代医学中的软骨、骨骼肌、肌腱、韧带、筋膜等组织基本属于中医学“筋”的范畴[15]。由于中医学的术语体系无“骨关节炎”这一词汇,有学者认为“骨关节炎”与中医学中的“痹”和“痿”具有较大交集[16]。对骨关节炎的认识不能仅局限于骨的范畴,筋亦是重要病变部位。在骨关节炎发病之前,关节周围肌肉的萎缩与肌力减退已开始发生,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的退变也远早于疼痛等临床症状的出现,包括软骨基质的代谢失衡与软骨细胞功能数量的异常[10]。“膝为筋之府”,乃筋之大汇,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均走行于膝。筋与关节尤其是膝关节的生理病理实有莫大干系。现代病理解剖学研究,膝关节炎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要病理特点, 同时病变累及关节全部组织,包括关节软骨、肌肉、滑膜、关节囊、半月板及软骨下骨,其中,除软骨下骨其他组织外都归属于中医学“筋”的范畴[14]。而现代基础研究表明,在膝骨关节炎发病之前,关节周围骨骼肌的肌力减退,肌肉萎缩业已开始发生[17];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的退变也远早于疼痛等临床症状的出现,包括软骨细胞功能数量的异常与软骨基质的代谢失衡;而在关节退变早期,软骨下骨发生高骨代谢性的骨质疏松样改变[18]。有学者认为,人在中年以后,正气渐衰,肾元亏虚,肝血不足,既不能充养骨髓,又不能约束诸骨,防止脱位[19]。

2.4通过调治“筋”治疗OA的重要性与优势 研究认为KOA的影像学变化虽然是以关节软骨退病变和骨赘增生为主要特征,但是膝关节X片并不能确切反映关节内其它非骨性结构的改变,结合其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筋痹伴随骨痹的形成而发生发展,筋痹是骨痹发展过程中的早期阶段,中晚期则表现为筋骨痹[16]。骨关节炎筋―骨病机转归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局部至全身的渐进性过程,早期表现以关节的疼痛、肿胀、僵硬为主,是筋病之后的表现,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则筋骨同病,表现为关节周围筋骨系统的稳态失衡,甚至出现关节变形、肢体失用。本痿标痹是骨关节炎的核心病机,增龄衰老、肝肾亏虚、筋骨衰惫为骨关节炎的发病基础,外邪侵犯筋骨为骨关节炎的发病诱因[20]。研究认为在坚持“筋骨并重”原则的同时,又认识到两者之间的不同:皮肉筋脉骨是本病的传变次序,由筋至骨,病变经由筋是必然发展过程,因而膝骨关节炎必然先病于筋,然后及骨,最终存留在筋骨之间,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当膝骨关节炎“病在筋”时及时“治筋”可以制止病情进一步发展[21]。因此认识到筋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重要性,对骨关节炎病情的进展进行正确的判断与辩证分析,通过对“筋”的调治来延缓和预防膝骨关节炎功能障碍的发生。由于骨关节炎的患者群体大多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这种不通过创伤性治疗,而借助中医整体治疗来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重视筋骨并重,注重“筋”的调治在膝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3 基于“肝主筋”论治骨关节炎的方药研究概况

3.1历代医家基于“肝主筋“理论治疗膝痹的方药概述 历代医家以“肝主筋”论治膝痹的方药也屡见不鲜,现列举如下:黄元御《四圣心源》中的“历节根原”一节,其对桂枝芍药知母汤的解释,原文如下:凡腿上诸病,虽或木郁而生下热,然热在经络,不在骨髓。法宜术、甘培土,麻、桂通经,知母、芍药,泻热而清风。湿寒内消,湿热外除,肿痛自平[22]。

唐宋元时期是骨痹治疗方法由外治法向内治法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骨痹的认识和治疗经验更加丰富,唐宋元医家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肝肾两虚”导致骨痹的说明更加详细。如《卫生宝鉴》载:“老年腰膝久痛,牵引少腹两足,不堪步履,奇经之脉,隶于肝肾为多。”明确提出老年人久患腰膝疼痛,是肝肾两虚的表现,治疗上应遵循温补肝肾,填精益髓,大壮筋骨等治疗原则。以宋代几部官修方书为代表,如《圣济总录・卷二十》:“诸痹门”所载的20首治疗骨痹的方剂,从其方药组成上看,每首方剂的组成中除运用了大量的补肝肾药外,还增加了养血柔阴的药物联合配伍。最常用熟干地黄、杜仲、牛膝、川断、胡桃肉、肉苁蓉、石斛、山茱萸等[23]。可以看出唐宋元时期的医家已经注意到在治疗骨痹时,在补肝肾的同时需要兼补肝血肝阴,这体现了对“肝主筋”理论的重视和运用。《太平圣惠方》共收载了61首骨关节疼痛方剂,其中就记载了因肝脏虚损而导致“转筋不止”的症状应根据所感外邪辨证论治[24]。明清时期,“肾实则骨有生气”理论的形成极大地巩固了“补肾填精”治则的地位。如叶天士治疗久痹正虚者,认为“肝肾下病,必连及奇经八脉”,以通补奇经独辟治径,从奇经论治,喜用龟板、枸杞、寄生、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以通补任督,使肝肾受荫, 经脉舒缓[25]。

明清时期对于“肝主筋”理论有进一步发展,《景岳全书・血证》称四肢之用、筋骨之和柔“无非血之用也”,“凡血亏之处,则必随所在而各见其偏废之病”。对肝血在骨痹治疗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逍遥散是治疗肝郁气痹的代表方剂,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主治中即有“肢体疼痛”的内容。逍遥饮(《圣济总录》)系逍遥散赤芍易白芍,去生姜、薄 荷[26]。在主治的症状中就有“百节疼痛”这类病症,亦属于骨关节炎的症状之一,在膝痹治疗中也可以加减运用。

3.2现代医家基于“肝主筋”论治骨关节炎的方药概述 基于“肝主筋”论治膝骨关节炎有其独特的优势,结合部级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理论”[27], 灵活运用“肝主筋”理论,同时兼顾“脾主肌肉”“肾主骨”等中医经典理论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现代医家基于“肝主筋”指导治疗骨关节炎主要是集中于补肝血,疏肝气,调补肝阴等几个方面调治。以此来间接达到柔筋止痛的作用。有学者认为肝血不足,不能及时充养四肢筋脉,不荣则痛,临床可出现肢体关节疼痛、僵硬、屈伸不利。若肝气郁结,日久必致津液输布代谢障碍,可形成血瘀、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痹阻经络,不通则痛。痰阻经络而成痰核,湿停肢节而成肿胀,痰留关节而见畸形。痰瘀胶结,致膝痹患者疼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28]。朱少廷教授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根据朱教授的经验,习用疏肝祛瘀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确立了疏肝郁、去膝瘀的治疗原则,每每取得良好疗 效[29]。基于“肝主筋”的柔肝养筋法,从病机的角度可以看作对“痿证”的治疗,治“痿”的方法多以补肝肾、祛湿热为主,但对膝骨关节炎这一类特殊的本痿标痹证以养血软坚、养筋柔肝的治法也多能取效。柔肝法古医家虽未从理论上提出,但也的确是骨关节炎的有效治法[30]。

3.2.1内服方药 基于“肝主筋”治疗膝痹的内服方药已有许多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列举如下:施杞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肝肾亏虚是KOA发病的根本,主要是由于中年以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这一观点符合石氏伤科“内合肝肾,筋骨并重,调治兼邪,独重痰浊”的治疗原则[31]。治疗上多以补益肝肾为主,并配合理气祛痰湿之法,临床常以益肾通痹方为基本方辨证加减,对兼瘀血较重者,加桃仁,红花,炮穿山甲以化瘀通络[32]。王玉明以自拟养血补肝荣筋汤,药物组成:当归,川芎,白芍,鸡血藤,续断,杜仲,牛膝,柴胡,郁金,生龙骨,生牡蛎。对肝血亏虚型加熟地、阿胶、首乌等;肝阴不足型加生地、枸杞子、石斛、女贞子、旱莲草等;治疗女性膝骨关节炎总有效率达88.45%,疗程以2~3个月为宜[33]。朱老用以疏肝祛瘀为治疗基本法,从疏肝立论,从逍遥散化裁用药,柴胡、当归、白芍取其疏肝解郁之功;茯苓、丹皮取其利水消肿之力;羌活、防风经祛风而利水消肿;桃仁、红花经牛膝、木瓜引经入络而去膝部瘀血;蜈蚣入肝经,擅于去深部瘀滞所致之顽痛;栀子可解湿热,诸药合用, 共达疏肝郁、去膝瘀,消肿止痛之功[29]。其中疏肝解郁类药物的应用使得膝部的瘀血更易散去,以达到更好的消肿止痛的疗效。

对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主症为关节疼痛,胫软膝酸者治法宜补益肝肾、通络止痛。常用方为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芍、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30]。这些组方均体现了对补肝血,养肝阴类中药的重视。宋献文等在石氏伤科理论指导下,采用石氏方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内服药: 石氏痹痛3号方(白芍10 g,秦艽10 g,牡蛎15 g,全蝎粉(冲)1 g,蜈蚣粉(冲)1 g,生甘草6 g),1剂/d,水煎服。在观察所用的石氏痹痛3号方中,白芍和血敛阴、柔肝缓急,体现了柔肝润筋的重要作用[34]。而对白芍的应用正是基于“肝主筋”的理论,与祛风湿药类药物合用,起到补血和血,柔肝缓急的作用,可见“肝主筋”理论在膝痹治法中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膝骨关节炎发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由于关节软骨的退变所致。膝关节软骨并无血运, 其营养可能来源于软骨下骨或关节液[36],这与中医理论不谋而合。齐立卿等[36]认为在治疗上应筋骨并重,肝肾同治。治肾应以培元固本,生津荣骨为法;治肝应以养血柔肝为法。自拟养元柔肝汤方中以补骨脂、肉苁蓉、骨碎补温补肾阳;熟地黄、何首乌益髓填精,阴中求阳,滋水涵木,重用黄芪、人参大补元气,当归、白芍药、石斛、甘草养血柔肝, 取其益气行血之功;怀牛膝兼有补肝肾及引血下行之效,柴胡条达肝气,共为使药。全方配伍,以益髓填精、培元固本为主,兼有养血柔肝、益气行血之功,故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有学者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特殊内服中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活血化瘀类药的使用频率位居所统计药物的第二位,活血化瘀药可促进血行,消散瘀血,本类药物亦有水蛭、穿山甲等虫类药物,增加了破血逐瘀,散积消Y之力,故也是治疗痹症之主药[37]。而活血化瘀的治法中也有疏肝之义,疏肝行血以祛瘀,活血化瘀以止痛,从而使膝痹的疼痛症状得到缓解。中医内服方药治疗膝痹有良好的疗效,其中基于“肝主筋”理论的治疗原则和用药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探讨,这对治疗膝痹尤其是膝痹早期,具有很大意义。

3.2.2外用方药 中医外用方药配合内服方药治疗膝骨关节炎也已取得了较明显的疗效,而外用方药则除了祛风通络,活血化瘀之外,也较多注重对筋的调理。如石氏四肢洗方的临床疗效已得到认可,石氏四肢洗方组成:伸筋草,五加皮,威灵仙,香白芷,牛膝,全当归,海桐皮,川断,红花,落得打,透骨草,生川草乌各,纤纤活。伸筋草为石氏伤科常用药物,其性味苦、辛、温,善于舒筋活血、祛风止痛。加用五加皮坚强筋骨,川草乌逐邪镇痛,合以透骨草疏通经络,另运用牛膝引血下行,共同达到治疗目的[38]。中药熏洗可以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其治疗效果与非甾体类消炎药相当,且无胃肠道反应,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中药熏洗所选药物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以达扶正之用,牛膝又可作为引经药,可引药下行;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效[39]。

黄海滨等[40]以自拟经验方五方散外敷,方用桃仁、红花、续断、当归、乳香、没药、骨碎补、土鳖虫破血行瘀,消肿止痛,佐以自然铜入血行血,治血瘀而止痛。诸药合用,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对改善膝关节微循环有较好的效果。该方也体现了外治方主要以活血、通络、舒筋、止痛为主,这样可内外兼治, 标本兼顾。骨伤科常用的外治法,如药膏,外敷药物,熏洗等都是以活血通络,舒筋止痛的治则为指导,以达到更好的疗效。这些都体现了中医外用方药对筋骨并治的重视,通过对筋的内外调治从而达到缓解骨关节炎症状的疗效。

4 结语与展望

“肝主筋”作为中医的经典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历代医家受“肾主骨”以及后期“肾实则骨有生气”理论的影响较多,“肝主筋”并未成为骨痹治疗的主要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肝主筋”的理论渊源,筋的概念以及筋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及独特优势的进一步探讨,认为筋骨在骨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膝痹的病程发展过程中,包含有一个“筋痹”的过程,筋痹有可能贯穿骨关节炎的整个发病过程,也有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然后形成骨痹。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该根据临床表现判断骨关节炎处于“痹”的哪一个阶段,有侧重点的去治疗,而不仅仅是只关注骨痹的治疗和骨的变化。这种筋骨并重,尤重治筋的理论对骨关节炎的治疗有指导意义。从中医学整体观念角度出发,筋与五脏中的肝联系最为密切,所以中医综合治疗中的方药治疗,包括内服方药与外用方药均应兼顾“肝主筋”理论,重视对肝的调治,肝肾并重,以提升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

通过对基于“肝主筋”论治骨关节炎的理论及方药的探讨,进一步证实了筋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的重要作用,以及筋骨并治,尤重治筋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独特优势。“肝主筋”和“膝为筋之府”的理论将膝骨关节,筋和肝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肝血充盛,肝气疏泄畅通,肝脏阴阳调和则筋柔痛止,这使得补肝血,疏肝气,调补肝阴的治则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从整体论治的内服方药还是以局部消肿止痛为主的外用药多会加入一些补肝血,疏肝养阴,柔肝养筋的药物,根据辨证论治判断骨关节炎患者属于肝血不足,肝气郁结或肝失疏泄的某一类型,有侧重的加减用药多取得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可见筋骨并重理论的重要性,以及“肝主筋”理论在骨关节炎中医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骨关节炎的现代治疗方式很多,作为有独特优势的中医内治与外治疗法,在临床中积极灵活运用“肝主筋”理论,并将对筋骨并重的认识及对筋的调治放到一个重要层面尤为关键。这也为我们运用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根治早期膝骨关节炎提供了更加实用与新颖的的临床思路和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思考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百成,张静.骨关节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

[2]Sun B H,Wu C W,Kalunian K C. New developments in osteoarthritis[J].Rheum Dis Clin N Am,2007,33(1):135-148.

[3]曹月龙,高宁阳,庞坚,等.国际骨关节炎学会髋与膝骨关节炎治疗指南[J].国际骨科杂志,2009,30(4):208-217.

[4]胡文林,冯日.中医西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认识与治疗的探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265-266.

[5]韩清民,黄旭东,王跃辉.从肾肝脾相关理论论治膝骨关节炎探讨[J].四川中医,2010,28(5):35-36.

[6]黄木全.从“肝肾-经筋”理论探讨骨关节炎的综合治疗[J].中医学报,2011(4):430.

[7]李志安.肝与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探析[J].2001,7(3):10-11.

[8]陈朝晖.《黄帝内经》关于筋的理论及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

[9]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J].中国医刊,2007,42(12):30-32.

[10]韩清明,王跃辉,黄旭东.膝骨关节炎从筋论治思路探讨[J].上海:新中医,2009(1):5-6

[11]詹红生,石印玉,张明才,等.基于“骨错缝、筋出槽”病机认识的椎间盘病症诊治新观点[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9):4-6.

[12]郝军,高文香,邹春雨.“筋为骨用”理论方法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9,50(2):139.

[13]都亚楠,鞠宝兆.筋痹与《黄帝内经》[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8):24-25.

[14]庞坚,石印玉,曹月龙,等.膝骨关节炎中医观的再认识[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1):26-28.

[15]庞坚,曹月龙,詹红生,等.骨关节炎的“筋”“骨”之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1):29-30.

[16]王跃辉,韩清民.膝骨性关节炎影像学分析与经筋辨证关系研究[J].新中医,2008,40(5):66-67.

[17] Slem enda C, Brand tKD, Heilm anDK, etal. Quadriceps weakness and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J].Ann Intern Med,1997, 127( 2) :97-104.

[18] Bettica P, Cline G, Hart DJ, etal. Evid ence for increased bone re-sorption 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knee osteoarthrit is: longitud in alresults from the Chingford study [J].Arthrit is Rheum,2002, 46(12) : 3178-3184.

[19]周凌云.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炎[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1):38-39.

[20]李西海,刘献祥.骨关节炎的核心病机―本痿标痹[J].中医杂志,2014,55(14):1248-1249.

[21]叶枫.“筋骨同治、尤重治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3,32(8):595-597.

[22]孙洽熙.黄元御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38.

[23]曲艺.《唐宋元医家论治骨痹(骨关节炎)》用药规律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学院,2004.

[24]肖林榕.《太平圣惠方》从肝论治骨关节疼痛的探讨[J].中医文献杂志,2002(3):24-25.

[25]肖林榕,郑红.明清医家论治骨痹(骨关节炎)临床理论的发展[J].中医文献杂志,2003(2):10-12.

[26]冯兴华.浅论痹证从肝论治[J].中医杂志,2007,48(7):666.

[27]邓铁涛,郑洪.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从五行到五脏相关[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2):7-12

[28]刘爱峰,张鹤.膝痹从肝论治[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2):266-267.

[29]黄肖华,朱少廷.疏肝祛瘀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朱少廷经验总结[J].中医正骨,2006,8(3): 63.

[30]庞坚,詹红生,指导:石印玉.石印玉中医骨伤科学教案―膝骨关节炎的诊治[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4(4):5-10.

[31]王拥军,莫文.施杞终生教授学术成就撷英[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7):58-60.

[32]李宁,王拥军,指导:施杞.施杞从肝肾论治膝骨性关节炎[J].中医杂志,2013,54(3):197-198.

[33]王玉明,张胜昔.养血柔肝法治疗女性膝骨关节炎130例[J].北京中医,2006,25(11):666-667.

[34]宋献文,庞坚,石印玉.石氏方药内服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60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47(5):62-63.

[35]张梅,陈朝晖,李平.中药治疗骨关节炎机制的研究进展[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2):49-52.

[36]齐立卿, 王金榜,杜双庆.养元柔肝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影响[J] .河北中医,2009.31(10):1458-1459.

[37]李具宝,张磊,等.治疗膝骨关节炎近十年文献殊内服中药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3):36-38.

[38]李达,郑庆虎,杨燕青,等.石氏四肢洗方治疗膝骨关节炎98例显效时间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5):597-598.

骨科医生论文篇9

  骨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1

  做为医院的骨科医生,我的责任非常重,这一年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从不敢有丝毫怠慢,一直都牢记自己的使命,个病人带来希望带来光明。我对这一年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坚守岗位

  我是一个医生,我从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我的任务就是治病救人,每天我要招待的病人很多,我周到病人需要我的治疗,因此每天我都会按时上班,及时为病人纠正,把病人的病情治好,对于每一个病人我都会个他们带来光明,只要来到了我这里我都遵循医生的准则,我的使命。对打他们的病情从不敢怠慢,一直都努力做好这样的工作,每天都会尽量把他们的病看好治好,如果病人多的话,我会延迟下班的时间,因为每拖延一分钟就是对病人的折磨,我只是迟点下班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也一直都是这样的人,我从来不敢忘怀,一直都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因为我是医生这是我的责任,我必须要做到每天都会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尽自己的努力给病人帮助,痛苦是难受的,我也不忍心看到我的病人一直受到这样的痛苦,给病人带来希望这是我们身为医生的责任。

  在工作中午不回因为假期就放弃治疗,我一直都坚守在岗位上,再给病人带来快乐的同时我也非常开心,因为我也能从中收获快乐,因为,大家对我从满了希望,我不能让我的病人失望,我要做一个有责任的一生,就要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就要给每一个病人希望。

  二、提升自己

  我一直都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但是能力有多大,全靠自己的知识,我的知识好有所欠缺,因为我在治疗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难题让我一直都无法解开,我也一直都试着去尝试,我不能把病人当做试验品,更不能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让病人的不到很好的治疗,因此我都会努力提升自己的治疗水平,我会经常把自己不懂的存有疑问的事情像其他同事请教,因为有的人比我强,值得我学习,我从不会轻慢,也不会因为自己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骄傲自满,因为我还需要努力做好,我会好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能力提升上来,才能够给更多的病人带来希望,给更多的病人送上美好的明天。

  三、与病人和睦相处

  对于病人我认为要有耐心更要细心,因为病人生病之后都比较脆弱,需要关照更需要呵护,病人在治病过程中表现的急躁和缓缓我们医生应当尽量去包容,给病人希望,安抚病人,尊重病人,发生争执的时候不会发脾气,而是会耐心的劝解,耐心的把其中的原委给他们讲清楚让他们能够明白其中的因果。

  这一年虽然新款但感到满足,因为我给病人带来了健康,让更多的家庭能够开怀,同时作为一个医生,这也是我的责任。

  骨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2

  过去的一年里,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坚持以“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要指导思想,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使个人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

  紧紧围绕医院开展的廉洁自律主题,从事医疗活动,紧跟国际国内形势,拒绝收受红包、提成,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团结同事,爱岗敬业,未发生一起医疗差错与纠纷。

  在技术气力方面,走在市前列行医路上,几多艰辛,几多欢欣,送走一批病人,又迎来一批患者,时光就在这迎来送走中渐渐消逝。纵浪天地,大化任求,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春色进帘全不觉,危重病域探幽径。

  “物我两忘任驰骋,耗尽青春终不悔。”为了这个科室的工作能顺利进行,本人能和科室的同事团结协作,共度难关,并能和它科室协作,除做好本职工作,积极配合其他同事做好工作。不论是上班还是休息,只要有事,保证了随叫随到没有因是休息而耽误工作。

  今后,要更加善于学习,善于总结,与时俱进,学习更新更好的医疗技术,在造福社会,造福病人的同时,完善丰富自己的人生。

  因缘际会,身为骄傲骨医人的一份子,我将以我的`真诚奉献我的行动。在往后工作的道路上,我将始终遵循厚德精诚,力行博爱的医院精神,更加努力扎实地工作,以“医者仁心”的情怀,恪守职业道德,兢兢业业,刻苦学习钻研,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具体工作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满怀奋发有为的豪情,以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自觉发挥聪明才智,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每项任务,为医院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为医院美好的明天谱写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歌。

  骨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3

  作为骨科的医生,这一年来,我认真的工作,积极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病人去服务,让自己能做一名更优秀的骨科的医生而努力。现在就我这一年的骨科工作做简单的一个总结。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作为医生,我知道,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骨科知识的一个积累,也是特别的重要,在工作中去积累经验,在学习里掌握更多的骨科理论,更多的骨科知识,让自己能更好的去做好骨科的工作。积极的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的会议,学习会议的一个精神,领导下发的各类文件,力求思想上与医院是一致的,同时对于骨科类的各类培训我也是积极的去参加,不断提升自己在骨科方面的能力,业余的时间也是查看最新的医学期刊,各种最新的论文,相关的书籍,让自己一直处于在学习的状态当中。

  二、认真负责,重视道德修养

  医生这个职业和其他的职业是有不同的,我们不但是工作,同时也是一种救死扶伤的,对于病人来说,一名优秀的骨科医生不但要有优秀的技术,同时也要有良好的一个医德,在这方面我也是一直有意识到作为骨科的医生,要为病人去着想,对待病人更是有耐心,有责任心,尽量多和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情况,用最合适的方式来给病人去治疗,而不是相当然的觉得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不争取病人的意见,像有些病人经济条件不是那么的好,我们也是尽量用最合适的药物,能让病人接受的,而不是盲目的开药,只为了经济的效益。

  三、踏实工作,提高自身技术

骨科医生论文篇10

【摘要】临床实习是是培养和提高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逻辑思维和临床实际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加强临床思维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骨科实习带教的经验,对在该阶段如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骨科教学;教育改革;临床思维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医生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运用已有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要素。临床思维又称诊断思维,是医师面对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所进行的诊断思考过程,也就是以病人为中心,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得到初步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症状等多方面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鉴别的过程。临床实习是从医学生到临床医师的过渡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逻辑思维和临床实际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实现由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的必需过程。较前一阶段的理论学习,实习阶段的内容和学习性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体现于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1]。如何让学员更快地进入角色,更好地完成从学员到医生的转变,是实习阶段教学的关键所在。对于刚刚进入临床的实习医师, 加强临床思维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骨科学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临床学科。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及现代科技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骨科临床医疗对医师的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真正全面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医学人才,就要求教员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外,还需注重临床思维培养和临床技能的训练。在既往骨科实习带教过程中,我们对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 制定系统、详细的实习教学计划并予落实

(1)定期进行教学查房。教学查房是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查房,教员结合临床上的典型病例或某个问题、某种疾病、某种现象组织学生讨论并就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讲解,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查房,使学生掌握某一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要点,培养临床思维,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2)坚持临床小讲课与专题讲座。定期举行临床小讲座,讲解一些常见病的基本知识和诊断操作技能。让实习生参与到小讲课中来。设置一些临床常见而简单的题目,由实习生查阅资料进行讲解,教员组织讨论并进行点评,充分调动学习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利用本专业“ 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医学发展的新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科研意识。

(3)加强医疗文件书写训练。写好医疗文书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基础之一 , 也是临床教学的重点要求。带教教员应指导实习生进行问诊体格检查、书写病历, 并认真修改病历。在病历书写中体现临床思维,训练实习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规范出科考核 .出科考核是整个实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检查实习效果、保证实习质量的重要措施。应根据其课程标准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考试内容,涵盖理论和技能考核。督促和激励学生认真实习。但考试的难度与临床系相比应该是中等偏易,最大限度减少死记硬背考题的比例,充分考查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2 改进教学模式,积极探讨教学新方法

当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从临床教学来看,临床思维的培养与提高也必须是从临床问题开始,不断思考,总结经验。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已被引入到医学教学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4]。以问题为主导的思维方法,可通过临床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重视实践,并结合理论知识,开动思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培养起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在进入实习阶段之前,临床医学生已经完成了基础课 、诊断基础学和相关临床理论课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对一些特定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与体征 、诊断、治疗及预后有所了解。但对于疾病的认识缺乏横向联系,是片面的、零散的,在采集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时常常遗漏重要信息,在进行病情分析和治疗决策时不能综观全局,缺乏综合考虑。医疗工作中,诊断和治疗是临床问题的两大方面,解答这两方面的问题也是临床思维的具体体现。可以这两个方面展为基点展开系列提问,让学生充分回顾理论学习阶段的相关知识点,结合病人病历资料,融会贯通,加深对疾病的理解。同时在实习带教中,应鼓励学生主动、独立地去发现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去分析问题,明确问题的实质,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对学生觉得困难的问题给予讲解和支持。不要轻易放过实践中发现的任何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比较、综合、逻辑推理等,是培养临床思维重要手段。

刚刚进入骨科开始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对与患者接触、直接参与临床实践活动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教学中应以临床问题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避免盲目性。在骨科实习教学中操作技能的培训占相当大比重,也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内容,力图使实习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骨科基本操作。同时,每次实践操作之前,针对操作项目由教员提出若干问题,学员自行查阅资料, 组织讨论、 分析, 教员给予归纳总结,然后再带学员进行操作实践。操作期间尽量少讲解,尽可能让学员动手体会。在前期充分准备和教员带教的前提下,实习生一般情况下都能完成诸如骨牵引、 打石膏等骨科基本操作,即使偶有错误,经教员稍加提醒即可及时更正。这种采用以问题为主导的方式,有利于引导学员主动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行高效学习,与传统的填鸭式带教相比,学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助于临床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柏林,高洁.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改革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5, (2):214-216.

[2] Neill PAO.The role of basic science in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clinic curriculum[J].Med EducMion,2000,34(8):608-613.

[3] 刘朝东,付劲草,王洪志,等.以临床问题为主导对临床思维培养的重要作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3):317-318,328

[4] 郭永飞,刘岩,袁文,等.PBL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6):1253-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