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3篇

时间:2022-04-30 03:33:44

企业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3篇

第一篇

一、我国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现状

为加强对国内大型企业的事前税务管理,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引导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2009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该《指引》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税务风险管理”概念。近年来,税务风险管理已经越来越被大中型商业银行所关注和重视,商业银行意识到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就是节约经营成本和创造利润,纷纷根据《指引》要求,完善纳税管理流程和税务管理政策,优化自身税务内控体系。在此背景下,构建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整合税务风险信息、防控税务风险的有效途径。

二、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和构建价值

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商业银行税务管理特点和管理体系,通过搭建集中、统一的、包含涉税业务信息和涉税管理信息的技术平台,实现既能完成银行税种的税款计算、纳税申报和缴纳、纳税电子资料管理、涉税信息沟通互馈等税务工作,也同时实现税规信息知识管理的动态化、涉税流程管理的集中化、税务风险监控自动化和绩效评价的科学化,最终实现对税务风险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估的全过程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的构建价值和意义如下:

(一)实现对内部税规与外部税规之间的规章映射。信息系统将涉及金融纳税和纳税管理的各项国家税务法律、税务法规纳入至系统中,形成外部税规知识库,商业银行参照外部税规知识库,核查自身所制定的相关税务核算、税务管理制度是否符合要求和制度,对内部税规的条款进行追溯和回延,进而将内、外部税规知识库统一形成税规知识管理库,并此作为涉税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控制规则、管理规则和税务计算核算规则,并映射到税务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中。

(二)实现涉税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不同业务系统间的网络化、有效化衔接。信息系统将商业银行的涉税业务活动流程和管理控制流程,从纸面化形成电子程序化和自动化。商业银行通过梳理涉税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中的税务风险点和税务控制点,形成税务风险点集和税控措施集,以两集形成涉税业务和税务管理活动的控制规则,从而形成网络化流程管理模式,并覆盖各重要流程节点的风险提示。信息系统还可以有机整合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管理会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及其他相关IT系统资源,充分实现涉税数据调用和萃取的自动化,加强对税务流程的控制,提高对税务风险的管理能力和分析评估质量。

(三)实现纳税计量和纳税申报的自动化、集成化操作。纳税业务操作和纳税申报工作是商业银行涉税部门、人员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信息系统必须能充分满足商业银行总、分行等各级机构对不同税种的纳税业务操作活动和管理活动,提高商业银行纳税业务操作的自动化程度和数据收集、数据计算的实时程度,尽可能减少人工处理和工作环节,最大程度避免人工操作性错误。

(四)实现对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的有效监控和评估。信息系统不但要实现对涉税流程和涉税活动的管理,而且要实现对涉税活动以及银行相关涉税人员、涉税机构、税种的有效监控,通过将涉税机构组织维度、纳税人员及权限集成至系统,同时运用工作流技术、流程图编辑技术、ETL(Extraction-Transformation-Loading,)Plus技术等实现对涉税业务流程及计税数据的自动获取、自动计算和异常监控,由系统按期自动形成税务风险评估报告,从而实现对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的全面有效管理。

(五)实现总、分行机构以及与税务机构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无缝衔接。税务信息对称和税务信息共享是加强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构建该系统,可以实现商业银行总行与分行涉税部门及人员之间、银行高级管理层与各涉税部门之间、商业银行与税务机构之间的税务信息沟通和反馈,加强税务信息互馈与共享。

三、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原则

商业银行在设计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到系统功能必须能覆盖事前、事中和事后不同阶段的重要涉税业务环节和管理环节,并根据不同环节设计相应的功能模块;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涉税活动的复杂性和税种的多样性,运用风险控制规则和工作流技术实现对涉税流程的全流程控制。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如下:

(一)信息系统与关联系统之间涉税数据采集的可对接性原则。信息系统在数据设计方案中要充分考虑到管控系统与其他关联系统之间的数据对接关系,要确保关联系统的数据能够无损失、无遗漏的对接传递至管控系统,并且要提前考虑到今后与税务机构之间的数据移植和系统对接问题。同时,要充分考虑为内外部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稽查、内外审计部门进行审计提供系统数据支持与服务。

(二)管理系统涉税数据采集和计税过程实现自动化原则。信息系统的构建应基于统一数据标准化、操作标准化的复合性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横向的涉税信息扩展和宏观税务管理的要求。两个标准化要求可以有效确保数据涉税采集过程和计税过程的数据质量和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涉税数据计算质量、税务风险分析报告和税务风险统计结果展示的自动化程度和时间要求,以及确保系统数据维护的一致性和版本控制的可操作性。

(三)涉税数据采集及使用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在系统设计和数据架构设计中,将充分考虑系统使用的安全性(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和可靠性,并充分考虑到系统使用环境、人员使用影响、突发性事件等因素对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影响。

(四)税务风险管理流程的全面覆盖性和可视性原则。通过使用信息系统,应实现商业银行各税种的纳税过程及涉税管理过程的全面覆盖和可视化,即在进行涉税业务操作和涉税管理工作时,管控系统应展示每一个流程中关键节点和控制点,并提示所有关键节点和环节的风险提示、业务流程指向、税务控制规则、税务控制措施和税规信息链接等,实现全流程、无障碍的可视化管理。

四、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思路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应涵盖三个中心——税务知识库中心、税务风险数据中心和税务风险报告中心。税务知识库中心包括税务风险点集、税务流程库集和税规信息库集,作为信息系统的控制规则和计税规则基础平台;税务风险数据中心主要是从信息系统自关联系统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和计税数据、涉税管理数据(如组织机构、操作人员、权限分配等),作为信息系统的引擎平台;税务风险报告中心主要是将涉税管理结果和计税结果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向领导层面提供税务风险报告的平台。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涵盖“六大信息平台”功能(具体见下图),即税务管理信息平台、税务计量信息平台、税务培训信息平台、税务监控信息平台、税务评价信息平台和税务报告信息平台等主要功能模块。

(一)税务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主要实现对税规信息集、税务风险点集、税务流程集、涉税组织机构及人员权限、税务管理日历、税务信息公告管理的功能等。

(二)税务计量信息平台。该平台是信息系统中的核心功能模块,主要包括计税数据库管理、计税规则管理、计税任务管理、计税申报与缴付、纳税预算和筹划等功能。该工作台可根据管理工作台中设计的税务管理日历和设定的计税规则、计税任务,对计税过程的重要任务发起、计算过程、计算参数配置等进行提示和控制,该平台应具备可操作性强、自动处理计税任务、实时监督计税任务等特点。

(三)税务监控信息平台。该平台主要通过风险监控技术手段和设置相应的应对措施,实现对涉税业务过程、计税数据质量、涉税部门及人员对税务管控系统的操作情况进行多重维度和实时动态监测,主要包括监控指标设置、数据质量监控、业务进程监控、税务进程监控和监控应对启动等功能;

(四)税务评价信息平台。该平台主要通过风险评估方法和评价手段,对税务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和过程、税务计量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主要包括评估指标设置、税务管理绩效评价、计税质量评价和自我管理评测等功能;

(五)税务报告信息平台。该平台主要实现各类税务风险报告、报表的生成和展示,主要包括涉税人员信息报告(如岗位、部门归属、权限等)、各税种计税信息报告、计税质量报告、税务风险监控报告、税务风险评估报告、税务培训报告等;

(六)税务培训信息平台。该平台主要实现对税务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知识培训以及考试管理,主要包括培训及测试题库管理、培训与测试计划安排、培训与测试实施管理等功能。

五、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点

由于商业银行现行税种较多,且信息系统中各税种的计税基础数据必须依赖于关联所提供的数据,关联系统所提供数据的完整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决定信息系统中计税的规则和方法、时效性和自动化程度,故计税数据质量是税务风险管控系统构建的关键点和重点。为确保计税数据数据质量和数据时效,商业银行应通过ETLPlus将关联系统的计税来源数据抽取到ODS(OperationDataSystem)系统,再由ODS系统向定期向管控系统分发来源数据文件,通过ETLPlus各种调度方式调用数据加载脚本,将来源数据加载到管控系统的缓冲数据层,再对缓冲数据层中的来源数据按不同的业务主题进行清洗、转换和数据校验处理,而后将处理过的数据加载至计税基础数据层作为计税基础源数据。此外,为实现商业银行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的管理不能仅依靠一套IT系统就能实现,更需要商业银行从内部管理中理顺管理流程、明确管理权限和清晰管理关系,并通过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质量的要求、涉税管理报表和统计标准化的要求,倒逼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及系统进行涉税业务和涉税管理上的规范,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有效防控税务风险。

作者:李娜工作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财务管理部

第二篇

一、税务信息化的内涵概述

税务信息化是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管理科学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税务活动中的普及应用为主要内容,以税务信息专门技术研发和专门人才培养为支撑,税务活动由传统纸质、手工方式向现代电子、网络方式转变,实现税务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过程,是集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科学技术融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是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管理科学,将税务行政业务纳入计算机管理,通过税务部门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传递和共享,达到为纳税人和社会各界提供税务信息和社会管理服务,为税务机关内部提高行政效率、节约管理成本、规范执法行为,实现税收工作现代化、提高税收经济决策效率和水平的目的。

二、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年的不断努力,我国的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已初显成效,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务信息化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税务信息化管理不完善,突出的表现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普遍;税务信息化体系不统一、软件重复开发、软件相互兼容性较差;实践应用及税务业务流程不规范,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缺乏创新性,管理体系同应用信息技术之间存在矛盾,严重制约了税务管理信息化进一步的发展。

(二)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共享度比较差

由于缺乏长远有效的规划,税务、财政、国库、审计、工商、劳动、公安等部门间各自为政,信息交流机制不完备,部门间“信息孤岛”现象一直客观存在,并日益成为制约部门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各应用软件之间代码体系和标准体系不统一、应用系统间相互封闭、应用系统林立、软件功能交叉、运行平台不兼容等,造成信息分散在各个系统中,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共享度比较差。

(三)税务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我国税务部门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税务机关人员整体计算机操作应用水平不高,税务人员思想更新和知识更新与信息技术更新存在差距,税务队伍素质亟待提高。此外,税务信息化软件、硬件、网络故障较多,缺乏软件开发和硬件维护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四)应用系统的数据问题严重

税务信息化信息系统运行效率较低,应用系统的数据问题比较突出,无法发挥税收管理系统在税收管理、税源监控、事务处理、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信息支持作用,具体表现在数据准确性欠缺;数据更新不及时、信息滞后;垃圾数据的清理不及时等方面,此外,没有对历史数据及当前运行数据进行及时备份,导致信息丢失,这也是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五)税务信息安全受到挑战

由于税务信息化是基于网络平台的应用,计算机病毒、计算机黑客、有害信息的入侵、网上信息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等都可能给税务信息化带来种种安全隐患,加之税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特殊职能部门,其信息安全关系到政府工作和国家安全,具有其特殊性,因此,预防病毒感染和黑客入侵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税务信息安全问题始终是税务信息化最核心的问题。

三、加强我国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税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规范管理的信息化运行机制

税务管理信息化是一项严谨、周密、科学的系统工程,标准是行为的依据,建立完善的税务信息化标准体系是税务信息化的起始点,严格的标准体系既是节约税收成本的需要,也是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因此,必须进一步修订、补充、完善税务信息化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建立规范管理的信息化运行机制。相关税务部门需要注意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整体规划,二是要集中开发,三是要分类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分层进行,在内容方面,可以按照集中数据和决策服务等分步骤推进,通过分设各个子系统的分目标,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总体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建立长效机制。

(二)建立信息共享制度

税务管理信息化涉及税收征管的每一个环节,税源的经济性、社会性、动态性等特点决定了税务信息化的有效运作不仅仅是税务部门的职责,也需要社会和政府各部门的相关配合和支持。因此,各个部门要有大局观和总体观,必须密切协作,共同建设和管理,国税和地税之间应尽快实现网络横向互联,资源共享。在现有基础上,一方面需要对税务系统内部网进行优化和完善,尽快建立系统内的信息共享制度,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宏观管理部门沟通联络,依靠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依托网络架构,实现与工商、技术监督、房产管理等相关业务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使相关信息在部门之间充分共享,建设共享的信息交换平台,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有效实现税源监控、提升税收业务流程的完全自动处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充实和培养税务信息化建设人才

实现税务信息化,人才是关键。只有培养一支既懂得税收知识,又掌握现代技术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实现税务信息化,科技加管理的工作思路才能落到实处。一方面,通过岗前培训、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渠道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全面掌握业务知识,成为既懂得税收知识、又懂得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从大专院校和社会上公开招聘一批既懂得计算机技术,又懂得税收知识、财务和会计知识的人才,不断充实税务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从业队伍。

(四)重视应用系统的数据问题

税务信息化是基于数据大集中之上的,为确保税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精密性,从系统建设开始就必须高度重视数据问题,严格把关数据入口和出口两个层面。提高数据采集质量,规范制度化基础数据的审核、录入和检查工作,不断拓展数据应用空间,对填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建立数据问题的责任制制度,保证数据责任到人,相关责任人负责对数据进行及时更新,保证数据的实效性和准确性,同时,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操作规范及时对垃圾数据进行清理,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利用数据仓库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具重视保护历史相关数据,充分发挥税务信息化数据资源的优势和功效。

(五)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建立健全信息化的安全制度建设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特别是数据集中后,安全成为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建立健全信息化的安全制度建设是信息化安全的重要保证。1、建立数据存储的安全体系。按照操作权限利用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备份功能备份各类业务数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具有双机热备份技术的硬件设备,使系统免遭破坏。2、信息运行安全管理。建立数据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各类数据的修改和使用;建立运行日志登记制度,登记各系统运行中的问题,以提供系统运行分析的数据;设置操作权限设置,要做到各环节互相牵制、互相审核,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全面记录和监控税务信息,严密监控违规和异常操作,保证税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3、加强网络安全。针对网上安全问题加强技术防范措施,在税务系统中引入成熟的数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病毒防范技术和CA认证等,保障税务部门网络、涉税信息和重要信息设施的安全。

四、结语

回顾过去,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依然要采取渐进模式,利用现有建设成果统筹规划并避免重复建设。未来的税收问题要靠技术手段来解决,未来的税收服务问题要靠税收文化来支持,税务部门不仅要构建自己高效的信息一体化系统,还要形成自己具有时代特色的税收文化,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税务管理人才,重视与纳税人互动交流,以变化促发展,以发展促进步,不断提高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作者:赵霞工作单位:新乡市食品药品检验

第三篇

一、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原则

一是把握趋势。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把握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要有前瞻意识,注重技术开放性和技术先进性,同时要考虑信息技术发展对财务核算以及行政管理的作用和要求,推进财务业务以及企业管理业务的重组和工作规程的优化。二是兼顾现实。经过多年建设,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但缺乏统一规划、信息无法共享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信息化建设必须兼顾税收信息化的现状,对各个应用系统进行改造和完善,不片面追求最新技术和产品,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三是统一规划。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极强的工作,必须科学地进行规划,把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打破项目壁垒,对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和应用系统等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和安全策略,使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四是逐步实施。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按照一体化建设思路,区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以实现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这个新建工程。

二、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总体目标

根据信息化建设原则,用多年时间,建立一个基于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依托税务系统计算机广域网,以公司财务局域网为主、其他局网为辅的信息处理系统,使其功能覆盖企业各级子公司和基层单位,建设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的企业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一是功能齐全。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将满足各级子公司和基层单位管理,满足税收业务和税务信息管理的要求。不仅能够完成税务系统的日常事务处理,而且能够实现分析决策等功能;不仅能够完成税务系统的内部职能,还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更好地为税务机关提供服务;适应电子商务发展对企业财务工作的需要。二是协调高效。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的原则进行,形成一个软硬件平台规范标准,技术结构科学合理,数据结构统一规范,功能不交叉重复,数据交换协调顺畅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彻底解决各应用系统互不兼容的状况,同时客户端主要采用浏览器方式,达到用户界面友好、统一、方便、协调、高效的目标。三是信息共享。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将采用统一的代码体系、标准接口、基础数据和基础数据模型,以财务部为信息集中点,建立企业财务为中心,依托计算机广域网高效运行,高度集中处理税务管理信息,实现企业子母公司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为“集中管理、分类统计、科学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四是监控严密。在业务重组和规程优化的基础上,通过科学严密的信息系统对财务核算和企业管理行为加以规范,强化财务部对企业税务核算的有效监控、实现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上级机关对下级的管理监督,以制约税务管理的随意性,防止腐败舞弊,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进财务队伍建设。五是安全稳定。税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各级技术层次的安全体系,以适应在内部网、因特网、外联网等环境下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

三、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步骤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成效。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在税务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深入,也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缺乏一体化建设规划,应用系统繁多;信息共享困难;信息化停留在模拟手工阶段并存。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要针对现存问题,按照一体化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在建设“一个网络,一个平台”的基础上,以“金税工程”为核心,逐步对现有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和建设。一是严格遵循《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的要求,确保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进行。企业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是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性技木文件,通过总体设计,基本理清了涵盖税收业务、企业管理、决策支持和外部信息管理等所有应用的功能需求,明确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策略、技术平台,为现有软硬件整合提出明确的整合思路,为新开发的应用系统提供有章可循的依据,为最终实现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目标。二是优化税收业务和工作规程。企业税收业务的统一规范是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所依据的业务需求不能是手工流程的简单照搬,而是要结合信息技术的规律对业务需求进行重组和优化,建立符合信息技术要求的、统一规范的业务规程;流程以及表证单书,以确保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科学、规范、统一和高效,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务管理的客观要求。三是网络一体化建设。企业税务系统计算机网络是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通信平台,是税务系统的信息公路。建立统一的网络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流程;要在企业财务部门间建立技术支持中心,配备高素质的网络管理人员,以确保网络的高效运行。同时,还要严格网络建设项目的审批制度,加强网络建设的指导和监督,才能保证税务管理信息系统遵循一体化原则和目标顺利实施。四是应用系统一体化建设。应用软件一体化建设是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要在业务规范一体化的前提下,以代码标准、数据标准的完善为基础,以严格的项目管理体制为保证,按照“数据整合和功能整合相结合、推广应用和优化完善相结合”的原则,在科学周详的计划下积极稳妥地分步实施,既要充分分析企业业务发展变化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又要尽可能保护已有的软件投入。五是完善企业财务税务核算和分析。要在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下,加快企业税务数据的的统计,从统计报表、重点税源、一般纳税人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等重点税收业务信息的整理,分析实现数据整合和共享,尽快地满足企业税务决策需要”。所有财务人员仅需进入一个应用系统就可完成自己税务核算工作,所有数据仅需录入一次就能实现信息共享,所有工作情况都将通过统一风格的界面进行展示,所有工作实绩的考核都能通过系统自上而下地进行,使领导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计算机所提供的各方面信息进行科学决策。六是加强企业人员队伍建设,注重企业人文思想。在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是最能吸引人才的一条内容,高层次的企业需要高素质的员工,高素质的员工也盼望高层次的企业。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理性管理思想,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建立相对集中、素质较高、知识复合的人员队伍,充分发挥人力支持的工作效率。新经济条件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精力投向人,大力加强“人”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企业文化建设为提高全员素质,调动全员积极性服务。确保信息顺畅传递,实现企业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加快企业的税收信息化的进程。

四、企业税务管理目标的发展展望

信息化时代为税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源泉,在网络化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财务部门可以随时通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了解下属机构的财务信息,将所属机构的信息集中管理,统一核算,大大节约基层单位资源培植和费用支出,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提供可靠的技术平台。一是信息化。企业供、产、销各个环节经营信息的好坏,都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完成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处理效率,降低信息化处理成本,实现集团公司间及项目的联网操作。更便于生成财务信息系统数据库,达到对经营信息的实时监控,真正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目前我国一些电算化基础较好的集团公司已完全使用用友UFEERP、金蝶K3、ERP等财务软件。二是一体化。全球信息化发展已将网络资源链上的所有企业联系在一起,市场已不再仅仅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多个企业链间的整体竞争。只有站在企业全局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供应,生产,销售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完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财务信息管理体系,财务内控管理体系,财务预警监督体系,财务人员队伍建设体系,才能适应新时代的企业竞争,实现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与整个网链的一体化结合。三是集成化。企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方法,对供应、生产、销售等业务方面进行集成化管理,将财务与业务链、供应链连接起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以满足产品个性化的市场要求和用户的需求。实行对整个企业集成化管理,可以转变企业管理模式,使企业具有低能耗、低物耗、高效益、高应变能力,达到企业物流、资金流和财务信息流的高度统一和实时监管。四是双重化。在工业经济机时代,企业税务管理的目标是税金优化,盈利能力是这一时期大多数企业进行业绩评价的唯一标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关联更为广泛和深入,企业已成为社会这个大网络中重要的连接点。此时的财务管理目标包括经营和社会目标两个方面,经营目标是企业通过税务管理活动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社会目标是企业通过税务管理活动来履行社会职责,维护社会形象,使企业实现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作者:张晓涛工作单位: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