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管理创新途径思考3篇

时间:2022-04-30 02:54:36

现代建筑管理创新途径思考3篇

第一篇

1我国现代建筑管理的现状分析

1.1人员管理缺乏

管理制度的缺乏是我国建筑管理上最难解决的问题,完善的建筑行业不仅需要功能齐备的项目管理机构,还需要针对不同工作方面的专业人员,从而能在建筑管理过程中有效运作。可是,在我国,大部分建筑行业为了节省人员开支,删减员工,一人身兼数职,大量削减建筑项目管理机构。其次,建筑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执行能力、领悟能力存在加大差异,片面追求经济利润,忽视了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意识。因此,建筑管理企业应对员工、管理人员进行教育,提高员工素质,改善管理人员意识,从而提高建筑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建筑企业与社会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1安全管理不到位

近几年,我国在建筑管理安全上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专门设立了生产安全管理机构,制定了一些安全建筑管理的标准和规范,虽然总体上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建筑安全事故、居民对房屋建筑质量投诉等问题。主要原因有:我国大多数建筑人员是农民,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化的训练,技术安全和安全意识薄弱;建筑施工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润,忽视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往往为了争取施工进度、成本效益,减少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而降低了建筑安全系数;建筑监督机构存在一定的保护主义,没将处罚等惩罚手段落实到位,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部分建筑施工项目审核不严格,落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我国现代建筑管理改进措施

2.1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一是改善建筑管理技术。由于许多项目的参与方和政府项目部门,不能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和交换。这有利于政府等相关部门了解和监督企业,而且有利于加强企业自我约束、自我激励。二是加强法律监督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政府、法律等相关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大对偷工减料行为的监察和惩处力度,对质量多重、严格把关,切实杜绝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三是改善建筑设施水平。定期对建筑设施进行检验,对不合格、老化的设备严格管理。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和监督企业对建筑管理设施的更新。四是做好竣工验收工作。最终检测中严把质量关,对不合格的地方勇于指出,树立责任心意识,监督其改进,切实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2.2加强人员管理

一是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培训,改变其落后观念和生产技术,掌握现代建筑施工技术。定期对建筑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和运用现代建筑管理技术,培养现代建筑管理理念,建立竞争、市场与效益的观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建筑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二是转变机制,改进改革模式,企业不因降低人员成本,大量缩减部门,造成一人身兼数职,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等。从改造企业内部机构的角度来看,广大建筑企业应当合理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和施工管理部等部门,这有利于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三是加强企业内外部的人际关系沟通。建筑施工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障碍,人员之间也会出现一些摩擦,这时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巧用技巧,运用一定的协调艺术,来化解矛盾争执。其次,定期做好人员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员工想法和需求,把握整体思想动态,改进相关制度,从而提高建筑管理效率。最后,做好与政府部门相关单位的沟通,掌握国家政策信息走向,切实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建筑管理施工。

2.3加强安全管理

一是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对施工人员和建筑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培训,树立安全意识,自觉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的措施,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坚决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筑管理者要严格把握安全至上的管理底线,坚持“以人为本”,不强制要求冒险工作,避免工伤事故发生。二是安全文明施工。在建筑施工期间,切实考虑到周边居民的生活安全和城市环境卫生,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改善安全管理状况,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建设效率,维护城市环境卫生,以确保施工安全与文明。三是实施构建管理责任制。精简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对不同的项目工程实施不同的管理要素、确定不同的管理重点,强化落实,确保项目管理的有效进行。

2.4完善政府监督管理

政府建筑管理监督单位,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施工单位资质审查等监管工作落实到位,对招投标按照程序公正合理进行。其次,监督人员把握好质量审核关,对施工现场每道工序和每个环节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对工程验收要秉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评价工程的优劣,这不仅是对居民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职位、对国家赋予我们的权利负责。

作者:周小波工作单位:井研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第二篇

一、建筑管理现状

1.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时高质量的完成,管理体制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应当对及时意识到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同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为项目的高效运作产生发挥作用。但是,在我国先进的企业中,对企业管理重视还不够。为了减少成本支出,将企业管理视为多余成本,尽可能减少管理人员;更甚者,有的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就没有设立相关的管理部门,企业内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这种不合理的施工制度造成了施工过程的混乱同时,施工效率也不能得到保证。

2.缺乏新的管理概念

在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企业在找寻机遇的同时也更面临这更大竞争挑战。这种高压力的挑战让一些只顾眼前发展利益的企业还抱着重技术、轻管理的传统企业运行方式,企业中的资金配置不平衡,在技术研发和技术人员招聘上花费了大量资金,且对管理管理机构的假设和管理人员的召集却缺乏兴趣。这样就的管理理念也极大限制了企业中管理工作的开展。

3.缺乏正确的工程管理方法

在工程管理中,领导者不能做到根据不同的建筑特点做到实地考察,只是一味根据以往的经验制定进度计划。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实际进度却不能和计划相吻合,给施工计划带来麻烦。同时,对于进度计划的制定表示并没有采用先进网络计划技术,还是沿袭了古老的横道图编制,在对结算款的处理上也不够合理,为避免业主与企业的矛盾,结算款通常都不能及时结算。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最后一点,在工程控制方面也缺乏合理手段,日常控制盒前期控制上都缺乏了理论知识的知道和正确方法的实践。

4.缺乏相应的人才建设

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人员中主要都是农民工,由于自身素质和文化知识的限制,农民本身对施工中牵涉到的专业性操作不熟练,这给施工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同时,新设备不能顺利运用也使施工的质量和速度都收到影响。这种不正确的设备操作也很容易造成违规违章现象。因此,企业方面的管理不足和对专业化人才招揽不够都是企业缺乏人才建设的重要原因。

二、建筑管理的创新策略

在建筑工程管理上有许多不足和难题需要面对与解决,所以笔者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创新策略的实行也是保证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能跟得上时展的重要前提。

1.管理观念上的创新

建筑企业要想持久发展下去,要有自身的发展理念。这些新理念要保证新而合理,保证企业跟得上时代的脚步。相应的,企业也要做到管理理念上的创新。这种新管理理念的建立,最根本的创新还是要求企业抛弃传统的思想观念,对建筑管理重视起来。只有企业本身对管理的发展制定了长远的规划,才能保证企业中的管理机构的建设、管理人员的招募和管理资金的到位。这样的管理才是真实的落到实处的管理。

2.管理技术上的创新

建筑施工中的人员、工序、物资各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这种管理繁乱,给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带来很多不便。管理技术上的创新,给建筑管理带来了新的管理形式,信息化管理不但能够进行任务量过大的管理的同时,将建筑过程中的图纸,管理信息都数据化,方便查询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及时发现施工问题。这种高效率的建筑管理方便快捷,也提高了建筑施工效率。

3.管理机制上的创新

在旧的管理体制中,对责任分工不明确。因此,企业应该努力完善自身管理体制,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和相应的组织机构。在施工时,做到各个项目具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把明确的责任分布到各部门甚至个人身上。这样详细的规划,使责任明确化的同时,也督促着各方面人员工作的完成效率,并在施工的各个时间段制定不同的计划,保证施工有条理的完成。

4.人员队伍的建设

企业在保证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同时,还要保证人员素质的提升,保证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素质能够合格。而一线从业人员对新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新设备的专业操作也要保证定期的专业培训。同时,企业在人员管理方面严格上岗制度,实行持证上岗的政策。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注意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保证人员后备力量的充足。

作者:廖春燕陈慧工作单位:云南工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第三篇

1目前建筑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施工进程不及时

一是工资支付方式影响施工进程。在建筑业内,对建筑工人的工资的支付,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按工程量计算”,它是指工人工资的支付采取以工程完工量为标准支付,也叫计件工资:另一种支付方式就是“以天数计算”,即工人工资的支付实行干一天支付一天工钱的办法。在后一种支付方式的影响下,大多数建筑工人在工地上懒散,效率不高,工作不积极这样往往会影响施工进程。二是建筑商诚信意识影响施工进程。大多数建筑商承接建筑任务的时候都会给予一个确定的工程截止期,即合同工期。但是,由于建筑商自身管理、协调、资金以及现场施工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工程往往不能按时完成,再加上建筑商对建筑合同不够重视,往往使得委付方碍于人情方面的问题不得不同意建筑商推迟交付日期的提议,从而导致建筑工程经常延期交付。

1.2工程质量不达标

大部分的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不当造成的。分析其中原因,一是建筑技术落后。就目前我国的建筑承包商来看,超过50%的建筑商均为非建筑专业出身。这些建筑企业都保留和沿用着旧有的建筑技术,抵制新的建筑技术的引入,唯恐新技术不能适应建筑工作的需要,再加上出于建筑成本的考虑,这样就造成这些建筑工地上建筑技术的落伍,施工质量较差,不能适应高质量建筑物的建筑技术要求。二是建筑设施落后。建筑设施耗资巨大,这是造成建筑商迟迟不引入先进建筑设施的重要原因,在现有建筑设施的施工环境中,建筑工人不可能完全按照图纸进行施工,这势必会导致实际施工质量不能达到设计质量的要求。三是建筑商偷工减料。偷工减料是建筑商谋取暴利的主要手段,这也是建筑业中存在已久的问题。对于建筑商而言,偷工减料的主要手段有:选用低标号的混凝土,选用横截面小的建筑钢材,选用小厂家生产的低质量建筑钢材,减少配筋,用表面的优质掩盖内部的粗劣。

1.3管理制度不到位

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是最突出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完备的建筑行业管理制度要配备功能全面的项目管理机构,还应根据实际施工需求有针对性地配备不同数量的工作员工,从而满足管理过程中各项运行作业的需要。可是在我国,大多数建筑项目想要节省员工开支成本,都是采取大量削减建筑项目管理机构,删减员工数目的方式来实现,这样做会使得管理部门跟员工严重不足,甚至有可能使一些管理人员要身兼数职,才能让整个项目正常运作。缺少了完备的管理制度,那么建筑管理作业根本无从说起。现阶段,我国市政建设管理机构庞杂,既有代行政府职能的若干事业单位,也有行使政府职能的各市区街道管理部门,责权划分不科学。直接行政干预过多,审批手续繁杂,带有极强的计划性和行政色彩,扰乱了现有的市场秩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1.4安全意识不深入

近年来,我们国家对建筑安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一些标准规范逐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得到加强,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当前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在建筑管理过程中,管理工作的重点基本在施工项目工艺性、技术性、施工进程、质量、成本造价等重点上,而忽视掉建筑项目管理的安全性。我国大多数施工队伍都是由农民工团队组成的,他们基本上没有受到过相关知识的教育和专业化技能培训,致使其整体安全技能跟意识相对薄弱。在整体的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情况是因为施工人员自己做出带有不安全因素的错误行为,而引发了一系列安全事故。另外,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很难拿捏好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成本效益、施工进度间的联系,当施工质量、成本效益、施工进度跟安全管理作业间产生矛盾的时候,施工单位通常会采取安全让步行为,这样就会留下很多的建筑施工不安因素。

2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不良现状

2.1加强施工进程管理

一是尽量采取“按工程计算”的方法结算工资,以杜绝建筑工人挣“日子”拿“工钱”问题的出现。二是要加强建筑工程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效、科学的工程管理队伍。做好加入项目组织人员工作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频繁的人员流动,积极发挥个人在工程管理中的潜能与才能。三是应以经理为责任制的中心,将具体责任细化分配到个人,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对人员开展一定的奖惩措施。通过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向管理要工期、要进度,保证预期目标按时完成。四是实施进度全程精细化管理模式,在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应制定其他的计划。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承包方应拟定一份精细化的进度计划,再根据进度计划制定其他方面详细的计划,如劳动力、材料供应、质量保证、资金管理等方面。

2.2切实提高施工质量

一是加大法律监督和整治力度。要逐步地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确实实现法律的监督职能,加大对于偷工减料的惩治力度,让建筑商认识到偷工减料进行建筑的严重后果,从建筑商心理上入手,让其对偷工减料产生恐惧,这是杜绝偷工减料现象的有效方法。二是加强建筑商及建筑人员技术培训和道德教育。要对建筑商和工人进行必要的公民道德教育和技术培训,让其认识到公民利益的相互性以及公民利益应该得到彼此尊重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使得建筑商时刻考虑到他人的人身安全,并且通过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建筑工人的施工水平。三是要提高建筑设施水平。加强对施工企业建筑设施设备的监管,对质量不合格、设备老化情况严格管理,不断提高企业设施水平,为提高工程质量打好基础。工程造价与施工期明显低于一般水平的工程,都要作为施工图审查和工程质量监督的重点。四是完善竣工验收工作。竣工验收是对工程施工情况的一个最终检测,在建筑投入使用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留下后患。所以,做好竣工验收工作十分重要,建筑工程管理者应当树立责任意识,认真做好竣工验收工作,使工程真正让人满意、放心。

2.3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一是营造公平的企业环境。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合理的政策,简化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手续,加强重点环节和部位监管,努力创造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二是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和健全项目管理的有关制度、法律、法规和条文。我国加入WTO后,为了更多地吸引国外资金,政府部门也应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的手段,不断培养和发展我国的建设市场体系,将建筑建设市场管理活动全部纳入法制轨道。三是企业内部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体系。要建立健全各级管理机构,划定具体职责,落实管理责任与义务,明确管理岗位,锁定人员义务,科学、合理地设置具体岗位,并要对企业制度进行全面清理,然后将有效文件汇编成册,形成一套管理体系文件。从而实现用体系来完成管理,用程序来指导工作,有效避免管理中的很多人为缺陷。四是加强信息化管理。建筑行业是一种分工细致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建设工程从立项到设计、施工,从成本分析到竣工验收都依赖数字化的信息。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电子商务手段来管理是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提高管理质量的必然要求。而我国的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管理起步晚,发展缓慢,应用范围有限,因此必须加快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和信息化进程。

2.4增强安全责任管理

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在加强对工人安全教育的同时,施工企业应加大检查力度,使各项目部对安全生产引起重视,并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力者,企业应死盯不放松,采取罚款、通报批评等措施,直至整改到位。二是强化现场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以安全法规为标准,规范人的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实行标准化作业,落实安全生产法规。三是强化领导管理。要使建筑商给予重视。建筑商应该从施工环境方面入手,投资建设安全的施工环境,投资引进具有应急能力的设施。要把施工安全问题作为建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年度总结的重要内容。四是加强监督和处罚力度。政府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建筑企业的安全监管,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要切实加大处罚力度。同时要加强对建筑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训教育工作,使企业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使企业切实将施工人员安全和社会安全纳入日常管理的重要日程。

作者:琚荣兴1张春芝2工作单位:1.葫芦岛市龙湾中央商务区管委会2.辽宁诚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