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采购合同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02-03 11:41:43

服务采购合同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服务采购活动的采购内容弹性大、可变因素多,管理和监督难度较大。本文结合企业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从服务类采购合同的评审、签订、执行等主要环节入手,揭示存在的控制风险,客观评价工作状况,认真研究如何解决基础性、症结性问题,探索某科研单位服务采购活动的有效实践。

关键词:服务采购;合同管理;控制风险;解决对策

近年来,国家对廉洁从业、加强监督的要求越来越严明。完善企业内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管控体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这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服务采购活动采购内容弹性大、可变因素多,又因其采购额相对总量占比较小,一直是管理和监督的难点和死角。本文针对某科研单位服务类采购合同的签前评审与审查、合同签订与管理以及合同执行与考核等主要业务环节,全面揭示存在的控制风险,客观评价工作状况,认真研究解决基础性、症结性问题,并探索科研单位服务采购活动的有效实践。

一、合同签订总体情况

某研究院为专业从事电力技术及关键器件研发的专业研发机构,下设5家非独立法人的研究所和2家独立法人的全资子公司。除合同会签、备案通过全院统一建设的专门化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外,采购需求、申请提报、合同交付等均由各发起单位负责。

(一)采购合同分类分布

今年1-11月,该单位共履行597份采购合同(包括未完成会签合同),涉及金额1.8亿元。

(二)合同流转时间分析

至11月,已完成会签审批547份合同,按照合同在信息系统中从提交会签到完成审批的时间来统计.

二、服务采购合同管理

主要问题主要是管理流程未做到完全闭环、操作不够细致严谨、管理有疏忽、评审会签不高效以及科研过程形成资产的管理不严谨等问题。

(一)合同管理流程方面

1.未能实现两级对接、全面覆盖和闭环管理目前,该院本部层面上覆盖了合同文本草案的会签、审批和签订后归档,合同签订的需求提出、签前评审,合同签订后的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合同执行效果评估、合同档案维护管理等环节,分散在合同发起单位或部门。这样一来,在院本部、各单位两个层级上容易出现错位、脱节和衔接不严密、覆盖不到位等问题。即使在各单位内部,合同管理也由不同岗位的人员分散管理,未能形成统一的规范和程序。

2.重评审、轻执行,重签订、轻变更单位内部建立了严密的合同会签、审批和监督程序。但各单位在合同签订后,对合同分析和交底不够重视,合同签订与合同执行的衔接不够紧密,其他人员只知其相关的工作职责,而对合同总体情况知之甚少;在发生合同内容变更或者主体变更情形后,负责履约的管理人员缺乏全局意识,忽视了合同变更的及时协调,不能很好的实现合同变更目的,无法保障合同的履行效果。

3.会签审批的流程环节多、流转时间长合同文本除需承办单位(部门)内部会签之外,还需院相关业务部门、管理部门会签,此后发送到院分管领导、院主要负责人审批。这种“前台后台都上台”的流程设置,延长了合同的会签流程、处理环节和流转时间;同时,合同会签和审核重心的上移,削弱了合同承担单位作为合同履行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可能造成责任的松懈。加之“一人多岗”、审核任务繁重,合同会签审批流程看似严谨、实则流于形式,最终导致“人人把关、人人把不了关”。

(二)经法系统应用方面

1.与其他业务系统在协同与深化应用上衔接不够在合同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上,与财务报销系统、ERP系统在基础信息的互联互通以及档案管理系统的横向协同衔接不够。比如,ERP系统和经济法律管理系统的供应商基础信息需要分别录入;合同会签审核后,财务报销程序仍需提供纸质合同复印件等。

2.个别单位和紧急项目会签评审流程不完整,存在绕道、短路现象合同、协议和授权书须按照《合同管理办法》,凭流转完毕的《合同审查会签流转单》办理用印。但在一些时间紧迫项目的合同协议签订时,有些单位未按照合同用印要求,心存侥幸,把未经过会签、审批流程的合同协议,直接申请使用印章。

(三)合同内容条款的审核方面

1.部分合同条款的权责不对等、尺度不一致合同关键条款的标准不一致、权责不对等,或者签订不全面、不完整、有缺漏,不利于保护我方权益。表现为:①付款条款较为苛刻;②收款条款过于宽泛;③违约责任约定模糊或遗漏,只讲正面的、不讲反面的,一旦违约,争议不断。

2.有些合同文字不严谨、语义逻辑不严密合同中的用语不明确、含糊不清,合同一般条款和特别条款约定前后不一致,或者合同某些条款从语义上产生多种不同的理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的有效合同,应当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而这种体现只有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

(四)项目与合同管理的衔接协同

1.科研项目购入资产的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脱节在科技项目合同实施过程中,按照研究开发费财务管理办法,购置的整体计入项目成本的设备、器材、软件等非一次性耗用资产,其价值表现和实物形态不尽一致。

2.科技项目物资采购未集中采购、批量招标研究开发需用的设备、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物资以及技术开发、试验检测、专家咨询等服务采购,多采取分散采购、单独实施的方式。这些采购要求单笔合同签订的金额不超出招标限额;如果统筹考虑同一时期、不同项目的物料需求,集中采购、批量招标,将显著缩短合同审批流转时间、提高物资保障能力。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上与我院集约管理要求有差距

思想上缺乏一盘棋观念,对统一管控的认识不够,对政策和形势变化缺乏敏感性。表现在业务办理和制度执行上,出现了各种绕弯子、打折扣的行为,不按制度和程序办事,使制度形同虚设。虽然目前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和重大损失,但其潜在影响不可忽视。

(二)经办人员的合同法律意识淡薄

市场竞争环境中,合同主体都是依照合同去取得权利、履行义务。合同法律规范,宏观上维护市场秩序,微观上又是规范合同各方行为、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准绳。任何合同管理上的“不慎”,都可能带来以后的“不利”。

(三)对合同与合同管理的关系认识不深刻

合同与合同管理相互依存。合同管理是合同洽谈、草拟、签订、履行、变更、中止、终止或解除全过程的管理。合同产生在合同管理的前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往往受到高度重视。合同签订后缺乏有效管理,甚至淡漠了合同全过程与合同管理是唇齿相依、皮毛共生的关系,忽略了合同履行过程是实现权利义务的过程。因此,合同管理问题大多数产生在中期和后期履行阶段。

四、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建立合理、顺畅的合同实施保障体系

首先,规范、优化合同管理程序,经营管理中协调好外部和内部各方面关系,使合同实施程序化、规范化。其次,建立合同协同管理信息系统,覆盖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各流程以及审查、监督、控制、评估各环节,实现合同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合同管理的高效协同。最后,探索建立合同执行评估制度,通过对比合同目标与履行效果、管理流程的遵循情况、档案信息的共享维护、内部部门的协同配合,优化完善合同管理、提高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二)加强合同变更、终止等例外管理

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我们不仅要重视合同的洽谈、签订的管理,更要重视合同生效履约期间出现情况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终止的管理活动。

(三)抓好履约检查环节与违约纠纷处理

合同管理人员必须经常了解合同履约和管理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或发出解决请求,制订防范风险的对策。一旦发生违约情形,要能区别情况,及时采用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积极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减少经济损失。

作者:吴磊 陈卫娜 单位: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

[2]《中央企业效能监察暂行办法》(国资发纪检〔2006〕139号).

[3]吴磊.浅谈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策略加强.商场现代化,2015(24).

[4]吴磊,陈卫娜.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管理导向内部审计的对比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