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规范化管理有限性及超越

时间:2022-04-04 04:30:44

班级规范化管理有限性及超越

【摘要】由于具有控制性、约束性和隐含的指向性等特征,规范化管理一直以来是班级管理中被班主任高度认可、普遍采用的管理方式之一。在重视其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规范化管理是基于学生外在行为而设定的、不涉及学生的精神世界,其工具性特征明显。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重视规范化管理的作用,也要深谙其局限与不足;不仅要重视规范化管理,也要加强班级文化(隐性规则)的建设;同时,真正赋予学生学习、发展的自主权,强化自主学习、自主管理。

【关键词】班级;规范化管理;有限性;超越

当前,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师生、生生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多样性日益显现,法律问题、矛盾纠纷日渐凸显,班主任该如何实现班级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人本化,并以此获得学生、教职员工、家长等的认可与支持,已成为中小学班主任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几年来我们对全国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研与分析,结合相关理论,我们认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既要重视规范化管理的作用,也要深谙其局限与不足;不仅要重视规范化管理,也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同时,真正赋予学生学习、发展的自主权。

一、既重视规范化管理,又深谙其限度与不足

由于具有控制性和隐含的指向性等特征,规范化管理一直是社会生活、学校管理活动中人们普遍采用、高度重视的管理方式之一。班级规范化管理是班主任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规格等的判断和预设,基于班级的现实状况,制定的各项管理目标、制度和措施等,以及实施、评价这些目标、制度和措施等的过程和开展的一系列具体活动。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班级组织的整合度、规范各种违规行为、避免或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而且有利于师生责权利的统一,形成良好的班风、教风和学风,从而为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优秀人才等,起到奠基性、保障性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规范化管理是班级取得进步与发展的基线要求和基本手段,任何一个优秀班级或优质学校的形成,无一不是重视并采用规范化管理的结果。在充分肯定规范化管理的同时,班主任也应深刻认识到规范化管理的局限与不足。这是因为,第一,学校教育不仅是传播知识、教会学生某种技能,也是教师对学生所施加的一种全方位的精神影响,其是对学生生存状况的全面关注、对其个性发展的积极引导、对学生人性或人格境界提升的内在促进。从事班主任工作,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还要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良好的品行习惯,提升学生的人性层次,使其心灵纯洁、高尚等。显然,班级管理工作是一种包含知识、过程、方法、情感、人生观等在内的崇高的心灵或精神活动,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既是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与交流,包含多个领域、多方面的内容,也是多层次的心灵或精神的浸润、引领与塑造。而规范化管理仅仅是针对学生的外在行为而设定的,无法规范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元、博大、隐性的,外人常常无法知晓或清楚了解,更难于评价、掌握或控制。规范化管理尽管能够规定在一定时空内学生不能够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等,但不能规定学生只能思考什么、不能想什么,或只能爱什么、不能恨什么,因为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无法用规范化管理来限制或加以约束的。第二,规范化管理是对班级所有学生、个别学生群体或个体学生行为的最低要求。即使这种管理是系统、明确、有效的,至多也只是让学生达到一定的基本要求或基线标准,无法把学生培养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规范是底线、是基准,但培养无上限,学生的人生境界需要不断提升。例如,两个人都做某个学校的班主任工作,都有一定的学历,均遵纪守法,各方面都符合各项制度、规则的要求,但两人在教育教学的主动性和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上却存在明显的差异:一位工作消极、被动,只做要求的事情,从不为学生多付出一点;而另一位主动、积极,不仅有理想、热爱教育事业、有仁爱之心,而且工作投入、关心学生成长。在班级管理成效、人才培养上,后一位班主任显然高于前者。而他这样做,不是由于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而是出于其内在的自觉、崇高的人生境界、高尚的精神品质。第三,如同社会规范常常滞后于社会变革一样,规范化管理也常常滞后于鲜活、丰富的教育实践,且对班级的教育创新、学生的探索活动等也有一定的束缚或限制。由于规范化管理往往需要保持一段时间内的相对稳定性,制度、要求等不能想什么时候改就什么时候改,想改成什么样就改成什么样,因而其作用的发挥仍然是有限度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制度不完善”“制度无效”等,也不完全是推托之词。第四,规范化管理的工具性。为约束各种违规行为、划清法律界限、解决矛盾纷争、填补班级管理的漏洞或空白,班主任才会采用规范化管理手段。因此,不能把规范化管理视为班级管理的唯一方式,也不能用其来替代其他的管理方式,更不能只用这一种方式来处理班级管理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应不断反思,并创新管理方式:班级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意义与价值何在、有什么副作用、如何改善班级管理,如何不让规范化管理成为限制学生创新、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造成管理条块分割,乃至成为导致学生机械学习、不能畅所欲言、精神压抑等问题产生的根源,如何弥补规范化管理的不足、如何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如何完善班级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二、基于规范化管理,强化班级文化建设

大家知道,制度、要求、规范等均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显性规则。除此之外,人与人交往还有隐性规则——文化的存在。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有意无意地形成的,其成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侧重于一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的教化。长期以来,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以及现实的学校生活、班级管理过程中,人们往往过分看重制度、要求的作用,而看不到文化、人际交往的重要功能。但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具有强制性的制度、要求可能并不奏效,而文化、人际交往由于受道德、习俗等的影响,反而会受到尊重和重视,从而对问题的解决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班级文化是一定班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凝聚而形成的,其与一定学校的文化、本土社会的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密切相连,其在解决或处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问题的过程中常常被重复使用,有不言而喻、约定俗成的特点。班级文化常常是无边界的,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往往是缄默的,存在于师生、生生的交往过程之中,依靠师生的自觉行动而发挥作用和影响。与规范化管理相比,班级文化具有非控制性、普遍性、补充性等特点。非控制性是指,班级文化不像规范化管理那样要求学生必须遵守,也没有确定的实施机构来督促落实,其主要依靠师生的行为习惯、自觉或良心等来产生作用,是一种内在的约束或限制。普遍性是指,班级文化的产生、发展及演变,以及其在学生生活各个方面的作用,是普遍存在的,其调节着师生、生生的各种行为、心理感受,其作用范围往往超过规范化管理的显性安排,是广泛存在、而非有限的。补充性是指,任何一个班级的存在和发展,不仅需要具有强制性的制度、规则及要求,也需要具有非强制性的文化来调节师生、生生的行为、情绪及心理感受。因此,进行规范化管理,还需要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关注班级所处的学校文化、地方文化(传统、伦理规范、风俗习惯)等,关注师生的家庭文化背景、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等,使班级文化与学校文化、地方文化相协调、统一,同时,也要处理好规范化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密切配合、取长补短,避免二者之间的冲突、错位或越位。

三、以规范化管理为底线,赋予学生学习、发展的自主权

正如上文所述,在加强规范化管理的同时,班主任还需要赋予学生学习、发展的自主权,激励他们充分发挥主体性,实现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学校存在的根本,也是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激励他们充分发挥内在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返回其本真,使班级组织区别于军队、监狱、法庭、企业等社会组织或团体,学生也才能产生真正的班级认同、自我认同,也才能真正自主学习、个性成长、全面发展。近年来,在对全国中小学班级管理状况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不少班级在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些优秀班级也开展了颇具特色的多种活动,但我们也看到,一些班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学生主体性被压抑、学习被动、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课堂效率不高乃至学生个性被扭曲等严重问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存在着体制机制僵化、硬件设施落后、教师待遇低下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不可否认,学生缺少学习、发展的主体性、自主权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主体性、自主权,学生内在的学习、发展等被各种所谓的规范、制度、要求所限制,学生不仅没有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与时间,而且他们的创新行为也往往会因为急于要成绩、应对考试或评价等而没有探索的机会。在日常的求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完成教师规定的各项任务,还要忙于课前、课后的学习,应对来自同学、家长、社会的压力。有的中学班级管理规定内容繁多、整齐划一,不允许有不同或差异,忽视学生的个性,呈现着机械、死板的管理模式。如有班级规定“上课认真听讲,不准做小动作,不准打瞌睡”“每位同学每天定时交作业,如忘了就回家拿”“每位同学每天问老师的次数不准超过3次”等。学生不仅不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材料,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回答问题的次数、回答问题的时间长短、与教师互动的频率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扼杀了学生学习、发展的自主权,剥夺了他们的主体性、积极性,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访谈中小学生时获悉,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刚刚入学时对学校生活、班级活动充满热情与希望、积极性很高,但没过多久就感觉“没有意思”“消极无奈”,进而“得过且过”了。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规范化要求下,学生只许做规定动作、循规蹈矩,他们不消极、不倦怠是不可避免的。其实,国家的相关制度、要求等对学生学习、发展的自主权早就做出过阐释。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所以,在注重规范化管理的同时,班主任也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自主权,使学生在班级生活中能够获得人格的独立与尊严、能够身心自由、敢于探索与不断创新,能够获得对自己学习、发展的自主性和主体性,而不是在外界的压力和各种规范的控制中被动、机械、无奈地完成一天又一天的任务、度过一年又一年的青春时光。当然,赋予学生学习、发展的自主权与加强班级规范化管理之间并不矛盾,赋予学生学习、发展的自主权并不意味着班级管理中就不要制度、要求,不设立学生管理条例。相反,班级管理制度、学生管理条例是基本底线,是约束问题产生、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制度要求与最低保障。在此基础上,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尝试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及班主任的引导功能,使学生能够在自由的教学环境、多元动态的评价体系中,展示个性、勇于探索,在不断创新中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进而达成教育的本真意义、实现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

作者:楚江亭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