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急诊护理的影响

时间:2022-06-24 10:27:12

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急诊护理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急诊护理缺陷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2017年3月—2019年8月急诊科在岗护理人员66名,于2018年1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急诊护理质量、护理缺陷、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对比,实施后急诊护理质量评分较高(P<0.05);管理后护理缺陷发生率(4.55%)较管理前(15.15%)低(P<0.05);管理后患者满意度较管理前高(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诊科,能有效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急诊;护理缺陷;护理质量

急诊科为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具有工作量大、医疗纠纷发生率高、不确定因素多、危重症患者多等特点。因此,针对性减少护理缺陷,有效规避医疗风险,防范急诊护理风险事件,对护理人员具有重要意义。护理风险管理为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性给予化解、解决,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带来的损伤,减少护理缺陷,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的管理措施[1-2]。本研究选取我院急诊科在岗护理人员66名,旨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2017年3月—2019年8月急诊科在岗护理人员66名,其中男10名,女56名,年龄21~48岁,平均(34.62±6.35)岁,工作年限1~26年,平均(13.27±6.15)年,婚姻状况:已婚32名,未婚34名;职称:主管护师11名,护师31名,护士24名;学历:本科36名,大专30名。1.2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急诊科室从业≥1年者;知晓本研究,且自愿参加者;身体健康且无严重躯体疾病者。(2)排除标准:中途离职退出者;因产假、哺乳假等中途暂停研究者;轮转进修者。1.3方法对我院急诊科66名护理人员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具体如下。(1)成立小组。护士长将急诊科护理人员所有成分为6组,并确定每组的组长(1名)。由护士长、小组长共同对护理人员的能力进行摸底,并根据摸底结果、岗位职能,明确护理人员工作职责。护士长(担任风险管理小组组长),6名责任小组组长(组员),主要对护理风险管理、质量进行把控。护士长组织交流会,1次/周,对上周护理过程中的缺陷、处理措施等进行通报。科室所有护理人员共同对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足之处),最后讨论改进计划等。(2)健全规章制度。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急诊科科室特点,由护士长组织6名责任小组组长,共同讨论如何完善各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急救物品管理制度、患者护理制度、仪器维修制度、护送制度、查对制度等。制定预案流程,包括护理缺陷、差错制度等,并装订后挂墙上。对患者、家属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了解其住院期间的风险行为,并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如通过示范、个别讲解等方法),增加患者、家属对护理风险、潜在危险的了解,从而减少医患、护患纠纷;对于潜在安全隐患者,可采取悬挂提示标识,重点交接的方法规避;对于配合态度较差的患者、家属,由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3)培训。对入选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医疗纠纷相关法律法规,促使其了解护理风险的内容,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包括掌握如何评估、识别、管理、处理风险等,同时对护理不安全事件、预防措施等科室常见情况进行培训,并掌握常规处理医疗事故的防范措施。转变并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使其谨记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转变服务思想,融入人性化护理措施,如护理操作前进行提前告知,争取同意后实施,以减少纠纷,同时重视对患者、家属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加强保护意识。加强对急救药品、设备、护理操作等的培训,并定期考核(1次/月),提高护理人员重视程度、积极性。对护理人员书写规范进行培训,包括内容记录清晰、连续、完整,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管理。对护理人员的转送能力进行培训,提高其途中病情观察、药物核对、剂量指导、给药途径等的能力。(4)建立分享制度。在交流会上,组织护理人员分享已经发生的护理缺陷、护理不良事件等,并记录在专门的记录本上,包括发生原因、处理过程、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等。由责任小组组长于早会时告知本组护理人员,共同讨论,总结归纳成员的不同看法、处理措施。每月由护士长收集结果并整理成册,要求护理人员经常翻看、学习、巩固。1.4观察指标(1)比较管理前后急诊护理质量。根据科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医院相关管理内容、国家最新《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版》要求等,制定急诊护理质量评估量表,包括患者管理、服务态度、基础护理、应急能力、风险评估、规避纠纷、消毒隔离、执行规范8项,每项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2)比较管理前后护理缺陷,分别统计风险管理前后护理事故、护理纠纷、护理差错、护理缺点发生情况。(3)比较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采用科室自制量表评估,包括服务态度、业务水平、护理操作等7个方面,总分100分,>95分为非常满意,90~95分为满意,80~89分为一般,<80分为不满意,分别于管理前后发放103例患者问卷调查进行评估。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急诊护理质量)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护理缺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用n(%)表示,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检验水准为0.05。

2结果

2.1急诊护理质量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对比,实施后急诊护理质量评分较高(P<0.05),见表1。2.2护理缺陷发生率管理后护理缺陷发生率较管理前低(x2=4.181,P=0.041<0.05),见表2。2.3患者满意度管理后患者满意度较管理前高(u=3.182,P=0.002<0.05),见表3。

3讨论

护理工作为临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具有直接性、动态性、连续性、具体性等特点,且技术性要求较高。急诊科室收治的患者具有复杂多变性,临床救治难度较大,护理风险发生率较高,导致医疗纠纷较多。而对临床护理干预质量进行有效干预,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助于改善抢救效果,促进患者满意度提升[3]。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急诊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与王训文等[4]研究结果一致。其主要是因为:风险管理依次通过组建风险管理小组,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提高护理人员识别、发现工作过程中潜在、存在的风险,并给予改进,可减少薄弱环节,完善工作流程,提高操作技能,从而可提高护理质量[5]。因此,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诊科,能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发现,管理后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管理前(P<0.05),表明急诊科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护理缺陷。护理风险管理重视培养护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并通过培训增强其安全管理、风险管理、评估能力等,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识别工作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水平,进而能纠正薄弱环节,扼杀护理风险萌芽;还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讨论护理风险并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最后加以实施,从而可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有效减少护理工作中的缺陷,并通过查对制度、仪器维修制度、急救物品管理等的学习,有效规范其行为,规避风险,减少护理缺陷。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管理后患者满意度高于管理前(P<0.05),可见,急诊科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综上,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诊科,能有效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周艳,黄玉萍,牙兰珠.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17,45(3):334-336.

[2]宋捷梅.风险管理对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和降低护理风险的效果[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2):127-129.

[3]朱敏.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7):155-157.

[4]王训文,徐鹏.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急诊护理缺陷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222-223,228.

[5]张燕.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2):6-7,10.

作者:叶良凤 区秀凤 蔡俊伟 文丽洁 单位:江门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