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微利时代如何管控成本

时间:2022-09-04 03:45:04

地产微利时代如何管控成本

摘要:房地产行业发展到现阶段,面临着各种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如政府出台的限购、限贷、限价、限卖、限备案等行业政策;设计新规、pc预制构件、绿色建筑、海绵城市等行业新规的制定;客户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供方成本随着建筑材料价格及人工上涨不断增加;行业竞争加剧;政府加紧控制金融风险,融资成本明显加大。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如何打造成本竞争优势,是地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微利时代;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房地产行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房地产发展压力加大,开发风险激增;大大压缩了地产企业的利润空间,低利润或无利润成为了常态化,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要想在行业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必须构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企业未来的生命线。如何打造地产微利时代的成本竞争优势,将关系到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1全过程成本精细化管理

学习日本丰田汽车成本管理方法,要拧干毛巾里的每一滴水,要求项目开发每个环节都杜绝浪费;保证成本的支出获得最有效的收益,消除无效成本,提升投资价值;需要解决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每部分花多少钱合适,确保有效支出,产品遵循适配原则,不浪费;全过程合理地确定与有效控制成本。总结开发全过程中,成本管理不够精细化的案例如下:例1:拿地阶段调查不充分,产品定位不准确,成本测算偏离巨大;例2:地下室面积失控,售建比低,可售单方成本比竞争产品高出较多;例3:桩基方案不合理、基坑支护方案保守,地基基础工程成本失控;例4:限额指标超标,高出设计限额,高于相邻地区相同产品;例5:销售限价,产品配置标准超配,产品价值过剩,无法产生溢价;例6:精装修标准不匹配,精装修房的溢价率低;例7:招标环节竞争不足,议标多,定标价格高于行业价格;例8:施工图质量差,设计变更多,且设计变更未审批直接下发;例9:签证单超多,且未审批直接下发,赶工签证量大;例10:结算资料审核不严,竣工图纸与实际施工图纸不符。开发过程中,房地产的发生成本与影响成本,图示如下:1.1拿地阶段的成本控制。拿地阶段项目的成本测算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地产微利时代,成本测算的重大偏差会导致项目的决策失误。拿地阶段成本测算偏差的原因有:产品定位偏差、漏项、地质条件、地下室面积偏差、赠送面积、配套设施费偏差等。拿地阶段成本测算的准确离不开地块地质条件、周边条件信息的掌握,离不开产品定位的准确。因此,需要成本测算前置条件的确认(见附表)。拿地成本测算需重点关注:装配式构件、绿色建筑、复式建筑、异常地质条件、地面构筑物拆迁、红线外景观、市政配套费。1.2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设计阶段是开发项目成本的形成阶段,该阶段成本控制尤为重要。其中,方案阶段的设计优化是最有效最主动的成本控制手段,如建筑风格;建筑层高;节能方案;窗地比基础选型;正负零标高的确定;停车布置;基坑支护方案;供电方案;景观方案;路网布置等都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施工图设计阶段要真正落实限额设计指标,进行功能-成本优化。施工图设计任务书中下达限额设计指标,控制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成本。具体操作如下:按《成本优化与控制作业指引》,对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土方、基础、结构、外立面、门窗、精装修、智能化、外网、道路、景观、材料及设备选用等方案进行功能-成本优化,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深入开展产品设计成本对标活动,按照《无效成本管理工作指引》消灭无效成本。开展联合审图、封闭式审图,按照《施工图审核与交底一览表》进行图纸会审与交底。1.3招标、签约阶段的成本控制。招标、签约阶段是项目成本的确定阶段,应做好合约规划,明确合同界面,避免合同界面的混乱不清晰;选择承包方式,采用费率、模拟清单单价包干还是清单总价包干;选择招标方式,采用邀请招标、简易招标、议标还是直接委托;供方入库应把关,做好供方履约评价,采取优胜劣汰制;入围单位应严格把关,确保招标充分竞争;合同关键要素的把控,如工期、质量、付款方式等,签订完备的合同;材料设备供货方式的确定,是甲供、甲指乙供还是乙供。1.4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阶段是项目成本的实现阶段;应做好工程策划书,严格把控影响成本的现场措施;把好设计变更审批关,建立设计变更成本预警制度;做好现场签证把控,做到签证按月审结;每月召开动态成本月度会议,建立动态成本预警、考核机制;严格审核工程付款,避免出现多付、超付现象;做好台账管理,包括图纸台账、变更台账、签证台账、付款台账等。1.5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结算阶段是项目成本的闭合阶段,应做好竣工图的把关,避免竣工图与现场施工的不一致;严格把关结算资料的完备性;处理好结算争议、索赔问题;做好项目成本后评估,沉淀成本数据库,如总结各业态含量指标、造价指标、成本指标、主材价格等数据,为后期项目快速准确测算提供依据。

2规模集聚

房地产利润率不断走低,止步于成本精细化管理仍不够,房企要形成自身成本管理的竞争力,还需从规模集聚、供应链整合等维度发力。有规模才有未来,这是中国房企的普遍观点。因为有规模,则拿地更容易、融资成本更低、采购成本更低、管理费用、营销费用也更低,企业利润更高。企业要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则要在区域布局、产品标准化、战略采购等维度以规模为统一目标。2.1区域深耕,进入一个区域或城市持。续深耕做强做大区域、城市聚焦,有利于发挥成本优势,对管理成本、采购成本、建造成本等都有明显影响。规模型房企普遍采取区域深耕策略,避免资源过于分散而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效应。2.2产品标准化,进一步促进规模效应。的提升产品标准化可以缩短设计与施工周期,实现快开发、快周转,并且通过标准化可以进一步提升采购的规模化,扩大战略采购的规模效应,降低成本。2.3供应商聚集,战略合作与重点扶持相结合,获得长期价格优势。战略采购降低成本明显,要尽量扩大战略采购范围,不仅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避免重复性的招标,大大提高采购效率;万科的采筑采购平台、中城联盟采购价格优势明显,可以借用该平台降低采购成本;恒大建立起强大的战略合作联盟,在合作过程“反哺”战略合作伙伴,促进其快速发展,促成广田、瑞和等战略合作伙伴成功上市,实现双方的共赢。

3供应链整合

3.1通过并购上下游单位,形成“全产业链一体化”的整合模式。行业内碧桂园是全产业链一体化模式,自建或并购产业链上下游单位,有设计、建筑、装修、园林绿化、家居、建材等,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产业链利润都在集团内部。3.2将供应商引为“外部合伙人”的整合模式。近几年“内部员工合伙人”普遍盛行,“项目跟投”已成为规模型房企的标配。未来将面向外部合作伙伴开放项目跟投。如以设计费入股,合同10%现金支付,另90%入股,以项目为单位进行合作,并指定专职团队,对成本负责。设计对成本影响大,指定专职团队设计质量会更高,利益捆绑紧密更利于激发设计单位加强成本控制,更利于执行限额设计的要求。总而言之,成本管理的发展方向是:结合产品和市场,以造价计算和成本分析为基础,以目标管理为方法,以技术管理为保障,以产品价值实现为目标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成本管理不是成本一个部门的事,所有部门人员应该在成本管理事项中,上下同心、精诚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实行全员全过程成本管理,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贺.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18-19.

[2]李丹.房地产项目全过程成本精细化管理与造价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22.

[3]林艺娜.房地产成本精细化管控探析[J].财会学习,2018(24):93,95.

[4]梁席林.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管控研究[J].经贸实践,2018(6):143,145.

作者:范巧冬 单位:福建中诚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