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致人重伤或死亡制度研讨

时间:2022-03-30 03:50:00

刑法中的致人重伤或死亡制度研讨

“致人重伤或死亡”表达的是对人身生命健康客体侵犯而常出现的危害结果,在刑法条文中多次出现,但具体到每个罪名其主观罪过、规范性质等不同,造成罪名区分、罪数形态上的纷繁复杂。本文通过归纳总结,以求其中规律。

一、“致人重伤或死亡”的立法现状

致,从辞源学上本意为“招引,使达到”,英文翻译为:Resultin,反映的是行为客观上造成的后果。“致”集中体现了这种客观自然的因果关系。具体条文表述不尽相同:有“致人伤残、死亡”,有“致人死亡”、有“致人重伤”,还有四处“造成人重伤死亡”作为特殊情形计算在内,共27处。本文对这些罪名从不同角度分类归纳分析。

二、“致人重伤或死亡”的罪过形式

“致人重伤或死亡”作为对于危害结果的表达,根据犯罪构成理论,还要求与其相应的主观罪过形式,主客观相一致,才是具体罪名成立的条件。本文根据其主观罪过形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单纯故意型:即只有故意造成人重伤、死亡才构成此罪。此类罪名有:第141条【生产、销售假药罪】、第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第二,单纯过失型:即只有过失造成人重伤、死亡才构成此罪。此类罪名有:第131条【重大飞行事故罪】、第132条【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第133条【交通肇事罪】、第233条【过失致人死亡罪】、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第235条【过失致人重伤罪】、第236条【强奸罪;奸淫幼女罪】、第238条【非法拘禁罪】(后一个“致”)①、第239条【绑架罪】、第240条【拐卖妇女、儿童罪】(“造成”)、第257条【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第260条【虐待罪】、第289条【对聚众“打砸抢”行为的处理规定】、第292条【聚众斗殴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第318条【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造成”)、第321条【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造成”)、第358条【组织罪;强迫罪;协助组织罪】(“造成”)、第436条【武器装备肇事罪】、第443条【虐待部属罪】。

第三,混合故意或过失型:即过失或故意造成人重伤、死亡等情况都可以构成此罪。此类罪名有:第115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毒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第121条【劫持航空器罪】、第238条【非法拘禁罪】(前两个“致”)、第247条【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第248条【虐待被监管人罪】、第263条【抢劫罪】、第300条【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

综上,单纯的故意或者过失类型,若出现与罪名要求罪过形式不一致的人员伤亡结果,往往是故意伤害或杀人罪与原罪名的数罪并罚;对于混合故意或过失型,不管“致人重伤或死亡”结果出现是故意或过失,都一律按罪刑法定原则一罪处理,不会出现数罪并罚。

三、“致人重伤或死亡”的规范性质

“致人重伤或死亡”作为危害结果的罪状表述,在刑法分则上述条文中,分别有着自己的规范价值,要么作为基本行为的危害结果构成犯罪,要么作为基本犯罪的结果加重犯,要么转化为其他犯罪。下面本文根据其具体所在罪名,归纳总结为以下三类:

(一)作为构成要件的结果

“致人重伤或死亡”是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没有此结果就不构成犯罪。此类有:第115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毒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第131条【重大飞行事故罪】、第132条【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第133条【交通肇事罪】、第233条【过失致人死亡罪】、第235条【过失致人重伤罪】、第236条【强奸罪;奸淫幼女罪】、第240条【拐卖妇女、儿童罪】(“造成”)、第263条【抢劫罪】、第300条【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第318条【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造成”)、第321条【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造成”)、第358条【组织罪;强迫罪;协助组织罪】(“造成”)、第436条【武器装备肇事罪】、第443条【虐待部属罪】。

(二)作为结果加重犯中的法定刑升格条件

“致人重伤或死亡”是加重基本犯法定刑的处罚条件。此类有:第121条【劫持航空器罪】、第141条【生产、销售假药罪】、第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第238条【非法拘禁罪】(前两个“致”)、第239条【绑架罪】、第257条【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第260条【虐待罪】。

(三)作为转化犯的转化条件

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一较轻的犯罪时,由于连带的行为又触犯了另一较重的犯罪,因而法律规定以较重的犯罪论处的情形②。由此可以发现:第238条【非法拘禁罪】(后一个“致”)、第247条【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第248条【虐待被监管人罪】、第289条【对聚众“打砸抢”行为的处理规定】、第292条【聚众斗殴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对“致人重伤或死亡”法律规范性质的分析,利于我们对于罪数形态的把握,利于我们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把握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