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干扰因素与对策

时间:2022-03-09 04:17:59

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干扰因素与对策

摘要:针对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的干扰因素以及相关防范策略进行探究,寻求解决广播电视卫星信号传输过程中存在的干扰问题,从而提高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精确性。

关键词: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干扰因素;干扰防范

广播电视卫星传输一般指的是通过人造卫星为中继站与多个地球站进行连接实现无线电传输的过程,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些不可抗力的影响,包括设备状况、天气环境及人为因素等,不利于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要加强对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干扰因素的探究,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进行解决和优化,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卫星传输的质量和效率

1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的干扰因素

1.1节目源的干扰因素。节目源是广播电视卫星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主要干扰因素之一,如果发射的节目源存储上受到干扰,将会直接体现在系统连接信号的干扰问题,导致画面播放终端以及不稳等相关事故。其次,在节目录制的过程中如果电压电流的波动幅度比较大,或者出现扬声器播放不一致的问题,也会造成画质不佳问题的出现,影响画面播放的效果以及稳定性[1-5]。2.2地面接收设备的干扰因素。地面接收设备在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的过程中主要起到接收信号并转换信号的作用,地面接收设备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信号接收问题,可能会存在接收的信号有错误或者接收的信号质量不佳的情况,影响信号接收的准确性。比如在实际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接收设备存在配置受损、破损以及短路等相关问题,将会直接影响设备本身的功能和质量,难以全面准确地接收卫星信号。其次,有的民用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生一定含量的电磁波而干扰地面接收信号的稳定,影响地面接收设备的信号接收功能。另外,地面接收设备所处的位置受到其他信号干扰影响较大,例如雷达信号、回波信号都会影响地面接收设备接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导致信号接收出现中断和错乱问题。1.3自然天气的影响。卫星传播是广播电视信号传播的最主要方式,太阳耀斑和太阳辐射行为会影响卫星的传输过程。在大气密度直接上升以及太阳产生电磁辐射相对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极大地减弱卫星信号,影响广播电视质量和广播电视的效果。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受到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也比较显著,主要表现为信号雨衰或者信号雪衰,在降雨区域通过电波时,雨滴会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散射信号而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降雪对信号的影响与降雨的影响基本一致,而且降雪的时间越长,降雨的天气越严重,对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稳定性的影响越大。大风天气也会使得广播电视卫星信号的传输受损,因此在进行广播电视卫星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天气因素的研究,明确天气问题对整体传输过程所造成的干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和优化。1.4不同空间段的干扰。广播电视卫星传输过程周边的不同空间段干扰主要包括相邻信道信号干扰、邻星干扰以及操作不规范等相关问题。相邻信号容易与用户的载波频率相互重叠,如果没有合适、合理的保护,相应的载波频谱不能达标的话,将会直接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工作人员需要科学的调整载波系统保证载波调制的特性能够达到客观要求,并做好相应的测试工作和调试工作。在卫星信号传输过程中,邻星干扰问题也十分常见,邻星干扰问题与当前日益增长的卫星数量以及日益发展的卫星通信技术有关,干扰类型越来越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上行干扰是邻星干扰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如果上行电平比较高,将会造成功率谱密度超标而影响传输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不规范不科学的进行操作,也会导致信号出现干扰,工作人员在进行入网操作时,没有科学合理的设置卫星地球站的速率和频率,容易导致违规操作现象,影响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的防范措

2.1有效抵抗地面信号设备的干扰。在进行广播电视卫星信号传输干扰因素分析以及规避的过程中,需要科学的调整天线架的位置,屏蔽干扰信号,减少地面信号的影响。在实际天线架安装的过程中,可以将天线架安装到城市的周边,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城市内部大量信号的干扰,并对周边的环境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明确干扰源的位置以及干扰源的种类,通过高敏感度、高平头维护卫星信号的质量。如果地面信号设备对信号的干扰十分严重,则需要通过人工屏蔽的方式进行抗干扰排除工作,工作人员需要定期维护地面的接收设备,避免设备出现质量问题,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设备的使用时间,提升电视广播系统的经济效益。工作人员在排查出干扰源时,需要及时分析受干扰的信号,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干扰的规避,提高信号的接受效率。另外,还可以在地面接收设备周边安装能够有效屏蔽干扰信号的装置,可以在居住人数少城市的郊区设置信号接收装置,从而能够减少干扰,提高信号的接收水平。2.2防范自然干扰因素的影响。广播电视卫星信号在正常传输的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严重,但是在实际进行干扰防范规避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难以完全被避免,因此只能将干扰因素降低到最小化,以最大化的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卫星接收信号中心需要及时预测天气情况并准确判断气象的状况,适当调整在雨季到来之前地球站中天线的接收仰角,做好准备工作,有效避免雨衰现象造成的信号干扰问题。在实际防范过程中由于无法准确预测星蚀期现象以及日凌现象。因此,需要采取地球站和双星双重备份的方式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当现象结束之后,可以立即恢复地球站与卫星之间的通信系统并及时记录现象发生的时长、时间以及规律特征,为后续防范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数据支持。2.3改善设备因素的干扰。地球基站的工作人员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有效改善由于社会因素造成的广播电视信号干扰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要能够时刻掌握设备的动态状况,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设备故障的处理方案。工作人员在工作交接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制度来完成交接,避免交接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问题,在工作记录上记录当时的设备运作状况以及每个工作细节,做好交接工作。同时,还需要向领导详细的汇报交接的情况,将设备的工作问题及工作状态及时向领导汇报,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并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做好每一次的交接工作。2.4避免恶意行为的干扰。在广播电视卫星传输过程中干扰者故意的行为也会影响转发器的正常工作,工作人员可以采取有效方式避免此类行为的发生。首先工作人员要善于利用转发器饱和点强信号对弱信号的抑制作用有效控制信号。其次,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信号受到干扰,提高节目整体的质量,可以提升卫星通信效果,关闭转发器,选择较大功率的发射机,进一步提高上行功率,削减大功率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为了避免交调干扰,还可以合理地控制上行功率,使得每一个设备都具有有效的回退余量,并尽可能减少干扰因素对信号传输带来的不利影响。3结语广播电视卫星传输过程中干扰因素的存在影响信号传输质量的稳定性、安全性。因此,需要加强对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干扰因素的研究,明确干扰因素的主要类型以及相关的防治对策,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广播电视卫星传输过程中干扰因素的影响,提高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参考文献

[1]王鹏.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的干扰因素与防范策略分析[J].科技传播,2018,10(15):79-80.

[2]李荣山.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的干扰因素分析及其防范[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4):225-226.

[3]杨瀚泽.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的干扰因素与应对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6):38-39.

[4]何广.广播电视技术在安全播出中的相关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9):247.

[5]宋蔚.高可靠性在播出系统设计中的体现[J].现代电视技术,2013(01):70-73.

作者:王新华 单位:新疆广播电视局六三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