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影出现与发展

时间:2022-09-15 09:46:28

网络电影出现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技术的进步,中国已经迈入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由单一的固定途径转向多元的互动方式,而这一切的基础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是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标识,其他新媒体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字电视等都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到2012年1月16日止,中国网民共计5.13亿,家庭电脑网民3.96亿,手机网民3.56亿。网络技术已快速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因为网络而变得丰富和精彩。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大众文化领域中的电影家族出现了一个新的成员———网络电影。

一、网络视频———中国网络电影的雏形

同网络文学、网络音乐一样,网络电影在2011年之前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定,但为中国网民所接受并认可的网络电影雏形———网络视频作品,早在20世纪末就已经问世。说它是雏形,因为它不仅在表意和技术上十分稚嫩,更重要的是,它在形式上以“拼接”为特征,在内涵上以“恶搞”为标志。“恶搞”的正式名称是恶意搞笑,由日本电子游戏界传入台湾,首先成为台湾BBS网络上一种特殊的文化,这种新文化经由网络传到香港,继而传到中国大陆。对于“恶搞”,当下更多的人理解为:用滑稽、搞笑等方式表达出自己心里对某些事物的看法。

有意思的是,这种“拼接”与“恶搞”的风气,却来源于行事风格严肃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他们制作的《粮食》与《分家在十月》两部网络视频作品,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在网络上广为传播。这是中国网络世界出现最早也最“专业”的恶搞作品,分别将国产电影《粮食》和前苏联经典电影《列宁在十月》重新剪辑、配音。不过,这两部短片因表达隐晦、涉及面较窄,再加上当时网络普及度不高,没有在中国网络界掀起波澜。2005年12月28日,自由职业者胡戈戏仿陈凯歌电影《无极》,打响了普通网民创作恶搞视频的第一枪———《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该短片于2006年初开始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并迅速引起轰动,仅优酷网累计播放就超过500万次。这一事件在引起世人瞩目的同时,也使网络视频成为一种新鲜的信息传递与情绪表达方式。

但是,“恶搞”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的迅速普及激发网络公民社会的兴起,它虽不能完全替代公民社会的作用,但可以逐渐引领公民社会的形成。在加班已成习惯、房价居高不下的大环境下,绝大部分弱势群体迫切需要宣泄内心压抑的渠道。而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就是社会转型带来思维观念的多元,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让普罗大众消除了言语表达的顾忌,特别是有关日常生活和个人体验、情感的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都在客观上使网络短片的“恶搞”功能———娱乐和讽刺得以充分发挥。从本质上说,“恶搞”是弱势对抗强势的游击式战略,即对强势者的文本或者结构进行借用与解构。以《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为代表的“恶搞”视频,常常表现为对不公正、不合理时事的讽刺与挖苦,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大众心理的不平等。一部分“恶搞”视频还包含较强的社会正义色彩。如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出现的网络视频《中国队勇夺世界冠军》,就对当时中国足球黑暗的现状展开了一场无情的戏谑和批评;胡戈2006年推出的《春运帝国》,将讽刺泼向困扰广大中国人的“春运”老大难问题;2008年流行的网络视频《色戒之王佳芝作弊被抓》,则暗讽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不合理。另一方面,网络视频在大红大紫的同时,又陷入“恶搞”成风的泥淖。为搞笑而“恶搞”、为“恶搞”而“恶搞”,成为不少网络视频制作者的追求,也因此与低俗相伴。如在《分家在十月》中,剧中人物“时间诺夫”、“罗明诺夫”与“王旭东斯基”等人有这样的对话:“我不是让你给张羽拿几瓶脚癣一次净了嘛?”“他以为是内服药,给喝了……”这种看似幽默的对白,实则建立在对他人不尊重的基础之上。甚至表意较好的《中国队勇夺世界冠军》,也难免“自慰军”、“日自己的日本人”等低俗编排。在网络视频“恶搞”泛滥之际,甚至出现诸葛亮吃“伟哥”,林黛玉穿“比基尼”等片段,这种情形已经超出低俗而走向恶俗,触及了道德的底线。诚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所说:“对经典解构与颠覆的倾向不可等闲视之。对权威与传统的轻蔑、歪曲与亵渎,并和商业操作结盟,导致社会‘恶搞’成风,是一种文化病象。”[1]除此之外,网络视频还常常处在侵权的边缘。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大量挪用央视《法治在线》栏目与电影《无极》的镜头;《中国队勇夺世界冠军》更是成为众多影视、娱乐节目片段的大杂烩。随着网络视频的发展,它所涉及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问题和纠纷势必不断出现。因此,不论是网络视频的主创还是受众,都必须坚守法律的底线。基于以上两个原因,网络电影的雏形———网络视频不可能成为经典,也不可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如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元者所预料的那样:“理论上说,强大的颠覆力意味着强大的创造力。但如果只是一场‘大众的狂欢’,曲终人散。没有值得咀嚼的余味,那这样的颠覆也必然是短命的。”[2]

二、原创的探索———中国网络电影的勃兴

网络视频的“恶搞”,只能针对特定时刻的单一事件,缺少内涵拓展的基础,而形式上的简单拼接也导致“恶搞”式的网络视频鲜有精品。所以,在“恶搞”式网络视频喧闹一段时间后,普通网民的兴趣开始减退。制造了“馒头血案”的胡戈逐渐得到启示:第一,网络视频的形式是受欢迎的;第二,摒弃粗制滥造、简单拼接,推行原创风格的网络电影才有继续发展的契机。于是,他先后投资20余万元,全部实景拍摄了网络电影《鸟笼山剿匪记》,于2006年6月6日在“六间房”网站首播。该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网络电影的诞生。它已经具备了一部电影所应有的要素:脚本、演员、台词、配乐、场景和包装运作。但这部原创网络电影却不如《馒头血案》那样轰动,优酷网累计播放超过300万次,比《馒头血案》少200万次。这是因为胡戈还在继续走“恶搞”的老路,但恶搞的对象却远离了中国广大民众,剧中“傻大木”明显是影射伊拉克前领导人萨达姆,“乔不士”则暗指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电影剧本也是明显拿“美伊战争”开涮。其次,作为首次原创,部分演员的表演过于业余,剧情编排较为突兀,录音效果不佳,摄影手法单一,都表明胡戈及其团队在底蕴和技术等方面的不足。但无论如何,鸟笼山剿匪记》开创了中国网络电影的新纪元,同时也宣告“恶搞”视频时代的终结,其标志性意义要远大于影片本身。

到2009年,中国网民数量接近4亿,网络普及率进一步提高,电脑硬件设备价格持续走低,这些都成为网络电影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出现了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网络电影———《网瘾战争》。这是由普通网友自制的影片,片长约70分钟,制作时间超过3个月,先由网名为“性感玉米”的导演写好剧本,再请众多网友在游戏《魔兽世界》中进行动作表演,截取视频,然后再配音。整部影片以上海九城公司和网易公司争夺《魔兽世界》权事件为基本框架,把对游戏内容的审批和修改以及两家公司的明争暗斗都嘲讽了一遍。不过,该片之所以能够获得广泛传播和引起共鸣,是因为该片不再局限于游戏,而是穿插了大量社会热点事件,如“钓鱼执法”、“70码”、“捞尸卖钱”、“老太碰瓷”、“跨省追捕”、“电击疗法”等。该片甚至入选了第30届夏威夷电影节展映环节。从内容上看,《网瘾战争》还是一部由民间力量记录、演绎的2009年中国社会生活史,但却在延续老路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升华。片中末尾两段声嘶力竭的呐喊和钟声响起时出现的字幕,让这部短片有了成为经典的可能:“我们不敢说话,就算我们说了,也会被无视或断章取义,我们曾经和你一样天真,以为这里处处是花园,以为光凭努力,就能触及到理想,但抬头仰望金字塔顶的服务者们,手捧着被赐予的‘幸福感’,退缩到全世界最自由的无路由网……”虽然《网瘾战争》因为技术、投资的限制而无法做到精益求精,但它促使大量网络视频爱好者和广大网民产生了对颇具艺术构思和深刻感染力的原创网络电影的追求。

三、“微电影”———中国网络电影的新风向

2010年,中国互联网世界进入“微时代”。一时间,各种“微”字当头的信息传播方式势不可挡。有了互联网技术的充分保障,以及前两个阶段创作上的积淀,网络电影也被“微”了进去。“这源于在‘微时代’,媒体的表现因人们消费媒体的需要而不断改变。当人们面临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获取更多信息的需要时,我们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3]微电影(Micro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几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到几万元)”的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时尚、公益、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而此时,中国的院线电影,虽貌似繁荣却已步履蹒跚、经营艰难,居高不下的电影票价和有限的观影场所也在一定程度上将相当数量的大众推向网络欣赏途径。对于这种尴尬,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表示:“如果我国连续5年增长的票房收入,只是来源于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20多个院线的3000余块大银幕,这一业绩就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4]而院线电影的不足恰恰给“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也证明,在2011年,“微电影”无疑是网络电影最有力的体现,也是网络电影真正具有其相应内涵的一年。

网络电影是传统电影与新媒体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是传统电影在新媒体技术上的拓展延伸,同时也是新媒体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继承和发展。走过网络视频拼接和起步阶段原创的中国网络电影,在中国当下的新媒体时代,成为“以网络传播为主要媒介的叙事性动态视听艺术作品”。[5]据此可以将网络电影与网络视频、家庭录像短片等概念分开,使其具有较为清晰的内涵和外延:网络电影的关键词是“电影”,电影从属于艺术范畴,审美成为网络电影的必备要素,所以网络电影应当是由创作者(导演)进行完整的艺术构思,通过一定的创作手段,表达一定的审美趣味和主题的艺术作品,同时网络电影应当具备传统电影的叙事特征。也就是说,从“微时代”开始,网络电影具备了成熟的思维理念,正式成为传统电影艺术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艺术表现分支。从艺术手法来看,“微时代”的网络电影更加注重摄影手法的艺术表达,也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剧情的发展变化;在内容表达上,创作者依然借助了幽默、讽刺等手段,由于当下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过于严肃的影片无法获得大量关注,而轻松又有一定内涵的表达却可以满足当下大多数网民的欣赏口味。

2011年,《父亲》、《眼睛渴了》、《青春期》、《外面的世界》、《最美》等数十部“微电影”竞相开播,其中以“筷子兄弟”组合与优酷网联手于12月21日推出的《父亲》系列最具代表性。这部新年贺岁网络电影,分父女、父子篇,每部时长30-40分钟。根据优酷网实时统计,截至2012年1月21日,一个月内总共播放40962552次,评论数862654个,总体评分9.7分(10分满分),足见“微电影”在网络世界的火爆程度。《父亲》以“肖大宝”和“校花”两条人物线索,讲述了两个家庭关于父爱、亲情、成长中的各种感人故事。内容聚焦普通家庭、日常故事,既有怀旧元素,如80年代熟悉的人物、场景和事件,又有一定的喜剧色彩,如“父亲”颇具舞台表演性质的抓贼桥段。“筷子兄弟”用平民化的对白和叙述真切的亲情故事,反映80后的成长历程,与大成本大制作的影片一争高下。虽然它没有大场面带来的震撼,但有一些细微处触动着网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当然,电影人士和新媒体从业人员对“微电影”在2011年的大红大紫,还应保持冷静。作为新生艺术,它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继续完善,如“微”的定义与方向不够明晰。“微”如果仅仅指电影的长度,那么“微电影”必然会陷入发展的桎梏。是否可以将“微”的概念泛化一些呢?“微”既代表时间的长短,也可以成为一种创作态度和欣赏方式。此外,现阶段“微电影”多与企业联手制作与推广,难免有广告痕迹过重的情况,比如金山公司赞助的《回家》,在结尾处令人感觉异样。所以“微电影”在获取投资时,怎样掌握影片的艺术表达与商业展示二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总之,新媒体时代为新艺术形式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带来坚实的基础,中国网络电影的发展也符合这一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电影必将会有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而无论是电影创作者还是受众群体,都应该关注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随时汲取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思维变革,共同借助新媒体时代强力互动的契机,完善网络电影的创作、传播与接受,为拓展电影艺术范畴作出更多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