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1-19 09:11:56

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一档电视节目对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能有多大呢?在中学,课间休息时的嬉笑打闹被一种叫做“飞花令”的诗词游戏取代。山西博物院,2018年春节期间的单日参观人数达到往年同期的2倍多,扶老携少,以家庭为单位的参观者居多。“经典咏流传”主题啦啦操开始在全国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幼儿园、小学、中学和高校推广。《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的制作者们一定没有想到,他们打造的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节目,会直接影响中国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是什么成就了这些影响呢?

一、找准传播对象

传统文化的传承,重点是年轻人,只有吸引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主动参与进来,并自愿发扬下去,才能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谁能说,中学生在课间休息时玩“飞花令”不是受了高中生武亦舒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夺冠的影响呢?报名者超过10万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因为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所以赛制也进行了诸多变化,不仅有百人团,还增设了以年轻人居多的预备团。而百人团则分成了年龄在12岁以下的少儿团、12岁以上在校生组成的青年团、全国各行业组成的百行团和有亲属关系的家庭团。从一年前的凤毛麟角,发展到如今的半壁江山,青少年对中国古典诗词井喷式的钟情,与《中国诗词大会》现象级的热播不无关系!

二、找对打开方式

让中华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不仅是党中央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战略的总体布局,更是新时期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多年来,从央视到省级卫视,都陆续推出过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文化类节目,为了体现节目的“文化性”,“专而精”成了必须。专家在节目中滔滔不绝讲述的专业知识,却很难引发观众的共鸣。于是文化节目轻易就陷入了“就文化谈文化”的尴尬中,观众的感受被隔离在外,最终成为一场电视人的“自娱自乐”。一直以来,以文物为题材的电视节目并不稀奇,比如《国宝档案》《马未都说收藏》《华豫之门》《鉴宝》《寻宝》等。但这些节目大多以平实叙述为主,很少以综艺的形式呈现。而《国家宝藏》首次将博物馆拉进了综艺舞台,为文物找到了全新的“打开方式”。自带流量的明星们在“小剧场”里,或化身历史名人,或为文物代言,不时穿插着网络流行语的台词,轻松中透着哲理,严肃中不乏诙谐,不仅演活了国宝的前世传奇,其中的各种金句段子更是成为了社会生活中热议传播的话题。比如在故宫选出的“各种釉彩大瓶”的前世传奇里,“要过、要花、要复杂”的要求,让乾隆的“农家乐审美”迅速刷屏;而黄公望和王羲之的穿越吐槽、雍正的复活批判,代表的是世人对乾隆“热闹浮夸”审美的质疑;王凯演绎的乾隆在先贤和父亲的不理解中,道出的那句“我不求天下人理解,只求让后人知道,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正是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体现。一出看似轻松搞笑的情景剧,其实蕴藏着大量的信息,不仅有对“瓷母”之称的各种釉彩大瓶的介绍,更有许多乾隆的趣闻轶事。节目播出后,有着“农家乐审美的”的各种釉彩大瓶和盖满章的《快雪时晴帖》顿时成了“网红”。很多年轻网友还自动参与其中,把王凯扮演的X实践与思考乾隆制作成表情包广泛传播。张国立、王凯、刘涛、李晨、梁家辉、撒贝宁、何炅、那英、关晓彤、雷佳……《国家宝藏》找来中国当下最红的影星、歌星、主持人担当国宝守护人,拉近了年轻人和文物之间的距离;通过采用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贴近并尊重年轻人的审美,既“高大上”又“接地气”的打开方式,让一档原属小众的文博探索节目,成为一档让3岁到80岁、有文化或没文化的观众,都觉得好的“国家宝藏”级的文化类节目。如果说《国家宝藏》开启的是明星模式,那么《经典咏流传》则从头到尾走“混搭”路线。从中央到地方,荧屏上最不缺的就是音乐节目。一直被归类在娱乐范畴中的音乐节目,却成为2018年文化节目的标杆,受到共青团中央、新华社、教育部微言教育、央视新闻、紫光阁等近百家权威媒体的赞誉。经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的混搭,知名音乐人和有特点的素人的混搭,古筝、箜篌与钢琴、吉他的混搭,成为爆款《经典咏流传》的正确打开方式。混搭的结果是,一首孤独了300年的20字小诗《苔》,唱哭了亿万观众;听一遍就会唱的《明日歌》,成为2018年第一洗脑神曲;没有强势的宣传,第一期节目就力压各大一线卫视春晚,占据当晚同时段酷云实时收视第一的位置;《人民日报》有史以来第一次因一档电视节目,连续三天刊登评论员文章。

三、找到传播途径

《国家宝藏》和《经典咏流传》的相继爆红,离不开互联网。2016年,一部三集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年轻人网络文化社区)意外走红,于是央视就在B站开通了“央视综艺官方”账号,第一期《国家宝藏》上传B站不到3天,网播量已超过37万,弹幕多达4万余条。不少追看这档节目的B站用户,都成为了节目的“自来水”,开始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安B站上《国家宝藏》的弹幕截图利”这档节目,进一步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很快《国家宝藏》就上了热搜榜,并在“知乎”上形成话题;80后最爱的豆瓣网,给到了9.3的评分;第一期《国家宝藏》在腾讯视频上线5天的播放量突破3000万,迄今播放量已经达到6000多万,78%的网友给出了五星好评。为了满足年轻人的收听收看习惯,《经典咏流传》专为节目中的每一首歌曲量身定制5种不同的新媒体产品,即明星版+意境版海报、H5互动、微信公众号文章、节目短视频、音频。也就是说观众在播出时,可以通过“微信摇一摇”,在第一时间将好歌转发朋友圈;在播出后,则可以通过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在线收听或下载歌曲的音频;可以通过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视频网站收看每首歌的视频;下载自己喜欢的歌曲的海报作为手机或电脑的桌面。节目匹配不同终端特性分发内容,使得每一首歌都有千万人次的跨屏交互。多渠道裂变式的传播,实现了经典的再次流行。与一首《苔》有关的微信端阅读量,3天就超过3000万,《苔》的视频全网播放突破4000万。前三期《经典咏流传》的节目短视频全网播放量就突破1.5亿;有近50篇微信文章突破10W+;节目“摇一摇”互动更是获得了近400万次分享;总曝光量约4亿;在豆瓣斩获9.4的高分;16首诗词改编歌曲中的12首进入音乐流行指数榜,并连续数周长期占据榜单前十位中的近半数;《人民日报》的新媒体节目预告29次。在开机率持续低迷的今天,《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却能引发90后、00后的持续追捧,跟其拓展传播途径,尝试将传统文化与时代平台间时尚性的完美结合密不可分。

四、触动情感共鸣

张国立:“我们有多年轻呢?”观众齐声回答:“上下五千年!”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亿万中国人湿了眼眶的同时“骄傲”到汗毛倒竖。尘封在博物馆中的文物,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与现实生活毫无关联,可是《国家宝藏》却让一件件经历风雨的宝物,在当红明星对“前世传奇”的演绎中、在普通素人对“今生故事”的讲述中“活”了起来。不同于鉴宝类文博节目过度聚焦文物的价值和鉴定方法,《国家宝藏》更注重文物本身及其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更有一种精神层面的力量。从国宝守护人梁家辉演绎的司马光之父司马池为寻找在战乱中遗失的石鼓而献出生命的故事,到梁家第一代故宫守护人梁廷炜从1931年开始,辗转全国16年,在抗战胜利后,由其儿子将石鼓毫发无损地运回北京的故事,再到梁家第五代故宫守护人梁金生用七年时间点数故宫186万件文物的故事,我们看到的是多少人、多少家庭为了文物的代代传承,默默付出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懂得了——石鼓不单单是石鼓,而是中华文脉;铜鎏金木芯马镫不只是一个马镫,而是一段丝路传奇;云梦睡虎地秦简不是秦简,它是中华立法;越王勾践剑不是剑,是尚武精神;曾侯乙编钟不只是一件乐器,而是华夏礼仪;千里江山图是华夏沃土,而“瓷母”是我们海纳百川的胸襟。《国家宝藏》用综艺、戏剧、纪录片等多种表达形式的叠加,让扁平、冰冷的物件们,成为一本浓缩了中华五千年岁月的记忆之书,成为一座承载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和大国气象的文化基因库。总导演于蕾在接受采访时说,《国家宝藏》最在乎的是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性格。也许正是基于对这种人文关怀递进式的层层挖掘和丝丝入扣式的铺排展示,才一点点调动起了观众的情绪。国宝守护者们的真挚情感让冰冷的国宝“暖”起来,也让观众感觉到自己和国宝是一脉相连的。当观众因为文物而发出“哇塞,老祖宗真是聪明、真是厉害”的感叹时,这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用今天的旋律重新谱写和传唱古诗文,将潜藏在文字间的美,唱给观众听的《经典咏流传》,相比《中国诗词大会》单纯的背诗比试,在教观众“学诗”的同时,更让观众们发现了古诗文在当下的价值和力量。也是从山里走出来的支教老师梁俊,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是最帅的那一个,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他在清代大诗人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诗句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首只有20个字的《苔》,让他找到了生命的价值——那些生长在潮湿角落的青苔,太阳照不到,人们看不见,但是它们依然要绽放得像牡丹一样精彩——“如果被显微镜放大出来,真的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在梁俊看来,比我们的外表更重要的是拥有坚韧和向上的精神!于是他把这首由自己配曲、他人添词的《苔》教给贵州乌蒙山里的孩子们。在原诗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歌词“溪流汇成海,梦站成山脉,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梦是指路牌,为你亮起来,所有黑暗为天亮铺排。

未来已打开,勇敢的小孩,你是拼图不可缺的那一块,世界是纯白,涂满梦的未来,用你的名字命名色彩。”也同样具有意境和美感,他用新时代的生命感悟为这首沉寂了300年的小诗加上了“坚韧怒放”“平凡而卓越”的注脚,向我们展示了平凡之中蕴含的渴望和伟大。古典诗词和现代音乐的牵手,让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可以依据自己的文化基础在歌声中去畅想、去体会、去感受,进而从那些打动自己的古诗文中汲取心灵滋养,以获得实现梦想的前行动力。从2001年,用故事化的方式解读历史知识的《百家讲坛》,到2016年,将诗词竞赛与综艺节目巧妙结合的《中国诗词大会》,再到2017年用文物故事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国家宝藏》,最后到2018年和诗以歌、感悟哲理、传承精神、再造经典的《经典咏流传》,电视节目通过深耕传统文化的方式,持续引发全国性的“国学热”“诗词热”“文博热”“文化热”,用曾经的盛世文化,拥抱今天的文化盛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而生的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是传承的终点,而是起点!“在价值引领中创新传播,在创新传播中彰显文化自信”。电视节目在传承传统文化上的探索同样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作者:赵霞 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