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研究课程教改研究

时间:2022-03-25 11:13:49

电视剧研究课程教改研究

[摘要]随着“网生代”的成长,网络剧成为电视剧的一种新的衍生形态。传统的《电视剧研究》课程,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对电视剧创作人才的需求。新时代的《电视剧研究》课程,需要面对网络剧发展的新趋势,激发“网生代”的学习积极性,建构具有互联网思维的课程新体系。

[关键词]网络剧;互联网思维;海上丝绸之路;教学改革

《电视剧研究》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编剧方向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影视从业人员的电视剧故事创意、电视剧剧本策划、电视剧本写作等方面的技巧和能力。从2010年开始,各大主流媒体视频网站,如优酷、土豆、爱奇艺为迎合“网生代”的需求,开始尝试制作网络剧。网络剧满足“网生代”的娱乐需求,成为一种新的电视剧形态。网络自制剧(简称网络剧)是以数字影像技术制作,以网络为第一传播渠道,专为网络媒介服务,满足网络用户观看需要的新型演剧形式。2014年我国网络剧获得了井喷式发展,《暗黑者》《万万没想到2》和《拐个皇帝来现代》等作品,瓜分了电视剧市场相当数量的收视率。更令人瞩目的是,2015年的《太子妃升职记》和2017年的《将军在上》,以叛逆的故事情节、特立独行的风格,成功点燃了观众的收视热情。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剧已成为电视剧创作的一种新类型。但是,从近两年的教学状况来看,《电视剧研究》课程和电视剧发展的新态势发生了严重的脱节。

一、网络剧发展新态势下《电视剧研究》课程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电视剧研究》课程由“2+2”的模式组成,2节理论讲授课,2节实训课程,实训课程主要用于分析经典的电视剧的创作特色,通过分析具体的作品促进学生对电视剧创作技巧的掌握。从现有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容易沉溺于电视剧的情节发展,而忽视电视剧创作的技巧分析和学习,实训课程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网络剧的出现带来了电视剧创作的新趋势,“近七成观众每次看网络剧的时长主要集中在30分钟-2小时之间;观众更期望单部网络剧时长在30分钟-60分钟之间,而愿意接受超长时间和微剧的占比较低”。[1]笔者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两个问题非常突出:一是学生无法将所学理论和现有的电视剧创作实践结合起来;二是实训课内容较为传统,实训效果不理想,学生无法及时提升新时代的创作技能。“网生代”审美观、娱乐需求和收视特征的变化,已经对影视剧创作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出既有互联网气质,又有文化担当的电视剧创作人才,是对《电视剧研究》课程提出的新挑战。

二、网络剧发展新态势下《电视剧研究》课程的新定位

对《电视剧研究》这门课程进行改革,首先要明确课程的定位。这门课程在传统媒体时代的定位,是培养符合大众口味的电视剧创作的人才。因为传统媒体时代,电视剧需要巨大的投资、人力和物力,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以讲授和分析作品为主的课程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符合课程的目标。但是互联网的出现,消解了传统电视媒体的权威性,为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草根性质的网络剧提供了生存和传播的平台。因此,传统的课程定位和授课模式,已无法满足来势汹汹的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电视剧研究》课程要培养熟悉互联网技术、具有互联网特质的电视剧创作人才。“熟悉互联网技术”是使电视剧创作人才掌握“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如大数据、弹幕和超链接等,这些都与网络剧的传播息息相关。“具有网络特质”是指电视剧创作人才对“互联网+”时代多元文化的把握,以及对文化转型趋势的前瞻。从目前的理论教学来看,理论课程都侧重传授编剧的创作技巧,而忽视了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技术所带来的文化变革和创作经验的改变。实训课程偏重于对经典电视剧的分析,而忽视了制作小成本网络剧带来的实践机遇。传统电视剧的制作方式,使电视剧的制作价格昂贵,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网络剧的草根特性,使网络剧制作成本较低,同时能制造话题、人气、关注度,符合新一代年轻人的审美。对于网络剧,“年轻人是主要受众,主要因为,首先它切合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和经验,接地气;其次是创作没有过多规矩,有的看起来粗糙,但却蕴含着创造力、想象力和幽默感;再次,从创作到产出的速度非常快,很多剧中的‘梗’都来自现实刚发生的事件,让观众有共鸣。”[2]因此,在《电视剧研究》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以年轻人喜爱的网络剧的创作为突破口,对课程重新进行定位,要求在学习电视剧创作技巧的同时加入网络科技知识的学习,实训课程要求侧重于创作拍摄实践,是课程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定位。

三、网络剧发展新态势下《电视剧研究》课程内容的新选择

课程内容的选择对课程的开展和进行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以往的《电视剧研究》课程的内容是在传统媒体思维下,根据课程的定位所设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然课程定位已经成为培养熟悉互联网技术、具有网络气质的电视剧创作人才,课程内容的重构势在必行。课程内容的重构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传统电视剧传统经验,而是从互联网的思维和互联网时代的审美出发,重新增加电视剧创作的新经验。石长顺教授认为:“对于新型主流媒体而言,互联网思维指基于互联网环境,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的迭代产品生产和用户服务的意识,它以服务用户、开放平台和产品迭代为主要特征。”[3]《电视剧研究》课程立足电视剧创作的发展历史和现代演变,结合互联网服务于用户的新思维,考量现代年轻人的审美口味,重构了教学内容,在保留传统电视剧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增设了网络剧的两个章节的新内容。这是针对近年来网络剧和传统电视剧融合的趋势,做出的有选择性的重构。同时,从多年编导专业的教学数据中,可以看出青春偶像剧的创作、情景喜剧的创作、动作片的创作、伦理剧的创作、心理悬疑片的创作是学生非常喜爱选择的拍摄类型。从每年学生毕业设计的创作来看,心理悬疑片有60%左右的学生选择,20%的学生选择青春偶像片,10%左右的学生选择伦理片,所以选择以上传统电视剧类型,既刺激学生的兴趣,又能为后面跟新时代的电视剧接轨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课程内容的重构,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电视剧的新发展做出的必然选择。

四、网络剧发展新态势下《电视剧研究》课程实训方式的创新

实训课程并不只是对理论课程的简单补充,《电视剧研究》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能够创作出电视剧的技术和艺术结合的人才。以往的实训课程以赏析经典作品为主要内容,拉片分析是主要的教学手段,以培养电视剧创作的精英人才为主。但是目前,电视剧发展的新特征要求“人才的培养应丢弃传统精英式模式培养的理论型人才,应朝着针对市场需求的大众式模式发展,即复合应用型”[4]。因而在教学改革中,采用课堂实训和课后拍摄相结合的模式,培养复合应用人才。根据国家和时代的发展需求,实训选定“海上丝绸之路”作为网络剧的主题,让学生自由创作。实训采用网络剧拉片+网络剧片段仿拍+网络剧自我创新+弹幕反馈几个阶段完成。从实训的反馈来看,“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在于题材丰富,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关注度,是用于实践教学的好题材。实训结构的重新设计,让课程避免了沦为电视剧观看课的尴尬境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五、网络剧发展新态势下《电视剧研究》课程实施过程的角色转换

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不可预料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掌控。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传授知识、分析影片,都由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填鸭式的接受,教学效果不佳。但是根据教学改革后的课程定位和课程内容教学,传统的实施方式已不再适合。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控制者,而应该是‘促进者’的角色,担负着引导澄清问题、组织学习、提供服务、组织参与和分享感受的功能。”[5]因此在《电视剧研究》的实训课程的实施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课程的设计,转化了师生的角色。在此次教改中,任课老师给出的是“海上丝绸之路-广东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主题,同学们自己选定具体的内容拍摄网络剧。从三个实验组的数据来看,面对网络上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学生在辨别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实时介入和监控。教师的介入和监控包括:提供合适的实训教学资源、设置合适的介入时间、把握引导的程度这三方面的工作。从三个组的实验情况来看,第一组在学生查找资源的过程中老师直接介入,学生有一定的反弹情绪,对教师的接受度较低;第二组在学生确立主题后,教师介入评价,学生情绪低迷,对后继工作的效果产生了质疑;第三组当学生讨论相对热烈,有一定争执时,教师把握时机介入,播放了预先装备好的四份教学资源(黄埔古港的历史和发展、粤海关的历史和发展、光孝寺的历史和发展、南海神庙的历史和发展),在帮助学生了解广州有代表性的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的同时,分析各大遗迹在拍摄时的利与弊,最终学生一致认为黄埔古港不仅在广州海上丝路上具有重要代表性,而且风景优美利于网络剧的视觉审美,同时地理位置便利容易剧组进驻拍摄,是一个合适的主题。从第三组的情况来看,教师在学生方向性不确定的时候介入,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引导更为有效,学生的接受度较高。所以在新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总结教学实施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六、结语

此次教学改革结合“互联网+”时代电视剧出现的新形态,以学习网络剧的创作技巧为主要目标,重新明确了课程的定位,调整了教学内容,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实践,大胆采用具有互联网思维的评价方式,形成了一套新的教学方案。通过实践证明,虽然该教学方案也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是此次教学改革,探索了互联网新思维下《电视剧研究》课程的改进路径。该教学方案能契合“互联网+”时代影视业的发展策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为培养“互联网+”时代有文化担当的电视剧创作人才进行了有价值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崔保国,孙平.近十年来我国网络剧发展趋势探析[J].电视研究,2016,(8):69-71.

[2]张颐武.网络剧等文创产业要监管也要政策支持[N].新京报,2016-01-26.

[3]姚娟,刘晗.互联网思维在媒体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新闻知识,2015,(10):90-91.

[4]黄成云.数字媒体技术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罗杰斯著.自由学习[M].伍新春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0.

作者:朱姝 赵玉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