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在德育教育的运用

时间:2022-05-23 10:58:11

人文教育在德育教育的运用

摘要:初中阶段是塑造学生人格以及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初中德育教育的不断深入,新时期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也得到了全面渗透。文章简析人文教育对于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人文教育因素的原则。同时,就如何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因素提出个人见解,希望能为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 ;人文教育; 初中德育教育; 渗透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人文教育对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这一举措显得尤为必要。总体来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能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品德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一、人文教育对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从中国历史来看,“人文”来源于《周易•贲》“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其中的“人文”是指人类社会制度和各种文化现象,可以引申为真善美;“精神”指神志,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心理状态等。从西方历史来分析,“人文”这一词汇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提倡人的本性,主张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和谐与现实的幸福。在初中德育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因素,可以引导学生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塑造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促进中西方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和谐发展。此外,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无形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这种大环境下,教育教学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更多具有思想觉悟高和品德修养好的人才。因此,在初中德育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因素,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实践能力是大势所趋,在德育教育中的运用人文教育因素不仅符合当代德育工作的发展需要,而且有利于初中生对德育理论的实际践行。

二、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人文教育因素的原则

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因素,教师应遵循以下三大原则,这是教师开展初中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对当代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1.知行统一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要求教师在德育中运用人文教育因素的过程中,不能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学,还要力图使理论教学上升到实践的高度,促进学生对德育理论的践行,使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品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培养成言行一致的人。2.正面教育原则。正面教育的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因素的过程中,不能坚持以往教育工作中的强硬态度,而是要坚持人本主义理念,转向以说服教育为主,对学生进行积极的疏导和正面教育。3.集体教育原则。集体教育原则要求教师在德育教育活动中,运用人文教育理念的同时,要以学生集体为依托,通过对全体学生的德育教育,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如何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因素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对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同样适用。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尊重学生、平等看待学生。同时,也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要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以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教师可以结合人文主义的历史,借助西方文学作品来提升初中德育教育凝聚力与文化价值,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崇高的品德意识。在新媒体时代,教师应充分借助信息技术适当延伸教学空间,充分渗透人文教育因素,引导学生运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和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初步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树立学生的民主观念。西方“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的关系密不可分,对此,教师应该延伸西方文学作品阅读范围,让学生认识“文艺复兴前三杰”,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如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彼得拉克•《诗集》和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等,以此促进课内外教育的互补。教师可以利用固定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探讨、分析西方文学作品,从而有效扩展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塑造学生的励志精神。在讲解《神曲》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地告诉学生:但丁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充满人文主义思想曙光的诗集《神曲》,在该作品中,他集中表达了自己执着追求真理的思想。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朗诵《神曲》中的经典诗歌,例如《洁白的玫瑰》《对贝雅特丽齐的感谢》《最大的圣者》等,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人性美,而且可以创建良好的学习气氛,打造民主、和谐、平等、灵活的德育文化课堂。2.注重树立崇高的榜样。在初中德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因素,教师不仅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做到言传身教,还要重视榜样的力量,着重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行的熏陶,从而主动严格要求自己并注重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和品德修养。在德育工作中,教师要注意端正自己的思想和品行,并善于寻找学生中的思想闪光点和品德行为典范。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挖掘能被学生接受和效仿的先进事例,进而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例如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早期人文主义作品《十日谈》。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5到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分析和讲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论述其中的人文主义色彩与美德,并组织学生对比分析《十日谈》《神曲》和《哈姆雷特》的异同点,以加深学生对人文主义思想的理解,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道德意识。3.加强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中生对外界的认识尚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体验也无法做到全面和深入。因此,教师不能单纯依靠德育理论知识和人文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是要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进行德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一些德育事例和德育要闻进行话题的合作讨论和自主探究,从而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同时,教师要在灵活把握德育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日常德育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德育故事或具体鲜明的生活德育案例。这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德育课程内涵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能够实现德育知识的迁移。例如在解读“反骑士文学”《堂吉诃德》时,教师让学生分析主人公堂吉诃德和桑乔的优点与缺点,思索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实现人文主义,指导学生继承“主持正义”的优秀品德。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高尚品德,教师应该立足于德育教育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模范,并不断加强德育教育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努力践行人文主义理念,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价值。

参考文献

[1]贺海龙.谈人文主义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04).

[2]李萍.人文主义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作者:马耀孔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大水头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