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论文

时间:2022-09-10 06:30:00

德育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论文

论文摘要:民族传统文化是新时期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一脉相承的教育属性;在实施以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德育教育中,民族地区面临网络文化冲击、功能弱化等诸多现实问题;立足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走创新发展的德育教育之路,才是破解难题的关键。

论文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创新发展

早在**年,我党就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中央对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新时期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要体现优良传统??反映时代特点”等等。结合目前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实际,进一步深挖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继续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试就民族地区德育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进行阐述。

一、一脉相承的教育理念

自古以来,各少数民族就以世代相传的形式,将他们在生产生活和宗教祭祀等活动中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固定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一些愚昧的、落后的文化被淘汰出局,相反那些积极的、健康的、符合时代精神的传统文化则被传承下来,对各民族群众起到启迪思想、净化心灵的作用。依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两个层面,将民族传统文化中能够继续为我所用的德育教育内容归纳如下:

(一)家庭美德

少数民族以家庭美德为背景所进行的德育教育,涉及恋爱婚姻、勤俭持家、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等多个方面。

1.尊老敬老。尽管在尊老敬老的形式上有所差别,但各民族始终秉持“善待老者”的认知理念。以捕鱼为生的赫哲人自古就养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惯习。老幼相见时,一定要长幼有序,有礼有节。满族则强调“爱亲敬长”、“孝父母,悌兄长”等。高山族在确定社会地位高下时,不是以财富而是以“年龄的长幼次序”来决定。白族为体现尊老敬老的礼仪,逢年过节便为在世或过世的长者摆“敬老宴”。

2.恋爱婚姻。各民族青年男女为追求自由幸福的婚姻,均确立了与之相符的婚恋观。古代蒙古婚俗“只要双方情愿,男女年龄相仿便可婚配??婚前的恋爱比较自由。一赫哲族传统婚姻把劳动好、捕鱼打猎是能手等作为选婿标准,把手艺巧、聪明贤惠等作为选媳标准,把追求纯洁专一、白头偕老、永不分离等作为爱情的基础。生活在湘西地区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在婚恋问题上,同样具有”自由恋爱,忠贞爱情;尊崇女性,男女平等思想。

3.待人待客。受生产、生活环境影响,各少数民族在待人待客方面,均表现出热情豪放、诚实开朗的民族性格。赫哲人很早就养成了热情好客、诚恳待人的良好习惯。每逢有客人到访,必热情招待,并以歌助兴。土家人除吃请外,还把”摆手舞“作为待客必跳的民族舞蹈。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不管客人相识与否,同样会热情相待,让他们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4.生产劳动。尽管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千差万别,但每个家庭都十分重视对子女的劳动知识教育。赫哲族和鄂伦春族男孩长到六七岁时,父亲等长辈便让他们接受捕鱼猎兽知识教育,女孩则在母亲等长辈的言传身教下,接受采集及其他家务知识教育。纳西族凡纺织、耕地、采集等生产、生活知识,同样会传授给自己的子女。其他各民族家长亦以儿歌、谚语等形式,向子女传授相关的劳动知识,故有”辛勤劳动,受人尊重“等生产谚语沿袭下来。

(二)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等的统称。归纳少数民族社会公德的表现形式,有重情尚义、谦和好礼、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邻里团结等内容。

1.扶助弱势群体。在各少数民族群体意识中,都有扶危扶助弱势群体的思想和行为。赫哲族在分配渔猎产品时,都要拿出一部分送给鳏寡孤独或丧失劳动能力者,以体现与人为善、互助互爱、扶危济困等思想。独龙人则认为,”有饭不给大家吃,那是最羞耻的事情“”J。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壮族等亦有相应的扶助办法,使那些处于贫困边缘的少数民族群众及时受到救助。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于民族生存的发展需要,各少数民族十分注意保护周边的自然资源,不做有违自然规律的事情,这已成为各族群众公认的行为准则,并沿袭至今。蒙古人早就有“保护牧场,防止草原荒火”思想,要求族人严格遵守。除草原外,他们还注意保护水源,并有“不在光天化日之下坐于水中,不在河中洗手,不用金银器汲水”纠等规定。广西少数民族受传统习惯法影响,有保护神林、封山育林等思想,对房屋周围的古树亦不得破坏。壮族群众每年春节过后,都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瑶族群众更有种树还山等环保思想。

3.注重人居环境建设。很久以前,各少数民族就注重人居环境的美化、绿化和洁净化。维吾尔族房前屋后必种植果园,为保持室外环境的清洁卫生,他们从不把厕所建在大门口或显眼位置。侗族村寨在选址时,多选“前有溪河,后有青山”的地段,周围种植参天古树作为“风水林”,大路小巷铺上石板路,再配上宏伟的鼓楼及别具特色的风雨桥,体现了侗族人特有的审美情趣。

4.邻里和睦。由于居地分散、偏远的缘故,各少数民族对邻里之问的团结和睦十分重视。布依族用“一支筷子易折断,十支筷子如铁棒”等谚语来强调邻里团结的重要性,南方少数民族还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等互助思想,作为邻里之间相互交往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北方各少数民族邻里之间,每每遇到婚丧嫁娶等大事,都会不计报酬,主动热情地帮忙相助。

为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的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党陆续颁发了三个纲领性文件,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中,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道德建设提出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等思想。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道德建设的三大原则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三大领域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年颁布实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道德建设最终从精神文明建设中独立出来。可以说,这三个纲领性文献所确定的教育主题,在许多方面都涉及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搭台,相互印证,互为载体,互设平台,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新时期民族地区德育教育中的与时俱进性。

为突出德育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教育属性,各民族地区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蓝本,以民族地区在校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为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了喜闻乐见的德育教育活动,由于教育内容贴近各族学生实际,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受到了各族学生及其家长的普遍欢迎。

二、民族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受民族地区大环境影响,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症结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一)网络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推广,网络渐次成为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民族地区加强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但在传播过程中,网络文化对德育教育中的民族传统文化冲击较大。一是民族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依赖或急功近利思想,直接影响了德育教育质量。在一些民族院校,民族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沉溺于网络游戏、聊天或其他内容,有的上网成瘾。有些大学生撰写论文时,也往往上网查资料,然后七拼八凑蒙混过关,个别大学生为图方便甚至抄袭他人论文。极个别大学生因受不健康思想影响,甚至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由于上网的动机和目的不同,自然使民族大学生弱化学习动力,对网络产生过度依赖和急功近利思想,使德育德育效果打了折扣。二是网络文化无孔不入,使民族青少年对德育教育有所削弱。网络世界是一个由多元文化构成的文化共同体,由于西方文化特别是其他不良文化的不时渗透,与民族传统文化争市场、争读者,致使民族传统文化周围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一些民族青少年浏览相关网站时,若不有意识地去其糟粕,吸其精华,极易产生负面影响,出现“深邃思辨有所淡化、情操陶冶有所缺乏、精神意义有所削弱”等现象,并出现庸俗化趋势。鉴于网络中民族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功能的严重缺失,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三是网络文化对民族青少年“三观”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健康的、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受年龄和认知能力限制,一些民族青少年抵御不健康网络文化的自制力不是很强,尤其是色情、暴力、、愚昧迷信等不健康内容或其他有害信息混杂其中,如若把持不好,极易把他们引入歧途,并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二)德育教育内容似有弱化趋势

民族地区开展德育教育的主体和重点是青少年,大学或中小学无疑成了德育教育的主战场。

然而在民族院校或民族中小学中,以民族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教育似有弱化的趋势。一是民族中小学关注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在中小学阶段,民族中小学生主要以学习为主,他们把精力多放在基础课的学习上,认为只要学习好,或者将来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才是学习的目的。在此期间,各民族学校虽然也结合各校实际,按照教学大纲的课时安排,让教师讲解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等有关的德育知识,但民族中小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一些学生家长也认为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受此影响,德育教育课多处于应付了事状态,个别学校德育课能减则减,或流于形式,或用其他科目来替代。由于个别民族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致使中小学生的德育基础薄弱。二是民族院校大学生关注学业和毕业分配,淡化德育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民族青少年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等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他们考入大学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深造或找工作上,相反对德育教育课或睁一眼闭一眼,或放任自流。一些民族大学生甚至对教师讲授德育课非常反感,对民族传统文化则认为是不合潮流的、落后的东西。正因为民族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能力,致使部分大学生世界观扭曲,价值观失衡,人生观错位,南方某大学发生的大学生杀人案,或多或少与民族院校德育教育的功能弱化有关。三是民族地区群众认为德育教育可有可无。除民族青少年外,各民族地区围绕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对此活动,一些民族群众认为自己应把时间放在赚钱上,没有精力接受德育教育。一些群众认为自己年岁大了,学不学习无所谓。还有一些群众认为民族社区、民族乡村开展的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教育活动是多此一举。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二十二字”方针,很多内容虽然与民族传统文化有关,可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只关心能给自己带来多少益处,相反对活动本身的文化内涵很少关心。公务员之家

(三)德育教育方法简单、知识陈旧

民族院校或民族中小学虽然都开设有德育教育课,也添加了一些与民族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但如下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任课教师素质有待提高。一些民族学校往往把水平低、能力差、年龄老化、不能教主科的教师,让他们来教德育课;一些教师不是正规院校大学毕业生,由于既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又没有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培训,直接影响了德育课的教学效果。二是教育内容陈旧。一些教师讲课内容陈旧落后,多是一些粗浅的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没有添加新内容,或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新内涵,致使学生不愿意听讲。三是教学手段原始简单。他们多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照本宣科等传统讲课方式,一般老师前面讲,学生被动听或被动记。由于缺乏双向互动,致使老师和学生都感觉累,久而久之,使他们对德育教育失去学习兴趣。

三、德育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未来走向

针对民族地区德育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遭遇的困境,笔者认为,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结合民族地区的族情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德育教育中的启迪作用。为此,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化消极为积极或变被动为主动,无疑成为我们的待解之题。一是设立民族传统文化专门网站。适应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民族网站,或者辟建相关栏目,系统地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一些民族院校或有条件的民族中小学,可通过网络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

通过正面引导,使民族青少年能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真正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二是积极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当民族青少年接受以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德育教育后,应借助互联网中的博客、论坛、电子信箱以及BBS等载体形式,引导广大民族青少年积极参与讨论。

通过搭建网络互动平台,使学生或师生之间能够进行坦诚交流,真正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三是拓宽网络活动空间。民族院校应积极推动校园网进公寓、宿舍活动,以方便大学生上网交流;民族中小学应开展校园网进课堂活动,或者运用网络形式对民族中小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针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方法陈旧和知识老化等问题,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是活化教育内容。采取引领民族青少年到民族村寨、民族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参观的形式,让他们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以增强民族青少年爱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积极参与经济开发。为优化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各地均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线,开发了特色民族游和风情游项目,应引导民族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导游讲解或互助互动,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三是发挥节庆或文体活动的载体作用。借助民族特有的传统节庆活动,或通过参与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像赛龙舟等,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再教育。通过活化教育形式,使大家在和谐互动的民族背景下接受德育教育。

(三)全面提高师资素质

为破解民族院校或民族中小学教师素质低、能力差、结构不合理以及年龄老化等问题,一是把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队伍中来。通过招聘、选调等多种形式,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熟悉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吸纳到德育教育队伍中来,以全面提高一线任课教师的素质。二是通过进修、培训等形式提高现任教师素质。对原任教师,可采取到上级教育部门或高等院校进修、培训等形式,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以适应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发展需要。三是提高任课教师待遇。为充分调动德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可在职称评定或其他经济、政治待遇上向他们倾斜,以保持德育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确保民族地区德育教育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明月。蒙古族妇女优良历史传统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

[2]谭忠国。湘西少数民族婚恋观及婚恋习俗[J].中北大学学报,2008,(2)。

[3]李资源。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6)。

[4]奇格。古代蒙古法制史[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26.

[5][波斯]拉施特,余大钧,周建奇。史集(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5.

[6]王萍丽,杨盛男。侗族的生态环境意识[J].黑龙江民族丛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