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实践学校德育研究

时间:2022-09-05 10:59:52

生活实践学校德育研究

摘要:学校德育要回归德育的实践本质,在德育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等方面确立基本原则,围绕学生的生活实践开展工作,从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生活实践体验参与和家校社会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努力构建以生活实践为主导的学校德育工作模式。

关键词:学校德育;生活实践;日常行为规范;生活实践体验;家校社会合作

“诸育德为本”,德育是教育的根本,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长期以来,传统的学校德育由于内容、形式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和片面性而成效不佳,在教育变革的背景下也面临许多困境和尴尬。只有认识到道德教育的实践本质,并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实践,学校德育才能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和任务,进而提升德育效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变革和创新。

一、回归德育的实践本质

人存在于世界的基本状态就是发展。“人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1〕可见,人要通过发展来实现个体的自我完善,提高生命质量,追求和体验人生幸福。在人类通过积极发展而收获幸福的历程中,道德是必要保障,因为随着道德的不断提升,人类才能维持个体和群体的生存,才能够道德化处理个人与他人及社会间的利益关系,满足个体与群体发展的需要,并为人们收获幸福而提供价值指针〔2〕。因此,“学校德育应主动承担起引领学生不断超越自我,追寻幸福的职责,促使道德成为学生生存的自觉意识,呵护学生作为人的实践的、自由的本性,为学生积极发展而创造幸福的可能生活,提供终极关怀和安身立命的精神”〔3〕。虽然人们历来重视德育的功能并在学校积极开展德育工作,但总体来说,传统的学校德育效果低下,甚至在很多方面缺失效果,其主要原因是:一是传统的德育以班会课等课程讲授为主,片面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说教意味浓厚,使学生偏重于道德认知,相对忽视了道德行为;二是以灌输式、说教式为主的课堂德育不仅限制了开展德育的空间,而且造成受教育者的被动接受,使其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德育内容的过于理想化,有些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与社会生活相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感;四是德育评价方法单一,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德育状况,德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弱化;五是学校德育缺少家庭和社会的有效支持,学生的德育环境氛围不强,道德行为缺少连贯性。要消除传统学校德育的弊端,必须回归德育的实践本质。实践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个体自我教育的主要途径。个体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道德规则的理解,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应有的关系,并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处理这些关系〔4〕。德育来源于生活,与人的现实生活须臾不离,“德育生活化”的概念和理论应运而生。尽管存在对“德育生活化”核心概念和内涵的不同看法〔5〕,但通过生活实践来开展道德教育的做法已得到了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让学校德育回归德育的实践本质,构建以生活实践为主导的学校德育内容和体系,是提升学校德育效能的有效途径。

二、确立以生活实践为主导的德育原则

(一)以指导生活实践为德育的目标。设定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用以指导具体的德育实践,有利于实现德育目的。在制定学校德育目标时,一方面,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向,促进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健全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目标与社会总体发展目标相结合,使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自身成长需要围绕宏观发展目标开展实践。学校德育的宏观目标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便于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升道德意识和水平。(二)围绕生活实践确定德育的内容。德育内容围绕学生的生活实践,就是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往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紧密相连。德育内容只有紧密围绕生活实际,才能使德育工作充满生活气息,更有生命力。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从学生现实构建以生活实践为主导的学校德育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惑出发,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来选择和确定德育的具体内容。另外,要重视对生活实践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利用,选取更契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内容,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催生学生积极的道德行为〔6〕。(三)德育的方式采取紧贴生活实践。德育的方式贴合生活实践,是指教育工作者开展德育工作的形式和方法要更契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升道德水平。传统的德育形式重视课堂上的课程教学,轻视生活实践,在方法上更多采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单方面的灌输甚至是居高临下的压制,这种带有强制性的德育方法会造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有效互动的缺失,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教育工作者要摒弃传统德育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倾向,在新时代教育变革背景下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德育的新手段和新方法,用更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内容和特点的德育工作形式,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开展工作。(四)以生活实践为导向开展德育的评价。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可以起到激励、鞭策和导向的作用,把德育评价指向生活实践,就是把对学生的德育评价从单纯的课堂和学校表现扩大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实践中,拓宽德育评价的范围,更加全面地反映和评定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德育评价指向生活实践,既能够避免对学生德育水平评定的片面性,还能够把学生的德育关注点引导到生活实践中,从而在更广阔的生活层面和范畴里形成道德认知,规范道德行为,提升道德水平。

三、探索以生活实践为主导的德育途径

(一)重视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德育的认知和行为不能只限于空洞的知识和说教,而是要转化成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因而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学会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习惯和能力,也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而且是未来社会中人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学习、主动探索和积极进取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育人策略。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交往习惯,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勤俭节约、讲究卫生等生活习惯,在与同学和老师的日常交往中养成自尊自爱、以礼相待、文明友善等交往习惯。制度化、规范化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是提升学生素质和提高学校德育水平的基本途径。(二)倡导生活实践体验的参与。良好德性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德育主体的生活实践。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活动育人成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和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发挥德育工作的主导作用,创设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生涯体验活动、职业体验活动等),让他们在生活实践的体验中不断学习和认识世界,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形成健康心态、健全人格和自信人生。“积极的道德实践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做有道德的人、过有道德的生活”,深化对道德认知的理解,提高道德养成的自觉性〔7〕。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体验,是丰富学校德育方式和提升德育效能的重要途径。(三)构建家校社会合作的机制。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过程和作用。教育起始于家庭、形成于学校、完成于社会。因此,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施和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构建以生活实践为主导的学校德育,应当把学生的生活实践扩展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践领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更广阔的空间,也能使道德教育得到更好的延续,进而形成更为全面的道德教育内容和体系,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与道德实践能力。建立家校社会合作的德育机制,是构建以生活实践为主导的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在要求。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有效配合与支持,“要善于借鉴和吸收家庭教育中的有效经验和方式方法,将其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渗透。学校应重视家庭教育的力量,尽可能拓宽教育渠道,通过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家校互动机制,鼓励家长为学校德育工作建言献策”〔7〕。同时要注重社会教育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和力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锻炼,把学校里接受和学习的文化知识和道德认知运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其德育实践能力,使学校德育效果获得更好的巩固、持续和补充。

综上所述,教育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德育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教育工作者要回归德育的实践本质,构建以生活实践为主导的学校德育工作模式,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融合,不断完善学校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

〔2〕郝永贞.追寻幸福的生命性———兼论学校道德教育的“生命幸福”取向〔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3〕鲁洁.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4〕朱洪发.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5〕钱广荣.质疑“德育生活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

〔6〕赵惜群.德育生活化路径新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

〔7〕白秋阳.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建构与支持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9).

作者:崔海友 单位: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