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活动学生主体性探究

时间:2022-09-06 11:01:37

学校德育活动学生主体性探究

一、学生德育活动中主体性缺失的主要表现

1.德育活动设计的成人化。德育活动目标在于学生道德养成与践行,因此,只有当学生作为德育活动主体参与活动时,德育目标才可能达成,活动的功能才可能发挥。而当前许多德育活动都是由教师或德育工作者根据社会价值取向与教育目标设计的,学生是被规划和实施的对象客体,而不是活动主体。这种成人视角设计的德育活动有其合理性,它有力地确保了社会本位价值。然而正因此压抑了学生的个体本位价值。它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忽视了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这些由校领导、班主任教师设计的活动,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按照活动设计进行,导致学生参与活动兴趣不高,把它作为一项“任务”去草草完成、敷衍了事。

2.德育活动内容的空洞化。一般来说,德育活动是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规划,将活动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抽离出来,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而且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大为迥异。加之德育活动基本上是由教师主导,德育内容源自成人社会化视角,使得活动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经验世界。因此在学生看来这样的德育活动内容空洞、脱离实际。比如,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一向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点,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三观”的养成与践行,这符合了社会本位价值取向要求,而个体文明修养、思想品行、社会公德,这些真正与学生为人处世密切相关的个体需求培养却比较缺失。换言之,当前学校德育活动内容较为忽视个体价值取向的要求。

3.德育活动形式的制度化与表演性。学校有一些常规性德育活动,如班会活动、升旗仪式、团队会活动、宣讲报告会,还有每逢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而开展的特定活动,如“3.5学雷锋日”等等。这些活动有其固定步骤和程序,长期以来形成了制度化的活动形式,这就保证了学校德育工作在一定时间内有序化、持续性开展。但是日益制度化的活动形式呈现出陈旧呆板、封闭僵化、缺乏新意等弊病。呆板枯燥的德育活动不能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难以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另外,德育活动也表现出“表演性”。一方面是对学校组织者而言。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承担着升学的重压,不少学校把全部精力放在知识教学上,德育工作被边缘化。但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各种检查或指示,德育活动便被学校当作“任务”或“表演”去组织开展,一旦完成“指定动作”,便又立刻回到教学的轨道中去了。另一方面是对活动的参与者而言。学生活动本来应该是自由轻松的,但是制度化的德育活动有其严肃的规训和约束力,无形中给学生某种束缚和不自由之感。因此,当学生对这些德育活动不感兴趣却又必须参加时,就往往采取表演的心态在形式上“听师由命”地完成“演出”任务。结果活动完成后往往了无印象。

4.德育活动价值追求的矛盾性。德育活动是由教师精心设计安排,体现了成人化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要求,开展德育活动是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价值规范,培养其良好的德行修养。换言之,德育活动寻求学生品德发展,然而,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状态却被往往被忽略。不少学生感到德育活动很枯燥没意思,由于被迫参加,便应付了事。这样德育活动流于形式,成效自然低下。这就是德育活动价值追求的矛盾性,即发展性和情感性的矛盾。德育活动追求学生品德发展,实施规范化、体制化的德育活动,但是作为活动主体却需要积极的心态和情感体验介入活动,否则难以取得良好德育效果。这种矛盾性实际上体现了德育目标与德育手段的分离。这就是说,德育活动成了达成德育目标的手段,德育目标外在于德育活动过程。可事实上,德育活动过程本身也就是德育目的。在德育活动中,没有道德主体自由的、积极的心理情感投入,如何能形成其积极的道德情感和自觉自由的道德行为能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始终坚持“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其实就是教育的过程,除教育自身外别无目的。因此,德育目的就在德育过程本身。德育活动价值追求的发展性与情感性看似矛盾,实则应该是统一的。

二、德育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主要原因

如前文所述,德育活动从设计、组织到实施基本上一个非自主过程,表现为学生主体性的全程缺席。学生在德育活动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谈何培养学生独立自由的道德行为的能力?这样德育活动不但是低效的,还可能是负效的。因为长此以往无疑会削弱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甚至形成虚伪人格,这与德育活动的初衷背道而驰。究其原因,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既有教育观念的因素,也有现行德育活动机制的因素,还有学生自身的因素。

1.教育观念的因素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制度化的)教育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教育必须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因而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各类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人按照现实社会主流价值标准、人才素质规格和角色要求来塑造自己,从而在人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种适应性关系和认同性关系。在这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被忽视,社会发展需要成为绝对主宰,人的内在发展需要则处于从属地位。整个教育变成一部人才规模化生产的大型机器,学生在教育的流水线上被组装成一个个符合社会规格要求的“产品”。学生生动鲜活的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被修剪甚至被抹杀。这种教育强调统一化、规格化,与此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必然是机械的、呆板的、灌输式的、成人化的,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长期处于被规训和被压抑的状态。

2.德育活动机制的因素

长期以来,德育活动是从教师根据既定的德育目标和成人意愿来设计的,德育活动从设计到组织实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德育活动的内容多是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理想信念教育等比较宏大的主题,实施起来有其制度化的仪式和程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相脱离,内容空洞,形式呆板,缺乏新意。学生参与活动就好,不需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发表意见也不会被重视。大部分德育活动学生被强制性要求参加,基本没有自我选择的余地。这种德育活动机制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使其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3.学生自身的因素

应试教育以考试为中心,学生在校的主要学习生活紧紧围绕知识教学和考试进行,题海战术的反复训练日益麻木学生心灵。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不断禁锢着学生的主体性,造成学生主体意识淡薄。另外,学生长期在应试教育的酱缸里浸泡,心灵也不知不觉中熏染出一丝功利主义的色彩。由于繁重的学习压力,当前大部分学生对德育活动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远不及语数外等知识学科课程。学生虽然天性好玩,但是习惯性地把教师要求参加的德育活动视为一项任务、一项“作业”。一提到德育活动,就想着尽量快点完成,留下更多的时间给知识学习或者能真正给自己带来乐趣的课余娱乐活动。

三、德育活动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策略

德育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席极大影响了德育工作效率,难以有效达成德育目标,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问题成为当前德育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1.树立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德育观念

现代研究认为,德育活动具有真实情境体验的特性,学生是道德活动的主体,也是道德实践的主体。学生只有在道德活动中呈现能动的、主体的、独立的心灵状态,才能养成自由、独立的、主体的道德实践。强制的、灌输式的、空洞的、虚假的、分离的德育活动不可能培养出积极的、自由主动的道德实践主体。作为德育活动设计教师,首先要转变德育观念,真正把学生当作活动的主人,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个性和兴趣爱好,顺应其自我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要明确学生主体性发展既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手段,也是德育目的。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大力引导、鼓励学生争当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始终保持自主、自动、自觉,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思考和抉择,培养道德实践的能力。

2.改革现行的活动开展机制

当前德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全过程主要由教师单方面控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活动开展机制。这种机制僵化封闭、不够灵活,容易脱离群众基础、脱离学生经验世界。为此,在德育活动设计上,不能只由教师单方确定德育活动主题,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根据活动目标,由师生双方共同商讨活动主题。在活动内容上,不再局限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应从学生学习生活中发掘问题。如针对学生爱虚荣,好攀比的心理,可以设计“学校是否要统一着装?”“今天还需要艰苦朴素的作风吗?”等辩论活动主题。针对家庭两代人的沟通问题,可以开展“我和父母谈谈心”等德育活动。由师生共同确定的活动方案,从学生生活实际中发掘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活动兴趣,使学生陶醉其中,从而更好地促进品德养成。在活动形式上,不可一成不变、固定僵化,可以开放、灵活多样地开展。例如,就两代人的沟通问题,可以采取书信、微信、茶话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开展。从活动追求上来说,要让学生自由自愿,要关心学生的情感反应和情绪体验,不要让大部分学生感到活动的无趣和厌烦。要让学生既沉醉于活动的愉悦和忘我状态,又能体验德育情境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3.建立有效的活动激励机制

除了设计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主题外,还应该建立活动激励机制。例如根据学生的好胜心理和爱表现心理,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使其努力克服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从而圆满地完成德育任务,实现预期活动效果。竞赛的内容要贴切而广泛,组织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德育征文竞赛、德育主题辩论赛、讲故事或演讲赛等。通过开展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促使全身心投入活动。同时,激励机制还应该包括活动反馈、评价机制。在活动结束后,通过班会、访谈、写活动感想等方式获取学生对活动的感受、看法和评价,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和反思活动意义,这样也能有力地强化活动效果。德育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体现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是学生不断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根本动力,是提高德育活动质量和活动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切德育活动的终极目的。

作者:刘火苟 单位:福建教育学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