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类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时间:2022-12-13 03:22:55

植物生产类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1民办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民办院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任务重的问题,造成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缺乏团队文化精神及有效的团队带头人。国内民办院校大多在2000年左右开始成立,办学时间较短,而且均为聘任制,成员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因此在教学团队的稳定性上存在一定弊端,缺乏有效的团队文化精神。教师间缺乏信任,团队凝聚力不够。另外,在教师成员年龄结构上较年轻化,未能形成老中青传帮带的教学梯队,缺乏有经验的教学团队带头人。1.2团队成员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国内民办院校教师大多不是专业的师范出身,在执教能力方面存在差异,而且教师成员偏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民办院校师资不足,教师面临教学工作量大,教学培训机会及时间不足等情况,大大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有效提升团队的整体执教能力以及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1.3缺乏合理的团队管理机制完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能保障团队建设的顺利进行。目前民办高校的考核机制大部分是针对教师个人的考核,而教师的个人物质利益较重,认为在团队集体中个人的成绩得不到彰显与回报,这样大大阻碍了教师参与教学团队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2民办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策略

针对目前民办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存在的问题,以沈阳工学院植物生产类专业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契机,在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背景下,开展民办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策略研究,打造一支适合民办高校体制下的、以应用型教学模式为主的、培养卓越人才为目标的植物生产类专业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措施如下:2.1建设团队文化,确立团队核心团队。文化是在团队长期建设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共同愿景和共同目标,是一个团队发展的精神凝聚力和奋斗方向。成功的团队建设能够创造出优秀的团队文化,而优秀的团队文化能够代替刻板的规章制度,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促使团队成员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2]。本团队以卓越农林建设为背景,长期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改革方向,坚持“改革创新、突出特色、强化实践、分类指导、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现代农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现代农业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农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服务意识,具有宽广适应能力和一定专业特长,符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求和热爱农业的实用技能型现代农业人才。作为本团队建设的共同目标,指导团队的长期建设。在一个教学团队中,团队负责人在团队文化建设中起着核心作用。优秀的团队负责人能够带领教学团队更好地发展、进步,起到提高团队凝聚力的作用。优秀的团队负责人,能倡导教师的团队合作文化精神,强化团队合作意识,能创设教学团队合作情境,优化团队合作过程,使教师在教学团队中共享信息,分担责任,以保证教师合作文化更科学、更合理、更具有现实意义。本团队针对教师年龄年轻化的问题,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培养团队负责人,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团队梯队,构建了合理的教学团队。2.2明确专业方向。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首先要以明确的专业方向为指导,本专业团队是在以卓越农林计划为背景下成立的教学团队,针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侧”相隔离的现状,积极构建了“5424”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专业与职业、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5个融合),实现“理实教学一体化、师资队伍多元化、校企合作全程化、人才培养全面化”(4化),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2合)的培养要求,深入发展校企合作,探索产教的深度融合,培养出“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4个特征)的应用技术技能型农业科技人才。建立“教学内容与现代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形式;建设一支校企融合、教学理念先进、实践技能与科研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将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成为校级、省级精品课程,并编写出版系列化特色教材;构建出符合现代农业需求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2.3组建合理的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是使学生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键。高等学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支素质品德高尚、专业扎实、作风过硬的骨干教师队伍[3]。经过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植物生产类专业群已建成一批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农业人才为特色,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有较好实践背景、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目前植物生产类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2名,其中校级专业带头人2名,校级优秀骨干教师8名(占36%);教授8名(占36%),副教授5名(占23%);专任教师中具博士学位的10人(占46%);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的4人,40~50岁的4人,30~40岁的9人,30岁以下的5人,是一支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师资队伍。同时,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以“开放性师资”的理念为指导,采取校企融合的模式,学校还从企业、科研院所、农业主管部门聘请实践丰富的行业专家15名作为兼职教师。他们不仅直接参与实践教学环节,还负责年轻教师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逐渐形成一支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并进一步将这支团队打造成为融合了学科团队、专业团队、课程团队的“三位一体”的卓越农林师资团队。目前,本团队成员中,60%的教师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为卓越农林专业学生的培养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4加强课程建设保证。优秀的教学团队要以课程建设为基础,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专业建设的水平。课程质量的提高首先要保证教师的授课水平,建立健全与现代农林业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技能培训体系;出台青年导师制、督导听课制以及建立课程组等一系列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并制订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质量。同时改革学业评价考核方法,建立健全有利于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近2年来,本团队已获得省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6项,发表教改论文5篇,获得全国第二届高校教师微课教育比赛二等奖1项,辽宁省第二十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高等教育组一等奖2项,为本团队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叶建鸣.大学教师团队建设对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J].教育评论,2008(5):27-29.

[2]高进军.加强团队文化培育促进优秀教学团队可持续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1:52-54+60.

[3]时鹏辉.环境工程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7:208.

作者:迟文娟 刘文钰 孙影 单位: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