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现代诗十篇

时间:2023-03-27 02:04:13

植物的现代诗

植物的现代诗篇1

弗罗斯特我窗边的树,窗边的树,夜幕降临时我把窗关闭;但永远不要拉上窗帘,以免将你我隔离。你是地上崛起的朦胧梦影,你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你轻巧的叶舌高声宣讲的一切,并非一切都情理至深。但树,我曾见狂风将你摇撼。假如你窥见我在这屋中睡眠,你会看到我也曾猛烈地被激荡,几乎被暴风席卷。那天命运出于它的儿戏。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植物的现代诗篇2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并且发展成熟,自成一派,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以其卓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一种与西方园林完全不同的理念和情调。中国园林的这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源于中国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观念,特别是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中国人热爱自然,自古与自然有着亲密的关系,这可以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窥见一斑。阅读《诗经》,我们不得不惊讶于诗中丰富多样的花草树木的运用。其中出现的植物有143种,草本85种,木本58种[1],涉及的诗篇占全部诗篇的约50%。《诗经》里面富含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和自然环境所创造出来的意境,可以为植物造景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1《诗经》植物选取的特点 1.1取其形态特点 诗人对植物形态的认识是从植物与人类的相似性出发的,观察往往更为深入。如《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莪”是一种可食用植物,又名抱娘蒿,环根丛生,就像子女聚集在父母身边一样,比喻人长大后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双亲极为孝顺。诗人看到莪,想到自己既没成才,也没尽孝,十分自责,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念不已。 1.2取其生态习性 《诗经》中许多篇章以植物起兴,引出下文。有时候,这些只是为了押韵和营造草木各得其所的气氛,并无特定意义。而有时候,起兴的植物含有比的成分,对构成诗篇意境提供支持。如《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况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中以山上的“扶苏”“乔松”等树木比喻男子的阳刚挺拔,以湿地里的“荷花”“游龙”等草花比喻女子的阴柔秀美,增强了全诗的形象性。由此可见,植物的生长地点,也可以成为意境构成的重要因素。后世闻名的荷花,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生态习性而被后人称道,成为家喻户晓的园林植物。 1.3取其物候变化 植物的物候变化往往如同复杂的人生境遇一般,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农耕社会对作物和草木一年之际的生长变化特别关注,诗人将这种关注写进诗中,创造了许多鲜活感人的诗篇。如《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桑叶比喻人,桑葚比喻爱情,两者交错,桑叶枯黄而被抛弃,桑葚甜美而被鸟雀惦记,写出了爱情的矛盾:既想吃桑葚,却又不想看到桑叶枯黄!结果就是诗中男主人公对爱情的背叛。这种对植物全年生长过程的完整观察与描写,使得诗的意境立体而丰富,是单写花叶或果实而远远达不到的。可以看出,《诗经》植物比兴句涉及丰富的植物学知识。《诗经》比兴的运用,正是建立在对草木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物候变化的基础之上的。周朝诗人并不像西方人那样关注植物美本身,而倾向于关注植物界的各种现象与人类的某种共鸣。 2《诗经》中可用于植物造景的典型植物意境 园林设计师希望通过环境的创造,带给人们某种心灵的感受,也就是利用客观环境激发人的主观情感,这和诗歌的创作追求基本一致。因此,《诗经》为园林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植物意境,可以激发新的灵感,丰富园林的内涵。 2.1甘棠遗爱 《国风•召南》中有《甘棠》一诗,诗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诗中提到的召伯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与周公旦同时辅佐成王。作为一个贵族,他能够放下架子,不顾自己辛劳,爱护百姓,经常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给后代留下了“勤政爱民”的风范。召公死后,人民怀念他,连他曾在下面休息和理政的甘棠树,也舍不得折损一枝一叶,并作《甘棠诗》咏唱。甘棠,今名杜梨(Pyrusbetulaefolia),落叶乔木,生性强健,对水肥要求不严,加之其树形优美,花色洁白,不仅可用作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还可用于街道庭院及公园的绿化。 2.2梅子熟了 《国风•召南》中的一首反映女子求偶所唱的民歌名曰《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堲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对《摽有梅》比较一致的文本解读是:看到枝头成熟的梅子纷纷坠落,女子心头涌起青春将逝的忧虑,她希望求婚的男子及时地来到眼前。梅(Prunusmume),古今同名,落叶小乔木,原产于中国。千百年来,许多颂梅的佳作流传下来。现在我们咏梅多取其高洁、孤傲的性格或遥寄相思、离别之情等。《摽有梅》为我们提供一个关于梅的全新意境。诗中以梅果为起兴之物,表达女子急婿的迫切心情,让梅少了几分孤傲,多了几分柔情。 2.3芦苇情歌 《秦风•蒹葭》中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萧瑟,白露结成霜,一派水雾朦胧、秋风萧杀之感,以此起兴,更突出爱情寻而不得的魂牵梦绕,怅然若失。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中央,在水之湄,都要溯洄从之,那种坚执与迷茫,感动着古人也影响着今人。蒹葭,今名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在欧洲国家的公园,经常可见到芦苇优雅的身影。在中国,芦苇是充满诗意的植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相思莫不如是。 2.4桃树下的婚礼 《国风•桃夭》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是贺婚歌。通篇以红灿灿的桃花、丰满鲜美的桃实、青葱茂盛的桃叶来比对新婚夫妇美好的青春,祝福他们的爱情像桃花般绚丽,桃树般天长地久。桃树除了作为果树之外,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参考《桃夭》一诗的吉祥祝福之意,桃树可作为中式婚庆园的主景树之一,成为现代人婚礼中的美好背景。#p#分页标题#e# 3《诗经》植物意境对园林植物造景的启示 尽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构成了很多诗的意境,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想要继承这一优良传统却困难重重。首先,古典园林的创作者是精通诗文的封建文人,而现代园林的创作者是受系统训练的现代设计师,其知识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次,观赏和使用园林的人群也发生巨大改变。大众普遍对诗、对植物的了解大不如前,很多深奥的植物意境较难引起观赏者的共鸣。再次,现代园林的植物种类大大增多,很多新优品种没有现成的诗境,需要大量创新和发展,去创造更多更好的园林意境。 为了更好地继承植物意境创造的优良传统,园林设计师应该多学习诗人“造景”的手法,从古代典籍中汲取养分。《诗经》对园林植物造景的启发有如下几点:1)全篇引用———建立诗经植物园。潘富俊博士于2000年在台北植物园开辟了一个诗经植物园,让我们看到了一次在现代园林中诠释古代典籍的全新尝试,在台湾反响十分热烈。2)部分节选———经典意境的园林重现。《诗经》中有很多植物意境仍然能够和现代人产生共鸣,因而可以提取出来,充实和丰富园林植物造景的内涵。3)继承创造———构建新时代植物意境。学习《诗经》中运用植物创造意境的手法,为新增的园林植物新优品种创造新意境。基于传统的创新才能使传统更具活力。《诗经》植物意境的丰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周人与自然关系的密切。那时候人人亲近植物,所以理解《诗经》并不困难。现代人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中,几乎与自然隔绝。园林意境的感知最终由游人来完成,设计师在创造新的园林景观时,应更多地引导游人从文化的视角来观察植物,更多地激发游人对植物意境的兴趣。因此普及植物知识,加强互动参与,拉近人与植物关系,对于创造新的园林植物意境至关重要。

植物的现代诗篇3

关键词:曹植诗歌 抒情 艺术特征

一、曹植的创作思想

在父亲曹前,曹植的诗歌都是汹涌澎湃、激情飞扬的。大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比如表达英勇战士奋勇杀敌、誓死保卫祖国的《白马篇》,就是曹植的一个典型诗歌,诗中激情飞扬、感情真挚,洋溢着不朽的青春和活力。诗人通过《白马篇》来表达自己为壮烈事业奋斗的渴望。寄托了诗人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豪情。随着曹操去世,曹植诗歌逐渐消沉,后期作品多数表达自己壮志不愁悲愤压抑的郁闷心情。

二、曹植诗歌的抒情艺术特征及成因分析

(一)曹植诗歌的抒情艺术特征

1、精巧的叙事抒情

曹植笔下的山虫鸟兽、林木山水的内容里,涵盖着极其浓厚的思想情感,有着不同的意境,把自己的情感与周围的环境相互的联系起来,做到了真正的情景交融。这种把抒感与叙述事件、写景相互的紧密联系起来,堪称是曹植诗歌的特点。例如《赠白马王彪》,曹植在此诗之中把自己对于人生命运的感慨联系起来,又联想到任城的王曹彰、如今的白马王曹彪,二者的生离死别之痛,采用叙述事、描写景、抒相互发生的方式,再加以沉重悲痛的笔调和从不同的方位角度来抒发出自己强烈的悲伤情感,使读者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悲痛情感。正是由此,便造就了此诗无比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建安时代之后的岁月里,文人的五言诗开始逐渐的兴盛起来。无论任何一种诗体在刚刚诞生的时候,都会面临着一种新形式的制约,因此,诗词语言推敲的重要性便会接踵而来,促使诗人们用最直接、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身所要表达、抒感。实质上,当诗人们在对诗词歌赋不断的推敲过程中,就不知不觉的把诗体的体制、形式等逐渐的完善、完美起来了。新事物的诞生是在于旧事物的基础之上的,乐府民歌便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其便是东汉文人的诗歌五占诗的前身。

2、崇高壮美的艺术感

诗歌往往都是优美的,充满着思想,所描绘的画面有雄壮的、孤寂的等。曹植的诗歌也不例外,若是细读其抒发自身理想壮志的作品,还能感受到其内充满着无限崇高的敬意与美感。从此可以看出,古代的诗歌内,大多数都充斥着人生的感悟与思索。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有限的,诗人们深入观察生活,发现与体味人生之中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这些不断冲击着诗人们的创作神经,使得诗人们激情慷慨的悲歌长鸣,这便也由此成为了一个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主题,重要模式。其中,这一个悲伤的主题在汉代的时候最为流行,也就是到了汉代文人的手里,才达到了高盛的地步。如《古诗十九首》,堪称为汉代诗歌的代表。然而与曹植相比,特别是在对于有限与无限的表现层面上,曹植更为激情四溢,更有着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朝气。其间表露的是“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崇高人生理想,“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欲展露自己的人生才华,报效为国。

3、音韵华美,辞藻华丽

节奏感与韵律感称为音乐美,曹植十分的注重与推崇这种语言形式的音乐美。这在其“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等诗句是深有体现的。此类诗句语调明快,节奏鲜明,读起来使人朗朗上口,富有意蕴,别有一番趣味。细观其《斗鸡篇》:“游木极妙技,清听厌宫商。

泥人张在泥塑之上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因此便有了较高的成就与声誉;而千年之前的曹植用诗歌的形式,也同样是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曹植比较的注重象征与比喻手的表现手法,并用此来增强诗作的形象性。“皎若日出扶桑,夜同白昼辉煌”,把时光岁月匆匆离去、眨眼即逝形容的准确生动。

4、反差手法抒感

所谓反差,在曹植的诗歌中主要是指情感的巨大变化。如倾盆瓢泼大雨转瞬即为风和日丽;如涓涓小溪慢慢淌忽为浊浊河水急急落;再如微风习习碧波面即变波浪滔滔丘陵石,其行为变幻莫测,觅无踪迹,甚是诡异。例如《野田黄雀行》“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吟过三爵,缓带倾庶羞。”此诗于开始之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众人在一起饮酒食肉,歌舞助兴,鼓瑟吹笙,无比热闹欢乐的场景,但紧接着作者却笔锋一转,言之曰:“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道。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三、总结

“曹植作为建安年间诗歌大家,在当时对诗歌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曹植在诗歌创作上的经历、性情、天分和志向对他的诗歌创作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曹植诗歌语言华丽,手法多样,诗歌的布局也非常完美,在吸取汉乐府诗歌和古诗的创作特征之后,并加之发展,最终被后人歌颂并名垂千古,开创了我国五言六诗的新的里程碑,对我国的古代诗歌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同时,曹植诗歌在抒情艺术上也独具匠心:非常擅长借助时空之势,运用比兴手法、象征手法等,把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加上鲜明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章法,使他的诗歌在建安文学中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4)

[2]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0)

[3]萧子显.南齐书EM].北京:中华书局,1974(2)

[4]萧统编,李善注.文选[M].岳麓书社,2002(9)

[5]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11)

[6]祝尧.古赋辩体[M].四库全书珍本第323册.

植物的现代诗篇4

关键词:《诗经》 范畴化 植物

一、引言

《诗经》中的植物词汇意义丰富,它们不仅直接体现了中国先民当时的生活状况,也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时期的宗教,政治和文化现实。这些植物词汇的意义随着时间逝去经历了流变,内容尚且存在不少疑惑之处。而在翻译过程中,意义在汉英语言系统转换中存在不对等性。因此《诗经》中植物的翻译给译者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本文姆冻牖概念出发,通过确定植物词汇的范畴化层次和属性,使用合适的翻译方法来尽可能的达到对等的效果。

二、《诗经》翻译中认知范畴的概念

认知语言学认为诗歌的意象是一种以人的认知经验为基础的思维方式。人们对各种客观事物进行归类和定位,是一个心理认知过程,事物的客观属性在人的主观认知中获得定位,认知范畴是范畴化的结果。而意义的不确定性,也始于范畴化,在认知范畴化理论中,对于个体范畴化的依据有如下说明:个体范畴化的依据并非其基本特征,而是其属性。属性是事物性质的心理体现,和认知及与现实的互动相关,而前者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与认知的主体无关,是独立的客观存在。范畴化是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翻译表面上是两种语言之间表层语符的转换,实际上是两套认知范畴之间的移植。认知范畴并不是随意的人为划分。,除了客观事物的自身属性外,影响因素还有人的经验,而经验又受到环境影响两套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中,背后的认知范畴必然存在差异。认知范畴具有层级性,可以分为下属范畴,上位范畴和基本范畴,基本范畴兼有完整的感知完形区别特征和内部相似性。

《诗经》中出现的名物种类繁多,出现了大量的草木鸟兽名称,这些动植物,或赋,或比,或兴,有的体现了先民的审美,有的寄托了特定的情感,有的承载了深远的隐喻,名称的意义有多样丰富的层次,只是各有侧重。在《诗经》的中文研究中,名物研究内容博大精深,尚有很多未解之处,这无疑给英文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将根据认知范畴的概念,以诗经中的植物词汇的翻译为例,从名物在诗歌中体现的属性和具体性质出发,判断如何在翻译中通过确定词汇的范畴层次,而尽量达到提高翻译质量的目的。

三、《诗经》中植物词汇翻译的范畴化

诗句精简,却被赋予了深远的含义和丰富的意象,诗句也最容易误译,甚至可能产生与原句相反的含义。尤其在翻译《诗经》这样的文学作品时,更要注意结合全文的意义分析,绝不能孤立的逐字逐句的阐释。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掌握诗句的精神实质,简明扼要地力求再现原作,只有这样辩证文字,反复推敲,才能感染读者,达到对等的效果。

既然从认知角度上说,个体范畴化的依据――属性,是事物性质的心理体现。那么在诗歌语言中,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诗篇中受到诗歌情感的影响,具有或强化或弱化的含义,在不同的认知主体心中也会形成不同的折射,体现其多层次的属性。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心气衷曲浓缩在典型的生活画卷中,这就是涌溢深微哲理的诗的意境。景与情交融才能成诗,因此本文从语境,意象以及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植物词汇范畴化的过程。

1.语境

认知语境是认知主体对语言使用的有关知识,是与语言使用有关的,已经概念化或图式化了的知识结构状态。在使用语言时,认知语境对语言的不完整进行补足,语言使用者自觉地根据认知语境激活并选择相关信息。在利用认知语境进行推理的过程中,语言使用者获取语言中蕴含的隐形内容,从而达到正确的理解。

《诗经》中出现的一些植物,之所以能够入诗,可能和当时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现今看来却是一个不能确知的名称。但是根据诗歌语境和注释对植物情态的补足,读者对于该个体有一定的想象。此时,若译者选词时能重现此植物的情态,营造出一样的情境,符合读者的想象,便是可取的译法。下面以“荇菜”译法为例。

《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d之。”参差在现代汉语中有长短高低大小不齐的意思,而在古代汉语中蕴含中多姿的含义,多姿的荇菜飘飘摇摇,春意盎然,采荇的姑娘青春活力,引绵长思念。在各个英译版本中,汪榕培译为water grass,杨宪益译为water plants,他们的译法是采用了基本范畴概念“水草”来取代原文的下属范畴概念“荇菜”,却并未体现出荇菜随波逐流在水中招摇的情态。许渊冲译为cresses(水芹),里雅各译为duckweed,意为浮萍,他们都采取了下属范畴概念取代荇菜的译法,可能由于英文中并没有荇菜这个概念,译者以其形态相似的概念代替,在读者心中营造了相似的情境。

2.意象

意象是一般是一种具体的实物情感寄托,诗人用这种物象来抒感,寄托其情愫。在《诗经》中也存在一些意象,虽然也被用来抒发诗人的情感,但是更重要的是与诗旨的解读有密切关系,或者烘托氛围,或者与诗歌的主要内容有关键联系。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中,诗歌的意象不再仅限于解释为简单的情景交融,而被认为是种思维方式的体现。在这些意象的翻译中,译者必须注意突出它具体体现出的某些功用及属性,从而确定具体词汇选择的范畴层次。

《诗经》中多首诗写到男女交往以植物相赠,比如《邪风.静女》中的彤管,《郑风.溱箱》中的苟药,《陈风.东门之扮》中的握椒。虽然有的植物究竟为何物不确知,但是这些相赠之物多为表达男女之情,比如彤管,"盖相赠以结殷勤之意耳”,《溱洧》之芍药是士与女相与戏谑,“结恩情之厚”的信物。《诗经》中的一些植物,有其特定的隐喻功能,且很多与女性有关,比如“椒”,其果实累累,正是多子的象征,所以用它比喻女子多子,这在《唐风.椒聊》中表现得很明显。多位译者都将椒聊翻译为pepper plant,椒为何物的信息很明确,且《椒聊》全诗都是客观描写椒聊,以达到比兴目的,所以在译法上没什么分歧。而对于握椒的译法,则人各有异,理雅各和汪榕培还是译为pepper plant,而许渊冲并没有译出椒的客观信息,而是译成token of love。很明显,许在此采用的是上位层次的范畴,并不直接译为实物,而是结合椒所代表的男女关系,将此处的画面情态清晰地表达出来。

3.文化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语言离不开文化,而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文化的重要部分。两个国家或民族的相互沟通,不仅在于对语言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背后文化意蕴的理解。作为中国诗歌的萌芽,《诗经》的一些意象负载着厚重的中国文化,而这种文化内涵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其客观特点,而是在历史的使用中人们对其的感受点滴化成的文化心理的凝结,这种属性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在这类词汇的翻译中,更需小心,如果英语中不含此种意象的概念,不可随意置换,即使英语中有客观概念上完全对等的词语,文化意义也难免出现缺省、错误的现象。

《诗经・采薇》描写战后士兵返乡的名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余冠英的语体译文是:“想起我离家时光,杨柳啊轻轻飘荡。如今我走向家乡,大雪花纷纷扬扬。这是诗经里著名的诗句,它就像一幅画,把出征边塞将士们的心情,描画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身临其境。将士们出征的经历,都尽在季节变化,意象倒转中了。“杨柳”一语重点在柳。柳,已成为古人今人某些特定情感的信息载体。汉语语音中“柳”“留”谐音,让人自然联想到柳丝与留思间的内在联系,使折柳赠别之俗带来的。杨柳的名称、形态驻扎在中国的读者心中,而其唤起的送别的意义更直接使读者体会到离别的意境,而这点,西方读者是无法直接理解的。

因此许渊冲将前两句译为When I left here,willow shed tear.译文把抽象的离情化为具体的流泪,这就是把杨柳拟人化了。但杨柳是没有眼泪的,所以英文的眼泪用了单数,表示这不是物质的泪,而是悲哀的象征.。这种将事物深化具体化的方法,未尝不是一个好的译法。

四、结语

综上,《诗经》中一些名物词汇的确切意义难以确定或者难以在英语中找出完全对等的词汇,认知范畴的完全对等移植难以实现。即便以同一层级范畴的词汇翻译,也可能只是处于相近的义域,会存在各自不同的属性,原语读者与译语读者读到原语词汇和译语词汇无法形成完全相同的心理感受。所以在翻译中,译者可以利用认知范畴的理论,在上位范畴词,下位范畴词和基本范畴词中取可取的译法,在翻译的词汇取舍中,考虑诗句的情景再现,旨意传达以及文化蕴含,尽量达到对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李玉良.诗经英译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

[3]孙作云.孙作云文集第二卷《诗经》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4]《外国Z言文学》编辑部编.语用学研究:文化、认知与应用[M].福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植物的现代诗篇5

在这种品牌云集、定位雷同的无缝隙竞争态势下,如何进行创新定位,有效区隔,从而让品牌跳出概念竞争的红海,就成为了品牌建设过程中一道必须面对的难题。

2010年的诗***,就面临着这样一道难题。

在此之前,诗**虽已上市多年,且市场表现不俗,但基本处于品牌定位缺失、认知模糊的状况中,品牌广告语也只是一句较为空洞的“自信之美,诗***”。进入2010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本土日化企业品牌意识的空前高涨,渠道和终端对于诗***的品牌运作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定位作为品牌营销的原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补上品牌定位不清这一课,借用该公司高层的话说,就是要解决“诗***到底是什么”、“它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的基本认知问题。

看似“有机”却“无机”

接到这一课题时,公司前期已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反复酝酿和研讨,并基本形成了一个方向性的意见,就是将诗***定位为“有机植物护肤品牌”,借势“有机植物”这一当前行业内较为热门和流行的概念,进行品牌传播。但充分沟通之后,我发现公司内部对此也存在着一些不同意见和疑虑,而且言之成理。在对“有机植物护肤”定位认真分析和再三推敲后,我认为这一定位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不:

一是不成熟。“有机植物”不只是一个概念、一种潮流,也是有机农业的专有名词,它有着严格的界定。而真正意义上的有机护肤品,同样也是需要专业认证的(目前世界上认证标准最高的是美国的USDA和澳大利亚的OFC)。诗***品牌因为前期并未全面开展过有机护肤品的相关研发,因此,目前的企业资源和产品技术难以支撑“有机植物护肤”这一概念,概念的支持点尚不成熟,如果采用这一定位,很可能最终流于简单的概念炒作。

二是不安全。如上所述,“有机植物”和“有机护肤品”有着严格的标准和界定,如果将来政府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有可能面临着一定的政策风险。

三是不普及。虽然近几年的美博会上,几乎每一届都能看到难以数计的宣称为有机护肤的品牌,说明了有机概念在业内的流行和热门,但另一方面,业内的流行并不能等同于消费者的认知,专业领域与消费市场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尤其对于诗***主打的三四级市场来说,时尚流行概念的传播更要晚于一二级城市。

四是不独到。如果选择这一定位,不仅与美博会上随处可见的众多跟风者没有差异,更重要的是,在目前业内已有某韩系“有机”品牌发力在前,而且广告声势浩大的市场态势下,采用跟随定位和比附定位策略,不仅难以进行有效的品牌区隔,同时也与诗***多年积淀的品牌实力不相吻合。“有机”定位,看似有机会,实则无机会。诗***,完全有条件、有基础建立自身独有的品牌认知。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四个不,意味着此路不通。但有机植物定位不成立,并不代表选择植物护肤的大方向也不成立。诗***现有产品线中不仅有植物系列,而且各系列产品的核心成份,大多采用了植物原料,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品牌积淀,都与植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走植物护肤路线,不仅是迎合了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也完全可以实现由品牌理念向品牌核心价值的转化。

方向既已明确,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敢问路在何方——寻找适合诗***的植物护肤细分化定位。

其后艰辛而充满挑战的脑力激荡,都围绕着这样一个主旨:无论植物甚或有机植物护肤,其功能性利益都在于:天然、纯净、无污染、无刺激、近零负担等等,这些,诗***都能做到,而且做得不比别人差,因此,这些主张毫无疑问应当是新定位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面对这些几乎已是每个品牌都必然提及的诉求点,我们究竟要以怎样一种具备差异性的诉求方式来表述,才能使诗***跳出这片概念的红海,真正凸显这一品牌的核心利益所在?日复一日的脑力激荡,虽然产生了诸多想法,但始终没有能让自己为之振奋的创意,我陷入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思维困境。

为了打破僵局,我再次与该公司总经理进行了沟通。看着我带过来的那些方案,他也认为还欠缺足够的力度和亮点,希望我能再深入挖掘一下各种不同的植物定位间的差别,从本质着手,找到真正属于诗***的品牌发展路径。

好的创意往往需要催化剂,而且往往就是一句话、一个词。“从本质着手”,使我重新看到了曙光。果然,随后的创意发想中,灵感翩然而至,一个为诗***量身定制的的品牌定位不期而来——

优生植物美肌艺术

“优生植物美肌艺术”的几大优势在于:首先它是真正具备创新性、独占性的品牌定位,在林林总总的植物护肤品牌中可谓独树一帜,独此一家。其次,“优生”一词易于理解,没有传播障碍,而且能够直接激发优质、优良、优越等正面联想。再次,“优生植物”一词虽属独创,但却并非缺乏现实依据的空中楼阁,从理论上说,有植物优生学、生物基因学、植物胚胎学等为基础;从实践上说,已有各种植物优生素广泛运用于番茄、棉花、西瓜等农作物种植。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好定位也会自己发光。对于“优生植物美肌艺术”这一定位,我本人充满了自信,相信它是有说服力的,但是,仍然要感谢提案会上各位公司高层的慧眼识珠,大家几乎毫无分歧地在我提交的众多方案中选中了它。

方案通过后,经过进一步完善,对“优生植物美肌艺术”的扼要阐释提炼如下:

一、优生植物:

优生植物=优良的植物品种+优越的生长环境

优良的植物品种:选育优良的植物品种,使植物具备先天的生长优势。

优越的生长环境:在纯净、无污染的原生态植物生长环境下,进行栽培和种植,从而诱导植物优良基因的充分表达,彻底发挥植物的优生潜能,使植物生长质量更为卓越,且品种逐代、逐年优化。

二、美肌艺术:

美肌:强调品牌价值与产品利益。

艺术:首先,艺术一词的联想与“诗***”唯美的品牌调性相吻合;其次,正如日本品牌设计大师原田进所说:“技术若是发展到极致就成为了艺术。”可见,艺术是超越科技的更高境界,是科技的极致。

植物的现代诗篇6

【关键词】曹植;诗歌;意象;少年;理想

建安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乐府诗逐渐转变为文人诗,诗由外在的言事而转入对诗人心灵的展示。曹植作为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其创作尤以五言诗为著名,“五言自汉迄魏,得思王始称大成”(李重华《贞一斋诗话》)。古人对曹植的诗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钟嵘的《诗品》更是对曹植极为推崇,称誉“植诗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曹植的诗歌擅用意象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这也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诗赋创作方法,曹植兼笼前人之美,结合自身的思想阅历,形成了柔情丽质又兼有肝肠气骨的诗歌风格,开拓了诗歌的意境,形成了独特的个人意象群。曹植诗歌中的意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物意象,如“少年”、“美女”、“怨妇”、“仙人”等;另一类是物象,如“飞鸟”、“转蓬”等。诗歌中的意象可以被看做是诗人人格精神的物化,本文试就曹植诗中“少年”的意象进行分析,发掘诗人的自我形象以及寄托于诗歌中的精神理想。

一、乐极衷情来的京洛少年

《名都篇》是曹植早期(公元二一九年以前)的诗歌作品,此时期是曹植一生生活最为优裕的时期。上乘父母的宠爱,下有亲好的游从,虽然曹丕被立为太子,曹植不无失意,但是毕竟骨肉无恙,知交如故。所以曹植这一时期的作品多叙酣宴戏乐之事,《名都篇》就颇具代表性: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问。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馀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臇胎鰕,炮鳖炙熊蹯。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后人大多数认为此诗是诗人早期贵族享乐生活的写照,这类叙酣宴戏乐之事的诗歌确实给人以“公子不及世事,但美邀游”的印象。郭茂倩则认为“名都者,邯郸临淄之类。刺时人骑射之妙,游骋之乐,而无忧国之心也”,郭茂倩虽看到了篇章外的箴规讽谕之意,却仍忽视了乐极背后的哀情。奢侈享乐的贵族生活带给曹植的并不都是欢乐,还有欢乐背后更深刻的悲凉。吴淇认为《名都篇》写驰骋,写宴饮,“只是牢骚抑郁,借以消遣岁月一片雄心无有泄处。其自效之意,可谓深切著明矣”。曹植此时虽得享华服美酒、知交欢宴,心中却忧思曲终人散、时不再来。“按子建黄初元年即被遣就国,此当系建安中居京师所作。结云清晨来还,则盘游无已可见,却含而不露。信如陈胤倩云‘万端感慨,皆在言外’”。

二、幽并游侠儿的英雄少年

曹植早期的言志诗以《白马篇》为代表,云: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桔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是乐府诗,此诗题是赞颂英雄侠士的。《白马篇》塑造了一个有精绝的武艺且兼有为国献身的美德的“幽并游侠儿”。诗人从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角度诠释了这一武艺精绝、忠心报国的白马英雄形象。这位英雄经征战而“扬声沙漠垂”,长期不懈地刻苦勤练,他的武艺已极为精深,“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更难得的是,为了解除国家的灾难,他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不是直接说自己“甘心赴国忧”,而是把他的激情壮志,凝聚在更完美的白马游侠身上,尽情歌颂他,倾其才力来塑造这个有血有肉的高大形象,从而寄托自己沙场杀敌渴望为国立功的壮志雄心。有学者认为《白马篇》中游侠儿的形象是曹植的“自我写照”,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贴切。如果说此少年的形象是曹植理想人格的化身就更为精确一些。它包含了曹植对建功立业的追求,这与曹植生活于汉末动乱时期“生乎乱,长乎军”的经历有关,更是体现出他对从小接受的儒家文化对人生价值给予积极肯定的人生“三不朽”之“立功”的不懈追求。《名都篇》和《白马篇》这两首诗“恰恰表现了曹植人格的两级,《名都篇》中豪华放诞的‘京洛少年’,是子建的‘本我’,《白马篇》中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幽并游侠儿’,是子建的‘超我’。此两级的融汇、交壤变生成了早期子建之‘自我’”。

三、利剑不在掌的无奈少年

魏文帝自被立太子时就对曹植深有忌讳,因为魏武帝尚在,隐而未发。所以一当即位,便想法设法要杀掉曹植,诛杀曹植的党羽,使其失去左膀右臂。基于环境的突变,曹植的诗歌内容和情调也大异于前,写法上往往索物寄情,引类譬喻,所以常有言外之意。“友失之痛”是曹植中后期(公元二二零年至二三二年)诗歌中常反映的情感,《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云:“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虞并其男口”,眼看昔日挚友被诛,还是为自己所累,曹植只能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痛苦。《野田黄雀行》云: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问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植物的现代诗篇7

关键词:曹操;曹丕;曹植;《诗品》

锺嵘《诗品》将三曹父子诗歌划分为三等:陈思王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为上品;魏文帝曹丕“鄙直如俚语。惟‘西北有浮云’十余首,殊美赡可玩”,为中品;魏武帝曹操“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为下品。锺嵘对三曹父子诗歌的品评似乎已成定论,后世多引《诗品》语。但我对三曹诗歌品级的评判有着不同的观点。我认为,曹操诗歌为上品,曹丕诗歌为中品,曹植诗歌为下品。

一、上品曹操

锺嵘评价曹操“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是中肯的;宋代敖陶孙在他的《诗评》中说:“魏武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锺嵘所说的“古直”,“古”不仅指曹操诗歌体裁之古,也指其诗歌语言风格之古朴质直。从语言风格来看,在建安诗人中,曹操的诗与汉乐府最为接近,语言十分朴素,几乎完全不加修饰。正因其朴素、天然、直抒胸臆而不加修饰,更突显其内容的充实、感情的真挚,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薤露行》、《苦寒行》等等。诗风悲凉慷慨,念之断人肠。曹操的诗虽直白,却让读者有联想、有思考,回味无穷。

曹操的诗歌,有四言诗、五言诗和杂言诗等,体裁很多。他的五言诗艺术上大都注重结构的完整性,都以写实为主,同时也善于运用比兴的手法。杂言诗和四言诗则多是依乐府曲调作的,“依曲调填词”,所以其句子的“长短杂凑”,都与曲调有关。在语言风格上,也与汉乐府相近,不加修饰,直白质朴,甚至不怎么在诗篇章法上作安排,任情抒发,曹操意在学习乐府民歌的真朴。可以说,在建安诗人中,在神理上接近于汉乐府诗的就是曹操。在这些诗歌里,曹操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加任何修饰的和盘托出,展现在众人面前。鲁迅说曹操的诗风“通M”,是很恰当的。

二、中品曹丕

同样作为政治人物,曹丕的诗与其父亲相较,更像是文人诗。曹丕身份贵为储王、帝主,却有一种忧郁的文人气质。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这样评价曹丕:“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的确,曹丕的诗不像曹操的诗那样气韵沉雄、悲凉慷慨,而是有些女性化倾向。他的诗歌学习汉魏乐府民歌,风格清新秀丽,抒情悲婉凄清,语言通俗流畅,形势变化多样。他的代表作《燕歌行》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文人七言诗。《燕歌行》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拟写闺中在秋夜思念出门未归的丈夫,倾诉自己独守空房,对月伤情的怀抱,最后以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故事比喻自己相思的衷肠。全诗融写景、抒情为一体,秋天的凄清气氛为孤独的心绪起了烘托与渲染的作用;而一韵到底、句句押韵的形式,婉转流丽的舒缓旋律,流畅的语言、抑扬的节奏,也使得一种感伤的情调和声韵和谐的美感跃然而出。

曹操与曹植的诗大都体现了他们作为权力中心领袖人物的内心世界。但是,曹丕的诗似乎是有意在回避政治,从建安诗歌政治主题中淡出。他的诗歌,浸润着一种闲逸自适的雅趣,偏重于感性体验。他写乐府,与其父曹操一样,都是要付之乐工的。他本人又精通乐理,能调筝作歌。所以他的诗,乐感很强,诗乐相生。

三、下品曹植

曹植的诗作很多,现存诗九十余首,且绝大部分为五言诗。提起曹植,人们大多会同情他的遭遇,他遭到曹丕父子的打压,抑郁不得志,报国无门。锺嵘更是对曹子建大加赞赏,将其列为上品。但是有的时候读曹植的诗似乎没有那么精彩。

我对曹植诗歌的第一感觉是:细碎、拖沓。他不像曹操诗歌那样慷慨豁达,“辞达而已”,而是要把一件事情细细讲来,尽管对方已经明白他要讲的意思了,但曹植还要用大量细碎繁琐的文字去细细描绘,反而令人生厌。曹植诗歌给我的第二感觉是:满纸怨气。这当然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青少年时期为曹操宠爱,几乎立为太子。但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励”,终致失宠。曹丕即位后,曹植遭到了严酷的迫害和打压,脍炙人口的《七步诗》即作于此时。曹植被一再贬爵徙封,虽名为王侯,然实同囚犯,抑郁不得志。魏明帝曹奔涛唬身为叔叔的曹植在政治地位上仍然没有起色,虽然几次上书请求任用,却屡屡遭到拒绝,无奈只生活在愤懑困顿、郁郁寡欢之中。这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歌也充满了各种不得志的抱怨与愤慨。较之其父兄的诗歌,曹植诗终究是羸弱一些。而人们偏爱曹植的诗歌、抬高曹植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恐怕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受尽排挤和压迫而产生的同情心理。

四、结语

也许笔者对三曹的诗歌评价过于感性和主观,但这就是我作为一个诗歌阅读者的真实感受。我认为,曹操诗歌格调上高于曹丕诗歌,曹丕诗歌理性、简丽于曹植诗歌。操诗上品,丕诗中品,植诗下品。这就是我对三曹诗歌的定位。

参考文献:

[1][清]沈德潜.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1963.(第1版).

植物的现代诗篇8

摘要: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植物造景是古典园林的设计元素。园林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还能为人类创造一个观赏的艺术空间。本文试图对古典园林的特点、发展演变和植物造景在古代园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求为我国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植物造景 古典园林 应用

古典园林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建筑、山石、水体、植物是构成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而植物景观更是在园林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园林基本功能的发挥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园林植物造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还为人们创造了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造园家克劳斯顿曾言,园林设计归根到底就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人类的生态环境。可见,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有着重要地位。

一、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特点

(一)师法自然的种植

师法自然是我国古典园林植物培植的基本方式,主要指在尊重树木自然生长习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和培植。如阳性植物应“引东旭而纳西晖”,阴性植物应“植北囿而领南薰”。这种种植方式无疑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在人与自然和谐成为全社会共识的今天,师法自然的种植方式对现代植物造景有着重要启迪意义。

(二) 人文意境的表达

植物与人类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影响着人类的社会文化,由此衍生出许多与植物相关的文化,如与植物食用、药用价值相关的物质文化;以植物为载体的传统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化心态等。可以说,文化是植物景观的灵魂。古典园林设计无不受儒道释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如道家的道法自然、周易的风水意向等都深深影响了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

(三) 以人为本的宗旨

植物造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人,为了人的欣赏与感受,植物造景应符合人的审美心理与行为心理。我国古典园林就始终将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基本设计理念,传统的“玉堂春富贵”、“岁寒三友”等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如诗如画、步移景异、情景交融的植物造景设计,可以传达出深邃的思想情感,能够愉悦人的精神情操,因而深受古人推崇。如木香清阴棚架,葡萄串珠枝棚;春日繁花烂漫,炎夏交柯绿荫;芳草满覆园地, 庭园怏然丽质,等等,这些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对人的审美情感的关注。

二、传统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发展

我国的古典园林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学家曾发现新石器时代的一块刻有花纹的陶块,这说明在7000年前我国就有了花卉栽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古典园林也在不断发展。我国最早的园林是殷商时期的囿,后发展成了以种植观赏性花木的园苑,从《诗经》中可以知道这些园林植物主要有桃树、李树、木瓜、梅树等观赏性花木。其中,《离骚》中就有“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样的诗句。①

隋唐时期是园林的全盛时期,隋炀帝的西苑内既有各种名花,也有郁郁葱葱的杨柳、修竹,与山水、建筑交辉相应,景色如画。唐玄宗的宫苑中,植物搭配合理,兴庆池畔种有醒醉草。宋元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成熟期,宋代出现了以花木为主的园林,如李氏仁丰园、天王花园子等;在元代许多寺院都建有的园林,其中以西湖旁的大承天护圣寺最为著名;清代园林已日趋成熟,植物配置与造景更为合理,如丛桂之内,不能种植其他花木;在漏窗、景窗前配置园林植物等。

三、植物造景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乔木、灌木、花卉等都是我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材料,常被用来点缀山石、水榭,或自称一体。山水画家郭熙说曾言,“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有了植物,园林才会显示出生机与活力,呈现出华滋之美。

(一) 诗情画意与造园的结合

中国古代园林深受山水画艺术、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视“格调”,力求体现色、香、韵,追求深邃、含蓄、悠远和情景交融的意境,喜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偏爱曲径通幽的环境。②如承德避暑山庄的景点多是以树木花卉为主题,如梨花伴月、曲水荷花、万树园等;在风景布局上,有的突出梨树的轻纱素裹,有的突出松树的峰峦滴翠。

我国古典园林十分注重古树名木,正如《园冶》所说,多年树木,碍箭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研数桠不妨封顶。当古树与建筑物发生矛盾时,宁可舍弃建筑物也要保住古树。园林是融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为一体的艺术品,它以自然美为依托,植物造景更是其不可或缺的元素,为表现自然美,在选择花木上要讲究“三美”,即树冠的疏密曲直、树叶的形状、树皮的质感等要体现姿态美;树干、树枝等都应体现出色彩美,如青绿的翠竹,红色的枫叶;种植的各种花木应有自然淡雅的色香美,如兰花的清幽,腊梅的淡雅等。

(二) 造景中的植物选择

我国的植物造景常象征、寓意等有着密切联系,花木不仅可以展现自然美,还可以展现设计者以及主人的精神境界,如牡丹、桂花象征着富贵、权力等,荷花、梅花等象征着高洁的品行,松柏象征着坚强与长寿。再如竹子被比喻为气节君子,象征着“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的高洁品格;③而“夜雨芭蕉”表示宁静、安详的气氛。中国古人追求天人合一,认为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就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这种思想体现在植物造景中就是追求错落有致的人工群落,努力使山水、建筑等与自然融为一体,使园林与环境相协调。

(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植物造景

中国古典园林有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向,一是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富丽堂皇的发展模式,二是以私家为代表的幽静典雅的发展模式。在宫廷中,玉兰、海棠、桂花等几乎成了植物搭配的主调;在色彩上,多使用色彩鲜艳的红色、黄色花木,以此来表示喜庆和象征皇家威严。④而私家园林多种植松、荷、菊等花木,以体现节操与高尚,常用小花盆种植花木,并将其置放于厅堂或案几上。私家园林追求的不是鲜艳的花朵,而是悠然自得的韵味。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有着崇尚自然、注重意境表达等特点,它对今天的造园实践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继承与发展古典园林的文化精髓,正所谓“从来多古意, 可以赋新诗”,只有将传统因素纳入现代文化结构之中,才能实现现代园林艺术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73.

[2]吴隽宇等.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M].中国园林,2001:84-86.

植物的现代诗篇9

“两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来了,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春天气温升高,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物自由地漂浮在水中,使春水荡漾着绿波。这样学生不仅从古诗中欣赏到了江南春天的美景,还对植物类群中的藻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为藻类植物的进一步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民种F去的是种子,收获的粮食也主要是果实和种子,可以说,我们都是靠种子植物来养活的。这样学生对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即能产生种子且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就印象深刻。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古诗是对于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被子植物的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联系到每个人类个体,不也是经历类似植物这样的生命周期吗?人生苦短,每个人只有在人生成长阶段,吸取丰富的知识营养,才能在人生成熟时期,享受到丰硕的果实。这样对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括的情感态度则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大多数作物的播种季节。为什么在春天播下去的种子容易长成幼苗?这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有关。通过知识的讲授之后,进而让学生联系自己,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不同样也与自身内因和外因密切相关吗?希望同学们能把握好人生的“黄金时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就有水到渠成之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从学生熟悉的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可了解干万枝条及绿叶,都是由芽发育成。这样非常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芽的结构怎样?为什么小小的芽能萌发成新的茎叶来?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古诗生动贴切地比喻了人猿同祖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人类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保护我们的近亲这些濒危的现存猿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否则,人类也有可能走向绝灭的境地。从而迫切地唤起人类爱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千里莺啼绿映红“。在唐代诗人杜甫和杜牧的笔下,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啁啾的鸟鸣使大自然充满生机,鸟类是_人类的好朋友。

“粱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唐代诗人白居易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反映了生物繁衍后代的本能。联想到每个同学的父母,哪一个不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代诗人李商隐这首委婉凄美的爱情诗句,曾影响许多后人。但当我们学完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知识之后,再分析这首诗其中有失科学性的地方,同学们若让你做个小诗人,你能通过改其中两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吗?学生都跃跃欲试,其中不乏有妙笔之处。

植物的现代诗篇10

关键词:《诗经》;二十八宿;生物学;医药学;地学;物候学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5-0054-00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集,它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五百年的生产生活史实,其中不少诗篇记载了当时比较先进的科技成就。下面对《诗经》中的科技成就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天文方面,是《诗经》所记的科技中成就最大的项目。《诗经》已经提到作为古代天球坐标体系的二十八宿的火(心)、箕、斗、定(室、壁)、参、昴、毕、牛、女及太阳、月亮等十一个星宿。

《豳风・七月》:“七月流火”,“火”,即“大火”,又名心宿二,以色红似火而得名,为二十八宿之一,有星三颗。它是夏天夜晚空中主要亮星之一,体积为太阳的2,700万倍,距离地球为424光年。心宿二(即“大火”)每年暮春的黄昏出现在天空当中,六月便逐渐西斜,七月便在西边向下“流”,故诗云:“七月流火”。

《小雅・巷伯》:“哆兮哆兮,成是南箕”,“南箕”即为箕宿,为二十八宿之一,有星四颗,呈现梯形,形似簸箕而得名,《小雅・大东》:“不可以簸扬”,是说箕宿形似簸箕却无法扬米去糠。

《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北斗”又称北斗七星,在天空北方排列成斗状或杓形的七颗亮星,虽如勺斗却“不可以挹酒浆”。北斗星在古代是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接北斗第一、二颗星,顺其延伸约5倍处,就是北极星。

《风・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楚宫”,“定”为古星名,即为“营室”,原包括室宿和壁宿,后专指室宿。《尔雅》指出,室宿,又称营室,古称“定”。室、壁宿都为二十八宿之一,室、壁两宿共有四星,呈现为长方形。在黄昏时辰,室、壁四星出现在正南方的季节,恰是农事忙完,气候适宜,古人多利用此时营造房屋,故四星统称“营室”。

《召南・星》:“彼小星,维参与昴。”其中“参”为二十八宿之参宿三星;“昴”为二十八宿之“昴宿”。参宿三星在冬季的夜晚位于天空下南,此时节草木萧落,百姓多伐薪为炭,挂网罢渔。所以《唐风・绸缪》诗云“绸缪束薪,三星在天”;《小雅・苕之华》“羊喷首,三星在(瘦羊耷首咩,星光空照〔捕鱼工具〕)”,讲的都参宿三星。人们肉眼可见的昴宿则为较亮的七颗。实际上,它是昴星团,由780多颗星构成。

《小雅・大东》:“有天毕,载施之行”(那长柄状的天毕星,直列成行,斜挂在天空)《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当月亮经过天毕星时,天就要下滂沱大雨)“天毕”即毕宿,简称毕。有星八颗,形似古时田猎用的长柄网,古时对这种长柄网即称毕。

《小雅・大东》:“彼牵牛,不以服箱”,(明亮闪烁的牵牛,可惜不能驾车啊!)牵牛指牛星,俗称牛郎星,又名河鼓三星。牵牛星是夏秋夜晚天空中主要的亮星,光度为太阳的8倍,直径为太阳直径的1.68倍,表面温度约7000°C;牵牛是以牛郎和织女的神话传说命名,所以诗中说“不以服箱”,说它并不能驾车。《小雅・大东》:“彼织女,终日七襄。”织女指织女星,又称天孙,有三颗星,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织女位于银河西,与银河东的牵牛星遥遥相对。约在夏秋的夜晚,织女星是天空中主要的亮星之一,而且出现的时间也长。

《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果果出日。”《小雅・天保》:“羔裘如膏,日出有”等等。这些诗篇的“日”指太阳这颗恒星。

在《诗经》的20首诗篇中,这些星宿共出现41次。当时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天文密切相关,加之统治者常借助天命,所有这些因素推动了中国古代天文的发展。《诗经》还有天汉(银河)的记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所记的银河世界,实在是奇妙无比。尤为重要的是,《诗经》中还记述有日食现象,《小雅・十月之交》有“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这是古代文献所记述的世界最早(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可靠的日食记录。

生物学方面,《诗经》中记载了大量的动植物知识,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生物领域的观察成果。

《诗经》中有149首诗涉及各类动物,主要有鱼类、鸟类、家禽家兽类、昆虫类、猛兽类、蛇类等72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鱼类、鸟类和马等。几乎包括当今常见的所有的动物。如牛、羊、马、鸡、猪、兔、鹿、狐狸、獐、虎、豹、狼、鹗鱼、老鼠、龟、蛇、貉、鹤、黄鹂、鹭鸶、麻雀、乌鸦、大雁、鹌鹑、猫头鹰、布谷鸟、燕子、斑鸠、鸨、雉、鸳鸯、蚂蚁、蚊子、蜘蛛、苍蝇、蟋蟀、蝎子等等。当时人们还有饲养动物的园地。如《诗经・大雅・灵台》:“王在灵囿,鹿攸伏。鹿濯濯,白鸟。王在灵沼,於鱼跃。”诗中所写的灵囿,就是养有禽兽的动物园。灵沼就是饲养鱼类的池沼。诗中还描述了园中鸟兽鱼类活泼驯服的景象,反映了人们已掌握了许多动物的习性规律。《诗经》收录了135种植物,类共分为11类:野菜、栽培蔬菜、栽培谷物、药材、水果、纤植物、染料植物、建舟器具用材、非木材类之植物用材、观赏植物、具象征意义的植物等。反映了周民合生活、自然与艺术的杰出智慧。“蒹葭,白露为霜”(《秦・蒹葭》)“隰有楚,猗其”(《・隰有楚》)“蒹葭”就是“芦苇”,“苡”是“车前草”,“楚”是“猕猴桃”。

医药学方面,《诗经》中反映了周代药物知识的进一步积累,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

《诗经》记有许多中草药,如葛(根)、苓(茯)、芍药、蒿(本)、芩(黄)等。《诗经・大雅・绵》:“周原,,堇荼如饴”“堇”一说乌头,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湿寒邪。《诗经・周南・苡》:“采采苡,薄言采之”,“苡” 车前子,地衣,车前科,多年生草本,嫩叶可食,种子药用,利尿清热渗湿通淋,明目祛痰,治难产。《诗经・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苓”甘草。一说苍耳,一说黄药,一说地黄。《诗经・风・载驰》“陟彼阿丘,言采其”“”是贝母草,葫芦科,苦,微寒,归肺、脾经,散结、消肿、解毒。《诗经・王风・中谷有》“中有,其乾矣”“”即益母草,唇形科植物,苦辛、微寒,归肝、心包经;活血调经、利尿消肿。《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一曲,言采其”“”即泽泻草,甘、寒,归肾、膀胱经,利小便、清湿热。《诗经・豳风・七月》“四月秀”“”即远志,苦、辛、温,归心、肾、肺经;安神益智、祛痰消肿。《卫风・伯兮》的“谖草”即萱草,忘忧草。甘、凉、有小毒,利水消肿、凉血。《唐风・葛生》的“蔹”即白蔹,攀缘性草本植物,根可入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这不仅在药物学上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也有利地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地学方面,《诗经》留下了许多生动的记载,为以后的地学发展构建了基架。

《诗经》中,有不少关于湿地、泥沙、泉水、山地、河流、沙洲、地下水、地震等方面的记述。如《诗经》的头条写的是湿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是写湿地的。“相彼泉水,载清载浊”(小雅・四月)、“径以渭浊,其”(邶风・谷风),这是以水体的清浊来比喻事物的变化,说明周人很早就注意到河水的含沙量问题。涉及山地、丘陵、谷冈的诗在《诗经》中共有47首,说明周人对地形地貌是格外关注的。“鼓钟将将,淮水汤汤”“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说的是淮水和沔水,这是关于河流的记述。“爰有寒泉,在浚之下。”(邶风・凯风)、“冽彼下泉,浸彼苞穰。”(曹风・下泉)、“沸槛泉,维其深矣。”(大雅・瞻卯)、“有冽泉,无浸获薪。”(小雅・大东)、“我思肥泉,兹之永叹。”(邶风・泉水),这里“下泉”(即下降泉)、“泉”(即裂隙泉)、“槛泉”(即上升泉)、“肥泉”等的分类,可见当时人们对地下水已有较多认识。《小雅・十月之交》、“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描述的是当时的地震的灾情,在《左传》中也印证了是周幽王六年十月(即前776年),关中发生大地震,“岐山崩,三河(河、洛、渭)竭。”地学的发展与当时人们定居生活和农田灌溉密切相关,人们在查勘测量、气候观测和寻找水源的活动中积累了先进的科技知识。

物候学方面,《诗经》所载,启开中国物候学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