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游记十篇

时间:2023-03-19 04:08:08

植物园游记

植物园游记篇1

国庆节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厦门万石植物园玩。

万石植物园分为热带雨林景区、药用植物景区和沙生植物景区。我们先去了热带雨林区,那里的景色全是仿热带雨林造的。崎岖的小路两旁树木从生、绿树婆娑。有高大的菩提树、婀娜多姿的木沙椤、长满了香蕉的香蕉树、一种叶子上有两种颜色的变叶木。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树,真是千姿百态、形象各异。林区还有许多人工喷雾的喷头,在白色水雾的笼罩下,眼前的景物若隐若现好像披上了一层白纱,我们似乎在仙境里一般,同时又感觉十分凉爽。林区还有许多人造湖,有的湖里种植着美丽的荷花,粉红的、紫色的漂亮极了;有的湖里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浮萍;还有的湖里什么植物也没有,细心的你如果伏下身子来就会发现在那波光粼粼的水面下,自由快乐地生活着许许多多的鱼儿,有活泼可爱的小黑金鱼,还有几条胖胖的大红鲤鱼,瞧它们游得多欢快!看着这些美丽的景色,我的心情也好极了。

我们走到沙生植物区,脚下全是沙石路,炙热的太阳烤得我们受不了。沙生植物区里最多的就数各种各样的仙人掌和仙人球了,它们有的一簇簇的,像一个个乒乓球拍挂在枝干上;有的长得非常高大浑身都是刺儿。不时的,我还能看到几株纺锤树。我们来到了沙生植物博物馆,一进门就被那巨大的“摩天仙人掌”给吸引住了,瞧它有四、五米高呢!博物馆里还有许多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仙人球令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这次来厦门万石植物园,我们玩得多尽兴呀!真是不虚此行!

植物园游记篇2

我踏着滑板在前边走,玩累了,就拉着外公外婆在路边的亭子里休息。放眼望去,秋天的花卉植物园依然处处苍翠、繁花点点。我们穿过一大片茂密的竹林,来到紫葳的长廊。花架上爬满了弱不禁风的花枝,花枝上缀满了橘红色的、喇叭形的花朵。外公告诉我,紫葳也叫凌霄,虽然花色很艳丽,但没有挺立的树干,只能攀附别的大树往上爬。所以白居易才借凌霄“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的特性,讽刺那种趋炎附势的小人。走进荷塘的中央,我们站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小木桥上,欣赏着重重叠叠亭亭玉立的翡翠般的荷叶,想象着满池荷花盛开的时候,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穿过草坪,我们来到“花王角”。 “花王角”不愧是花卉植物园的“镇园之宝”,这里有320多株花王,每一株花王都是经历过千辛万苦才从全国各地移植到这里来的。其中,有400多岁的桂花树,有880岁的重阳木,还有一株“紫薇王”,树龄竟然超过了1000岁呢。在“花王角”旁边,还有一种树干光溜溜的、开着紫花的花木,牌子上写着“紫荆花”,起初我还以为这就是久闻大名的香港特区的市花呢。妈妈告诉我,这种紫荆花虽然和香港的市花同名,但在“群芳谱”中却是另外一种花卉噢。香港的那种紫荆花属于苏木科,而苏州的这种紫荆花则属于豆科。

最后,我门又参观了月季花和太阳花。外公说:“月季花得名于月月季季都开花,除了冬天。”你看,现在不是还有红的、粉的、黄的、白的,各色月季花正在争奇斗艳吗?太阳花虽然花朵很小,但是很漂亮。红通通、金灿灿、白花花,一片连着一片,把整个花圃都占满了。外婆说:“太阳花的生命力可旺盛了,只要播种一次,成熟的种子落到地上,以后年年都会繁花似锦。”

植物园游记篇3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植物园。首先,我们去了热带植物宫。

热带植物宫的大厅内有一些热带植物。最漂亮的就数三角椰子啦!三角椰子枝叶繁茂,片片叶子尖尖的,像一个锋利的小长矛。我们又走进热带雨林植物的天地。那里有许多秘密生长旺盛的植物,如:神黄豆、毛瓜馥木、高山榕、刺痛草、马蓝等。看!佛肚竹胖的还真像弥勒佛的肚子!无忧花小小的,很漂亮,好像真没有什么烦恼似的......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热带果树的天堂。那儿有黄蝉、叶子花、华盛顿棕、旅人蕉、神秘果等植物。LOOK!能解瘴毒的槟郎满树秘密的叶子;菠萝、龙眼、芒果也是枝繁叶茂。热带植物宫中真漂亮。

接着,我们去了多肉多质植物的王国,那里是居住在沙漠的植物赖以生存的世界。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了许多巨型仙人掌。有必要种这么多仙人掌吗?走近一看,才知道这些仙人掌还有各种各样的名字呢!你看,这边就有金琥和鹫锦等巨大植物呢!咦?这几个巨鹫锦怎么和同类不一样?走近牌子才知道,这几个巨鹫锦是变形的呀!哇!好粗的树干哇!是什么树呢?哦,原来是猴面包树。我们还看到了百岁兰、火龙果、仙女之扇、月兔耳、翠云等耐旱植物。

植物园游记篇4

实践地点:江西省庐山

实践人员:

实践用具:数码相机一台,每位成员备用记录用的笔记本和笔等

实践方法:1. 查阅现有资料,了解庐山的植物多样性及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2. 实地考察,分门别类地记录,采集标本并拍成照片

3. 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整理材料,分析记录成果并总结。

指导老师:

实践时间: 2010年6月5日至6月15日

图片及资料展出时间: 2009年6月16日至23日

注意事项:1、小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做好配合

2、活动过程中要实事求是、端正态度

3、严谨考察,详实记录

4、成员之间多交流互动,活动后期认真作好总结

实践目的:

本次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让广大的同学了解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的破坏可以引发生态性“灾难”的后果,结合生态旅游关注人与自然应有的和谐.让广大的同学乃至整个社会认识到植物种类多样性的重要,并且通过庐山生态环境的调查和开展校园图片展活动让我们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能有更大的热情和动力去保护我们的大自然母亲. 另外,通过野外实习,使同学们增强了集体观念,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开阔眼界,了解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美丽的大好河山,从而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爱专业、爱祖国的情怀。

实践背景:

1. 庐山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类型复杂、植物被垂直带谱较完整的一座山地。风景区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森林荫郁,植被丰富.然而其植被破坏也很严重,尤其在山地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段,由于人为的 因素,自然植被已经面目全非,许多珍稀的植物已经濒临灭绝,给庐山的植物多样性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 江西庐山植物园在中科院植物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建立“长江中下游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基地”。目前,植物园已对40科77属94种的植物实施了迁地保护,为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该园新开辟了珍稀濒危植物区,以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恢复和持续发展为研究方向,在迁地保护、致濒原因、生存力、有效种群、最小存活种群、保护生物学、遗传育种、人工繁殖和驯化等方面深入研究;并进行珍稀濒危植物的回归再引种,实现珍稀濒危植物野生种群的恢复,使该园成为珍稀濒危植物种质保存基地和科研基地,为社会提供有重要经济用途的珍稀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繁育和驯化技术。目前,该园驯化成功的国外优良树种,有柳杉、冷杉、花柏、金松、欧洲云杉及一部分珍稀濒危植物已在我国不少地区推广。

3. 位于庐山北麓的部级森林公园———莲花洞森林公园内违规建房成风,美丽的风景惨遭破坏。更令人震惊的是,大多数新建的别墅宾馆都没有取得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土地证。

实践方案:

(一). 结合生态旅游的思路,要密切关注人们在开发庐山的同时,可能有的对庐山生态环境的破坏,用实证的资料数据呼吁人们保护大自然.如何人们大量在山上建别墅,没有规划性地浪费土地,以及旅游资源开发不当等.

植物园游记篇5

到了植物园南门口,远远就望见了一棵仿真大榕树,这就是我们小记者团的汇集点---大榕树下。在大榕树的左右两旁有翠绿的草儿,在大榕树前面的广场上,有六个用花做成的大柱子,上边悬挂着六个大字,是“第六届赏花节”。我想三月份植物园里的花朵大多都开了吧,是专门叫人们来赏花的吧!到了九点整,小记者们差不多都到齐了,王老师讲了一些去植物园的注意事项和我们的游览顺序,我们依次去海棠园----樱梅园----木兰园,我们的活动 还 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游园赏春”、“花卉科普”、“栽植体验”,介绍完这些我们就出发了。

刚进植物园的大门,就看见用仿真的玫瑰花做成的“中国梦”的造形,气势宏伟,下边摆的是三色堇,红黄搭配,显得格外亮丽。到了海棠园,听园林阿姨讲,西府海棠是我们宝鸡市的市花呢!西府海棠有许多颜色,主要为深红色,叶子非常碧绿,不论从那儿看,西府海棠都在海棠这个大家族中是最美的,似婷婷少女,怪不得它是宝鸡市的市花呢!

游完海棠园,我们穿过林荫小径,来到了樱梅园,因为樱梅园在人工湖旁边,所以能看到碧绿的湖水,垂柳姑娘的头发垂到湖水里,显得楚楚动人;风儿吹过,垂柳姑娘的绿发轻轻的飘荡着,显得悠闲自在;湖面上还不时的划过小船,显得格外浪漫。在樱花树下轻轻的摇几下树,粉红色的花瓣就会像蝴蝶那样慢慢的飞舞下来,还有人在这儿拍婚纱照呢!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儿呢?那是因为他们就喜欢这样浪漫的风景,正如白居易所写的诗“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看来樱花真美丽呀!还有梅花,梅花是冬天开的,到现在还没有凋零,真是坚强啊!毛泽东爷爷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写到:“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这首词充分体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坚忍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游完樱梅园,我们来到了木兰园,木兰园里一些品种的木兰花开了,一些还没有开。那一朵朵白的如雪、粉的如脸的木兰花,一个个争奇斗艳,白的非常纯洁,就像我们的心灵一样,穿过林荫小道闻到了泥土的芬芳,花儿的清香,走过小径,就到了位于植物园中央的广场。广场大约有200平方米左右,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棵迎客松,迎客松的枝叶平平的,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广场的周围栽植着许多红叶李树,开出一朵朵小小的、密密的白花儿。看到这些,我就对妈妈说:“你看那些红叶里的花儿多好看呀!咱们太白县的红叶李花才有一点点小花芽,而宝鸡植物园里的春天就是来得早。”妈妈说:“是呀,那就快把这美丽的景色记录下来给你们班里的同学分享一下吧!”我拿起妈妈的手机,打开照相机,按下拍照键,只听“咔嚓”一声,一张照片就拍好了。在红叶李花掩映下若隐若现的高高的观景台,从东面看,能看到观景台的侧面;从西面看,只能看到观景台的一个角;从正面看,观景台完全被淹没在花海中了,景色真是太美了!我觉得园内景观虽为人工,却宛若天成,步移景换,天堂般的意境!

最后就到了令我们小记者最高兴的一个环节啦!亲手栽培花木,小记者们个个神彩飞扬,脸上都挂着甜甜的笑容,在大记者们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植物园的主干大道上,两旁有辛勤的园丁工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美丽的植物园,他们为我们翻好了土地,就等着我们来栽培啦!在园林阿姨的指导下,我们就开始栽培我们的花——三色堇了。我们先撕掉塑料皮,然后挖出一个大小与花下面的培植土差不多的坑,栽上花、埋上土,用手把土压平压实,就OK了。我想我们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株三色堇花,而种下的是整个春天,种下的是我们心中的春天!我们种下了一株花,我们给它说好听的话,唱好听的歌,讲动人的故事,因为花也是有灵性的,你要让花快乐成长,也要让你的春天与快乐相伴!

植物园游记篇6

关键字:竹类;园林;景观设计;竹类植物;趋势

前言

以竹造园,竹因园而茂,园因竹而彰;以竹造景,竹因景而活,园因竹而显,从古至今,竹类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竹造园,不管是纷披疏落竹影的画意;不管是以竹造景、借景、障景,或是用竹点景、框景、移景,都能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且风格多种多样。诸如竹篱夹道、竹径通幽、竹亭闲逸、竹圃缀雅、竹园留青、竹外怡红、竹水相依等景观艺术,无不遍及中国园林。

1. 竹类植物与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史

1.1 萌芽阶段

竹子是我国古典风格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的造园史从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囿”开始,可以说是最早的皇家园林。据《尚书·禹贡》“东南之美会稽之竹箭”,说明古人懂得欣赏秀丽的竹林风光更早。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为建“上林苑”从山西云冈引种竹子到咸阳(见《拾遗记》“始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冈素竹”),这是竹子用于造园的最早记载。当时的种竹、建竹园大多只限于营建狩猎场和战略物资基地,竹子造园还处于萌芽状态。

1.2 发展阶段

到了魏晋、南北朝,中国园林从萌芽期进入了发展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受政治动乱和宗教处世思想影响,崇尚玄淡,寄情山水,游访名山大川成了一时之风尚,讴歌自然景物和田园风光的诗文及刚萌芽的山水画,刺激了园林,产生了有别于皇家宫苑的“自然山水园”,竹子随即融入了造园之中。当时的皇家园林和官宦私家园林中的竹子造景也相应得到发展。《水经注》介绍北魏著名御苑“华林园”称:“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洛阳伽蓝记》记录了洛阳显宦贵族私园“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1.3 全盛时期

由唐代文人王维规划的“辋川别业”中有“斤竹岭”、“竹里馆”等竹景;“寿山艮狱”是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亲自参与规划的,从宋徽宗本人所写《艮狱记》中可知是北宋山水宫苑以竹造景的典型。南宋定杭州为行都,改称临安,贵族、官僚、富商聚居江南,皇家宫苑、私家园林之盛不言而喻,为后来发展的江南园林起了推动作用。竹子在唐宋两代运用较为广泛。北宋李格非所写《洛阳名园记》共评述了19座私园,对其中的归仁园、董氏西园、富郑公园、苗帅园等10座宅园作了专门的竹子景观描述。从南宋周密《吴兴园林记》也可了解到吴兴的宅园“园园有竹”。竹子造园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1.4 成熟阶段

明清园林继承了唐宋传统,且逐渐形成地方风格,其中以宅园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园林发展的一个高峰。竹子与水体、山石、园墙建筑结合及竹林景观,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沧浪亭、狮子林等苏州六大名园及扬州个园、惠州逍遥堂等在竹子造园上运用相当成功,许多造园手法仍为今人造园所采用。明清时期刊行多册造园技术理论书籍,有王象晋《群芳谱》、屠隆《山斋清闲供笺》、李渔《闲情偶寄·居室部》等,最有影响的要数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都对竹子造园作了详尽、精辟的论述,为后人推崇、仿效。明清园林,特别是竹子园林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2. 竹类植物与现代园林的融合

中国从几千年前的文明古国发展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几经风雨,竹子一路见证。发展永不停息,追求永无止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观点,园林领域亦不例外,除了保留中国古典园林所具有的特色外,许多新的造园手法和造园材料应运而生,竹类植物并不因为其平凡普通而被人们遗忘,相反,人们的喜竹之情是有增无减。竹类植物正以一种新的姿态亮相现代园林。

2.1 竹类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综观这几年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1 城市楼盘中的竹文化园林景观

2.1.2 风景名胜区的竹海旅游景观

2.1.3 别墅区中竹韵主题的景观设计

2.1.4 营造竹类专类园景观

2.1.5 作为城市各种公园中竹林的绿化材料

2.1.6 作为城市街道两旁的行道树

2.1.7 通过加工成园艺制品装饰居家环境

其中以竹类植物在城市楼盘中的竹文化园林景观、风景名胜区的竹海旅游景观、别墅区中竹韵主题的景观设计这三方面最有发展潜能。

3.  竹类植物在现代园林中的实例工程

3.1 竹类植物在城市楼盘景观中

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是现在中国最热门的产业之一,就目前来看还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近年来与园林结合起来,给中国的房地产业带来了第二次春天。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导致人们对高标准生活环境的追求,甚至现在有的房地产厂商打出这样的口号:“我们不卖房子,我们只卖环境”,在城市楼盘中千方百计的营造出个性化的园林景观环境,是房地产厂商们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城市楼盘中的经典园林景观现在有许多,像广州番禺南村镇“清华坊”楼盘中的竹文化景观,就有着自己独特的意韵

水木清华,坊间流芳,“清华坊”竹子景观的设计初衷就是以竹为师,以竹为友,营造一个清幽、质朴的居家生活环境,以点带面,用竹子特有的文化气息来陶冶人们的情操。在整个“清华坊”园林景观的设计中,红竹、金竹景观的营造是其中的一大亮点,于情处、于理处都将竹子的韵味表现的淋漓尽致。小溪蜿蜒而过,溪水潺潺而流;竹林清风斜影,竹径百里通幽。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说过:“可以把一幅画挂起来,也可以收起来,但一座建筑物一旦建起来,就要几十年、几百年站在那里,不由分说的成了居民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如此说来,宅院比其它艺术更要追求艺术的美和文化的品位”。同时我们也知道宋代诗人苏东坡在《咏竹》中颂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从两个不同方面来反映生活环境的来之不易,好的生活环境需要我们用心去营造,更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

喧闹的都市生活,使得人们更加渴望有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清幽之地,在闲暇之余,邀三五知己对酒当歌,畅所欲言,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竹类植物在城市楼盘景观中的运用,使得许多问题迎刃而解。纵所周知,土地在城市中是十分宝贵的,在以前作设计时规划面积小是我们遇到的一大难题,而竹类植物的成功进入,使我们可以营造出更多小而精、微而妙的园林景观。

3.2 竹类植物在风景名胜区的竹海旅游景观中

我们见过蓝色的海洋,可您见过绿色的海洋吗?我不是说远在山野的原始森林,如果说这种海洋由数万公倾竹子组成,更难能可贵的是海洋中有无数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像珍珠一样串连起来的景点。风景名胜区中竹海旅游项目的开发,给中国的生态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说到竹海旅游,最有名的当属四川省境内的蜀南竹海,蜀南竹海位于四川省南缘、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境内,方圆120平方公里,中心景区44公里,是国内唯一集山水、溶洞、湖泊、瀑布于一体,兼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最大原始“绿竹公园”,是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游览胜地。

整个竹海成“之”字形,东西宽、南北狭。山地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海拔600-1000.2米,境内共有大小景点134处,主要景点63处。成景区内,景观集中区划分为:仙寓洞景区、天皇寺景区、七彩飞瀑景区、忘忧谷景区、青龙湖景区、龙吟寺景区、迎风湾景区、虎龙坪景区。景区东西大门外还各有两个序景区:夕佳山民俗博物馆、淯江;另有竹海温泉。景区内主要自然景观为一潭(照影潭)、一山(茶花山)、二廊(翡翠长廊、青云长廊)、二洞(飞泉洞、浩瀚洞)、三溪(幽溪、潦水溪、墨溪)、四瀑(七彩飞瀑、忘忧叠瀑、月亮湾瀑布、水帘洞瀑布)、四岩(擦耳岩、烟雨龙岩、普陀岩、天花岩)、五湖(青龙湖、大龙潭湖、三松湖、仙女湖、七彩湖)。蜀南竹海可谓是竹的海洋,7万余亩翠竹覆盖了27条峻岭、500多座峰峦。这里生长着15属58种竹子,除盛产常见的楠竹、水竹、慈竹外,还有紫竹、罗汉竹、人面竹、鸳鸯竹等珍稀竹种。

竹海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最热的8月平均气温只有27.4摄氏度,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也不过8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常年都在83%以上。这里不仅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我国最大的“换肺工厂”,而且也可欣赏到竹根雕、竹簧雕、竹编、竹制家具等品种繁多、技艺精湛的竹工艺品,品尝到竹荪、竹笋、竹海豆花、竹熏腊肉等天然绿色食品,可谓是度假、休闲、疗养的胜地。

古有松涛之说,今有竹海之观,人的品位源于自然但总是要高于自然,对于如此迷人的旅游胜地,我们没有理由视而不见。据了解,广东省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竹海旅游风景区,为了满足游客的要求,广州富韵竹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正在策划建设以中国竹文化为主题的竹海旅游项目,面积达千亩,预计投资一千五百万。而在全国的其它省份和地区,类似的项目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3.3 竹类植物在别墅区以竹韵为主题的景观中

近年来,私家别墅在中国异军突起,发展迅猛,这其中少不了园林景观的一份功劳,抢手的别墅区往往是那些园林景观搞的非常经典的地方。好的园林作品,重在设计,而设计的关键是立意有韵味,设计材料有品位。正所谓“意在笔先,意韵同行”。竹子,这种平凡但却脱俗的园林设计材料,正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

以竹韵为主题对别墅区进行园林景观的营造,效果甚佳,倍受人们的推崇。广州竹韵山庄别墅区的竹韵景观园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竹韵山庄以竹韵主题“日出有清荫,月照有清影;风吹有清声,雨来有清韵”为始终,营造出了一番别具风格的城中异景。

在竹韵山庄中心广场的进口,布置了一个高4米,长6米的石景,上面刻有一个大的“韵”字,“竹”字以身旁的金丝慈竹喻示出来。金丝慈竹项端竹叶细长,下垂如钓丝状,叶形披针状,先端渐尖,基部收缩成圆形,竹杆瑰丽具黄色条纹,飘逸洒脱,瑰丽多姿,犹如团花簇锦,美不胜收。绿黄色的竹秆在阳光的哺育下,闪闪生辉,竹秆中间的金线条纹画龙点睛,灿烂耀眼,整丛竹子犹如鹤立鸡群,表现出竹子篷勃向上,虚心有节的高尚品质,和雕刻在石景上的韵字互相烘托。石景前面分别用观音竹球、佛肚竹球、一米高方竹进行点缀,宣染竹子的气氛,营造石景的生态景观;石景背后用玉韵竹、黄金间碧玉竹及佛肚竹的竹叶来衬托“竹韵”的内涵,让茂盛的竹叶来表示竹子的韵味;周边是在小佛肚竹环抱下的紫美人竹,竹以黑为美,紫色柔和发光,竹枝修长,竹叶飘洒,雍容高贵的紫美人竹在小佛肚竹的衬托下,显示高昂的气势,有温馨的观感,让背后高大参天的大树暗然失色,把“竹韵”表达得淋漓尽致。

4. 总结

绿竹栉风沐雨,心有灵犀。月照有清影,风吹有清声,雨涤有清韵,霜凝有清光,雪染有清趣。以竹为友,以竹为师,会使人悟天地之正气,育崇高之美德,激人生之理想。竹类植物正符合造园要求自然、纯朴的潮流,是古往今来园林中很好的绿化植物。从这些年来竹类植物在中国园林中的运用来看,在城市楼盘竹文化景观中的应用、在风景名胜区竹海旅游景观中的应用、在别墅区以竹韵为主题景观中的应用是竹类植物今后在中国园林景观中应用的总趋势。

5. 结束语

植物园游记篇7

关键词:冬红;鸟类食源植物;生态景观

中图分类号:Q959, S73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1-0071-05

收稿日期:2016-07-28

修回日期:2016-09-12

Abstract: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native birds in South China, a bird-attractive ecological landscape have been created by food source shrub of birds - Holmskioldia sanguinea - and other supported facilities, such as shed, ecological swale, shelter shrub and stones in a short time. Aethopyga christinae, Zosterops japonicus, Dicaeum cruentatum, Dicaeum ignipectusand Phoenicurus auroreus are attracted. Holmskioldia sanguinea ecological landscape in Shenzhen Meiling Park is already a hot spot for bird photography and watch community around the whole country. In the end, the paper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olmskioldia sanguinea, construction of popular science system and creation of ecological sound landscape in the park. It also discusses possible consequence of introduction for Holmskioldia sanguinea as a exotic species to the urban eco-system.

Key words:Holmskioldia sanguinea; Food source plants of birds; Bird-attractive ecological landscape

引言

建设有益于野生动物栖息的生态园林景观,一方面能更好地保护及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构建城市生境网络的“廊道”或“踏脚石”[1],促进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及食物网,防治城市中多发的园林虫害,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显著提升城市生态园林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2]。另一方面,通过部分观赏鸟类展示多种声、色效果,并配以科普措施,可提升公园的美感度和社会效益,为市民及游人提供感官上的愉悦,形成丰富多彩的游览体验。

冬红Holmskioldia sanguinea在《中国植物志》《Flora of Pakistan》中归类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3~4],《Flora of China》中未记录本种。检索植物数据库Kew(邱园)、IPNI(The International Plant Names Index)、ITIS(The 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等⑵涔槿氪叫慰Lamiaceae。本文暂不讨论其分类问题。该种为常绿攀援状灌木,高可达7 m;花序大而密集;花萼色艳,朱红色或橙红色,由基部向上扩张成一阔倒圆锥形的碟,直径可达2 cm,景观价值高[3-5];国外有鹅黄色培育品种;在深圳的盛花期为11月至次年2月,开花可延续至4月;其花冠管长2~2.5 cm,适合鸟类插嘴取食花蜜。有文献提及其特别为蜂鸟类和太阳鸟类所钟情[5]。

深圳市梅林公园、园博园、莲花山公园、仙湖植物园已利用冬红营造出明显的生态景观效果。特别是经过近10年营造,梅林公园现已成为全国观鸟和摄影圈中的著名景点,部分国内外获奖作品系在此取景;国内外游客亦慕名来此观景。冬红的研究集中在化学成分[6]、系统分类[7~8]、扦插繁殖[9]等领域,其景

观领域的研究则较少。本文据此类实例展开对冬红景观使用的研究。

1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研究地:梅林公园紧靠梅林水库和梅林后山,植被以次生常绿阔叶林、灌木林和人工林为主,园林植物较丰富[10]。该园于2010年尝试种植新品种植物冬红,2011年发现其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和诱鸟效果,便开始对其区域密植并配套一定的生态改造。另设园博园、莲花山公园和仙湖植物园三个观察点,前两者位于市中心区域,后者靠近梧桐山风景名胜区。

研究方法:以为期5年的梅林公园取食鸟类的种类记录为主,其他公园的情况为补充。定点观察记录取食鸟类的种类、取食频率。因无法辨别取食群体(/个体)是否重复,故将每只鸟取食单个花朵计一次。然冬红的攀援性使其隐于乔木层后的花序无法计数,因此实际取食次数应更多。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生态景观营造与对应的野生鸟类吸引效果

经过5年对梅林公园冬红区的改造、管理,呈现较好效果(表1)。2010年前,该区域主要种植了台湾相思林Acacia confusa、粉单竹林 Bambusa chungii,及朱缨花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鸡蛋花Plumeria rubra等园林植物,少有太阳鸟类、暗绿绣眼鸟在固定时段出现,游人多为路过,基本无摄影者。在2012年增加种植数量后,发现该种对叉尾太阳鸟Aethopyga christinae、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的吸引效果显著,且有少量朱背啄花鸟Dicaeum cruentatum、红胸啄花鸟Dicaeum ignipectus、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取食其花蜜。太阳鸟类、啄花鸟类和红尾鸲类的颜色鲜艳闪亮,暗绿绣眼鸟是喜在野外集群的传统笼鸟,该5种鸟类均易于辨别;同时太阳鸟类、绣眼类“悬停吸食花蜜”的行为,极易吸引游客关注。而虽有可观赏的玉斑凤蝶Papilio helenus、眼蝶类等蝴蝶类及蜂类经过、盘旋,但是未见其停留取食。

通过长期定点观察梅林公园的冬红群落,记录鸟类花蜜取食次数(表2),发现它们到访频率极高,基本保证每5 min都能呈现鸟类取食、跳跃的生态景色。同时,根据整个深圳公园体系的鸟类监测结果,这两种鸟已逐渐成为近人鸟类;在定点拍摄时,如人静止,其取食距离可近至约1.4 m;若人移动,其惊飞距离近至3.2 m。

通过长期定点观察园博园和莲花山公园的冬红群落,记录鸟类取食花蜜的次数(表2),可见不同公园所吸引的鸟种、数量差异明显。其中园博园的冬红灌丛高约5 m,位于一中型人工湖边,目标非常明显,吸引大量暗绿绣眼鸟到访。而莲花山公园的冬红灌丛位于桃林区,有较多支撑物(桃树枝条),故能吸引常在此活动的候鸟北红尾鸲。

在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栽培的冬红能很好地吸引当地黄腰太阳鸟Aethopyga siparaja;同时课题组推测国内现有的太阳鸟类、花蜜鸟类、绣眼类或对该种植物感兴趣,未来将联系西双版纳植物园、厦门植物园、海南和广西等地单位进行观测。

2.2市民的吸引效果

整体景观效果“动静结合”。首先,在冬季,一大片乃至一种“瀑布状”的冬红花本身就吸引了大量游客与其合影;其花冠管结合花萼的“碟状”形态也非常有趣,多有近拍。其次,鸟类的行为、鸣叫能明显提升整体景观。如当叉尾太阳鸟在空中悬停吸取花蜜时(图6),游客惊呼“蜂鸟”的声音不绝于耳;又如暗绿绣眼鸟集群取食时(图7),叫声“喧闹”,刺激了游客感官,使他们不停惊呼“有鸟叫”“原生态”等。第三,集群效应,摄影师在进行鸟类观察和拍照时,会吸引大量市民尤其是青少年上前围观、议论(图8),而摄影师们也会回答游客提问,起到科普作用。

3讨论

3.1鸟媒植物的生态学和“声景观”意义

冬红的大量使用是一个基于经验判断,并不断完善的结果;在后续工作中将进一步同其他乡土、外来植物进行对比,进行更量化的调查。因此在景观建设中,巧妙运用适宜鸟类食源植物,一方面可形成景观效果,另一方面更能凸显生态效益。冬红在华南区域可有效提供冬季花蜜食源,非常吸引叉尾太阳鸟、红胸啄花鸟、朱背啄花鸟、暗绿绣眼鸟等鸟类;且其开花时段正值叉尾太阳鸟、暗绿绣眼鸟等鸟类的求偶、繁殖时间,可在1~2月的观测期听到雄鸟站立周边枝条进行求偶鸣唱,这说明该食源对繁殖期的能量供给有重要意义。“声景观”是现代风景园林建设中的一个新发展方向[11],而叉尾太阳鸟雄鸟长时间婉转鸣唱,暗绿绣眼鸟成群飞来时鸣叫,这些均能有效提升公园的“声景观”,较好地为整个公园渲染了生态和休憩气息。

3.2冬t的栽培与管护要求

冬红在深圳的管护、越冬均较简单,不需要特别措施;广东省2008年的冻害和2016年的寒潮均未使其发生明显冻害。温度:亚热带和热带区域均可种植,冬季则建议在0°C以上。在印度的原产地,遇到0°C以下的冻害时,剪除其地上部分后便可在第二年春季继续生长。国内现有种植区域为: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厦门)。光线:强阳性灌木,可直接种植在水边光线直射区域;有明显的趋光性,逐渐大面积攀爬、覆盖在周边相思林高3~4 m的树冠层上。水分:在养护期,夏季可每天浇一次水,保证水分充足。在梅林公园、园博园,其紧靠季节性溪流和人工湖岸边种植。土壤:需要保证透水性较好、腐殖质较多。大沙河苗圃内冬红的长势较差,或因其种植区的土壤基质有较多的砂砾并混杂了建筑垃圾。修剪:其主枝无需特意修剪,便可快速萌发大量分支,形成一个攀附的结构。繁殖:现阶段主要为当年生枝扦插,肖春芬[9]的研究显示成活率可达100%。种子繁殖少,特别在华南区域或因年积温等问题,未见其成熟种子。病虫害:在长期的粗放式栽培养护中,未见特定病虫害侵害。

3.3科普系统建设

公园的建设首先应确保市民游览、休憩之需;其次应在人文和科学领域,通过多种潜移默化的措施,逐步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人文领域,树立“冬季观鸟区,请安静欣赏”等独立告示牌,提示和避免人群大量聚集围观和喧哗,影响鸟类,实则提倡“关爱自然、文明出游”等理念。科学领域,在梅林公园、园博园的冬红群落附近,应结合植物、动物的实景照片建设科普系统,包括展示牌、固定式观鸟设备等。

3.4外来种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

作为一个外来植物,需要考虑其可能的生物入侵情况:1)国内外冬红的园艺栽培法均以扦插为主,且多地冬红的栽培区未见其自然小苗的出现,显示其种子较难自然繁殖。2)其具有攀附性,却异于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等藤本的快速生长、覆盖;同r其茎秆明显,无不定根,清理方便。3)对乡土植物传粉的影响可能性。作为在城市生态系统内栽种的景观植物,其补充了少花季节鸟类的食源,吸引了鸟类,也必影响部分当季开花的乡土植物传粉;而本课题组的调查也显示,因多种原因,乡土种在公园内的多样性下降很快[11~12]。因此,在城市生态系统内增加易种、易活的外来鸟类食源植物,在乡土种的商业种源缺乏的情况和控制数量的前提下,是否将其作为一个吸引鸟类、增加鸟类数量的措施值得讨论。另一方面,课题组将继续调查、引种能提供各季食源,又具有景观价值的乡土植物,尝试工程实践。

注:本文图1~7为林石狮摄,图8为马建庭摄。

参考文献:

[1] 陶青,唐跃琳,陈永锋,等. 广东梧桐山部级风景名胜区鸟类多样性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5(4):115-123.

[2] 王和祥. 增加生物多样性是建设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J].中国园林,1999(5):77-78.

[3] 裴鉴,陈守良,方文哲,等. 中国植物志:65(1)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92.

[4] S. M. H. Jafrl, A. Ggafoor. Flora of Pakistan Vol. 77[M]. Saint Louis: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2011:35.

[5] S. Atkins. HOLMSKIOLDIA SANGUINEA Labiatae, formerly Verbenaceae[J].Curtis’s Botanical Magazine,1996,13(2):79-81.

[6] Esther Helfrich, Horst Rimpler. Iridoid glycosides and phenolic glycosides from Holmskioldia sanguinea[J]. Phytochemistry, 1999,50(4):619-627.

[7] Dorothy A. Steane, Rogier P.J. de Kok, et.al.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Clerodendrum (Lamiaceae) and other Ajugoid genera inferred from nuclear and chloroplast DNA sequence data[J].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4,32(1):39-45.

[8] Jens A. Pedersen. Distribution and taxonomic implications of some phenolics in the family Lamiaceae determined by ESR spectroscopy[J].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2000,28(3):229-253.

[9] 肖春芬,普华琼. 冬红扦插技术[J].西南园艺,2005(1):28.

[10] 叶根生,孙延军,蓝伟根,等. 深圳梅林公园植物配置及植物景观特色[J].广东园林,2011(5):42-46.

植物园游记篇8

探访地:延中绿地和徐家汇绿地

性质;免费公共绿地

心得笔记:这两个绿地在市区都算面积较大的,都有好几块草坪,绿树成阴,花繁叶盛,

还有湖、步道、石头、

正好分割出一块休闲地,与繁忙嘈杂的街道形成鲜明对比。住得近的,可以平时晚饭后去散步,住得远的话,可以周末天气晴好时去玩。

适合元元玩的:湖边观看白鹅、天鹅、喂喂小鱼、奔跑、走台阶、跳跃、爬小坡、拣叶子、骑小车、在草坪或椅子上看书野餐。

2号探访者:维维外婆宝宝2岁

探访地:辰山植物园和小区游乐场

性质:收费公园和免费小区设施

心得笔记:小区游乐场每天都去,里面有弹跳床、滑梯和一些健身器材。宝宝胆子小的时候,我会跟她一起去弹跳床上跳一跳。健身器材适合大人用,不仅陪孩子玩,大人也可以健身,两不误。

松江的辰山植物园,是个很特别的植物园,里面是由一个大矿坑改造而成。有一个长长的通道,很适合让宝宝在那里锻炼走路,还可以推车,木制的走道,一边是矿石壁,一边是水。里面还有大大的草坪,可以让宝宝随意玩,随身带一张可折叠的软垫子铺着还可以野餐。不要指望宝宝会对植物温室展览馆中的植物感兴趣,不认识也无妨。一回生二回熟嘛!

适合维维玩的:跳床、草坪、步道、感兴趣的话认识一些特别的植物。

3号探访者:晓雁奶奶宝宝3岁

探访地:滨江大道和苏州河沿岸

性质:滨江大道位于浦江两岸,部分区域需要收费。

现在临江都造了供游人观赏风景的滨江大道,既赏景也能休息。

以前只有外滩和陆家嘴那段,现在已经延伸开放了更多的滨江区域。南滨江就离我家很近,步行10分钟就到了。白天我们会带宝宝去那里散散步,在江边步道赏江景,还能看到来往船只,望到浦江对面的世博园场馆呢!滨江分好几段,有的有沙滩、水池,有的有草坪、篮球场,还有的地方有码头、灯塔等原来码头上的设施,甚至还有一段铁路和火车呢。

苏州河沿岸经过治理也有一些亲水休息景观区,两边都有居民区,曾经推着宝宝走过一段,沿岸的有一些小公园,里面有石子路,有些石块上还刻了老弄堂游戏的玩耍图,边看边走边玩,宝宝很感兴趣的。

可以带上宝宝的亲水玩具以及小车等,如果走累了,可以骑车,或者在河边、江边的椅子上休息片刻。

亲水的地方,要特别注意安全,必须要在你手臂可以保护他的范围以内。

适合乐乐玩的:堆沙子、挖洞,在草坪、小椅子上看书和野餐、看船、听汽笛声

家长的寻访心得,给我们不少启发。

最方便的户外场所,应该是自家门前。现在,孩子的户外游戏场从以前的自家庭院、弄堂,慢慢地变成了绿地、公园,而游玩的频率也正渐渐降低。没有游戏的童年是苍白的,离开自然的孩子是无趣的,父母们赶快为孩子寻找一片绿地吧,哪怕只是一片不起眼的草地、沙坑,也能让孩子玩得很开心。

相关联接:上海新老绿地、公园名录搜索

市区:

上海植物园、上海动物园、世纪公园、徐家汇公园、闵行体育公园、延中绿地、复兴公园、人民公园、大宁绿地、虹桥绿地、中山公园、鲁迅公园、虹口公园等

市郊:

植物园游记篇9

陈宣章陈珑玥编著

三十三、花卉和园林艺术

我国是各国公认的“世界花园”,有3万多种植物;仅树木有2000余种,而全欧洲不过150种;直接间接供人吃穿住用的植物有2000多种,而欧美仅1000种。解放后,每年发现的新种植物以百计数。其原因:

1。我国除高原气候区以外,其余地区分为南热带、中热带、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北温带9个气温带。

2。我国地形复杂,高山、丘陵、平原、深谷、江河、湖海,应有尽有。尤其是高山,海拔差距大,适宜各种不同植物生长,奇草异花形形色色。例如:四川峨眉山就有3000多种树木花草。

3。天然树木花草中,我国有的品种特多。例如:全世界800种杜鹃花,我国有650多种;全世界450种报春花,我国有390多种;全世界400多种龙胆花,我国有230种。

4。在地质史第四记,北半球被大冰川覆盖。欧洲、北美等山地少或无的地带,许多植物被灭绝。我国山多,冰川仅成零散的“山地冰川”,使许多植物被保留了下来,例如:水杉、银杏、银杉、杜仲等。以前,水杉仅存于化石。1941年四川万县发现3株水杉,后来又在湖北利川县发现几百株,轰动世界。

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这也和我国树木花草种类繁多有关。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我国历史上的皇帝、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文人学士都喜爱园林艺术,不但留下许多优秀的园林建筑,而且留下丰富的园林、花卉的游记、诗词、绘画作品。尤其是东晋到唐宋年间,更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以夸富尚奇转向以文化素养的自然流露为设计园林的指导思想。

中国园林艺术是树木花草、亭台楼阁、假山奇石、溪涧甬路、诗画楹联、藏书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园林是一种供游人身临其境进行游赏的多维空间,由山水、植物、建筑三要素,相互巧妙组合成景区,有开有合,有聚有散,曲折多变,小中见大,使全园既有变化又有统一,使游人感觉有不穷之景,不尽之意。《红楼梦》的大观园有典型的描写,而且在探春“当家”时,竟还“生产”花果、香草、蔬菜、稻稗。

中国园林有自然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北京的御花园中佳木葱茏,古柏藤萝、山石盆景,千奇百怪。沈阳故宫规模较小,以建筑为主。

私家园林最著名的是苏州古典园林、上海豫园和太仓南园。

苏州园林是中华园林艺术的精萃。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艺圃、耦园、狮子林和退思园被增评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州16-18世纪全盛时期有园林200余处,各自独具匠心,现保存完好的尚有数十处,素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苏州古典园林浓缩自然界美好风光,采用的方法是“叠山理水、植物配置,构成江南水乡野趣”。其中的花木品种数以百计,具有季节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特色,银杏、紫藤、桧柏等数百年树龄的古木尤为珍贵。

上海豫园是闻名中外的江南古典园林、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豫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由园艺名家张南阳担任设计,素有“奇秀甲江南”、“东南名园冠”之誉,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园中古木花树相掩映,规模恢宏,景色旖旎。三穗堂前桧柏分植,南有荷花池;大假山上花木葱茏,循径而下又转一境,则垂柳千丝,平池十顷;大假山东北峭壁下的萃秀堂,幽静峻洁,峰峦林立,花木阴翳;曲池西及玉华堂前后,山石嵯峨,流水潆洄,花木扶疏,翠竹幽静,这里的白玉兰树是上海最古老的市花树;内园中,亭台楼阁、泥塑砖雕、名树古木、石峰小桥一应俱全;耸翠亭周围林木青翠,亭内一匾“灵木披芳”;万花楼前高24米的银杏树,相传为建园时园主人亲植,已有400多岁,至今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还有300多年的老藤。

太仓南园是明代万历年间首辅王锡爵赏梅种菊处,距今400多年历史。鹤梅仙馆是王锡爵赏梅处,园内遍植梅花,其中有一株老梅,王锡爵把其扎成鹤形,命名为“一只瘦鹤舞”,可惜已于清末毁去。现有4株百年老梅,冬去春来,但见铁干横斜,花报春信。栽花小憩是王锡爵种菊赏菊处,现还种有100多种名贵兰花;两侧小院香樟繁茂,芭蕉翠绿,有罕见的金钱小菖蒲和名贵的黄天竺;月波桥头有株300多岁古桂树,枝繁叶茂;小溪旁修竹满坡;长廊旁紫藤缠绕;金鱼池中睡莲漂浮。园中约2400株树,还有棕榈、广玉兰、罗汉松、龙柏、黑松、水杉、合欢等,灌木有蚊母树、夹竹桃、木槿等。园内有棵200岁的榉树;一棵国宝级黄杨有600多岁,高8米,干围1。1米,树冠直径13米;知津桥东有株百岁朴树。真是:园内春兰秋菊,夏荷冬梅,四季有花,四时花香;老树参壮,绿荫掩映,幽篁丛竹,疏密相间。

寺庙园林指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最晚在公元4世纪就已经出现。植物是寺庙园林最重要的造园要素之一,是融会寺庙自然景观和建筑空间最为灵活、生动的材料。它的作用:

1。调和建筑,渲染季相色彩:对建筑体量庞大、色彩浓重、布局规整的,多选用银杏、柳杉、侧柏等树姿雄伟、苍劲延年的树种来突现寺庙乃佛家圣地、万古长青;对黄墙红瓦为主,色彩浓重的,常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树春发嫩绿,夏被浓荫,秋叶胜似春花,冬育枯木寒林。常绿树则保持四时景象浓郁,远观寺庙建筑宛如绿色画布上的亮点。

2。画龙点睛,突出建筑主体:茫茫一片天然次生林,犹如绿色画布,凸显高塔建筑。

3。隐蔽园墙,拓展建筑空间:多用藤本、花灌木甚至高大乔木来美化寺庙墙面,辅以各种球根、宿根花卉作基础栽植,以植物自然体态装饰建筑背景。常用植物为紫藤、爬山虎、山茶、木香、杜鹃、美人蕉、南天竹、孝顺竹、罗汉松等。

4。完善功能,丰富建筑构图:植物的色彩可调和建筑色彩,也能丰富画面和构图的效果。植物的乔、灌木配置层次,可含蓄寺庙建筑、丰富景观空间构图。还常借植物作构筑空间的引导;借植物的掩映作建筑的自然屏障;借高大乔木为寺庭遮荫;借密集的树丛、树篱营造肃静寺园环境等。

5。协调统一,渗透内外空间:室外花木枝叶从门、窗框处探入室内或攀援植物蜿蜒穿透漏窗等,让人们领略外部自然景物到室内的延伸。花草树木可将整个空间意境统一于植物景观空间,甚至种高大乔木以遮挡视线,调和周边环境,使寺庙内外构成统一的画面。

寺庙园林植物的选择不但有景观功能意义,还体现禅宗文化,常选择僧众喜爱的和宣扬佛门教义的植物,例如:菩提树、孝顺竹、罗汉松等。

寺庙水体景观植物配置:1。放生池:池周环绕枫杨、薜荔,池中种满荷花、浮萍。2。河:两岸配置树形优美的高大乔木,如:枫杨、垂柳、乌桕、黄馨、水杉等。3。湖:周边常以植物季相色彩衬托,多用桃、柳、枫香、乌桕、榉树、栓皮栎等;湖中接天莲叶。4。溪涧瀑布:溪内水草茂盛,岸边高大乔木,岩石缝隙藤、灌丛生,形成一派自然景观空间。

寺庙路径景观植物配置:因布局不同,配置植物种类和方法各异。有规则式、自然式、林径式、竹径式、花径式等。

植物园游记篇10

关键词:阿诺德树木园;公共教育;特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152-02

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Arnold Arboretum) 于1872年建立,由著名景观设计师Olmsted设计和规划,是北美历史最悠久的公共树木园,也是研究植物的重要学术机构。阿诺德树木园在20世纪初培养了一批我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如陈焕镛、胡先骕、钱崇澍、陈嵘等,他们回国后又培养了秦仁昌、俞德浚、张肇骞、蔡希陶、王文采、郑万钧等学者,这些学者成为我国植物分类学、树木学、林学等学科具有重要影响的奠基人,阿诺德树木园因此被誉为中国植物学研究的主要学术源头之一[1]。无疑,阿诺德树木园在精英教育、人才教育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笔者在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做访问研究学者期间发现,阿诺德树木园在社会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方面同样做得十分出色,感触较深。对该树木园的公共教育内容和特色及其影响等进行探讨,将对我国的植物学公共教育开展有所借鉴。

一、阿诺德树木园公共教育的主要特色

1. 功能强大的网上信息资源

阿诺德树木园具有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站[2],内容几乎涵盖了树木园所有信息资源。树木园网站除了一般大型公园网站常见的路线、地图、服务设施、日程表、活动、新闻等外,还提供植物图片、讲座视频等。尤其值得介绍的是其游客与植物交互式动态数字地图。树木园有3 943 种超过1.2万株植物的信息均已上网,并通过“Collection Researcher”系统免费对任何人开放[3]。由于目前上网手机基本普及,游客来到树木园里遇到不认识的树种,即可以通过手机上网,在动态地图上迅速查到该树种的所有信息,如学名、科名、所属类别、收集来源、生长状况、经纬度地理坐标等,地图界面就是缩放自如的卫星数字地图和卫星照片,放大后的树种照片分辨率依然很高。游客还可以在动态地图上标记信息、输入文字,以及输出PDF格式文件,极大方便了游客的自助学习。这种交互式网上动态系统使阿诺德树木园丰富的植物资源通过网络信息化渠道,畅通无阻地与世界公众免费共享。

2. 积极吸引公众的广泛参与

阿诺德树木园作为学术研究和公共教育的共同载体,确立的根本宗旨是致力于促进所有人对植物和植物价值的理解。根据这个宗旨树木园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学术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主要功能是增进这两类人群的沟通 联系,最终让树木园资源为社会公众服务。树木园主要采 用以下几种方式引导公众参与:1)吸引公众成为“The Friends of the Arnold Arboretum”的会员,会员可免费订阅树木园的杂志《Arnoldia》和《Silva》。经常举办会员活动,会员可以获得免费苗木植株以及树木园各种培训课程的学费折扣等。2)成立专家学者与公众互动的“Tree Mob”,经常就某个树种或专题在树木园的现场进行讲解,并与公众进行规模大小不等的交流活动,组织形式上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如手机上网、Facebook、Twitter等。3)举办各种主题游、常规游、私人游等。此外还针对国际游客设立了国际旅游月,有德国、中国、西班牙、日本、意大利、法国、越南、俄罗斯、葡萄牙等,分别由各自国家的志愿者带领和导游,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服务全部是免费项目。4)推荐季节植物亮点(Seasonal Plant Highlights),通过网站首页对树木园当前季节具有特色的花、果、叶植物进行广告宣传,鼓励公众自助学习和游览。5)积极招募自愿者加入服务团队,对自愿者培训后主要从事学校团体接待、国际导游、树木园翻译以及讲解员等工作,极大地减轻了树木园工作人员的接待压力。

3. 提供丰富的教育培训项目

由于阿诺德树木园有哈佛大学的教学优势和技术支撑,因此每年提供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项目。主要有:1)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为初学者、爱好者和职业人员提供园艺、植物学、园林景观相关课程培训,培训时间从短期1天到长期都有。2)哈佛课堂(Harvard Classes),主要是利用树木园的资源,将哈佛大学课程搬到树木园来教学,不仅对哈佛学生开放,也对社会公众开放。3)学校项目(School Programs),有面向小学生的野外学习经验、认识生物、自然科学教育等,以及适合中学生的植物识别养护和园林景观知识教育等。4)教师培训,包括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种类型教师培训,并结合不同季节的特色植物进行培训,以突出植物园的季节亮点,促其带领学生来树木园游览和现场学习。5)职业实习与培训,主要是针对个人进行园艺、植物养护、园林管理等行业的就业前培训和实习。

4. 多样化的服务内容

在游客服务上,阿诺德树木园全年免费对公众开放,还免费提供地图和自助导游手册。所有景点、高地和道路都有无障碍通道,对小孩、老人和残疾人提供免费轮椅车服务,并可以申请工作人员帮助游园。树木园还常举办植物、艺术、绘画展览吸引公众。在市民服务上,树木园设立了植物信息热线(Plant Information Hotline),通过电话热线和电子邮件向社会公众免费提供植物识别和解答植物问题的服务。在专业领域服务上,阿诺德树木园所有收集的木本植物都有完善的标记、管理、建档,任何人都可共享这些植物信息,同时还可得到标本馆和图书馆的资料支持。尤其是图书馆保存了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如Olmsted设计早期树木园的草图、建园初期植物学家采集标本的资料和照片、中国植物学家先辈当时留学资料以及树木园的往来书信等,这些珍贵资料都可以对外提供复印件服务。

二、阿诺德树木园公共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 公共教育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优势

互联网迅猛发展、日新月异,正极大地冲击着传统教育模式。由于哈佛大学长期以来在IT教育领域的传统优势,如微软、Facebook的创始人都出自哈佛,以及哈佛大学一流的软硬件设施条件,使得阿诺德树木园高效快捷的信息化服务水平一直居世界植物园的前列。除了上面介绍的交互式植物信息系统外,笔者工作期间感触较深的是树木园每次工作例会上都会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全体员工讲授IT新技术和使用技巧。所有员工的工作事务、各种通知、日程表全部都通过网上进行下达,这种方式非常高效、便捷、环保。相比之下,中国公共教育网络信息化程度低,尚有巨大空间可以利用,尤其是教职员工缺乏相关新技术培训,使得接受教育的公众也很难有机会提高,必然导致网络化推进缓慢。因此首先重视对教职员工的IT新技术培训,进而提升公众的教育水平,这非常值得国内借鉴。

2. 采用非营利运行体制与合作模式进行服务

阿诺德树木园所有的资源和服务都是非营利性质的,为公众提供免费教育和服务是树木园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树木园日常营运维护的经费问题。对于此问题,哈佛大学巧妙地和波士顿政府合作,将阿诺德树木园作为城市开放式公园几乎免费租给政府(租金1美元/年),纳入波士顿的市政公园管理系统进行日常养护。这种合作方式对政府来说,阿诺德树木园为波士顿市民增加了一个开放式公园和绿地,对哈佛大学来说大大节省了日常维护经费。双方共同实现了树木园对社会公众的免费开放,形成了双赢局面。此外阿诺德树木园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如2011年收到1 116万美元的社会各界捐赠,占当年总收入的90%,其余10%收入来自会员费、项目资助等[4]。相比之下,国内景区常把公共资源作为经济实体来运营,门票收入、场地租金和有偿服务等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实际上改变了公共资源的公共属性,不仅将经济收入低的弱势群体挡在门外,而且普通大众也会受到收费的影响而减少参与热情。

3. 注重资料收藏、保存和展示并积极实现资源共享

阿诺德树木园从1872年开始,就对收集的植物种类和干叶标本进行了妥善保存,现已有超过15 000份的活体植株和1 300 000的标本,成为北美地区保存植物资源和种类最多的树木园。这些植物资源全部对外开放,公众免费共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树木园还设立许多研究基金如“Putnam Fellowship award”、“Sargent Award”、“Jewett Prize”、“Deland Award”等来资助世界各国学者或学生来到这里,利用树木园的现有植物资源从事科学研究。除植物材料外,树木园对从建园开始的历史资料、档案也保存完好,并对外免费提供复印件,实现资源共享。而国内植物园对待自家收集的植物资源如私家珍宝,很少愿意免费对外共享,尚缺乏出资给外界来研究、利用自己材料和资源的制度模式。其实这些植物资源只有被研究和利用才能实现其科学价值和意义,自然科学成果不应该有国界之分,而应属于全人类。正如阿诺德树木园现任主任、哈佛大学终身教授William (Ned) Friedman在树木园年报上的总结所说:“我们的使命是发现、探索和传播植物王国的知识,以此增进全人类对地球植物多样性的理解、珍惜和保护。”[4]

参考文献:

[1]罗桂环, 李昂. 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对我国植物学早期发展的影响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2]http://arboretum.harvard.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