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研究

时间:2022-12-13 10:35:43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研究

场馆是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收集、保存和陈列,为全体社会公众提供教育、欣赏、研究等目的的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1]。基于场馆资源的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其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相比,优势在哪?本文将从其优势入手,进而介绍馆校合作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以期为馆校合作下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提供参考。

一、基于场馆资源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

(一)场馆丰富的德育文物资源可对学校德育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场馆具有丰富的德育文物资源。它收藏了一个地区不同时期当地人民所遗留的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这个地区历史上的兴衰成败,反映了这个地区的风云事件与伟大变革,是学生研究、理解家乡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主要资源,也是培养学生家乡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革命精神的主要媒介。这些文物资源包括青铜、书画、碑文、瓷器、石器、佛像、革命先烈遗物等,它们时间跨度大,地域性显著,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也是德育课程最具说服力的帮手。如,学生在教材中了解到革命先烈的故事后,辅之以博物馆革命先烈的真实书信、日记等,可进一步增进学生对伟大革命精神的认同。从这个角度来看,博物馆直观形象、生活化的德育文物资源能有效弥补学校德育抽象化、符号化教学内容的不足。(二)场馆多样化的德育活动资源有利于体验式教学的开展。当前,一些学校的德育课程实践往往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知识性教学为主,虽然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即道德相关的知识和原理,而忽视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道德行为的培养。然而,这对于道德实践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体验式教学通过具身体验让学生产生情感,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产生相应行动。场馆内丰富的藏品、展览和现代化设备可以用来设计多样的德育活动,以实现体验式德育教学。如,教师可根据真实历史资料将革命英雄事迹创编成情景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领悟革命英雄的伟大精神和爱国情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场馆的现代化技术设备设计动手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与展品进行“互动”,鼓励其情感的自由表达。(三)场馆独特的道具资源可增强德育课程的趣味性。场馆内还有大量德育道具资源,具体包括图片、文字、影音资料等。场馆道具资源是除场馆文物资源外最直观的德育资源,也是仅次于文物资源外利用率极高的博物馆德育资源。大部分教师也会在德育课堂中运用图片、影音、文字等辅助教学,然而,这些图片展板和影像资料受制于沉闷的德育课堂空间与封闭的德育环境,在德育课堂上效果甚微,收获不大。但当教师将教学的场所移步到场馆,配合场馆自由开放式的教学空间,情况就会大不相同。场馆借助高科技将声音、图片和影像结合在一起,相得映彰,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震撼,在加深记忆的同时又如同看电影一般新奇有趣,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德育教材平白直述的枯燥性。

二、基于场馆资源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

(一)选定课程主题。课程主题需融合学校教材与场馆的共同教育内容。下文将以山西博物院和Y学校合作开发设计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校本课程为例,探讨基于场馆资源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教师在教授《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时发现,山西博物院立足于“晋魂陈列”,通过场景模拟、学习单、教育资源包、动手体验活动、线上动画视频等综合手段,将晋文化生动地展现给学生,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家乡历史和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二)确定课程目标。校本课程目标不宜过多,但要在考虑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学情特点。馆校合作开发设计的校本课程分别在校内、馆内两个场域中开展,其课程目标各有偏重(见表1)。(三)设计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上,校内部分的课程内容集中在对教材内容的解读,学生需要在校内学习中国地图基本知识以及辨别家乡地理位置等内容。场馆部分的课程内容要在基于学校德育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结合山西博物院特色德育资源进行设计,要尽可能发挥场馆德育实物资源、技术资源等优势,做到基于课堂内容,又不止于课堂内容。

三、基于场馆资源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

(一)课前:馆校双方明确定位,核定目标。馆校合作下的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涉及学校和场馆两个主体,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分工明确,各有侧重,以实现通力合作效用最大化。校内部分的课程目标主要集中在知识学习。学校作为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场域,以高效的知识传授见长。然而,学生除了掌握知识以外,没有养成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是远远不够的,馆内部分的课程目标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学校德育教学的不足。场馆作为极具开放性、实物性、体验性、情境性特征的教育场域,其能通过借助实物、多媒体技术设计相关情境,促使学生在亲历家乡真实场景或情境中实现情感共鸣和态度转变,唤起其相应的家乡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二)课中:以生为本,凸显学生主体性。馆校合作的德育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课程资源的选择、课程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延展等若干环节都十分关注学生的学情需要和兴趣爱好,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从而保证校本课程实施效果。[2]在选择课程资源时,以学生的兴趣和个体日常经验为基础,鼓励师生合作参与具体课程内容的编订。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校本课程资源的选择上,一改以往强调认知的“唯智论”课程观,逐步向强调学生经验的“生活论”课程观转变。[3]学校师生从山西博物院丰富的德育资源中选择了他们生活中所熟悉的晋文化资源作为学习对象,作为山西本地的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经听过或者接触过晋文化,但在学校德育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具体的相关内容,学生对此了解并不深入。选择晋文化这样一个既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又缺乏深入了解的内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教学方法上,鼓励学生自主研习和合作探究,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校本课程中,馆校双方通过学习单指引下的探究学习活动来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实现。学习单是指博物馆为协助教师或家长指导学生观众而设计的引导参观、自我学习的教育资料。[4]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学习单中,以“晋文化”为主题,设计了场馆参观、情景剧表演以及动手体验三个探究活动的内容与任务。学生将拿着自己参与设计的学习单,带着学习单上的问题,自主参观场馆、独立寻找问题线索,完成学习单所提出的相关任务,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研习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鼓励学生进行主题探究式学习。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课程中,部分小组根据研究的兴趣,选择“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为研究主题,小组成员一同设计研究方案,然后以小组分工、对话交流的方式,合作破解了学习单上提到的有关介子推故事中让人产生疑惑的问题,这一过程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三)课后:抓住契机,适度延展。学校在围绕国家课程展开的的馆校合作的基础上,还与山西博物院合作,继续开发其他学习专题,如山西建筑、山西美食、晋商等七个专题,考虑到小学生知识水平与学校德育课程的实际情况,学校在课程实施上不要求学生掌握全部的内容,而是由班级根据学生兴趣需要,选取其中的2-3个专题和章节进行学习,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又能保证课程的实施效果。

四、基于场馆资源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反思

通过对山西博物院与Y小学合作开发的德育校本课程的具体过程进行反思,基于场馆资源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必须充分熟悉校内德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和场馆德育资源的构成。在设计课程前,学校教师要对校内德育课程目标和要求了然于心,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场馆相关培训,实地参观、体验场馆的相关项目,通过场馆的社交媒体、官方网站等信息资源收集相关资料,以充分了解场馆资源之于学校德育的适切性。在校内课程实施时,教师可基于对场馆资源的了解,向场馆租借适合德育教学的复制品资源,辅助其完成课堂教学,这种实物教具的使用,以其直观性、可触性等优势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在馆内课程实施时,教师可利用博物馆信息技术资源,如虚拟技术、声光技术、语言导览等,在博物院人员的协助下设计具体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体验过程中培育情感,以弥补学校知识性教学的缺陷。除此之外,教师可充分利用博物院讲解员、教育人员、专家、研究员等为学生提供专业服务,以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更深入地了解。第二,必须多方支持,排除阻碍。馆校合作下的德育校本课程顺利实施需要学校及场馆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有效支持作保障。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Y学校教师作为整个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他们积极参与设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校本课程实施的纲要和流程,并与场馆部门积极沟通,通过教学观摩、研讨会议、在职研修和培训等渠道确保课程实施的效果。学校和场馆相关管理人员是课程实施的监督者和管理者,在该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相关行政部门为此课程实施提供了充足的经费,并建立教师共同体联盟,为实施主体的专业发展提供多样渠道,且注重给予课程实施人员情感上的必要关怀,以确保Y学校教师参与课程实施的投入度。场馆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一方,积极钻研学习国家课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场馆德育资源,设计了馆校合作德育校本课程拓展性材料(学习单、资源包、场馆参观视景图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第三,必须坚持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基于场馆资源开发的德育课程相比校内单一的课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其态度、情感、价值观及行为的养成。但是,在当前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指引下,这一灵活且不列入学生综合测评的课程难免会遭到搁置。为保证这一校本课程模式的可持续性,保护学生的兴趣和愿望,馆校双方需要加强课程的后续建设,即使不列入学校课表中,也要利用各种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一课程模式的体验中去。换言之,馆校合作下的校本课程实践要具有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可以考虑以下几点:首先,馆校双方挂牌实践基地,得到上级部门和官方机构的认可,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保障;其次,馆校双方要定期联系交流,合作设计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内容和实践活动,建立德育校本课程体系和资源库,满足学校的多样性选择和学生的差异性需求;再次,馆校双方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性,参与相关培训,增进对教育学、心理学、德育原理等专业理论的学习,为提升校本课程效果保驾护航;最后,馆校双方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作的重要价值,场馆能为学校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为学校提供独特的教学模式,学校则要善于利用场馆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与场馆合力实现馆校合作的校本课程价值最大化,从而增强馆校合作校本课程模式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王乐.馆校合作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罗伊洁.博物馆资源在高中乡土史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以湖南省博物馆为例[J].文史博览(理论),2013(9):51-54.

[3]班建武.从被动适应走向主动超越—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德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脉络[J].中国德育,2018(20):24-29.

[4]孟庆金.学习单: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合作的有效工具[J].中国博物馆,2004(3):15-19.

作者:滕洋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