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论文3篇

时间:2022-04-21 03:10:36

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论文3篇

第一篇

一、关于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

新世纪来,对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这个问题,学术界是众说纷纭。概括地说,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研究主要有“爬坡说”、“滑坡说”和“中间说”三种不同观念。学术界认同“爬坡说”观点的人数较多,他们主张青少主流思想道德较好,同时承认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存在不足;相对于“爬坡说”,认同“滑坡说”的学者人数相对少,他们同样认同目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现状整体上较好,但不否认青少年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持“中间说”的学者较少,他们认为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喜忧参半。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爬坡说”

随着社会的经济的发展,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了问题。学者们主要围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虽然承认青少年思想道德存在许多不足,但坚持认为青少年主流思想道德状况较好。有学者认为较多的青少年对社会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有一定的认知,能够清楚地辨别善恶、美丑、是非、曲直,能够抵御外界的侵蚀。一方面对个人人生价值目标的定位基本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一方面,他们注重不断学习积累知识,追求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对社会有所贡献,有较强的进取意识。此外,还有学者从时代的要求出发,进一步归纳出了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状况的四大特征:“对知识如饥似渴孜孜以求,其强烈程度超过以往的任何时期;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追逐时尚生活;追求人格健全,企盼道德回归。”[1]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滑坡说”

200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课题组又组织了一次大型调查,在对“您认为在当前青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限选两项)”问题的回答中,有48.3%的青年选择“社会风气不正,腐败现象严重”,列第一位;有30.8%的青年选择“社会上拜金主义日趋严重”,列第二位,并由此得出我国城市中由于人际关系冷漠和异化,人们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和沟通,致使社区居民普遍存在着交往半径短、家居生活封闭性强的特点[2]。有的学者运用大量的调查数据阐述了当前世界青少年道德问题,如犯罪率上升、泛滥、性混乱、家庭暴力等,并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青少年社会道德下滑现象十分严重,主要体现在:对金钱的追求成了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主要,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吸毒贩毒猖獗、冷漠心态、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下滑、家庭道德衰落。犯罪是道德沦丧的表现,目前已查获的作案成员尤其是严重犯罪的作案成员中,青少年所占的比重一直在半数以上,而犯罪率的上升则无疑表明道德水平的下降。有的学者指出,我国社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道德“滑坡”现象,对青少年树立正确、高尚的道德理想信念影响较大,这种道德滑坡现象在青少年身上不仅表现为“不思进取、沉迷虚幻、自私狂妄”,还表现在丧失自强不息精神和诚信缺失[3]。

(三)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中间说”

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这个问题,有学者持中立的态度,他们认为当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没有呈绝对的上升趋势,也没有显示绝对的下滑,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还是持乐观的态度。有学者指出,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一方面呈向上发展的趋势、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高度吻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让人担忧、与和谐社会建构不符的问题。如,个人的价值取向居于社会的价值之上,重视个人利益取得忽视了社会利益,损害社会利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没有把对道德的理论理解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对社会的许多不良之风明知道是不正常的,但是无法消除面对这样不良风气的矛盾心理。有学者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做了探讨,在社会生活中,青少年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但也有部分青少年违反社会公共秩序,破坏公共财产;在社会工作中,青少年具有努力奋斗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热情,但在奋斗过程中受到利益的诱惑,做出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在家庭生活中,注重对父母的赡养、履行做子女的义务,但是有部分人在履行自我的责任中只注重自我的感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力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青少年面前就显得无力。

二、关于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学者们围绕这几方面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探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他们社会化的过程,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思想的活跃,侵蚀着社会的各个方面,某些领域滋生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这些都潜移默化地浸染着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4]。有的研究者认为,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的方法方式出现问题,学校的道德教育趋于理论化、形式化。因此学校的教育让学生只知道一些空洞知识,而没有真正让学生把这种理论落到实处,造成青少年对社会道德认知不够全面、深刻;对于社会丑陋的现象只能流于口头上的斥责,而无法抵抗这样的丑陋现象[5]。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造成孩子偏激失控;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教育方式,阻碍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提高;人格教育现实作用的无力、道德教育凸显的功利性、文化教育的失重、审美教育的匮乏,造成了学生思想道德偏离了社会主流;网络技术发展的利弊、使诚信面临危机的现状,造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失范,使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陷于困境。

三、加强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起阻碍作用,因此,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素质教育首位

学校不仅是青少年系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各学校要自觉地把德育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以达到强化青少年积极向上的良好道德目标。一是健全教育内容。加强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等教育。二是改善学校教学方式方法,传统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的要求,注重实践式的教育方式。把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智与德的统一。三是抓好师德建设。学校一定要注意培养教师的师德和敬业精神,使教师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渊博知识影响青少年学生。

(二)发挥家庭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的态度对孩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父母应担任起教育青少年的责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不能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要改变“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方式;要加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把握好对孩子的关爱;还要与孩子共同欣赏积极健康的作品,培育青少年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三)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群体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思想道德素质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正确引导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其监督,把优化社区育人环境列入精神文明建设中,建立德育基地;要加强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弘扬社会主旋律,引导青少年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净化各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环境,取缔各种不文明的文化场所。

四、简要述评

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状况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学术界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研究取得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不足方面。第一,研究内容深度和广度不足。目前关于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研究的知识点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特点、原因和对策方面。其研究大多延续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研究的传统套路,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不多,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二,相关研究有待深入。目前,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概念尚未明确,研究者往往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混淆。在许多研究成果中,更多的是将思想道德教育论述为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思想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种教育内容、目标和目的各不相同,所以应将这两种教育区别开来,加以深入的研究。第三,在对策研究中。以往的研究中忽视了一些问题,在对策研究中几乎都是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着手,而很少从青少年本身提出相关的对策。所以,我们不仅要从外部客观的因素入手,还要根据学生的内在因素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进行研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本文作者:赵壮丽工作单位:海南大学

第二篇

提高教师渗透道德教育的自觉性

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教书与育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教师工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书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前提条件,育人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学科教学中要提高渗透道德教育的自觉性,教师有了渗透道德教育的自觉性,才能更好地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认真备好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同时还要研究和挖掘教学内容中内在的道德因素,并且要把这些道德因素也备进备课内容中去。例如,在五年级(上)册讲《上网查找资料》这一单元的时候,正好接近中秋节和国庆节,教师备课的时候,可以把学生要探索的关键词引到“中秋节”和“国庆节”上,这样学生在学习查找资料的时候加深了对中秋节和国庆节来由的了解,道德教育也会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整个课堂中。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比如,在教学《认识计算机》一单元时,介绍到计算机发展历史和软硬件的时候,教师可以告知学生,虽然计算机是美国发明的,但我国的超级计算机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我国成功研制“天河一号”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后,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荣耀和自豪,并能以此激励自己的学习。

利用小组合作渗透团队精神

小学信息技术课很多知识要实践操作,但是小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一般可将计算机基础较好和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组成4~5人的小组。这样,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可以鼓励基础好的学生指导基础较弱的学生,最终使得小组成员都完成学习目标,都能取得进步。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时候,教师可适时渗透组员之间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思想,这样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利用管理规定渗透纪律意识

信息技术课一般在计算机机房上,因此,教师应该与学生明确,进入机房后就必须遵守《机房管理规定》。比如,不能带水和饮料等到机房上课,计算机的操作要按程序,进入和离开机房都要排队,离开机房前要关好计算机并整理好台面,要把自己的凳子摆放整齐,等等。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纪律表现进行评比,对表现好的进行表扬,对不遵守规定的,要有适当的惩处措施,并强调如果不遵守《机房管理规定》,很有可能会造成计算机损坏或者人身伤害事故等,使学生明白遵守管理规定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遵守规定的过程中慢慢培养纪律意识。

利用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情操

1.正确利用网络资源

例如,在讲授五年级(上)《上网查找资料》和《留住网上精彩》这两个单元的时候,教师可详细介绍“在专题网站中分类查找”和“在搜索网站中输入‘关键字’查找”的两种方法。应特别强调“关键字”查找的准确性和相关性问题,如要查中秋节的习俗,就需要在关键词中敲击出“中秋节的习俗”,如果只敲击“中秋节”,那搜索出来的内容就会多很多,也很难筛选,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白正确使用关键字查找能减少不必要的信息出现机会,同时也减少了学生在网络上浪费的时间。另外,由于网络上的信息很多时候是鱼龙混杂,教师可借助一些因为轻信网络信息,最终受骗的新闻,教育学生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各类信息,要学会分辨,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信息安全。

2.要用文明语言进行网络交流

现在的学生在网络聊天时,经常不注意用语的文明和规范,学生之间时常有因为一句不规范、不文明的用语就恶语相向甚至打架斗殴的事情发生。因此,教师在教授《QQ即时交流》这一单元时,除了要讲如何利用QQ进行交流,更要向学生明确,在网络中聊天时文明用语的重要性。当然,还要使学生明白,除了网络用语需要文明,现实生活中的用语一样需要文明。

3.引导学生有计划、健康地上网

面对很多学生都喜欢上网的现状,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能采取一“堵”了事的方式,而要采用“疏”的方式,引导学生有计划、健康地上网。并且引导学生登录网络中的各类学习网站,通过对网站中各板块的学习,将学生上网的兴趣转移到解决学习网站中的各类有趣的问题上来。

4.不删除别人文件,不传播、制造计算机病毒

例如,在教授《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这一单元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如熊猫烧香等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及网络的破坏的新闻以及一些传播病毒的黑客受到法律制裁的新闻,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会损坏计算机内部的信息,损坏计算机软硬件甚至会使计算机网络瘫痪。同时,传播和制造计算机病毒是违法的,任何时候都不要参与对病毒的传播。信息技术教师在学科备课、授课和课堂管理过程中如果时时处处想着渗透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就会渗透到信息技术课堂的全过程,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道德教育,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学生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也才能最终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双丰收。

本文作者:付石保工作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望江小学

第三篇

一、教育者: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言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说教,而是正面引导。学生就是我们教师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言行处处折射着我们自己的形象。所以当你正在为如何使学生有文明举止而感到烦恼时,不如从自己身上着手吧!用自己的道德行为为学生做出榜样,以身教来映证言传,这才是真正促使他们由知向行转化的无形动力。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阳光。”

二、受教育者:灌输与自律相结合

现代中学生勤于思考而不善于思考,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正面的东西不灌输,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愚蠢来自无知”,要实现思想教育,首先要解决好“知”和“不知”的矛盾,使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好学、好胜、上进心强、向往英雄、喜欢模仿的特点,多用先进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并且注意在学生中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树立学习榜样,鼓励大家像先进的同学学习、看齐,以带动全体学生。

三、教育手段: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表扬与批评是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坚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实事求是公正合理的原则。学生正处在发育成长时期,有很强的上进心。同时,他们又处处显示出幼稚,存在种种缺点,难免犯些错误。由于学生自尊心强,一旦受到,严厉批评,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消极对抗情绪,反而收不到教育效果,坚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应做到:表扬的公开为主,多指名道姓;批评以个别为主,单独进行。

总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而且还要有无私奉献精神科学求是态度,以人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改善校园氛围,打造和谐校园。

本文作者:宋歌欣工作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弘毅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