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探索

时间:2022-11-26 04:24:09

小学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探索

[摘要]小学道德教育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教育工作,承担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是非观念的重大责任。怎样实现小学德育高效化、科学化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小学德育;现实生活;实践探索

小学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可以将学校、家庭、社会力量集中在一起,共同为学校道德教育服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小学生思想比较简单,因此,学校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道德教育体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努力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回归生活本源

小学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脱离是当前一些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师进行德育教育中常常脱离生活实际,制定德育教育目标也常常缺乏可操作性。施行的道德教育内容也过于抽象,学生虽然具备丰富的道德知识,但思想道德并没有得到实质提升。关于爱集体、爱人民等核心教育内容,教师授课中也脱离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因此,小学道德教育要向生活世界回归,让现实生活成为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起点,将生活实际生成新的德育内容,加强学生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大力宣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学生树立坚定的道德规范。例如,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在班级内组建“校园小志愿者”让学生以服务校园,传播文明为宗旨,宣传环保知识,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德育生活化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体验中形成道德情感。组织“读书节”小志愿者开展图书交流活动,相互之间交流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植树节”之际,倡议学生为校园种下一棵树苗,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二、注重教师榜样示范效应,开展主体评价

生活世界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搭建成的品格建构,因此,小学道德教育要建立平等融合的师生关系。首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承担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样有利于对学生信心的培养。教师要重视民主教学环境的创建,在道德教育中要以平等姿态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自主对事情进行判断选择。其次,在日常管理中,教师用自己道德行为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同时,学校还要建立完善的道德评价体系,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的驱动力,让学生通过道德评价认识自身的行为规范。例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诚信”的重要性,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细节出发,首先制定班级诚信记录,每周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通过评价功能,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良行为,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并积极改正。同时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权,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制定丰富的“学习菜单”围绕“学习纪律、生活卫生、上课迟到、抄袭作业”等班级生活化内容制定规范标准。同时,教师也要树立榜样,做到以德育德。让学生主动自荐,担任小组卫生监督员,自己制定“你丢我捡”等任务内容,让学生从小处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三、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形成教育合力

教师要重视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合作,教师也要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以帮助家长走出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误区,鼓励家长一起参与对学生的道德培养。此外,社会是道德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为了丰富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服务形式,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社会实践德育活动,创建具有实践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教育体系,形成具有相同价值观的道德教育社群,为学生提供良好教育氛围。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教育,教师组织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和访问各个行业的劳动者,同时为学生设置“美好生活”活动任务,要求学生记录门卫、清洁工这些劳动者为我们创造了怎样的美好生活?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和尊重。又如,为了让学生明白家人的关爱,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我是小主人”作文写作任务,让学生做一天“家长”,开展打扫卫生,买菜做饭等家务劳动,让学生体会家长的辛苦和无私付出,从而懂得识恩、知恩、感恩、报恩。通过生活体验,丰富自我的思想道德素养。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正处于新时代,学校必须要完善道德教育模式,实现道德教育和生活世界的有效衔接,坚持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为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深化学生对道德情感的认知和体验。

参考文献:

[1]崔显花.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J].华夏教师,2018(20):74-75.

[2]章乐.引导儿童生活的建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对教学的引领[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9-14.

作者:严建红 单位:江苏张家港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