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上市公司财务预警风险及对策

时间:2022-09-01 10:46:20

国内上市公司财务预警风险及对策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作了阐述,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

模型企业中的财务风险预警指的就是在实际情况给企业发出的信号和警告[1]。国外对于财务预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时至今日,西方国家的财务预警机制建设的相对完善,上市公司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防范和化解一些财务危机。相比之下,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加之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对于企业出现的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不能有效地预防和化解,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的典型代表,一旦发生财务危机,不仅自身会遭受巨大损失,让投资者利益严重受损,甚至可能对整个平稳发展的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冲击[2-3]。

一、国内外上市公司预警机制

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预警模型分析来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国外预警模型分为统计类财务预警模型、非统计类财务预警模型两大类。统计类财务预警模型中典型的是Z模型,Z模型又称为多元线性判别模型,是一种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来预测财务危机的模型。非统计类财务预警模型主要有递归划分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西方国家的财务预警模型历经几十年的变化和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并且在实证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无论是单变量模型,多变量模型,还是多元逻辑模型,都依赖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可能会出现粉饰财务报表,掩盖公司财务危机的短期行为;(二)上述模型仅仅考虑了财务因素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却忽略了非财务因素的影响;(三)上述的某些模型如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对自变量有很严格的假设条件,从而限制了模型的实用性;(四)上述的模型在计算过程中往往会对某些数据采取近似处理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国内有些学者直接运用国外的预警模型,如陈静在1999年采用单变量模型,对证券市场上27家ST公司和27家非ST公司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则在国外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如国内学者周首华,杨济华和王平于1996年在Z分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F分数模型。与Z分数模型相比,F分数模型在计算时考虑了公司的折旧费用,将折旧费用作为公司的一项现金流收入,从而克服了Z分数模型在流动性方面的短缺;程涛于2005年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金管理特征变量和现金管理结果变量;肖四汉,黄小原在1995年建立了神经网络预警系统。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存在短期行为,对财务数据进行粉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分别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能力,这些财务指标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股价和未来走势。企业财务报表应于会计年度终了4个月后对外公布,在此期间,管理者有充分的时间对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修饰和篡改,如将以后年度将要发生的收入确认为本期收入,虚增应收账款,对固定资产不提或少提折旧等,这都会对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产生影响,使得企业资产和利润的账面数额高于实际数额,从而提高公司的股价。管理者的这种短期行为将会阻碍财务预警机制作用的发挥,因为无论是单变量预警模型,还是多元线性或者是逻辑模型,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的财务指标。而一旦企业的财务指标被粉饰或造假,预警模型将失去作用,测量和计算得出的结果无法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二)审计工作不到位。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行为,主要负责对企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有关财务信息进行监督,核查。审计主要分为三类: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由于是企业的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与企业的各个部门有着各种联系,其审计职能也会受到相应的的制约。即使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有关人员对财务数据进行造假,审计人员也未必能够及时地检查和揭露。因此,内部审计的质量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水分”。而作为外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其审计质量也未必是真实可靠的。(三)缺乏创新意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加上国外的财务预警机制已经比较成熟,因此我国有很多企业直接借鉴国外的预警模型,而没有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事实上,国外对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判定标准主要是看公司是否申请破产,而我国则以ST和非ST公司来进行区分,二者的分类标准并不一致。因此,国外的预警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上市公司。尽管我国有的学者提出了诸如Z分数模型等新的预警模型,但那也是在国外的预警模型基础上进行的改造,并没有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预警机制。国外的一些财务预警模型诸如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数学能力和计算机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其计算过程相当复杂,有时需要借助spss等软件进行辅助。而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则更需要对概率函数,统计学和人脑的运作方式有着深刻的了解,有时甚至需要用到交叉学科的知识,而我国的上市公司未必能做到这些。(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上市公司的所有者为公司的股东,管理者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股东持有公司绝大多数的股票,而公司的管理层和监事会等持股比例较少。由于管理人员的利益并不与公司的经营状况直接挂钩,因此他们往往只关注自身的工资薪酬,不太关注公司整体的经营业绩。即使公司出现了财务危机,也不能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而他们也不大可能会去关注公司的财务预警机制。企业可以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使得公司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的整体效益直接挂钩,如采取股权激励计划,即对于绩效良好,认真经营的管理人员,给予其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作为奖励,使他们的经营业绩与公司的整体状况挂钩;也可以采用股票期权计划,即允许管理者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以特定的价格购买本公司的股票,而管理人员就有动力将股票的价格提高。

三、提高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措施

(一)开展员工教育,提高管理者的素质。企业的管理层有时在公司的财务状况方面存在短期行为,往往会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加工修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对此,企业有必要定期开展员工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行为的危害。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法律教育,如《公司法》和《税法》等,来加强员工的法律素养,使他们意识到修饰财务报表的行为是违法的。此外,企业在招聘管理人才的时候,应当优先聘用那些学历和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才,这样可以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一旦管理人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再对财务信息进行粉饰,财务预警机制便能发挥其作用,因为从财务报表中可以得到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信息,从而判断企业是否已经陷入财务危机。(二)加强审计的监督工作。由于企业内部存在着掩饰财务数据的行为,因此相关的审计人员就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国家审计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尤其是财务指标的真实性,必要时可以采取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局部审计和全面审计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多种审计方式,确保万无一失。内部审计必需与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相结合,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与社会审计人员和国家审计人员的合作,共同监督上市公司,杜绝违法行为的产生。(三)创新财务预警机制。我国的上市公司要想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还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上市公司所属的行业特点,创造出适合自己的预警机制。例如,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和多元逻辑回归模型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对于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需要运用诸如SPSS等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其过程较为繁琐,对于某些技术性不高的企业可能并不适用。这些企业在评估自身的财务状况时,可以考虑编制标准资产负债表和标准利润表。标准资产负债表就是将总资产作为一个单位,分别计算出资产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资产的比重,标准利润表也如出一辙。通过编制标准资产负债表,可以得知企业资产的构成情况从而能够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偿债能力等作出正确的评估,有利于企业合理地配置资源。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则可以将闲置的资金用于投资和扩大主营业务,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如果企业的偿债能力不足,则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筹集资金如出售债券等,及时偿还债务,避免因无法还清债务而陷入破产。而通过编制标准利润表,则可以得知企业收入和费用的构成,弄清各项收入和费用所占的比例,从而正确地评估企业的获利能力。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使得资本市场不断地扩张,国际资本的流通速度也愈发加快,企业间交易的频繁发生和企业业务的复杂化使企业更容易陷入财务危机。因此,建立适当的财务预警机制是有必要的,因为它能够预测企业可能面对的风险并及时化解。上市公司需要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上市公司对企业风险进行分析识别时,不应该只是注重某单一指标或众多因素中某一方面风险的评估分析,要兼顾企业内外部的风险,研究出适合本公司的财务预警机制[4]。

参考文献:

[1]王成,任聪.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J].财贸与财税,2019(05):92-94.

[2]JohnNkwomaInekwe,YiJin,Ma.RebeccaValenzuela.Theeffectsoffinancialdistress:EvidencefromUSGDPgrowth[J].EconomicModelling,2018(72):8-21.

[3]GengR,BoseI,ChenX.Predictionoffinancialdistress:AnempiricalstudyoflistedChinesecompaniesusingdatamining[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15(1):236-247.

[4]徐红梅.浅析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9(10):174-175.。

作者:蒋瑀 单位:上海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