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资产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0-25 17:21:20

流动性资产管理

流动性资产管理范文篇1

保险资金运用的本质在于资产与负债的相互匹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对委托人委托资金运用时,必须在同时考虑资产和负债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决策,对资产与负债进行整体协调与动态匹配,为资产委托人提供长期稳定的预期收益,满足委托人的负债需求。所以,为了更加合理运用委托人的委托资金,作为专业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在公司内部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的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如何通过对委托人的负债需求分析,结合委托人负债的各项要求和变动信息,做好委托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管理、久期管理以及收益管理,提出资产配置方案。

二、委托人的负债需求分析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做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工作的前提在于对资产委托人各项需求进行持续跟踪了解。所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定期与委托人的资金运用部或投资部进行沟通交流,主动了解委托人委托资产的收益率要求、负债现金流、负债久期、经营环境变化等信息,在资产配置管理中充分考虑委托人的负债需求,做好委托人账户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一)收益率分析

由于不同委托人以及同一委托人不同账户的预定利率或保底收益率要求不同,在实际的资产配置中,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分析委托人资产的业务性质和负债成本需要,特别是委托人为其保险客户提供最低保障收益的总体情况和分账户情况。在制订投资计划时,要确保投资组合的收益率能够满足委托人的预定利率要求。

(二)久期/凸性匹配分析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根据委托人提交的负债期限、久期等测算指标,灵活利用久期免疫策略,在资产配置策略中为委托人制定投资资产的期限结构、久期目标,使得资产和负债的久期尽量符合负债方要求,并对久期缺口进行持续追踪,减少利率波动对公司资产净值的影响。

(三)现金流分析

保险公司最大的风险是突发偿付危机,现金流匹配的目的就是通过合理规划资产未来的现金流(综合考虑续期保费收入),确保中长期内不会出现流动性危机。所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根据委托人提交的负债现金流、退保率、保费收入等指标,结合未来现金流需求,制定资产方流动性管理原则,包括流动性匹配方案和非流动性资产控制等。

(四)财务风险分析

在对委托人资产的投资管理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经常面临委托人因为受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约束,被动地做出一些投资决策,而这些决策往往是不利于资产受托方。分析保监会的偿付能力监管,其关键之处在于对资产和负债合理评估,进而确定保险公司实际资本额度。所以,笔者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将委托人的偿付能力约束、风险资本约束等纳入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体系中统一考虑,分析资产配置策略对委托人偿付能力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大类资产配置与偿付能力充足率之间的动态关系,为资产配置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对委托人账户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笔者发现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核心是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管理、久期管理以及收益管理这三方面,所以,以下笔者将重点探讨如何做好这三方面的匹配管理。

(一)流动性管理

1.评估现金流匹配情况,提出资产配置建议现金流匹配是分析流动性最重要的方面。首先,根据委托人未来5年或10年内净负债现金流分布情况,确定委托人资金对投资资产期限匹配要求的负债属性。其次,依据目前委托人的固定收益存量资产和权益资产(权益资产可做某些形式的现金流假设)等数据,计算出未来每年由到期本金(权益资产的到期市值)和票面利息(权益资产的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现金流。最后,将委托人每年的资产现金流与负债现金流进行对比,即可评估资产负债现金流匹配状况,适当时机做出对委托人存量资产及新增资金的配置建议。

2.评估融资杠杆,设定比例上限约束融资杠杆对公司流动性及公司财务的整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通常通过设定资产的融资杠杆比例上限,控制融资规模。比例上限设置的原则是,必须满足账户保险资金的负债特征要求,即充分考虑保费资金的满期给付、保险责任支出及退保支出等短期流动性需求,能够在负债方遇到集中给付等突发事件时提供足够的资金流动性,保证账户投资与承保正常运转。一般账户的债券回购融资杠杆比例,必须符合保监会规定的不得超过保险机构上季末总资产20%的比例上限。分账户的比例上限由资产公司结合各账户的不同特性分别设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每天监控分账户和总账户的融资杠杆,定期对杠杆的使用提出建议。

3.评估非流动性资产,设定比例上限约束非流动性资产有两个跟踪统计口径:狭义非流动性资产(低流动性债券和其他类别非流动性资产)和广义非流动性资产(中低流动性债券和其他类别非流动性资产)。其中,其他类别非流动性资产包括凭证式国债、固定到期日的存款(不含7天通知存款和活期存款)、锁定期的限售股票、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另类资产(包括不动产投资、基础设施股权、PE投资)等。评估和控制非流动性资产的比例对于保持委托人账户的整体流动性至关重要。对非流动性资产的管理,从委托方角度主要考虑账户现金流预期及流动性要求,如未来退保率大幅上升可能产生账户临时资金头寸需求,以致需通过大幅减持投资资产满足短期流动性;同时从受托方角度主要考虑资产的收益性以及策略执行可行性,要评估非流动性资产的收益是否得到流动性溢价以及各类资产对流动性的需求。在综合评估资产负债对非流动性资产的需求和影响后,对委托人账户设定非流动性资产的最高比例,以确保委托人账户整体流动性处于良好的状态。

(二)久期管理

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久期、凸性来测量资产负债的利率敏感性,用缺口管理来调整资产负债的匹配度,以保证资产和负债久期基本匹配。在操作上,这主要表现在可以利用久期缺口对委托人的资产和负债组合进行所谓的久期免疫管理,使委托人的资产和负债分别受到的利率变动影响能相互抵消,资产组合的久期与负债组合的久期差额为零。久期免疫管理策略只适用于资产和负债的现金流完全确定或有极高的确定性的情形,而保险资金因为可投资品种的限制以及负债久期的不稳定性和不准确性,资产和负债的久期难以保证绝对的匹配,久期免疫管理在实际操作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部分,所以,追求久期匹配并非最佳策略。在实际的投资操作中,笔者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根据委托人账户的特点,对负债变动进行前瞻性的深入分析,获取账户负债久期变动的方向;其次,结合资本市场可投资资产久期情况,确定账户的久期管理目标和范围;最后,在利率预期存在的情况下,利用久期缺口在不同的利率环境中对保险公司的经济价值带来的影响不同,可以实施主动的缺口管理,即主动承担缺口风险而获得收益。

流动性资产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

1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概念界定

流动性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主要包括两大类:市场的流动性,企业的流动性。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定义,各经典教科书,以及实务中的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本身都有不同的说法:

一家银行,在其需要资金时,能以合理的成本得到可支用现金,该银行就被认为是具有流动性。

——PeterS.Rose,CommercialBankManagemengt

银行的流动性,指的是一种再不损失价值情况下的变现能力,一种足以应付各种支付的,充分的资金可用能力。

——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二版)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

由此看见,虽然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定义各异,但实质基本一样,即为一种可以及时、以可接受的成本获得流动资金支配的能力。

2金融理论中的“流动性”

(1)早期的流动性研究是在经济学领域基于交易成本而提出的,进而在不同的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可以分为资产流动性、市场及机构的流动性等方面。

①资产流动性。在资产流动性方面,主要是基于资产变现能力的流动性研究。自凯恩斯以来,与资产的“可交易性”直接相关的“变现能力”,是金融学界对流动性概念最常见的一种解释,即“当经济主体可以在承担较低交易成本的条件下,以一个合理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种资产时,这种资产就具有流动性”。在经验分析中,这种流动性的测度主要是通过资产买卖价差来进行计量与比较。提出了一个流动性的评级方法,运用三期模型来分析,给出同一状态下的两种资产组合转换的交易费用的向量表达,如果两个原资产组合A和B可以转换成同一资产组合S,其中B是A的线性组合,则可以说明A的流动性不小于B的流动性。剑桥大学的Haan教授指出流动性与资产转换前期购买资产所需的成本相关,并提出度量流动性的一个T指数,用于测度一个经济实体为避免将来的资产转换费用而愿意放弃的财富的最大值。

②市场流动性。在市场流动性研究方面,主要是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市场流动性既和资产流动性密切相关,又有所不同。金融微观结构理论中的市场流动性指的是“一个流动的市场是参与者能够快速变现的市场,大宗交易对市场价格仅有较小的影响”,即交易的可立即执行性、交易得以实现所需要的成本以及对交易的缓冲能力等等,其刻画主要通过紧度、深度和弹性三个指标实现。

③机构流动性。在机构的流动性方面,Byrant和DouglasW.Diamond和PhilipH.Dybvig在两篇旨在研究银行存款契约以及银行危机的经典论文中提出的流动性需求模型,可表述为:当经济主体在想实现消费的任何时候,如果某项资产能使这种需求在跨期优化中得到满足,那么这种资产就具有流动性。

Diamond与Dybvig从微观角度分析银行的流动性,合作开发了一个用于证明银行的存款合同可以提供一个比交易市场配置更优结果的模型,在模型中解释了银行是如何吸收存款的。投资者面临着能够带来流动性需求的隐藏风险,发现是银行挤兑引起了真正的经济损失,并研究了能够阻防止这种挤兑的存款合同,政府提供存款保险会导致较优的配置结果。

Kaufman在其关于流动性和银行失败的模型中认为,在买卖双方关于资产未来价值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原始资产是不流动的,这种非流动性,与消费者的流动性需求结合起来就产生了银行业,从而带来了流动性危机。Mishkin证明了银行机构的存在可以减轻逆向选择所引起的非流动性问题。当银行失败时,流动性需求增高,同时生产也就降低。DouglasW,Diamond和RaghuramG.Rajan论述了银行在企业家对于存款人的流动性冲击的缓冲器作用,一方面肯定了企业家的博弈能力,另一方面也强调正是银行资本结构的脆弱性使他可以创造出流动性,并使得借款人可以从存款人一旦受到流动性冲击导致项目资产清算的风险中解脱出来,从而,原本企图防止挤兑的一些稳定性政策,如对资本金的要求,转换的暂停都可能减少流动性的创造。

(2)银行的流动性问题。

流动性资产,包括短期的存款和证券、长期可买卖证券,抵押资产情况,对贷款出售或证券化的能力,中央银行的流动性工具以及其他资产流动性的资源。作为负债经营的产业,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看来,一方面反映了银行的清偿能力,即该银行所拥有的债权是否足以抵偿其所负担的债务,另一方面就是流动性的问题,也就是说银行的现有资产能否应付到期的债务。对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分析集中在资金的来源和性质以及资产特征的分析上,其中都会包括资金来源的稳定性、负债期限结构、履行到期债务的能力等。对流动性分析还包括资产的变现能力分析,其中包括资产本身具有的流动性、资产强制出售的流动性等,这是银行履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对银行功能的研究上,Bryant、Diamond和Dybvig开始强调银行提供流动性的服务功能,指出银行是把不具有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具有流动性的资产。由此出发,Diamond和Rajan在研究银行流动性创造时,在金融脆弱性和挤出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得出银行的资本率对流动性的创造起到了抑制的作用。而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上,Allen和Gale基于风险吸收理论出发,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银行的资本率和流动性的创造是成正比的。银行创造的流动性越多,为应付储户提存而需要出售非流动性资产导致损失的可能性越大、越严重。银行资本越雄厚,对这种风险和损失的承担能力就越强。得出类似结论的还有Diamond和Dybvig,Allen和Santomero,尽管许多银行学说和规章制度是以脆弱的流动性转换模型为基础的,这种观点并没有坚实的经验基础。AkashDeep,GuidoSchaefer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美国商业银行的数据,以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规模大小的不同来衡量流动性转换的金额,研究结果显示转换的数量很少,存款保证在推动流动性转化中有一定的贡献,因为存款保证金能够替代了大多数没有保证的资产,扩张储蓄和贷款却没有相应的效果;相反的,贷款组合中的信用风险却阻碍了流动性的转化。

3流动性管理理论中的流动性

另一个角度来看,对银行本身的流动性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流动性管理的分析上。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最后发展为较为成熟的资产和负债相结合的理论。

3.1资产管理理论(资产转换理论)

解决银行流动性问题最初是使用的资产流动性管理,也就是银行从资产方面“储存”流动性。该方法又大致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

银行的商业贷款尤其是短期贷款可以说是具备流动性的特点的,倘若借款人能够按时偿还贷款本息,那这部分资金就可以作为流动性资金来满足客户的提现要求以及新增的贷款需求,只要银行能够正确选择贷款组合,再配之一定的有效投资组合,银行就能保证其资金流入能够满足流动性需求。但是这种短期贷款组合往往因其期限较短而收益性较差,从而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并且,由于该理论产生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初期阶段,经济相对平稳,尚未出现整个经济环境的波动,所以未能考虑到贷款偿还的外部经济条件,一旦出现经济严重衰退或萧条,则哪怕是短期商业贷款也未必能保证按时偿还,违约率的增长仍然会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之中。因此,当20世纪30年代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大萧条的出现使得该理论无法再适应新的情况,从而资产转换理论应运而生。(2)资产转换理论。

该理论不再只认定短期贷款的流动性,而是认为银行的流动资产都可以用来满足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这里的流动性资产是指那些能够在发育良好的市场上以合理稳定的价格迅速变现的资产,一般情况下,政府债券、逆回购协议、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等都被银行作为流动性资产的主要形式,同时长期贷款也可以在日渐成熟的二级市场转让从而变现,因此银行是否能在二级市场上变现流动资产或转让未到期的长期贷款成为银行流动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该理论的不足之处仍然是未考虑流动资产变现的外部经济环境,当经济增长时,贷款需求的增加会使得市场利率提高,此时债券市场利率下降,因此变现债券类的流动性资产机会成本增大,会影响银行的盈利。

(3)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将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和客户的预期收入相联系,认为客户的预期收入与其是否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有关,只要银行能根据客户的预期收入来安排合理的贷款组合就可以避免发生流动性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但是仅凭银行主观推断客户的预期收入未免增加风险,而且客户的未来收入会受到整个社会经济情况的影响,未来社会经济环境往往又具有不确定性,客户未来收入的波动也会影响其还款能力,从而使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

总的来说,资产理论就是要使银行将流动性资产作为储备,一旦发生预期之外的流动性需求可以立即在二级市场上以合理价格转让这些资产,迅速变现。对于银行经营来说比较安全,也有利于维持客户的信心。但是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①持有这些流动性资产就意味着放弃高收益的资产,即存在机会成本;②变现政府债券之类的流动性资产往往会对银行的信誉,客户的信心有不良影响;③变现资产会有一定数量的交易成本。

3.2负债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负债管理理论盛行,其主要思想就在于不是通过单一的资产来储备流动性,而是倾向于从负债方面来进行流动性管理。它认为持有现金资产和变卖流动性资产并不是解决银行流动性问题的唯一方法,银行可以通过在货币和资金市场上主动负债来满足其流动性需求。这样就可以保证一定的盈利性,而且在市场资金充裕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借入资金。但是这种做法的风险较大,一旦市场出现动荡,银行就可能到期不能筹集到相应的资金,从而陷入困境。

流动性资产管理范文篇3

流动性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主要包括两大类:市场的流动性,企业的流动性。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定义,各经典教科书,以及实务中的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本身都有不同的说法:

一家银行,在其需要资金时,能以合理的成本得到可支用现金,该银行就被认为是具有流动性。

——PeterS.Rose,CommercialBankManagemengt

银行的流动性,指的是一种再不损失价值情况下的变现能力,一种足以应付各种支付的,充分的资金可用能力。

——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二版)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

由此看见,虽然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定义各异,但实质基本一样,即为一种可以及时、以可接受的成本获得流动资金支配的能力。

2金融理论中的“流动性”

(1)早期的流动性研究是在经济学领域基于交易成本而提出的,进而在不同的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可以分为资产流动性、市场及机构的流动性等方面。

①资产流动性。在资产流动性方面,主要是基于资产变现能力的流动性研究。自凯恩斯以来,与资产的“可交易性”直接相关的“变现能力”,是金融学界对流动性概念最常见的一种解释,即“当经济主体可以在承担较低交易成本的条件下,以一个合理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种资产时,这种资产就具有流动性”。在经验分析中,这种流动性的测度主要是通过资产买卖价差来进行计量与比较。提出了一个流动性的评级方法,运用三期模型来分析,给出同一状态下的两种资产组合转换的交易费用的向量表达,如果两个原资产组合A和B可以转换成同一资产组合S,其中B是A的线性组合,则可以说明A的流动性不小于B的流动性。剑桥大学的Haan教授指出流动性与资产转换前期购买资产所需的成本相关,并提出度量流动性的一个T指数,用于测度一个经济实体为避免将来的资产转换费用而愿意放弃的财富的最大值。

②市场流动性。在市场流动性研究方面,主要是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市场流动性既和资产流动性密切相关,又有所不同。金融微观结构理论中的市场流动性指的是“一个流动的市场是参与者能够快速变现的市场,大宗交易对市场价格仅有较小的影响”,即交易的可立即执行性、交易得以实现所需要的成本以及对交易的缓冲能力等等,其刻画主要通过紧度、深度和弹性三个指标实现。

③机构流动性。在机构的流动性方面,Byrant和DouglasW.Diamond和PhilipH.Dybvig在两篇旨在研究银行存款契约以及银行危机的经典论文中提出的流动性需求模型,可表述为:当经济主体在想实现消费的任何时候,如果某项资产能使这种需求在跨期优化中得到满足,那么这种资产就具有流动性。

Diamond与Dybvig从微观角度分析银行的流动性,合作开发了一个用于证明银行的存款合同可以提供一个比交易市场配置更优结果的模型,在模型中解释了银行是如何吸收存款的。投资者面临着能够带来流动性需求的隐藏风险,发现是银行挤兑引起了真正的经济损失,并研究了能够阻防止这种挤兑的存款合同,政府提供存款保险会导致较优的配置结果。

Kaufman在其关于流动性和银行失败的模型中认为,在买卖双方关于资产未来价值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原始资产是不流动的,这种非流动性,与消费者的流动性需求结合起来就产生了银行业,从而带来了流动性危机。Mishkin证明了银行机构的存在可以减轻逆向选择所引起的非流动性问题。当银行失败时,流动性需求增高,同时生产也就降低。DouglasW,Diamond和RaghuramG.Rajan论述了银行在企业家对于存款人的流动性冲击的缓冲器作用,一方面肯定了企业家的博弈能力,另一方面也强调正是银行资本结构的脆弱性使他可以创造出流动性,并使得借款人可以从存款人一旦受到流动性冲击导致项目资产清算的风险中解脱出来,从而,原本企图防止挤兑的一些稳定性政策,如对资本金的要求,转换的暂停都可能减少流动性的创造。

(2)银行的流动性问题。

流动性资产,包括短期的存款和证券、长期可买卖证券,抵押资产情况,对贷款出售或证券化的能力,中央银行的流动性工具以及其他资产流动性的资源。作为负债经营的产业,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看来,一方面反映了银行的清偿能力,即该银行所拥有的债权是否足以抵偿其所负担的债务,另一方面就是流动性的问题,也就是说银行的现有资产能否应付到期的债务。对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分析集中在资金的来源和性质以及资产特征的分析上,其中都会包括资金来源的稳定性、负债期限结构、履行到期债务的能力等。对流动性分析还包括资产的变现能力分析,其中包括资产本身具有的流动性、资产强制出售的流动性等,这是银行履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对银行功能的研究上,Bryant、Diamond和Dybvig开始强调银行提供流动性的服务功能,指出银行是把不具有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具有流动性的资产。由此出发,Diamond和Rajan在研究银行流动性创造时,在金融脆弱性和挤出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得出银行的资本率对流动性的创造起到了抑制的作用。而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上,Allen和Gale基于风险吸收理论出发,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银行的资本率和流动性的创造是成正比的。银行创造的流动性越多,为应付储户提存而需要出售非流动性资产导致损失的可能性越大、越严重。银行资本越雄厚,对这种风险和损失的承担能力就越强。得出类似结论的还有Diamond和Dybvig,Allen和Santomero,尽管许多银行学说和规章制度是以脆弱的流动性转换模型为基础的,这种观点并没有坚实的经验基础。AkashDeep,GuidoSchaefer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美国商业银行的数据,以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规模大小的不同来衡量流动性转换的金额,研究结果显示转换的数量很少,存款保证在推动流动性转化中有一定的贡献,因为存款保证金能够替代了大多数没有保证的资产,扩张储蓄和贷款却没有相应的效果;相反的,贷款组合中的信用风险却阻碍了流动性的转化。

3流动性管理理论中的流动性

另一个角度来看,对银行本身的流动性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流动性管理的分析上。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最后发展为较为成熟的资产和负债相结合的理论。

3.1资产管理理论(资产转换理论)

解决银行流动性问题最初是使用的资产流动性管理,也就是银行从资产方面“储存”流动性。该方法又大致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

银行的商业贷款尤其是短期贷款可以说是具备流动性的特点的,倘若借款人能够按时偿还贷款本息,那这部分资金就可以作为流动性资金来满足客户的提现要求以及新增的贷款需求,只要银行能够正确选择贷款组合,再配之一定的有效投资组合,银行就能保证其资金流入能够满足流动性需求。但是这种短期贷款组合往往因其期限较短而收益性较差,从而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并且,由于该理论产生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初期阶段,经济相对平稳,尚未出现整个经济环境的波动,所以未能考虑到贷款偿还的外部经济条件,一旦出现经济严重衰退或萧条,则哪怕是短期商业贷款也未必能保证按时偿还,违约率的增长仍然会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之中。因此,当20世纪30年代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大萧条的出现使得该理论无法再适应新的情况,从而资产转换理论应运而生。(2)资产转换理论。

该理论不再只认定短期贷款的流动性,而是认为银行的流动资产都可以用来满足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这里的流动性资产是指那些能够在发育良好的市场上以合理稳定的价格迅速变现的资产,一般情况下,政府债券、逆回购协议、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等都被银行作为流动性资产的主要形式,同时长期贷款也可以在日渐成熟的二级市场转让从而变现,因此银行是否能在二级市场上变现流动资产或转让未到期的长期贷款成为银行流动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该理论的不足之处仍然是未考虑流动资产变现的外部经济环境,当经济增长时,贷款需求的增加会使得市场利率提高,此时债券市场利率下降,因此变现债券类的流动性资产机会成本增大,会影响银行的盈利。

(3)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将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和客户的预期收入相联系,认为客户的预期收入与其是否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有关,只要银行能根据客户的预期收入来安排合理的贷款组合就可以避免发生流动性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但是仅凭银行主观推断客户的预期收入未免增加风险,而且客户的未来收入会受到整个社会经济情况的影响,未来社会经济环境往往又具有不确定性,客户未来收入的波动也会影响其还款能力,从而使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

总的来说,资产理论就是要使银行将流动性资产作为储备,一旦发生预期之外的流动性需求可以立即在二级市场上以合理价格转让这些资产,迅速变现。对于银行经营来说比较安全,也有利于维持客户的信心。但是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①持有这些流动性资产就意味着放弃高收益的资产,即存在机会成本;②变现政府债券之类的流动性资产往往会对银行的信誉,客户的信心有不良影响;③变现资产会有一定数量的交易成本。

3.2负债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负债管理理论盛行,其主要思想就在于不是通过单一的资产来储备流动性,而是倾向于从负债方面来进行流动性管理。它认为持有现金资产和变卖流动性资产并不是解决银行流动性问题的唯一方法,银行可以通过在货币和资金市场上主动负债来满足其流动性需求。这样就可以保证一定的盈利性,而且在市场资金充裕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借入资金。但是这种做法的风险较大,一旦市场出现动荡,银行就可能到期不能筹集到相应的资金,从而陷入困境。

3.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平衡流动性管理理论)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对银行的经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凭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都已经不能保证银行的流动性,因此出现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该理论主张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动态的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结构,以确保储备一部分流动性的同时能够从外部购入一部分流动性,这样既增加了资产管理的盈利性又降低了负债管理的风险性。我国目前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正是处于上述理论中从单纯的资产管理或者负债管理向资产负债管理的过渡阶段,比起以往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流动性资产管理范文篇4

一、资产管理业务概述

所谓的资产管理业务就是指证券、期货以及基金等金融投资机构作为资产的管理者,然后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以及限制,对投资人的资产进行经营和运作,为投资人提供证券及其它金融产品的投资管理服务的行为。资产管理业务是资产管理机构推出的一种新型的业务,是由传统的业务延伸而来的。投资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资产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不但可以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还可以借此来获取相应的利益。当资产管理机构代表投资人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投资交易的过程中,不会使用表内的资产,因为资产管理人不会以委托人的身份在金融市场进行交易。因此,资产管理机构破产的风险比其管理基金破产的风险要小的多。但是,一旦资产管理机构破产的话,就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资产管理业务的结构脆弱性分析

在资产管理机构代表投资人在金融市场进行投资交易的过程中,投资人是具有一系列的决定权的,比如选择购买基金的类型、选择投资的类型以及赎回资金的期限等。通过相关的研究分析表明,资产管理业务结构的脆弱性会为资产管理机构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甚至会导致资产管理机构的破产,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在现实中,导致资产管理业务结构脆弱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各类基金投资产品的开放性特征比较明显,基金产品的投资和基金产品的赎回会存在错配。第二,投资类基金产品的杠杆存在不合理的问题。第三,由于资产管理规模的逐步扩大,管理的资金数额也在逐步的增多,因此,资产管理机构的操作风险也就随之增加了。第四,资产管理机构和基金的证券借贷业务种类过多。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资产管理业务结构的脆弱。针对这些因素,相关的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此来制定出解决资产管理业务结构脆弱性的相关措施。

三、资产管理业务结构脆弱性的应对政策

相关的资产管理部门对于资产管理业务结构的脆弱性问题一定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及时的根据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升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一)整理和分析开放式基金的信息数据。首先,相关的资产管理部门应该深入的对金融市场风险进行研究和分析。第二,要对开放式基金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形成报告形式的数据采集结果,以此来提升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第三,资产管理机构在开展其资产管理业务的过程中,不但要充分的研究基金产品的流动性,还要做好针对基金流动性的风险管理措施。另外,资产管理机构还要对资金的来源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二)完善基金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管理措施。首先,相关的资产管理部门要逐步的完善投资人信息披露制度,不断的提升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效率,优化基金管理制度,将基金产品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基金流动性与估值关系加入到基金项目的信息披露内容中。另外,相关的资产管理部门还要逐步的完善各类监管制度。第二,资产管理机构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流动性资产管理工具,这对保障投资人的权益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资产管理机构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资产管理工具的特点来进行资产管理工具的选择。第三,资产管理机构要全面的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类结果,以便于及时的采取应对的措施。第四,相关的资产管理部门应该要加强对流动性资金的管理,科学合理的对其采相应的措施。在现实中,资产管理机构要严格的管理和限制非流动性的资产。比如当流动性资产存在于赎回的资金中时,就应该对其进行数额上的限制,以此来确保投资金额和赎回金额的一致性。(三)对开放式基金进行压力测试。相关的资产管理部门应该指导开放式基金进行压力测试,这样做不但可以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水平,还可以提升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首先,资产管理机构应该根据资金赎回对后期投资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估。其次,对开放式基金进行压力测试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的考虑不同基金之间的关系,从而科学合理的安排基金的贷款,以此来降低金融市场的风险。资产管理机构根据开放式基金的压力测试结果能够准确的掌握基金资产的流动性特征,以此来对基金的资产构成进行合理的优化,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应急措施。由此可见,开放式基金的压力测试能够很有效的加强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四)针对基金的杠杆采取的措施。在现实的投资环境中,很多的投资基金都会受到基金杠杆的约束,因此,基金的杠杆也是资产管理业务中的一项结构脆弱性。就杠杆率较高的基金产品而言,交易的手段尤为重要,首先,资产管理机构要根据实际的交易情况来进行交易手段的选择,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杠杆比例。第二,针对金融市场波动的情况,资产管理机构可以适当的对基金交易杠杆和基金交易周期进行调整。第三,相关的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测试基金杠杆风险方面的研究力度。第四,相关的资产管理部门还应该利用当下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来建立基金杠杆检测系统,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管平台,以此来构成完整的基金杠杆检测体系,这样做的话,不但可以提升基金杠杆检测工作的实效性,还可以为未来的监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资产管理业务的结构脆弱性会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进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相关的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管理业务的结构脆弱性问题一定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及时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政策,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不断的提升资产管理的水平,促进资产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流动性资产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流动性;流动性风险;流动性管理

流动性对于企业的意义犹如血液对于人体一般,是企业经营的一项基本资源,充足的流动性可以用来满足预期和突如其来的现金流出,满足企业规模扩张的需求,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相反,因缺乏流动性而无法及时满足债务偿付义务,将会危及企业的活力,严重的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因此,流动性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那些负债较高、固定资产占比较低,拥有大量流动资产的金融机构,其活动的本质就是作为流动性的通道,故而对流动性的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

一、流动性的含义和来源

流动性的含义。对流动性进行系统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流动性的含义,准确的定义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内容。流动性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流动性特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它们在性质上属于容易变现的资产;广义的流动性是指需要货币时获取现金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时间上的及时性、价格上的合理性以及数量上的充足性。美国银行业协会对流动性的定义为:银行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的资金需求。加拿大财政部金融机构监理局将流动性定义为一种能力,具体指一个机构可以及时地以合理的价格获得足够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来应对到期的承诺。这些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对流动性的定义都是广义的。在广义的概念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一项资产,是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性来源之一。目前对流动性的研究也大部分泛指广义上的概念。流动性的来源。流动性的来源渠道有很多,但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如销售产品回笼的资金,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资产到期收回的本金、利息或分红即属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该来源是一种基础性的流动性来源;二是通过筹资活动获得资金,包括短期筹资、中长期筹资以及权益筹资。不同的筹资来源可以应对不同的流动性需求,以金融机构为例,短期非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可以通过回购、隔夜拆借等手段解决,长期非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可以通过信用借款、发债或股权等方式解决,对于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则要采取非常措施,如担保筹资、向央行借款等。在正常的经营情况下,通过负债获得资金是一种很好的流动性来源,但是当发生系统性危机或者机构自身的信用受到市场质疑的时候,筹资困境会诱发资金的流出,增强现金流入的困难;三是通过销售资产获得资金,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资产能否及时地按照账面价值变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资产所处市场的深度(反映承受大额交易的能力)、广度(反映参与者的多少)等。其中容易变现的资产可作为流动性储备,流动性储备是所有流动性来源中最可靠的。企业为了应对意外的流动性需求,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流动性资产,但流动性储备资产的回报率是最低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会尽可能地降低此类资产,合理的流动性储备规模是在流动性风险和盈利之间寻找平衡。经营活动和销售资产取得的现金属于内生流动性,筹资属于外生流动性,流动性储备犹如水池中的水一样,现金的流入似水池的进水口,现金流出似水池的排水口,当资金的流入大于流出时,流动性储备就会增加,相反,当资金的流入小于流出时,流动性储备就会相应减少。应对需求时流动性来源的安排顺序。一般而言,以上三种流动性来源在满足需求时,未担保的筹资安排是在经营现金流之后的第一道防线,出售资产变现是最后一道防线。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抵押或者卖出资产,尤其是那些固定的或者关乎企业生存的重要资产,将减小企业的财务弹性,降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当然,这样的一种顺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景来综合考察各个来源的特点。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言,正常情况下,银行借款是一项很好的流动性来源,但当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或者自身经营、声誉发生重大损失和变化时,银行借款将会变得异常困难,出售资产将会成为获取流动性的首选途径。

二、流动性风险的含义和分类

流动性风险的含义。若在流动性概念的基础上来定义流动性风险,那么流动性风险的概念将更为具体,它是指企业不能根据需要而以正常的价格(合理的融资成本和资产的账面价值)及时获取现金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企业在经营与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种主要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的特点,尤其对于高杠杆经营的金融机构,其被称为“最致命的风险”。在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很多资本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金融机构由于缺乏充足的流动性来应对债务,被迫进行合并或者被收购,甚至走向了破产清算的境地。这次危机证明了流动性风险爆发的突然性和严重性,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成为金融机构持续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流动性风险的来源及分类。流动性风险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存在流动性需求。流动性需求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流动性缺口,即现金的流出大于现金的流入;二是无法以合理的价格获取资金。其一,错配型流动性风险和突发型流动性风险。从流动性缺口产生的原因上,可以将流动性风险分为两类:错配型流动性风险和突发型流动性风险。错配型的资金缺口是指由于资产负债期限和规模错配导致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出大于现金的流入。如短债长用的情况,短期负债到期后需要偿还,但资产期限尚未到期无法及时回流现金,从而导致净现金流出。对于提供流动性转化的金融机构而言,这样的错配是无法避免的,是由金融机构的经营性质和资产负债表结构本身决定的,从性质上讲是内生的。突发型的资金缺口指资金的需求超出了金融机构的计划,或者现金的流入低于金融机构的预期,导致没有充足的资金应付突发的现金需求。造成突发型资金缺口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以归为四类:一是无法预测的现金流量。二是不利的法律或者管理部门的裁决;三是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和企业的负面印象。在现实的经营环境中,大部分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都会面临一些在时间或者数量上无法预测的现金流量,如居民储蓄存款、开放式基金的赎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财务性投资等项目在时间和数量上均不确定,并且无法预测的程度越高,突发型流动性风险也就越高;四是不利的法律或者部门裁决会带来紧急的支付、赔偿和停业的成本。这会对经营活动和相关的现金流量造成暂时的或者永久的破坏。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其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无法预测性,如果管理不规范,就会增加预测企业现金流的难度。企业的负面印象会改变利益相关人的行为方式,降低交易和减少资金供给,使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变动不可预测。总体而言,突发型的流动性风险往往由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或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而引发,是一种“间接的、结果性”风险,从性质上讲是外生的。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流动性风险早已蕴含在资产负债表的脆弱性中,而一些触发性的事件会将其暴露出来,流动性缺口的产生往往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二,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从获取资金的方式上也可将流动性风险分为两类: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筹资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根据需要在成本合理的程度上获得未担保的筹资而遭受损失的风险。造成筹资流动性风险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负债不具有连续性;缺乏融资市场渠道;负债筹资来源过度集中和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当信用资金的提供者不愿意将到期负债继续提供给企业使用,或者企业被迫接受增加的成本来保证负债来源时,往往表明企业的筹资流动性风险已经存在了,信用资金的连续性可以作为筹资流动性风险的早期信号。缺乏融资市场渠道意味着企业无法进入特定的融资市场,从而被迫接受较高的融资成本,比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果无法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那么短时间的资金需求将被局限在需要资产抵押的回购市场上。企业过分依赖单一的产品、市场或者贷款方也会增加筹资流动性风险,因为过度集中的筹资来源一旦停止,企业想要寻找到替代性的融资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当然,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比如金融系统流动性趋紧,同样会增加企业筹资的难度。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根据需要按照账面价值将资产变现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包括以不合理的贴现折扣比例将其资产作为抵押品,或者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卖出其资产组合。通过资产获取流动性的方式包括抵押无负担的资产获取贷款、出卖流动性资产获取资金、进行资产证券化、变卖非流动性资产等。这些方式一般与资产流动性风险的高低相对应,如果企业拥有充足的营业现金流量和筹资来源,就不会面临资产流动性风险,当资产流动性风险较低时,企业可以通过抵押资产获取现金,如果企业通过变卖非流动资产来获取流动性,则意味着企业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已经很高了。影响资产变现的因素包括资产市场性的缺乏、缺少无负担的资产、资产过度集中、企业自身高估资产价值、贷款抵押物不充分等。资产市场性的缺乏意味着资产不容易或者根本无法变现,比如厂房、办公楼等固定资产的售卖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容易及时变现以满足流动性的需求;缺少无负担的资产表明企业缺乏可处置的资产,那么通过资产获取流动性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资产过度集中存在两个含义,一方面指企业拥有的头寸相对于市场容量来说占比较大,另一方面指某一资产的头寸在企业整体资产规模中占比较大。过度集中的资产可能会由于市场深度不够而无法按照账面价格整体变现,例如企业某一金融资产进行大规模抛售时,市场价格有可能出现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资产变现的价值。过度集中的资产也有可能遭遇因市场突然变化而无法变现的风险,2007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次级债券”交易几乎停滞,大量持有该类债券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而如果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被高估,那么企业以该项资产为基础获取流动性的数量必将低于企业的期望值。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果贷款项目出现风险,那么可以通过处置抵押物来回收资金;但如果抵押物的价值不足以弥补本息金额,那么金融机构将会遭受损失。其三,流动性漩涡。筹资流动性风险或者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出现都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带来财务困难。但在某些情况下,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会同时出现,形成流动性漩涡,造成失去偿付能力的危险。流动性漩涡可以由内部或外部因素诱发,企业首先出现筹资困难,被迫出售或抵押资产,从而降低财务弹性,引起利益相关人的担心,抽离资金,导致企业筹资更加困难,进一步出售资产变现,最终进入财务困境,造成偿付危机(如图1所示)。

三、流动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流动性资产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改进

突进银行属于比较特殊的企业,也是经营货币的重要渠道,其业务的实质对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资金损失,降低企业的风险,中小商业银行必须制定相应的机制,对银行的日常运行进行妥善管理,保障资金能够维持中小商业银行稳定运行,且能够抵御风险。近年来,中小商业银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受到客户结构以及规模、业务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较大,其流动性风险也日益突出,管理难度也在不断增加。随着货币紧缩、市场风险加剧,导致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越来越艰难,因此,深入分析其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1流动性风险管理简述

1.1资产管理。20世纪60年代,资产流动性管理已成为重要的核心部分,其注重资产期限应当和负债匹配。简言之,资产管理主要分成三个阶段:首先,商业银行的具体资金来源在于其高度流动性,资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发放短期贷款,保障资金的高度流动性。商业贷款理论是保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制定的重要原则。其次,银行为了保障资金的流动性,注重银行的资产是否能够随时进行转让变现。预期收入主要指的是银行的资产流动并非受到贷款期限的影响,与借款人实际预期收入有着很大影响。当借款人预期收入有一定保障的情况下,虽然期限比较长,但是也能够进行收回。最后,借款人收入如果不稳定,贷款也面临着极大的流动性风险。1.2负债管理。负债管理主要指的是银行应以主动负债的方式从而获取流动性,银行可以采用借入资金的方式保持资产的整体流动性。银行不用储存收益较低的流动性资产,释放资金,并释放有盈利性的投资与贷款。负债管理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首先,融资成本有所上升。尤其是商业银行一旦出现资金流动困难的情况下,信用等级就会不断下降,导致融资成本不断增加。其次,负债管理主要来源于外部资金,外部因素的不可预估性会导致银行的实际经营风险不断增加。1.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资产及负债都属于重点,应当针对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银行负债结构以及存在的差异,在资产负债利率、期限以及整体流动性方面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安全性、盈利性以及流动性方面的统一。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相对科学先进的理论,能够保障资产以及负债之间的均衡流动性,对银行的管理方法、技术以及理念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2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现状

2.1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相对薄弱。从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发展状况来看,其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相关商业行为都是受到外在环境影响的情况下,采取相应流动性管理方法。其主体为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主要是受到一定的外力推动影响,受到相应的监管部门进行强制性管理,自发性管理力度不足[1]。使得国内的中小商业银行缺乏相应的流动性风险意识,也会逐渐丧失自觉性以及主动性。就当前国内发展现状来看,国内许多中小商业银行相继倒闭,也能够直接反映这些中小商业银行存在着流动性风险。随着国内商业银行体系不断改革,政府部门也会在金融体系中逐渐转变角色,使得中小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2.2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存在不合理。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的中小商业银行,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缺乏相应科学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架构。这样的缺陷便会严重阻碍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高效性以及科学性,其具体表现在不能采用动态调整的方式对资产负债结构及总量进行调整,保障流动性安全,也缺乏一定的独立性,这样便无法真正保障流动性管理相关措施能够高效执行,不能对实际资金来源进行相应的预测,无法科学合理地安排期限结构,也不具备科学高效的流动性应急预案,就不能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下,采用合理的成本及时弥补缺口。2.3流动性管理体系具有局限性。首先是监管指标不具备动态性,当前国内的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监管指标方面数量虽然比较多,如存贷比、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就指标的数量方面来看,是超过西方国家的,但是大部分指标只可以反映某一时间段的状况,属于事后控制反映,这样是缺乏相应监控手段的,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预测体系,对银行而言,是无法准确把握银行的实际供需变化状况的。从实际方面来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存在一定的动态性变化,且不同时间段的流动性变化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控也必须是动态实时的。当前大多数中小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需求预测方面依然停留在现金库存以及对支付额监控方面,在贷款资金需求方面主要集中在负债以及资产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导致未在事发前采取相应的流动性风险预警,导致风险管理时常处于被动的状态。其次,中小商业银行并未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全程监控,导致在比较复杂环境下无法进行风险识别[2]。2.4流动性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当前国际方面在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过程中逐渐数量化、动态化以及模型化,采用了许多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以及操作风险管理也进行了相应地整合,并逐渐形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而当前国内中小商业银行正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所使用的先进理念以及技术方面是远远不及的。

3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具体实施策略

3.1流动性风险管理结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全面管理;其次是独立性原则;最后是垂直管理以及协调效率。高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结构应当是由多个部门共同组成的,其中包括执行委员、董事会以及风险管理体系等。不同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并发挥自身最大职能,共同完成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3.2建立多元化流动性体系。针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完善多元化流动性体系,对进一步优化流动性资产结构以及规模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日常流动性监测、管理以及报告。流动性体系可设置如下:首先是现金资产,其中包括库存现金、准备金等。人民币现金备付率一定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最大程度上保障对外清算以及支付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其次是可供出售的债权,对银行资产进行合理安排与分类,保障出售债权的合理性,满足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实际要求,进一步实现主动性流动风险管理的计划目标。3.3完善流动性风险紧急预案。首先,应针对突发时间以及紧急状况,制定判断依据和标准,突发时间以及紧急状况大致包含以下方面:不能正常满足客户存取款正常需求、到期债务无法及时偿还,不能满足客户的正常需求、清算环节出现问题或者是遇到重大灾害问题等。针对突发事件以及紧急状况的实际影响范围,对突发事件通常划分为以下几方面,即黄色流动性事件、红色流动性事件以及蓝色流动性事件[3]。其次,中小商业银行方面还应当完善相应的应急融资渠道。对中小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是极为必要的。通常情况下,这些应急渠道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向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或者是公开市场融资等。最后,还应当完善流动性风险预警体系。中小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有限。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采取相应科学合理的计量方法和预测,完善科学高效的流动性预警体系,并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在发生风险的情况下,并逐渐达到警戒线时,应当及时发出预警,并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保障流动性风险能够得到高效控制。3.4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专业人才是极为重要的,更是银行稳定发展的核心,因此,银行方面一定要强化人才培养力度,保障银行的不同部门和业务能够稳定快速发展。首先,要重视招聘环节管理。要掌握用人自主权,针对银行的日常业务实际需求,招聘相应的专业人才,并定期引进熟悉技术和精通业务的综合型人才。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强化所招聘人才的培训管理。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银行方面的许多业务也逐渐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银行方面一定要建立完整的培训管理体系。最后,还应当针对企业的发展状况,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体系,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创新性,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3.5完善金融市场。中小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本市场也在快速发生变化,金融市场应当针对实际状况,及时进行优化调整,不断加强对股票市场以及债权的重视程度,增加企业融资比重,并发展金融创新,创新金融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类型,最大程度上发挥资本市场以及货币市场的作用。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被动负债以及主动负债的方式获取资金来源,不断提升融资水平,为银行的发展提供流动性支持,不断提升盈利水平。3.6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当前国内的利率市场正在逐渐发生改变,但是依然要针对实际状况,不断强化实施力度,如可发行长期国债,保障利率比较低的国债成本规定,使得国债成为基准利率。此外,政府方面还应当引导银行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并出台各项改革政策方针,保障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逐渐成为市场利率领导者,逐步实现取于市场、用于市场。

4结语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普及,也使得金融市场逐渐朝着网络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面对日益复杂化的市场,针对当前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现状,及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7.

[2]李止戈,吴海贤.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及对策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02).

流动性资产管理范文篇7

一、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理论脉络

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以及为商业银行比例管理提供了量化标准的国际公约——巴塞尔协议。

在商业银行产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由于其资本来源主要是存款,而资金运用比较单一,主要对企业发放贷款,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主要在资产方面,通过对资产结构的合理安排来实现经营目标,由此形成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1960年以后,西方国家社会生产流通的发展,要求银行提供大量的贷款资金,通货膨胀率的不断上升加剧了这一要求;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实施的各种法规和限制,使商业银行通过利率竞争来扩大吸引存款资金越来越困难。面对这种变化,商业银行寻求从非存款渠道即从货币市场引进资金,从而产生了多种新的融资方式。银行交替地使用这些融资方式可以从国内、国外,民间和官方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提高解决资金需求的灵活性,缓和流动性方面的各种压力。由此,负债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在保持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方面,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资产管理理论过于偏重流动性和安全性,在一定条件下以牺牲盈利行为代价,不利于鼓励银行积极进取,促进经济增长。负债管理理论能够较好地解决资金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鼓励银行家发挥进取精神,但它依赖于外部条件,隐藏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银行开始认识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重要性。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把银行资产和负债的管理相结合,既概括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的优点和长处,又克服了各自的弊端。该理论以资产负债表各种科目之间的对称原则为基础,尽力达到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均衡统一。所谓对称原则,强调资产与负债之间数量期限、利率的对称,要求银行以此为要求不断调整其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以谋求经营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国外商业银行为了达到经营目的,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主要有资金汇集法、资产分配法、差额管理法、比例管理法。

1987年12月10日,国际清算银行在瑞士巴塞尔召集12个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专门讨论加强经营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的资本和风险的监管问题。会议通过了“巴塞尔建议”即如何衡量和确定国际银行的资本标准和资本适度比率。巴塞尔协议确定了资本的组成以及资本与资产比例、计算方法和标准比例。协议将银行的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补充资本两档。核心资本由银行的股本和公开的储备构成,股本包括银行发行和实收缴足的普通股和永久性优先股;公开储备指银行公布的税后留成收益。补充资本由未公开的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金、混合债务资本证券以及附属定期债务构成,另外,商誉不能作为核心资本组成部分,且对从事银行活动但并未纳入该家银行系统的附属机构的投资也不能视为银行的资本。协议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和银行“表外”业务进行风险加权计算。风险加权计算是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表外”业务的相对风险大小,赋予它们五种不同的加权数,即0%、10%、20%、50%、100%,风险越大,加权数就愈高。在此基础上,巴塞尔协议签字国的银行必须保持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至少应为8%,其中核心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至少为4%,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在1992年,签字国应完全达到上述标准。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许多国家对该协议的准则制定了有关规定,以风险权数衡量资产信贷风险,以用资本充足率加强约束。这不仅使各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督更为具体和严格,而且把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和水平。

二、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现状及原因

在我国,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如何尽快地向规范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过渡,是我国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与国际惯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1)资本充足率低,自有资金严重不足。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的水平,但我国对国有商业银行拨入的信贷基金当初就不是按比例拨入的,而且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资本金没有得到相应补充,因而现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极低,远远低于8%的水平。(2)存贷倒挂不平衡,超负荷运行严重。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信贷规模盲目扩张,信贷收支靠拆借和占用汇差来平衡,导致存贷倒挂、超负荷运行严重,与商业银行存贷比例要求相差甚远。(3)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差。流动性负债长期资产化十分严重,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比例失衡,国有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靠借款来维持其流动性需要。(4)资产结构单一,存量板结。银行资产的80%以上都是信贷资产,且短期资产长期化十分突出,使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不能满足流动性和多样性要求。(5)资产质量低,安全性差。逾期贷款和“两呆”贷款比例远高于商业银行资产风险比例的标准,资产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上述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状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看,首先是自我积累机制缺失。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分配是金额上缴和少量留利,没有建立起随资产增长而补充自有资金的积累机制,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信贷资金未能得到应有的补充,从而影响了自身的资金实力,这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缺乏资金运营的约束机制。存贷不讲来源,期限不讲对称,盲目扩张信贷,争规模上项目,不管期限长短和风险收益,这是造成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存量板结,超负荷运行的根本原因。再次是缺乏经营风险消化机制。呆账准备金的提取和使用未能充分考虑自身经营风险,提取比例过低,且未能真正消化资产坏账,使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风险有增无减。(2)从国家宏观金融运作看,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市场金融调控采取刚性办法且松紧无常,使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营运缺乏主动性,在调控中处于被动状态,从而给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带来巨大的负效应。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在资产的流动性方面缺乏必要的第二准备金,如短期证券投资,短期拆放,短期票据贴现等。而中央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采取规模控制办法,调控时紧时松:松时敞口供应,国有商业银行千方百计扩张规模,行成许多无效贷款;紧时“一刀切”,国有商业银行只得牺牲好的企业压缩贷款规模,这使得好的差的企业都不能搞活。中央银行这种刚性控制使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每况愈下。(3)从社会经济环境看,主要是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企业经营机制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制约,政府直接干扰金融,企业吃信贷资金的“大锅饭”等,使得国有商业银行无法按照信贷资金的“三性”原则来运作。

三、创造条件,完善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

鉴于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现状,如何向规范性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过渡,是个系统的工程。至少包括三方面问题:一是内部条件创造;二是外部环境改善;三是实行性操作方法。

(一)创造内部条件。(1)关于资本充足率问题。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两条途径:一是充实资本;二是降低贷款风险。如何充实资本,要结合商业银行管理办法而定。其一是实行股份制改造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扩大股份的形式增加自有资本,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其二是国有独立的商业银行,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自有资本金。在扩充资本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还要加强资产风险管理,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和责任机制,确保资产不再沉淀,降低资产风险系数,提高内涵资本充足率。(2)关于存贷比例问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例远远高于管理要求,如何在近期内改善存贷比例,最根本的就是要狠抓存款负债和紧缩信贷规模。对严重超负荷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可实施“零增长”,盘活企业资产,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就目前的情况看,对经济的支持不是贷款规模不足,而是信贷使用效益不高,大量的贷款呆滞,企业贷款越多包袱越重。因此,通过盘活企业资金来支持企业发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贷杠杆。这方面各国有商业银行已经作过不少有益探索,走盘活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内涵式信贷杠杆效应之路,不仅是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需要,也是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在紧缩规模的同时,负债要摆在“立付”的地位。(3)关于流动性问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对称,并保持必要的流动性,且今后商业银行的资产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要建立起诸如短期贴现、短期证券投资、短期拆入、短期抵押、担保贷款等类似的流动性较强、可充当第二准备的流动性资产体系,这样可以大大改善商业银行的应变能力。另外,对固定资产贷款商业银行要慎之又慎,对旧的固定资产贷款要压缩、要盘活,要严格控制新贷款的发生。

(二)改善外部环境。就宏观金融体制而言,首先,商业银行应能够通过金融市场来改善资产结构,满足资产流动性需要,使其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中争取主动地位,避免产生负效应。其次,间接调控是央行进行宏观经济调节的主要手段,央行应取消规模控制,运用贴现、再贷款和准备金“三大法宝”,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对商业银行信贷总量的间接控制。另外,中央银行还必须拥有科学合理的资产比例,有效地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间接控制。再次,完善金融立法,明确银行信贷资产在企业债务中的优先偿还权。第四,建立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与消化机制,提高商业银行呆账准备率,改进呆账资金使用办法,开办金融资产和债务保险,防止金融风险。第五,逐步推动利率市场化,使利率发挥出应有的杠杆作用。

就社会经济环境而言,首先要深化政府职能的转换,减少行政对金融的直接干预,维护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其次,要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彻底改变企业吃信贷资金“大锅饭”的状况,对濒临倒闭的企业该破产的要破产,该兼并的应兼并,该转租的应转租,对这类企业商业银行不应再发放新的贷款。商业银行贷款的重点对象应是产权明晰、债权明确、有发展潜力、有效益、讲信用的企业。

(三)实行性操作方式。本文认为,可采取“总体部署,全面清理,确定基数,划分类型,分线分层、区别考核”的办法实施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总体部署。就是由各级人民银行组成班子,对所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工作牵头负责,包括制度制定、实施方案和组织实施。(2)全面清理。就是以会计年度为时点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全面清理核实,包括项目、期限、风险系数的确定,彻底摸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3)确定基数。就是根据清理情况计算出各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项目的各项比例,以这些比例作为各行资产负债比例风险管理的起点基数,并建立监测台账,为监督考核打基础。(4)划分类型。根据起点基数状况划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已达到标准的(一类)、近2年内可以达到标准的(二类)、和需要2年上才能达到标准的(三类)。(5)分线分层、区别考核。即对于一类的支行实行规范的资产负债管理,各项比例按余额考核;对于二类的支行,仍实行“限额控制下的资产管理比例”管理,即对增量实行比例管理,对存量实行指标管理,待条件成熟后转为按余额考核;对于三类支行实行贷款的“零增长”以收定贷。三类行必须制定分期达标计划,按计划考核。分线考核的以县支行为主体,总行掌握到分行,分行掌握到县市支行,并通过二级分行直接进行监督。在分线考核的同时,还必须由同级人民银行对同级商业银行下达指导计划。

总之,实行规范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核心。因此,在推进商业化改革过程中,一方面应加强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开拓进取;另一方面要紧扣宏观金融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不失时机地加以推进,这个过程是发展和探索的过程,非常艰难甚至很曲折。因此,既要积极稳妥大胆实践探索,有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加以完善,促进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流动性资产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资产管理;资本规制;资本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宏观审慎评估;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系统性风险;监管科技;信息披露;金融科技

1992年《国务院金融体制改革决定》奠定了我国金融分业经营与监管格局。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加强理财资金投资运作管理,探索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规则”。这期间,资产管理从具体的金融工具迅速扩张为一种重点监管的市场业态。按照《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资产管理行业主体均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不适用巴塞尔协议项下关于资本和风险的监管要求。但在我国银行主导型金融市场结构下,资产管理业的急遽扩张与巴塞尔协议日益严格的资本规制要求密切相关,资管新规也延续了以资本为主的规制理念。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在转轨时期引入并参照巴塞尔协议搭设的监管框架,构建在BaselII银行内部风险评级基础之上,遵循了巴塞尔协议一以贯之的资本监管原则。巴塞尔协议规制逻辑的起点是根植于多层次深度资本市场中的市场自由理念,规制目标是基于全能银行或金融混业背景的金融衍生品对资本抗风险能力的侵蚀,规制手段主要是依赖资本监管红线下的市场自治和风险自担。这与我国当时金融分业的立法现状、国有银行主导型金融市场的发展路径、处于资产负债扩张阶段的初级银行业图景有失契合。原本意在强化银行资本抵御风险能力的监管要求,与规制客体一定程度上脱轨并产生以下影响:一方面,推动资产长期融资进入资本市场领域,引发了对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过剩流动性的关注,推高了社会整体杠杆水平。另一方面,资本工具的发行限制进一步加剧银行资本稀缺,长期融资交易行为让位于短期盲目盈利,反过来又促进了多样化的监管套利措施,形成封闭的恶性循环。从形成机制来看,我国资产管理业是引入巴塞尔协议后域内外宏观审慎监管冲突和协调的产物,是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交叉领域中分化出的新业态。在新的资产管理监管框架下,资产管理是为流动性提供渠道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总称,是投资行为与融资行为的概括性描述。资管新规按照行业划分银行、信托、保险、证券业四大类主要资产管理产品,通过粗略划分公募产品与私募产品,将公募产品参照证券监管,对私募产品施加信息披露义务,以在资产管理产品发起、设立、操作、清算各环节中实施过程规制。在规制措施方面,我国资产管理业规制基本承继了巴塞尔协议监管原则,尤其是BaselII的第一与第二支柱,即通过将信用、风险、流动性与资本和资产关联,籍由强制性信息披露,以资本规模为基准对资产进行折价,量化信用风险,形成初步的资本关联规制逻辑。2006~2011年期间,信托、证券和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分别引入了资本要求,将资产管理业务项下各细分领域的投资比例同净资本、总资产等资本指标挂钩,通过直接干预投资组合比例来间接控制杠杆率水平,进而管理流动性风险。中国式资产管理业资本关联的规制内容,事实上是通过资本监管进而实施杠杆率监管。我国资产管理业迁延了分业监管格局,金融子行业资产管理业务的规制标准也存在层次各异问题。对银行资产管理部门、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子公司来说,在银保监会监管下可能更侧重于资本充足率监管,而证券、期货资产管理因其特性,往往体现为体量较小的资产负债表,与资本相关联的监管措施在证券、期货资产管理领域无法完全反映和评估风险,并且存在多层次规制标准导致的不公平竞争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于2017年首次提出探索建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域内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初步实现。在多元金融机构参与的市场中,央行对货币总有效需求的控制容易陷入片面。货币政策仅能直接辐射银行业,通常难以有效地影响到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领域。中国式资产管理业作为一种跨市场、跨要素的业态,单纯依赖资本规管政策难以实现兼顾金融安全与金融创新的监管预期。当前以资本规制为核心的规管措施,其核心问题在于:资本监管应当如何与其他宏观调控措施互动,来维持金融稳定,实现“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监管目标。

二、资产管理业的资本规制局限

资本充足率规制发端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随着资本跨境流动日益频繁,美国银行业因受境内资本限制,投资领域主要转向以欧洲为代表的域外市场。为防范境外投资风险传染至国内实体,美国开始积极推动巴塞尔委员会在欧盟体系内部适用资本监管手段。随着巴塞尔协议监管架构逐步形成,资本充足率因其高效简便性,成为国际银行业的通用监管指标。但日益复杂的金融工具使得资本监管手段出现低效能缺陷,金融危机后,为有效监测包括资产管理在内的影子银行,巴塞尔协议的资本监管原则从银行业扩展至其他金融机构。规制机构应对表外风险的一个最为直接简单的方法是提高最低资本金水平,将风险评估结果映射到资本科目,通过改变投资结构来直接调控资产管理市场。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银行业资本监管的经验主义观点上,体现了直接干预而非间接调控的规制理念。资本监管是典型的政府直接干预手段。短期频繁的技术调整显然将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英国皇家银行和金融委员会在早期一项报告中提出,广泛使用直接措施可能造成金融体系的扭曲,导致市场效率降低,诱发监管套利行为,必须仔细权衡这些技术的间接效用,及其对市场可能造成的不公平和持久伤害。因此,要有效规制资产管理机构的投资和融资行为,多层次调控工具之间需形成良好的配置与调适机制。

(一)单一资本核心的资管业规制框架发达国家经验显示,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至少需要包含以下五个因素:一是较低的资金成本;二是平等的市场机会;三是充足的流动性;四是充分的信息;五是严厉的投资者保护机制。在资金成本方面,资管新规颁布前后,我国籍由强制性的风险暴露和严厉的行政处罚抑制了整体杆杆率水平,客观上有效压降了社会融资成本,但随即转向大幅回落和持续收缩的融资局面,宏观经济整体呈现下行趋势。至2019年初,社会融资总量回升,总体来看,主要依赖国家密集出台的一系列针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政策的推动。政府直接干预的痕迹十分明显,资产管理行业市场机制缺位情况不容忽视。流动性方面则一直难以打破对政策工具的路径依赖。国际标准化组织(IOSCO)调研报告显示,仅极少数国家或地区对流动性提出了明确的定义。IOSCO在2002年一项调查报告中将流动性界定为企业可用的全部现金和类现金资源,而不等同于资本,因此“在困难的流动性环境下,资本并不适合作为风险的适当缓冲机制”。在我国,投资组合与资产规模及资本规模挂钩,是当前引导资产管理行业资金流向、对抗周期的主要手段,目的是抑制资产管理企业持有非流动性资产①,客观上缩减了投资者对资产组合的可选择性,进而妨碍市场机制的发挥。此外,在市场机会方面,资管新规在形式上赋予了清晰和相对平等的资产管理行业市场准入权,实施过程中采取特许经营许可审批制,客观上仍然存在隐性的准入限制。在信息披露方面,其一是加强金融监管信息的标准化采集和管理,以使金融产品更具有可辨识性;其二是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交易过程中实时开展信息的收集、保存、使用,意图在交易过程中实现对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的动态监测。在投资者保护机制方面,虽然一行两会早在资管新规中提出了宣誓性规定,但除证券业具备较为完善的投资者保护机制外,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资管机构等尚待相关制度供给。目前分业监管格局下,资产管理投资者保护存在多层次标准,如何实现各金融业投资者保护机制的有效协调和衔接也有待在资产管理业务实践中进一步验视。综上,我国正在建构中的资产管理业规制图景,呈现为以资本监管为中心,以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辅助的外观,并通过广义信贷对同业资金拆借风险的监测,间接被纳入央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其中,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受制于时空特性约束,需要在较长周期内有效发挥作用。货币政策的弹性和伸缩性极强,不宜频繁、直接地用于调整资产管理行业。此外,次贷危机后,货币政策难以适应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经济结构和技术创新,协调成本不断上升,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减、风险敏感度下降的趋势。因此,资产管理业有效规制的核心聚焦于资本监管。最终将产生的损失转嫁至实体经济,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资产管理市场机制仍然是不顺畅的。

(二)过度关注资本导致资管功能偏离我国资产管理业建立在“垄断竞争型”的金融市场结构上,参照国际金融改革中的组织结构隔离措施,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集团中剥离并独立运作,降低金融机构的混业程度,以确保各种金融业态“回归本源”。资管新规的严厉程度介于美国沃尔克规则与欧盟《利卡宁报告》(LiikanenReport)之间,具体表现为对各资产管理机构市场准入和投资行为方面的严格监管。各市场主体设立形式以金融集团子公司为主,最初运营资本主要源自母公司投入的资本数量,盈利能力则多数取决于母公司资金成本与实际投资成本的利差。大型金融机构依托政府隐型信用,筹集资金的成本更低,渠道更广泛,筹资效率也更高。因此,资产管理机构的竞争能力一开始即呈异质化。1.资本关联易将行业结构推向垄断。现代金融资本建立在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基础上,并呈现出独立运动形式,即将货币从生产中分离出来,直接(二)过度关注资本导致资管功能偏离我国资产管理业建立在“垄断竞争型”的金融市场结构上,参照国际金融改革中的组织结构隔离措施,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集团中剥离并独立运作,降低金融机构的混业程度,以确保各种金融业态“回归本源”。资管新规的严厉程度介于美国沃尔克规则与欧盟《利卡宁报告》(LiikanenReport)之间,具体表现为对各资产管理机构市场准入和投资行为方面的严格监管。各市场主体设立形式以金融集团子公司为主,最初运营资本主要源自母公司投入的资本数量,盈利能力则多数取决于母公司资金成本与实际投资成本的利差。大型金融机构依托政府隐型信用,筹集资金的成本更低,渠道更广泛,筹资效率也更高。因此,资产管理机构的竞争能力一开始即呈异质化。

1.资本关联易将行业结构推向垄断。现代金融资本建立在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基础上,并呈现出独立运动形式,即将货币从生产中分离出来,直接作为虚拟形态的商品开展经营活动,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垄断资本的形成和扩张。而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金融业的高速发展正是建立在维持和强化金融业垄断地位的改革决策基础之上的。某种程度上,金融垄断成为中央政府推进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核心决策,贯穿于经济政策始终。从资本流动和经济效率角度来看,资本作为一种稀缺的金融资源,向行业头部公司的聚合似乎有利于增强资本的偿付能力,符合公共利益。事实上,资本积聚是一体两面的问题。就金融市场结构而言,资本积聚的负外部性对于正在形成中的新兴市场更为危险。资本监管事实上鼓励和加深了资本在个别金融机构的积聚,是金融市场非理性行为的错误激励机制,更容易从外部激发金融市场的顺周期性振荡隐患。通过横向层面的资本积聚优势能力,行业头部公司具备更优的市场地位,加剧了社会整体的资本稀缺状态。资本稀缺在金融市场结构方面的负面影响至少包括:第一,将行业结构进一步推向垄断,不利于较低能力的金融机构获取业务机遇,金融机构平均质量难以有效提升,行业平均风险水平整体增加,不易自发形成多层次市场体系,进而难以适应巴塞尔协议III实施后对一国市场多样化和市场深度的客观要求;第二,资本过度集中不利于效率提升,创新乏力使得金融工具同质化现象难以改善,金融业务结构进一步失衡,难以实现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正向互动。

2.资本关联难以有效规制利差交易。资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动态评估产品和要素市场,协调委托人的投资组合偏好,通过不同资产的投资组合,为委托人实现最优资产价值。因此,在筹资成本与交易成本之间获得正的利差收益的利差交易实际上是一种基本且普遍的套期策略。常见的利差交易模式包括,“驾驭收益率曲线,即买入长期政府债券的同时卖出短期债券;持有流动性,即买入无信用风险的低流动性证券的同时卖出高流动性证券;投资尾部风险,即以较大概率获取小额收益的同时承担概率极小的尾部风险;货币利差交易,即买入高利率货币并卖出低利率货币;等等”。因此,仅采取资本监管利差交易会带来严重的低效问题,需要同其他监管措施相结合。从美国经验来看,为解决资产管理业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和杠杆滥用问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主要对策是加强投资公司的信息披露范围和频率,如按月报送资产组合特征等投资信息,并不以触及资源配置和直接干预市场行为为重心。在我国则主要依靠政策强制手段,如直接规定可投资资产类别、投资比例等。2016年后,我国逐渐加强了对资产管理机构、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力度。但信息披露标准化、数据跨行业分析可用性还有待提升。历经2017~2018年严厉整治后,宏观经济整体杠杆率水平也仅仅降低了0.3%,对资产管理业的有效监管严重依赖金融基础设施及相应科技监管能力的提升。

3.资本关联缺乏法律上的安定性。与广受批评的美国金融监管立法主义倾向相比,我国对资产管理业的规制存在执法手段单一、执法过程透明度较低和自由裁量等问题,严重削弱了规制规则的安定性,进而对规制规则的正当性产生了负面影响。第一,法律效力层级低,多头监管标准缺失,监管公平性存疑。机构改革将法规制定权上收至中国人民银行,但保留了各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以部门规章为主的次一级监管规则开展资产管理规制行为的必要权限。以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监管为例,银保监会惯常以规范性文件、工作文件形式,制定并执行规制规则,以提高规制行为的回应效率。规制机关自我创设了从惩罚性警告到公开谴责直至撤销资格的一整套宽泛标准。从意图上看,银保监会采设“执法金字塔”的执行策略。该种策略的规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违规行为首先采取教育性或建议性手段缓和处理,当无法实现合规目的时才逐步升级执行措施的严厉程度,以此保护有限的执法资源,保存规制执行中的必要善意,使得成本高昂的执行手段仅限于有限数量的案件。然而实际执行中混淆了规制目标与规制方法,规制措施缺乏明确的执行标准。当需要提振市场信心时,规制措施往往体现为数额较低的罚金;当需要体现治理决心时,规制措施则向同时采用巨额罚金、声誉处罚和资格处罚倾斜。第二,规制效果的可预测性差。首先,欧盟对规制的定义和责任主体设置了较为宽泛的内涵,将社会中间层和私人规制体系也纳入金融规制范畴,呈现出多元治理的倾向。我国金融规制则主要依赖国家的垄断性规制行为,金融中介机构的参与更多呈现出责任而非权力样态。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为提升规制的柔性和灵活性,监管实践引入了“窗口指导”程序和类似于反垄断法中的豁免制度。规制机构往往与被规制者通过互动,共同建构、重塑规则体系,使得合规与不合规的边界变得模糊,正式的执法模式弱化为道德劝诫,因而规制结果难以预料。其次,目前资产管理业规制手段过度依赖资本监管。作为一种即期矫正措施,静态资本监管不能敏感反映市场,动态资本监管不具备技术上的易操作性和法律上的确定性。规制机构侧重应对资产管理业中的突发风险事件,对资产管理业的规制容易弱化为经验性、工具性、政策性、对策性行政手段,不利于资产管理业规制体系的系统性构建。

三、资产管理规制框架构造的域外经验

(一)美国的流动性多元规制模式次贷危机后,美国与欧盟对资产管理业审慎监管达成共识。随着近十年迅猛发展,美国资产管理业在国内及全球层面均占据主导地位,放松监管的呼声高涨。目前,资产管理业主要由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各州证券监管机构负责监管。其认为资产管理行业监管重心应当放在资产管理产品和活动的风险管理层面,而非市场主体层面。财政部于2017年对资产管理金融监管框架进行了第三次审查,提出对资产管理机构设置流动性风险的原则管理框架,避免采取高度规范性的监管方法,以最大程度降低监管成本。美国资产管理业规制按照是否具备系统性风险,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对于具有系统性风险的资产管理机构采取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多德—弗兰克法案》首次提出对系统性重要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资本监管,通过委员会强制指定来识别系统重要性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来控制该类机构的系统性风险。第二,对于一般资产管理机构,倾向于通过原则监管来控制系统性风险的形成,目的是提高资产管理回报率、降低交易成本及交易成本向投资者转嫁的风险。具体而言,《多德—弗兰克法案》与欧盟的MiFID系列法案采取了一致的审慎监管态度,但目前美国正在重新评估涉及流动性和信息披露的相关法案,立法朝向限缩资产管理公司义务的方向迈进。

(二)欧盟的信息中心主义模式在欧洲,资产管理业由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统一协调监管,主要呈现为技术驱动型的主动风险监控。目前对资产管理公司的规制主要通过《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II》(MiFIDII)、投资基金统一协调监管体系、《欧洲市场基础设施监管规则》(EMIR)、《个人投资及保险产品法规》(PRIIPS)、《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五个部分展开,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规制体系。MiFIDII涵盖了资本市场透明度、交易场所、向监管机构报告、公司治理、向客户披露信息、产品治理、诱因、利益冲突及建议等多个维度,首次在欧盟层面引入产品治理应包括对目标市场识别的概念。该指令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分拆投资银行的投资研究和经纪业务,规制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机构的竞业行为;第二,授权市场数据提供商收集和汇报监管信息,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第三,对关键金融基准指标形成设置标准,对结构性金融产品实施更严格的价格监管要求;第四,新设中央交易对手场所,力图实现结构性金融产品交易过程的信息透明。投资基金欧盟统一协调监管体系按照投资组织形式划分为证券投资基金和另类投资基金监管体系两部分,分别实施可《转让证券集合投资计划系列指令》(UCITS)和《欧盟另类投资基金管理人指令》(AIFMD),体现了对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的监管区分。另类投资涵盖了除证券投资基金之外的其他种类投资基金,主要对管理人的核准、运作条件、透明度要求、零售要求等事项作出规定。在资产层面,证券投资基金和另类投资基金管理人均可发起设立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作为金融机构重要的短期融资媒介和风险传染渠道,被FSB认定为是影子银行的一种实体形式,施以特别监管。新的货币市场基金规则(MMFR)于2018年生效,对货币基金投资组合多样化、透明度、流动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规定,监管目标是防止“挤兑”风险及其蔓延。此外,EMIR设立了监管技术标准,侧重于为场外衍生品交易增强监管数据的透明度和可用性。PRIIPS适用于投资产品关键特征、风险、回报和成本方面的信息披露,以确保投资者充分知悉风险。GDPR则指向所有向欧盟居民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资产管理公司,使得金融信息披露必要性与GDPR项下保护隐私和数据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与调适空间。

四、我国资产管理规制框架的完善

经济过程的动态性质大大增加了调节难度。规制是一种主体与客体共同互动、共同重构秩序体系的活动。因而单纯强调引入国际规则,很难有效适应我国转轨经济期纷繁复杂的现实需求。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是一个蕴含巨大潜力的新兴业态,目前尚处于行业形成期,需要从特定行为社会和制度实践的实证角度出发,更好地理解业务特性及其市场机制,系统性构建良好的制度基础和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政策工具,方能实现有效规制。

(一)规制核心:平衡政策工具与市场机制资管新规搭建了我国资产管理业的初步规制框架。在此基础上,资产管理上位法与各金融部门监管规则之间还有待整合。在一贯的主动型监管路径和分业监管格局下,一方面需要通过加强资产管理市场的流动性推动价格形成机制,打通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另一方面,通过标准化的监管体系克制直接干预冲动,创造更加透明的治理过程。1.改善资产管理市场流动性。发达国家资产管理行业建立在相对成熟的金融市场基础上,是介于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中介。资产管理产品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主要投向股票和债券,更多面临因开放式基金提前赎回、挤兑风险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传染而引发的系统性危机。与此相对,我国资本市场更大程度上体现出市场机制不顺畅引发的流动性不足问题。在利率有限放开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积极寻求更低成本或更高收益。管制型资本市场难以满足高收益动机,投资者因而转向低流动性资产,金融资源向洼地聚集,进而抬高市场的杠杆率水平。长期以来,以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驱动经济的政策与资本流动路径、金融市场结构之间互为因果。与发达市场资产管理监管经验相比,我国对证券期货业资产管理的流动性风险规制,与FSB倡导的利用政策工具事前监管、实施严格的投资组合限制以及加强信息透明度更为吻合,超前于资产管理市场发展阶段。这种超前措施是基于维护金融稳定的政治考量、大举引入域外经验的结果,事实上加深了政策工具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对抗。2016年前后,我国仅作确保市场流动性的原则规定,事实上可用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也明显低于平均水平。随后,证券资管领域基本全盘引入了美国SEC的流动性要求。后续的资管新规中则粗线条地规定了由银保监会负责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标准。在分业监管格局下,实际操作中缺乏精确的、充分评估的标准以及市场主体的广泛参与。政府与市场某种程度上一直处于零和博弈,形成看守式监管模式的路径依赖,侧重对资本方面的监管,并非是一种可信赖、可持续的风险管理机制。因此,核心问题是降低直接干预程度,激发资产管理领域的市场机制,改善金融市场流动性问题,从而提高资本运用效率和信用创造质量。2.统合资产管理业规制标准。国际层面对资产管理业有效规制建立在强有力的标准体系和监管合作基础上。金融监管标准化有助于促进监管数据聚合,提升监管数据可比性,从而提高理解和识别系统性风险的能力。目前,对资产管理影响金融稳定的关键衡量指标缺乏统一标准,有可能损害监管措施的有效性。2016年起,IOSCO在一系列公开报告中显示出对资产管理行业数据和标准缺口问题的密切关注。2017年以来,FSB已授权国际证监会组织负责制定相关的评估标准。美国和欧盟一般将股票、债券、基金为主的资本市场工具统称为“证券”,因而资产管理按照投向和功能,主要置于证券业监管范畴。与之相比,我国《证券法》对“证券”定义范围较窄,不能涵盖资产管理业。我国对证券和期货资产管理、公募和私募基金的国际化接轨程度较高,体系相对健全,而银行业、信托业和保险业资产管理则很难与相关规则一一对应,容易出现国内外监管标准方面的调适难度。因此,需要衔接国际与国内、国内各金融部门之间的规制标准,为资产管理业良性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公正的外部环境,增强一行两会监管下对系统性风险的识别能力。

(二)关键步骤:改进基于数字的监管程序在国际层面,监管科技(Regtech/Suptech)尚未形成统一定义,其核心特征可以概括为:数字化的信息处理、实时的过程监控以及监管数据的共享和集成机制。因此,监管科技涵盖了风险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的规制理念。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相对被动,目前仍在完善金融市场支付结算系统和场外交易平台,可观察的周期和信息数据的收集、使用比较局限。监管科技的推出对金融体系各部门造成的外部影响和连锁反应还有待评估。金融信息的收集和采用一方面依赖于信息保护力度,另一方面依赖于监管机构和市场主体的科技水平,因此对基于数字的监管程序要求较高。资产管理业务涉及多项参与主体,交易链条和交易周期相较于传统信贷业务更长,金融信息采集与管理的问题也更为复杂。在资产管理公司提交的定期合规报告中,底层数据的清洁性和可访问性极为重要。而为满足特定监管需要提交的不定期合规报告中,底层数据通常是非机读数据,需要消耗更多的监管和合规资源。监管过程的数字化、智慧化要求监管机构和市场主体具备更高的科技水平和相应的技术系统。因此,监管科技的规制核心是基于数字的监管程序。在数字化程度较低的市场,金融信息管理不当可能引发更大的操作风险。例如,穿透式监管措施在我国资产管理新旧机制切换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监管机构开展金融创新的事前风险评估。从另一个角度看,自上而下的金融监管阻碍了监管科技效率的提升,对市场渗透过深造成的监管成本高企和市场动力匮乏问题难以解决,对抗式执法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套利动机。再如,压力测试被认为是事前捕捉基金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对信息保护和监管科技水平均提出较高要求。美国财政部在资产管理监管框架第三次评估时,基于最大程度降低对市场机制干扰的考虑,明确建议不对投资公司采取压力测试。欧盟则在推广压力测试的基础上,通过MiFIDII、EMIR、GDPR等一系列指令,进一步明确了金融市场交易数据责任主体、数据保护力度和算法交易监管标准,以降低数据垄断、信息泄露对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冲击的可能。然而,根据ESMA统计,欧盟金融数据泄露情况仍日渐频繁,主要体现在个人身份窃取、金融营销及账户访问等方面。在我国,压力测试被全面引入资产管理全行业,合规成本与监管成本相应增加。目前,监管层面主要强调建立央地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对于金融信息的采集和保护缺乏系统性法律建设,相关规定散落在《电子商务法》《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寥寥条款中,《金融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也仅作原则性规定,既缺乏有针对性的立法,也难以实现金融信息的标准化和连贯性监管,从而将显著影响监管质量。在金融信息立法方面,需要围绕金融信息采集、处理、使用过程,关注重心在于信息采集成本效益分析,多头监管带来的披露标准不一致、不公平,以及金融数据信息的交易和保护三个方面。

五、结语

流动性资产管理范文篇9

随着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对银行风险资本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的银行业要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世界金融巨擘“与狼共舞”,除了要具备科学的管理理念、方法、手段和产品外,更需要具备的是资本约束下的发展观,具体体现为风险资本的管理,要改变目前银行业的风险资产与资本双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式外延型的业务发展模式,运用多种手段走出一条集约化内涵式的资产与资本相适应的业务发展之路。这其中资产证券化不失为当前中国银行业突破资本“瓶颈”的有效手段和产品之一。

资产证券化指的是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重新组合,转变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进而提高金融资源(主要是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资产证券化的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发起人、SPV(Special-purposeVehicle,特别目的载体)、信用评级机构、投资者等诸多方面。目前,国际上信贷资产证券化具代表性的模式主要有美国模式(表外模式)、德国模式(表内业务模式)、澳大利亚模式(准表外模式)。

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启示

当前,我国银行良好的成长性与巨额不良资产形成强烈反差,各行普遍面临资本金不足、不良资产比重高、流动性差、运作效率低等问题,通过金融创新,特别是借鉴诸如资产证券化等国际成功经验,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办法。资产证券化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满足监管要求,化解和分散信用风险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优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缓解流动性压力。国内商业银行的负债以短期存款为主,而贷款资产却呈现出长期化的倾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长期融资的功能主要由资本市场承担。在我国,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仅占5%左右,商业银行长期承担了本应由资本市场承担的功能,公路、电厂等大量基础设施项目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比重逐年上升。另一方面,随着加息周期的来临以及金融投资产品的蓬勃兴起,储蓄存款出现增势减缓的势头,贷款长期化与存款短期化、贷款流动性降低与存款流动性增强两对矛盾并存,银行资产负债期限明显错配,银行“短借长用”的矛盾将会越来越凸显,导致流动性风险不断加大。监管部门规定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比例不超过120%,据悉,不少银行已接近或超过这一监管上限。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出现,则为资产负债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过证券化的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功能,可以将不具有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置于资产负债表之外,及时获取高流动性的现金资产,从而有效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

2、有利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改善资本充足率。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银行监管日益加强,解决商业银行风险,特别是风险资产与经济资本的关系显得尤为迫切和突出。如何在有限的资本条件下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匹配,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靠不断扩充资本的外延增长模式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置疑。而靠不断降低资产风险度,大力发展低风险或无风险的中间业务这种内涵式的增长模式越来越受到推崇,这其中资产证券化业务不失为解决矛盾的较好方式之一。根据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在充分计提各项损失准备的基础之上计算资本充足率,2007年1月1日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近年来,随着金融资产的快速扩张,国内银行普遍面临资本金不足的难题,浦发、招商、民生纷纷采用配股、可转债或发行次级债等方式充实资本金,这固然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大规模融资容易引发市场的极大反响,招致投资者的抵制;且发行次级债不能改变银行资产规模及风险权重,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根据《巴塞尔协议》对不同类风险资产的资本要求,银行能够主动灵活地调整银行的风险资产规模,通过对贷款进行证券化而非持有到期,来改善资本充足率的大小,以最小的成本增强流动性和提高资本充足率。

3、有利于化解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率。在处理大批非流动性资产时,特别是不良资产,银行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只能在未来不定期地收到现金,这种传统的资金变现方式显得效率较低,而资产证券化在处理大量非流动性资产时一般采用历史数据来估计资产回收率,然后将资产按照一定的比例实现证券化。这种处理方式避免了逐笔审核资产,从而节省了资产价值评估的成本和时间,快速收回大量现金,融资成本较低,同时保留了资产所有者对剩余资产的收益权。解决中国银行系统巨额不良资产一直是中国金融界的主要课题。尽管通过努力不良资产率由34%下降到2004年上半年的15.59%,但不良资产率依然很高,因此,利用证券化来加速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是很现实很急迫的要求。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第三季度,境内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37%,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71%,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率为5.3%,均高于国际水平,且不良贷款绝对额巨大,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隐患。通过资产证券化将不良资产成批量、快速转换为可转让的资本市场产品,重新盘活部分资产的流动性,将银行资产潜在的风险转移、分散是化解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

4、有利于增强盈利能力,改善商业银行收入结构。限于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特别是固定收益债券市场不发达,国内商业银行仍然以传统的利差收入为其收益的主要来源,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很小,大约只有6%~17%。资产证券化的推出,给商业银行扩大收益、调整收入结构提供了机会。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给金融市场增加了大量可投资品种,且具备信用级别高,收益稳定等特点,成为债券之外的重要投资品种,其根据标的资产和条款设置的不同形成了许多投资品种,迎合了各种投资需求,有利于投资者实施多元化投资策略和控制投资风险。此外,原贷款银行在出售基础资产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手续费、管理费等收入;另外,还可以为其他银行资产证券化提供担保及发行服务赚取收益。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障碍及对策

国外资产证券化实践表明,资产证券化须具备如下环境:

1、法律环境。既包括与公司组成和监管、信托的建立和受托人职责、融资报告要求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包括信息揭示要求、受托人强制职责、资产充足规则和偿付能力规则。

2、会计环境。包括对于脱离资产负债表的证券化资产的确认方法,资产负债表中报告发起人头寸的方法、发起人考虑下级部门利益的方法等等。

3、税收环境。明确对资产转移和现金流的税负问题,包括债务人支付给SPV或SPV支付给投资者的税收问题。

4、市场环境。金融市场不发达,特别是信用市场,从当前来看主要是企业债市场极不发达,无法为企业信用定价;此外市场缺乏公信、高效的中介机构,如评级机构,托管机构等;信用标准不统一,市场分割,缺乏透明度。

5、信用环境。高效的信用体系是有效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基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扩大征信服务的覆盖面,加强信用交流和共享,要有较为完善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

自1999年以来,我国理论界、金融界就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讨。2003年初,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德意志银行签署了资产证券化和分包一揽子协议合作项目,被称为我国第一个资产证券化项目。但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对于资产证券化,无论是理论知识准备还是实际操作经验,无论是金融环境还是法律、会计、税收环境都还十分欠缺,存在许多障碍,制约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资产证券化缺乏法律规范与保障;信用评级制度不完善,缺乏规范的金融中介机构;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资产支持证券的需求不足等等,尚不适宜大规模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

因此,我国在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不妨遵循“先试点,后推广;先实践探索,后立法规范”的原则。首先,选择合适的证券化品种。可以考虑从住房证券化开始。这种贷款期限较长,多数在10年以上,对银行资产负债期限匹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住房贷款的违约风险较小,现金流较稳定,清偿价值高,容易满足大量、同质的要求。且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从1997年的190亿元增长到2003年底的1.2万亿元,基础资产初具规模。其次,选择有政府信用支持的专门运作机构SPV。国际经验表明,在资产证券化的初级阶段,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借助政府和国家信用吸引投资者是资产证券化成功的秘诀之一。

流动性资产管理范文篇10

随着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对银行风险资本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的银行业要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世界金融巨擘“与狼共舞”,除了要具备科学的管理理念、方法、手段和产品外,更需要具备的是资本约束下的发展观,具体体现为风险资本的管理,要改变目前银行业的风险资产与资本双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式外延型的业务发展模式,运用多种手段走出一条集约化内涵式的资产与资本相适应的业务发展之路。这其中资产证券化不失为当前中国银行业突破资本“瓶颈”的有效手段和产品之一。

资产证券化指的是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重新组合,转变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进而提高金融资源(主要是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资产证券化的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发起人、SPV(Special-purposeVehicle,特别目的载体)、信用评级机构、投资者等诸多方面。目前,国际上信贷资产证券化具代表性的模式主要有美国模式(表外模式)、德国模式(表内业务模式)、澳大利亚模式(准表外模式)。

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启示

当前,我国银行良好的成长性与巨额不良资产形成强烈反差,各行普遍面临资本金不足、不良资产比重高、流动性差、运作效率低等问题,通过金融创新,特别是借鉴诸如资产证券化等国际成功经验,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办法。资产证券化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满足监管要求,化解和分散信用风险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优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缓解流动性压力。国内商业银行的负债以短期存款为主,而贷款资产却呈现出长期化的倾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长期融资的功能主要由资本市场承担。在我国,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仅占5%左右,商业银行长期承担了本应由资本市场承担的功能,公路、电厂等大量基础设施项目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比重逐年上升。另一方面,随着加息周期的来临以及金融投资产品的蓬勃兴起,储蓄存款出现增势减缓的势头,贷款长期化与存款短期化、贷款流动性降低与存款流动性增强两对矛盾并存,银行资产负债期限明显错配,银行“短借长用”的矛盾将会越来越凸显,导致流动性风险不断加大。监管部门规定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比例不超过120%,据悉,不少银行已接近或超过这一监管上限。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出现,则为资产负债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过证券化的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功能,可以将不具有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置于资产负债表之外,及时获取高流动性的现金资产,从而有效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

2、有利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改善资本充足率。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银行监管日益加强,解决商业银行风险,特别是风险资产与经济资本的关系显得尤为迫切和突出。如何在有限的资本条件下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匹配,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靠不断扩充资本的外延增长模式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置疑。而靠不断降低资产风险度,大力发展低风险或无风险的中间业务这种内涵式的增长模式越来越受到推崇,这其中资产证券化业务不失为解决矛盾的较好方式之一。根据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在充分计提各项损失准备的基础之上计算资本充足率,2007年1月1日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近年来,随着金融资产的快速扩张,国内银行普遍面临资本金不足的难题,浦发、招商、民生纷纷采用配股、可转债或发行次级债等方式充实资本金,这固然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大规模融资容易引发市场的极大反响,招致投资者的抵制;且发行次级债不能改变银行资产规模及风险权重,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根据《巴塞尔协议》对不同类风险资产的资本要求,银行能够主动灵活地调整银行的风险资产规模,通过对贷款进行证券化而非持有到期,来改善资本充足率的大小,以最小的成本增强流动性和提高资本充足率。

3、有利于化解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率。在处理大批非流动性资产时,特别是不良资产,银行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只能在未来不定期地收到现金,这种传统的资金变现方式显得效率较低,而资产证券化在处理大量非流动性资产时一般采用历史数据来估计资产回收率,然后将资产按照一定的比例实现证券化。这种处理方式避免了逐笔审核资产,从而节省了资产价值评估的成本和时间,快速收回大量现金,融资成本较低,同时保留了资产所有者对剩余资产的收益权。解决中国银行系统巨额不良资产一直是中国金融界的主要课题。尽管通过努力不良资产率由34%下降到2004年上半年的15.59%,但不良资产率依然很高,因此,利用证券化来加速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是很现实很急迫的要求。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第三季度,境内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37%,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71%,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率为5.3%,均高于国际水平,且不良贷款绝对额巨大,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隐患。通过资产证券化将不良资产成批量、快速转换为可转让的资本市场产品,重新盘活部分资产的流动性,将银行资产潜在的风险转移、分散是化解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

4、有利于增强盈利能力,改善商业银行收入结构。限于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特别是固定收益债券市场不发达,国内商业银行仍然以传统的利差收入为其收益的主要来源,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很小,大约只有6%~17%。资产证券化的推出,给商业银行扩大收益、调整收入结构提供了机会。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给金融市场增加了大量可投资品种,且具备信用级别高,收益稳定等特点,成为债券之外的重要投资品种,其根据标的资产和条款设置的不同形成了许多投资品种,迎合了各种投资需求,有利于投资者实施多元化投资策略和控制投资风险。此外,原贷款银行在出售基础资产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手续费、管理费等收入;另外,还可以为其他银行资产证券化提供担保及发行服务赚取收益。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障碍及对策

国外资产证券化实践表明,资产证券化须具备如下环境:

1、法律环境。既包括与公司组成和监管、信托的建立和受托人职责、融资报告要求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包括信息揭示要求、受托人强制职责、资产充足规则和偿付能力规则。

2、会计环境。包括对于脱离资产负债表的证券化资产的确认方法,资产负债表中报告发起人头寸的方法、发起人考虑下级部门利益的方法等等。

3、税收环境。明确对资产转移和现金流的税负问题,包括债务人支付给SPV或SPV支付给投资者的税收问题。

4、市场环境。金融市场不发达,特别是信用市场,从当前来看主要是企业债市场极不发达,无法为企业信用定价;此外市场缺乏公信、高效的中介机构,如评级机构,托管机构等;信用标准不统一,市场分割,缺乏透明度。

5、信用环境。高效的信用体系是有效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基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扩大征信服务的覆盖面,加强信用交流和共享,要有较为完善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

自1999年以来,我国理论界、金融界就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讨。2003年初,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德意志银行签署了资产证券化和分包一揽子协议合作项目,被称为我国第一个资产证券化项目。但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对于资产证券化,无论是理论知识准备还是实际操作经验,无论是金融环境还是法律、会计、税收环境都还十分欠缺,存在许多障碍,制约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资产证券化缺乏法律规范与保障;信用评级制度不完善,缺乏规范的金融中介机构;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资产支持证券的需求不足等等,尚不适宜大规模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

因此,我国在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不妨遵循“先试点,后推广;先实践探索,后立法规范”的原则。首先,选择合适的证券化品种。可以考虑从住房证券化开始。这种贷款期限较长,多数在10年以上,对银行资产负债期限匹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住房贷款的违约风险较小,现金流较稳定,清偿价值高,容易满足大量、同质的要求。且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从1997年的190亿元增长到2003年底的1.2万亿元,基础资产初具规模。其次,选择有政府信用支持的专门运作机构SPV。国际经验表明,在资产证券化的初级阶段,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借助政府和国家信用吸引投资者是资产证券化成功的秘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