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3:09:33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范文篇1

本文作者:丁卫华工作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一)组织文化的基本理论为政党文化概念的构建提供了学理支撑。政党是典型的组织。政党是由具有共同目标意向的成员,按照一定章程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组织结构的社会集合体。政党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特定的组织文化,认真分析组织文化的基本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政党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为政党文化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兴起的美日管理比较研究,使得组织文化成为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组织文化的概念是组织文化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系统地研究和分析组织文化的概念,有利于为政党文化的概念界定提供理论借鉴。在组织文化的诸多定义中,影响最为广泛的是沙因(Schein)对组织文化的界定。沙因注重从过程的视角分析组织文化,他认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群体在处理与外部环境关系,以及对组织内部进行整合时,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所获得的,为组织成员所认可的一套基本假设,这些基本假设已经被实践所充分证明是有效的。这些基本假设被传授给每位新成员。最后这种假设逐渐渗入员工的潜意识中,变得根深蒂固,后来的每一位新员工经过熏陶就会被潜移默化。[6]沙因认为,组织文化由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所构成。第一层次为深层的默认假设。这是组织文化的精髓,是组织文化的最深层次。第二层次为组织的价值观。这是组织的理想目标;第三层次为组织的日常行为。所以他认为,单纯观察组织的外部行为,无法真正理解和把握一个组织的文化,因为实践中的许多因素经常使得人们的外在行为,与组织追求的深层价值观以及基本假设不相一致。要弄清组织文化的基本结构,就必须认真分析组织成员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和深层假设,否则就必须利用大量时间研究组织成员的行为表现,以更深层次理解行为的原因。霍夫斯泰德是另一个组织文化研究中的代表人物。他在研究组织文化属性的基础上来下定义。在对大量有关组织文化的文献分析后,他认为大多数学者对组织文化的以下属性基本达成了共识:整体性、受历史因素影响、与人类学概念有关、社会建构、不易量化、稳定性等。他们在大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组织文化可以分为由深到浅的四个层次:第一,价值观;第二,仪式;第三,英雄;第四,符号。在四个层次中,最深层的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判断组织文化的主要标志。仪式、英雄、符号等三个层次统称为实践层面。这三个层次在实践中都是可以被从外部直接观察和研究的,从本质上而言都是由最深层的价值观所决定的。丹尼森对组织文化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组织文化是:“潜在的价值观、信仰和原则,是一个组织的全部管理系统、管理实践和行为的基础。”[6]同时他认为,在组织文化基础上产生的管理实践和行为反过来又强化了组织文化的潜在的基本原则。金•S•卡梅隆、罗伯特•E•奎因在《组织文化诊断与变革》一书中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发展中形成的共识,以及总结出来的组织共同的理解、记忆、价值观和态度等。这与沙因的观点似乎很接近。根据以上对中外组织文化定义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组织文化的界定中遵循着以下共同的特征:第一,认为组织文化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是由一系列由浅入深的不同文化要素层次所构成的系统整体。分析组织文化既要认识浅层次的要素,更要认真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次的要素,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组织文化。第二,强调组织文化诸要素中具有一个核心要素,组织文化是以核心要素为主体而形成的有机系统,核心要素是判断组织文化特征的主要标志,如沙因的默认假设、霍夫斯泰德的价值观等。第三,都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固定风格和行为方式。组织文化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养成过程。这些共性对于政党文化的界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二)政党文化概念的构建应坚持的基本原则。组织文化的基本理论为政党文化概念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学理支撑,但政党文化的概念并不能简单照搬组织文化的概念。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政党文化概念构建的基本原则作如下的总结:1.充分体现组织文化学关于“组织文化”界定的基本规则。政党文化是人类文化现象中的一个分支,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演化的特点和规律。但政党文化最终都是文化以及组织文化在政党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政党文化的研究必须首先遵循组织文化学的一般规则,不能违背文化学和组织文化学对文化的共识,在政党文化的界定中必须充分体现以上所总结的组织文化的共性特征,这是分析政党文化的基本前提。2.充分体现政党政治组织的特殊性。在遵循组织文化学基本原理的同时,政党文化的界定必须充分体现政党政治组织的特殊性。从组织文化学的角度看,政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但同时政党作为一种组织,与一般组织相比,又具有自身的特点。政党是和国家政权紧密相关的政治组织,政治性是政党组织与一般组织相比的最大特点。所以在界定政党文化概念过程中,应充分借鉴政治学和政治文化学相关理论,以充分体现政党文化的特殊性。3.注意政党文化概念的普遍适用性。政党文化概念的界定应具有普遍适用性。世界上的政党千差万别,形态各异,既有革命党与执政党之分,又有资产阶级政党与无产阶级政党、在野党与执政党之分等等。由于政党类型丰富,由此不同政党的文化具体内容必然也是差异较大。但是我们在界定政党文化概念时,必须能从形态各异的不同类型政党中总结出共性,寻找各自的最大公约数,从而确保这一概念界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一)政党文化的内涵。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对政党文化作如下的界定:政党文化是指政党组织在长期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为政党绝大部分组织成员所认同的意识形态、政党心理、相应的政党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的总和。这一概念的内涵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政党文化是政党长期形成的稳定倾向。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生活方式。文化具有累积性和长期性的特征。政党文化的形成也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实践和创造过程。并非政党的任何活动都能构成政党文化的内容,政党文化应该是政党在长期政治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风格和品质。2.政党文化应为绝大部分组织成员所认同。政党文化是政党政治组织所拥有的文化,政党文化的主体应该是政党组织的绝大部分成员。这是由政党作为政治组织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政党在戴维•伊斯顿看来属于一个“政治共同体”。他认为:“政治共同体概念的独到价值在于它具有一个潜在的涵义:在所有的系统功能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具有内聚力的黏合剂,即系统成员对共同体的感觉或感情。除非这些感情存在,否则,政治系统本身就不会形成,或者即使形成了,也不可能持续。”[7(]p205)这段话中戴维•伊斯顿提出了维持政治共同体的精神力量,即“政治共同体感”,“政治共同体感”是支持政治系统的文化力量。政党作为一个系统的组织,同样存在具有为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文化,否则政党就形同虚设,或者行将解体。在法国著名政治学者莫里斯•迪维尔热看来,“一切文化都趋于共同同意(Consensus),也就是说,集体的所有成员都接受构成角色和行为模式的标准和价值……,如果有人整个地抛弃一种文化制度,那么他们是否真正属于这个集体的成员就值得怀疑了,尽管表面上他们属于这个集体”。[8(]p81)所以政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是政党集体所表现出的一种整体倾向。3.政党文化是意识形态、政党心理、政党规范、政党行为方式等的统一有机体,而不是几者的简单相加和累计。构成政党文化的要素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它们不是在单独发挥作用。作为研究,我们可以专门研究文化要素中任一内容,但是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存在,应该是构成要素之间作为整体在发挥着作用。所以在政党文化研究中,我们既要逐一分析其构成要素,认真剖析其内在的结构;同时也要注重研究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把其作为整体进行分析。(二)政党文化的构成要素。对于政党文化的结构要素,学界的争议较大,有些学者明确反对把意识形态和政党制度作为政党文化的结构层次,还有些学者主张把政党形象作为政党文化的要素。本文认为,政党形象是政党文化在民众内心的一种投射,是社会对政党的一种总体评价,带有主观性。政党文化应该是政党组织内部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方面的属性。政党形象的塑造,只能看成是政党文化建设的社会效果,而不应该是政党文化的具体内容。纵观学界的研究,笔者认为政党文化的结构要素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政党意识形态。哲学家肖前认为,“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在有阶级的社会里,社会意识形态是直接或间接反映社会的经济及政治特点,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力图保持或改变现存社会制度的思想观点和体系。”[9(]p369)对于政党而言,其与意识形态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没有意识形态就没有政党,政党的产生往往以意识形态的形成为前提,一般是先有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的认同,后有政党的形成。“意识形态是政党产生的理论基础,政党是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与实践载体”。[10]政党的意识形态往往集中反映了政党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等本质性内容,是一个政党的灵魂的集中体现。实践证明,无论何种类型的政党都无法离开政党意识形态。对政党而言,意识形态是其实践价值目标的基本工具,具有导向、辩护、凝聚、动员、约束等功能。2.政党心理。政党意识形态的形成往往都是以特定的政党心理为基础,所以研究政党意识形态就必须同时关注政党心理问题。所谓政党心理,是指政党组织成员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的,针对本政党组织的情感、动机、信念、态度乃至习俗的总和。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政党情感是政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对政党系统、政党活动或政党政治事件包括政党领袖、政党权威人士所具有的一种直观的评价,是政党成员在政治活动过程中对政党组织的内心体验,表现为好恶之感、爱憎之感、美丑之感以及由此产生的亲疏之感等。心理学把人们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激励人们开展并维持其行动,最终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动机,政党政治动机特指政党成员主体发生政治行为的心理过程。在整个目的———动机———态度———行为的系统中,政党政治动机决定了政党成员对政党的态度和政治行为。政党政治态度指党员对待政党政治生活的心理活动过程的显现或者对待政党政治行为的一种较一贯和固定化的反应倾向。行为主义往往把政治态度看作是政治行为的预测表,试图通过政治态度的分析,来预测可能出现的行为。政党政治态度的形成包括很多复杂因素,如情感因素、认知因素以及价值取向因素,而政治动机是最直接的因素。政党政治态度取向集中了全部政党文化的内在机制。政党成员思想与意识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对待政党生活和政党体系的基本态度,政党价值观是具体政党政治态度产生的前提。政党信念是指,政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与党内外的互动,逐渐形成的对政党组织,以及对政党政治生活及过程的固定看法和坚定主张。党员的政治信念与其政党价值观和政党思想意识是统一的,并影响其参与政党活动的动机、态度和行为,是政党成员参与政党生活的精神支柱及维系其党内关系的纽带。3.政党规范。莫里斯•迪韦尔热认为“:文化是有规范性的,也就是说文化组成一整套行动准则,人们从中感到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服从这些准则。”[8(]p65)显然,政党文化结构中,规范也同样非常重要。本文所理解的政党规范是指,在政党组织内部,由政党正式制定或者长期约定俗成的,用以规范和约束政党成员行为的规章制度及伦理规范的统称。政党规章制度,包括由政党的中央组织以及地方各级组织制定的各种实体性或者程序性的原则、制度和章程。政党规章制度往往是政党内部的“硬约束”,规章制度一般都明确了违背规章制度的后果和责任。政党伦理规范是政党在组织内部倡导的价值取向,相比制度规范,伦理规范属于政党内部的“软约束”。对政党而言,政党伦理是对政党及政党成员的行为的善恶判断、道德评价与道德约束,主要强调政党及其成员的自律精神、政治忠诚、政治责任心以及政治清廉等。尽管伦理规范没有规章制度的硬约束力,但由于这些伦理道德规范,都是政党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行为取向,在政党内部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所以其对政党组织成员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规范和引导作用。4.政党行为方式。行为方式是行为主体所表现出的有规则的行为系列和行为模式,由行为主体、行为手段、行为对象三者构成。政党行为方式,是指政党为实现既定目标,在一定的价值观支配下,所采用的行为方法和形式的总和。政党行为方式体现了政党的行为风格,是政党文化的外显。政党行为方式是对政党文化全部内容的凝练,是政党文化的集中体现,科学健康行为方式的形成,是塑造优秀政党文化的关键。政党行为方式也是民众了解和判断政党文化的重要窗口,对于民众而言,他们不太关注政党所宣扬的意识形态以及政党所坚持的规范,而是更关注政党行为方式,民众往往是根据政党的行为方式而不是意识形态或者制度规范等,来决定支持哪一个政党,所以政党行为方式直接决定了政党的社会形象,决定了政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对于执政党而言,就直接关系到其执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因此政党一般对其行为方式的塑造都比较重视。

政党文化的结构要素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系统,要素之间依照特定的逻辑关联相互作用,使政党文化内部形成一个整体。1.政党意识形态是核心。在意识形态、政党心理、政党规范、行为方式四者中,意识形态是决定性的因素,意识形态决定了政党规范、政党心理、行为方式的内容和形式。政党规范是对意识形态的具体化和展开,它体现了意识形态的目标取向,意识形态性质不同,政党规范必然有较大的差异;政党规范在实践中表现为相应的行为方式,行为方式是政党规范在实践中的具体化。所以意识形态在政党文化中处于最深层次,是政党文化的核心。理解和把握政党文化,首先应该把握政党的意识形态,离开政党意识形态,就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政党规范和政党行为方式。2.政党心理是政党文化的基础。政党心理是渗透在政党文化各要素中的影响力量,是推动政党意识形态的形成、政党规范的贯彻以及由政党规范向政党行为方式转化的内在动力机制。积极健康的政党心理的养成,是全部政党文化形成并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政党心理包括政党动机、政党态度、政党情感以及政党信念等内容。政党心理发挥作用的强度,直接决定着政党成员对政党文化追求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决定着政党文化发展的活力。尽管政党心理无法直接观察,但透过政党成员的言行,可以间接判断政党心理的发展状态。所以,在政党文化研究中,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政党心理的基础地位,重视研究政党心理对政党文化其他要素制约作用的分析和研究。3.政党规范是中介,政党规范是联系政党意识形态和政党行为方式的纽带。政党规范在政党文化中地位特殊,不可或缺。政党规范既是政党意识形态由抽象到具体的成果,是意识形态的具体展开,意识形态离不开政党规范。同时政党规范又是政党行为方式产生的行动基础,政党规范为政党行为方式规定了方向,设定了行为的边界,是规范政党及其成员的基本秩序体系。离开了政党规范,就难以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最终意识形态的要求也就无法在实践中贯彻实施。所以政党规范是联系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中介,是意识形态向实践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认识政党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政党规范是重要的途径。4.行为方式是政党文化的外显。行为方式是政党文化在实践中的集中表现,是政党意识形态和政党规范发挥作用的成果,是民众认识和评价政党的窗口。行为方式是衡量政党文化功能和作用大小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政党文化建设中政党必须重视实现政党规范向行为方式的顺利转化,缺少此环节,就无法培育健全的政党文化。尽管意识形态是政党文化的核心,行为方式处于政党文化的外层,这绝不意味着行为方式完全是被动的,乃至是次要的。迪维尔热就指出:“在一种文化已经存在很久的情况下,这种文化的意识形态基础所起的作用便不如所有的习惯和行为的作用大,而习惯和行为往往已同意识形态相去甚远。习惯和行为不仅会超越导致它们产生的意识形态,而且多少还有助于改变对立的意识形态,提出一种反文化。”迪维尔热在这里阐释了行为方式在政党文化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事实上在行为方式发展中,其所累积的经验和启示,经过政党自身的提炼和总结,其同样能上升为政党规范,最终变为意识形态的相应内容。所以政党文化要素之间既是一个从意识形态向行为方式的由内而外的转化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由行为方式不断向政党规范和意识形态施加反作用的系统,政党文化的具体构成要素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推动的有机整体。

组织文化范文篇2

何为印象管理

印象一般指人们对别人的看法。从本义上说,印象包含了我们对认知对象各方面的突出特点,它所反映的是印象的总体特征。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等到掌握了对象的全部特征之后才形成对它的印象,有时候甚至只需要看一个人的照片或者跟他说几句话就可以形成一种最初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交往的需要,我们常常希望可以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恰当的印象,这种有意影响别人,对自己形成符合自己期望的某种印象的过程就叫做印象管理。

在不同的情景中,人们总是倾向于表现出不同的自我来迎合所处群体的意见,例如在面对小孩和成人、上司和下属、客户和朋友时,人们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很不相同的,这体现了人类行为的多重性。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在其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中就运用了“多重自我的比喻(metaphorofmultipleselves)”来描述这一问题。最早对印象管理进行专门研究的是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Goffman,1959),在他所写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指出,印象管理存在于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并指导着我们的行为,帮助我们预期别人对我们的希望是什么。

印象管理是组织内成员常用的一种行为策略,此种行为之目的在藉此增强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以达到行为人的意图。员工为了个人或者组织的利益会尝试着进行印象管理行为,希望对个人及组织的日常工作或营运有所帮助。对个人来说,印象管理是一项利多于弊的战术,可以有效提升自己在公司组织中的形象以及个人地位,吸引他人的注意和好感。

依照在印象管理中所处的立场不同,组织成员可分为“表演者”、“接收者”以及“第三者”三种角色:“表演者”扮演的是实际进行印象管理的行为人角色;“接收者”是表演者进行印象管理的目标,也就是直接接受到印象管理的人;“第三者”所扮演的角色为冷眼旁观的他人,并得以客观地看待此事。

Schlenker(1981)对印象管理的定义为:表演者对自己在他人眼中的信息进行操控,也就是表演者(actor)试图影响目标观众(target)对表演者本身的知觉。而Jones(1982)也提出把策略性的自我表现定义为:受到权力增长动机影响的,被个体设计来去引发他人对自己的特质进行归因的行为特点。Jones和Pittman(1982)对印象管理的分类有逢迎、自我推销、模范、恳求和威慑五项。

逢迎(ingratiation)

Jones(1965)就提出印象管理战术中的其中一种类型—逢迎。Jones和Pittman(1982)对于逢迎战术的定义为表演者藉由谄媚的举动或帮助目标观众,让目标观众对于表演者的好感度上升。逢迎行为是最普遍运用的印象管理策略之一,也是被研究最多的一种技术,最初认为逢迎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然而,有些学者却较为偏袒各种形式的逢迎。他们指出,在组织中,逢迎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有效的社会影响手段,尤其是在组织缺乏兼容性时,它能提供一种保持和谐的社会粘合剂(Ralston,1995)。一个人在逢迎他人时,未必能清醒地意识到他的这种行为。因此,有人把逢迎行为称为“吸引力管理”。在接受了各方的意见后,Jones又重新解释逢迎技术,说他们目的在于使自己更受他人喜欢。

此种印象管理行为又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实际战略,分别为:①强化他人(complimentaryother-enhancement),这种行为通常是特意去夸大他人正面的地方、而刻意忽视负面的地方。例如,下属向自己的上司表明,对他的新主意同样感到兴奋,即使实际上下属并不喜欢它。下属也可以夸大上司的那些令人钦佩的品质,以传达这样一种信息:上司在下属心目中很受尊敬。②同意他人意见、判断与行为(conformityinopinion,judgementandbehavior),这种行为是指表演者表现出自己和目标观众有许多共同点,这种假设是基于人们都喜欢和与自己拥有相同价值观的人相处,此种行为范围可能从简单的意见一致到模仿都有可能。例如,下属可以通过告诉上司可以从他的经验中学到很多东西;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表示异议,但在那些上司渴望得到支持的问题上赞同他来提升自己在上司心目中的正面印象。③自我呈现(self-presentation),即是对目标观众表现出自己拥有、而且他也喜欢的特质。从事逢迎战术的表演者可以把焦点放在本身的长处和优点上,或是目标观众的长处与优点上。例如下属可以寻求机会让上司知道自己的优势;努力让上司知道,自己有着受人欢迎的声誉,并努力确保上司了解自己取得的成功。④略施小惠(renderingfavors)而不怀抱着任何回报的心理也会是非常成功的一种策略。例如下属自愿帮助上司做一些事,如选择公寓的位置,找到好的保险等等,通过自己的个人关系网,为上司提供帮助。

自我推销(self-promotion)

自我推销战略是表演者向目标观众表现出他们的能力与成就,让目标观众认为他们是很有竞争力的,通过树立精明强干的形象,从而使别人认为自己无论在通常能力(比如智力)方面,还是在特殊能力(比如会一种乐器)方面都是略胜一筹的。自我推销战术的方式可以分类为三种:①往自己脸上贴金(entitlements)。如在面试中,应试者试着去强化一个正向的事件,并最大化自己与此事件的关联。比如公司需要具有良好外语水平、善于团队合作、计算机操作能力强的员工,那么可以观察到,许多应试者会声称自己具有公司需要的才能。②自我提升(enhancement)指的是除了最大化自己与正向事物的关联外,还会让他人认为他做的比别人认为的还要多更多。③克服障碍(overcomingobstacles)。在面试中,应试者会特别强调在向目标迈进时,问题与障碍是如何妨碍他,以提升他完成该事件的价值。

以上这些都包含在自我推销战术中,主要是表演者对自己不论正面或反面个人特质的呈现,让目标观众形成某种既定的形象,使表演者能够维持心中所期望的自我形象模范(exemplification)

模范战术的定义为表演者自我牺牲或是做些超出自己工作范围的事情,以让目标观众认为他们的确在某些事情上奉献自己。如在没有人愿意在节假日值班时,自己主动要求值班,给目标观众留下以身作则的印象。

恳求(supplication)

恳求战术的定义为表演者到处放消息以让目标观众知道自己的弱点或缺点,好让目标观众认为表演者是需要帮助的。恳求者非常善于给他人留下自己能力比较差或者看起来很糟糕的印象,通过激活社会责任规范使自己获益(Becker&Vlartin,1995)。研究表明如果能使别人相信自己无力自助,还是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的。

威慑(intimidation)

表演者通过树立一种令人畏惧的形象来获取社会权力和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威慑行为和逢迎行为是相互对立的(Jones;Pittman,1982)。此种印象管理行为大多是由上司、也就是握有权力的一方所进行,其目的主要在于使他人能够服从、跟随他的意见。

组织文化与印象管理

在不同的组织文化中,个体的五项印象管理将与之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及影响力。根据Robbins(1992)对组织文化的定义强调组织成员共同的知觉,一种共享意义的系统,使组织有别于其他组织。他强调组织文化的认知层面,认为组织文化具有共同分享的信念、价值与规范,且对组织具有独特的认同感。而Wallach(1983)依据组织成员内互动的情形、组织气氛、工作环境,将组织文化分为三类。

在官僚型文化(BureaucraticCulture)的企业中,组织结构与权责划分非常明确、清楚,工作性质大都以标准化或固定化,建立在控制与权力之基础上,此类企业较为成熟、稳定且行事谨慎。此类文化之组织通常为阶层式组织。

具有创新型文化(InnovativeCulture)的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较多变复杂,工作充满创造性与风险性,重视成员挑战性与创新性,尊重个人的独特性,容许成员冒险的文化,具有企业家精神与充满野心的员工较容易成功。

在具有支持型文化(SupportiveCulture)的组织中,文化环境较开放、和谐,具有家庭般温馨的感觉,组织对员工具有较高度的支持与信任、鼓励与开放的态度,重视成员的参与、团队精神与人际关系,具有高度互助合作的精神。

为研究组织文化和印象管理之间的关系,我们依据Wallach(1983)所编之组织文化量表,将组织文化分类为官僚型文化、创新型文化、支持型文化;其量表总共21题,以Likert五点量表衡量。同时,我们设计了印象管理量表,该量表为Bolino和Turnley(1999)根据Jones和Pittman(1982)所提出的五项印象管理战术来发展的量表,所以五项印象管理战术的操作性定义也与Jones和Pittman(1982)所提出的相同。此量表总共22道题目,可测量受测者所使用的印象管理战术技巧。我们选取的样本多数为上海地区的中阶主管以及高阶主管,遍及各个产业: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通讯电信业、电子信息业、营建业等等。本研究发出203份问卷,共回收203份问卷,经检视后,删除无效问卷共6份,最后得有效样本197份。有效问卷的回收比率为97.04%。

官僚型文化与逢迎战术以及自我推销战术呈现显著正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准,显示当组织属于官僚式文化,对于职权与职责划分非常明确且工作性质都已经标准化与固定化,通常是建立在控制与权力上,行事风格较为谨慎的组织工作环境中,个体会比较倾向与采取印象管理战术中的逢迎战术以及自我推销战术。组织文化越是倾向于官僚型文化的公司,处在其中的个体越容易选择采取使用逢迎战术。

创新型文化与自我推销战术以及模范战术呈现显著正相关,且到达显著水准,显示当组织工作的环境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是动态刺激的,工作较具有创造性及风险性,充满挑战性与创造力的工作环境时,个体会比较倾向于采取自我推销战术以及模范战术。组织文化越是倾向于创新型文化的公司,处在其中的个体越容易选择采取使用自我推销战术。

支持型文化与逢迎战术以及恳求战术呈现显著正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准,显示当组织工作环境相当的开放和谐,具有家庭的温暖感觉,组织中具有高度的支持及信任,十分重视人际关系时,个体会比较倾向于采取逢迎战术以及恳求战术,其中又以恳求战术的相关性较为显著。显示组织文化越是倾向于支持型文化的公司,处在其中的个体越容易选择采取使用恳求战术。见图1。

组织文化的类型对印象管理中的模范战术及威慑战术并无显著的正向影响,显示组织文化的类型对模范战术以及威慑战术的选择并无重大影响力。

不同的印象管理战术

我们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组织文化适合不同的印象管理战术。

由于官僚型文化组织的组织结构及权责划分分明,因此透过适度的逢迎战术,容易得到主管以及同事的好感,来获得同事及主管的正面反应。而官僚型组织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阶层相当明确,员工透过适度的自我推销战术,来凸显自身的优点及工作表现。

而创新型文化组织比较具有创造性及风险性,因此工作者如何在对的时间抓住机会,以让自己在公司组织中得到重视呢?根据本研究的结论指出,在创新型文化中,自我推销战术以及模范战术被使用得最多,因为在创新型文化中,员工通过自我推销战术以及模范战术,可以加深公司其他人对自身的良好印象。

组织文化范文篇3

一、对建设“组织部文化”必要性的认识

1、从“文化”看“组织部文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什么是“文化”?《辞海》解释: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当然,这里的“文化”,指的是普遍意义上的文化,也称“大文化”。对“文化”的内涵,解析颇多,但有两点为共识:一、文化是一种社会存在,只要有人类的社会实践,就会产生文化。二、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文化,会反过来以巨大的“文化力量”影响社会发展,起着规范、导向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正因为此,我们党历来重视关于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同志作了更为深刻的揭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组织部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我认为,就形态而言,它是具有高度抽象、概括特点的社会文化在党的组织部门的具体化。就类型而言,可归属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的提出,反映了作为党的重要工作部门之一的组织部门,对文化、文化力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战略”的深刻认同,是组织部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致力于努力开创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新局面的科学举措。

2、加强“组织部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组织部门肩负的崇高使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组织部文化”的建设具有特殊意义。因为,组织部“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的作为,直接体现着的党的意志;它的形象,直接反映了党的形象;它所呈现的文化,通常会被直接解读为先进文化。从我们党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的历史使命出发,站在文化的视角对“组织部文化”进行审视,会强烈地感悟到它的必要性。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认真研究和解决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的社会氛围……这些治党治国的宏图大略,也为加强组织部门的思想、制度、业务等各项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核。“组织部文化”的提出,有利于组织部门围绕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展开具体作为,并使这些作为升华为一种共同的、自觉的信念,使党的组织工作达到更高境界。

3、加强“组织部文化”建设,是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内在需要。

党的组织工作,经过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磨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传统,有力地推进了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党的事业的成功和胜利,也孕育和滋养了几代组工干部。对这些传统,我们要加以认真总结,使之成为一种宝贵财富,世代传承下去。

但也毋庸讳言,随着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一“历史方位”的转变,组织工作也出现了诸多不适应——包括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运作机制、操作办法乃至作为组织部门最基本的“尺子”的“关于人的价值评判”的标准。特别是当我们要切实担当起“两个先锋队”的“组”和“织”的工作责任时,这些不适应就显得更为突出。这就决定了组织工作必须有新的开拓和发展。

一是传承,二是发展,继往开来,表达了组织部门加强自身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组织部文化”建设的完整内涵。

二、对“组织部文化”的认知

1、“组织部文化”的定义。

什么是“组织部文化”,尚无现成定义。于是找来同是亚文化的“企业文化”进行比照,受启发。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据说有180多种,莫衷一是。比较简明的说法是:企业文化是企业赋有个性的意识形态,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条件总和。关于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解说也颇多,但以下四个方面似乎大家都认为不可或缺:一、企业宗旨——指企业对所承担义务的承诺,是企业使命的理性表达和宣言。二、企业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也可理解为生产条件和员工素质,展示企业的经营氛围和生产关系。三、企业精神——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并被广大员工所认同的先进的群体意识,是企业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所倡导的精神,也可理解为企业的传统和准则。四、企业品牌——即企业的标志,是企业业绩的抽象。

当然不能把企业文化的概念简单套用过来。毕竟,从文化的属性看,企业文化属于经济文化,而组织部文化属于政治文化;企业文化必须更多展现个性,而组织部文化,恐怕应该更多地突出共性——这是由我们党的统一的党性所决定的——当然,在不同的具体单位,组织部文化的表现形态也应该是丰富多彩、有个性的。

那么,什么是“组织部文化”呢?试述如下:

组织部文化是我们党在长期的组织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的独特的意识形态,是中国先进文化在党的组织领域的反映,是组织部门及其工作者价值观念、团队精神、操作规范、道德准则、工作信念、优良传统的总和。

2、“组织部文化”的内容。

组织部文化的内容,我认为很难穷尽表达,也不应该穷尽。总的看,除了上面提到的企业文化的一些方面可供参考外,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是以效率为核心的业务文化建设。包括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对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总体目标的认定,对组织工作“对象”的准确把握,对党员和干部“合格”的评价标准的制定,对各类人才资源能动整合、合理配置的规程设置,及其相关运作、操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等等。突出对于事务主义、形式主义的排斥,追求高效。

二是以公正为本质的行为文化建设。包括组织部作为一级部门的行为规范、内部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对外、对下的行为规范等等。它体现组织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崇尚真理,忠于职守,不媚权力,天下为怀的道德伦理,突出对于社会责任、党性原则、人民利益的遵循和维护,排斥以权谋私。

三是以奉献为特征的精神文化建设。突出顾全大局,忘我工作,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等人格境界的塑造和勇挑重担,无私贡献,敢为人先,团结互助等团队精神的弘扬,排斥追名逐利。

四是以和谐为主题的环境文化建设。包括办公环境的文明化、办公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技术的普及等硬件建设和以人为本、虚怀若谷、勤勉谦和、热忱诚信等人文环境建设两部分。突出党的组织部门对内对外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排斥居高临下、衙门作风。

3、“组织部文化”的特性。

把握组织部文化的特性,有利于各级组织部门结合实际,对各自的文化建设进行能动的目标设计和内容确定,而不拘泥于一种概念的空泛套用,使“组织部文化”仅仅成为一个躯壳。

一是时代性。可以从文化受实践制约、实践受社会制约、社会受时代制约这一文化的基本特性和“组织部文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这一内在联系等方面来理解。时代性还包含了发展的内涵,因此,作为文化现象的组织部文化也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

二是人文性。“组织部文化”是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公共关系学等多种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成果在组织部门的有机结合和综合应用。它十分强调人的社会性和能动性,强调人的价值观在团队中的重要地位。它倡导群体精神、集体主义,提倡建立友善、互助、信任、上下亲和、内外和谐的相互关系,并把这些充满人文色彩的价值观同对于科学规律的尊重和贯彻党性、履行宗旨有机融为一体,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三是传播性。这种传播性首先在于它的示范性。组织部门良好的形象及其呈现的文化,会有力地激发起更多民众对于先进文化的向往,具体而生动地感知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引导和促进全社会先进意识的形成,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正确处理“组织部文化”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作为新事物,“组织部文化”的建设和探索还刚起步,希望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关系。组织部门是一个崇尚传统的部门。弘扬传统本身就是一个好传统。但当时代的大门敞开、改革和开放成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旋律时,组织部门要努力克服那些由于长期的“革命和战争的需要”而造成的历史惯性,以“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的紧迫感,致力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开拓和创新,特别是改变那些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不可越雷池半步”的思想观念和运作格局。

2、博学律己与博爱待人的关系。面对“执政”的历史使命(尽管我们党已执政了半个世纪,但对“执政党”的确切认知,恐怕也只是近几年),组织工作的对象已经超越了“本党”,组织工作本身也发展为一门学问。这就要求组工干部除了“忠诚可靠”这一最基本的政治素质外,还要有广博的学识、开放的思维、宽阔的视野、敏锐的触角、仁爱的胸怀和规范的操作,去发现、团结、凝聚所有(全民族的,甚至跨国籍的)能够为我们党、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承担更多责任的人。这是新时期“组织工作”应有的诠释。而惟因如此,要求每一个组织工作者特别善于学习,重视一切科学文化知识的吸收,善待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组织部文化的建设,应该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组织文化范文篇4

群众文化的基本定位

对人们的生活而言,群众文化活动主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是充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其中所涉及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主要有群众文化工作、文化事业等相关内容。有关部门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必须了解我国文化的转变情况。此外,我国的文化形式与经济形势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这二者之间的结合,让人们关注大众及娱乐文化,这也使得我国群众文化在发展中遇到了一定的挑战。事实上,群众文化有其特殊性,不会被轻易取代。在目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群众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点不会受到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展开,人们参与的文化活动并不会因为受限于环境而难以展开。比如,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在公共区域开展,也可以在室内开展。其次,群众文化活动可以设计的项目有很多种,也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形式开展,比如可以让群众表演节目,也可以观赏节目,可以学习也可以教学。组织者需要提出更多想法,让群众进行灵活选择。

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结合传统节日来开展文化活动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按时组织活动,吸引更多人员参与其中,不一样的节日能够组织的活动类型也是不同的。通过多样的方式不但可以促使群众参与其中,同时也能够提升人们的文化气质。特别是在传统节日期间举行的文化活动,给人们的教育意义是非常显著的。比如,在元宵节组织一系列活动,让大家一起猜灯谜、赏花灯;在端午节的时候组织包粽子比赛;在中秋节组织一系列活动,能够让人们分享传统节日的故事,增加对传统文化方面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可以鼓励群众参与,充分地满足对传统文化的需求。

(二)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传递爱国情怀

人们能够过上如今这般安居乐业的生活,是祖国给予我们的。所以,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时候,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是组织者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比如在举行周年庆典的时候,可以让群众参与其中,表演爱国主题的节目,采用唱歌、朗诵的方式是非常可行的。通过举办类似的文化活动,可以有效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浓烈的爱国情怀,在全社会充分地展示出群众的爱国热情。

(三)丰富社会文化,增强参与积极性

社区文化在群众文化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有效地提升居民对于文化方面的认识。社区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居民,通过合理的奖励制度,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其中,活跃社区的文化氛围。社区也可以成立文艺团体,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去,凝聚力量和创意,共同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一方面,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得以体现;另一方面,文化活动种类的增多,也有利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一)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想要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工作,就必须从群众角度切入,让文化的特点充分地体现出来。不但要始终培养浓厚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要帮助群众接受文化的熏陶,能够让群众文化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坚持以群众的具体情况为基础,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实现群众精神方面的诉求。将群众作为发展的基础,激发群众的兴趣,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提高群众文化内涵。

(二)以城带乡,城乡联动

城市聚集的资源很多,所以,需要将城市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逐渐带动乡村发展。在城市建设中,凝聚了很多公共资源,但是乡村的发展显然不足,很多乡村中的劳动力被城市吸引。因此相关部门需要举办更多的群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乡村居民能够参与其中,提升群众的素养,通过这样的方式真正地带动乡村发展,让乡村地区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城市的合理之策,以便开展乡村群众文化互动。通过外来打工者,将城市的群众文化活动带到乡村,为乡村居民普及,让群众文化活动在乡村当中也能够成长起来。

(三)借助阵地,提升辐射范围

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时候,群众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利用各种有效的措施,让文化活动辐射的范围更加广阔,同时也要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度。我们要借助有效方法,扩展活动阵地,重视活动举办的意义,努力扩大宣传的范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所带来的价值,给群众文化活动提供更多的支持。在举办活动的时候,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平台进行展示,在吸取群众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充分满足自己表现欲。

(四)拓展空间,扩大参与人群

开展群众文化的活动,最基础的部分就是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提升群众参与度和广泛度,才能够有效地实现群众文化活动举办的真正目标,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举办群众文化活动,让活动更加丰富、多元,才能够有效地完成群众文化活动的使命。有很多活动受到了群众的喜爱,并因此而更加全面地衍生出其他形式的文化活动,人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群众文化当中,社区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通过社区的组织,能够调动小区居民的积极性以及参与性,使人们的参与热情得到激发。展开企业文化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员工更具有挑战精神,增加了员工的凝聚力。而在校园中举办文化活动,有助于提升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使青少年参与其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但可以焕发校园风采,而且能够使得学生更加热爱校园。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对群众发展产生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群众文化生发于群众中,很难被其他大众或者娱乐的文化取代。目前,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明显忽视了群众文化,这样的情况对于满足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对文化的要求会带来一定的阻碍,难以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极其重要的,有关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的策略,提出更加有效的工作方式,让群众文化更具有多样性,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让群众生活更加丰富,才能够促使国家文化获得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健康,人们的素质有所提升。在之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群众文化活动策略,创建更受到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让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陈艳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及其辅导[J].大众文艺,5(24):7.

[2]李薇.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辅导[J].大众文艺,6(08):8.

[3]扎西才让.扎根群众繁荣群众文化——谈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6(0):0-1.

组织文化范文篇5

本文作者:左兵杨彦彩工作单位:湛江师范学院

文化冲突是任何一个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合并高校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面临一些文化冲突。20世纪90年代末,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指导方针下,全国掀起了高校合并的浪潮,截止到2008年,西部共有257所高校参与了高校合并,重新组建了99所高校。1990-2008年西部高校合并分布情况为:内蒙古(8)、广西(6)、重庆(14)、四川(16)、贵州(11)、云南(13)、西藏(1)、陕西(14)、甘肃(6)、青海(3)、宁夏(3)、新疆(5)[7]。经过大规模的合并与调整后,西部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在校生数量、教学科研经费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使西部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了可能。但是,西部高校的实质性合并要求学校组织文化的各个构成要素均要达到文化融合。组织文化整合是指组织要适应外部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组织制度的变化,将构成组织文化的各异质性文化要素统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使西部高校的跨越式发展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石河子大学是1996年4月由农业部部属的石河子农学院、石河子医学院、兵团师范专科学校和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四所独立的单科性大学合并成立的综合性大学,现由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2001年6月被教育部指定北京大学对口支援,200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211工程”高校,经过合并后十几年的建设,现已形成了合理的办学规模,构建了综合大学框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教育质量、办学层次、科研水平、师资队伍都得到了全方位提高。(一)物质文化层物质文化层属于学校组织文化的最外显层面,主要包括学校的环境规划、建筑设施、文化标识、校徽、校服等,它是以实物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外显文化。这些外显文化,如学校的规划布局、建筑结构风格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物质建设上,都反映出学校主体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西部合并高校的物质文化构建中面临的首要问题表现为外显形象的冲突。例如,石河子大学的合并属于异地合并,四所院校分布在石河子市、奎屯市和五家渠市三个城市,学校校址规划统一方面困难重重,整个过程涉及原有设施的重建和规划,原来的高校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不同的利益群体会引发一些冲突。同时,不同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各自独特的外显形象,合并高校的师生员工对风格迥异的外显形象,在心理上将产生思维定势,因而造成不同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因此,石河子大学坚持从校区统一入手进行实质性合并,原来几个独立的校区全部迁入到石河子一个校区,使办学实体融合为一个整体。然后,对新校区进行重新调整和规划,使石河子大学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在物质文化融合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制度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处于学校组织文化的中层,主要是指以文字形态表达出学校的规章制度及由规章制度固定的体制所体现的文化[8],它主要通过制度设计来形成学校的管理风格和管理体系,包括领导体制、组织结构、管理规章制度以及人际关系等文化现象。伯格奎斯特《学术机构的四种文化:改善学术组织领导权的观点》指出,学院文化的组织成员通过学术威望而获得权力去影响学校的决策,但并不直接干预学校的决策[9]。在高校内部,大学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对学校具体的、有形的、成体系文化规定的阐释和理解方式直接影响和决定学校如何制定及执行规章制度。石河子大学是由4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办学实体融合为一个新的有机办学实体,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领导层权力分配成为焦点,同时,机构的调整出现了许多富余人员,要使他们自愿转岗分流到其他岗位,成为学校合并过程中面临的又一难题。石河子大学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三个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合并步骤,使制度文化达到了统一与融合:(1)相对保持原有规定的连续性,干部的去留基本上按七上八下的原则进行调整配备,但对总务、财务等部门适当放宽,以确保合并后,教学秩序、科研活动和群众生活不受大的影响;(2)吸取原四所院校行之有效的规定,形成综合性,并采取分步合并的办法,先对领导班子和机构人员进行合并,再对基层教职员工进行合并整合;(3)根据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按照学科同类项合并进行学院机构的调整[10]。(三)精神文化层精神文化层是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精神和价值观的集聚体现,它反映了一个学校的个性与追求,是历史沉积的结果,相对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而言,精神文化最难改变。由于合并前各个高校都拥有不同的历史传统,其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教学传统、行为标准,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校精神文化,它们“相互碰撞、交织和渗透,深深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11]。观念冲突使得来自不同校区的教职工对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往往难以达成共识,从而影响了学校领导层的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率,导致丧失发展机遇,降低学校的凝聚力。伯格奎斯特认为,发展文化在创建方案和活动之初具有重要价值,它能推动所有成员的个人和专业的成长,为整个组织的制度设计及课程设置进行规划,使组织内的成员的内在愿望、潜在认知、情感变得更加成熟并达成一致[6]。因此,西部高校在合并初期所面临的精神文化的矛盾,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调整、碰撞,才能逐渐形成被学校教师、学生、管理者共同认知的精神文化。石河子大学在合并组建初期,审视学校的历史和现状,编制了《石河子大学“九五”计划及2005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新型综合大学的办学目标,并围绕办学目标定位,明确提出“大综合、新机制、有特色、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办学总思路,“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交叉、协同发展”的办学方向定位,使办学理念达到统一认识,进而增加了学校的凝聚力。同时,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体现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学科融合是高校实质性融合的核心问题。石河子大学针对学科专业结构分散重复、层次和布局不合理的实际情况,重新统一规划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基本建设,确定了“加快发展本科教育,重点发展农学、医学等学科类专业,积极发展工学学科专业,稳步发展经济学科类专业,促进师范教育类专业发展,筹建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学科发展原则,使学科融合促进了精神文化的融合。

无论是从发展现状还是发展定位来看,西部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在实现实质性融合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和所处的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特征,寻求自身的办学特色,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快速发展。(一)精心打造物质文化,是西部高校跨越式发展组织文化融合的基础物质文化是最直观、最容易让学校师生感受到的文化表现形式。由于合并前的学校都有各自的建筑风格和校园文化,西部高校要实现组织文化融合,首先要对物质文化的精心设计,使学校建筑、雕塑、植被等充分体现出合并高校后的文化内涵,为西部高校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一方面是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就是成为精神文化的载体,发挥其“无意识”功能,正如赵中建所言:学校建筑负有教育的使命,它可以多种造型艺术形式,象征某种精神和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陶冶身心,涵养性格[12]。西部高校打造物质文化,不仅要使合并后的学校发展和景点设计融为一体,让身处其中的师生能触景生情,联系学校历史,在历史的穿梭中产生对学校理念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西部高校还应当注意景点与人的对话功能,让景点达到陶冶性情的作用,建造一些雕塑和建筑,如校园内的校训石、名人名言等,使师生在随处可见的景点与氛围中激发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构建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育人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人文修养。(二)改善制度文化环境,是西部高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一直是大学的理想,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意识的深远影响,在中国的大学里,行政本位、官本位较为严重,西部高校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尤其是许多西部高校为了对一些学术成就突出的人才表示重视,委以他们行政职务,采取把教学科研人员变成“双肩挑”管理者的策略,这种状况占用了专家教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他们专心治学。这与人们对学者参与决策和教授治校理解有误有关,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教授参与决策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决策失误,教授以学科专家的角色为大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教授治校涉及的则是领导权问题[13]。因此,西部高校要改善制度文化环境,改革管理体制,消除官本位观念,建立健全各种灵活高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珍惜学术骨干的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事务性工作,给学者和专家更多的学术自由和学术发展空间,使他们在学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西部高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制度的落实要坚持人性化与原则性相结合。制度的落实不能只是简单地向管理对象灌输,要求其照章办事,这样只能徒增管理对象的反感,使得制度落实仅仅是走形式,无法达到预设效果。因此,制度的落实首先要向管理对象解释说明相关内容,让其理解规章制度的内涵和意义;在制度落实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三)不断提炼精神文化,是西部高校跨越式发展组织文化融合的灵魂学校精神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和观念体系的总和,是高等学校学校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对任何一所高校来说,合理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办学理念的确定与学校发展的历史、学校教育的现实、时代赋予的责任及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对于西部高校而言,存在着模仿知名高校的现象。组织社会学家迪玛奇奥(Dimaggio)和鲍威尔(Powell)认为模仿机制即各个组织模仿同领域中成功组织的行为和做法,即组织处在竞争的压力下或是在组织走向制度化的过程中,大学组织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最佳反应的时候,就会模仿那些已经成功了的大学组织的做法[14]。西部高校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已经形成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办学理念,但是,西部高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突破传统的模仿机制,走出超常规的发展道路,在学校文化历史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征集、长期酝酿和深入研讨,分析、挖掘高校的精神内涵,塑造出既具有自身特色又能体现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树立起学校独特、鲜明的公众形象,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从而达到统一精神风貌,实现统一整合目标的作用。(四)促进学科文化融合,是西部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科是高校组织教学、科研、开发的细胞,是高校履行三大职能的结合点,是培养人才、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社会服务的基本单元。伯顿•克拉克则认为“学科是划分和组织学术工作的两种基本方式之一”。

西部高校在合并过程中,会出现学科门类齐全而学科布局分散、学科结构参差不齐的局面,正如沃勒斯坦所说:“我们正处在现存学科结构分崩离析的时刻,我们正处在现存学科结构遭到质疑、各种竞争的学科结构亟待解决的时刻。”[15]要改变这种不协调的状况,学科文化融合就显得尤其重要。对于西部高校而言,要想在办学资源的激励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集中所有的办学资源,进行学科融合,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学科体系。一是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学科融合模式。在原有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学科专业调整重组,探索适合本校的学科融合模式。二是要建立合理的学科群体系结构。充分利用西部高校学科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交叉学科,通过学科渗透进行优势互补,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三是要瞄准学科研究方向。合并前的西部高校,学科方向比较分散,研究重点不突出,西部高校要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围绕某个科学、技术前沿领域的重大课题,对学科进行重新布局与总体规划,使多学科、跨学科进行交叉渗透的集体研究,在学科综合化基础实现西部高校的跨越式发展。注释:①目前“大学文化”与“大学组织文化”在互换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作为一个学术组织所表现出的特有的文化。

组织文化范文篇6

一、当前基层组织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亚文化的理论内涵、具体特征及建设方式认识迷茫在理论上,对于亚文化内容的理解还不完全一致,有些观点将亚文化内容定位于与主文化相背的负面文化,认为它是一种消极不健康的文化成分,是与进步文化相对立的不和谐的文化现象。在实践中,有些组织对亚文化的内容、边界、性质、特征等认识处于模糊状态,找不到恰当的培育和建设的路径与方式。有些组织文化建设者对亚文化概念闻所未闻,甚至质疑亚文化的存在。有些单位领导者在未进行理论学习和系统思考的迷茫状态下,只凭自身既有的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望文生义地进行所谓“专门文化建设”、“专项文化建设”、“基层文化建设”等,但由于缺乏理论思考和逻辑梳理,这些做法能否科学地持续下去,实践者们感觉依据和信心严重不足。笔者赞同多数学者的观点,即亚文化是指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非主流的群体文化,亚文化内涵包括次级文化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精神、规则及行为习惯,其性质是处于非主导地位的人群共同创造共同尊奉信仰的特定文化。亚文化概念在流变过程中虽然也有衍生和发展,但其作为小文化、次级文化、局部文化的地位并未改变。主文化与亚文化是大小关系,属种关系、主流与分支关系,而非优劣关系。亚文化中包含积极内容和消极内容,绝不是仅指负面文化。从实践形态来看,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主文化,其亚文化从地域不同可以分为京派文化、海派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闽文化、鲁文化等;从学派不同可以分为儒家文化、墨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等;从职业特点可以分为企业文化、军队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医院文化等;在企业组织中相对于主文化而言,可以分为质量文化、安全文化、创新文化、服务文化、廉政文化、班组文化等。可见,每一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城市文化、行业文化、集团文化,都充盈着最小文化单位,每个最小文化单位都有自身的元素和因子,这些最小单位间的差异性构成了不同文化的自身价值。

(二)漠视亚文化作用,认为主文化一贯到底便可以完成文化建设任务一些组织领导者,能够认识到亚文化的存在,但却认为它无足轻重,将亚文化建设的工作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在他们看来,只要将主文化由上到下彻底贯穿,用多种形式强势灌输,便可形成理想的组织文化。秉持这种理念,有些单位无视或漠视亚文化的存在和作用,将全部精力用于主文化的培育和建设。从实践效果看,这种方式的结果大多是上层组织文化声势轰轰烈烈,基层组织文化实践冷冷清清,甚至使主文化建设因与员工认同相去甚远而流于形式主义。主文化的强势贯彻执行是必要的,但不能代替亚文化建设。因为主文化的长期反复宣传与实践,只是同质文化的反复作用,其成果属于同质文化量的增加,而非质的完成和进步,并没有创造出新的文化特质。文化进步不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质到异质的自然进化,而是必须经过两种以上文化特质的交互作用得以实现的,这是文化发展和自然界进化的本质区别。某些陈陈相因的文化长期不得新生,就是缺乏异质文化作用形成文化“路径依赖”的后果。主文化统领之下的异质亚文化百花齐放,才是主文化进步的基础。从文化培育和建设的规律看,文化建设成功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从自发到自觉再到群体无意识境界三个阶段。自发的文化没有系统建构的文化行为,处于自由放任自生自灭的原生状态,既无组织者对先进文化的培育与激励,也无对劣质文化的批判,领导者和基层员工在理念和行为上对本组织文化状态与发展趋势的感知体验都是麻木迟钝的,文化整合工作和文化话语体系均告阙如。自觉的文化是领导者和员工共同总结提炼整合而成并高度认同遵守的文化,形式上表现为明确的话语体系,有系统的文化传播及文化实施的规划和方案。自觉的文化大多是引领组织发展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是去粗取精去劣择优具有行业特征和特定指向性的文化。主亚文化只有都处在自觉状态下,才能发展壮大。自觉的主文化在自发荒芜的亚文化环境中,不可能生长繁荣,只会与亚文化形成两张皮。基层组织成员对文化的不自觉固然不利亚文化建设,高层组织领导者对亚文化的轻视甚至漠视具有更大的伤害性。以企业为例,一些集团公司的主文化的强势宣传和推进,遮蔽了亚文化存在,助长了一些企业家对亚文化的漠视心理。有的企业家格外片面强调主文化的一致性,根本意识不到由于市场区隔、职能差异、专业分工、产品结构、子公司形成历史和员工社会化程度等多重原因形成的亚文化的丰富性。著名组织文化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教授埃德加•H.沙因认为,在现代社会组织中“亚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了———无论在国家或组织中,还是在职场上”,“我们都忽略了一个同样明显的事实,组织的每个层级、每种职能、每个地理区域也会形成各异的亚文化”。“但凡有历史的组织,必定已经有了确定的核心管理层和公司文化,而且也一定存在某种亚文化的分布”[1]221。企业主文化之下,存在并发展着营销文化、生产文化、产品文化,是极其普遍的现象。显然,不管你如何漠视它,亚文化就在那里,时时在发挥作用,多角度地影响着主文化。在部分组织领导的理念中,只要主文化强而有力,亚文化可以忽略不计。轻视甚至漠视亚文化的结果是主文化不接亚文化的“地气”,成为只是看上去很美但缺乏实际效用的“花瓶”。

(三)担心亚文化发展冲击主文化地位,忧虑主亚文化之间的冲突造成组织成员价值信念混乱,进而损伤组织的凝聚力有些组织的领导者,对亚文化的存在和客观作用都能充分理解,可是不敢放开手脚培育和建设亚文化。他们认为亚文化的长足发展势必影响主文化贯彻,模糊下级组织成员对主流价值观的理解,削弱对主导文化的执行力,甚至造成主亚文化之间的冲突,导致下级组织各行其是,伤害组织整体的发展思路。笔者认为,这种忧虑既反映了文化建设主体对文化冲突与分化规律的不自知,也反映了由此产生的文化不自信。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一种自然的也是必然的现象,其本身在语词使用上并非贬意,就其作用而言,也不必然是消极的含义。在一个大群体空间中,文化是以多样性存在的,不同性质文化相遇时发生冲突,是文化内部矛盾运动的表现。文化冲突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性质和形式也是多样的,比如不同专业群体之间、不同阶层之间、不同人员成分之间、主亚文化之间。经过比较、分辨、竞争等冲突之后,主文化最终会吸收冲突过程中遴选出的各类优秀文化成分,从而使自身得以充分发展进步,体现了文化冲突的动力作用。从发展过程讲,文化经过发育成长进入成熟期后,就会形成定势,而旧有文化体系中的组织成员随社会发展会不断产生新的文化需求,新的价值诱惑会产生更新奇的文化召唤,文化也就到了分化期。在这个时期,子文化对母文化不断否定、抵触、改造,文化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分化期后,母文化中适应时展的文化基因传递给子文化,子文化在对旧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融合进新时代文化元素,便创造出新的文化。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无可逆转的文化多元化时代,这种空前普遍的特点会影响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和每一级社会组织,使亚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复杂性会日益深刻,文化冲突的频率会更高,程度会更剧烈。既然文化冲突乃文化发展之自然现象,那么我们就不必对文化冲突恐惧不安,而应该因应时展,主动推动异质文化冲突的实现,把握引导冲突走势,充分发挥冲突的正向动能作用,让它遵循文化规律爆发,保证文化健康快速地更新发展。鼓励每一种亚文化在矛盾冲突中彰显自己的个性魅力,为主文化奉献自己的一份文化成果,整体文化就会更加充实丰富。

(四)打压甚至扼制亚文化建设,抑制基层组织文化创造活力,使主文化丧失了发展基础和动力出于上述各种偏激认识,有些单位对下级组织的亚文化建设采取不理睬、不提倡、不支持的态度,对积极建设亚文化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基层组织也不给予应有的价值承认,给亚文化建设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与紧张情绪。也有些单位领导者动用行政手段,实行一刀切的政策,明令禁止所有亚文化建设,使得基层组织文化工作者噤若寒蝉,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文化垄断行为使得主文化内容千篇一律,亚文化死气沉沉,一些单位的文化建设甚至出现了一片肃杀萧条的气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不但会对文化建设产生多种危害,而且正在大面积扩散着坏影响。首先,压抑基层民众文化创造活力,阻滞新文化创造进程,进而整体影响主文化发展。自古以来,无论是精神文化,还是物质文化,其创造主体皆是社会大众。时至当今社会,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为标志的智慧集约化时代到来,更是前所未有地提高了广大基层民众的文化自觉和主体意识,文化创造和创造文化的群体空前壮大,基层民众的文化创造意识和创造能量迅速增长,文化多元化展开的洪流浩浩荡荡。如果我们的组织领导者无视这种文化爆发时代来临的现实和历史趋势,武断地扼制亚文化,就会窒息基层民众的文化创造智慧和创造欲望,失去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基础。其次,违背文化传播规律,使基层群众迷失接受主文化的方向。从对文化的认知、体验、接受、实践的空间适应性来讲,文化主体总是更愿意选择接受小环境中的亚文化支配,因为他们长期浸润其中。组织因层次不同,有不同的职能侧重点,垂直的组织层次跨度与文化差异性成正比。专业性、具体性为主要职业特点的基层员工对顶层领导设计的宏观性、全局性文化,往往很难有切身的体验和接受欲望,处于非决策层的员工更倾向于奉行与自己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紧密关联的基层团队文化,面对高层强制实行的“大一统”的组织文化,他们往往感觉内容上大而无当,行动上茫然无措。基层员工这种心态和行动上的困局,无疑会使主文化建设的目标预期成为一厢情愿。亚文化是将主文化与员工具体工作结合起来的枢纽,对亚文化的扼制破坏了这个枢纽,也就切断了主文化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下行通道。再次,违背文化管理规律,以非文化的方式管理文化,易使文化走向消极甚或激变成“反文化”。文化之所以被称为“软实力”,不仅在于它区别于其它社会力量的作用特征,还在于它顽强韧性的自我发展规律。不同于物理性机械管理和生物性动物管理,文化管理本质上表现为人对文化创造和运用的能力,其难点在其变量因素非常复杂。人作为文化主体,有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而且这些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因素。文化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同文化的适应———融合———共同发展的过程。亚文化持有者有按自己价值观对文化信息评估选择的能力和权力,有对文化信息重新界定的主体意识,这种复杂的文化反应方式,是一种普遍的综合性文化心理过程。对这种复杂的文化现象,通过组织系统实行简单的惩罚性控制方式,文化管理会日益衰弱,长此以往则要出现失调失控的局面。当今的基层组织全面管理的实现,越来越有赖于亚文化的管理水平。建设亚文化、管理亚文化,不能违背文化规律,靠命令和权力施压,抽刀断水只能激变基层民众的逆反心理,形成“反文化”。“反文化”是反主流文化而行之的文化现象,是主亚文化隔膜过深所形成的离心文化行为。“反文化”一出,组织肌体就难保健康发展。理智的做法是,建立开放包容的文化系统,形成健康宽松的文化生态环境,鼓励基层组织文化竞争,允许对不同文化进行选择,推动全民性文化创造。另一方面,精心提炼主文化,使之与亚文化具有广泛高度适应性,组织上下内聚为普遍的文化意向,从而实现积极有效的文化管理。

二、推进基层组织亚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路

(一)强化各类组织领导者对文化理论的学习,提高领导者对亚文化作用的认识和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各级组织领导者是文化的首倡者和整合者,也是文化的人格化体现者,在文化建设中处于关键位置。领导者理论上的模糊必然造成实践的盲目。当前,提高如下理论认识,是推进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其一,亚文化存在是客观的,只有自发自觉之别,优劣之别,没有有无之分。如果对亚文化视而不见,不主动建设,就会弱化亚文化中的积极元素作用,助长消极亚文化放任发展。其二,亚文化是主文化的生长点和基本元素。从亚文化形成的一般规律来讲,任何社会或集团的主文化都是其基层组织亚文化聚沙成塔的结果,丰富多样的亚文化构成了主文化的基本内容。亚文化是主文化活力的源头,决定着主文化的质量、发展水平与规模。如果没有生生不息的亚文化,主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成为被断绝给养的躯壳。其三,主文化通过亚文化落实在基层。主文化要内化于基层员工意志,固化于业务流程之中,必须首先融于亚文化之中,才能有效落实。

(二)在进行组织文化建设整体布局时,系统设计组织文化战略,统筹组织文化发展规划,清晰主亚文化职能分工,协调主亚文化融合推进在制定组织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时,要明确主文化亚文化各自的任务,明确各自的职能范围,避免笼统模糊无序化地打乱仗。主文化建设重点应该是:布魂———提炼核心灵魂,阐明基本价值主张;布局———提出总体战略规划;布道———广泛深入传播文化理论知识;布法———推广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布点———及时总结先进经验,树立示范单位,以典型带一般。亚文化建设工作重点应该是:在坚持主文化前提下,以主文化核心灵魂为依据,设计提炼适合业务工作需要和基层针对性的亚文化内容,制定将主文化与亚文化融合实施的推广方案。主亚文化关系要坚持本质一致基础上的统分结合,全局与局部和而不同,主文化高度统一,亚文化彰显个性活力等原则。正如H.沙因所说:“公司文化其实只涵盖了有限的核心价值观,组织的实际职能和效能其实是亚文化复合作用的产物”。“文化管理包括让亚文化群体的行为围绕组织目标协调运作。”[1]221主亚文化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才能促进组织文化建设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多角度探索亚文化建设方式,激发基层民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全面提升民众文化自觉基层民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能量和文化创造智慧,只要各级组织领导充分信任并放手鼓励他们实践,制定相应制度和政策保护他们的文化创造积极性和文化成果,就能涌现出更多更活泼的文化建设方式,创造出更丰富的亚文化内容。在当下实践中,一些基层组织创造了项目文化、班组文化、廉洁文化、创新文化、机关文化等多种亚文化,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形式上,有的组织运用一系列载体平台,开展灵活多样的文化活动,宣传落实亚文化内容,有的组织将亚文化建设同企业经营管理等业务工作同步设计实施,让基层民众切身感受到文化的实践价值和力量。事实证明,基层民众的文化创造力持续迸发充分释放,亚文化就会丰富多彩,主文化就会充满勃勃生机。

本文作者:孟凡驰工作单位:北京行政学院

第二篇

一、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国内环境来看,三十年的改革让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1978年到2011年,我们中国经济连续33年每年平均以百分之九点五的速度在增长,这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一个巨大的奇迹,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政治的版图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这30年的改革让中国在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在整个社会的层面也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在思想层面,在今天这样一个转型阶段,各种观念、各种思潮之间会相互碰撞、相互的激荡,这种碰撞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比如说,道德滑坡的现象,缺乏诚信的问题,贪污腐败的问题,还有价值观的混乱等等,所有这些社会问题的发生,当然原因很多,但是追根到底其实还是中国人在思想层面、在精神层面出了一些问题,所以针对这种多元化的社会价值取向必须要有一个主导的、处于核心地位的价值体系来统领,否则我们的社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其次,在文化方面还有另外一个现象就是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加,呈现出一个高涨的趋势。这样一种发展的整体的现状,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急需建立起一种富有凝聚力、富有活力的文化来为当前的改革导航,文化建设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从国际环境来看,现在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浪潮已经渗透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国际竞争也已经演化为以经济、科技为先导、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和渗透贯穿全局的一个全方位的竞争,在这样一个时代,单凭经济军事硬实力已经很难赢得其它国家的尊重,而文化的积淀、人文的魅力越来越受到普遍性的关注。在当今的国际舞台上的争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思想的争夺,因此,如果我们要树立大国形象,实现和平崛起,就必须有跟我们这个大国地位相称的文化内核,必须要用我们的文化理念去影响世界,所以我们说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应该成为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真正崛起的标志。总之,在当今这个世界,文化已经从幕后走到了前台,如果说以前文化还是作为一种隐性的基因在起作用的话,那么现在它已经成长为一种显性的力量,进入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文化因素将会在新的世界里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文化建设要抓的四个问题

(一)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问题

核心价值体系这样一个话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每一个公民的发展都是需要有灵魂的,就象人的肌体一样,即便你的肌体再发达,你的四肢再发达,你的血肉再丰满,如果说没有灵魂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行尸走肉,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首先它是完成这样一种立魂的任务。在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出了24个字、12个词的核心价值观,它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第二个层面是从社会层面引领价值观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三个层次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个人的要求,但是在这三个层次前面加了“倡导”,在后面用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看得出来,这些话语暗示出在价值观的建设方面并没有最终的完成,这只是提出了一个尝试,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还没有最终形成一个凝练的、成型的表述。我们所要建立的价值观,不仅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全国的八千万党员所信奉的价值观,它必须要使所有的人、全人类都去热爱、都去信仰、都去坚守的一个最高的价值。我们今天不仅仅是在国内建立凝聚力的问题,我们还要向世界去传达我们的价值理念,告诉世界什么是中国人所信仰的东西,我们要去争取国际对话的话语权,这个话语权的获得最终就是在价值观的方面。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问题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目前我们中国正处在高速的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当中,越是在社会发展快的时期,我们就越是不能够失去记忆,就越是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传统文化。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跟有形的文物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更脆弱,更容易流失,因为它是靠私人去传承的,有很多特别重要的、很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没有引起重视加以保护就迅速地消失掉了,非常可惜。坦白地说,我们现在保护和抢救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的速度,在2005年的时候,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保护文化遗产的通知,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且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事实上我们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以前我们认为传统就是包袱,就是象一个鸡肋一样的东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遗产它既是一种资源,同时也是一种产业,如果转化的好,它可以成为文化资本,关健是看我们怎样去利用它,文化遗产的投入和产出比是1:8,所以它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积极的力量。

(三)维护文化安全,加强对外交流

文化安全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价值体系、优秀的传统文化免受来自内部或外部文化因素的削弱、破坏和颠覆,从而能够很好地保持文化的民族性、稳定性和完整性,维护民族的凝聚力,并且利用必要的手段扩大本国文化的影响力。很多西方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和科技的实力向全世界去推销自己的文化产品,他不仅占领了文化的市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而且把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推销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这样的侵略被称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以面对世界强势文化的挑战,如果我们不提高中国自身的文化竞争力,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我们必须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来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来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如果说维护文化安全是一种被动防御的话,那么加强对外交流就是一种主动的出击,我们现在通过很多的方式去进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比如说在海外创办孔子学院和举办中国文化年、中国艺术节等活动来广泛的宣传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亲和力,目前我们已经有将近300所的孔子学院在全球的78个国家和地区落户,在世界上有2500万人在学习中文,有3000所大学在教授中文,这个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些年在对外交流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四)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

在十八大报告当中多次提到了改革,那么为什么要改?因为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突破文化发展的困境,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谋求文化发展的思路,才能促进文艺创作的新繁荣。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革以后,我们现在的文化体制的一个基本的架构就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和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双轮驱动的一个基本的模式,通过公共文化事业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市场来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文化产业。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呢?第一要加大投入;第二要理顺关系,摆正位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以及和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第三要激发活力;第四要建全评估机制。第五要建立、制定合理的文化政策、法规、管理体系。在文化产业这方面,它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在国际上被称作经济黑马,因为它不仅可以赚取利润、创造财富,还可以增加就业、涵养税源,而且是低成本高收益无污染,所以又称其为朝阳产业。在很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奇迹,是工业化时代难以想象的奇迹,在1996年美国的文化产品首次超过了汽车、农业、军工、航空等传统产业,成为它的第一大出口项目,在亚洲范围内,1998年韩国,1995年日本分别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在此之后,日韩两国的文化产业也是获得了高速的发展,迅速地成长为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国家都把它作为国家战略来进行推介。目前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在逐步提高,已经生产出很多优秀的文化产品。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文化资源,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比拟的,所以我们完全有能力去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东西方文化价值观激烈碰撞的今天,只有当中国成为一个文化强国的时候,才能够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强国。

本文作者:赵满华工作单位:白城市委党校

第三篇

一、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体现了中国梦的正能量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梦的正能量。1.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对于打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局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意义重大。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用适应新农村发展的现性文化思维和价值取向来替代传统农村文化观念和传统保守思维,可以不断为农村发展注入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和发展活力。2.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就是要让农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农村文化的贫困性、封闭性、边缘性、单调性、落后性,用科学的先进的文化改造农民的头脑,实现农民由传统思维、习惯向现代新型农民的革命性转变,成为推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主力军。3.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帮扶作用,政策、资金向农村倾斜,以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培训教育,注重对农民的科技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管理知识、经济知识和文化素质,这既是适应世界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中国梦的现实需要。4.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推进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四化都与农民密切相关。实现四化的关键,就是要使农业比重下降和农民数量减少,就是要使农民具备城镇化的思维、素质、修养和能力,就是要造就具有城镇化文化理念的现代农民、新型农民,就是要使农民在本质内涵上得到重大突破和提升。

二、构建中国梦、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在农村构建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必须加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就目前的中国国情来看,进行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需要我们对这些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客观的、科学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1.农村文化设施短板现象严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中国文化报“农民文化需求调查”反映,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问题和困难仍十分突出。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17个省(市、区)2749个村庄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公共文化薄弱,发展很不平衡。被调查地区53%的村庄在近年中有过公共文化娱乐活动。上海和浙江农村举办公共文化娱乐活动的比例最高,超过90%,贵州、内蒙古和广西比例最低,不到27%[1]。究其根源,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的问题。政府职能的缺位,投入保障机制的不确立,造成资金投入少、历史欠帐多、设施薄弱等问题。2.专业文化人才严重缺乏,农民文化消费水平低和畸形消费并存。中国科协开展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全国城市人口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为4.2%,而农村居民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仅为0.7%,农村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仅为城市人口的1/6。[2]文化队伍存在萎缩、萧条、人才荒等突出问题;据《广西统计年鉴》报道,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文化消费452.25元,农民是127.69元;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869.16元,而农民只有173.17元。从2000年至200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了2.64倍,但文化消费增速低于GDP增速。农民文化消费水平低,但用于“红、白、灰”等文化消费却不少。城乡二元结构,重城市轻农村是造成人才问题的根本原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文化素质低,审美价值缺失是导致农民文化消费水平低和畸形消费的主要原因。3.农村农民文化贫困问题十分突出,农村文化环境受到不健康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落后,农民精神空虚,文化贫困问题突出。由于我国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较多,导致农民文化层次低、知识贫困,文盲半文盲比例大;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落后积重难返且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体现在文化观念上。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有益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农村文化市场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市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不占领,就会被畸形文化、不健康文化所占领。4.农村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问题更加突出。农村发展中经济“腿”长、文化“腿”短的问题非常突出。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重经济轻文化,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区域农村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在雄厚经济力量的支撑推动下,实现了本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长足发展,农村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投入大,成效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由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经济实力的不足,造成农村文化教育、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落后,无形间又加剧了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从而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形成了文化发展中的“马太效应”。

三、构建中国梦、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构建中国梦的美好蓝图,进行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重点、分步骤地逐步推进,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供能够实现的新途径。1.新农村文化建设既非常重要,又刻不容缓。主旋律文化的繁荣和境界的提升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最高目标。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既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内容,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义。文化是生产力,是价值导向。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宣传和凝聚正能量,是助推新农村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关系到农村长远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发展战略大局,关系我国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有知识、懂科学、守法律、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对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提高文化竞争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而深远。2.制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条例,出台相关配套的顶层设计政策。从法律层面和顶层设计的角度,通过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立法,用法律规范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重大问题。在政策制定上,依据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的不同实际,按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在政策上向欠发达地区倾斜,通过加强政策调控和政府投入,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在具体操作中,必须针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现实状况,科学有效地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框架,增强其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和目标进行量化和细化。注重总结经验、教训,注重对农村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研究,注重对现有的农村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农村文化资源潜力得到巨大挖潜,资金投入发挥最大效益,新建文化设施发挥最大作用,农村文化建设迸发和释放出巨大的活力。3.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要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没有农村的文化发展和繁荣,就无法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国梦、文化梦。要突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是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实现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武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举足轻重,任重道远。4.必须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政策向农村倾斜。从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扎扎实实、讲究实效的原则,既要抓投入、抓创建,也要抓管理、抓巩固。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配置调节作用,积极推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主动参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吸引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地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大实施文化资源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实行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积极配合,不断发展和完善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不断加强文化平台建设、载体建设。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农工作,进一步增强现代文化的辐射能力;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分别下发的培养“四个一批”人才、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相关政策意见,通过聚集回归、公开招聘、注重发挥农村文化能人、民间艺人、本土化的文化艺术骨干的作用等措施,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使各类文化人才的智慧和能力竞相喷涌释放。[4]5.必须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回归。享受公共文化产品及公共文化服务是每一个公民的权益,农村文化建设事业是全党关注、全社会关注的大事。要注重投入保障机制与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由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关注和热心参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既是补农村文化发展的短板,还历史的欠帐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再分配的时代性、进步性、合理性、公平性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投入激励机制和多元化建设机制等有效保障体系与运转机制,出台《农村文化活动奖励办法》等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引导、鼓励、支持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村“软实力”和“人文竞争力”。[5]6.必须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激活农村文化活力,大力发展农村大众文化,积极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既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在整个社会加速转型期,主流政治文化的强势地位下降,大众文化迅速崛起。以电视为主要载体的大众文化的中心化是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然。大众文化应大力推出榜样和优质偶像,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注重人格、道德品质和艺术才能的有机结合,体现主导文化、高雅文化、精品文化,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创建文明生态村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乡村革命,要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恩格斯认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7.必须突出农村文化建设,并作为政府职能的重中之重。要强化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出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职能与作用,做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我国的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弱势社区,农民是弱势群体。造成三弱的最根本原因是农民素质的低下造成的。我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22.5%,高中程度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4.45%与0.05%,而发达国家的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在12年以上。美国的绝大多数农民接受过专业学习、培训和教育,大部分是州立农学院毕业;法国、德国、日本的农民6%以上都具有大学文凭,其余大部分是高、中专毕业生。农民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三农的发展。为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调控作用,把保障农村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议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支出,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纳入科学发展考核量化,纳入小康社会目标管理,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6]8.认真研究探索和推广应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已探索出农村文化建设有效的发展模式。如浙江绍兴县坚持政府投入主导作用,加大县级文化建设财政投入,在农村一大批活动室、图书馆、休闲公园等相继建立;山东省菏泽市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与引领作用。菏泽学院依托自身人才优势,围绕牡丹文化、水浒文化、戏曲文化、武术文化、天香园艺品牌等地方文化开展研究,积极打造地方文化名片,为当地农村文化发展注入活力。发挥当地政府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菏泽市定陶县把文化设施建到群众家门口,文化舞台搭到百姓心坎上,基本实现了“村村有文化大院、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按照“政府倡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思路,通过资金扶持、引导带动,鼓励农民自办文化社团,在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中找到自信,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小戏曲《老来红》、快板《巧媳妇巧计劝公婆》、农家小调《新姑爷送节礼》等120多部,深受百姓喜爱。

组织文化范文篇7

一、我省团组织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基本情况

1、调查表明,各级团组织普遍开展的科技推广活动日益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自19*年以来由团组织牵头开展的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已经成为农村青年学习农业技术的重要途径。团省委每年争取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培训,并且在公主岭市、前郭县建立了两个省级农民技术学校,选拔综合素质较高、带动能力较强的农村青年,对他们进行生猪“四良四改”、秸杆养牛、果树栽培、大棚蔬菜、“丰产方”综合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专项技术培训。据统计,近三年来,我省县级以上团组织共举办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班1500余期,培训人员20余万人次。在实践中,团组织探索出了“以劳助学”培训模式,即依托团办基地和青年典型,采取以劳务换技术的方式开展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培训效果。19*年,全省选送50名农村青年赴山东鲁青农业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用技术培训。这些学员在参加理论教学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培训中,系统学习了蔬菜生产和无土育苗等技术,并参与了蔬菜产与销的全过程,开阔了眼界、掌握了本领。江源县石人镇红石村团支部书记马德福学习归来后,带领全村青年搞起了大棚蔬菜生产,该村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今年7月,各级团组织又选拔了40名农村青年,依托全国杰出青年农民李怀财创办的草莓研究所,举办了为期四个月的草莓项目培训班。学员们通过参加从草莓育苗到产品出口的全过程实践,掌握了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草莓产品的整套技术。“以劳助学”的培训方式得到了农业专家的好评和广大农村青年的认可,在调查中了解到,90%以上的青年愿意选择这种培训方式。从1*9年开始,我省团组织按照团中央、农业部等部委的要求,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经积极争取,农安、磐石等16个县被确定为该项工程试点县,目前已系统培训青年3万余名,这些青年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春季,团省委组织杰出青年农民送科技下乡服务队,深入到省内14个县(市、区)、20多个乡镇,为农民讲技术、送项目,以自身的成功经验引导农民闯市场,调结构。

2、调查表明,各级团组织创建的农村青年活动阵地成为农村文化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团组织动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青联、青企协会员等单位和个人,通过结对互助的形式对口援建了130多个“乡镇青年科技图书站”。这些图书站集图书租借、阅览、销售等多功能于一体,有效发挥了承载科技、传播文化的作用。抚松县漫江镇把乡镇青年科技图书站办成了具有图书租借、摄影摄像、打字复印等多项功能的文化阵地,走上了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同时,各级团组织依托青年能人建立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村青年科技示范基地,较好地发挥了这些基地在科技示范、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带动了更多的农村青年学习和应用科技。

3、调查表明,各级团组织广泛开展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农村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19*年,团省委在全省农村青年中广泛开展了“三争做”活动,引导农村青年争做科技推广带头人、争做精神文明传播人、争做产业化建设新能人,全面参与农村大文化建设。在引导青年学科技、用科技,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同时,各级团组织深入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使农村青年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向着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团组织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成为向农村传送文化的重要方式。近三年来,各级团组织组成青年科技工作者服务队500余支、大学生“三下乡”服务队800余支,深入全省各地,广泛开展科技推广、医疗服务、法律宣传、文艺演出等活动,向农村赠送图书资料100多万册,举办文艺演出、科普讲座5000余场次。从19*年开始,在冬春农闲和元旦春节期间,我省团组织连续举办了五届以科技大集、文体大赛和辞旧迎新大扫除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乡村青年文化节”。九台市“乡村青年文化节”办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品牌活动,每年由各乡镇轮流举办。与此同时,各地团组织开展的“青年文明村屯”创建活动,引导农村青年保护环境、植绿护绿、志愿服务,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做出了贡献。德惠市团组织在102国道沿线开展的创建“青年文明村屯”活动,集中建设了8个共青团标准示范屯、8条共青团示范街路,营造了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

二、我省团组织在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大文化”观念在基层团组织中尚未树立起来,有的基层团组织未能有效运用社会化手段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现阶段农村文化具有活动多样性、需求综合性等特点,呈现出来的不是单纯的文体活动,而是一种整体的、广义的文化。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团组织对“大文化”的丰富内涵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完整,存在“单打独斗”的情况,不能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统一合力。

2、一些团组织开展的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尚缺乏创新,离广大农村青年和群众的多样化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当前,农村青年对文化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既有业余文化生活方面的切实需求,又有学习科技的强烈愿望,但是一些乡镇和村级团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较少,而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大多限于唱歌、跳舞、打球、扭秧歌等活动上。调查问卷显示,在工余时间,有81%的农村青年看电视,有9%的打麻将或扑克牌,有6%的看书,另有4%的喝酒、侃大山或互相串门走动。

3、一些不良文化对农村青年的思想行为还有一定负面影响,这对团组织弘扬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在广大农村已居主导地位。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腐朽没落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青年。通过座谈了解到,约有10%的青年对不良文化的危害“说不清楚”。这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始终坚持用先进的、具有民族传统的文化教育引导青年,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基层团干部的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后,村级团组织建设出现滑坡。出现了诸如村团支部书记兼职增多,平均年龄增大,报酬减少,工作热情降低等现象。以蛟河市为例,税费改革前团支部书记为30.4岁,改革后达34.2岁;所得的工作报酬减少,一般每人每年只有几百元,这些因素造成了他们在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投入精力不足,积极性普遍不高。二是农村团组织缺乏活力,松散团支部尽管总体上比例在缩小,由1*9年的13.6%降为目前的8%,但总的看工作中仍存在着对农村的优势青年覆盖不足、对弱势青年服务不够等问题,不能充分调动青年参与文化建设。三是农村青年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调研中了解到,半数左右的行政村除了按上级要求订报外,其它文化投入几乎没有,团的活动经费也难以保障;文化设施单一、陈旧,很多村屯的农民只能利用农村小学的篮球架、乒乓球台等简陋的体育设施搞点活动;图书室、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场所设施陈旧老化。

三、我省团组织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关对策

1、强化树立“大文化”观念,把农村青年文化活动纳入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格局之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以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为主线,用先进文化塑造农村青年、武装农村青年,构建综合性、多层次、多样化的大文化格局。根据青年群体结构分化和文化生活多样性需求,结合各地文化传统,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积极寻找符合乡情、民情的活动载体,努力培育一批既能操作在手,又能充分体现各地特色、具有牵动性的文化项目。通过重点培养、重点扶持、表彰激励等方式,培育一批政治思想好、文化素质高、有文艺专长的青年文化带头人。切实加大农村青年文化阵地建设的力度,建好用好农村青年文化阵地。坚持思想教育、知识学习、技能培训、文化娱乐“四位一体”的方针,依托阵地开展好青年文化活动。克服文化工作仅由文化部门负责的狭隘观念,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找准位置,选准突破口,使农村青年文化建设与农村大文化的整体建设协调统一。

2、进一步加大农村青年文化活动的科技含量,为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水平提供智力支持。现阶段发展农村文化的重点在于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农村青年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少保守思想,是农村科技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要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力度,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形式,使他们不断提高科技素质,增强自身本领,发挥示范作用。重点扶持一批青年科技示范基地,发挥基地在生产、示范、培训等方面的综合功能,进一步推进“以劳助学”的青年农民培训工作方式。始终突出传播科技这一主题,利用农村各种文化交流和群众集会的机会,向农民宣传科学技术、普及科技知识,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和本领。

组织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

如今,随着群众文化活动的不断开展,其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由于群众文化活动具备引领先进文化的作用,所以其也受到了国家及政府的重视,同时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及策划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对于此,我国文化管理部门需要对基层群众进行深入了解,对于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要进行接触,这样文化管理部门就能在满足人民需求的基础上,进而将文化活动开展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这样不但可以将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同时人们的文化生活也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可将人们的文化素养进行提高,社会也能进行更和谐、稳定的发展。

一、群众文化概述

所谓群众文化,指的便是除了人们的职业外,通过自我参与或开发的一种社会现象以及具有一定社会性质的文化活动。在群众文化的作用下,人们的精神需求可以得到有效的满足,群众文化是以自娱自教为主,以群众活动为主体的一种文化娱乐方式。在组织与策划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参与活动的群众不但可以进行自我教育、陶冶情操,同时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及道德品质也能得到全面的提高,这样人们的自我文化实践需求也能得到充分的满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的发展形式也随之丰富,所以组织与策划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对于文化活动也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通过积极组织与策划人们喜爱且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对于城乡的和谐发展也能进行大力的宣传,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能得到有效的满足。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及策划意义分析

(一)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播。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在其中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今对于文化的传承及发展,国家进行了高度重视,而民间的传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民间传统文化中,群众文化活动是较为典型的一种表现形式,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对于传统文化也进行了一定的创新,而传统文化自身具备的活力也得到了有效的保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也逐渐流入到我国之中,这也使得我国的文化传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于文化的传播也产生了阻碍作用。然而,通过全面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人们不但可以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及认识,同时传统文化也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及发展。(二)全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因为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有效的满足,所以他们也开始追求精神上的需求。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其位人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对于这些压力,人们如果无法及时、有效的排除,其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此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首先借助文化活动,人们的精神压力会得到缓解,其自身的文化素养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进而可将他们的文化需求进行满足。其次通过活动人们之间也能进行有效的文化交流,这样人们也可避免产生文化缺失的空虚感,随着社会文化氛围的良好形成,我国文化也能进行更好的传播和发展。(三)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对于群众文化活动而言,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关联,通过科学组织及策划群众文化活动,人们的精神需求可以得到有效的满足,而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经济也会大幅度增长。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群众文化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它不仅可为人们提供好的文化学习环境,同时还能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进步也能起到促进的作用。随着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我国的社会资源也会得到合理的配置,而社会经济也会由此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

三、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策划的优化对策

(一)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挖掘。因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将人们的文化需求进行有效的满足,所以在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组织及策划的过程中,也要将其与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对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合理挖掘,群众文化活动也会拥有更好的开展条件,再加上对文化艺术人才的有效应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效果也会达到最佳。在此期间,文化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而开展具有文化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让人们产生亲切感,进而愿意接受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对文化艺术人才进行合理利用,文化活动的新鲜感也能得到保持,再通过鼓励群众参与到活动之中,文化活动也可更高效、更全面的开展,而人们的文化需求也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其自身的文化素养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此形式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的艺术性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而其自身具备的意义及社会价值也能得到全面的体现。(二)将文化活动的社会性进行有效的提高。对于群众文化活动以及国家社会而言,二者始终存在很大的联系,可以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促进国家社会的发展,而国家社会的进步也会带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所以在组织与策划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文化管理部门需要对文化活动的社会性质进行重视,活动的开展也需围绕社会进行,这样不但可以为社会形象提供一定的文化支持,同时还能推动社会进行和谐、稳定的发展。除此之外,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期间,管理部门也要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问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他们也要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不断的创新,通过将人们的生活与文化创新进行有机结合,他们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活动也能深受群众的欢迎,而群众文化活动也会拥有更大的发展活力。(三)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模式。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其不但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能将商业价值进行有效的发挥,进而带动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所以在组织与策划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对于文化活动的模式也要进行全面的创新,文化管理部门只有促进文化活动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得到全面的满足,再通过将当地文化的特质融入到活动中,人们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也会充满兴趣,而随着群众文化活动与商业间的不断联系,在拥有充足资金的基础上,群众文化活动的模式也会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这样该活动不但可以长时间存在,同时还能将人们的文化需求进行满足,而社会经济也可进行更稳定、更快速的增长。

四、组织与策略群众文化活动期间的注意事项分析

(一)对活动的社会价值进行注重。对于群众文化活动而言,其具备的重要特点便是社会性及人们的参与性。在开展及策划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文化管理部门需要结合社会的发展形势以及需求从而对活动规划及题材进行全面的创新,这样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也会得到全面的体现。所以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要将新意进行不断提高,这样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也会更具时代感,而普通的文化活动也会变得更具地方特色,这样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活动之中,同时活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二)对活动方案进行合理制定。群众文化活动不同于其他的社会活动,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性,不过在组织及策划活动的过程中,文化管理部门也要尽可能避免出现盲目策划、随意组织的问题,所以对于活动方案他们要合理制定,对于责任也要进行全面的落实。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活动规划方案进行明确,不论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还是主题,都要通过规范的文件及通知发放到有关部门,这样也可获得更多力量的支持。其次,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实施方案也要进行落实,其中包括对编排、造型以及灯光等方面,在落实活动的过程中也要对时间进行具体标明,只有将活动的整体进度进行细致标明,工作人员的职责才能得到明确划分。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其可以促进我国先进文化的稳定发展,所以在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组织及策划的过程中,文化管理部门也需对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通过了解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意义,有利于对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再通过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具有正能量及社会性质的群众文化活动也能更高效、全面的开展。不过在组织及策划活动的过程中,管理部门也需对很多事项进行注意,比如活动方案以及活动的社会性,他们只有对这些细节进行保证,群众文化活动才能更好的开展,而其具备的作用及价值才能得到全面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吕丽娜.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应用分析[J].大观,2016,(8):140-140.

[2]侯巍冉.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消费导刊,2020,(37):81.

组织文化范文篇9

在知识地位显著提升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学习文化的建设被提上了日程。学习文化即是指在组织内部构建的一种浓郁学习氛围、学习群体意识。而学习文化的本质实际就是组织学习力的培育。因为当今世界,知识老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人才的背后倘若没有强大的学习力做支撑定会很快被时代所淘汰。组织也是一样,“树根理论”早已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将组织比作一棵大树,学历力就是大树的根,也是组织的生命之根,评价一个组织在本质上是否有竞争力,不是看这个组织取得了多少成果而是要看这个组织有多强的学习力。

那么组织学习力从何而来?个人学习力和组织学习力关系如何?如何培育组织健康向上的学习文化?

一、学习力、个人学习力与组织学习力

“学习”往往是人们掌握知识和能力的一种特殊活动,学习力就是学会学习的能力,是指个体吸收知识、运用知识以改变工作和生活状态的能力。“学习力的三角模型”[7]如下:上述学习力模型简要介绍了个人学习力的基本构成,概括来讲,个体学习力表现在个体内化所学知识为个人能力的能力及个体应用知识、技能的应用力和适用力。在当今知识经济信息一体化的挑战下,个体学习力是个体社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是全面提升自己生活质量的有效保证。如今,知识信息瞬息万变,学校教育再无法满足时代要求,终身教育应运而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社会急剧变化和科技飞速发展。而良好终身教育的前提就是强大的学习力,只有拥有强大的学习力,个体才能激发出自身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以在日趋激烈的个体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组织学习是“关于有效地处理、解释、反应组织内部的各种信息,进而改进组织行为的过程”(阿基里斯和舍恩,1978)。“组织学习力”是指组织内部各成员通过对信息的认知、传递、调整的过程中推动组织发展并获取长足优势的能力。组织学习力反应了组织作为一个拟化生命体对各种内外信息的认知与反应能力。组织学习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不断创新的力量源泉。

二、组织学习力与个人学习力的辨证关系

组织学习的概念由个体学习的概念衍生而来,组织学习力的提升依赖于个体学习力的增强,个体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基础,两者统一于组织长足发展的目标之中。西蒙等学者甚至认为组织学习的本质就是个人学习。但组织学习力并不等同于个体学习力的累加。大家知道圣吉著名的120/62现象:在许多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智商都在120以上,为何团队整体智商却只有62?可见即便组织内每一个人都能有效学习并不等于整个组织能进行有效学习。组织学习的成效可能远远超越个体学习成效的总和,也可能大大低于后者。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最明显的区别是学习的主体不同,组织学习是将组织作为整体来看,发生在特定组织系统结构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因此组织学习要比个人学习复杂的多。这种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组织可以借助其社会关系网推进知识共享促进个体学习的传播,从而使组织团体学习力大于个体学习力之和;另一方面固有的组织结构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知识传播过程中的磨损,从而阻碍组织学习能力的增长。总体来说,组织学习力并不是个体学习力的总和,也并非被动接受个体学习力的影响,相反,它可以主动地影响其成员的个人学习。

其三,提升组织学习力,培育组织学习文化,构建学习型组织;

组织学习力的提升是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当今时代对现代组织的高层次要求,是组织不断创新的力量源泉,如何提升组织学习力?

概括来讲,组织学习力的提升依赖于在个人修炼基础上的组织修炼。

一方面,由于个人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基础,组织学习力的提升首先依赖于成员个体学习力的提升,即在组织体系内充分培育成员个人的学习能力:转变员工学习心态、树立自我价值观念、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积极思考等,以促进个体强大学习力的形成,这是提升组织学习力的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组织学习力的提升依赖于组织体系建设的完善,以减少知识的“过程磨损”。具体来说,需要组织设立科学合理的组织制度、营造紧密团结的组织文化、实施个性化激励措施、培养素质卓越的领导层,以此来拓宽组织的信息来源、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强对信息的反应调节能力,以此促进组织各个层面的知识共享,从而全面提升组织学习能力。

组织学习力的提升是构建浓郁的学习文化的前提,而提升组织学习力、营造组织良好学习文化,归根结底是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或者向这一目标努力。学习型组织是彼得·圣吉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新型组织模式,圣吉所希望建立的学习型组织是这样一个学习团体:它像个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在这个团体中人们心怀远大的共同愿景,勇于挑战,充分发挥生命的潜力,在真正的学习中领悟工作的真正含义,追求内心成长和自我超越,实现工作和学习的融合、实现自我和周围世界的一体感。学习型组织有三个层次的内涵:层次扁平化、组织咨询化、系统开放化。美国《财富》杂志曾预言: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组织。

组织文化范文篇10

一、非营利组织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一)现实需要

一方面,作为公共物品中的一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更多倾向于是一种精神和知识“产品”,看不见摸不着[1]。因此,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但是,公共文化服务又属于“第三产业”[2],是由文化工作者创造出来并提供给服务对象的,这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商品属性,也可以用一定的货币进行交换,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还具备农村地域性特点,我们更要突出其社会效益,防止商业对农村文化的过渡“侵蚀”,避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过分向经济效益倾斜。另一方面,我国有八亿农民,为满足农村文化市场、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建设和谐农村,这都决定了非营利性组织将成为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二)组织优势

1.亲和力优势

非营利组织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在谋求社会正义和经济公平,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乃至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目标下开展活动,这一形象对农民独具亲和力,农民愿意加入并接受这些组织提供的服务,更容易获得农村居民的信赖,从而使其更方便深入到农村社区中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具体来说,与政府相比,非营利性组织的亲和力优势主要体现在非营利组织是一个公益性组织,它以关心弱势群体、兼顾公平和效益,解决社会性问题这一角色出现在公众视野,没有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居高临下”的感觉,势必引起农村居民的好感,更能获得农村居民的信任,有利于其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另外与企业相比,非营利性组织的亲和力优势主要体现在其非营利性上。非营利组织并不像企业办文化那样以追求经济效益为首要的目标,服务社会、以社会效益为首位始终是它的宗旨。所以对于政府和企业不能做、不愿做、做不好的公共文化服务,非营利性组织有绝对的优势,一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真空地带,如在教育科技、信息传播、文化娱乐、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大量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政府职能的一个有力的补充。

2.沟通优势

鉴于非营利组织的特性,它可以起到上传下达,搭建桥梁的作用。非营利组织既能深入到农村社区中,把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摸清楚,给政府文化部门如实传达民情民意及社情,提供农民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农民利益表达的中介,又能把政府的相关文化政策或决定下达给农村居民,不仅能为村民传递最新的消息,丰富村民的文化知识,还能使村民更好的理解和支持出台的政策,减少文化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另外,非营利组织还充当民营文艺团体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为民营文艺团体更好的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或各县民营文艺团体行业协会在加强院团与政府间的对话,各大院团之间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切实保障了院团的利益,并且成为各院团利益诉求的最主要渠道之一。

3.多需求满足优势

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而且每个地区的农村各有其特点、偏好和习俗,政府“一刀切”地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已过时,不能满足农村多元化公共文化需求。非营利组织在组织结构、组织体制、组织运作方式上有很大的弹性,同时也能满足农村中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在回应公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4.效率优势

非营利组织以其独有的特性所产生的低成本管理和运营在解决某些社会问题时比政府更具效率,其衍生出来的“亲和力优势”、“沟通优势”等在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动员村民参与到服务中,并且迅速把底层对于文化需求的声音反馈到政府部门,对症下药,帮助政府降低因决策失误产生的损失。另外,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激励他们的不是对利润的创造,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或组织的声誉,而提供高效、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是理性选择。所以,对于像公共文化这样服务效率、质量难以衡量和监督的产品,非营利组织供给无疑是一种比较可靠的选择。

二、非营利组织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困境

虽然非营利组织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之间存在必然的契合,自身的优势使得其更能高效、高质量地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但现实却表明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得很不成熟、也不规范,在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政府层面的制约

1.在法律层面上,缺少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到目前为止,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和规范仅靠三个行政法规来约束,即《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年)和《基金会管理办法》(1988年),这两条例一办法,对非营利组织所规定的内容过粗过简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民政部门、国务院各部委或地方政府的行政规章和一些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多数是上级对下级机关的工作指示,并没有制度化的公布渠道,这就使得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很大,而且常常不依法办事,体现了极大的随意性和低透明性。另外,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资助、税收优惠、奖励等方面没有配套的政策支持,使得这方面的工作很难顺利落实到位。很多非营利组织由于缺乏政府的拨款和补贴而面临困境。

2.在管理层面上,政府限制太多,使其缺乏独立性

政府限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实行“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实际上是非营利组织既要受登记管理部门民政部的管理,也要受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接受双重审查。二是目前很多非营利组织实际由政府部门发起,其官办色彩浓厚,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这类的非营利组织中的主要人员往往是政府或政府退休人员,对政府的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性,渐渐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组织内的工作常常受政府的干预和限制,独立性严重缺乏。

(二)自身组织的局限

1.规模小,资金不足

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数量大,但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待提高。资金不足是阻碍其发展的一大瓶颈,一般来说,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主要有四个渠道:财政补贴、社会捐赠、服务收费、经营性收入。对于很多官办非营利组织来说,以前主要是依靠财政补贴,近年政府倡导改革,鼓励组织财政独立、自负盈亏,加上自身资金筹措能力的不足使得其财政上捉襟见肘;加之非营利组织数量巨多,鱼目混杂,竞争力大,很大一部分组织并没有市场,加上近年来遭曝光的非营利组织财政丑闻无疑给这些民办、力量弱小的组织当头一棒,雪上加霜。

2.志愿兼职,人才储备不足

据调查,在从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非政府组织中,将近一半规模在5人以下,只有不到10%规模在20人以上[3]。非营利组织的大多数工作人员是志愿者,工作的持续性不强,往往一个活动结束就会流失。由于社会待遇差、经济收入低等问题,非政府组织很难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其中。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机关事业单位下岗分流人员以及离退休人员涌进一些官办非营利组织,不管需不需要这些人员,也不管能不能胜任这些工作,着实把非营利组织变成了某些人的“养老院”。从业人员的兼职、文化素养的有限、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很多农村非营利组织在项目的管理和运作上专业化水准不高、持续性较差。

3.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很明显

由于针对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有限,且规定过于笼统并没有出台细则,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认可度、权威性低,这就影响到了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管理。由于缺乏具有法律效力条文的限制与约束,导致一些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运作和活动的开展往往呈现“人治”的色彩,随意性很明显,加上组织管理办法落后,提供的服务质量大打折扣,这在农村非营利组织中表现得更明显。另外,社会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也间接影响到组织对提供的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保证。

(三)社会环境层面的困境

从社会生存条件来看,社会大环境并不十分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主要的问题体现在非营利组织普遍公信力不足,社会认可度低。资助人、公众、政府、媒体等都是非营利组织重要的利益相关人。他们对非营利组织的看法直接影响着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各方面和未来的工作方向。首先,在认识方面对非营利组织存在局限。一般来说,村民对非营利组织性质了解不够、认识有限,仅仅把非营利组织等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甚至一般的盈利性单位,并没有过多的好感而采取怀疑、防范甚至抵制的态度对待非营利组织。而对于政府来说,不少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对非营利组织有抵触心理,认为非营利组织是无政府主义的象征,担心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壮大削弱了政府权威,对非营利组织的限制和防范心理严重。其次,非营利组织丑闻的出现,使人唏嘘不已,难以置信。2002年6月,山东菏泽市一民办孤儿院院长萤玉阁因涉嫌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11年,这一被誉为“慈善典型”的女性沦为罪人[4]。另外,轰动一时的“中国妈妈”胡曼莉事件、中国红十字会“郭美美”等事件的报道都使人们对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虽然这些事件是少数,但产生的影响很大,直接影响着资助人的捐赠、公众的满意度、政府的财政补贴、媒体的报道。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的生命线,关系着社会对其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加强组织正面形象的宣传,优化组织内部结构,提升社会认可度是每个非营利组织的必经之路。

三、非营利组织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

非营利组织需要从政府方面寻求更多利于发展的客观条件,也要从自身出发不断提升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依靠社会的力量,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一)与政府合作互补,共同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1.合作互补的条件支持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应该是合作互助的关系,加强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首先,从法律层面上,要改善与非营利组织法律关系。从有关的民事立法到行政管理的体制和管理方法,都需要在立法上作全面的改进。通过立法明确非营利组织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地位和性质,使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合法化,同时也能维护非营利组织自身的权益不受侵害。其次,从政策层面上,要改革登记管理制度、优化税收制度。双重负责的行政管理体制给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不仅仅使得有关事项的申请过程过分拖延,而且使得申请被批准的可能性降低了。应该改革登记管理制度,明确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分工,简化登记程序,降低准入门槛,减少行政部门对非营利组织的过多干预,提高其自主性。另外,在优化税收制度上要全面涉及到各种税种,扩大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优惠程度,同时也要提高执行效率,把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再次,从财政层面上,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目前相当一部分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补贴,依靠政府的帮助来维持运转。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入,政府迫于财政压力和社会转型的需要逐步减少了对非营利组织的经费支持,例如,广东佛山市在1997年就规定所有社团必须财政独立。根据调查显示,在广州有将近一半的非营利组织认为当前最急需改善的事项就是政府部门应该提供更多的财政补贴[5(]P158)。明确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合作互补关系,在财政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增加对表现出色、贡献较大的非营利组织予财政补贴上的支持,加大扶持力度。

2.合作互补的路径选择

在国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历史由来已久。法国和美国根据具体的服务对象和要求委托不同的非营利组织运营管理文化设施。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政府越来越需要非营利组织帮助解决一些社会服务问题。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的尝试。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主要的合作互补路径包括:(1)政府委托非政府组织政府委托实质是通过与非营利组织签订相关契约的形式,委托非营利组织经营文化基础设施或提供服务,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对于那些标准化程度较高,易于监控质量和做出评价的公共文化服务,政府可以根据公众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和供给流程,选派资质和公信力强的非营利组织来完成生产。例如,可以将乡村图书馆建设项目、基层政府兴建的文化广场、影剧院、体育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公益性文化设施,以招标的方式委托给非营利组织经营[6]。在这种合作关系当中,政府拥有项目的所有权,处于宏观指导的地位,只提供项目运作的大致方向,而非营利组织拥有经营权,持有独立处理事务的权力。在委托的项目中,对于能够通过收费具有一定排他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可以特许经营,但政府必须对价格标准、经营范围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管。如农村中的博物馆或文化馆引入经营收费的专题展区,农村电影放映中可特许某些非营利组织放映商业性影片适当收取一些费用等。(2)政府向非政府组织购买政府购买主要是指政府依托非政府组织向服务对象提供产品,其形式可能是招投标,也可能是委托和竞争性谈判。例如,美国卫生部签订合同将几百万老年人的医疗保健计划交由非政府组织——蓝盾组织承担。在这种合作关系中,政府不直接安排和生产,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非营利组织负责安排和生产公共文化产品,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者。对于像文艺演出这类的文化服务,政府可以与相关非营利组织签订供给生产合同,合同标明承包单位所需供给的文化服务类型、数量、规格,政府则通过财政支出向非营利组织购买该公共文化服务,并进行监督[7]。目前,农村中电影放映、文化表演或戏曲下乡可采取政府购买的方式。

(二)加强自身能力建设,高效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1.拓宽资金来源,增强服务资本

对于非营利组织四个方面的主要资金来源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都应该成为获得资金的渠道。在政府补贴方面,和政府努力维持合作互补的关系,加强合作交流,获取更多财政补贴和社会资源;在社会捐助方面,努力维持好组织形象,适当地公开组织内部运转现状及财务状况,必要的时候可以借助媒体、网站、报刊等手段加强组织宣传,提升组织形象,提高公信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满意,然后捐款;在服务收费方面,政府部门要对非营利组织服务收费项目、价格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控,防止非营利组织偏离公益性的轨道。

2.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提高服务能力

人才一直是影响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普遍诟病早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就暴露无遗。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因缺乏专业人才表现出来的领导不力、杂乱无章使得无法提供及时的救助和帮助。目前非营利组织中的人员结构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特征,低龄和老龄人员较多,低龄主要是在校学生,高龄主要是一些离退休人员,中间阶层比较少。在校学生虽然青春活力,充满热情,但专业知识、人生阅历欠缺,老年人在思维方式、体力财力方面又显得力不从心,而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智力、财力、人生阅历方面都占有优势。今后非营利组织的建设要鼓励更多的社会精英投身于非营利组织,提高服务能力。

3.规范组织管理,提升发展潜力

非营利组织的良好运转离不开规范的组织管理,明确发展规划和组织目标,防止工作随意性是对非营利组织提出的基本要求。虽然非营利组织在本质上与企业有别,但是其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像企业那样的“经营”自己的组织,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内部制衡制度的建立、财务制度的规范等等都需要非营利组织规划好、实施好,不断提升发展潜力,为更好的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做准备。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同时也对内部民主决策机制提出了要求。组织内部决策的形成到执行上强调民主参与,杜绝“一人拍板”,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保证非营利组织的自律性。

(三)改善社会大环境,积极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非营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倡导社会互助,为社会特殊群体提供公益性服务,对于非营利组织的这种价值我们需要不断的宣传,加深了解、提高认识。首先,一方面政府要转变观念,在供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充分认识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必然性,理顺与其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组织村民通过对非营利组织的学习,深化认识,消除抵触心理,参与和支持非营利组织在农村开展的文化项目。其次,大力倡导“人文关怀”,积极构建慈善文化。据调查表明,国内99%的企业从没有参与过有关文化建设方面的捐赠,而公民类似捐赠行为同样有限。这就需要大力倡导“人文关怀”,积极构建慈善文化,鼓励支持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捐赠。同时,针对多数非营利组织处于成长阶段的现实,要不断改善它们的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使非营利组织吸引到更多的人才,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去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作者:赵龙 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素芳.农村图书馆建设中非政府组织活动的调查与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6,(10).

[2]吴大兵.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四大着力点[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4).

[3]穆朝晖.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11.

[4]徐叔华.论不同行政模式之行政文化演进的制度逻辑[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6).

[5]吴锦良.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