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22:12:52

综合疗法

综合疗法范文篇1

【关键词】舌骨大角综合症;封闭治疗

舌骨大角综合症为一常见多发病,常发生在中年人,多为单侧,诊断不难,但如果治疗不当,其症状特别是疼痛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近年笔者用药物封闭疗法治疗29例舌骨大角综合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9例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25~30岁3例,31~40岁11例,41~50岁9例,51~60岁6例;职业教师6例,干部4例,小贩10例,营业员5例,其他4例;病程1~6个月5例,7~12个月5例,13~18个月6例,19~24个月8例,25~30个月3例,31个月以上2例;封闭注射次数:1次4例,2次7例,3次10例,4次6例,5次2例;全部病例均以一侧颌下痛并有咽部异物感症状就诊。

1.2治疗方法

1.2.1药物配方

2%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2100mg混合。

1.2.2注射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头稍仰并偏向健侧,摸触出舌骨大角区疼痛点,常规消毒该处皮肤。左手中指和拇指固定舌骨,中指触摸舌骨大角,右手持药物注射器,直刺过皮肤,针尖指向舌骨大角,回抽无血,慢慢推注药物。

1.2.3封闭注射次数

如病情需要可连续封闭4~5次,每次间隔3天。

二、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

目前无标准可依,笔者将舌骨大角综合症的四大症状:自发痛、吞咽痛、触压痛和向健侧转头痛作为判断标准。治愈:四种症状均消除。显效:三种症状消除;有效:两种症状消除;无效:有一种症状未消除。

2.2结果

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2例。

三、讨论

3.1舌骨大角综合症的成因wWw.gWyoO

舌骨及舌骨大角均为软骨,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和各种刺激的不断,可渐渐部分或全部骨化,依附其上的软骨膜亦渐渐变得致密坚实和增厚。舌骨下角处有多条肌腱附着,如茎突舌骨肌,特别是二腹肌的中间腱,不仅附丽于舌骨大角,而且成角形穿过此处的筋膜韧带,其附着处承担着相当大的肌肉收缩牵拉张力,特别是无规律说话者,这种病也多见于以言语为工作方式的人,如教师、推销员、小贩等。长时间的说话、过度的发音、暴发式语言以及发音方式不当都会使附着其他的肌肉运动紊乱,这必然过度地无规律地牵拉舌骨大角,加之舌骨大角渐渐骨化,弹性减弱,首当其冲的是其软骨膜,使其受损,出现水肿,发生软骨膜炎,这可能是舌角大角出现自发痛和触压痛的主要原因。舌骨大角附丽处的肌腱有的渐渐发生角化和腱鞘受损,发生腱鞘炎和导致舌骨诸肌劳损。舌骨大角软骨膜为,附丽处肌腱鞘炎和诸肌劳损,形成典型的舌骨大角综合症。

3.2关于治疗

临床上舌骨大角痛一般与舌骨综合症同等对待。临床治疗有许多方法,如止痛、抗感染、理疗、针灸、按摩、局封疗法、手术治疗均采用过,但疗效不一,也不理想。笔者筛选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和维生素B12作为药物封闭治疗取得较好效果。地塞米松有强大的抗感染作用,可消除舌骨大角软骨膜炎和肌腱鞘炎,利多卡因可减轻对肌肉运动的刺激,维生素B12有助于劳损肌肉的营养。可能共同作用使这种综合症的症状消退。

综合疗法范文篇2

1腕管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腕管综合征在传统中医古籍中没有明确记载,现代医家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CTS归属“痹证”范畴。《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痹病”这一病名,并著有“痹论”篇来对痹病做出系统论述。其主要的病机是气血瘀阻,经脉阻滞,不通则痛;或筋脉关节失于气血濡养,不荣则痛所致。《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明确表明痹证的产生是由人体感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或筋脉关节失于濡养,引起关节疼痛、麻木、重着等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并在临床上具有渐进性及反复发作性的特征。病变初期多以邪实为主,外邪侵袭,或血瘀,或寒凝,局部经络阻滞不通而为痹,不通则痛,故患者初期多表现为腕部疼痛,指端麻木;若患者初期失治或病情反复,迁延不愈,久病入络,气血消耗不足以濡养肌肉,不荣则痛,邪留正伤可致虚实夹杂,故后期患者多疼痛不明显,局部感觉降低,肌肉萎弱无力以麻木为主[3]。夜间阴气上升,阳气下降,阴血凝滞更甚,则疼痛晨轻暮重,夜间更甚[4]。

2中药治疗

2.1中药内服

靳伟[5]与许奇科[6]等临床观察了补阳还五汤对腕管综合征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麻木、肌肉萎缩情况,促进手指活动,且副作用明显降低。孙大芳[7]等予患者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2个月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患者的Levine评分降低,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较好,症状较仅用美洛昔康分散片、甲钴胺片治疗人群改善明显。靳发万[8]运用复元活血汤对28例腕管综合征术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有效率为9643%。李妍怡[9]根据自身多年经验,对CTS注重行气活血化瘀、益气补血通络并行,临床上运用血府逐瘀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效果较好。

2.2中药外用

中药熏蒸、外敷具有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双重作用,在热力的作用下,可使药物更有效地渗透皮肤,骨骼和关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修复软组织损伤,使骨骼和关节,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姚丽红[10]以针刺配以中药熏洗治疗CTS,结果显示可以改善疼痛NRS评分、GSS评分,且效果优于口服甲钴胺和维生素B1。郑艳[11]等应用温痹方口服熏洗治疗CTS,在改善CTS的BCTQ评分以及神经的传导功能(ML缩短、SNAP增高、SCV增快)方面均优于单纯甲钴胺治疗。赵光宇[12]等给与患者单纯腕关节穿刺术后加入桃红四物汤加减方熏洗治疗,可改善中度CTS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减轻腕管内压力,促进腕部修复,较单纯注射西药治疗效果好。

3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CTS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安全性高,无副作用。针灸可以缓解肌肉或者腕管对手腕正中神经的压迫,改善手腕部局部血液循环,有效促进手腕部的炎症和代谢物的吸收,减少腕管内压力。宰风雷[13]等应用肘端针刺与腕端针刺对比治疗轻中度CTS,腕端针刺组取穴以腕部穴位为主,如:大陵、内关、阳溪、阳池、腕骨和养老等;肘端针刺组取穴以肘部穴位为主,如:郄门、曲泽、尺泽、曲池、支正和小海等,留针20min,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发现:肘端针刺组通过放松肘部经筋调整腕关节局部的经筋状态,减轻压迫,缓解疼痛较为明显,疗效优于腕端针刺组。冉群芳[14]等通过腹针与体针的比较治疗轻中度CTS,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如:健侧商曲、患侧滑肉门、上风湿点、大陵等调节脏腑、经络及气血的功能,腹针可明显改善患者数字疼痛评估评分(VAS)及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从而达到调节健侧气血达到治疗患侧以及局部配穴引脏腑之气直达病所的治疗目的。荆龙[15]等运用“循经筋阿是穴刺法”对40例CTS患者治疗时,针刺患者大陵次、臂中次、泽下次、肱骨内髁、曲泽次、极泉次等常见结筋病灶点,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陈玲[16]等选取患侧手厥阴心包经劳宫、大陵、内关以及手太阴肺经的鱼际、合谷,然后选取即对侧同名经足厥阴肝经之太冲、中封等穴,运用远道巨刺法对患者进行平补平泻,通过治疗后患者中指、拇指与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快,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调查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魏小丽[17]通过对60例轻中度CTS患者运用电针曲池、外关、合谷、大陵、内关、阳溪、八邪配合十宣放血治疗,可以改善腕部动静脉血流,增加末梢供血,改善手指功能,从而缓解腕部疼痛,改善临床症状。蔡玉梅[18]等在对轻中度CTS患者治疗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组中大陵穴采取麦粒灸,余穴针刺治疗,隔日1次,共治疗10次,治疗组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截面积显著减少,腕部神经水肿减轻。郎翔[19]等运用温针灸大陵、间使穴,在针刺穴位得气后将2cm的艾条插入针柄约1cm,日灸2壮,燃尽后取针,隔日1次,计10次,同时配合夜间腕关节制动,临床有效率为895%。汪金宇[20]等采用“合谷刺法”配合腕关节局部制动治疗CTS,在合谷穴进针得气后将针退至浅层,然后循经向上、向下斜刺,采用滞刺法,使针感向指尖放射,临床有效率936%,从而达到缓解腕部疼痛、麻木,改善评分的作用。

4推拿手法治疗

推拿手法遵循循经辨证,选用针对性穴位治疗,如大陵、合谷和内关等穴位处,施以按压,揉摩手法,可有效改善手腕部的血液循环,松解手腕内筋膜的黏连,缓解手腕内正中神经受压症状[21];同时推拿还可改变局部组织的血流动力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减轻炎症反应[22]。近年来,临床研究证实单独应用推拿可以恢复CTS轻度患者的手腕功能[23-24],推拿结合刺络或者温针灸可以有效减轻CTS患者手腕部疼痛[25-26]。卢新刚等[27]利用一指禅推拿患侧大陵、内关、合谷、阳溪、鱼际、劳宫等穴,对患者腕横韧带运用弹拨法,并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患者正中神经神经电生理指标进行判定时发现推拿可以有效促进神经传导、缩短神经传导潜伏期等。王聪聪[28]运用缠推法推拿手六井穴治疗轻度CTS患者20例作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组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0%)。

5小针刀治疗

小针刀是中医康复治疗的特色疗法,是中医针灸学和西医解剖学松解术的结合。针刀具有封闭性,精准治疗,可以直接定位到病灶,有效释放腕部的肌肉、神经和韧带的阻滞,松解筋膜、减少组织粘连,有效扩大腕管压力,疏通腕部经络,使气血畅通,减少患者痛苦,迅速恢复的特征。程少丹[29]等运用直径08mm的弧刃针刀经患者腕横韧带桡侧端近端皮肤快速刺入皮下,弧刃针刀为内部空心,在穿刺治疗时患者腕部积液和瘀血都能从针心流出体外,从而达到减张减压,通则不痛的目的。丛晓迪[30]运用针刀联合局部康复运动,可以提高轴浆运输传递速率、修复髓鞘生理结构、缓解正中神经受压、切断筋膜及肌肉间的粘连,可有效缓解CTS症状。陈金辉等[31]应用小针刀治疗轻、中度的腕管综合征,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王运增[32]应用小针刀结合上肢洗剂治疗腕管综合征,总有效率为933%,效果良好,临床便于操作。方颖华[33]等在超声引导下对32例CTS患者行小针刀松解腕横韧带,并灭活前臂相关激痛点,临床有效率为9667%,可降低GSS评分,并且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腕部功能。戴敏[34]等在超声引导下对20例CTS患者进行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疼痛VAS视觉模拟评分、Le⁃vine腕管综合征评分、TTCL较治疗前降低。

6小夹板固定

夹板治疗通过中立位固定手腕,减少手腕的运动,避免手腕过度屈伸,降低腕管内的压力、减轻水肿,从而减少神经压迫;也可通过限制在睡眠中长期过度弯曲或伸展手腕。孙成梅[35]等在治疗CTS患者时,将患者分为3组,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A组患者佩戴夜间腕部夹板,B组患者口服泼尼松、维生素B1、B6及甲钴胺,C组患者则两种治疗结合进行,C组治疗可在短期内缓解CTS患者病情,改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和功能状态评分、疼痛VAS评分。

7结语

目前文献报道在临床上治疗CTS主要以其安全有效,患者痛苦较小的针灸疗法为主。中药汤剂内服根据不同患者病情辨证论治,随证加减,操作方便在临床中广为应用。中药熏蒸、外敷通过温通活血等作用改善腕部麻木、疼痛等症状。临床医者往往灵活运用中药内服外敷,并配合针灸推拿以及小针刀相辅相成,可以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消肿止痛、调畅气机等,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从而有效降低腕管内压力,达到有效治愈的目的[36]。对于久病患者,在临床上加用补益的中药,濡养精血,培护正气,达到濡则不痛的目标。综上所述,给予腕管综合征患者中医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等非手术治疗疗法可以降低疼痛VAS评分、Levine腕管综合征评分、改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缓解患者手腕部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避免患手功能受损,以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陶根,嵇嫒.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60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27(3):63-65.

[2]丘春炜.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术治疗中重度脉络瘀阻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20.

[3]徐进友,罗玺.轻中度腕管综合征中医治疗及相关电生理学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21,42(7):980-982.

[4]胡玉祥.补阳还五汤联合冲击波治疗气虚血瘀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2019.

[5]靳伟,鲍雷.补阳还五汤对腕管综合征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22):52-54.

[6]许奇科,施建辉,李郦.补阳还五汤在腕管综合征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新中医,2021,53(11):41-43.

[7]孙大芳,牛志尊.中西药合用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10):1207-1208.

[8]靳发万,左明晏.复元活血汤治疗腕管综合征术后患者3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4):55.

综合疗法范文篇3

1.1一般资料

68例患儿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2]诊断标准。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3个月~5岁,平均(2.4±1.1)岁;病程2~5个月,平均2.3个月。临床症状与体征:全部患儿大便次数每日均4次以上;黄稀便28例,水样便17例,黏液便10例,脓血便4例,黏液脓血便6例,豆渣样便3例;伴发热28例,腹胀35例,呕吐26例,脱水25例;轻度营养不良20例,中度营养不良1例;电解质紊乱36例。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脓球(+)~(++)22例,红细胞(+)~(++)23例,黏液(+)32例,脂肪球41例;大便培养:致病性大肠杆菌26例,侵袭性大肠杆菌14例,变形杆菌6例,霉菌2例。将68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根据大便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并给予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为主,同时佐以中药敷脐治疗。主方用七味白术散随证加减。方药组成:党参、黄芪、苍术、茯苓各10g,木香、藿香各6g,炙甘草3g,葛根8g,乌梅5g。伴便溏不臭、完谷不化、四肢不温,加干姜、肉桂;腹胀加大腹皮、砂仁;大便伴黏液、肠鸣腹痛,加黄芩、黄连、白芍;大便稀烂夹有奶瓣不消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加焦三仙。本方用量为2岁以上小儿,2岁以下小儿剂量酌减。每天1剂,水煎2次,取汁150~200ml,分次频服。中药敷脐:药用肉桂、吴茱萸、丁香、五倍子,各等份,共碾细末,以成药藿香正气水调和均匀,摊于伤湿止痛膏或胶布上,直径约2cm,厚约0.4cm,对准患儿脐部贴上即可(使用前用酒精棉球将脐周擦净),每日换药1次。两组患儿均治疗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

1.3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的标准[2]。痊愈:患儿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饮食恢复正常;有效:患儿大便成型,次数减少,但较正常较多,其他症状改善;无效:患儿大便次数形状无明显改变,甚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小儿腹泻病是我国儿科的最常见疾病,而慢性腹泻是小儿腹泻病中治疗最困难的一型。小儿慢性腹泻(chronicdiarrheadisease,CDD)是指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大便的性状改变与次数增加[3]。CDD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且多为功能性腹泻[4]。CDD病因复杂,部分患儿与原发性或继发性食物过敏密切相关,常伴有继发性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缺乏或由于感染,肠道致病微生物的作用致肠粘膜损害;或由于急性腹泻治疗不当,滥用抗生素所致。慢性腹泻会影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吸收、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和继发感染等恶性循环状态,是小儿腹泻病死亡的重要原因[5,6]。因此,对小儿慢性腹泻病的研究及治疗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热点。

对慢性腹泻患儿一般不主张用抗生素,如明确病原体,尽量使用小剂量、窄谱、非联合用药,以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性腹泻。已确诊为肠道菌群失调腹泻,则应停用原抗生素,根据菌群分析可采用微生态制剂,补充人体正常生理菌群,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致病菌,减少肠源性毒素的吸收,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激发机体的免疫力[7]。但大多数单纯使用抗炎、营养支持、微生态疗法、肠黏膜保护剂等各种治疗后往往疗效欠佳。祖国医学认为,小儿慢性腹泻是脾气虚而致脾胃不和引起的。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脾常不足,由于调护失宜,或急性腹泻期间抗生素使用不当损伤脾胃,或久病迁延不愈,久泻必虚,而致脾胃虚弱。脾虚则运化失司,胃弱则不能运化水谷,因而精微不布,清浊不分,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气下陷,湿滞大肠而为泄泻。《景岳全书泄泻》中言:“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合,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至脾胃受伤,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临床上患儿常伴有面色少华,神疲纳呆等一派脾虚症候。因此,脾胃虚弱、水湿不化是本病主要病机,治疗上宜健脾和胃,祛湿止泻,故选用宋代医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所载名方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本病。现代研究认为,脾虚患儿存在着消化系统的分泌和运动功能障碍,肠道蠕动亢进,肠内容物排空速度加快,以致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质稀薄。而益气健脾中药能抑制肠管运动,改善胃肠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肠胃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方中四君子汤为益气健脾第一要方,配黄芪健运脾胃,补气升阳而止泻;藿香、木香辛苦温芳香化湿,理气和胃;乌梅味酸涩肠止泻;葛根辛甘可鼓舞胃气、升清阳、止泄泻,升清而止泻,《本草正义》谓葛根“最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祛湿止泻之功。现代药理学认为,党参、黄芪、苍术、茯苓、葛根均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党参还能调节消化系统功能,对损伤有保护作用;茯苓对离体肠管有直接的松弛作用;木香、藿香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消化能力。因此,本方有调理胃肠功能,助消化而止泻的作用,通过扶正能明显改善患儿全身症状,提高患儿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止腹泻反复。

中医学认为,肚脐又叫“神阙”穴,此穴能通调周身经气,通过各经脉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密切相联。正如彭祖《小续命蒸脐法》曰“脐者,肾间动气,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使百脉和畅,气窍通达,上至泥系列药物,下至涌泉”,历代医家都认为肚脐是调治疾病的主要气穴。从现代解剖学认为,脐部表皮角质层最薄,无皮下脂肪组织,皮肤和腹部筋膜直接相连,除局部微循环外,脐下腹膜还分布着丰富的静脉网,腹部静脉吻合点,深部与腹部上下静脉相联,腹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在脐部用药,易穿透弥散,吸收于血管进入血循环,发挥治疗作用。敷脐方中肉桂有温中散寒、振奋脾胃之阳、温补命门之火作用,吴茱萸温中散寒而止泻,丁香温肾助阳,五倍子味酸寒收敛固涩,藿香正气水化湿泻浊,诸药合用,具有振奋肾阳、温通经络、健运脾胃、调和气血之效,从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本资料表明,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传统中药口服和敷脐综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可获较好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刘小妹,扬莲芳.42例小儿腹泻并发抽搐原因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04,6(10):907~908.

2方鹤松,魏承毓,段恕成,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3(6):381.

3胡亚美主编.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97.

4ShermanPM,MitchellDJ,CutzE.Neonatalenteropathies:Definingthecausesofprotracteddiarrheaofinfancy.JPediatrGastroenterolNutr,2004,38(1):16~26.

5ShermanPM,MitchellDJ,CutzE.Neonatalenteropathies:definingthecausesofprotracteddiarrheaofinfancy.JPediatrGastroenterolNutr,2004,38(1):16~26.

6Walker-SmithJ,BarnardJ,BhuttaZ,etal.Chronicdiarrheaandmalabsorption(includingshortgutsyndrome):wokinggroupreportoftheFirstworldcongressofpediatric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andnutrition.JPediatrGastroenterolNutr,2002,35(Suppl2):S98~S105.

综合疗法范文篇4

迄今为止,对老年期痴呆尚缺乏肯定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目前通常使用的药物有胆碱酯酶抑制剂、麦角碱类、吡咯烷类、抗氧化剂、非甾体类抗炎药、他汀类、雌激素替代疗法等,这些都不能改变疾病的进展。本研究探讨运动结合药物对老年期痴呆的影响。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痴呆病例均来自本院2005年11月至2007年6月门诊、住院以及脑健康俱乐部患者。纳入标准:(1)多种认知功能缺陷(认知功能缺陷是相对于先前的功能水平显示出的下降而言):记忆力障碍(顺行性和逆行性记忆障碍),一种或几种其他认知功能缺陷,如失语、失用、失认、运筹和运作能力缺损(计划、组织、程序性和抽象思维)等;(2)认知功能缺陷的程度:认知功能缺陷程度已严重影响和干扰了社会和职业功能和日常生活;(3)认知功能缺陷呈进行性恶化,至少需有6个月的病程;(4)无意识障碍;(5)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检测符合痴呆标准。排除标准:⑴年龄<60岁;⑵合并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⑶精神病;⑷未按规定服药、运动、不能正确判定疗效者。入选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1例,女19例;60~70岁13例,71~80岁16例,80岁以上1例,平均(70.20±5.94)岁;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60~70岁14例,71~80岁15例,80岁以上1例,平均(70.77±5.8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运动疗法采取步行或慢跑的方式,每天不少于60min,根据患者的情况分一次或二次完成,运动时心率每分钟(170-年龄岁数)左右。药物治疗采用多哌奈齐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运动疗法,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疗程均60d。分别对两组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MMSE积分(18.17±3.35)分,治疗后(20.35±3.56)分;对照组治疗前MMSE积分(17.23±3.21)分,治疗后(18.32±3.25)分。治疗组认知功能好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行为能力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BBS积分(21.80±4.15)分,治疗后(17.34±3.97)分;对照组治疗前BBS积分(21.78±4.31)分,治疗后(18.53±3.29)分。治疗组好于对照组。

3讨论

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人们越来越多地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参与社会活动、饮食结构的改变和运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有的探讨对正常人群认知功能的改变,有的探讨如阿尔海默氏病或血管性痴呆等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有不少已知的研究显示,运动包括有氧锻炼对痴呆的形成有积极的预防作用。Larson等[1]对1740名65岁以上正常认知功能的老年人群研究证实,从事如有氧运动、徒步行走、自行车、游泳等运动,每周数次,每次不少于15min,与很少参加运动的正常老年人群相比,痴呆的几率明显降低。Heyn等[2]使用磁共震成像,进一步揭示参加运动训练的人群大脑前回的体积明显增加。但是,运动对于痴呆的治疗作用,报道不多。本观察旨在探讨运动结合药物治疗对痴呆的作用。作者观察显示,积极的运动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和单纯的药物治疗都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尤其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通过积极的运动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认知功能的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否与疗程有关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运动有利于对老年期痴呆的治疗,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但一些研究支持这一观点,认为适当的身体锻炼与增强神经突触以及神经细胞的再生有关。痴呆的典型临床症状与脑内的胆碱能功能受损有关,如脑内乙酰胆碱水平降低,乙酰胆碱神经元缺失及突触丢失,导致学习记忆功能受损。大脑调节人们的精神、生理以及行为能力,大脑的功能发挥作用由基因调控,社会、环境、运动等因素能够改变基因的表达,而基因表达的改变又可以诱导脑功能以及行为的改变[3]。运动训练能改善血管痴呆型大鼠认知障碍,增强海马区神经突触的可塑性[6]。一般认为,神经细胞的生长只有在胚胎时或出生后的早期,而在成年期神经细胞停止生长[4]。然而,有研究显示,在哺乳动物中某些部位如海马区,新的神经元可以通过神经祖细胞的生长而产生,荷尔蒙、生长因子、神经递质、药物以及运动能促进新的神经元的形成[5]。本研究运动结合药物治疗,其作用机制是否与以上因素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LarsonEB,WangL.Exerciseisassociatedwithreducedriskforincidentdementiaamongpersons65yearsofageorolder.AnnInternMed,2006,144:73~81.

2HeynP,AbreuBC,OttenbacherKJ.Theeffectsofexercisetrainingonelderlypersonswithcognitiveimpairmentanddementia:ameta-analysis.ArchPhysMedRehabil,2004,85:1694~1704.

3KandelER.Anewintellectualframeworkforpsychiatry.AmJPsychiatry,1998,155:457~469.

4GregoryA,ElderMD.Researchupdate:neurogenesisinadultbrainandneuropsychiatricdisorders.MtSinaiJMed,2006,73(7):931~940.

综合疗法范文篇5

〔关键词〕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感染;护理管理;应用价值

作为一种新型的血液净化疗法,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能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该疗法有着较高的感染风险。为进一步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积极对其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选择配合高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1]。本研究旨在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管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2例接受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19~82岁,平均(42.69±7.81)岁。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0~83岁,平均(43.58±7.9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患者感染发生情况,一旦出现异常,需要立即告知医师进行处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管理。(1)构建专业护理小组。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构建专业的护理管理小组,小组组长由科室护士长及科室主任担任,各小组成员由科室责任护士组成。对护理管理小组加强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培训力度,帮助护理管理小组成员均能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2)管理登记。对所有接受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的患者,进行管理登记,并对其感染发生风险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对应的预防、治疗措施[2]。同时记录静脉置管相关内容,包括人次、时间、方法等,并要求每次由2名护理工作人员对记录信息进行核对,严格按照质控标准对上下机进行消毒。(3)强化落实、考核。将管理措施、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护理内容以及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均落实到每一位护理工作人员身上,并且对其进行每月1次考核,每季度1次评估,根据评估考核方式,对其开展持证上岗[3]。(4)开展讨论。每月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对上月的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感染情况进行汇报,并对其感染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出相应的控制策略,用以补充护理管理不足之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5)消毒灭菌管理。每月对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操作室进行消毒灭菌,消毒范围包括墙壁、器械、地面及空气,同时在结束消毒灭菌后,检测操作室病毒、真菌。1.3临床评价。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感染发生情况。(1)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护理满意度。满分设置为100分;评分等级划分:非常满意>80分,一般满意79~60分,不满意<59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感染情况根据患者胃肠道(呕吐、腹泻等)、呼吸道(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以及血液、皮肤感染情况,及口腔温度>37.8℃或直肠温度>38.2℃进行统计。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感染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能够模拟患者肾脏代谢功能,每日对患者进行连续性体外血液净化,从而起到机体废物清除及炎症递质减少的作用,有助于患者病情缓解。但是连续肾脏替代疗法,需要引导患者的血液至体外,并进行净化,此时就增加了患者感染发生风险,不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血液净化效果,而且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4]。因此,积极分析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感染危险因素,并配合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接受连续肾脏代替疗法治疗的患者,其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集中在侵入性操作、静脉置管时间过长及患者年龄上面,在临床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患者年龄及病情,科学制定治疗方案及护理计划,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侵入性操作,降低患者静脉置管时间,以此改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5]。本研究中,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管理办法后,与对照组比较,感染发生率降低,满意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配合综合护理管理,组建专业的护理管理小组,加大护理人员培训力度,帮助护理人员掌握连续肾脏代替疗法相关内容,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感染风险,同时进一步强化消毒灭菌力度,可以减少患者接触病原菌,从本质上降低了患者感染发生率[6]。

综上所述,对接受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的患者,需要注意其感染发生风险,减少患者侵入性操作及静脉置管时间,根据患者年龄合理制定治疗计划,同时积极配合综合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李琴,姚坤花,蒋玉兰.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4,33(5):160-161.

[2]张月娥.护理干预对实施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4):673-674.

[3]张占岭,赵芳芳,蔡晓丹.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1):190-192.

[4]龚娜,王静,杨琼,等.无肝素法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抢救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0):915-916.

[5]于荣强,杨巧巧.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在感染性休克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1):164-165.

综合疗法范文篇6

关键词:小针刀临床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2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200例,对照组1000例,治疗组单用针刀疗法接受1200例患者中男680例,女520例,年龄均在30~60岁之间。治疗1~2次即可。枕部神经卡压性头痛150例,颈椎病300例,斜方肌损伤120例,肱三头肌肌腱损伤50例,桡管综合征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20例,臀中肌损伤40例,梨状肌损伤综合征60例,坐骨结节滑囊炎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0例,跟骨骨刺40例,肱骨外上髁炎20例,股骨大转子滑中炎20例。

对照组:运用针刺疗法,接受1000例患者中,男660例,女340例,年龄均在30~60岁之间。枕部神经卡压性头痛90例,颈椎病280例,斜方肌损伤70例,肱三头肌肌腱损伤40例,桡管综合征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臀中肌损伤40例,梨状肌损伤综合征30例,坐骨结节滑囊炎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5例,跟骨骨刺45例,肱骨外上髁炎20例,股骨大转子滑中炎20例。10天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采用小针刀进行闭合性手术疗法。

1.2.1.1小针刀操作方法(1)定点:根据患者主诉、体征,认真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后,参考局部解剖关系,在体表用紫药水做一个记号,术野消毒,铺上无菌洞巾。(2)定向:针刀尖部有一个0.8mm宽的刀,进行时容易造成不必要损伤,为尽量避免损伤,刀口线的方向按上述原则确定:①与病变部位肌肉、韧带的纤维方向一致;②若手术部位较大的神经、血管通过,刀口线要与神经、血管运动方向一致;③若上述两点相互矛盾,如治疗梨状损伤时,损伤肌肉纤维方向与坐骨神经方向垂直,一般与运动方向一致,确定针刀进针时的刀口线方向。(3)加压分离:为避开神经、血管,进针时以左手指拇指下压肌肤之成凹陷,横向拨动一下,再下压使血管、神经被分离在手指两侧,针刀沿拇指甲背进针,若在关节部位或病变外在骨面,左手拇指用力下压,可感到坚硬的阻挡物,说明手指已压在骨面。(4)刺刀:将针刀刃于左手拇指甲壁,稍用力下压可刺破皮肤。

1.2.1.2小针刀的手术方法(1)纵行切割法:刀口线的方向与病变组织的纤维方向或附近的神经、血管方向一致,用于狭窄性腱鞘炎、条索状瘢痕、筋膜硬结等。(2)横行摆动法:在松解肌肉附着点外粘连时,针刀纵行疏通剥离后,再将针体与刀口线方向垂直进行摆动。(3)捣刺法:有些病变受组织周围并没有较大的神经、血管,如网球肘的肱骨外上髁,压痛点,可不考虑方向,反复切割,对病变组织进行彻底的破坏。(4)提插法:在穴位上治疗,像针刺一样,不切割,也不松解,以加强穴位刺激为主。(5)散刺法:骨膜或筋骨出现慢性炎症而肥厚,针刀治疗时必须将肥厚处组织较全面的松解,针刀操作宜采用同一平面散状点刺法,改善局部紧张状态,增加血液循环。(6)松解候气法:针刀松解手法做完,不立即出针,待所有针刀操作完毕后再依启针,留针短暂即可更好地激发经络之气血运行,更好地改善局部受力状况。(7)旋针法:对疼痛及压痛较局限、部位较浅在、解剖关系较简单处可使用旋针法,针体旋转一圈后,迅速出针。(8)分层削离法:在肌肉丰满处,病变部位在体表只是一个点,但其损伤部位或发生病理变化的组织只能是一层一层地叠加在一起的,可行层层松解剥离手法会大大提高疗效。(9)骨膜刮动法:在一些不适处或压痛敏感部位进行针刀治疗,针刀达骨面的过程并遇到变性软组织,即无法选择切法,也不宜采用捣法,在骨面上左右刮动可产生强烈骨膜刺激感,患者常感酸胀难忍,临床中却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0)横推法:对筋膜、韧带损伤后变性而卡压神经、血管,针刀做切开剥离法后,为增大切口松解筋膜,韧带与神经、血管的粘连,可用左手拇、食指扶持针体在刀口线垂直的方向横推几下。(11)皮质穿透法:用于骨坏死的治疗,即用针刀在骨坏死区域,视大小范围不同分散选几个点,穿透皮质,穿过骨髓腔,起到骨内减压的作用。

1.2.1.3小针刀无菌操作规程(1)手术环境:在针刀治疗室,室内紫外线消毒60min,床单经常换洗、消毒。每天工作结束时,彻底洗刷地面。(2)手术用品消毒。(3)医生、护士在术前必须洗手。(4)术野皮肤充分消毒,选好治疗点,用紫药水在皮肤做记号,然后用2%碘伏消毒,用75%酒精脱碘2次,之后,覆盖上无菌小洞巾,使进针点正对洞巾的洞口中央。(5)术时医生、护士应穿干净的白大衣,戴帽子和口罩,医生要戴无菌手套。(6)术中护士递送针刀等手术用具时,均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7)一支针刀只能在一个治疗点使用,以防不同部位交叉感染。(8)术毕,迅速用创可贴覆盖针孔,若同一部位有多个针孔,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嘱患者3日内不可在施术部位洗擦,3天后,可除去包扎。

根据上面的操作方法、手术方法、无菌操作规程进行一步步实施,对不同种类的疾病,准确找到压痛点,严格无菌操作,选用适当的手术方法治疗,时间2~3min,术后在施术部位贴压创可贴,嘱患者3日内不沾水,以免感染。注意:患者在针刀治疗中发生晕针现象。

1.2.2对照组进行的是对病变部位穴位针刺疗法:针刺疗法是在病变部位辨证取穴,采用30mm×40mm的针灸针,常规消毒,进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10日为1个疗程。

二、治疗效果

2.1疗效标准显效:症状完全消失,完全恢复。有效:症状基本消失,基本恢复。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2.2治疗结果

三、讨论

自2004年以来,我科对针刀疗法1200例患者和对针刺疗法的100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结果:针刀疗法有效率达95%以上,针刺疗法有效率达85%以上,针刀疗法优于针刺疗法。

综合疗法范文篇7

民族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和疾病斗争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促进着本民族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民族医学是民族地区重要的医药卫生资源,文化瑰宝,部分医学经验缺少文字记录,为口口相传。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民族医学传承和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科技产品的创新使用、交通便利优势、民族对民族医学认可度上升都为民族医学发展壮大提供了机遇。2018年7月27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8]15号文件《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提高少数民族医药防病治病能力、药事服务能力、加强少数民族医药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医药院校教育。政策的可极大推动民族医学发展。在高科技发展中,传统优势。未来教育中,人才是教育核心,民族医药事业是否能蓬勃发展,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工作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教学改革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切实提升大学生能力是教育者面临的挑战。

2.课堂教育的重点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医学是一门兼具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学科,医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其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而这些品质的培养是医学课题教育的重点和难度,因此探索寻求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培养意识思维和增强应用能力这两方面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迎来了机遇和挑战[1]。2.1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人脑运用已有的思维形式,组合新的思维形式的思维活动。从形式上看,创新思维是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更是人脑将已经输入的信息组合成新信息的形式优化思维培养。大学生具有独立思维能力,有创新、突破、开拓、灵活的思维特点,因此做好民族教学传承创新相结合是可行的。民族医学目前招生规模不大,课堂人数较少,因此非常适合开展思维训练模式,且大学生思维活跃、心理健康、独立性较强,创新人格基础良好[2],思维能力锻炼预期收效较明显。比如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成为了风靡全球的医学教育模式[3],对思维的发散有很大帮助。PBL教育在教学实施的过程,大多将学生分为10人左右的小团队,每个团队配备1位教师,20~30个小团队同时进行授课,对普通院校来说,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因此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能照搬,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条件,做好顶层设计,可以借鉴好的教学模式的精髓,进行教学改革的实施,达到高校教育改革、开阔大学生思维的目的。2.2应用能力培养。民族医学中的技法,传承下来的多为临床使用率较高的技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例如瑶族技法:针法(竹筒梅花针疗法、火针、烧针、刺血疗法、油针疗法、杉剌疗法);灸法(火攻疗法、神火灸、药灸);手法疗法(梳乳疗法、滚蛋疗法、刮痧疗法、摄痧疗法、挑痧疗法),非药物外治疗法(佩药疗法、握药疗法、脐药疗法、鼻药疗法)。这些疗法操作性很强,影响因素较多,如针刺的力道、角度、手法,药灸、火攻疗法对烧灸的火候有要求,熟练掌握技术要求比较高。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播放相关操作的视频内容,达到直观了解目的;增加实训课,让每个学生都有操作的机会,掌握常用技法的操作,达到临床上能直接操作的标准。

目前,民族医学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教育是民族医学人才发展的基石。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科技成果日益更新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增多,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好现代科技技术,不仅获得知识和专业技能,也要从思维意识去培养,激发挖掘思维的深度,才能促进民族医学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毓秀,李彭博,徐艳.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8):9-11.

[2]张建,陈书.大学生创新思维及其培养途径[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3(04):14-16+22.

综合疗法范文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游戏;音乐;语言诱导

一、探讨“游戏、音乐、语言诱导”综合疗法的必要性

1.大学生心理问题使人震惊

根据一次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有20.23%的人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新华网报道,2006年9月中国科大刚刚完成的全校2006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表明: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心理援助的新生约占总人数的8.3%,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27%,两项合计有三成多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个结果与以往四年的调查结果也基本吻合。更为令人不安的是,全国其他高校的调查结果也与此有惊人的相似。心理专家在研究中发现,心理问题在学生中随学历升高呈倒金字塔排列状态,到了研究生阶段出现“井喷”现象。

2.大学生心理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教授区鹄呼吁,尽快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体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部门对此也十分重视,要求每个高等院校必须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尽管如此,有些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根据若干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的老师反映,目前大学生心理障碍人数比例如此之高与前来咨询的学生人数之少两者极不成比例。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很多,在此不一一分析。

3.我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相对滞后

我国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较晚,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技术相对单一落后,“语言谈话式”的方法仍是大多数心理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对于有些心理疾病或病情较轻的患者来说,这些方法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但对一些特殊的复杂的心理问题,语言“谈话”疗法的效果就不明显。另一方面,当今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比例如此之高,采用一对一的传统“谈话”式的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开展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方法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游戏、音乐、语言诱导”综合疗法

“游戏、音乐、语言诱导””综合疗法就是将多种心理治疗方法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训练目的,采用不同的游戏、不同的音乐以及不同的语言诱导内容的有机组合,是一种集体心理治疗方法,是笔者观摩学习多场国内外心理训练以及自己20多场次临场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从内容与效果上看是心理治疗,从形式上看则是一种“体验式”的心理训练。心理治疗与心理训练二者在基本概念、工作主体、工作对象上虽有差异,但又有密切联系。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与人的和谐发展。

二、综合疗法场地的布置及要求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在人生经历中,每个人也不可能都能遭遇“适当刺激量”的生活事件来锻炼自己。当一个人遇到超过自己心理阈值的生活事件刺激时,就可能产生心理疾病。所以要想让学生在几天时间里心理就有较大的变化、行为方式有较大的改变,必须从多方面、多层次,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营造出一种特殊环境气氛,让学员去感受、体验。也就是说要尽可能逼真地模拟出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场景,把人生的喜、怒、哀、思、悲、恐、惊浓缩在培训场内,把还未经历过的感觉进行预演,让治疗者心灵遭受冲击,通过多级别的重复的“挫折活动”的感受和体验,逐渐提高受治疗者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免疫能力。因此,培训会场的场景布置,是营造气氛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一定的会场环境氛围,几乎就很难达到训练的效果。

1.场地大小的选择。场地的大小应根据培训人数而确定,过大使人感到空旷,气氛很难凝聚,过小很多活动难以安排。我们根据二十多场次的训练经验及实验效果,认为每次训练人数应控制在60~120人为宜。

2.舞台的要求。会场需要搭建40cm左右高的台阶作为舞台。这一方面可使讲师与学员之间保持适当距离,使学员有一种神圣、严肃、居高临下的感受;另一方面,讲师动作语言易被学员观察,同时学员的反应也容易被讲师看到,从而使得双方的信息、感情的交流比较畅通。

3.会场的灯光及窗帘。灯光和课程内容的结合,灯光和音乐的结合,及灯光切换与场景的变化等,是心理训练效果好坏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心理学的研究已表明,光线对人的心理状态有较大影响,光线强使人易兴奋,光线暗则有助于人回忆、沉思、睡眠,也有助于心理障碍者的“自我表现”。所以我们要求训练场所的光线明暗能调节,如果能调节光线的色彩则效果更佳。

4.音乐及音响的选择。音乐的渲染,是培训中营造环境气氛最为重要的方面。如果没有一套音乐的配合,环境气氛的营造就很困难,训练效果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审美心理研究的角度来看,听觉对人的心理产生的作用远大于视觉。因为听觉产生的形象是朦胧、虚无、飘渺,能给听者留下极大想象空间和余地;同时,音乐的节奏模式和曲调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体的节律存在着奇妙的共通。所以音乐对人的感染可以说比任何艺术都要广泛。

5.会场内的标语布置。为了增强会场的气氛,场内应根据训练对象及训练目的,张贴一些标语、口号,以鼓励人奋进,启发人思考。

三、综合疗法内容组合

1.认知疗法。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认知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特别强调从人内部心理过程去解释人的行为,认为人的大脑实质上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从外界获得的信息都必须经过个人的认知结构的重新加工、组合,然后才会导致相应的行为反应。而每个人的认知结构都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产物,是由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构成的。因此每个人的认知结构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样的事物,由于认知不同,而会有不同的主观性认知范围,也就是说人的不良心理和行为都是由于人的不良认知造成的,因此必须尽力改善和提高学员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看法和态度。我们主要采取理论疏导,分组讨论等方法重建认知。

2.“家庭”疗法。把学员随机分成若干小组,8~10人组成相当于一个家庭的组织,并选出组长,即一个“家庭”的领导者。培训中的所有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学员们在小组中很容易熟悉、了解、沟通,心理易得到安慰。在训练中我们发现,“家庭”疗法具有以下作用:(1)减轻心理压力;(2)得到多种信息反馈;(3)友情温暖感;(4)归属感。

3.放松疗法。此法又称松驰疗法。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呼吸水平,改善机体紊乱状态的心理治疗方法。我们采用的办法有:(1)课间放松操;(2)早晨上课前以“人生回忆”与“拥抱每一天”为主题的音乐语言引导;(3)中午采用印度瑜珈音乐和语言诱导午间休息。

4.音乐与歌咏疗法。在训练中,我们没有单独使用某种音乐,而是与各种活动或游戏配合,来营造出某种特殊的气氛,以增强训练的感染力。如为不辜负父母培养,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所设计的烛光晚会,音乐选用《烛光里的妈妈》、《爱的奉献》等。培训中的不同活动,都应根据其内容目的,选用不同的音乐。

5.游戏疗法。游戏训练是寓教于乐的有效方法。它原先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培训现场气氛,提高参加者的好奇心、兴趣及参与意识,并改良人际关系。我们的训练有一些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但仅仅安排一些简单的、调节气氛的游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设计了一些具有高度的情景性、虚拟性和生动性的游戏,使学员通过游戏,能感悟到游戏与自身生活、工作中的共同要素,并引导学员对学习内容、游戏内容进行反思总结,从而改善学员的认知能力。

6.行为疗法。行为疗法种类较多。我们在培训中,主要选用了强化疗法、发泄疗法、模仿疗法、学习疗法等。我们根据培训目的专门设计了一些具体活动,让这些行为疗法具有可操作性。

7.心理剧疗法。预测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挫折或失败,并以此为题材创作出小品或微型话剧,用音乐、灯光及语言或配合简单道具,营造出真实的气氛,让学员扮演其中的角色。通过心理剧的表演,让学员体验和感受剧中角色的坎坷经历。这样表演,学员不仅可以进入角色,也可以使具有同样问题的其他学员受到感染和触动。心理剧的创作应根据培训的内容和目标来确定,如以大学生恋爱失败或求职失败为题材创作的短剧。

上述这些方法,在培训中要进行科学的安排和有机的组合。一般是以认知疗法为先导,教育内容与其他方法交替进行。活动的安排还要根据人的感情发展变化来组合,教练员要善于把握训练的火候,让学员在不知不觉中,使情绪发展到高潮。

参考文献:

[1]杨箐,李曼丽.当前美国企业培训的现状、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14~19.

[2]赵慧琴.音乐功能的生理心理层面透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09~110.

[3]周庆功.改善心理障碍的几种运动处方[J].体育与科学,1999(9):61~64.

[4]余祖伟.心理训练探微[J].阴山学刊,2001(2):85~88.

[5]李玮,杜健梅.企业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J].企业管理,2002(7):64~67.

[6]朱乾涵.体验式学习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05(10):78~79.

[7]葛雪松,金维才,葛明贵,吕茵.音乐心理训练初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75~76.

[8]刘勇.团体游戏治疗:借鉴与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09~113.

综合疗法范文篇9

关键词:芳香植物;研究;应用;芳香疗法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环境和大气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由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而导致的药源性病害有时比疾病本身更为严重。因而引起了医药界、科技界及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普遍重视,寻求无毒、无副作用的自然疗法已成为当务之急。芳香疗法以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目前对芳香疗法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本文为芳香疗法在园林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芳香疗法的作用、应用形式等进行了探讨。从而为芳香疗法的应用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

1芳香疗法的概念与发展过程

1.1芳香疗法的定义及特点

芳香疗法(Aromatherapy)是由法国化学家R.M.Gattefosse于1928年命名的,是指通过吸入香料或挥发性物质用于治疗、减轻、预防疾病、感染和不舒服等症状的方法[1]。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芳香气味的植物,称为芳香植物(Aromaticplant)。芳香疗法本质上是植物的挥发性芳香油中某些单离的成分在人类嗅感之后产生生理和心理反应,以达到防病与保健的目的[2]。该方法具有疗效可靠、安全舒适、令人快慰及无副作用等特点[3]。

1.2芳香疗法发展过程与现状

芳香疗法的历史非常悠久。研究表明,最早利用芳香疗法的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埃及人[2];中东、印度、希腊、罗马等古文明都有使用芳香疗法的记载。文艺复兴时代,因为活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得芳香疗法与芳香植物的知识得以大量的保存,例如所罗门的《药方大全》。我国有后汉名医华佗用丁香等制成香囊,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和吐泻的记载;明代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列举多种清热、杀菌、镇痛的芳香植物[4]。

芳香疗法作为一种治疗得到社会承认是在1964年法国医生JeanValnet出版了《Aromatherapie》一书之后[2]。他将精油尝试用于病人并证明了它的效果,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芳香疗法的广泛使用。随后,芳香疗法盛行于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并且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相继开设了“花香医院”,治愈了许多心血管病、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神经衰弱、失眠的患者,尤其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疾病治疗中效果明显。多年来,国内外对芳香疗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芳香油的提取技术、芳香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应用主要局限于医药业、美容、化妆品工业、饮食制造业,香烟制造业等工业和服务业。

2芳香疗法的功效

2.1防病疗疾

芳香疗法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

①可以使神经体液进行相应调节,促进人体相应器官分泌出有益健康的激素及体液释放出酶、乙酰、胆碴等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改善人体神经系统、分泌系统等,从而达到和谐全身器官功能的作用。

②许多芳香植物的挥发油本身就具有药效作用,现已被证明,芳香油分子同药理活性物质一样具有确切功效,可被人体吸收并转移进血液中,对人体产生显著作用[1]。

研究结果表明芳香油有以下药理作用:抗菌消炎和防腐作用,如桂花(Osmanthusfragrans)、丁香(Syringaoblatavar.affinis)、薰衣草(Lavandulaangus-tifolia)、紫苏(Perillafrutescensvar.argut)、木香(Rosabanksiae)等;解热镇痛作用,如茉莉(Jasminumsam-bac)等;安神镇静作用,如香叶天竺葵(Pelargoniumgraveolens)、薰衣草、薄荷(Menthahaplocalyx)等;祛痰止咳作用,如薄荷;抗肿瘤作用,如香叶天竺葵等[5]。

2.2优化环境

2.2.1净化空气

芳香疗法中的挥发物可消灭周围的微生物,如所挥发出的苯甲醇、芳樟醇、香茅醇、牛儿醇等,能杀死许多有害微生物,有的物质具有强烈的杀灭细菌、消毒的作用,效果强于福尔马林、紫外线,是绿色的、无污染的天然杀菌剂。如紫茉莉(Mirabilisjala-pa)分泌出的气体对白喉、结核菌、痢疾杆菌只5s即可杀死[6];多种挥发物还对细菌、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杀灭或抑制活性之能力。同时芳香植物本身有减少有毒有害气体以及吸附灰尘,使空气得到净化的功能,如米兰(Aglaiaodorata)可吸收空气中的SO2,桂花、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可吸收汞蒸气,还有丁香、紫茉莉、含笑(Micheliafigo)等对SO2、HF、Cl2一种或几种具有吸收能力,且具有吸收光化学烟雾、防尘降噪能力[6]。

2.2.2招蜂(鸟)引蝶

芳香疗法中的挥发物可吸引蝴蝶等昆虫来采集花粉,而有些芳香植物的果实会吸引众多鸟类,可实现鸟语花香的理想景观效果。

2.2.3驱蚊逐蝇

某些特殊挥发物能使蚊蝇、昆虫远遁,成为无毒、无污染、无残留的高效广谱的天然驱蚊(虫)灵,如薄荷、罗勒(Ocimumbasilicum)、茴香(Foeniculumvulgare)、薰衣草、灵香草(Lysimachiafoenumgraecum)等。

2.3在精神方面的作用

医疗实践证明,气味与人的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芳香物质会对人类产生心理作用,且呈现出规律性,所以具备一定的治疗作用和实用价值。优雅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清爽,可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给人一种愉快的感受,使情绪得到改善、消除疲劳从而调节免疫系统,如水仙花香味中含有酯酸苄酯等多种成分,在人们感受到脑疲劳时使用,顿时感到头脑清醒;茉莉花香气能刺激大脑,其兴奋功能强于咖啡;天竺葵花香有镇定安神、消除疲劳和催眠的功效;而吸入薰衣草油后会产生服用安定的镇定作用;桂花的香味有解郁、避秽之功,对某些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有一定疗效[2]。

3芳香疗法在园林中的应用

目前,芳香疗法在国内外多在专门医院(或保健场所)和化妆品工业上应用。而我国芳香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在园林应用中的甚少。笔者认为,芳香疗法可推广至园林绿地中,既可改善城乡环境,又可让普通百姓保健、疗疾。下面就芳香疗法在园林中应用形式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3.1芳香疗法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

①芳香植物专类园。以丰富芳香植物为主,加之其他园林设计要素的配合,来建造“芳香植物观光园”,提供观赏、食用、饮茶、美容、沐浴、按摩等服务,使之具有生产、旅游、服务、休闲等功能。

选择地上部分具有芳香气味、姿态优美或花形美丽的芳香植物。采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搭配种植的原则,形成立体的观赏效果。同时结合配置一定比例的常绿植物,与气候、季象等条件统一考虑,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天天有香,并通过宣传栏、植物挂牌等形式向游人介绍芳香疗法与芳香植物的科普知识。通过配置可作蔬菜或果实可食用的芳香植物,让游人参与采摘、收割。可通过设置茶馆、美容厅、浴池等设施,将对芳香植物深加工的产品加以利用。茶馆可为游人提供香茶,如:茉莉花茶、桂花茶、栀子花茶、含笑花茶、玫瑰花茶、金银花茶等;美容厅可利用芳香油为客人按摩美容;浴池可进行芳香浴,即利用芳香植物的根、茎、叶进行沐浴,可洁净身体、滋润皮肤、消除肌肉酸痛、安定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可利用的植物有迷迭香(Rosmarinusof-ficinalis)、薄荷、玫瑰(Rosarugosa)等。

②植物保健绿地。植物保健绿地旨在利用芳香植物所挥发的香气,使其随着病人的吸气而进入终末支器官,通过与肺组织的接触,即有利于呼吸道病变的治疗,也有利于通过肺部的吸收,增强药物的全身性效应,其医疗过程避开了充斥着药味的医院诊疗室,可以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且由于病人置于景色宜人的园林空间,能直接感受到大自然的温馨气息。这种对生理和精神上都良好的双重效应有利于病体的康复。

植物保健绿地也能为健康的游人提供具有高质量空气健身活动场地。在自然的香气中,放松神经,省思自我与自然的关系,来获得身心和谐的健康。所散出愉悦的芳香更能让人心情舒畅,消除疲劳,提高人体的自然免疫力,对生活节奏紧张的都市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解除压力的好方法。

植物园、综合性公园、森林公园、农业观光园、疗养院设置植物保健区(角);在居住区、敬老院、精神病院、劳教所、工读学校及其它单位附属绿地中,适当安排植物保健绿地。所选用的芳香植物以杀菌、防病治病、给人愉悦享受、观赏性强的为主。

③盲人服务绿地。人通常情况下视觉所获得的信息量为最大,但盲人却失去了这一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在设计界“以人为本”的今天,应给他们以足够的关怀。研究证明,视觉的丧失使其它器官的发展超过了正常人,特别是在嗅觉、听觉方面。因此,在盲人植物园等绿地中,芳香植物体现出巨大的优势。植物的花、果、枝、叶等所发出的芳香气息使盲人对植物界有了部分认识,同时在让其陶醉在香的世界中,心情舒畅,防病治病。

④“夜花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夜花园以其安宁、神秘、浪漫而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园林形式,尤其炎热的夏季,夜花园成为人们消暑、纳凉、赏景的好去处。而此时人们的视觉所获得的信息量大幅下降。因此,在“夜花园”中芳香植物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夜花园”中所用的芳香植物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仅在晚上开花的种类,如月见草(Oenotheraerythrosepala)、待宵草(Oenotheradrummondii)、夜来香、晚香玉(Polianthes

tuberosa)、玉簪(Hostaplantaginea)等;可在晚上开花的种类,如桂花、栀子花(Gardeniajasminoides)、白丁香(Syringaoblatavar.affinis)、含笑、瑞香(Daphneodora);驱蚊逐蝇的种类;亮度强、明度大的白色系列花和黄色系列花。

3.2芳香疗法在园林应用中的注意问题

①综合运用人体的五大感官。芳香疗法在园林中应用时,除通过嗅觉吸入香气外,应充分利用其它感官,如:视觉———观看自然景观或有疗效的色彩、听觉———聆听疗效音乐、味觉———品花草茶、触觉———泡浴,在多方面调节人体机能,尽快恢复健康。

②芳香特性应与所处区域的功能、利用人群相适应。在“闹”的活动区,应选择茉莉、百合(Liliumbrownii)等使人兴奋的种类;而在“静”的休息区中,应选择薰衣草、水仙、紫罗兰(Matthiolaincana)等使人镇静的种类。不同人群对香味反应也有较大差异,如15岁以前的青少年喜欢薄荷;心脏病患者闻夜来香的香气会头痛;具过敏体质的人怕闻蒿类的味道。

③香气浓度的控制。香气在室外易挥发,因此,必须通过地形、建筑物及植物的围合才能维持一定的浓度。同时应注意芳香植物所在地飘香季节的主风向,应将芳香植物布置在利用人群的上风向。

④芳香植物的种植形式。应多以群植、片植形式为主,大面积栽植可构成壮丽的自然景观,可提供足量的香气,最能发挥其群体美。但不必成行成列,要疏密有致,应乔、灌、藤、草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格哈特·布赫鲍尔,著.李宏,译.芳香疗法研究中使用的各种方法[J].香料香精化妆品,2000,(3):35-39.

[2]欧阳杰,王晓东,赵兵,等.香料植物应用研究进展[J].香料香精化妆品,2002,(5):32-34.

[3]王潮霞,陈水林.芳香与纺织品[J].纺织导报,2002,(3):78-79.

[4]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综合疗法范文篇10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脑卒中中医药治疗进展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又称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eflexsympatheticdystrophy,RSD),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12%~74.1%[1]。根据临床表现,RSD可分3期: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肩、手部有疼痛性运动障碍;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部分减轻或完全消失,开始出现肌肉萎缩;Ⅲ期表现为手和肩部呈营养不良性改变,肌肉萎缩明显,关节活动受限,挛缩[2]。RSD如不及时治疗,手部皮肤肌肉萎缩,手指挛缩,X线上有广泛的骨腐蚀,手功能丧失[3]。中医药在治疗SHS方面疗效独特,但是单用一种疗法起效慢,收效低,一般治疗本病是以一种疗法为主,其他疗法与之相结合。现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SHS的进展综述如下:

1中药治疗

1.1中药外用

蔡超群[4]报道将烫疗药(由川断、宽筋藤、独活等组成,用纱布包装成小袋,每包150g)对患者进行患侧穴位烫疗,取患肢肩贞、肩髃、曲池、内关、外关、合谷及阿是穴等,每穴治疗时间30min,有效率为92.5%。余恒旺等[5]治疗SHS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舒筋活络散(药物组成为生川乌、生草乌、胆南星、生半夏、麻黄、红花各10g,桑枝、川芎、伸筋草、透骨草各20g,宽筋草、松节各30g。制成散剂),50g/次,用风湿跌打酒调匀装入布袋中,煮沸,热敷患处,2次/d。对照组采用冷水交替法。两组都配合运动疗法,共进行4周,治疗组总疗效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疗效70.83%(P<0.05)。吴海科等[6]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将舒筋洗药颗粒(由透骨草、威灵仙、苏木、钩藤、田基黄各15g组成)水溶后浸洗患肢。对照组用冷水交替法。两组都配合运动疗法,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70%(P<0.05)。史利军[7]报道采用整体熏蒸疗法治疗SHS。治疗组将中药熏蒸药袋(药物以桂枝汤加味,含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乳香、没药、川芎、甘草为主方。气虚加党参、黄芪、鸡血藤、三棱、莪术;局部畏寒加防风、羌活、当归;局部肿胀加细辛、地龙、延胡索;手指拘挛加木瓜、葛根、延胡索、制何首乌)置于熏蒸治疗仪内治疗患者。先熏蒸督脉30min,后熏蒸患肢30min,1次/d。同时将上述药物研粉,加入氮酮、甘油制成膏剂贴敷于肩髃、肩井、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穴,1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针刺选穴与药物贴敷穴位相同,1次/d。两组均于治疗2疗程(14d为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组总疗效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2.2%(P<0.05)。

1.2中药内服刘玉霞[8]

对治疗组以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SHS,处方:黄芪30g,当归、川芎各15g,地龙、赤芍、桃仁、红花、川牛膝各10g。加减:肢体麻木甚者加全蝎3g,炮穿山甲、丝瓜络、木瓜各10g,丹参20g;疼痛甚者加炒乳香、炒没药、徐长卿、木瓜各10g,延胡索15g;浮肿甚者加茯苓15g,车前子(包)、泽泻各20g;偏气虚者加太子参20g,茯苓、白术各10g;偏阳虚者加杜仲、菟丝子、威灵仙各10g;偏阴虚者加沙参、天花粉、玉竹各15g,芦根20g。水煎服。对照组予弥可保、维生素B1、泼尼松治疗。两组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1)。马云枝等[9]对治疗组用桂枝汤加减治疗,气虚血淤者加党参、黄芪、鸡血藤、三棱、莪术;局部畏寒恶风者加防风、羌活、当归、川芎;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者加玄胡、细辛、地龙;手指拘挛明显者加川木瓜、葛根、玄参、制首乌;痛剧影响睡眠者加姜半夏、珍珠母、酸枣仁、夜交藤等。水煎服。同时采用常规针刺方法,取患侧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为主穴;肩手痛者配关冲;病久配大椎、肩外俞;肘部拘挛配曲泽;腕部拘挛配大陵。并且指导患者康复训练。而对照组仅用常规针刺和康复训练。两组观察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70%(P<0.05)。马卫琴等[10]对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方,方为:生黄芪30g,当归、广地龙、杭白芍各15g,粉葛根、丹参、鸡血藤、川桂枝、茯苓皮、木瓜各10g,红花8g,全蝎5g,杜仲、炙甘草6g。水煎服。同时以药液热敷于疼痛处。若气虚明显加党参、白术;痛剧加徐长卿、元胡;睡眠差加珍珠母、酸枣仁、夜交藤;局部肿胀明显者加猪苓、大腹皮;青紫甚者加蜈蚣。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两组连续观察6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70%(P<0.05)。

2针灸治疗

2.1体针疗法张琳等[11]

以针刺为主治疗脑卒中后SHS,采用(1)针刺取穴: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辅穴:颈臂、外天柱;配穴:肩髃、天宗、养老、合谷、腕骨等。(根据不同的症状适当加用配穴)。操作:针刺主穴时严格按照“醒脑开窍针刺法”的规范要求操作之后,取辅穴。(2)刺络拔罐:用三棱针于肩贞等穴及手肿胀高点处点刺,闪火拔罐放血。(3)康复训练与推拿:①首先松动骨关节。②对患肢关节进行被动运动。③视患者情况予适当的器械训练。以上治疗15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1.39%。蒋明珠等[12]报道采用针刺配合促通仪治疗肩-手综合征,针刺治疗取穴:主穴:肩三针(肩前、肩髃、肩后)、手三针(曲池、外关、合谷);配穴:中渚。两天1次。以上60d后(均为两疗程)评定疗效总有效率85%。于桂杰[13]利用针刺结合体位疗法和手法治疗,针刺取穴:主穴取患侧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配穴:肩手痛者配关冲,病久配大椎,肩外俞,肘部拘挛配曲泽;腕部拘挛配大陵。方法体位治疗:卧位时患肢适当抬高,坐位时患肢放置于腕关节轻度背屈状态。运动功能严重丧失者可用石膏制一小夹板,使手腕处于轻度背屈状态。手法治疗:首先对患肢进行提捏、按揉、搓等手法,然后点按肩髃、天宗、肩井、曲池、外关、后溪、三间等穴。再做肩关节各种被动运动和腕关节的旋转背屈运动。然后放松手法收尾。3个疗程(1个疗程10d)结束总有效率为92%。

2.2电针疗法电针治疗

一般在进针得气后进行,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孙增强等[14]对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中西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治疗脑卒中后SHS,电针治疗方式为:取患侧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等4穴,用疏密波。而对照组仅予中西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观察两疗程(2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唐强等[15]对治疗组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SHS,针刺法取侧臂、肩髃、曲池、手三里、内关、外关、后溪,选用断续波。康复训练方法:采用Bobath方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方法。同时介入OT治疗,肢体肿胀明显的病人配合向心加压缠扎法。以上两种方法10次为1个疗程。1疗程后休息2d,重复第2个疗程。而对照组仅采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李梅等[16]用电针并上翘夹板治疗脑卒后SHS,(1)电针治疗:取穴,肩三针(肩、肩前、肩臂)、曲池、外关、合谷。采用疏密波。(2)按摩及功能锻炼:首先在手三阴、三阳经上进行按、揉、捏、拿,然后按压穴位上的敏感点,再进行肩臂的搓拍。在按摩的同时尽量让患者做肩关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手指等的运动训练。(3)在非治疗期间,保证患者的手不悬垂在一边,并用上翘夹板固定,保证腕关节背曲。以上治疗20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总有效率98%。

2.3穴位注射

赵敬东等[17]报道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35例,选用丹参注射液,取肩髃、肩贞、肩前、曲池、合谷、手三里、手五里、阿是穴,每穴注入药液1~2ml,隔1~2d1次,30d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94.29%。

3推拿治疗

董福生等[18]对治疗组采用手法治疗,方法为:(1)肩的运动:使脱位的肩关节复位,然后缓慢将上肢前方上举90°,一手握住患者手指成悬吊位,摆动上肢做各种运动;(2)肘关节的运动:术者一手控制肩的活动并使肘屈曲、伸展,反复活动;术者一手固定肘关节,另手握住前臂远端,做旋前、旋后运动;(3)手的运动:保持上臂水平位,肘最大限度伸展位,术者与患者合掌,将腕关节背屈,活动各指关节并左右扭动;(4)按摩:患侧肩手进行按摩。以上手法连续、反复进行,共进行3个月。对照组进行无规则的被动或随意运动。3个月后,治疗组180例中显效32.8%,有效58.3%;对照组128例中显效4.6%,有效21.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结语

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独特,但是单一的治疗方法疗效难以令人满意多是采用以一种疗法为主,其他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中药外治法主要将活血化淤通络止痛之品外敷、经皮给药于穴位或患处;中药内服以补阳还五汤、桂枝汤等加化淤通络止痛药物为主;针刺一般取穴阳明经,正所谓“治痿独取阳明”;而推拿按摩疗法多能活血通络除痹痛。

【参考文献】

[1]张皓.肩-手综合征[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1):62.

[2]王晓艳,张通.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11:934.

[3]谢昆玲.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J].职业与健康,2003,19(3):122.

[4]蔡超群.中药穴位烫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40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7):53.

[5]余恒旺,崔美莲,梁思杰,等.舒筋活络散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9):942.

[6]吴海科,顾卫,谭峰,等.舒筋洗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4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4,13(6):11.

[7]史利军.中药经皮给药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36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2):17.

[8]刘玉霞.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肩-手综合征257例[J].新中医,2006,38(4):76.

[9]马云枝,沈晓明.桂枝汤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50例[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166.

[10]马卫琴,宋忠耿,徐青,等.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肩-手综合征45例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3):278.

[11]张琳,张少玥,张春红,等.针刺为主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360例[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7):2623.

[12]蒋明珠,张鹤宾.针刺配合促通仪治疗肩-手综合征[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8):45.

[13]于桂杰.应用体位、手法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34例[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524.

[14]孙增强,李建川,朱守莲.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8):3919.

[15]唐强,张立雅,李晶.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6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4):19.

[16]李梅,尚涛.电针并上翘夹板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6):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