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综合利用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8:16:53

资源综合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范文篇1

第一条为提高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防止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资源是指二次资源和再生资源。

本规定所称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是指原材料中使用二次资源、再生资源达到规定比例的产品。

二次资源、再生资源及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由青岛市人民政府根据有关规定定期公布。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

第四条青岛市及各县级市、区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资源综合利用的管理、规划、监督和协调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的法规、政策,负责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研究;

(二)拟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三)协调解决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问题,参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监督和审批;

(四)负责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基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

(五)总结、推广资源综合利用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的计划、财政、税务、科技、技术监督、工商行政、建设、环保、规划、交通等部门,应协助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第六条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必须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根据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界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协调进行。

第七条资源综合利用应坚持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技术改造和企业改革工艺加强内部管理相结合的方针。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资源的义务,有对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行为进行检举与控告的权利。

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法规保护。

第二章资源综合利用管理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资源综合利用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十条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项目,应当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规划,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按有关规定报青岛市或县级市(区)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审核或备案,并接受监督。

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项目停产、转产,应报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提倡单位自行利用其产生的二次资源和再生资源,凡有条件综合利用的项目,应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本单位不能利用的,应主动与其他单位建立供需渠道,支持其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并签订中、长期供应合同。凡本单位不能利用,又联系不到利用单位的,由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统一安排综合利用。

第十二条对未经加工的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产生单位不得向进行综合利用的单位收费或变相收费。对经过加工的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及其他二次资源和再生资源,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第十三条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生产企业必须按标准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制定企业标准并按规定向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凡符合标准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其进入市场流通。

第十四条青岛市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研究制定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率,并根据国家规定逐步建立监测考核制度。

第十五条下列资金,应用于资源综合利用:

(一)按本规定第十七条减免的税款;

(二)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贷款;

(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折旧基金;

(四)按规定比例安排的资源综合利用更新改造资金;

(五)国家规定的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中用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

第十六条建立青岛市资源综合利用统计报表制度。各有关单位应按规定向各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报送产生及利用二资资源和再生资源的统计资料及统计分析情况,由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综合后报同级统计主管部门。

第三章优惠待遇与基金

第十七条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符合规定条件的,由青岛市或县级市(区)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确认,经青岛市税务、财政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批准,可按规定给予优惠:

(一)由企业自筹资金建设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能独立计算盈亏的,在规定期限内可免征所得税、调节税;

(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可减免产品税、增值税;

(三)企业为进行资源综合利用而引进的设备配件,可减免进口关税和增值税(产品税);

(四)对专门运输二次资源或再生资源的车辆,可按有关规定减免养路费。

在青岛市和各县级市、崂山区、黄岛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设立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由青岛市或所在市、区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确认,经建设主管部门批准,可减免城市建设综合开发费、配套费。

第十八条对社会效益显著但微利或亏损的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和项目,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应从资金及其他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第十九条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基金的来源、征收、使用、管理的具体办法,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章资源综合利用科学研究

第二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对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研究,组织开展对资源综合利用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二十一条各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应协助科技主管部门拟定资源综合利用科学技术规划,并纳入同级科学技术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对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科研项目,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和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应协调组织有关部门或单位实施。

第二十二条各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推广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开展科技咨询,提供科技信息服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科学技术水平。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三条执行本规定,做出下列成绩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一)攻克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难关的;

(二)资源综合利用率在我市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

(三)在资源综合利用中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第二十四条对违反本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并可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一)建设单位或生产企业违反第十条有关规定的;

(二)产生二次资源、再生资源的单位不能利用又拒绝、阻碍其他单位利用或不服从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统一安排的。

资源综合利用范文篇2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管理,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办发[2004]62号)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是指对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和扶持政策的资源综合利用工艺、技术或产品进行认定(以下简称资源综合利用认定)。

第三条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与监督管理工作;财政行政主管机关要加强对认定企业财政方面的监督管理;税务行政主管机关要加强税收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第四条经认定的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采用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和技术的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申请享受税收、运行等优惠政策。

第二章申报条件和认定内容

第五条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生产工艺、技术或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标准;

(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能独立计算盈亏;

(三)所用原(燃)料来源稳定、可靠,数量及品质满足相关要求,以及水、电等配套条件的落实;

(四)符合环保要求,不产生二次污染。

第六条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综合利用发电单位,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按照国家审批或核准权限规定,经政府主管部门核准(审批)建设的电站。

(二)利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发电的,必须以燃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为主,其使用量不低于入炉燃料的60%(重量比);利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发电的入炉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不大于12550千焦/千克;必须配备原煤、煤矸石、煤泥自动给料显示、记录装置。

(三)城市生活垃圾(含污泥)发电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垃圾焚烧炉建设及其运行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或规范;使用的垃圾数量及品质需有地(市)级环卫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每月垃圾的实际使用量不低于设计额定值的90%;垃圾焚烧发电采用流化床锅炉掺烧原煤的,垃圾使用量应不低于入炉燃料的80%(重量比),必须配备垃圾与原煤自动给料显示、记录装置。

(四)以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利用的热能及压差发电的企业(分厂、车间),应根据产生余热、余压的品质和余热量或生产工艺耗气量和可利用的工质参数确定工业余热、余压电厂的装机容量。

(五)回收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沼气(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转炉煤气、高炉煤气和生物质能等作为燃料发电的,必须有充足、稳定的资源,并依据资源量合理配置装机容量。

第七条认定内容

(一)审定申报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或单位是否执行政府审批或核准程序,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审批或核准要求,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规范和认定申报条件;

(二)审定申报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是否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范围之内,以及综合利用资源来源和可靠性;

(三)审定是否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所规定的条件。

第三章申报及认定程序

第八条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行由企业申报,所在地市(地)级人民政府资源综合利用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初审,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集中审定的制度。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应提前一个月向社会公布每年年度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具体时间安排。

第九条凡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企业,应向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规定的相关材料。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在征求同级财政等有关部门意见后,自规定受理之日起在30日内完成初审,提出初审意见报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

第十条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对申请单位提出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做出处理:

(一)属于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范围、申请材料齐全,应当受理并提出初审意见。

(二)不属于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范围的,应当即时将不予受理的意见告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应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充的全部内容。

第十一条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等相关管理部门及行业专家,组成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以下简称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按照第二章规定的认定条件和内容,在45日内完成认定审查。

第十二条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由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

(一)单机容量在25MW以上的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工艺;

(二)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综合利用发电工艺;

(三)垃圾(含污泥)发电工艺。

以上情况的审核,每年受理一次,受理时间为每年7月底前,审核工作在受理截止之日起60日内完成。

第十三条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根据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的认定结论或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审核意见,对审定合格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10日内无异议的,由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颁发《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同时将相关信息通报同级财政、税务部门。未通过认定的企业,由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企业对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的认定结论有异议的,可向原作出认定结论的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提出重新审议,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应予受理。企业对重新审议结论仍有异议的,可直接向上一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提出申诉;上一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提出论证意见,并有权变更下一级的认定结论。

第十五条《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制定样式,各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印制。认定证书有效期为两年。

第十六条获得《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的单位,因故变更企业名称或者产品、工艺等内容的,应向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认定审查后,将相关信息及时通报同级财政、税务部门。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要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工作和优惠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根据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状况、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技术进步水平等,适时修改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条件。

第十八条各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认定企业的监督管理,尤其要加强大宗综合利用资源来源的动态监管,对综合利用资源无法稳定供应的,要及时清理。在不妨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每年应对认定企业和关联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和了解。

各级财政、税务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同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尤其对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交换意见,协调解决。

第十九条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应于每年5月底前将上一年度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基本情况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主要包括:

(一)认定工作情况(包括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电厂)认定数量、认定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等情况)

(二)获认定企业综合利用大宗资源情况及来源情况(包括资源品种、综合利用量、供应等情况)。

(三)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的监管情况(包括年检、抽查及处罚情况等)。

(四)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第二十条获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工艺认定的企业(电厂),应当严格按照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条件的要求,组织生产,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统计报表,按期上报统计资料和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第二十一条获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工艺认定的企业,因综合利用资源原料来源等原因,不能达到认定所要求的资源综合利用条件的,应主动向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报告,由省级认定、审批部门终止其认定证书,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二条《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是各级主管税务机关审批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的必要条件,凡未取得认定证书的企业,一律不得办理税收减免手续。

第二十三条参与认定的工作人员要严守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的商业和技术秘密。

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揭发通过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资格和优惠政策的行为。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五条对弄虚作假,骗取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企业,或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未及时申报终止认定证书的,一经发现,取消享受优惠政策的资格,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收回认定证书,三年内不得再申报认定,对已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有关规定追缴税款并给予处罚。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撤销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资格并抄报同级财政和税务部门: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做出不合条件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做出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

(三)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企业予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

(四)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真实材料的;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

(五)年检、抽查达不到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条件,在规定期限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达不到认定条件的。

第二十七条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弄虚作假行为的,由其所在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对伪造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者,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所称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是指:经认定具备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工艺、技术的企业按规定可享受的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

第三十条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单位)须持认定证书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税申请。主管税务机关根据有关税收政策规定,办理减免税手续。

申请享受其它优惠政策的企业,须持认定证书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优惠政策手续。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涉及的有关规定及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如有修订,按修订后的执行。

第三十二条各地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地方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资源综合利用范文篇3

第一条为了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保护环境,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资源综合利用及相关活动的,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资源综合利用是指:

(一)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

(二)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

(三)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

(四)对城市垃圾、河(渠)道泥沙、农林水产废弃物等其他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第四条资源综合利用应当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经济相结合,做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资源综合利用的协调、规划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计划、科技、财政、公安、国土资源、建设、水利、农业、税务、环保、工商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管理与监督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科研开发工作。重大资源综合利用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优先列入科技计划,省财政应当从科技三项费用中给予适当补助,市、县(区)人民政府也应当根据财力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第九条省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制定和公布实行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项目目录。

第十条实行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制度。企业的产品、项目具备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条件的,可以向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认定。

第十一条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保、建设等部门,统筹规划,逐步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组织研究、开发和推广垃圾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垃圾综合利用水平。

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汽车报废更新和回收拆解管理工作,加强对废家用电器、废旧电池、废微机、废旧塑料制品等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及技术开发研究。

第十二条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等制定废水综合利用规划,采取措施推广循环利用和一水多用等新技术、新工艺。

第十三条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农业、水利、林业、科技等部门,组织对农林水产废弃物、河(渠)道泥沙等进行综合利用的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

第十四条省统计机构应当会同省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统计报表制度,并纳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表体系。

第三章开发、回收与再生利用

第十五条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组织生产。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并按照规定报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在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中,对具有利用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统一规划,综合勘探、评价与开发利用。

第十七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当选择资源综合利用率高、废物排放量小的技术和工艺。不得建设废物排放量大、污染重、不具备综合利用条件的项目。

具备综合利用条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应当包括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案。

第十八条实行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项目,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方案应当经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竣工后,经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验收合格,主体工程方可验收。

第十九条建筑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时,应当优先选用资源综合利用建材产品。

建设、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有关规定使用资源综合利用建材产品。

第二十条废物排放单位和废物利用单位应当开发和采用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第二十一条废物排放单位对其排放的废物应当积极进行综合利用。不能进行综合利用的,应当支持其他单位利用。废物排放单位对其排放的未经加工的工业固体废物,不得向废物利用单位收取费用;对经过加工并达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省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可以按照废物利用单位利益大于废物排放单位利益的原则,向废物利用单位收取一定费用。

第二十二条在粉煤灰、煤矸石、赤泥等堆存量大的地区禁止新建、扩建实心粘土砖厂。禁止新建、扩建实心粘土砖厂的范围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规定。本条例施行前已建成的,必须限期进行改造,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比例掺用粉煤灰、煤矸石、赤泥等固体废物。

第二十三条在粉煤灰、煤矸石、赤泥等堆存处规定运输距离范围内筑路、筑港、筑坝,应当按照技术要求掺用粉煤灰、煤矸石、赤泥等固体废物。

筑路、筑港、筑坝施工地点与粉煤灰、煤矸石、赤泥等堆存处的距离,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四条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废水综合利用规划,加强废水污染治理,采取措施,充分利用废水资源,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有条件的应当做到工业废水零排放。

新建高耗水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有用水专项论证。用水专项论证应当附有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五条废物排放和综合利用单位应当加强废物的装卸、运输、贮存管理,采取防范措施,不得造成污染。取用河道泥沙应当征得河道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损坏堤防。

第二十六条资源综合利用单位应当定期向统计机构和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资源综合利用统计资料。

第四章鼓励与扶持

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鼓励、扶持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安排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计划时,应当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重点扶持,优先立项审批。省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规定制定鼓励、扶持资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年度预算中安排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发展、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及奖励。

第二十九条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办法,鼓励使用以废物资源为原料的新型建材产品,淘汰实心粘土砖。

第三十条下列单位可享受国家规定的减免税的优惠政策:

(一)建设经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

(二)生产经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

(三)经有关部门批准经营回收和加工生产性废旧金属及其他再生资源的。

资源综合利用单位从优惠政策中获得的减免税(费)款,应当专项用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第三十一条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发展,在并网、电量结算、调峰等方面按照国家规定给予优惠。

第三十二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设立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经当地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认定,财政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减免综合开发费。

第三十三条建筑工程使用资源综合利用建材产品并且达到规定比例的,建设和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返还墙体建筑材料节能费。

第三十四条利用清理河(渠)道的泥沙生产建材产品的,经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省国土资源和财政部门批准,免交矿产资源补偿费。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建设废物排放量大、污染重、不具备综合利用条件项目的,或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新建、扩建实心粘土砖厂的,由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方案未经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由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

资源综合利用范文篇4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状况

*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介于东经105°10′-105°39′之间,北纬30°38′-31°10′之间,地跨南北57.98km,东西46.358km,总面积1496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与盐亭县、西充县、蓬溪县、*县,*县接壤。

*县属盆地中部丘陵低山区,全县地形北高南低,地形起伏较大,以丘陵为主,坝、丘、山具备,可分低山、高丘、中丘、低丘和涪江、梓江沿岸河谷地带等类型。丘陵低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9.1%,海拔在300-550m之间,其中:低山占全县幅员面积的15.4%,海拔一般在400m以上,相对高度200m以上;高丘区面积占全县幅员面积的35.4%,海拔一般在35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100-200m;中丘区面积占全县幅员面积的17.3%,海拔一般在340-460之间,相对高度在50-100m;低丘面积占21%,海拔一般在300-3600m之间,相对高度50m左右;河谷面积占10.9%,主要分布在涪江、梓江沿岸。主要河流有涪江、梓江、青岗河等。

我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8.2℃,极端高温39.4℃,极端低温-4.8℃,大于10℃的年积温5491.3℃;无霜期为28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99.9小时,年均降雨量934mm,年均蒸发量1183.8mm,空气平均相对湿度79.7%。。

(二)生物资源状况

*县浅山丘地区的生物资源主要以乔木为主体,还包括灌木、草本、藤本、苔藓等植物及鸟兽、昆虫等动物和微生物,是依托森林资源与所处气候、土壤、岩石等非生物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体,构成丘陵山地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生态系统,具有较为完整的食物结构,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

*县耕地面积103万亩,耕地与林地交叉分布。生物资源门类繁多,境内发现并利用的生物资源约1500多个品种,其中生物资源100余种,栽植农作物品种367个,是四川省粮食、棉花、蚕桑、油料、生猪、水果、蔬菜、中药材的重要生产基地。

*县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森林面积100.5万亩,森林覆盖率43.2%,木材蓄积310万立方米,林木年生长量21.7万立方米。森林植物种类丰富,林木品种约437种,成片林地61.79万亩,占全县森林覆盖面积的61.5%,林分的建群树种主要有柏木、马尾松等,伴生树或混交树种有桤木、栎类、刺槐、马桑等,四旁树和其它零星树木覆盖面积34.71万亩,占全县森林覆盖面积的34.5%,主要有香椿、苦楝、香樟、千丈、桤木等,竹资源以慈竹为主,共4万亩,占森林覆盖面积的3.9%。经济林主要有香桂、核桃、连翘、油桐等,共2万亩。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现代林业,构建绿色*”主题,发展生态林业以保障生态安全,发展效益林业以满足多种需求,发展人文林业以弘扬生态文明。确立可持续发展道路,强化生物资源的保护,持续推动“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实现生态工程建设与林业产业化建设、浅山丘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的有机结合,建立完善的生态安全体系、繁荣的生态文明社会和发达的以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

三、规划依据

1.*市浅山丘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规划

2.*县林业“十一五”规划

3.*县现代林业发展规划

四、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以国家重点工程为依托,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稳定的生态安全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目标。

“十一五”奋斗目标:到2010年,(1)利用“二台土”以上的坡薄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分年度发展经济林11万亩,速生用材林5万亩,树种、林种结构得到有效调整。积极探索适合我县浅山丘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发展林下经济

10万亩,选择适宜我县浅山丘林地的林菌、林禽、林药发展模式,实现增收10亿元的目标;(2)种植生物质能源植物1.5万亩;(3)发展木竹材加工业,年加工木材8万立方米,加工竹材、桑枝、树枝15万吨,年生产实木地板4.5万立方米,集成材、木工板、木竹胶合板4.5万立方米,生产木竹片3万吨,木竹材加工实现年产值5.2亿元;(4)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进一步加强花果山森林公园、桃花山森林公园森林景观培植、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花果山森林公园成功申建部级森林公园,桃花山森林公园成功申建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野鸭、白鹭野生鸟类自然保护区2个,结合优势森林生态发展高质量农家乐20家,*中华涪江湿地走廊自然保护区成功申建省级自然保护区,结合*人文优势发展生态文化,创作一批生态文化产品,建成*县生态文明建设展示区1处。实现森林旅游业收入1亿元。

五、总体布局

(一)生态型深丘水源涵养林和用材林区域

境内深丘区域,包括复兴、天仙、伏河、太兴、潼射、青岗、双溪、文升等8个乡镇,约占我县国土面积的25%。该区域丘陵相对高差大,林分质量好,交通相对落后,该区域林业建设的重点是适度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严格管护,提高林分质量和经营水平,建用材林基地,做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

(二)生态经济型中浅丘水土保持林、经济林、薪炭林区域

境内浅丘区域,包括东岳、仁和、曹碑、洋溪、青堤、官升、凤来、陈古、万林、太乙、涪西、玉太、金鹤、明星、金家等15个乡镇,约占县国土面积的51%,该区域土壤类型主要为*组土和蓬莱镇组土,垦殖系数高,水土流失严重,人为活动频繁,生态环境脆弱,现有林地生产力低,植被以纯柏木林为主。林业建设的重点是植被恢复,加强管护,提高林分质量,山中上部搞好防护林建设,下部建造花椒、桑树、核桃、竹类等兼用林和经济林。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实施林菌、林药、林禽、林畜等间作模式,提高林农收益。

(三)经济型涪江流域台阶地农田林网防护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区域

包括香山、金华、广兴、大榆、瞿河、太和、柳树7个乡镇,约占县国土面积的24%。该区域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水源丰富,土壤深厚肥沃,交通方便,具有十分优越的农林发展条件,是全市粮食主产区和人口最稠密区。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绿色生态走廊,形成涪江及其干、支流出口的江岸防护林,以保护基本农田和房屋为主的农田林网防护林,在较宽阔的河谷地段和老冲积黄壤阶地上发展以杨树、巨桉、香椿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在地势比较平缓的防护林和速生丰产林下积极种植粉葛等林下经济。

六、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发展体系建设

(一)生态保障体系建设

1.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向国家争取续建退耕还林工程4万亩。

2.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继续加强对我县100.5万亩森林管护,续建天保公益林55.7万亩。

3.重点公益林保护工程建设。是实现分类经营,保护生态重要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加强林分结构调整和森林植被恢复,提高森林生态防护功能的重要措施,全县重点公益林保护工程实施总面积25万亩。

4.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投入,强化保护区生态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做好伏河乡新奇村铧头村等6个野生动物自然生态县级保护小区的建设,把*中华湿地走廊建成省级自然保护区。

(二)产业工程建设

1.森林资源综合利用。在不破坏森林自然循环系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林下循环经济,也就是充分利用林荫下的土地资源,发展种植、养殖等多种产业,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等复合型经营模式。按照森林结构层次,进行如下开发利用:

(1)微生物层的利用:利用林下闲置土地,种植竹荪、羊肚菌、牛肝菌,发展食用菌。利用种菌废料,增加林木养分,改良森林土壤。

(2)草灌层的利用:主要是利用森林草灌层发展养殖业。采用柏-兔-沼-菜(粮)模式在草灌层养殖优良兔,林-鸡模式养殖七彩鸡(野鸡),鹅-猪-沼-菜(粮)模式养殖优良鹅,林蛙-野猪模式养殖野猪和林蛙等等

(3)乔木层的利用:我县森林乔木层优势树种为柏木,乔木层的开发利用,主要是柏木木材、柏木叶、柏木皮、柏木果等的综合利用。

2.经济林果产业建设。利用立地条件较好的退耕地、河谷台地和庭院周围,发展优质经济林6万亩,其中:以金华、广兴、太和等乡镇为重点,栽植杂柑、柠檬等优质水果3万亩;以复兴、太兴、潼射等乡镇为重点,发展核桃、米枣等优质干果2万亩;以大榆、瞿河、柳树等乡镇为重点,发展连翘、佛手、杜仲、黄柏等中药材1万亩。

3.工业原料林建设。(1)速生丰产林建设:以绿洲木业有限公司、大森林公司、新尺度木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利用涪江、梓江等江河沿岸的坡耕地和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水源丰富、土壤深厚肥沃、交通方便区域,适当发展速生用材林,栽植巨桉、杨树、香椿、桤木、竹类等速生用材林5万亩;(2)林化基地建设:以龙鑫香料公司为龙头,在东岳乡、玉太乡建设香桂核心示范基地0.5万亩,采用公司+协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仁和、曹碑、青岗、洋溪、金华等乡镇建设香桂基地4.5万亩。

4.木竹材加工业建设

加快对现有木材加工企业的改造,提高木材产品质量、档次,年生产实木地板、集成材、木工板等4.5万立方米,中高档家俱1万套。

提高木材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引进企业,利用木竹材加工“三剩物”、桑枝、树枝等,年生产中密度纤维板5万立方米。

充分利用慈竹资源,发展竹编制业,引进企业,发展竹胶合板加工,年产竹胶合板1.5万立方米。

5.生态旅游业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森林景观培植和旅游设施的建设,形成以花果山森林公园和金华山、龙凤峡地质公园、蒲家浩桃花山、中华涪江湿地走廊风景区为主,县城区及城区周围农家乐为支撑的生态旅游骨架,将蒲家浩桃花园风景区打造成AA级景区,*中华涪江湿地走廊和龙凤峡风景区,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

6.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加工基地建设

加快梅花鹿、七彩山鸡和鸵鸟、野香猪养殖基地的建设,扩大养殖规模,实现规模养殖梅花鹿500头以上,七彩山鸡5000只以上,野香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目标;搞好野生动物产品深加工和野生动物产品的研发,提升现有野生动物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同时不断开发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做大做强野生动物养殖加工业。

(三)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森林放火和森林病虫害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凉帽山等重要林区和重要部位建设瞭望台5个,消防池450个,新置2号、3号灭火工具1500把,防治有害生物喷雾(烟)机30台;二是建立专业森林消防队2只,半专业消防队30只;三是建设森林放火、有害生物防治指挥中心,建立林火预测地理信息系统,卫星检测系统,提高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的测报和防控扑救能力。

(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发扬*人文优势发展生态文化,组织创作一批高质量的生态文化产品,推动*森林旅游再上一个台阶。

七、投资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

浅山丘生物资源开发,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突出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到2010年,规划工程项目15个,总投资7.8亿元,其中:生态建设项目4个,国家投资1.7亿元;产业建设项目8个,需投资6亿元;生态安全体系建设项目2个,需资金350万元;生态文明体系建设需资金70万元。

(二)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森林生态效益体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方面。规划实施后,可增加森林面积17.5万亩,依据《森林资源价值》估算,森林生态效益年新增价值3.7亿元。

2.经济效益:林地、林木、经济林和其他生物资源综合利用2010年后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约8.12亿元,其中;新经济林产生的价值2.67亿元,新增木材价值2.5亿元,新增林地资源价值0.45万元,生物资源综合利用价值

资源综合利用范文篇5

怀洪新河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1991年淮河大水后续建,2004年竣工验收。这条大型人工河道的建成,不仅缓减了淮河中游的防洪压力,淮河中下游防洪标准大幅度提高,河道湖泊蓄水位逐步得以抬高,水资源储量也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怀洪新河流域内工业及城市居民生活需水量大幅度增加,区域水资源趋向紧缺。怀洪新河有香涧湖、沱湖、四方湖、天井湖等湖泊多湖串联的特点为水资源调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解决皖东北地区缺水的重要水源地和调节库;因此,怀洪新河作为淮河与淮北地区之间最大的水资源库容,其调蓄功能日益显现,探讨和解决怀洪新河水资源综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分析表明怀洪新河周边区域存在较大水资源需求,靠流域自身产流难以满足,不足部分依靠引蚌埠闸以上淮水、提蚌埠闸以下(五河县)淮水进行补充。

二、引蚌埠闸上淮水

2000年蚌埠闸进行了扩建,根据工程初步设计,非汛期正常蓄水位将由17.37m抬高至17.87m(相当于废黄高程18.0m),因此,蚌埠闸上年平均水位还有进一步抬升的空间。根据蚌埠闸上近10年日平均水位资料统计,每年闸上日平均水位高于17.87m,平均是104天,最少的是2001年为20天,最多的是2002年,达175天。大约80%的年份均能在汛后10—12月份可以通过何巷闸将怀洪新河中符怀新河段水位蓄至17.37m。根据《安徽省怀洪新河调度运用办法》的规定,当蚌埠闸闸上水位高于17.37m,且符合引水条件时,由蚌埠市防指提出用水计划,省怀管局负责引水调度工作;当蚌埠闸闸上水位在16.87~17.37m之间,符合引水条件时,由蚌埠市防指提出引水要求,省怀管局提出引水意见,报省防指批准后实施。根据对近10年日平均水位统计资料分析,蚌埠闸上水位平均有333天位于16.87以上,因此,怀洪新河平均有32天不能从淮河蚌埠闸上自流调水。通过对蚌埠闸上水位系统分析,可以看出,怀洪新河引淮入怀的时段较长,但水量的大小则主要取决于蚌埠闸下泄水量,而蚌埠闸下泄的水量是与吴家渡的实测下泄流量基本一致的。根据水利部颁发的水资源调查评价细则关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蚌埠闸下淮干河段生态流量介于0~86m3/s之间,按此生态流量,1950—2006年57年间,有17年存在怀洪新河不能引淮水的月份,大部分年份均有1~2个月不能蓄淮水,但从整个非汛期来看,仍可在其他月份蓄水,但其中有三年难以满足蓄水要求。

三、淮河干流五河泵站翻水

根据洪泽湖老子山水位站、淮河干流五河水位站历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保证率85%时最低日平均水位:老子山站、五河站分别为11.03m、10.84m;保证率97%时,老子山站、五河站分别为10.32m、10.27m。根据淮河蚌埠闸下河道水位容积曲线,五河站水位为10.27m时,总容积10332万m3,7.87~10.87m水位之间容积见表1。可以看出淮河干流蚌埠闸下水源比较丰富。

四、河道自身蓄水

怀洪新河蓄水主要通过干流三级控制:新湖洼闸控制符怀新河26km长河道;山西庄闸、西坝口闸控制新老湖洼闸以下,澥香河段、新浍河段41km长河湖;新开沱河闸控制沱湖;四方湖引河闸控制北淝河四方湖以上来水;澥河老湖洼闸控制澥河老湖洼闸以上来水;天井湖引河闸控制石梁河天井河及其以上来水。根据怀洪新河控制运用管理办法,各闸蓄水控制条件如下:新胡洼闸上近期蓄水位6月1日至9月30日控制在16.87m,其他月份蓄水位为17.37m;老胡洼闸蓄水位控制在16.87m;四方湖闸上近期蓄水位6月1日至9月30日控制在16.87m,其他月份蓄水位为17.87m;西坝口闸、山西庄闸上蓄水位为14.67m,有效调节库容8800万m3;新开沱河闸上蓄水位为13.67m,有效调节库容5300万m3。

五、水资源利用分析

为分析区域设计保证率年份内水资源供需状况,需要确定该设计保证率相应的代表年。根据降水系列频率分析结果,结合蚌埠闸下泄水量情况和区域实际旱情,确定典型干旱年为1966—1967年、1977—1978年。综合评价,1966—1967年相当于97%典型年,1977—1978年相当于95%保证率的典型年。本文考虑水资源利用的对象为淮水北调工程和周边乡镇工业及生活用水,区域水资源较为缺乏,周边农业用水仍按现状用水水平分析,今后农业发展所需新水主要依靠节水以及种植结构调整来实现。调节方法是采用蚌埠闸富余水经何巷闸引入怀洪新河,以香涧湖和沱湖作为调节库容,两湖采用分蓄和联合调蓄两种方案,分蓄就是两湖单独蓄水,只用香涧湖调蓄蚌埠闸上富余的水。当香涧湖水位高于沱湖的设计水位13.67m,山西庄闸关闸,采用两湖分蓄,当香涧湖水位低于沱湖的设计水位13.67m,山西庄闸开闸,即为两湖联合调蓄。规划水平年计算采用两种工况:一是来水量按不引淮河蚌埠闸上富余水计算,二是来水量按引淮河蚌埠闸上富余水计算。每种工况又分三种情况:情况一为已有规划项目取水,也就是农业用水不变,工业及生活用水只计算五河水厂和沫河口水厂2025年取水规模8万m3/d;情况二为农业用水不变,工业及生活用水在计算五河水厂和沫河口水厂2025年取水规模8万m3/d的基础上,周边乡镇新增工业及生活用水20万m3/d。按照该方案拟定的调节计算边界条件,2025年各枯水典型年调节计算成果见表2、表3。根据分析,采用两湖分蓄时,得出怀洪新河香涧湖现状年用水在97%保证率情况下6月份缺水,缺水量为1971万m3;2025年在满足淮水北调工程和已经规划批复的五河水厂及沫河口水厂用水的情况下,缺水量为62622万m3,可从何巷闸引淮河水27686万m3,需从淮河蚌埠闸下游五河翻水34936万m3;2025年在满足淮水北调工程、五河水厂、沫河口水厂及新增生活和工业20万m3/d用水的情况下,缺水量为68089万m3,可从何巷闸引淮河水29509万m3,需从淮河蚌埠闸下游五河翻水38580万m3。采用两湖合分共蓄时,得出怀洪新河香涧湖、沱湖现状年用水在97%保证率情况下6月份缺水,缺水量为3183万m3;2025年在满足淮水北调工程和已经规划批复的五河水厂及沫河口水厂用水的情况下,缺水量为63740万m3,可从何巷闸引淮河水27980万m3,需从淮河蚌埠闸下游五河翻水35760万m3;2025年在满足淮水北调工程、五河水厂、沫河口水厂及新增生活和工业20万m3/d用水的情况下,缺水量为69207万m3,可从何巷闸引淮河水30024万m3,需从淮河蚌埠闸下游五河翻水39183万m3。各供水情况下水源配置见表4。

六、结论与建议

资源综合利用范文篇6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管理,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办发[20**]62号)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是指对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和扶持政策的资源综合利用工艺、技术或产品进行认定(以下简称资源综合利用认定)。

第三条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与监督管理工作;财政行政主管机关要加强对认定企业财政方面的监督管理;税务行政主管机关要加强税收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第四条经认定的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采用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和技术的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申请享受税收、运行等优惠政策。

第二章申报条件和认定内容

第五条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生产工艺、技术或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标准;

(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能独立计算盈亏;

(三)所用原(燃)料来源稳定、可靠,数量及品质满足相关要求,以及水、电等配套条件的落实;

(四)符合环保要求,不产生二次污染。

第六条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综合利用发电单位,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按照国家审批或核准权限规定,经政府主管部门核准(审批)建设的电站。

(二)利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发电的,必须以燃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为主,其使用量不低于入炉燃料的60%(重量比);利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发电的入炉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不大于12550千焦/千克;必须配备原煤、煤矸石、煤泥自动给料显示、记录装置。

(三)城市生活垃圾(含污泥)发电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垃圾焚烧炉建设及其运行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或规范;使用的垃圾数量及品质需有地(市)级环卫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每月垃圾的实际使用量不低于设计额定值的90%;垃圾焚烧发电采用流化床锅炉掺烧原煤的,垃圾使用量应不低于入炉燃料的80%(重量比),必须配备垃圾与原煤自动给料显示、记录装置。

(四)以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利用的热能及压差发电的企业(分厂、车间),应根据产生余热、余压的品质和余热量或生产工艺耗气量和可利用的工质参数确定工业余热、余压电厂的装机容量。

(五)回收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沼气(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转炉煤气、高炉煤气和生物质能等作为燃料发电的,必须有充足、稳定的资源,并依据资源量合理配置装机容量。

第七条认定内容

(一)审定申报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或单位是否执行政府审批或核准程序,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审批或核准要求,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规范和认定申报条件;

(二)审定申报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是否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范围之内,以及综合利用资源来源和可靠性;

(三)审定是否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所规定的条件。

第三章申报及认定程序

第八条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行由企业申报,所在地市(地)级人民政府资源综合利用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初审,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集中审定的制度。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应提前一个月向社会公布每年年度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具体时间安排。

第九条凡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企业,应向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规定的相关材料。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在征求同级财政等有关部门意见后,自规定受理之日起在30日内完成初审,提出初审意见报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

第十条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对申请单位提出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做出处理:

(一)属于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范围、申请材料齐全,应当受理并提出初审意见。

(二)不属于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范围的,应当即时将不予受理的意见告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应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充的全部内容。

第十一条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等相关管理部门及行业专家,组成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以下简称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按照第二章规定的认定条件和内容,在45日内完成认定审查。

第十二条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由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

(一)单机容量在25MW以上的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工艺;

(二)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综合利用发电工艺;

(三)垃圾(含污泥)发电工艺。

以上情况的审核,每年受理一次,受理时间为每年7月底前,审核工作在受理截止之日起60日内完成。

第十三条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根据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的认定结论或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审核意见,对审定合格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10日内无异议的,由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颁发《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同时将相关信息通报同级财政、税务部门。未通过认定的企业,由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企业对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的认定结论有异议的,可向原作出认定结论的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提出重新审议,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应予受理。企业对重新审议结论仍有异议的,可直接向上一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提出申诉;上一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提出论证意见,并有权变更下一级的认定结论。

第十五条《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制定样式,各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印制。认定证书有效期为两年。

第十六条获得《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的单位,因故变更企业名称或者产品、工艺等内容的,应向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认定审查后,将相关信息及时通报同级财政、税务部门。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要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工作和优惠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根据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状况、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技术进步水平等,适时修改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条件。

第十八条各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认定企业的监督管理,尤其要加强大宗综合利用资源来源的动态监管,对综合利用资源无法稳定供应的,要及时清理。在不妨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每年应对认定企业和关联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和了解。

各级财政、税务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同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尤其对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交换意见,协调解决。

第十九条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应于每年5月底前将上一年度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基本情况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主要包括:

(一)认定工作情况(包括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电厂)认定数量、认定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等情况)

(二)获认定企业综合利用大宗资源情况及来源情况(包括资源品种、综合利用量、供应等情况)。

(三)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的监管情况(包括年检、抽查及处罚情况等)。

(四)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第二十条获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工艺认定的企业(电厂),应当严格按照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条件的要求,组织生产,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统计报表,按期上报统计资料和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第二十一条获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工艺认定的企业,因综合利用资源原料来源等原因,不能达到认定所要求的资源综合利用条件的,应主动向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报告,由省级认定、审批部门终止其认定证书,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二条《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是各级主管税务机关审批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的必要条件,凡未取得认定证书的企业,一律不得办理税收减免手续。

第二十三条参与认定的工作人员要严守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的商业和技术秘密。

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揭发通过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资格和优惠政策的行为。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五条对弄虚作假,骗取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企业,或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未及时申报终止认定证书的,一经发现,取消享受优惠政策的资格,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收回认定证书,三年内不得再申报认定,对已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有关规定追缴税款并给予处罚。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撤销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资格并抄报同级财政和税务部门: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做出不合条件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做出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

(三)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企业予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

(四)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真实材料的;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

(五)年检、抽查达不到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条件,在规定期限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达不到认定条件的。

第二十七条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弄虚作假行为的,由其所在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对伪造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者,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所称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是指:经认定具备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工艺、技术的企业按规定可享受的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

第三十条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单位)须持认定证书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税申请。主管税务机关根据有关税收政策规定,办理减免税手续。

申请享受其它优惠政策的企业,须持认定证书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优惠政策手续。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涉及的有关规定及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如有修订,按修订后的执行。

第三十二条各地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地方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资源综合利用范文篇7

为更好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公司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先后投资4600余万元,建成了先进的水处理循环系统及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改等工程。主要建设项目具体如下:

一、废水的治理与利用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近几年,公司投资1100多万元新建高效、低耗、无污染的先进净水工艺─反渗透水处理车间,结束了过去用酸碱生产除盐水的历史,使排放的浓缩水无酸碱成份。同时投资100余万元建成浓缩水回收系统,将浓缩水回收至浓水池处理后用于生产、办公用水,将回收的生产办公用水接至沉灰池用于水磨除尘器除尘后,高温蒸发,彻底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年节约用水达50余万吨。

二、烟气、烟尘及废渣的治理

为防止烟气、烟尘造成的环境污染,公司加大技改力度,今年投资150余万元将锅炉的水膜除尘改造为静电除尘,大大提高了除尘效果,改善了引风机工作环境,提高了其使用寿命,除尘效率达到99%以上,实现了环保效益双丰收。对于生产产生的炉渣、煤灰则全部作为建材原料综合利用,有效地控制了环境污染。

三、锅炉改造,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为实现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保护环境,扩大供热面积,提高经济效益,公司先后于2001、2002年投资3200万元新上了2台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改项目。此技改项目采用了静电除尘,炉内脱硫,干式除灰方式。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以煤矸石为主,年可消耗煤矸石50万吨左右,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对周边地区减少占压土地起到了积极作用。

资源综合利用范文篇8

(一)海水的初级利用阶段。海水经抽调后,卤度在2~5°之间可供养殖。主要由各盐业企业的内部养殖公司自行养殖或者以承包的形式租赁给个人养殖,养殖的海产品主要有对虾、鲈鱼、梭鱼、梭子蟹、青蛤、溢蛏等。在此阶段,根据现行的税收政策,仅对企业实现的租赁收入征收营业税金及附加,租赁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或营业外收入征收企业所得税。2007年埕口盐场34万公亩对外承包面积实现营业税金及附加49万元,鲁北化工实现营业税金及附加19万元,企业所得税按现行规定实行减半征收。对属于个人的养殖收入属于免税范畴,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在海水利用的初级阶段,政策性减免税项目较多,实现税收较少,税负相对较低。

(二)海水的中级利用阶段。养殖区的海水蒸发后浓度升高,海水卤度达到在12°~15°之间,主要产生养殖和化工两种经济效益。

1、生产化工产品。在本卤度范围内的海水,经过严格的程序提炼后,能够生产出从一溴到十溴的多种溴素产品,另外还能生产出钠、苯等多种化工产品。由于该卤度的卤水是非饱和卤,不符合液态盐的条件,不实现资源税税收,但化工项目实现税收较为可观。2007年埕口盐场生产溴素1583吨,销售1459吨,实现销售收入1642万元,上缴税金181万元。鲁北化工股份公司溴素厂实现销售收入1542万元,实现利润227万元,上缴税金165万元。溴素化工项目能够提供较为可观的税收,而且能循环利用海水,比较环保,总体税负在11%左右,财政贡献率较高,是值得提倡的海水综合利用项目。

2、产生部分养殖效益。主要是繁殖丰年虫卵,由于受近海污染的影响,海水质量下降,水中微生物减少,近年来丰年虫卵的繁殖能力降低,产量逐年萎缩。据统计,2007年全县的丰年虫卵产量约120吨,仅相当于2001年的22%。这部分水产品产生的税收较少,但属于企业整体收益的组成部分,也属于税务检查容易忽略的地方。

(三)饱和卤水的综合利用。卤度约达24°以上的卤水即称为饱和卤,饱和卤水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1、用来晒盐。原盐资源销售或自用后即提供资源税和增值税及附征税费。由于是经过天然晒制,所以成本低廉,收益比较稳定。每吨盐的生产成本约80元,利润最低也在50元以上。2007年鲁北盐场结晶区生产原盐26万吨,销售原盐21万吨,实现资源税34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300万元;埕口盐场结晶区总面积32万公亩,实现资源税646万元,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由于资源税政策调整,2007年减收198万元。据盐业管理部门统计,2007年全县各盐业企业投资1.8亿元,2008年原盐生产能力将达到320万吨,可提供资源税6400万元。

2、发展苦卤化工项目。主要生产氯碱产品,项目也仅局限于鲁北盐场(系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即利用本公司盐场提溴、晒盐后的卤水为原料,生产出烧碱、氯气、盐酸。氯碱产品属于海水的综合利用的末端产品。用来生产氯碱产品的卤水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直接购买盐场的饱和卤水,按照市场价格折算按每立方米20元付给盐场材料费,另一种渠道则是通过购买盐场的原盐,再融化成饱和卤水后,进行加工再生产。生产1吨液氯需要1.18吨原盐,生产1吨烧碱需要1.2~1.6吨原盐。2007年,鲁北氯碱厂生产液碱191732吨,销售195337吨,实现销售收入10969万元,销售成本费用6561万元,实现利润4317万元,税金1516万元。生产液氯49524吨,销售44333吨,实现销售收入6420万元,销售成本费用5220万元,实现利润1132万元,税金441万元。生产盐酸8245吨,销售8000吨,实现销售收入264万元,销售成本费用240万元,实现利润24万元,税金8万元。共实现销售收入17654万元,利税总额7439万元,其中地方税收1965万元,总体税负在11%以上。

(四)办公生活区。总体上看,盐业生产企业的水面区域属于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范畴,只有少量的办公生活区符合征税条件,税收较少。

二、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一)各税种没有做到全面管理。税务人员存在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通常情况下,企业对资源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较容易掌握的税费计提较及时准确,而对租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重视程度不够。

(二)税收管理没有做到精细化。根据调查的情况,发现很多税收管理员的管理水平不足,对企业的全盘情况了解较少,没有对海水综合利用各阶段产生的税收情况有一个详细的把握。

(三)企业存在故意偷逃税行为。特别是利用液体盐生产高端化工产品方面,企业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达到偷逃税目的:一是大企业集团间的盐业生产企业与利用液体盐化工企业之间属于关联企业的性质,盐业生产企业无偿向化工企业提供饱和卤水,视为“自用”,不做销售处理,不计提税金,二是有偿使用饱和卤水,但记账时通过非饱和卤水入帐,不计提税金。

(四)延伸征管不到位。海水养殖产品大部分属于免税产品,但是当地的一部分经营业户以集中收购海产品后转卖经营为业,形成了很多丰年虫卵专业户、海产品专卖店等纳税业户,基层征收单位往往忽视了对这部分业户的税收管理,造成税收流失。

三、加强税收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对大企业实行专人管理。挑选业务素质较高的税收管理员专门负责大企业管理,在宣传税收政策、开展纳税辅导的同时,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掌握各环节的税收情况,前移管理关口,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税收宣传员、信息采集员、纳税辅导员、纳税评估员、税收监督员”的五员角色,加强管理,搞好服务。

(二)充分发挥纳税评估的作用。对于企业规避税收的行为,要通过微观税负分析的方式,找出税负较低的原因,带着疑点去查找税源的隐藏点,对企业的各税种上缴情况进行纳税评估。具体工作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承包水面收入是否入账;2、自身养殖部分收入是否入帐;3、对企业有偿使用液体盐是否计算收入、计提资源税;4、对于企业无偿使用液体盐是否核算收入,计提资源税;5、企业所得税是否据实预缴;6、税收优惠政策是否落实;7、是否存在提高入帐“盐价”,减少原盐资源税的课征数量;8、集团公司内部关联企业之间经济往来是否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同时,加强对海产品二级市场的税收管理,主要是通过公司承包清单,摸清纳税人底数,采取税收清理的方式对不办理税务登记纳税人集中清缴税款。

资源综合利用范文篇9

目前,在世界各大洲,都有收集雨水解决生活和生产用水的成功做法。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雨水资源化和雨水的收集利用方面的经验和方法,对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很有借鉴意义。(1)美国的雨水利用。美国的雨水利用常以提高天然入渗能力为目的。1993年大水之后,美国兴建地下隧道蓄水系统,建立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让洪水迂回滞留于曾经被堤防保护的土地中,既利用了洪水的生态环境功能,同时减轻了其他重要地区的防洪压力。美国的关岛、维尔金岛广泛利用雨水进行草地灌溉和冲洗。美国不但重视工程措施,而且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雨水利用给予支持,如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条例规定了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所有新开发区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

(2)德国的雨水利用。德国的雨洪收集利用技术是最先进的,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实用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利用公共雨水管收集雨水,采用简单的处理后,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便可用于街区公寓的厕所冲洗和庭院浇洒。另外德国还制订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如目前德国在新建小区之前,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居民小区,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若无雨水利用措施,政府将征收雨水排放设施费和雨水排放费。

(3)丹麦的雨水利用。丹麦98以上的供水是地下水,但是地下水开发利用率都比较低,一些地区的含水层已被过度开采。为此在丹麦开始寻找可替代的水源,以减少地下水的消耗。在城市地区从屋顶收集雨水,收集后的雨水经过收集管底部的预过滤设备,进入贮水池进行储存。使用时利用泵经进水口的浮筒式过滤器过滤后用于冲洗厕所和洗衣服。

(4)日本的雨水利用。日本于1963年开始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许多城市在屋顶修建用雨水浇灌的“空中花园”,有些大型建筑物如相扑馆、大会场、机关大楼,建有数千立方米容积的地下水池来储存雨水,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而建在地上的也尽可能满足多种用途,如在调洪池内修建运动场,雨季用来蓄洪,平时用作运动场。近年来,各种雨水人渗设施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这些设施占地面积小,可因地制宜地修建在楼前屋后。在日本,集蓄的雨水主要用于冲洗厕所、浇灌草坪,消防和应急用水。日本于1992年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泰国在20世纪80年代,建造了0.12亿多个2m3的家庭集雨水缸,解决了300多万农村人口的吃水问题。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印度、以色列、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家,采取修建小型水池、水仓、塘坝、淤地坝等工程措施,拦蓄雨水进行灌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国外发达国家城市雨水利用的主要经验是:建立了完善的屋顶蓄水和由人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冲厕所、洗车、浇庭院、洗衣服和回灌地下水。

2我国雨水利用情况评述

我国的农民在长期的抗旱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利用雨水的经验,创造了水窖、水窑、水池等小型和微型蓄水工程形式,用于解决生活饮水问题。真正意义上的雨水利用研究与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雨水集蓄利用工作从试点示范到规模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1)试验研究阶段。2O世纪8O年代,通过对相关技术的试验研究,论证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提出雨水集蓄利用的理论与方法,取得了一批实用成果,为雨水集蓄利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2)试点示范阶段。2O世纪9O年代,甘肃、宁夏省区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试点示范工作,使雨水集蓄利用从单项技术发展为农业综合集成技术;从单一的利用模式走向高效综合利用;从理论探讨、技术攻关走向实用阶段,找出了一条干旱山区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3)推广应用阶段。1997~1998年,财政部、水利部联合组织的雨水集蓄利用试点工作带动了西北、西南、华北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作迅速发展,工程建设开始从零散型向集中联片型发展。

(4)蓬勃发展阶段。2000年,水利部编制了《全国雨水集蓄利用“十五”计划及2010年发展规划》。2001年7月,中国水利学会雨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雨水利用国际学术交流会在兰州市隆重召开。2001年9月,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在广西百色市召开了全国雨水集蓄利用现场会。雨水集蓄利用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3我国雨水集蓄利用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1)雨水集蓄利用是改善山丘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有效措施。就农村而言,雨水集蓄利用主要用于缓解水资源紧缺、解决农村生活用水问题,实施补充灌溉,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全国共建成水池、水窖、小塘坝等小微型水利工程0.12亿处,蓄水容积160亿m。,解决了0.36亿人及0.25亿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发展抗旱保苗补水灌溉面积264.67万hm。,为0.3亿人创造了较稳定的水利条件,使得干旱缺水地区群众温饱问题的解决有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工作,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非常缺水的状况下,解决人畜饮水和发展灌溉的重要途径。

(2)雨水集蓄利用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雨水集蓄利用的实施,使得许多缺水地区农民有条件种植蔬菜、瓜果等高效经济作物。不少干旱地区兴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后,有些农户办起了养猪场、养鸡场及生产酱油、醋的作坊,农民生活、生产条件有了大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雨水集蓄利用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能够逐步使西部干旱缺水山丘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从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全面发展,有效地减少了毁林开荒,推进了坡改梯等生态保护措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使农民由广种薄收逐步走向精耕细作,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有利于在水土流失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遏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雨水集蓄利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资金紧张。投入不足是影响这些地区发展集雨工程的主要制约因素,国家、集体和个人应多渠道筹集资金。目前每年能发展的雨水集蓄利用面积不足2O万hm2,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加大投入是搞好雨水利用的一项关键措施。国家财政的投资比例应适当增加,尽可能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同时现行的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项资金可考虑向这方面倾斜。还可以制定一些激励政策,鼓励个人、私营企业和社会各界筹资或募捐兴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2)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不规范。部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由于规划布局不合理出现蓄不上或蓄不满水的现象。从全局出发对当地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情况、可建工程的潜力、布局和工程形式,进行深入地调查,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因地制宜地搞好工程的规划布局,选择好工程形式,确定技术标准,分步实施。既要发挥雨水效益;又要量力而行,保证雨水集蓄利用可持续发展。制定适合当地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规范,根据技术规范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技术指导、人员的培训与技术交流,及时总结经验,使得雨水集蓄利用向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4几点建议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了合理、充分地利用雨水资源,实现西部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雨水资源化,特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良性的雨水利用运行机制。各级政府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对于户建工程,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由政府颁发产权证;对于联户兴建的工程,则由受益户共同制定管理公约,推举责任心强、懂技术、会管理的受益户进行管理。各级政府应尽早制定《雨水利用条例》。在《雨水利用条例》中规定新建小区,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居民小区,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等内容。

(2)加强雨水利用的理论研究。尽管雨水利用历史悠久但实践超前理论,雨水利用的科学研究还很滞后,不能满足雨水利用的客观需求,今后应予以加强。

(3)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只有雨水收集系统而没有雨水处理和回用系统是无法实现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应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与节水灌溉、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提倡一水多用,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使有限的水资源尽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形式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能蓄则蓄,能拦则拦,以小、微型水利工程为主,充分利用当地的雨水资源。收集的雨水可以直接或经适当处理后用于冲厕所、洗车、浇庭院、洗衣服、浇绿地、消防和回灌地下水。

参考文献

[1]张敦强,龚盂建、我国雨水集蓄利用的实践与探索E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1,(9).

[2]王浩,杨爱民、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情况评述[J].北京科协,2002,(10)、

资源综合利用范文篇10

《广东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

广东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

为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时期全省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节水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粤府〔2006〕46号)精神,制订本规划。

一、现状和问题

(一)全省水资源总量及特点。

广东省年均降雨量为1771毫米,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830亿立方米,年均入境水资源总量为2361亿立方米。流经广东省的西江、北江、东江和韩江年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分别为708.4亿立方米、144.3亿立方米、134.4亿立方米和86.1亿立方米。广东省水资源利用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低。全省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为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资源占有量。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汛期降雨径流占全年的70%—85%,主要以洪水的形式出现;枯水期易出现旱情。各区域自然分布的水资源与各行政区的需水量不一致。三是水质总体较好,局部河段污染严重。全省各江河水质良好,其中,19个地级以上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东江、西江、北江、韩江、漠阳江、潭江等江河干流水道水质一般优于III类,除个别河段外跨省界河流水质均达到II类至III类。但局部地区河段污染严重,流经珠江三角洲城市的河流江段及水量较小的跨市河流水质一般为IV类、V类。

(二)需水预测。

以2005年为基准年,在正常来水年份情况下,预计2010年和2020年全省河道外需水量分别为494亿立方米和5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需水量分别为230亿立方米和195亿立方米,工业需水量分别为168亿立方米和223亿立方米,生活需水量(含生态用水)分别为96亿立方米和99亿立方米。

(三)主要成效。

1.水资源调配体系综合利用能力进一步加强。至2005年底,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64.07万公顷增加到162.87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7.5%。现有引水、提水和调水的工程规模达512亿立方米,基本满足全省城乡用水需求;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8.8%;农村饮水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基本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东深供水四期改造等工程的建成使用,有效加强了对香港和深圳等地的供水保障;通过合理调配主要水系,河道生态需水保证率达到80%,江河通航能力进一步提高,小水电开发成效显著,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2.防洪排涝体系不断完善。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已建成江海堤防1.6万公里,大中型水库317座、总库容达358.6亿立方米;已建成机电排灌工程3.6万宗、总装机容量达126.8万千瓦。全省水文站网、重点江河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和重点水库洪水调度系统初步建成,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大江大河、重点地区、重要防洪工程体系和洪水调度方案及各类应急预案。

3.水资源非工程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全省已初步形成区域和流域相结合,以取水、供水、用水、排水、水生态保护和防治水害为主体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初步建立起水政策法规体系和覆盖全省的三防指挥系统;编制完成了水功能区划和水源保护区设置规划,开始实施限制排污总量方案和排污口监督管理。

(四)主要问题。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水环境改变的影响,全省防治洪涝、干旱、水污染和咸潮上溯等水患的任务艰巨;随着全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综合利用中供、用、排、耗关系和用水结构出现重大变化,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环境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区域水生生物资源受到严重威胁。

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配置能力亟待提高。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用水需求量激增,但蓄水能力不足,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粤北山区调蓄能力相对较强,但需水量相对较小,水资源未充分利用;东江流域和雷州半岛资源性缺水严重;西江水量丰富,但利用率低;农村供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自来水普及率仅为738%,大部分地区缺少备用应急水源。

2.部分水域水质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亟待解决。全省主要江河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仅为57.6%,城镇污水处理率仅为40.2%,大中城市河段污染较为严重,生态环境建设及生态恢复能力不足,部分水库水质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水生生态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珠江三角洲及粤东等地区水土资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已出现水质性缺水问题。

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城乡人均耗水量偏大。全省水资源已利用量占主要江河可利用量的30%,其中,西江利用率仅为1.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47%,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足0.5.广东省年人均用水量为499立方米,高于全国人均427立方米用水量;城乡人均生活用水量分别为每日227升和每日147升,分别高于全国城乡人均每日212升和每日68升的生活用水量。

4.防洪减灾能力有待提高。主要江河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防洪(潮)能力不强。县级以上城市防洪标准达标率仅为40%;部分水利工程设施老化,配套不全,存在重工程建设轻工程管理的现象;水情监测预报能力和防治山洪灾害能力不强,城市与农村、沿海地区与山区的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发展不平衡。

5.水资源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各涉水部门协调机制以及江河水库水资源统一调度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基层水资源管理组织亟待健全,水资源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科学治水理念,以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为出发点,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水污染总量控制,开展流域综合整治,强化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两个转变”,建立健全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正确处理水利公益性与经营性关系,建立健全科学、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主要目标。

1.水资源配置目标。基本建成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需求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城市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99%,乡镇(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80%。统筹规划,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从2006年至2008年重点解决农村199.7万人口饮用水含氟、砷超标和饮用苦咸水等饮水不安全问题。

2.水资源保护目标。主要江河国控和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80%以上;全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其中,山区达到98%;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0%以上,其中,山区达50%以上,全省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9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达84.9万公顷。

3.节水目标。平均每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05年下降25%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05年下降20%,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定额控制在每日200升以下。

4.防洪目标。按堤库结合的防洪标准,至2010年,地级以上市城区防洪能力达到100年一遇标准,县级城区达到50年一遇标准。全省三防指挥系统进一步健全,防洪防风暴潮减灾体系初步建成。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

实施生活生产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制订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综合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空中云水和再生水,优化水资源的流域、区域及行业配置。

1.流域及区域水资源配置。

(1)流域梯级。以江河流域梯级开发专项规划为龙头,合理确定江河梯级开发工程。优先保障河流生态环境,统筹考虑流域发电、航运、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环保等综合功能,充分发挥梯级工程综合效益,逐步推进梯级开发的招投标工作。严格执行流域小水电开发立项审批制度,将小水电开发与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科学规划,充分发挥效益。

(2)东江流域。保护和稳定东江优质水资源,维持流域内水资源供需平衡和生态平衡。深化省属水库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新丰江、枫树坝和白盆珠三大水库的防洪、供水和发电功能,实现流域内江河与水库水资源的统一调度;有效解决流域内应迁未迁移民的历史遗留问题,逐步恢复水库的蓄水设计水位,调蓄水资源供应量。重点加快深圳东部供水二期工程建设,保障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推动东江下游、珠江三角洲供水水源保证工程以及东莞市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建设,缓解上述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通过建设河源市连平县九潭水库等措施,解决河源市东源县灯塔盆地等地区的灌溉、供水和防洪等问题。

(3)西江流域。加强西江水源地保护和建设,使西江成为全省最大的集中式重点水源区。以提高西江水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开展西江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题研究,探索实施西水东调、西水南调、海湾蓄水和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等工程性及非工程性措施。调整优化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源地和供水布局,建设防咸配套工程,缓解珠海澳门水资源供需矛盾。

(4)北江流域。大力开展北江水源水质保护和水生态建设,确保北江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源地之一的供水安全。开发建设北江流域水利枢纽工程,重点推动韶关乐昌峡、湾头和清远石角等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工程的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调节和航运等综合功能。

(5)韩江流域及粤东沿海地区。完善韩江流域水源地布局和供水体系,加大防治水污染和水生态建设力度,解决部分地区的水质性缺水以及沿海地区和南澳岛的水源性缺水问题。开展潮州供水枢纽灌区(潮汕灌区)前期研究,重点建设潮州供水枢纽及其配套工程,改善韩江下游灌溉及供水工程的取水条件;加快建设潮阳供水工程,有效解决汕头、揭阳等地的水质性缺水问题,开展南澳岛供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及海水利用试点;新建凤池水库,扩建清凉山水库,调整公平、龙潭等水库功能,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加大对汕尾公平水库、揭阳三洲榕南引榕和普宁引榕等灌区工程的改造力度。

(6)粤西沿海地区。科学开发和利用地下水、海水、空中云水和再生水,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提高用水效率。充分利用鹤地水库、高州水库以及鉴江、九州江、南渡河、漠阳江等水利工程和水流域的调节作用,适当新建及改扩建蓄水工程,综合解决雷州半岛和茂名市沿海地区缺水问题。重点推进鹤地水库、高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恢复水库蓄水设计水位,增加调节库容;加大青年运河灌区、高州水库灌区的灌渠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建设鉴江河口拦河蓄淡工程和茂名市东南部沿海地区调水枢纽工程,加快解决湛江市东海岛缺水、市区补水以及茂名市东南部沿海地区缺水问题。妥善解决好鹤地、高州水库移民的历史遗留问题,确保社会稳定。

2.行业及城乡水资源配置。

(1)农业及农村。加大对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小型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推广农业生态用水模式,实现农业水资源循环利用。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通过改建、扩建、适当新建蓄水和取水工程,解决石灰岩地区饮水难问题;采取集中式供水为主、分散式供水为辅的方式,通过现有城镇供水设施以及城镇管网向农村延伸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在“十一五”期间,重点解决好农村居民饮用水中含氟、砷和饮用苦咸水、严重污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等饮水不安全问题。

(2)工业及城镇。重点保障国家和省级重大工程项目的水资源供给;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城市水源地的统一规划和保护,优化水源地工程布局与开发;逐步将部分水库功能从发电为主调整为防洪和供水为主,提高城市供水保障率;加快规划建设城市供水备用水源地,提高城市抗御供水风险能力;因地制宜实施水厂联网供水工程,加快城市供水管网建设和改造,提高城市供水能力。通过制订供水水源工程专项规划、建立咸潮预警机制、建设蓄淡工程以及统筹流域调水等措施,优化珠江三角洲供水布局,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全面禁止在珠江三角洲河道非法采砂,防止河床下切。

(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

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进一步修订完善《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制订地区年度用(取)水计划,明确各行政区、行业、部门和单位用水量指标,对本行政区域内年度用水实行总量控制。

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大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更新改造力度,大力推广应用微灌、滴灌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继续实施农业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开展农业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化农业节水园区和旱作农业示范区。

发展节水型工业。制订工业行业用水定额和节水标准,实行滴水计量、限额供水、超量加价和节水奖励的节水机制,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严格限制缺水地区发展高耗水工业项目,重点抓好火力发电、纺织印染、化工和制浆造纸等高耗水行业节水工作,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工艺和设备。

建设节水型城镇。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实行节水设施与城镇建筑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具备一定规模的新建城市小区、写字楼、学校和宾馆等公共用水单位应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耗水量大的行业应使用再生水。

加快节水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应用水资源和节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逐步实现水情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和预报;完成对城镇老化和漏损管网的改造任务,推进全社会用水计量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园林浇灌、道路保洁、环境卫生和城市景观等公共再生水设施。

全面推进水价改革。根据水资源的紧缺程度以及国家的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各类用水的水资源费标准。加快推进超计划、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机制,对国家产业政策中限制类、淘汰类的高耗水企业实行差别水价;对使用再生水和海水淡化企业实行支持性价格政策;将水利工程供非农业用水价格调整到高于供水成本价格、合理盈利的水平,将农业用水逐步提高到成本价格的水平。

(三)强化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制订水源地建设和保护规划,将饮用水源地的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作为水污染防治的战略重点,保护西江、北江、东江和韩江干流及其出海水道,以及大中型水库等重点水源地。实施《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和《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依法制订并严格执行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措施,严禁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进行与供水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各类经济开发活动以及排污行为;对威胁饮用水源的重点污染源,应予以整治、搬迁或关闭。

实施入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快建设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强化排污口管理,依法实施入河排污口设置行政许可,严格污水排放审批。加大对入河排污企业的关、停、并、转、迁、治力度,实现达标排放。优化调整取水排水格局,实行清污分流。

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源。逐步淘汰浪费水资源和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发展节水、节能、污染小和用水效益高的工业项目,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改革生产工艺和加强生产管理,大力发展和应用工业再生水回用技术,鼓励发展和推广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高效治理技术,减少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使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最小化。

全面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耕作方式,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农家肥,控制和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发展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副产品。严格控制禽畜养殖业布局,搬迁或关闭位于水源保护区、城市市区和城镇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区的畜禽养殖场。做好农业水源保护,在农田和水体之间建造合理的草地或林地过滤带,减少养分流失和对水体的污染,禁止在饮用水源地和富营养化严重的水体进行网箱养殖。

严格执行《广东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条例》。把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环境保护责任考核范围,对行政区域内水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确定的控制目标。

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全省地级以上市城区、县城城区及60%以上的中心镇要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镇以上工业园区及有条件的农业园区要逐步建设集中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加强水生态环境建设。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公益林等生态屏障,优先建设高效水土保持型植被系统,重点加强西江、北江、东江和韩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的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规划建设水库“绿区”、流域沿江“绿带”、河道岸线滞洪林和河涌沿岸生态林,加强河口综合整治和沿海防护林建设。在具有生物多样性的湿地和水禽主要繁殖地、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或湿地公园,有效保护野生资源。加强对水土流失治理,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系统。

(四)加快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提高防洪、排涝和抗旱能力。

大力推进城市防洪、江海堤围达标和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以提高城市和主要江河堤围防洪标准为重点,加快完善地级以上市城区、县城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全面提高西江、北江、东江、韩江、榕江、鉴江和漠阳江等主要江河防洪能力,重点建设北江大堤,珠江三角洲的景丰、江新、中顺、佛山、樵桑等五大联围,汕头、榕江大围等江河堤围以及沿海城市主要海堤;加快乐昌峡、湾头和鉴江等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进度;实施珠江八大入海水道、深圳河入海河口、韩江入海水道和澳门附近水域入海水道整治,确保西江、北江、东江、韩江和鉴江等江河河口行洪纳潮能力。

制订专项规划,统筹推进未纳入防灾减灾工程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流域综合整治、河道整治、滞洪区建设以及治理干旱、内涝、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灾害的防灾减灾工程,提高全省尤其是山区和东西两翼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防洪、排涝和抗旱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水资源统筹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机制和流域管理机制,统一调度和管理全省水资源;逐步建立水务协调管理机制,合理统筹城乡取水、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等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

(二)建立水量分配和水质控制机制。

实行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水量分配机制,健全取水许可监督、用水计量及取用水户水量分配等制度;强化水功能区划管理、生态用水保障及水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加大入河排污口审批管理力度,依法严厉打击违规用水、污染水源等违法行为。

(三)完善地方性涉水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国家《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广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防治水害实际情况,重点研究制订流域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水资源费征收、防汛和防旱等地方性涉水法规。

(四)建立多渠道投融资体制。

按照国家投资体制改革要求,将公益性和以公益性为主的水利工程基建投资纳入各级政府财政性投资计划。按照“事权财权相统一”和“水利工程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落实工程资金投入,保持各级水利专项资金的稳定增长。积极探索跨行政区域情况下的水利事权划分及投入机制,提高投资效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业主招标、项目融资等市场化手段筹措建设资金,广泛吸收民间资金和社会捐助,形成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水利投资体系。

(五)健全水安全应急保障机制。

加强水文信息化系统建设,建设西江、东江、韩江、北江等流域以及大中型水库的水文水资源信息采集和传输系统,在重点地区和重点水源地建立水质自动化监测站,逐步完善水资源管理实时监控体系。建立健全水量、水质突发性事件预警预报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有效应对突发性洪涝、干旱和水污染情况下的用水需求。